专业不同评判的标准也不同聊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分表的标准分别是是论文选题10分,文献综述15分,成果创新25分,工作量20分,研究方法10分,论文规范20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体现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中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为加强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如下:一、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一)政治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校规校纪,品行端正。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教育而坚持不改;2、受治安处罚、刑事处罚;3、曾受记过、警告处分,经师生评议无明显悔改表现;4、受过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二)业务方面: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学习成绩优良,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达到规定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1、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3、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4、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实践环节)未达到70分;5、未取得本科毕业资格。6、有一门以上考试作弊。(三)学科特殊成绩或贡献:在专业著名期刊发表有影响力文章者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已考上研究生仍未取得学士学位者,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其它情况学科特殊贡献者,只要由学位委员会评议通过,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二、学士学位授予程序1、申请(1)因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或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可推迟一年申请学士学位。(2)学生申请后如条件不满足,未通过审核,则以后申请不予受理。2、初审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进行初审并将结果报聊城大学教务处。3、审核聊城大学教务处将初审结果及有关材料提交聊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4、评定聊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学士学位授予名单。学士学位获得者,颁发给聊城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2005年4月10日
聊城大学考研资料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聊城大学校不外盲审。依据《聊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暂行办法》要求学校硕士论文审核为校内审核。硕士论文校级盲审指的是学校内专家的审核,审核人不知道自己审的论文是谁的。校外盲审就是找校外专家进行审核,同样也是不知道是谁的论文。盲审是指校外盲审。校内审核,预答辩环节之后每个研究生在硕士论进入到查重环节前,必须要通过内审。但一般都是全部校内审核,外审盲抽。
哥哥不带清楚,建议问一下聊城大学工作人员就知道了
聊城大学附录查重吗?大人,你说的是毕业论文吗?如果毕业论文肯定要查重的
本科规定查重率不超30%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中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为加强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如下:一、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一)政治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校规校纪,品行端正。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教育而坚持不改;2、受治安处罚、刑事处罚;3、曾受记过、警告处分,经师生评议无明显悔改表现;4、受过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二)业务方面: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学习成绩优良,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达到规定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1、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3、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4、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实践环节)未达到70分;5、未取得本科毕业资格。6、有一门以上考试作弊。(三)学科特殊成绩或贡献:在专业著名期刊发表有影响力文章者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已考上研究生仍未取得学士学位者,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其它情况学科特殊贡献者,只要由学位委员会评议通过,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二、学士学位授予程序1、申请(1)因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或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未达到学院相应规定,可推迟一年申请学士学位。(2)学生申请后如条件不满足,未通过审核,则以后申请不予受理。2、初审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进行初审并将结果报聊城大学教务处。3、审核聊城大学教务处将初审结果及有关材料提交聊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4、评定聊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学士学位授予名单。学士学位获得者,颁发给聊城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2005年4月10日
聊城大学考研资料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这应该看你到底学的是啥专业,不同的专业需要修的学分是不一样的,不过我在聊城大学官网上为你找到了和你的问题相关的全部政策要点,为你奉上,请参考!二、学分与学分绩点(一)学分1.学分是用于计量学生学习质与量的计量单位,是课程内容难易、多少的一种量化指标。教学方案中的所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实习和列入教学方案的专业见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等实践及活动课程,均以学分计算。学生考试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课程学分。2.学分以课时为主要计算依据,每门课程学分数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所修课程一般每16学时为1学分;单独设置的实验课换算学分时以总学时乘以加权系数计算;以讲课为主,中间穿插上机、实验、辅导、讨论的课程,按讲课学时计算学分;以讨论、上机为主,讲课为辅的课程,其讨论、上机、实验等课时乘以折合成讲课学时计算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一般以教学周数计,两周计1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4学分。(二)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1.绩点是一门课程的成绩系数,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重要指标。必修课成绩计算绩点,选修课、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实践类课程只计学分,不计算绩点。2.绩点与考核成绩的对应关系是:百分制考核的课程,以60分为个绩点,60分以上每增加1分增加个绩点。60分以下为0。五级制考核的课程所对应的绩点分别是:优秀为4个绩点,良好为3个绩点,中等为2个绩点,及格为1个绩点,不及格为0。二级制考核的课程所对应的绩点分别是:合格为2个绩点,不合格为0。3.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办法是:课程的学分绩点=该课程的绩点×该课程的学分数平均学分绩点=∑课程的学分绩点÷∑课程的学分平均学分绩点和修读课程的总学分两项指标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毕业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三、课程类型与选课原则实行学分制的核心是在充足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在专业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的自主选课。(一)课程类型1.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和素质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是全校各专业学生所必修的课程,开课时间相对固定。学生可在该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素质课程。素质课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的,用于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但选修艺术类课程不得少于1学分,文科学生选修理工科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理工科学生选修文科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2.学科基础课,即同一学科相邻专业共同开设的基础课或相邻学科间用于拓宽学生专业基础的课程。学生可在该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任课教师。3.专业核心课,即该专业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所必修的基础课程。学生可根据课程预告和专业教学方案的要求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合理安排学习进程。4.专业方向课。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按专业方向分为几个选修课程组,称为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按开课门数与学生应修课程门数2:1的比例开设,学生可在该课程类型中自主选择修读课程。5.专业提高课。专业提高课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6.实践课。实践类课程包括军事训练、劳动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由学校统一安排,是各专业学生所必修的课程,课时量不记入教学总学时,但记入总学分。其中,学生参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需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实习成绩不合格,均不具备毕业资格。(二)选课原则1.自主选课不是不分专业、不分课程类型的纯随机性选择,学生必须以专业教学方案为依据,按照教务处每学期提供的课程预告,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课。每学期修读多少学分,学生应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听取导师的意见,由本人自主决定。原则上每位学生每学期应修读20~30学分左右。2.凡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学生必须修读。上学期因考核不合格而没有取得学分的必修课程必须首先安排重修,每学期重修课程与初次修读课程原则上不得超过30学分。3.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环节之前,各学院要对学生的课程修读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凡达不到规定学分要求的,不安排进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四、成绩考核(一)专业教学方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指导性方案,是学生修读课程的依据。学生必须按教学方案的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二)学生所修读的课程均应参加考核,成绩及格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三)列入教学方案的专业见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等实践及活动课程,学生应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等,经教师评价合格,方可获得学分。五、重修(一)必修课缺考或考核不合格,一律重修。(二)选修课考核不合格,可以重修,也可另选。(三)学生对已取得学分的课程考核成绩不满意,允许重修。随开设该课程的课程班考核,其成绩按最高分记入成绩档案。(四)学生重修需办理重修手续,由本人申请,所在学院院长同意,报教务处审核、批准。(五)课程重修后随开设该课程的课程班考核,考核合格,可获得规定学分,学分和学分绩点记入成绩档案。(六)学生因个人身体原因确实不能参加所修课程的考核,需凭医院出具的证明向本学院提出缓考申请,所在学院院长签字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后,可延后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六、免听(一)学生通过自学,确已掌握了某门课程的内容,可申请免听。申请免听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免听申请需在教务处公布课程预告后一星期之内提出,由学生本人填写《学生免听课程申请表》,所在学院院长同意,报教务处审核,经测试符合免听条件者办理免听手续。(二)获准免听的学生在参加考核前,需向开课教师提交经批改的作业、自学笔记,经开课教师认可后参加该门课程的统一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单注明“免听”字样。(三)教学方案中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体育课、实践课、活动课和实验课不得申请免听。七、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有关规定凡与本文不符者同时废止。聊 城 大 学二〇〇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1、政治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校规校纪,品行端正。
2、业务方面: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学习成绩优良,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达到规定要求。
3、学科特殊成绩或贡献:在专业著名期刊发表有影响力文章者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已考上研究生仍未取得学士学位者,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其它情况学科特殊贡献者,只要由学位委员会评议通过,学校赠送学士学位证。
1、《〈尚书〉民族思想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2-68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2、《新时期孟子心性论的性质和内涵研究综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9-24页;3、《新时期孟子心性论逻辑架构研究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8-121页;4、《舜、禹、汤、武本不同——〈尚书〉“圣王”形象“被同质化”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已采用,待发;中文核心期刊);5、《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以司马迁及〈史记〉为中心》,《阴山学刊》2011年第9期(已采用,待发)。6、《过度疑古的成因综探》,《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69-72页;7、《近十年孟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5-19页;8、《连续、递嬗与循环——〈尚书〉的历史变动观》,《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第89-95页;9、《〈尚书〉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第84-86页及第108页;10、《〈尚书〉的历史本原论和历史主体论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7页;11、《〈尚书〉的历史审美观初探》,《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7-8期,第94-97页;12、《〈尚书〉“革命”论的提出及其历史影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62-64页;13、《儒家后嗣观念对宗教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29-131页(CSSCI期刊);14、《〈尚书〉历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95-99页;15、《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52-56页;16、《“李小龙暴猝”?》,《咬文嚼字》,2011年第1期,第19页;17、《“天子”新考》,《文化学刊》,2011年第1期,第140-145页(此文曾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内部刊物《励学》2010年第3期第29-36页上刊发、内部交流);18、《孟子和汤因比历史思想之比较》,《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第102-108页(中文核心期刊);19、《中国原始历史意识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论中国原始历史意识溯源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求索》,2009年第7期,第200-203页及第211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言语之外的孔子形象——以〈论语·乡党篇〉为中心》,《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7-40页;21、《孟子思想渊源综考》,《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第65-70页;22、《索绪尔其人其事对治史治学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101-103页;23、《被忽视的另一面——谈“三礼”中尊重女性和子女的思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09-112页;24、《〈尚书〉历史变动观的两重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84-87页;25、《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1-23页;26、《〈尚书〉天人关系新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2-36页(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7、《〈尚书〉的大一统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7-49页;28、《“法先王”思想与周代的特殊关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008年:29、《对孔子“生而知之”论的再辨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88-190页,约7000字;30、《孟子“心性论”文学价值的新时期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版)(中文核心),2008年5月下半月刊,第93页,约2500字;1998-2007年:31、《科普也应讲统一战线》,1998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约800字;32、《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改进意见》,收入《新世纪语文改革与探索特辑》,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2001年5月版,第856-857页,约9000字;33、《“道狭草木长”的“长”》《咬文嚼字》(学生版),2001年第1期(创刊号),第23页,约800字;34、《咬一咬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收入《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珠海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55-356页,约9000字;35、《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指误》,《语文知识》,2004年第10期,第34页,约1000字;36、《“弃养”与“弃世”》,《咬文嚼字》,2005年第9期,第39页,约800字;37、《毕业了,班级公物怎么办?》,《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0期,第29-30页,约2000字(该文入选:《影响班主任的101个经典管理案例》,朱玉忠主编,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8篇,第48-50页)。
校报上不是有那个邮箱吗,还有,校报就在老办公楼5楼,不嫌麻烦可以自己去嘛,也可以交给学院里宣传部的,让他们帮你送。问题是,你要不是校报记者,又没什么关系,写得再好,发稿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除非真的是震撼人心的大新闻。
你真有兴致 你什么题目 我关注你
1.报纸 现代教育导报 音体美报2.杂志 山东教育 现代教育 当代教育科学 现代企业教育 山东外语教学 幼儿园 当代小学生 红蕾 中学时光 现代语文 成长先锋 老年教育 中学时代 小葵花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政法论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社会科学 理论学刊 东岳论丛 山东经济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齐鲁学刊 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史哲 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山东省团校学报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法学论坛 德州学院学报 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鲁东大学学报 孔子研究 管子学刊 蒲松龄研究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周易研究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中国成人教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潍坊学院学报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儒学年鉴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 泰山学院学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菏泽学院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滨州学院学报
1、《吴门书派研究的界定与成因探析》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5期。2、《文徵明的出蓝高足——陈淳》发表于《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3、《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4、《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及其得失》发表于2004年第1期《云梦学刊》(全国社科核心期刊)。5、《从文徵明写经谈起――兼论书家写经与经生抄经的区别》发表于2004年第5期《书法》。6、《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发表于2004年第12期《书法世界》。7、《吴门书派》发表于2004年第8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8、《文彭的篆刻与书法艺术》发表于2005年第1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9、《明代苏州的书画市场与吴门书派成员的书画交易》发表于2005年第3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10、《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入选2005北京书法国际双年展学术讨论会,入编《2005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5年10月。11、《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发表于2005年第6期《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王宠书法艺术风格研究》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3、《文徵明的处世思想与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教育》(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14、《对四年制书法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入选“中国书法文化国际论坛”,入编《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15、《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入编《翰圃积跬·理论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16.《技能课程设置----书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道难题》入选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入编《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17.《“启功模式”与当代书法人才培养》入选“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入编《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8、《简论陆游的书法观》(合著,第一作者)发表于2006年第1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从心境到书境――略论周雪耕书法艺术》发表于2007年第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状况》(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4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1、《中国古代皇室书法教育考察》(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5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2、《文徵明的书法题跋刍议》入选“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入编《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23、《我国古代书学设置始末管窥》山东省第二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2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入编《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5、《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参加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二届文字与书法学术讨论会”,。26、《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生源状况与人才培养——以聊城大学为例》入编《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7、《肩负培养学者书家的使命——丛文俊先生的书法教育观》发表于2011年2月2日《书法导报》。28、《学习正典 培养通材----张传旭博士的书法教学观》发表于2011年2月16日《书法导报》。29、《在三种学术意识中成材----浅论张金梁教授的书法育人观》发表于2011年2月23日《书法导报》。30、《在书法教学中育人——任平教授的书法教学观》 发表于3月9日《书法导报》。31、《从文徵明的书法题跋看其在书法考证与鉴定上的成就》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2、《中国古代小学书法教育的教材研究》发表于《美术学报》(广州美术学学报)2011年第5期。33、《自我修养与艺术追求——论我国古代文人对书法学习的定位》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4、《论我国古代书院中的书法教育》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社科核心期刊)2011年第6期。35、《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首位),发表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6、《谁给书法家验明正身》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4期。37、《文徵明书法题跋在考证、鉴定上的作用》发表于2012年4月7日《中国书画报》。38、《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9、《欧体成为小学书法技能教育内容的可行性分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2年第11期。4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入编《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41、《书法门槛与书法圈》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1期。42、《文不饰者乃饰之极——评杨宝林教授<刘熙载书学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1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3、《小学书法教材内容选择探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4期。44、《文徵明<西苑诗>书法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5期《中华书画家》。45、《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何以能为当代书坛树典范》,发表于2013年第5期《书法》。46、《蒋伯宣藏<十七帖>题跋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7期《书法》。47、《文徵明跋钟繇<荐季直表>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8期《中华书画家》。48、《楷体印刷字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重捺出锋”为例》,发表于2013年第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论文徵明的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13年第10期《书法》。5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发表于2014年第2期《书法》。 51、《文徵明跋<王右军思想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7期《书法》。 52、《当代书法的创作心理与形式应用分析》发表于2014年第10期《中华书画家》。 53、《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5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被2014年12月31日《书法导报》全文转发。 55、《徐悲鸿书法形态研究》发表于2015年第1期《美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