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我们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角活动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注重:一、教师要提供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好玩的活动区材料教师在创设合理的活动区后,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要理解活动的目标后在活动区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科学角”,教师就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科学知识形象的玩具或者具体事物,最重要的是要给幼儿提供有趣的能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材料,像:多棱镜、木瓶堆放、沙漏、天平、奇妙的转盘等。在“数学区”教师就可以多投放一些多变几何体、可操作性强的,矿泉水瓶盖、蚕豆、彩色小石子、冰糕棍、珠子等等。还可以给幼儿投放一些蒙氏数学操作学具,100以内的串珠、可以让幼儿分分合合,在操作中感知总数与分合数之间的关系,再配以数字卡片的操作,使幼儿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百以内数的真正含义,同时还对色彩加以了巩固。凡 是孩子们喜欢的,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了学习探索的兴趣。 二、谈谈在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任务 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教师的任务应该调整为观察幼儿的游戏需求,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指导。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指导策略等问题是教师在活动前要有所考虑的。观察内容有:一是看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兴趣,材料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材料数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当前幼儿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等。指导策略有: 1、以间接指导为主。 依靠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如:小班用勺喂食熟练了,可以把动物的口改小,也可以提供更平的勺子,还可以换用筷子夹软的、扁的材料等,激发新的探索热情。依靠问题为媒介进行指导。如教师要常用启发式、探寻式的问题引导孩子继续活动“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再放放看”等等,引导孩子更进一步的尝试探索。 2、以适时适度指导为宜。 适时是指什么时候介入指导要灵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问题难以深化时、缺少材料时、或发生纠纷问题时等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应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适度是指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三、教师在活动中要对幼儿进行客观、宽松的评价由教师组织的评价活动可以有很多种,评价的时机也有所区别。教师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就能发挥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的互动。在小班年龄段,对于活动的评价形式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评价活动可逐步增加幼儿的参与机会,增强幼儿评价中的生生活动。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的做好纪录和反思尤其重要。环境创设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另外,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和调整的记录才能体现观察和指导的价值,帮助教师不断发现区角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要根据本地区特点,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不同发展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展,更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爱心及责任心,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和不足,才能把幼儿园区角活动区活动生动有效的开展起来。
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为依据,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提供材料,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还可以使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从开展形式上来看,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两种。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内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而忽视了户外的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环境适应力。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也把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阻碍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1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
随着建筑用地成本的增加,许多幼儿园通过缩小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来节约经费,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需求。在这仅有的空间里,经常会造成人满为患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数量增加,所以狭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教师为了防止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会受到影响。而混龄交往对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幼儿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年龄的幼儿会关心照顾小年龄的幼儿,有经验的会指导没经验的,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还会影响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限制户外区域活动的类型,给户外区域活动造成阻碍。
1.2户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组合滑梯等大型活动器械,颜色鲜艳,非常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材料却仅限于这些大型活动器械,活动材料单一,孩子们没有其他的活动材料,便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大型活动器械固定难以移动和变化,更换频率较低,容易让幼儿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会降低,同时大型活动器械也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建构的需要。
当然,也有些幼儿园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也会设置其他活动区域,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自然区的植物缺少变化,可供观察性较弱;而在养殖区中,并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1.3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不充分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但是有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受到了束缚。第一,户外活动空间较小,会导致班级之间难以协调时间,就会因此限制幼儿的户外活动;第二,教师对户外区域活动缺乏认同感,她们认为户外的区域活动只对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有帮助,而室内的区域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肌肉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建构、探索等能力的发展,室内区域活动不仅能涵盖户外区域活动达到的效果,甚至有户外区域活动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分散,难以管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办好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对策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开放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良好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高效的户外区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1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空间并有效利用
首先,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并能使这些空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地图,每一个场地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一个相邻区域之间可以产生互动的整体。
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就更需要老师能够发挥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还可以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设置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以便进行高效率的活动。
2.2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前提,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于成品玩具,教师自制的玩具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加多样化,更换频率也较快,并且家长也可以模仿教师制作玩具,方便幼儿回到家里以后进行活动。
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被称为“跳一跳,摘个桃”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个难度应该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适当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是如果提供的活动材料太简单就会造成幼儿机械的重复,太难就会挫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3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
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足而连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由学习的机会。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意外,因噎废食,刻意缩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3 户外区域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始终提倡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活动,同样,在户外区域活动中也不例外。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犯错,不应该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过多地干涉幼儿的行为。在安吉的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句话:闭上嘴巴,管住双手,睁开眼睛,打开耳朵。这就是说教师要少说话、少干涉、要用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看护者,要求教师时刻保证孩子的安全。这就要求教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检查和维护幼儿活动的场地和活动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不要互相推拉,不要追逐打闹,教师要为各个区域设置规则并经常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区域活动、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室内和室外区域活动的联系,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轻松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出不要把儿童禁锢在狭小的教室里面,变成笼中的小鸟,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丰富、有趣的户外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思考幼儿教育论文
目前许多幼儿园普遍存在着重集体教学的现象,认为只有在集体教学中孩子们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只有集体活动才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广大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在集体教学中才能算是学习。实践证明,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他们更加喜爱,孩子的能力更加能够得以有效发展。然而,良好的环境除了幼儿必须的生活学习环境之外,不可缺少的应该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场所,也就是能供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场所,即幼儿活动区角。
一、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别教育,要做到注重个别教育,分组的区角活动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在分组区域活动中教师才能观察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智能情况、才能了解每一个孩子不同的需要、才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 区角活动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园应培育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那么,作为幼儿体能锻炼的重要户外区角就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的全身得到了运动,而各种大小不同的运动量活动着身体的不同部位,促进了幼儿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加快了肌体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了身体各个生理器官和系统的生长,使幼儿在体力、动作和身体发育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趋于完善和成熟。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区角中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在活动中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了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了幼儿肌体的正常发育。
(2)区角活动与幼儿认知的发展
认知是认识过程及其心理品质的总称,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方面。而幼儿区角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从不同方面来认识外部环境的途径。例如:区角活动《娃娃家》《医院》《银行》《邮局》等等,孩子们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妈妈、爸爸、医生、职员),通过使用各种玩具和材料,通过观察、感知、比较、回忆、想象和思维,对已有知识理解的更新、对生活经验的重组、对已有能力的运用,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同时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又能使幼儿与同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3)区角活动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的`情绪情感包含愉快、喜欢、爱、满意、温和、感动、轻松感等。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行游戏活动,并且在快乐的气氛中通过努力完成游戏任务,从而产生愉快和满足,获得成功的愉悦。消极情绪情感包括不高兴、忧郁、伤心、恨、紧张、愤怒、恐惧、懊恼、急噪等。在生活中幼儿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的、适当的发泄,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区角活动往往伴有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充满情趣的快乐,有助于幼儿表现积极的情绪情感、宣泄消极的情绪情感。
(4)区角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儿童从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这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一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区角活动大多都需要他人的配合,个人的游戏不多。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开始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但是这种低级的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必须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中才能摆脱自我中心,使自我意识达到高级阶段。而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在幼儿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发现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学习社会角色、熟悉角色义务,接触现实生活的媒介,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再现和巩固了显示社会的认识。各类区角活动正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化发展的平台。
二、区角活动在今后教育活动中的思考
(一)从目前活动区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只是比较重视幼儿活动的兴趣、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实施过程,对于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个体情况的记录比较忽略,在活动区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方面做得比较欠缺。而恰恰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和记录是教师反思性成长的重要手段。
(二)区角活动是孩子们非常痴迷的活动。如果你不去限定他玩耍的时间,他们会一直玩下去。在我们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当中存在着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活动区很麻烦,而集体教学活动才是正课,从而忽略了幼儿的需要。其实我们的许多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是否是有效的活动我们还要认真地去思考。《纲要》中要求的教是作用与幼儿的活动对其发生影响,而学一定要成为幼儿通过活动的主动建构,不再强调按照我的目标教,而是强调儿童个体的参与和体验、个体对活动的多维度解释、教师对儿童的回应、互动合作建构、帮助儿童发生有意义的建构,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是挑战儿童的经验,合作探索。而幼儿园区角活动正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建构的平台,在建构中孩子们的经验得以丰富、各个方面得以发展。在我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尽管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由于班级幼儿人数、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许多活动在区角活动中完成还比较困难。但是在当今幼教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只有更好地在遵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才能使我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纲要》精神,才能不断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经验,才能在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可能性与必要性的两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美】罗杰《A Whack on the Side of the Head 》,Grand Central Pub,2008年5月版
[3](意)蒙台梭利 著, 方舟 编译,《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美】霍华德·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孩子们在园一天的活动都是在老师的陪同下完成,面对一班的熊娃娃,老师们的压力可不小。为了保证孩子在园的安全及有条理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是前提,也从而使老师在快乐中工作。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常规要求; 不同班级区域创设不同。小班以娃娃家为主,主要培养孩子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大班幼儿以建构区为主,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合作能力。2)将活动的常规要求落实到实处 ; 当孩子发生矛盾时,要及时阻止。让孩子明白,要大家都遵守活动规则,才能开心地玩。3)活动实践中逐步完善区域常规 ;老师要善于发现活动的细节问题,并思考区域活动与区域常规是否适合孩子的成长学习,孩子是否愿意遵守区域活动及原因。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要根据孩子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好区域活动记录,分析原因,从而制定有效果的措施来引导孩子。总之,区域活动是孩子探索学习,快乐成长的途径之一,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想要开展好区域活动,每个老师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为依据,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提供材料,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还可以使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从开展形式上来看,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两种。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内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而忽视了户外的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环境适应力。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也把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阻碍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1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
随着建筑用地成本的增加,许多幼儿园通过缩小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来节约经费,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需求。在这仅有的空间里,经常会造成人满为患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数量增加,所以狭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教师为了防止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会受到影响。而混龄交往对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幼儿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年龄的幼儿会关心照顾小年龄的幼儿,有经验的会指导没经验的,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还会影响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限制户外区域活动的类型,给户外区域活动造成阻碍。
1.2户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组合滑梯等大型活动器械,颜色鲜艳,非常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材料却仅限于这些大型活动器械,活动材料单一,孩子们没有其他的活动材料,便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大型活动器械固定难以移动和变化,更换频率较低,容易让幼儿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会降低,同时大型活动器械也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建构的需要。
当然,也有些幼儿园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也会设置其他活动区域,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自然区的植物缺少变化,可供观察性较弱;而在养殖区中,并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1.3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不充分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但是有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受到了束缚。第一,户外活动空间较小,会导致班级之间难以协调时间,就会因此限制幼儿的户外活动;第二,教师对户外区域活动缺乏认同感,她们认为户外的区域活动只对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有帮助,而室内的区域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肌肉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建构、探索等能力的发展,室内区域活动不仅能涵盖户外区域活动达到的效果,甚至有户外区域活动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分散,难以管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办好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对策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开放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良好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高效的户外区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1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空间并有效利用
首先,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并能使这些空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地图,每一个场地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一个相邻区域之间可以产生互动的整体。
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就更需要老师能够发挥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还可以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设置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以便进行高效率的活动。
2.2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前提,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于成品玩具,教师自制的玩具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加多样化,更换频率也较快,并且家长也可以模仿教师制作玩具,方便幼儿回到家里以后进行活动。
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被称为“跳一跳,摘个桃”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个难度应该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适当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是如果提供的活动材料太简单就会造成幼儿机械的重复,太难就会挫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3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
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足而连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由学习的机会。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意外,因噎废食,刻意缩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3 户外区域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始终提倡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活动,同样,在户外区域活动中也不例外。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犯错,不应该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过多地干涉幼儿的行为。在安吉的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句话:闭上嘴巴,管住双手,睁开眼睛,打开耳朵。这就是说教师要少说话、少干涉、要用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看护者,要求教师时刻保证孩子的安全。这就要求教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检查和维护幼儿活动的场地和活动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不要互相推拉,不要追逐打闹,教师要为各个区域设置规则并经常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区域活动、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室内和室外区域活动的联系,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轻松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出不要把儿童禁锢在狭小的教室里面,变成笼中的小鸟,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丰富、有趣的户外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探索研究开题报告
一、 选题的意义
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
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 共享快乐、 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评价其结果也往往会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知道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而区域评价正是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现代的评价观,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具有的特殊性,承认儿童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能力的非同步性,坚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充满关爱地理解和欣赏儿童。
二、 问题的提出
现代的评价观对传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幼儿园方面也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一)教师方面
1、 教师在讲评中欠缺启发性,致使幼儿在活动中的无目的性
教师在区域讲评中没有进行启发与引导,在下一轮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孩子仍只是在活动区无目的的摆弄玩具,通常这些孩子在活动区对游戏材料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会频繁换区,以致很多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2、 教师讲评言语的盲目性
有很多教师,在幼儿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提出帮助的要求时,只是会说:“恩!你做得真棒!”或“动动脑筋你会想出办法来的”这样,会出现的场景是前一个孩子会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变的无所事事,不会进一步地去探索;而后一个孩子,可能会持续一会儿,但由于欠缺指导,坚持一下发现做不出来便会偷偷放弃而离开。
2、 缺乏进展性评价使材料无目标层次性
进展性评价明确了下一步要投放的材料,要完成怎样的教育目标,怎样安排材料投放顺序,缺乏进展性评价不仅使区域缺乏目标无层次性,而且对于下一轮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许多老师在区域活动结束时,只是让孩子收拾玩具或稍微表扬一下几个玩得好的孩子,对于活动本身没有一个明确而生动的评价,不会让孩子说说他玩这个游戏的感受,也不会让他们说下一步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幼儿方面
1、 幼儿对活动兴趣不大,持续时间不长
很多区域的开放,看上去似乎颇有新意,但幼儿对于此似乎并无多大兴趣,只是进入活动区对一些玩具稍作摆弄,操作没多少时间就离开了。 2、 幼儿对活动成果并不关注
由于讲评只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又或者是对于幼儿个体的一个概括的评价,很多孩子并不关注活动的成果,因此在下一次活动中依然如此,没有新的发现和进展。
(三)环境方面
1、 活动材料的投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
有些区域中,活动材料其投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即幼儿探索发现的需要来设立。这跟讲评的实效性有关,在讲评进行后没有对下一环节的开展作出指导和变换。
2、 活动区规则遵守情况不佳
由于环境中缺乏规则暗示,又或者是各材料物品的摆放不便于幼儿操作,很多活动区是有规则的,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三 、 文献综述
许多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以及活跃在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们对区域评价已经作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并也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为我们对于区域评价的探索和研究,奠定了的基础,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实了区域评价的重要性。
(一) 国外对于区域活动的研究
早在二十多年前,HIGH/SCOPE就提出了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这一术语。认为只有向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他们对材料的操作转换组合,孩子的认知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能依靠教师手把手教或传递进行学习。HIGH/SCOPE课程把区域活动划分为“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其中,
[1]回忆环节与评价是相对应的`。HIGH/SCOPE课程十分注重对儿童发展的
评估,认为它是课程的起点,其目的不是给儿童打分,而是了解、分析他们当前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下一步教育工作。评估包括:观察儿童对引人注意的行为和表现作记录;与孩子交谈;在每天的教师工作会上讨论观察的结果,分析记录所蕴涵的信息。通过这种全面的情景性评估,老师能深刻认识孩子的发展状况,能更好的与家长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据此制定下一步的课程计划,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儿童发展。
(二) 国内对于区域活动的研究进度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纲要》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纲要》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
研究、解决问题 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结合《纲要》来说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评价应包括①促进每个孩子发展②促进教师自我成长③促进区域活动本身的发展 三方面功能。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根本性变化,那就是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一改传统的观念,认为评价就是区别是非,比出高低,显然这是非常片面的。因此,我们现在应更清楚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及价值取向,从而确定我们自己的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结合区域活动的特点建立真正能实现以上功能的区域评价体系。
[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一书中提到“区域活动能获得有关幼儿智能类型的信息,识别幼儿的智能强项,”对幼儿活动区的情况作观察记录,教师将观察评定加以横向对照,可以了解幼儿之间 的不同;进行纵向对照,则可以了解幼儿一学期来行为的发展变化和实际效果。通过评定既能知道孩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又能知道孩子发展的进度,确定其智能倾向,更好的进行教育。此外,该书还提到,教师的评价也是幼儿角色游戏不断发展的催化剂。 幼儿的认识规律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相同,都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4],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把握好活动的评价,不断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为游戏的进一步开展搭建桥梁。
《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一书中对于评价的观点,认为:孩子在不同的领域中,认知能力是不同步的,应关注到儿童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特殊性,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5]。此外,作为教育者应全面了解个体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应尤其去观察注意那些没有优势可言的儿童,发现和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强项,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力,重塑孩子们发展的信心。
实验幼儿园的张红霞老师,〈〈在区域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幼儿发展〉〉一文中,认为区域评价使我们能全面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能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弱点,及时调整目标,是用全新客观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以鼓励、表扬、启发的方式为主,注重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评价,发现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转变以往观察评估时仅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善于从幼儿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出发,及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认知特点、兴趣表现,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孩子的内在感受和体验[6]。
朱细文关于《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教学设计》一文,认为幼儿园区域活 动后的集体讲评(简称区域讲评),是对区域活动形式的完善,它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集体教学,充分地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7];进而言之,这种讲评不但可以产生针对个别或全体的教学活动,而且可以从这种灵活机动的谈话式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兴奋点产生新的主题项目。除了这些现实的价值之外,它还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一反集体教学的评价模式,即预先形成的模式,而是对于幼儿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所进行的反应,而且这个反应不是依据任何学科的或预先制定的标准,它是灵活的、随机的。从它的这个极其优越
的“出身”,我们捕捉到它对于突破传统的目标模式、学科中心、教师控制等等制度和习惯的重大价植。
耿慧关于〈〈浅析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一文指出,恰当、及时的评价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通过展示、讲述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同伴、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既在同伴面前展示了自己,让同伴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又是一个相互交流、提高的过程。幼儿的评价表面看似是一种认知倾向的评价,是在不断的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新的认知系统的过程[8]。但挖掘其深层意义,幼儿能够大胆站在大家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所需要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一个社会化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个性在社会中不断发展,又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并为社会所接纳。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健康的个性系统。因此,引导幼儿评价活动成果,展示幼儿活动成果都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认可,幼儿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并在不断的循环中得以逐步的发展成熟。教师作为区域活动中引导者、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欣赏者,对幼儿活动情况评价的作用应该是宏观细微的,又是客观公正的,而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评价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认知水平,限制了幼儿对某些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在评价幼儿活动时,应尽量从幼儿认知系统中矛盾的、不稳定的、不明确的方面加以引导,使得每一个个体的幼儿都形成正确的评价。
从以上众多教育专家和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对区域活动评价的态度和认识中,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区域评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评价机制,确保区域活动更好开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四、 论文基本框架
以下是对于区域活动评价的初步的探索研究,从教师、幼儿、环境三个纬度,依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设立评价机制与标准。
一 教师 活动目标是否具有全面性
活动目标是否具体可操作
是否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
能否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
2教师的指导 能否根据不同经验水平进行个别教育,引发部分
孩子进一步探索
能否根据幼儿发展情况及时提供或变换材料,调
整指导策略
是否有重点观察
3观察记录与评价 能否有效了解幼儿活动方式
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
是否实现教育目标
4幼儿本身是否有所发展
幼儿有没有进一步活动的愿望
二 幼儿
是否喜爱活动,对活动充满热情
精神愉快,态度认真
持续时间是否较长
关心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是否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
3社会交往水平 是否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
4认知发展水平 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能否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三 环境
1各个活动区的使用频率。以了解目前的设置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进行调整。
难易是否适宜,是否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
数量是否充足
能否利用当地资源和废旧材料
幼儿是否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收集和制作 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投放和变换材料
材料是否安全卫生
环境中是否具有规则暗示
3活动区规则各材料物品是否摆放有序便于幼儿操作
规则的建立是否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和
一些其他因素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冯晓霞主编P189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上册P17
[4]《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林佩芬主编)下册P44
[5]《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李建君主编)P52
[6]《在区域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幼儿发展》实验幼儿园 张红霞老师
[7]《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教学设计》朱细文《学前教育》期刊2002/4
[8]《浅析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耿慧
20xx年9月——11月20日 资料的查阅,开题报告的撰写
20xx年11月20以后 查阅资料,去幼儿园实地记录区域活动案例
20xx年3月底 完成初稿
20xx年4月 修改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论文
所谓区角游戏就是幼儿在游戏区进行的某种特定的活动,包括角色区、积木搭建区、玩沙玩水区、语言阅读区、美工区、操作区、科学探索区、自然角等。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区角活动的创设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区角游戏究竟对幼儿素质教育有什么重要影响呢?
一、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同伴交往。”为了满足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出各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到科学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操作灵活、内容丰富多样的探索区域。例如,用废旧布料和纽扣做成的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布板”,幼儿可以把10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算式,然后再找出得数;“给火车箱编号”,在一列火车的车厢上面间隔一节标出数字,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按顺序给火车箱编号;“插鱼鳞”是让幼儿看鱼头上教师设计的数字给鱼身上插鱼鳞等。科学区角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计算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拼蝴蝶”是让幼儿给漂亮的蝴蝶配上翅膀,而且还要求幼儿配成的.蝴蝶身子和两个翅膀是一组相邻数。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爱。“扑克牌插卡”:幼儿按照扑克牌上的数字或图案数量,将相应数量的卡片插在扑克的边缘,插的过程中可以按无规律的方法插,也可以按颜色有序或图形有序的规律进行拼插,这样能提高幼儿的点数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大水盆旁边准备一些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沉下去了,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浮在水面上,怎么做才可以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又沉下去,等等。教师利用幼儿喜欢的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特点的材料,充分体现了《刚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的教育原则,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枯燥的科学教学活动镀上了一层兴趣的色彩。因为在科学探索区,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探索,所以它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也越来越成为大班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把数学教学的内容用这种特殊的区角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既丰富了教室的环境布置,又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由于科学区角材料的创设、投放的指导思想都是以幼儿为出发点,迎合幼儿兴趣,适合幼儿特点、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色,因此深受幼儿喜爱,并对科学教学活动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刚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书写技能。”在语言区,幼儿利用翻阅绘本,再把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讲给同伴听,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给幼儿亲自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增长知识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在语言区,幼儿还可以利用头饰、手偶等材料来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例如,小兔乖乖、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医院、蔬菜超市、快乐小吃吧等。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分配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语言在活动区反映现实生活。为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配合幼儿的需要扮演角色,和幼儿一起游戏,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幼儿最喜欢和教师一起玩游戏。这样,给幼儿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在兴趣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锻炼幼儿团结协作、互助交往的能力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比较自私、任性、霸道,什么玩具都喜欢据为己有,同伴之间也不知道分享和合作。搭建区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的空间想象力,而且大型积木的搭建需要几个或者一组幼儿合作才可以搭建成 “大花园”“大庄园”“城堡”等大型建筑。例如,大型积木搭建区,四五个幼儿分工进行“建造大城堡”,有的“盖房子”,有的“建花园”,有的“砌墙”,有的“造门”。当一座“雄伟的建筑群”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开心地在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杰作还倍加呵护,尽心维护着自己的“城堡”,不让其他幼儿搞破坏。所以,幼儿搭建、拼插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帮友爱的过程,从小培养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四、区角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玩具,特别是一些色彩斑斓的可以随意拼插的小型玩具,更受幼儿的喜爱,因为这些玩具体积小、轻巧,幼儿玩起来得心应手,想怎么拼插都可以。因此,玩拼插玩具既可以打发幼儿多余的课间时间,使他们在学习之余不至于感到无聊,又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些看似简单的玩具,在幼儿丰富的想象下,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例如,两三个圆形插在一起就会变成“一朵花”几个娃娃图形拼在一就变成“手拉手,齐步走”“排排队,做早操”等。这样既发挥了幼儿想象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孩子们在园一天的活动都是在老师的陪同下完成,面对一班的熊娃娃,老师们的压力可不小。为了保证孩子在园的安全及有条理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是前提,也从而使老师在快乐中工作。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常规要求; 不同班级区域创设不同。小班以娃娃家为主,主要培养孩子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大班幼儿以建构区为主,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合作能力。2)将活动的常规要求落实到实处 ; 当孩子发生矛盾时,要及时阻止。让孩子明白,要大家都遵守活动规则,才能开心地玩。3)活动实践中逐步完善区域常规 ;老师要善于发现活动的细节问题,并思考区域活动与区域常规是否适合孩子的成长学习,孩子是否愿意遵守区域活动及原因。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要根据孩子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好区域活动记录,分析原因,从而制定有效果的措施来引导孩子。总之,区域活动是孩子探索学习,快乐成长的途径之一,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想要开展好区域活动,每个老师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为依据,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提供材料,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还可以使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从开展形式上来看,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两种。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内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而忽视了户外的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环境适应力。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也把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阻碍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1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
随着建筑用地成本的增加,许多幼儿园通过缩小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来节约经费,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需求。在这仅有的空间里,经常会造成人满为患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数量增加,所以狭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教师为了防止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会受到影响。而混龄交往对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幼儿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年龄的幼儿会关心照顾小年龄的幼儿,有经验的会指导没经验的,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还会影响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限制户外区域活动的类型,给户外区域活动造成阻碍。
1.2户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组合滑梯等大型活动器械,颜色鲜艳,非常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材料却仅限于这些大型活动器械,活动材料单一,孩子们没有其他的活动材料,便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大型活动器械固定难以移动和变化,更换频率较低,容易让幼儿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会降低,同时大型活动器械也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建构的需要。
当然,也有些幼儿园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也会设置其他活动区域,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自然区的植物缺少变化,可供观察性较弱;而在养殖区中,并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1.3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不充分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但是有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受到了束缚。第一,户外活动空间较小,会导致班级之间难以协调时间,就会因此限制幼儿的户外活动;第二,教师对户外区域活动缺乏认同感,她们认为户外的区域活动只对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有帮助,而室内的区域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肌肉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建构、探索等能力的发展,室内区域活动不仅能涵盖户外区域活动达到的效果,甚至有户外区域活动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分散,难以管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办好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对策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开放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良好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高效的户外区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1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空间并有效利用
首先,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并能使这些空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地图,每一个场地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一个相邻区域之间可以产生互动的整体。
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就更需要老师能够发挥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还可以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设置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以便进行高效率的活动。
2.2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前提,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于成品玩具,教师自制的玩具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加多样化,更换频率也较快,并且家长也可以模仿教师制作玩具,方便幼儿回到家里以后进行活动。
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被称为“跳一跳,摘个桃”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个难度应该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适当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是如果提供的活动材料太简单就会造成幼儿机械的重复,太难就会挫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3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
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足而连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由学习的机会。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意外,因噎废食,刻意缩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3 户外区域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始终提倡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活动,同样,在户外区域活动中也不例外。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犯错,不应该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过多地干涉幼儿的行为。在安吉的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句话:闭上嘴巴,管住双手,睁开眼睛,打开耳朵。这就是说教师要少说话、少干涉、要用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看护者,要求教师时刻保证孩子的安全。这就要求教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检查和维护幼儿活动的场地和活动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不要互相推拉,不要追逐打闹,教师要为各个区域设置规则并经常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区域活动、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室内和室外区域活动的联系,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轻松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出不要把儿童禁锢在狭小的教室里面,变成笼中的小鸟,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丰富、有趣的户外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思考幼儿教育论文
目前许多幼儿园普遍存在着重集体教学的现象,认为只有在集体教学中孩子们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只有集体活动才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广大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在集体教学中才能算是学习。实践证明,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他们更加喜爱,孩子的能力更加能够得以有效发展。然而,良好的环境除了幼儿必须的生活学习环境之外,不可缺少的应该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场所,也就是能供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场所,即幼儿活动区角。
一、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别教育,要做到注重个别教育,分组的区角活动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在分组区域活动中教师才能观察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智能情况、才能了解每一个孩子不同的需要、才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 区角活动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园应培育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那么,作为幼儿体能锻炼的重要户外区角就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的全身得到了运动,而各种大小不同的运动量活动着身体的不同部位,促进了幼儿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加快了肌体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了身体各个生理器官和系统的生长,使幼儿在体力、动作和身体发育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趋于完善和成熟。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区角中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在活动中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了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了幼儿肌体的正常发育。
(2)区角活动与幼儿认知的发展
认知是认识过程及其心理品质的总称,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方面。而幼儿区角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从不同方面来认识外部环境的途径。例如:区角活动《娃娃家》《医院》《银行》《邮局》等等,孩子们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妈妈、爸爸、医生、职员),通过使用各种玩具和材料,通过观察、感知、比较、回忆、想象和思维,对已有知识理解的更新、对生活经验的重组、对已有能力的运用,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同时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又能使幼儿与同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3)区角活动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的`情绪情感包含愉快、喜欢、爱、满意、温和、感动、轻松感等。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行游戏活动,并且在快乐的气氛中通过努力完成游戏任务,从而产生愉快和满足,获得成功的愉悦。消极情绪情感包括不高兴、忧郁、伤心、恨、紧张、愤怒、恐惧、懊恼、急噪等。在生活中幼儿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的、适当的发泄,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区角活动往往伴有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充满情趣的快乐,有助于幼儿表现积极的情绪情感、宣泄消极的情绪情感。
(4)区角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儿童从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这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一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区角活动大多都需要他人的配合,个人的游戏不多。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开始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但是这种低级的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必须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中才能摆脱自我中心,使自我意识达到高级阶段。而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在幼儿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发现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学习社会角色、熟悉角色义务,接触现实生活的媒介,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再现和巩固了显示社会的认识。各类区角活动正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化发展的平台。
二、区角活动在今后教育活动中的思考
(一)从目前活动区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只是比较重视幼儿活动的兴趣、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实施过程,对于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个体情况的记录比较忽略,在活动区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方面做得比较欠缺。而恰恰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和记录是教师反思性成长的重要手段。
(二)区角活动是孩子们非常痴迷的活动。如果你不去限定他玩耍的时间,他们会一直玩下去。在我们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当中存在着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活动区很麻烦,而集体教学活动才是正课,从而忽略了幼儿的需要。其实我们的许多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是否是有效的活动我们还要认真地去思考。《纲要》中要求的教是作用与幼儿的活动对其发生影响,而学一定要成为幼儿通过活动的主动建构,不再强调按照我的目标教,而是强调儿童个体的参与和体验、个体对活动的多维度解释、教师对儿童的回应、互动合作建构、帮助儿童发生有意义的建构,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是挑战儿童的经验,合作探索。而幼儿园区角活动正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建构的平台,在建构中孩子们的经验得以丰富、各个方面得以发展。在我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尽管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由于班级幼儿人数、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许多活动在区角活动中完成还比较困难。但是在当今幼教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只有更好地在遵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才能使我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纲要》精神,才能不断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经验,才能在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可能性与必要性的两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美】罗杰《A Whack on the Side of the Head 》,Grand Central Pub,2008年5月版
[3](意)蒙台梭利 著, 方舟 编译,《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美】霍华德·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