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学术堂了解,不论选定什么题目,都要先看一定的材料,都得先熟悉前人研究的情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可以在确定选题范围之后再继续搜集并阅读材料,进而把题目具体化、精确化.通过查阅与主题相关文献资料、听报告或请教老师,了解前人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取得哪些成果,还存在那些分歧或研究空白.以分歧或研究空白为切入点,再进一步优化选题,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向前推进.如果自己无力向前推进,那就不要选这个题目,论文选题若找不出突破口,很难提出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缺乏创新性,会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此外选题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避免选题空泛,大小不当好的论文选题要尽量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题目过大,使论文失去研究的重点,缺乏针对性;而题目过小,要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稍作发挥往往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也难以拓展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避免选题过难,无法驾驭毕业论文选题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选择自己能研究了的课题.能力不同,研究水平也有差异.同样的选题,有的学生能轻而易举完成,有的则力不从心,困难重重.避免选题与专业和行业结合不紧密,选题应紧密结合自己你的专业,能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写作起来也能得心应手.选题若不能与专业紧密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利用自己的经验作为资源,诸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基础、长处、掌握的外文语种和熟练程度、搜集资料的可能性等等,使用个人经验可以让你的论文既生动又明确--还能让你更投入到写作当中.最后,选定的题目,文字表述要求尽量简短、鲜明,不要拖泥带水一长串.下面学术堂还整理了一部分民族学硕士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哈尼族传统医药中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2.鬼神信仰与祖先崇拜思想3.黑水靺鞨的民族关系和文化研究4.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的起源与功能探究5.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6.少数民族娱乐文化的狂欢化魅力7.嘉绒藏族碉楼的外观形状和碉楼图案的解读8.中国西部民族的分布特点、宗教格局及相互关系9.河北省藁城市九门回族村婚育状况调研10.族际冲突及其调适
我的毕业论文(论藏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以藏族服饰元素的含义,渊源以及特点为切入,介绍藏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 设计中的运用,进一步分析了藏族服装元素的优雅,纯朴。华丽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气。同 时为现代服装设计与审美提供借鉴。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of elements of Tibetan dress, cut into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roduced elements of Tibetan dress in modern clothing design, the use of further analysis of elements of Tibetan clothing elegant, simple. Gorgeous and unique ethnic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modern fashion design and aesthetics to provide reference。 引言: 人们沐浴着现代文明的阳光,一种拥有独特风韵的情结正成为人们的着装需求,设计师们热 衷追民族情怀的人性空间。国际时装之都的时装秀及人们日常着装中,民族服装设计的作品 大行其道,藏族服装元素风格的现代服饰是亚洲的审美趋向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的结果 一:藏族服装的发展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 研究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 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 随着历史的演进,藏族服饰艺术也在不断拓展。今天我们从不同地区看到的那些美丽的服装 艺术样式,不仅保留了现代文明的气息,而且揉进了大量的民族风格。这样,使得它们独具 特色,然而,藏族服装的元素,在现代服装艺术中最具特点。不管是它古老的图腾,符号 以及吉祥图案,还是它的式样都被运用的伶俐尽自。来自印度、尼泊尔以及周边其他兄弟民 族的文化,也都能在藏族服装艺术中找到痕迹。今天的藏族服饰艺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 多文化层面,多要素的立体艺术结构图。藏族服装的元素对现代服装文化也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然而藏族服饰艺术的发展 藏族传统服饰在一段时间内仍根基于稳固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 所以现代服装与藏族服饰在一定阶段内并存发展。 又由于文化的变迁,藏族所处的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及心理素质的改变,藏族服饰在不断地承袭、传播、借取。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 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 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 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毽毡、素布等、藏 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 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 农区为稽鲁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戳鲁袍,男女穿 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 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 或素雅娴静。 doC 豆丁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毽鲁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 常见的有“松巴拉术”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n。COm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 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 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 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藏族文化藏族特色····那要看你写什么
与藏族史研究一样,藏区地理研究(主要是人文地理)一直是藏学界的重点之一。这在50年代后是如此,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世纪上半叶也是如此。不过,我们对50年代后的研究情况,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情况了解甚多,而对20世纪上半叶藏区人文地理的研究情况(含译述)知之甚少。本文拟对这一时期藏区人文地理研究成就作一述评,以供学术界参考和批评指正。为了便于参考,我们分文章和书籍两部分进行描述。 一、文章 20世纪上半叶,藏区人文地理研究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上升速度远远超过藏学领域的其他分支领域。据统计,20世纪初,尤其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藏区人文地理方面的文章为数寥寥,只有十多篇;辛亥革命以后,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段时间,却猛增到150篇;抗战爆发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有约200篇之多。①这说明了国人在列强环伺、企图侵略我西藏,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猖獗的时代里,越来越关心边陲的安危和国家的统一,学者们逐步加强了对藏区的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在抗战爆发以后,随着大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南迁和西移,随迁的专家学者们有了直接接触边疆地区和人民、亲自进行田野考察的机会,于是,这方面的研究又进一步得到加强。许多人在亲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或鲜活生动的纪游作品。相比之下,1937年之后的译述作品所占比重也大大缩小。这一现象说明中国人自己在藏区地理方面的了解、调查和研究已经大大加强,不那么依赖于“舶来品”了。 当然,有关目录索引中所收文章中,有些是图片或地图,这里我们不予讨论。再剔除那些重复的条目以及许多并不是真正的学术论文或者学术价值不大的文章之后,值得介绍的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下面我们只能将择要介绍: (1)国人著述 探险、纪游类文章,本时期国人的撰述可谓汗牛充栋,可以说它们既是人文地理方面的著述,也是文学作品。其中比较重要的大多发表于《地学杂志》、②《西北月刊》③《新亚细亚》月刊④等。实际上好些后来都结集成书出版问世,而且影响很大,比如张其勤的《炉藏道里最新考》、避嚣室主(法尊法师)的《我去过的西藏》等。这里不赘。 徐益棠的《西康行记》⑤和柯象峰的《西康纪行》⑥(民国二十七年)都是西康纪游,但记述的事件和发表的时间均不同。1929年,西康省当局委托华西大学派人调查社会情形,民族学家徐益棠随同以柯象峰为团长的考察团在西康各地调查近三个月时间,事后徐益棠先生逐日将考察团的行程、经过、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是为《西康行记》。而柯象峰的《西康纪行》则是作者在是“抗战后第一年(1938年)领团赴西康研究时之逐日记载”。这次调查是我国学术团体赴康之第一次工作,“所见事物所遇问题及所聆言论”文中都详为记述。据作者称,行文中“尽量思用科学方法”。比较而言,上述柯文比徐文更加翔实、细腻。 1940年,李式金的青康之行穿越甘青康滇四省,历时长达半年。他从兰州出发至西宁,经青海湖盆地、柴达木东南隅,涉黄河上源,越巴颜哈喇(克拉)山而抵玉树,复自玉树入西康昌都,顺澜沧江、怒江上流而下,经云南西北部而抵大理。其文《澜怒之间》⑦详细记录了作者从7月26日到8月21日这段时间在澜沧江、怒江之间的见闻。⑧此外,绳景信的《果洛及阿瓦行记》、⑨时雨的《青海行》⑩等也是本时期重要的纪游作品。 喜马拉雅山,为世界探险家们所景仰,早在二、三百年前,就有许多外国探险家结队前往,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许多人葬身雪山之中。不过,1926年英法德意瑞五国探险家之登山探险较为成功,此探险队以狄伦福斯教授为团长,狄教授之夫人为总指挥,探险队员主要由地质气象学方面的专家和医学护理专家组成,组织完备,人才众多,吃苦耐劳,且结果至为成功。石荣(本字无法显示‘日+章’)的《雪山探险记》〔11〕专门记述了五个探险家在喜马拉雅雪山探险的经过。 除了康藏青一带之外,也有关于甘肃藏区的游记类文章发表,明驼的《拉卜楞寺巡礼记》〔12〕就分九节详细描述了作者巡礼拉卜楞寺的详细经过,简述了嘉木样活佛世系、拉卜楞寺机构及其统治权、佛地风光等,读起来饶有兴味。 1949年前,国人在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等也为数不少: 张印堂的《宁青经济地理之基础与问题》〔13〕从宁夏青海的地理背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宁青经济地理之三个基础和宁青经济建设存在之五个困难问题,并指出开发宁青两省必须在“基础”之可能范围内制定切实计划,针对“问题”制定解决途径,方有成功之希望。这既是一篇经济论文,又是一篇地理学文章。宁属地区,位于西康省西南界于川滇两省之地域,行政区辖西昌、越西、冕宁、昭觉、宁南、会理、盐源及盐边等所谓“宁属八县”,郑象铣的《宁属之地理环境及其区划》〔14〕描述了该地区各县的地理环境及行政区划,内容包括各县面积及其所占西康省之比例、人口密度、气候条件、生产状况等,文中“西昌近十年雨量统计表”、“西昌近十年温度统计表”以及“宁属各县产米情况表”等很有参考价值。张法隐的《西藏种族沿革地理考》〔15〕分种族源流、沿革形势和地理形势三部分,其中地理形势部分尤为详细,作者结合历史事实,对佛教经典中关于西藏之记载进行了语文史料考据和论证。蒋君章的《西藏之自然环境与人生》〔16〕一文涉及西藏地理形势与疆域、自然环境、人文概况和对外关系诸项内容,论述尚属平实,但文末作者对西藏问题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17〕马萧萧的《西藏南部重镇——帕勒》〔18〕分藏南的门户、世界第一高城、“国际市场”、生活方式、邮电空间与侯先生、肥美的官缺、单调与温暖七部分描述了享有“世界第一高城”美誉的帕勒的地理简况。 地图研究方面,任乃强的《西康地图谱(1—7)》〔19〕是本时期康区地图学方面最重要的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本时期有些论文运用语言学方法来考订和论证地理学问题,在方法论上更加纯熟和科学,比如郑天挺的《发羌之地望与对音》〔20〕就根据有关史料结合音韵训诂之方法,考订和论证“发羌”的地望和对音问题;而王登的《康藏地名释:乍丫、打箭炉、墨尔多山、大桑、菜子坡、白玉、德格》〔21〕和何燕航的《西康地名汇考》〔22〕均用语言学的方法考究康藏各地地名的渊源和历史。 谈到本时期的藏学研究,我们不能不提及1946年任乃强先生主编的《康藏研究》杂志及该刊发表的许多藏学文章。1946年任乃强先生转任四川大学教授之后,为了推动国内藏学研究,于当年发起并组织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藏学的民间社团——康藏研究社,他本人并被推选为理事长,接着自费主编出版了专业刊物《康藏研究》月刊。可以想见,当时的经费是极端困难的,但他节衣缩食,始终保证按期出刊。从1946年7月至1949年9月,该刊一共出版了29期,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地理类的文章尤其占有相当的分量和地位。对山脉湖泊的研究方面,该刊发表的重要文章有如谢国安的《冈底斯山纪异》、《西藏四大圣湖》,〔23〕任乃强的《冈底斯山与昆仑》、《西藏四大圣湖补注》〔24〕等;自然区划研究方面有任乃强的《多康的自然区划》、《西藏的自然区划》〔25〕等文;地图方面有任乃强的《康藏标准地图提要》、《三种译文康藏地图说略》〔26〕等文;其他方面的重要文章还有谢国安的《康藏高原的顶部——羌塘》、《记西藏的闷域》、《闷域的终点咱日》,〔27〕任乃强的《大积石山与俄洛藏族》,〔28〕庄学本的《大积石山与俄洛人民生活》〔29〕等文;译文方面有李哲生译法国古纯仁(Francois Gore)著述多篇。康藏研究社及其社刊《康藏研究》的创办,在团结藏、汉学者,发展我国藏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内外藏学界享有美誉。 王斡的《游藏指南》〔30〕并非游记,而是20世纪上半叶发表较早的西藏地理调查报告。根据三个不同方向的诸多入藏路线,〔31〕“述其程站及沿途景观,以为壮志西游之指南”,叙述清楚。杨曾威的论文《近代西洋学者对西藏地学之探察》〔32〕首先在“绪论”里追溯了中国人了解西藏早于外国之历史事实,同时指出中国犹如在科技方面“有始无终”(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一样,对于西藏的探索也是如此。故而在西藏地学方面自近代以来远远落后于外国。而研究边疆首先得了解其山川地形,故而他在搜集大量外国人著述成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分析了自19世纪以来外国在西藏地学方面探察的历史及成果。尤其在“结论”中,作者说“补救之法,还是要由近及远,继续不断的努力亲身去考察,回来好好的研究,好好的整理,作成有价值的报告,精确的记录,详明的图籍,然后才能由此种报告记录图籍,去应用到政治经济方面,解决边疆问题”。尽管如今的中国已是一日千里,中国藏学已是硕果累累,但对于我们今天的各项边疆工作来说,这句话依然可以是一种勉励。腾蛟的《西康领域伸缩之史迹》〔33〕有感于“今之言西康者,常与西藏混为一谈,不云西康乃西藏之一部,即曰西康乃吐蕃之属土,而于古代西康各国举土内属之史乘,不加考证,于西康所领之区域,不加详察,囿于康卫藏之模糊观念,遂生谬误之判断”这一现象,对西康境域的历史变迁、伸缩轨迹、政治消长、名称更易等作了较为明晰的分析和描述。 魏大鸣、古振今《西康贡噶雪山调查记》、薛德煜的《西藏产牦牛考》、〔34〕卢澄的《青海之史地考》、〔35〕王谟的《由地形气候物产说明康、卫、唐之重要性》〔36〕等,都是这方面较好的文章。 通论性调查报告与历史地理志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 未著撰人的《西藏史地》〔37〕是一篇通论性的文章,全文分六章详述了西藏史地概况,其中包括英帝侵藏史,西藏的地理、政治、军事、交通等,较为通俗明了。此外,本时期还发表了大量县情概况,单就《康藏前锋》所载各县概况就有十种左右,〔38〕长短不一,详略不同,撰写有些粗糙,但是材料来源都是经过调查而得,其中有些比较详尽,可以说是历史地理调查方面的活材料,其价值不言而喻。这里我们以《西康德格县概况》〔39〕为例,可窥其撰写方法及其内容之大概。除“前言”和“尾语”外,共分九章:第一章、沿革;第二章、地理:含疆域、山川形势、关隘、县治;第三章、民俗:含民族、风俗;第四章、政治:含汉官、土酋、最近汉官之政治以及最近土酋之政治等;第五章、交通:含道路、水陆交通之工具、邮电;第六章、教育;第七章、经济:含土地权、土地使用、货币、农牧、工业、商务、矿产、药材、森林、荒地;第八章、译经院及喇嘛寺;第九章、军事。函盖面较广,叙述比较全面,较有参考价值。 庄学本的《西康丹巴调查》〔40〕调查了由丹东(革什咱属丹东土司)、巴底、巴旺三土司及绒密24村(前明正土司地)与章谷屯组成的所谓“丹已”地区的经济和民族状况,前者分农林、工业、商业、矿产、牧业、森林药材产量、猎业、交通等部分描述;后者分成(民族的)地理分布、体质、生活(衣食住行)、文化(文字、工艺)、风俗(生育、婚姻、丧葬之俗、医药、娱乐)、宗教、语言、土司等部分描述。通俗简明,但有些地方过于简约,对宗教、语言和土司的记述如是。李中定的《康南八县纪要》〔41〕可以算是巴安、白玉、得荣、义敦、理化、雅江、稻城、定乡八县的人文地理简志梗概。戴新三的《日喀则鸟瞰》〔42〕叙述了日喀则地区的方方面面,内容包括疆域沿革、地势气候、政治机构(日喀则宗、扎什伦布寺)、宗教信仰、居民生活、物产经济、交通运输(大路、水运)等诸方面。李亦人的《西康之地理》〔43〕专门叙述西康地区的地理概况,简明扼要;刘恩兰在理番进行实地调查后,曾经发表过有关理番地方的文章多篇,其中《理番地理概况》〔44〕清晰明了地勾勒了理番地区地理概貌。 潘荣中的《玉树概况》〔45〕张其昀等的《青海人文地理志》、〔46〕蒙昭藩的《青海省地理志》、〔47〕远人的《青海概况》、〔48〕倪锴的《果洛之概况》〔49〕等都是专述青海或青海境内某藏族地区人文地理的简志。慕少堂的《甘宁青疆域沿革考》则专门探讨甘宁青三省疆域的发展和变化沿革,给人们展示了较为清晰的脉络。甘肃藏区,人们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拉卜楞:这方面人文地理学家李式金的著述最多,其中《拉卜楞之地文志略》〔50〕和《拉卜楞在西北地位的重要性》〔51〕较为重要:前者是关于拉卜楞地区通论性的简明地理志,首先分析了拉卜楞、保拉寺、欧拉牧地等处的气候条件与季节变化,然后分草地地形、少年山地、少年河谷、阶段地形、扇状地形及冲积地之混合地形几节记述了这些地区的地形概貌,最后描述了主要的山脉与河流,即白石山脉、西倾山脉和黄河;后者是作者《拉卜楞》一书的自序。文中作者对其能在河曲地区调查和后来在甘、青、康、滇诸省调查的前后因缘作了一番叙述,然后说明其撰《拉卜楞》一书是因为该地之诸多重要性:一、拉卜楞是西北的一个喇嘛教中心;二、拉卜楞是一个汉藏贸易要地;三、拉卜楞是沟通汉藏文化的纽带;四、拉卜楞在四不管地带中政治力量较大。随后分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了拉卜楞的问题和将来的展望,其中经济方面谈及了农林牧业、矿产业、交通等,政治方面讨论了河曲是否应该设立特立区的问题和内外界线问题,社会方面涉及了人口调查、种族健康以及宗教等问题。何正璜的《东方的梵蒂冈——拉卜楞》〔52〕专为纪念嘉木样五世而作,实际上是作者巡礼拉卜楞寺的一篇纪游,但其中涉及了拉卜楞的政治、宗教、史地、习俗等各个方面。河曲地区,位于甘青康川四省之间,由于黄河奔流而来,并在此地转一大湾,是故有“河曲”之称,这里是黄河流域一块地高气寒、水草丰美、人口稀少的牧区。这一地区主要居民为藏族,信奉藏传佛教,故而藏学研究往往对此无比青睐,著述很多。本时期,贡曲哲喜的《河曲藏区概况小志》〔53〕和李式金的《河曲——中国一极有希望之牧区》〔54〕都是关于该地区人文地理方面的文章,前者是通论性的简志,后者则专门从畜牧角度描述了河曲地区的地理环境、牧民分布、放牧情况、草原状况,等等。 与藏学相关的综论性地学著述还有如: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地学系教授王谟的《中央亚细亚概况》,〔55〕此文的第四部分“西藏青海”分南部西藏、北部西藏、西康地方、青海地方四小节专述藏区的地理概貌;石荣(本字无法显示‘日+章’)的《哲孟雄志略《〔56〕是有关我国西藏邻邦——哲孟雄的历史地理沿革小志。作者根据有关史料著述,择有关哲孟雄经过故实之材料,撰成此文,以为“研究边务者之一助”,文中对英帝国主义如何霸占该国、进逼我国西藏等史实叙述较详。 (2)译述 由于特定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藏区,尤其是在西藏地区实地考察、探险和旅游,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落后于外国人。外国人无论是考察人数、考察范围、考察深度以及考察成果,都是国人自叹不如的。当我们着手于这方面的研究时,除了翻检有限的文献典籍之外,不得不更加重视参考洋人用现代叙事方法较为科学地记录下来并发表出来的大量著述,不得不特别重视翻译介绍这方面的文字。因此,本时期中国发表的关于藏区人文地理的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译作品。 翻译作品中探险游记占了较大的比重,大约有十种左右。其中英国人约翰·怀特(John Claude White)的《拉萨游记》、〔57〕法国女士大卫·奈尔(Alexander David-Neel)的《藏游历险记》、〔58〕日本探险家内田宽一的《西藏探险秘史》、〔59〕英国人麦克皋温(今译麦克戈德温)的《乔装到拉萨人》、〔60〕英国人泰克曼(Teichman,又译台克满)的《西藏东部旅行记》、〔61〕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西藏》、〔62〕英国人杨哈斯班(一般译为荣赫鹏)的《帕米尔游记》〔63〕等最有影响。上述大部分都是探险著作的书译或全译。关于喜马拉雅最高峰的探险方面,也有好几篇译文,比如张星烺的译文《罗布卓尔及最先发现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的问题》、〔64〕绛央尼马的译文《英人探险埃非尔上峰记》〔65〕等。不仅如此,学者们在译介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比如藏族学者绛央尼马的《埃非尔士峰的名称问题》。〔66〕 具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文章,除了查尔斯·贝尔(Charles Bell)1931年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季刊上发表的《现在西藏在亚洲之地位》(长君译)之外,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史蒂文森(Paul Huston Stevenson)的《西康人文地理述略》。〔67〕此文作者当时在北平协和医学院任职,深入西南内地考察,体察真实。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大多为“政治风俗的记载,少有山川地形实地的考察,至于地质气象人类诸方面的系统工作,更少有人谈及”,〔68〕而此文则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入手,在川康交界一带的考察过程中记录和描述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汉人、汉人耕种区域、部落民族、独立倮倮、倮倮起源问题、石器时代文化、各种原始语言、社会及心理原素、西番、打箭炉、“Chinese”——一个文化上的名词。文章虽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对于我们研究藏区人文地理,自然会有某种启迪。日本渡边万次郎的《西藏地势与气候》〔69〕分析了西藏地势与当地气候状况之关系等。 上述都是在1937年以前的译述。正如上文所说,1937年以后,由于特定历史及条件的原因,中国学者在亲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许多高质量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或鲜活生动的纪游作品,于是对“舶来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翻译文章为数寥寥:其中李哲生译法国古纯仁(Francois Gore)著述发表于《康藏研究》多篇文章〔70〕也值得注意。英国贾卜门(F.Spencer Chapman)著、彭国元译的《拉萨的素描》〔71〕(未完)是《拉萨圣城记》(Lhasa The Holy City)一书的节译(两章),此书被认为是继贝尔《西藏的过去与现在》之后的又一部西藏史地方面的巨著。张镇国、杨华明也节译了法国古德诺(Francois Gore)著的《旅居藏边三十年》(1~5)〔72〕发表。其他译文还有高泳源的译文《由中亚谈到中国历史地理》、〔73〕丁驌节译的《夥尔巴人及其居处》〔74〕等。可以剪裁!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气势傲然于世。千百年来,生活于这块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一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性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阿里、那曲、拉萨、昌都、山南、林芝、墨脱等地几乎遍及全藏的大量新石器的发现,特别是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西藏高原的远古先民已创造了堪与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西藏古文化。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遗迹及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种动物骨骼、粮食等。发掘了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发掘出用作生产工具的各种石器近8000件,骨器约400件。出土的生活用具中有陶片20000多片,分罐、盆、碗三种器形。装饰品共出土50件,种类有笄、璜、环、项饰、贝饰、牌饰等。[2]卡若文化为我们展示了西藏远古先民衣、食、住、佩饰等物质和精神民俗的基本风貌。继卡若遗址之后,拉萨曲贡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西藏腹心地区距今三四千年前远古居民生活的情形。曲贡遗址分早期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在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多种器形的石磨盘50件,磨石(磨棒)44件和石杵7件。这些磨盘磨石主要用于加工谷物。出土陶片50000余片,陶器种类有罐、盂、杯、碗、豆、盘、器座等,以罐为主。出土装饰品23件,质料为骨、陶、石三种,其中有骨牌饰1件,骨笄7件。出土的动物骨骼中有牦牛、绵羊和狗等,牦牛和绵羊在当时饲养已比较普遍。在晚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土坑石室墓29座,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式,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墓坑内一般用砾石块堆垒成壁,葬式主要是二次葬和屈肢葬。曲贡土坑石室墓的绝对年代当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初年。在M203墓坑内出土一件铁柄铜镜。曲贡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网缀,在几座灰坑中还发现了鱼骨。[3]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拉萨一带土著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西藏各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也形象地反映了西藏高原远古先民的生活史。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讲述远古先民树居野处,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逐渐繁衍,形成人类各支系的情形。珞巴族的许多神话,还讲述了人类如何受鸟的启发发明了弓箭,受蜘蛛活动的启迪学会了织布等。据敦煌文献和藏文史籍载,西藏古代曾经历过众小邦统治。其中“十二小邦”之一的雅隆悉补野部后来不断壮大。约公元前3世纪,聂赤赞普作为第一个赞普(王)出现于藏族历史上,当时还修建了称为雍布拉康的第一座宫堡。到第30代赞普达日年塞时,诸小邦的大部分领地已归于悉补野治下。经过松赞干布祖孙三代的励精图治,在公元7世纪初,统一了吐蕃全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其时,“南方之‘珞’与‘门’”亦被收为属民,当时珞瑜的珞巴人和门隅的门巴人已臣属于吐蕃政权。吐蕃时代,是藏族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西藏民俗文化走向兴旺繁盛的时期。从史料看,当时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和炒面,饮以酒浆和茶,住为“屋皆平头”的民居和“拂庐”(帐篷),信仰有自然崇拜、苯教和佛教,娱乐有歌舞、棋类、球类、抱石、赛马、摔跤等形式。此外,礼仪、婚丧等都有成文的规定和俗成的定制。在吐蕃时代就已成型的民俗生活的基本范式,一直绵延发展,影响至今。吐蕃之后的一千多年间,随着西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西藏民俗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成为独具特色的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西藏民俗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地域性特征地域性特征是西藏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生活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空间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也是从事生产活动以及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各地的地理环境无论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以及它们有机构成的自然综合体,都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必然带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征。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于不同地域,其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西藏民俗文化正是如此。西藏民俗文化产生于西藏高原这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范围内。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其北部是昆仑山脉,西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中部是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横断山脉。这些高大的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西藏的地势和地形结构可分为藏北高原(包括阿里高原),地处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即“羌塘”(意为北部高地)的广大地域。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包括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流域。喜马拉雅山地,主要指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和东南坡。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西藏最东部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地带,地处横断山区。[4]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西藏民俗文化。辽阔的藏北高原地势高寒,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有众多的湖泊和纵横的水系,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和天然的牧场。人们世代逐水草而居,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原游牧文化。牧民食以乳酪牛羊肉,穿、用以裘皮和毛织品,居以牛毛帐篷,行以马、牛代步和驮运。还有那高亢的牧歌、豪放的赛马、剽悍的性格,处处展现出游牧文化的风姿。藏南谷地海拔在2700-3700米之间,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农耕。人们从《猴子变人》的神话时代开始便从事农耕活动,延续至今,创造了西藏的农业文明。人们食以糌粑,聚族居于平顶的楼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相传西藏最古老的居民首先出现于此。西藏的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房屋、第一个赞普,无不与雅隆河谷相联系。正是雅隆悉勃野部的崛起,经过长达数百年的攻伐兼并,到公元7世纪前期才由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各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使西藏的文化地域最终形成。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仍是西藏最主要和最富庶的农业区。藏东三江流域属高山峡谷区,江河切割,沟壑纵横,气候呈立体分布。人们从事半农半牧的经济活动,依山势建房聚族而居。喜马拉雅山南坡和东南坡气候温和,多雨潮湿,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长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兼事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由于多林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具、建房盖屋多以林木为主。潮湿的气候又使人们居住于杆栏式竹木楼内。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并导致民俗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西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西藏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显著标志。同时,在西藏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西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西藏地处青藏地区,素有“高”“冷”的特点。正是由于它的特点“高”,因此导致了西藏还有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太阳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因此西藏拉萨有着“日光城”的称号。 中国论文网 /9/view-10083281.htm关键词:西藏;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价值与功能西藏因有宏伟、神奇魄力的自然景象而出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从古至今,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它也是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它的地形�驮佣嘌�,并且还有高峻的山,景象万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类型,因此具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称号。横断山脉――藏东高山峡谷区,位于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间夹杂着怒江、澜沧江以及金沙江这三条大江,由于山顶终年有着不化的白雪,加上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从而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的田园景观。(二)西藏的农牧区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达6000米左右,终年覆盖冰雪,而且南北两边的气候温差较大。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区,能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由地势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能促进当地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同。西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例如冬虫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装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质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编、金银珠玉饰品等,因为长期的封闭性生活,大体上,藏族的衣服发展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变化甚小。因此从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西藏历史人文的价值和功能(一)西藏的文化精神西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由藏族等各个民族一起携手共创的,各个民族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选择的独立实践精神。因此,只有让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鲜明的特色习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风情,并将此风情融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二)西藏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亲讲述的就是吐鲁番的松赞干布两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进了蕃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来。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懂得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西藏现代文化的根基,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历史,要促进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西藏各个地方的全面发展,树立尊重,坚持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其文化交流事业,增强民族凝聚力。(三)西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光鲜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艺术在西藏文化艺术中占主导地位。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撞击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纪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高速发展。在清朝时期,西藏文化艺术走向繁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布达拉宫的建立也显现出这一领域的显著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以及奇特的历史文化。(四)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起先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片纯洁的净土,是神圣的。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藏旅游,西藏自然风光原有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要加强对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管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点开发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丝神秘感。,总之,共同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风情,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不足,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并在保护中弘扬,在发展中继承,共创民族灿烂文化,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1、首先,写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2、其次,写宗教意识在藏族民间舞蹈中的体现。3、最后,写写生活习俗对藏族民间舞蹈的影响,藏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即可将目录写完。
提供一些声乐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陕北民歌艺术研究2.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3.陕南民歌的艺术特色4.青海花儿之我见5.秦声初探6.秦腔音乐特色7.老腔艺术初探8.长安乐鼓探究9.声乐小组课利弊谈10.如何构建合理的音乐课堂模式11.声乐演唱发展多元化12.《XXX》作品分析及美学特点13.XXX作曲家作品风格及特点14.(不同时期)某一时期声乐作品风格特性15.戏歌初探16.高师声乐教材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回归17.欧洲歌剧与中国戏剧的异同18.论歌唱中的legato19.论声音造型与音乐艺术构思的表现20.谈个性化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表现中的作用21.论歌唱呼吸的艺术运用22.共鸣训练对声乐技能发展的意义23.论歌唱情感的艺术表现24.试论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25.论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26.论声情并茂27.论字正腔圆28.论“十三辙”与歌唱的民族风格29.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30.试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31.从中国歌剧的发展谈歌剧的民族化32.试论民族歌剧音乐风格的构成33.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34.《某歌曲》的艺术处理与声乐表现35.论宗教题材声乐作品在欧洲传统声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36.简述宗教题材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37.德国艺术歌曲的特点及表现38.舒柏特艺术歌曲风格与演唱刍议39.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40.试论普契尼歌剧咏叹调的艺术特征41.试论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音乐风格42.试论合唱中色调与协调的辩证关系43.论童声合唱训练的特殊规律44.论指挥语汇在合唱艺术表现中的作用45.谈变声期的生理保护与声乐训练46.声乐教学中技能教学法与形象教学法之比较47.声乐集体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48.试论某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及艺术特色49.论欧洲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50.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51.浅论合唱音色变化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52.浅谈三声部合唱作品在艺术师范教学中的适应性53.浅谈中国合唱发展的群众基础54.浅谈地域音乐特征在其民歌合唱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及运用55.浅谈演唱和声性合唱作品时声部音色的运用及要求56.浅谈演唱复调性合唱作品时声部音色的运用及要求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从乐器研究到表演研究——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及其演奏传统 应尚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论音乐美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声乐教学理论与声乐艺术创新发展——评《声乐教学艺术新研究》 经典诗词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互促融合的实践教学研究 唱法融合在声乐表演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刍议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声乐歌曲美声演唱的技巧与情感表达——以《啊,我的虎子哥》为例 浅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舞台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的作用分析 基于合唱的小学音乐训练探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声乐分级教学研究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谈建国初期的声乐教育及其成果 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分析 神州音乐学人 浅谈视唱练耳学习对声乐表演的作用 当代影视歌曲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影响 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究 浅谈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实践 试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 声乐演唱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分析 简析高校声乐教育中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互联网与网络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应用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讨 高师声乐教学中唱歌风格个性化培养研究 谈民间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在“科学性”基础上如何体现“民族性”——以雷州方言表演唱《人龙魂》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声乐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探析——夯实专业技能,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传统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升腾艺术之翼 共绘发展蓝图——谈美声声乐艺术教育与区域音乐文化发展 基于大提琴演奏的声乐表演教学探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 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研究 “讲、学、演”三位一体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研究 声乐表演的艺术风格 探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 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教学模式探讨 声乐表演的形体语言与美学意义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中声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探究分析 关于声乐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心理能力的思考 管窥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办法 试析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和能力 民族声乐演唱中形与神的关系处理研究 高校声乐重唱与表演结合下的学生培养模式应用 阿卡贝拉在中职合唱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初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友葵声乐教学思想初探 声乐教学漫谈——培养学生重视音乐素养 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 中越跨界壮—岱/侬族群“乜末”仪式歌唱与表演的符号隐喻 巴托克为什么能成功?——兼谈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尚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能量的聚合与辐射——从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看中国电子音乐创作样态的发展 再谈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兼及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 秦腔旦角表演风格分析 阎宝林的合唱训练与舞台表演艺术 音乐美学之欣赏圆号曲目 论音乐美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桂北高师舞蹈教育的发展——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9年为例 浅谈运用情绪增强舞蹈表演效果的方法 简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川马灯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广东汉剧剧目创新与发展探索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学术评价研究 一个梦想 三点思考:新时代中国歌剧、音乐戏剧发展的创新与超越 沈秉廉儿童歌舞剧《五蝴蝶在花园里》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流行音乐节的发展特点与商业价值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唱法融合在声乐表演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歌剧《江姐》人物的音乐形象塑造 音乐剧舞台呈现形式之魅力——以音乐剧《阿拉丁》中茉莉公主唱段《These Palace Walls》为例 “萌”的表现性实践:社交媒体中90后女性青年的身体表演和媒介使用 论音乐剧唱段的演绎思维——基于戏剧表演的视角 欧洲歌剧的发展及其传承探究——以意大利歌剧为例 戏剧表演艺术对音乐舞台表演的影响分析 灯光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呈现价值探讨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运用探讨 浅析影响男声四重唱舞台表现的因素 浅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媒体音乐的艺术特征 音乐教育在舞蹈专业培养中的必要性 浅析无伴奏合唱中的训练技巧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高胡伴奏在粤剧表演中应用技巧 钢琴艺术指导基本素养分析 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古典美 主要栏目 从《东京梦华录》看宋代市民音乐与宫廷音乐的融合 湖南民歌的域外传播研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元音乐视域下动漫音乐融入学前教育研究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浅探 尝试监测背景下音乐课体验式课堂活动的开展 基于合唱的小学音乐训练探究 基于具身认知范式的音乐表演教学研究——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分析
丁明 个起子是不是?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1、首先,写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2、其次,写宗教意识在藏族民间舞蹈中的体现。3、最后,写写生活习俗对藏族民间舞蹈的影响,藏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即可将目录写完。
中国民歌的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5.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至于每个民歌区的民歌分类。由于民族不同,各自有其传统的分法,不可能划一,只能存异。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哈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闻名全国的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西藏的东南部林区。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里。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层次的文化现象。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是多声部民歌。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最悠久。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游方的起因等。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老人。侗族大歌50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阿细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满族筹),鄂伦春族在1949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他们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该区民歌可分“家曲”,“野曲”两大类,“家曲”包括各种酒曲、宴席曲、小词、秧歌等;“野曲”包括“花儿”在内的各种山歌、牧歌等。野曲只能在室外唱。“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不论哪个民族都使用汉语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衬词,中外闻名的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另一方面汉族在北方草原民歌区、西北半农半牧民歌区以及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区都有千万以上的人口,因此,民歌区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基于以上情况,汉族民歌区又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l)东北都平原民歌支区;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3)江淮民歌支区;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5)闽、台民歌支区; (6)粤民歌支区;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8)湘民歌支区; (9)赣民歌支区;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11)客家民歌特区。 汉族民歌品种繁多,仅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十大类:即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渔歌、茶歌、秧歌(包括灯歌)、风俗歌、儿歌、摇儿歌。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都、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校发达地区。根据风格上的微小差异,该区又可分为两个小区,山东、河北及河北、苏北的一部分为第一小区;辽、吉、黑为第二小区。第二小区实际是第一小区的移民区。所以民歌同属近似风格。全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这里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去交通不便,民间音乐较少与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 《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秧歌、山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渔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台湾当地汉族一直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6)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都,广酉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8)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9)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民歌交融性强。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南以及广西西北部分地区。北以秦岭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灯歌。此外川江船夫号子也很有特色。闻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区 客家人分布较广,全国有八千余万人口,民欧特区主要指包括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东南部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客家人比较集中,客家系古代因战乱由北方中原一带来的移民,保留有古老遗风,使用客家方言。民歌主要为山歌,闻名的曲目有《灯红歌》、《风吹竹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