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林学类学科概论论文

林学类学科概论论文

发布时间:

林学类学科概论论文

山西农业大学代码是10113。学校始建于1907年,初名私立铭贤学堂,创始人为孔祥熙,后发展为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私立铭贤学院;1951年改私立为公办,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入全国重点院校。

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简称山西农大,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第七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山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山西省“1331工程”高校,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太谷、太原龙城2个校区,占地面积3588亩,建筑面积1880亩。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设有教学单位21个,开办本科专业71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教师、科研人员及职工441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84人、博士生导师118人、硕士生导师73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6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青年三晋学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3人、省科技功臣6人、省级教学名师29人、学术院长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科体系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4个、“1331”工程优势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学科1个、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兽医。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农业、兽医、公共管理、体育、林业、风景园林、机械、生物与医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省级重点学科(9个):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体育学。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植物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省级优势学科(1个):畜牧学。

省级特色学科(4个):作物学、植物保护、兽医学、农业工程。

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学科(1个):畜牧学。

“1331”工程优势学科(1个):畜牧学。

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循环富碳作物学科群、功能农业学科群。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7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动物医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省级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种子科学与工程、动植物检疫、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中药资源与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农业电气化。

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农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品牌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省级精品课程:《生物统计学》《植物生物化学》《蔬菜栽培学》《植物学》《大学化学》等。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物统计学》《作物化学调控》《普通昆虫学》《植物生理学》《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动物解剖学与植物胚胎学》《蔬菜栽培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食品免疫学》《大学化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物化学》《植物学》。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基础兽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栽培耕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医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山西晋中(太谷)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4月,依托学校(院)建设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331工程”创新平台等省级创新平台省部级平台130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4个,直属科研院所(中心)17个。

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级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

省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省级重点实验室: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331工程”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省级实验室:山西省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学实验室、山西省旱作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绿色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与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作物化学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猪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肉羊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生猪种业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1331工程”山西省兽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1331工程”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省厅级创新基地:山西省新型中兽药创新基地。

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兽医新型药物创新研究创新团队。

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小麦旱作栽培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猪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特色肉牛生产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环境安全与动物健康生产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

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设施蔬菜高效固碳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草种选育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及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谷子、糜子基因资源开发与分子育种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电子图书290多万册(其中镜像电子图书40多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3.2万余种,学位论文122万多册,音视频资料时长9.2万多小时。

据2021年6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有中文纸质文献157万册,现刊432种,过刊90000多册册,报纸60多种。引进与自建数据库74种,OA及NSTL免费资源近50种。截至2019年,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电子图书325多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0万余种,学位论文471万多册,音视频资料时长达13万多小时。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7月,学校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合作,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和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等10余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并有来自伊朗、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

对外交流

截至2021年4月,学校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合作,与美、英、澳、俄、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有尼泊尔、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到校攻读学位。

广西大学自考林学本科专业一共需要考18门课程(含选修课),分别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英语(二)、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学(实践)、林木育种学、林业GIS、林业生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观赏树木学、森林保护学、测树学、测树学(实践)、森林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森林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但它与其他矿藏资源不同,是可以更新和再生的自然资源。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学科。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林学概论则是这门学科的综合的、概括的论述。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含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许多学科,有时也可称之为营林科学尤其是对于森林的重新认识,已经把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渗透到森林经营中,重视的不是砍伐而是科学的经营手段。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森林,它包括自然界保存的未经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原始天然林,原始林经采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林。森林既是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生产基地,又是调节、改造自然环境从而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天然屏障;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林业是一项古老的经营事业,但林业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而异。古代的林业主要是开发利用原始林,以取得燃料、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中世纪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及森林资源渐次减少,局部地区出现缺林少材现象,人们开始关心森林的恢复和培育,保护森林和人工种植森林逐渐成为林业的经营内容。近代的林业认识到森林资源,特别是木材的永续利用的必要性,要使开发利用森林和培育保护森林保持相对的均衡,开始把林业经营放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现代的林业则正在逐渐摆脱单纯生产和经营木材的传统观念,重视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多目的综合经营森林和高效率深度利用森林资源为其特征。林学是一门与浩繁的生物界及多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掌握这门学科必须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原理,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并善于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知识。结合具体地区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周密的分析和综合,得出适当的结论,以解决林业生产上的问题。森林除了能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和多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于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都具有重大作用。世界林业科学的发展,大体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的林业科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后,北欧、北美和苏联等国家的林业科学研究也有了很快发展,从而带动了林业科学在世界内的全面发展。中国林业及森林经营历史虽然可追溯到尧舜时代,但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林业科技研究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世界林业先进国家。解放前,只有少数几所农学院和农业专科学校开设有林学课程。解放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林业科技事业才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体,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在林业科学和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日趋全面,不仅要求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科学的发展,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亦日益增高。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扩大无林少地区的森林覆被和城乡的绿化面积,建立游憩林场、森林公园等,以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方面需要是今后林业科学研究的总趋向。因此,林业科学所要解决的理论和生产实践问题很多,牵涉的面很广,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深化相关关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进行多学科合作,才能有效。林业科学中所设的各个学科(专业),有的侧重基础理论,有的则以应用技术为主,但相互间又有密切关系,各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都将促进邻近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围绕科学培育和经营森林资源。建设森林生态保障体系和林业的可待续发展的总任务,发挥各自的作用。林木遗传育种学是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对森林实行遗传管理和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建立空间培育林木良种和繁育的技术体系;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营造和抚育更新的理论和技术,生态学、土壤学和遗传学是森林培育的重要基础理论;森林保护学是关于森林病虫害及春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肩负保护森林的重要任务;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论和讨论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并扩大知识面。

林学概论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个人介绍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啊,由于老学姐考研时翻遍全网也没找着什么经验贴,所以成功高分上岸后,来浅写一个经验贴,希望能对后来学弟学妹有所帮助。先说成绩,314数学141分,803森林生态学138分,成功上岸,经验如下,经供参考。

二、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首先说一下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的原因,北京林业大学的林学专业是双一流学科,该学科评级为A+,是全国林学专业中数一数二的学校,因身处首都该专业接触到的国家项目要比其他农林学校的项目资源多的多。另外,学校地理位置位于世界中心五道口,紧邻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接触的人群也都为综合高素质人才。以上两点为我考虑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的原因。下面重点谈论一下林业专硕,总体来说林业专硕难度不大,不考数学,英语考英二,竞争不如学硕激烈且学硕专硕的培养老师也都一样,所以我选择考林业专硕而不是学硕。下面介绍一下近三年林学院林业专硕的报考情况:2020年大概190个人报考,招122人,基本上过国家线就能被录取;2021年255人报考,招133人,复试线为国家线252分,大概170多个人过国家线,复试及格线为210分,基本是过复试线且复试及格的同学都能被录取;2022年434人报考,招131人,复试线为308分,169人进复试,最终按排名录取。根据这三年的情况可知林业专硕不难考,如果想考帝都,想有学历的提升,想从双非到211,想从激烈的考研专业中跨考出来,想一战上岸的话,北京林业大学林业专硕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学校不歧视双非学生,而且保护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多录取人数还挺多;而且由去年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重视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综合来看林业的发展前景也很不错。

三、关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

对于森林保护这个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在全国还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在北京这个地理位置也是占据很大的优势,一些资源上,包括课题和老师的经费都是非常有优势的,并且有一个学姐也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跟她聊了之后才发现,北京林业大学学习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老师的课题也很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一步的去研究。

并且和自己的导员了解之后,关于林业方向,考北林的同学还是很多的,而且北京林业大学的招生名额也是比较多的,最重要的是,上了研究生之后,重要的是能否能够顺利的毕业,并且发一些论文而得到一些成果,这才是比较重要的。同时最主要的就是北京林业大学考试,它是不考数学的只考专业课和英语,这样它的难度就大大的降低了很多。

三、关于初试复习经验

对于林学来说,初试复习要比其它专业简单得多。其一是因为它不考数学,这样复习的时间就大大增加了很多;其二是英语分数线也是比其它专业的低,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而对专业课来说只要你有一些有效的资料,并且按照一定的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上线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在此之前,我通过新祥旭联系到了一位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师姐,她和我考的专业是一样的,在她那里我获得了一些复习资料,并且跟她沟通之后发现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考上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这个学校初试的专业课重复几率是很高的。

1. 政治 9-12月

政治的复习我分为了前期和后期的学习,我选择的教材是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结合老师课程加深印象,大概花了2个月的时间一轮学习。政治后期是发力的主要时段,这时出来了肖四、肖八、腿四等试卷,这些选择题我刷了三遍以上,做选择题要注重掌握技巧,并对常考和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在此期间我看的是腿姐的冲刺课,搭配腿姐的背诵手册。

肖老师的肖四大题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你的政治大题分数是多少在于肖老师能压中多少,我的肖四是在考前半个月收到的,在最后半月内我每天花三个小时将大题反复背诵了两遍以上,把自己的背诵和材料紧紧联系在一起。

2. 英语 4-12月

英语前期背单词单词方面,我选择了红宝书,同时我也有结合背单词进行背诵。阅读我是看唐迟的罗汉班进行学习,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并订正,翻译和作文,主要靠积累,不建议考前半个月冲刺,我是在十一月份开始听课程,跟着老师练习,想要水平有所提高就需要多练习。

3. 数学6-12月

数学:咱们数农,牢记两个大字:基础!基础!基础!学姐数学零基础开始学习,最终141分,充分说明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数学学姐本人是从3月份开始看的,在暑假之前学完了数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暑假开始强化。

高数基础课程我看的是汤家凤,不管别人怎么说凤的课程不行,学姐看下来觉得很适合咱们零基础的同学,而且还有凤本人的习题讲解。强化课我看的是武忠祥,武老师yyds,看完简直醍醐灌顶,但是武老师配套强化练习不建议做,难度太大,浪费时间。

线代全程紧跟李永乐老师,没有问题。概率论学姐基础课和强化课都看的余丙森老师,个人感觉强化课不太好,最后基本是集百家之长,结合自己薄弱部分,看了不同老师的。

数学习题没有做很多本,主要做1800基础部分,和660,所有题目反复去做,一道题目做三遍,错题反复做,直到完全弄懂为止。

强化完成后,开始做数学真题,数三真题10年以前每年都做,10年以后只做小年。数农真题全部都做。学姐建议,可以在强化完成后,开始准备自己的错题本,非常有用,可以买活页本,分门别类。

咱们自己的农学指南那本书,个人觉得可以不看,质量不好,可以在李永乐老师的农学复习全书,比较薄,适合强化过后快速过一遍,大致了解农学难度。

4.专业课 7-12月

专业课的学习是重点,占300分,专业课为345和846,345是土壤学和基础生态学,846是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经理学。345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846的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没有计算题,不需要数学思维,只需要背诵。土壤学的参考书是孙向阳《土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基础生态学的参考书为牛翠娟《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森林培育学的参考书是沈国舫《森林培育学》,中国林业出版;森林经理学的参考书是亢新刚《森林经理学》,中国林业出版。

专业课只考两门儿:一门是森林生态学;另一门就是与你所选的方向相关,森林保护专业共分为两个大方向,一个是森林病理,另一个是森林昆虫学。如果你要是选择森林病理,那么你的专业课,其中一门一定要选森林生态,加上森林病理两门课,如果你要选择昆虫方向,那么专业课考试的科目就是森林生态学,加上森林昆虫学。也就是说,只要考森林病理,那么森林病理这门课是一定要考的,两门专业课,每一门专业课一本书,而且这两本书的主编均为北京林业大学老师。同时还有一个很便捷的途径就是专业课的资料,你在师兄师姐那里很容易获得。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时间安排方面:我从七月份开始学习专业课,在刚开始的时候对着大纲和资料把重点都划在了书上,对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梳理,书这算过了一遍,在看书的过程中,通过查看真题,将书中重点内容自己总结了一下,并将每个知识点的考频写在了知识点旁边,一轮复习学习到了十月份,专业课的东西细碎,知识点很多,去年大纲上新加了很多内容,这里提醒一下,要多留意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网上面的通知,它会发布大纲、各科招生人数和报录比等内容,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我根据最新发布的大纲几乎是将它会考到的知识点都复习到了。接下来是二轮复习,这期间我主要是开始背诵工作了,每天根据自己的学科安排,专业课大概背四个小时,背诵过程中对各科进行理解背诵,了解其中的含义,这四门专业课森林经理学需要死记硬背,其余科目都可理解背诵,我大概背诵了一个半月,到了十一月中旬才将四门科目背了一遍,这期间虽然比较痛苦,但收获很大,对各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也知道了林业这个专业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十一月到考试前,我又背诵了两遍,这时一天可能背6-8个小时,同时结合真题对重点内容着重背诵,提醒一下,林业的真题反复出现,22年真题的重复率大概占到了百分之70,真题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利用好手头的真题,接下来是在考场上,首先注意的就是如果有题没有背诵到,就凭着你的理解答,多多少少还是能写出来的,千万不用空着,北林老师不压分,只有答在点子上都能给几分的。每门专业课考试时间是3小时,要根据题量合理安排时间。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四、复试经验

复试其实是一个对于自己以往的学习进行一个输出的过程,参考书是《林学概论》。北林的复试分为笔试、英文自我介绍和面试三个场次,笔试是开卷考试一个小时左右,主要考察林学概论和初试上的内容。英文自我介绍先是自我介绍2到3分钟,然后开始了问答,整个英文的场次是全英文的,包括问答也是英文的。问答主要问一些日常问题,总的来说不是很难,提前做好准备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面试的话,是老师问答大概15-20分钟,问答的方面主要是各方向的内容,老师们都非常温柔和蔼,整个面试过程都很愉快!只要做到不慌张,面带微笑,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就已经成功了!

初复试比方面,今年的情况是进了169个人,录取131个人,只要进了复试,能上的机会是很大的,但是保险起见,初试分要尽可能高,在前50是比较保险的,因为初复试分数占比是6:4,所以初试分数非常重要,同时,也不能小看复试,复试被逆袭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复试的分是可以拉开几十分的。

五、建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首先要对自己从此刻到考试之间这段时间,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不需要太细致,但是大体上要想清楚每个阶段的任务!要做一个弹性计划!其次,要坚定信念,抛去杂念,投入身心!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心理战,在考研的长跑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低落的情绪或者自卑的心理,“为什么我总是学不会”、“为什么我背了就忘”、“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考研”等等,这些都是难免的,但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你一定是比你想象中更优秀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定的信心+科学的方法+不懈的努力≡最后的成功!加油!

主要论文: 安徽省东部地区竹种及分布,1996,竹子研究汇刊,15(1):7-13 中国黄山苦竹一新变型,1996,竹子研究汇刊,15(3):14-16 清凉峰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3):249-253 黄山山顶面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黄山松群落演替规律的探讨,199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4):388-393 黄山风景区古树名木资源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1,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48-153 徽州墨兰产地的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4):407-409 “两山一湖”整体开发与旅游灾害的探讨,生产率系统,2003,3(总35):15-17 独蒜兰快繁技术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1):100-103 安徽休宁倭竹竹叶主要成分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4,23(3):42-46 五种攀缘植物光合作用与光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4,15(7):1131-1134 遮荫条件下绞股蓝光合作用特点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2099-2103 安徽休宁倭竹水分生理及生物量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 安徽休宁倭竹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2) 苦竹竹笋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6,25(3) 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的筛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4) 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的调查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3) 鸡尾酒系列四季秋海棠栽培基质的筛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1) 洒金东瀛珊瑚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4):618-622 2008年初合肥市雪灾后融雪剂残留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1) 3种苦竹竹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9,28(1):56~60 三种苦竹属竹笋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18(3):94-96 广玉兰生长模型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4):655-660 芜湖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4): 534-539合肥市园林树种抗初冬雪压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2): 202-107 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26-29 Key street tree species selection in urban areas,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Vol. 6(15), pp. 3539-3550, 4 August, 2011 (SCI 收录),Corresponding author 教材和著作: 《家庭盆景制作养护与观赏》,1998年,福建科学出版社(参编) ;《观赏树木学》,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园林树木栽培学 》,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1世纪教程,副主编);《养花实用手册(木本花卉)》,2004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参编); 《林学概论》,200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

林学概论论文4000字

主要论文: 安徽省东部地区竹种及分布,1996,竹子研究汇刊,15(1):7-13 中国黄山苦竹一新变型,1996,竹子研究汇刊,15(3):14-16 清凉峰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3):249-253 黄山山顶面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黄山松群落演替规律的探讨,199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4):388-393 黄山风景区古树名木资源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1,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48-153 徽州墨兰产地的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4):407-409 “两山一湖”整体开发与旅游灾害的探讨,生产率系统,2003,3(总35):15-17 独蒜兰快繁技术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1):100-103 安徽休宁倭竹竹叶主要成分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4,23(3):42-46 五种攀缘植物光合作用与光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4,15(7):1131-1134 遮荫条件下绞股蓝光合作用特点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2099-2103 安徽休宁倭竹水分生理及生物量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 安徽休宁倭竹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2) 苦竹竹笋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6,25(3) 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的筛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4) 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的调查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3) 鸡尾酒系列四季秋海棠栽培基质的筛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1) 洒金东瀛珊瑚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4):618-622 2008年初合肥市雪灾后融雪剂残留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1) 3种苦竹竹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9,28(1):56~60 三种苦竹属竹笋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18(3):94-96 广玉兰生长模型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4):655-660 芜湖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4): 534-539合肥市园林树种抗初冬雪压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2): 202-107 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26-29 Key street tree species selection in urban areas,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Vol. 6(15), pp. 3539-3550, 4 August, 2011 (SCI 收录),Corresponding author 教材和著作: 《家庭盆景制作养护与观赏》,1998年,福建科学出版社(参编) ;《观赏树木学》,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园林树木栽培学 》,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1世纪教程,副主编);《养花实用手册(木本花卉)》,2004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参编); 《林学概论》,200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谈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概论教学的整合

摘 要: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艺术专必业修课之一。结合多媒体的应用,发挥多媒体的声、形、画等综合性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更好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理论课不枯燥,有利于教师教学深入浅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深入,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避免画蛇添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艺术概论这门课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内容多并且跨越性大,开设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它让学生获得先进艺术观、审美观、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能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等内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过去讲课时仅凭口述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挂图、幻灯片、视频等资料辅助讲解但学生有时还不容易理解,教师更是觉得每一节课都很难讲,课前备课量也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课堂。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它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上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多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艺术概论课中的优势。

一、艺术概论课的特点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教材的章节顺序是大致按照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种结构构成的。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往往每一章节单独讲解时很少而是结合在具体的艺术形式(如建筑、书法、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影视等)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做到“精讲”而且知识的贯通性也强。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就要求我们要多样化,来支持理论知识的讲解。我们都知道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课,往往学生对理论课最没兴趣,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需求,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表达,通过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粹的理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同学们的学习,同时随着各高校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开始出现了理论课教学与多媒体声像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相比过去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边讲边写要新颖并且有吸引力,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下理解和记忆,能让学生对艺术理论不感到枯燥乏味,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式教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艺术概论课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现世界各国的名画、著名建筑、名曲、优秀的电影作品等等,通过欣赏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会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还会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让我们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时也能做一个高雅的鉴赏者并且有自己的理论观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艺术概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艺术理论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通过声、画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作品,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也掌握了大量艺术理论信息。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书上的内容有更开阔性的欣赏与了解。

三、艺术概论课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主动在多媒体中学,而不是让多媒体取代老师。教师依赖课件照本宣科。教师有时会过分依赖课件,把所有课上要讲解的知识一句不落课前以电子形式打在课件上,这样纵容了教师不认真备课,有时会导致老师课上讲的和课本脱轨;课件做的过于华丽。

教师做课件时有时太华丽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喧宾夺主,出现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忙着瞪眼看的情况,课堂上学生只顾着看华美的课件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又不利于师生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学生过多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展示技巧,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分散注意力。有时弄不清是一节计算机课还是什么课,反而不认真思考问题,所以,课件的唯美程度教师要适度把握,总之以吸引学生听课达到教学效果好为目的;摆脱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思想就会先进的错误观点。有些教师在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外衣,依旧进行着填鸭式教育。

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一放,不管学生的反应按照自己的观点流水账一样讲下去,这样不但没有展现多媒体教学为我们带来的优势反而加重了学生对理论课的反感,学生会认为教师更懒了连黑板字都不写了,而且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前在电脑上做好的流程上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探寻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应用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要为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服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注意信息量的适度。艺术概论这门课本身就是知识量涵盖的广,如果再通过多媒体硬加了一些信息量反而会造成课件牵着学生走,学生丢掉了自觉思考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总之,艺术概论课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能够提高我们上课的教学质量,让枯燥的理论课活起来,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而服务,但也要时刻注意不要因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这样会画蛇添足,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浅析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

内容 摘要:人类创造的多元 文化体系带来 现代 教育 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文章探讨根据不同地域性、不同民族民间的 艺术 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学科基础地位,建构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教育模式,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办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特色。

关 键 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 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 发展 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 美术学、艺术设计、 音乐 、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 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时尚 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 中国 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 社会 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 经济 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 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 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 应用 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 时代 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 科技 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 科学 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 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 历史 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 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 民族民间 艺术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 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民间 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 教育 ,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 内容 相结合的 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 应用 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 现代 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 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 理论 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 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 时代 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 发展 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 研究 与应用 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 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 音乐 、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 科学 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 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 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 文献 :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美术研究.2003年.

[4]张继东.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浅析.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

林学概论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1、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4、关键词定义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7、论文装订

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2.8cm、下2.5cm,左3cm,右2.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xx大学xxxx届x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9、外文资料及译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林学概论论文题目

莱拿,这个选题我写过了。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复习好相关的知识点,充足准备就可以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复试内容具体包括外语水平测试,专业知识考试,综合素质,能力考核等三部分,应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采用面试的形式,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二十分钟。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 索引序列
  • 林学类学科概论论文
  • 林学概论论文
  • 林学概论论文4000字
  • 林学概论论文格式
  • 林学概论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