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财务会计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其诞生之日起至今,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会计的发展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财务会计专业的论文选题应该怎么选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财务会计 毕业 论文题目_会计专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专科会计毕业论文题目
1、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2、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3、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探讨
4、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5、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6、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7、对加强会计监管的思考
8、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
9、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的思考
10、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11、试论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
12、论税收与会计的关系
13、浅议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14、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
15、新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研究
16、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研究
17、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18、浅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19、新形式下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20、剖析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
2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研究
22、对无形资产价值确定的探讨
23、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举措
24、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认识
25、论会计人员的后续 教育
26、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27、探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新思路
2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29、浅议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30、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研究
31、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
32、河南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
33、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4、河南上市公司现状及趋势分析
35、关于研究与开发成本核算的探讨
36、统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情况分析
37、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38、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对策
39、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变迁及经济影响
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1、基于KPI的ZG研究院会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2、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信息系统的改进研究
3、上市公司股权性质政府补助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4、分析师关注职业声誉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
5、会计稳健性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6、会计信息透明度对创业板高管减持信息优势的影响研究
7、政府会计改革目标定位及路径选择--基于公共受托责任视角下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8、会计稳健性对民营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
9、基础会计考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R&D支出会计行为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
11、基于治理环境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分析
12、政府关系法律环境与会计稳健性
13、会计稳健性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
14、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初探
15、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实践研究--以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会计专业为例
16、企业反向购买间接上市的会计处理研究
17、反倾销视角下我国企业会计预警体系研究
18、创始人更迭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19、租赁会计准则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20、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中国制造2025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与启示
22、财会规范化管理途径探析
23、收入确认之税会差异分析
24、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与发展
25、从财务工作的见微知着做 财务管理
26、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
27、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探讨
28、论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29、加强公立医院现金收支管理
30、全面预算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
31、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研讨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题目
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特点分析
2、对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探讨
3、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探讨
4、关于道德、信托责任与利益冲突的思考
5、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透视与思考
6、关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探讨
7、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思考
8、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思考
9、关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与控制
10、关于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治理
11、关于学历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12、会计诚信、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13、会计诚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14、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15、会计道德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
16、会计法制的动因分析
17、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18、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
19、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
20、会计人员的从属性特征与会计职业道德
21、会计职业道德的两个悖论
22、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23、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24、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
25、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与职能探析
26、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设想
27、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与建设要点
28、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研究
29、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完善对策
30、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治理对策
31、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研究
32、会计制度公共领域与会计职业道德
33、基于诚信会计职业道德下的会计环境建设
34、基于全球性诚信危机背景下的新思考
35、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研究
36、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思考
37、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38、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39、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40、加强企业会计诚信的探讨
41、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对经济效益的有益启示
42、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43、论会计诚信的法理研究
44、论会计诚信研究
45、论会计价值观
46、论会计 文化 的最高境界
47、论会计与金融的道德问题
48、论会计职业道德
49、论会计职业判断
50、论会计中的社会责任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2)
★ 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选题(2)
★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 财务会计类本科毕业论文
★ 关于财务会计的财务类毕业论文范文(2)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调研报告<>软件学院:付初良 李经亮 范志都一,调查与思考根据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其利益价值取向是"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其消费价值观是"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金钱观上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在成就上认为"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在物质观上"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是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在人生处境上"由于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上述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我们认为,对我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应认识到青年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多学科的方法相统一,以保证了对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我们要从多纬度科学审视当代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要强调对青年价值观的全面性探究.要以科学价值观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应提出"青年价值建构"的追究思路,这对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先验的指导性意义,使价值观教育更完善更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这样就有利于开启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并对于当下中国的"以德治国"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二,审视与评判当代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给以定位和评价.一方面,青年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象征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当青年带着一颗骚动的青春的心进入社会,如果将这种动力用得恰如其分,那么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带着"前沿文化",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的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的正负面影响,应充分估计和科学引导,尤其是价值观的科学有效的引导.应当承认,对21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如何动态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如何掌握预测的基本依据,如何看价值取向本身的多元化问题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审视青年价值取向:(一)审视角度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影响从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它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是科学考察青年价值观的必然需要,中国青年价值观在近现代史以来演变的总体态势,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的内在的历史的前提.回顾历史,近代史以来,中国青年在救国救亡与民族发展的主题下,无论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还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一主导价值取向在中国青年中有一个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而出现偏向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基本没有改变,青年的价值观的核心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统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逐步体现出一种"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这与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绩对青年的影响分不开的,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邓小理论的认同等,外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在求知,求职,婚恋,消费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分实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又绝对多变,时代变化了,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价值观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和高度分化.第二,当代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借互联网之技术快速传递着当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我国青年在未来发展可"资"借鉴的并接受"辐射"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未来的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有: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等.似乎可以说,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成熟于上一代人的群体的性格特征.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等系列的心理普查中发现,青年的价值观的理性成份与情绪稳定性呈现一种正相关,并且稳定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即青年的情绪稳定状态一年比一年稳定.这样的结果如果溯源到思想根源的层面的话,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日渐求实的理性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述世界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我们研究全球一体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要建立在中外价值观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并且将他们的合理性的东西加以延伸和发展,同时要看到它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行为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的取向,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那就是网络生存.网络生存方式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以从研究和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年的行为映射出来的西方青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不为健康牺牲嗜好;不停止幻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懒得存钱;白天不如晚上好;养宠物不养小孩;把怀疑精神奉为上帝;冲动;冒险;浪漫;性感;悠闲;安逸;无定性;对物质痴迷与"嗜爱"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网络是参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网络化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屏蔽",进入网络意味着进入世界文化道德领域,这对于中国青年而言,价值观的融合和碰撞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说,网络是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的传播通道,我们可以不赞成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无视它对我国青年的影响.第三,青年价值观自身的特性青年价值观自身特性与青年的特点息息相关.青年价值观体现出青春活力和朝气,即便开放性,先锋性与批判性,也表现出青春期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与不确定性,情绪性等特点.首先,青年在网络时代,以开放的态度在时代前沿阵地"披沙淘金"的精神,网络所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青年的视野,对他们的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他们意识到在新世纪中保持生力军的地位的前提就是拥有知识与信息,虽然在我国青年群体分布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不均衡的一面,但青年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必需先学会认识世界和认识现实.虽然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会腐蚀青年的先锋意识,全球的风险与威胁就摆在面前,我们不能忽视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风险,但也不会因受到西方国家的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不会因它温和化而真正丧失它的批判色彩.其次,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青年血气方刚的一代,常未尝真正搏击,倒是先有了摄人心魄的姿态,易于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容易偏激出轨;再次,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日风行一时,或许明日黄花",所以青年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只能是相对而言.(二)评判角度第一,与社会磨合与调适仍是主流当代中国青年个人与社会的磨合与调适仍是价值观走向的主流.随着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的集体主义"的放弃,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给他们带来心智的成熟,青年与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成为历史.青年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表现为"边缘与主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在人生态度上是"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地接受现实的驱使又不跟现实"较劲",求生存成为青年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就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一种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一种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一种合理性.但在生活方式上,青年陶醉与迷恋的往往是多样化和"失序"的东西,因此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他们比父辈更早熟,很早就对各种压力(就学,就业,经济等压力)感到担心或恐惧,不想重蹈父辈的覆辙,他们抛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的价值取向,他们害怕物质匮乏,追求物质享受,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追求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边缘主义"价值观,这使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使他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写照表现为行为边缘,情感边缘,观念边缘,趣味边缘.第二,与社会互动态势主动与外显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的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呈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剧烈的矛盾得以调和与转换.时值21世纪的青年之叛逆性与激进精神在逐渐收敛,反而在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与调控;同时主导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青年价值观的积极成分,社会因"文化反哺"而走向年轻化和科学化."文化反哺"重要内容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带着"前喻文化",把青年与社会都带到了互相学习的良性的"互动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长者为尊"的固定思维格局,给青年与主流社会重新定位,这一技术优势容易消耗青年过剩的旺盛精力,并使这些剩余精力转化为有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文化反哺"的主阵地还表现在商品文化,商品文化既传达着时代气息又为追求利润进行的理性设计包装的结果,青年最容易成为这一成果下寻找感觉的代言人,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青年的"离经叛道",而使之接受主导价值成为可能和现实.反过来主导价值观要保持引领潮流的地位也越来越注意吸引青年价值的先进成份,比如生活方式的高品位,商品的高质量,多样化.二者的互动的趋势日益呈现"外显"趋势与主动的态势.第三,与世界趋近与背离并存的趋势信息全球化使当代青年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与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别于西方青年.受到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的中国当代青年有与之趋近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社会根源,我们认为,导致世界各国的青年的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差异和背离的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它夹带着"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的复杂心理下步入现代化,而对发达国家的青年而言,他们直接要面临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困惑.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射的结果,即多元差异性;主张无中心,强调边缘化;反对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当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与后现代的结盟,对大众狂欢,个个欢乐,及时感受与追求多样化之潜流的一种赞许,对他者的神往,对快感的迷恋,对刺激的分享,对自我意志的崇拜,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狂潮,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形成的关联性意义是摧枯拉朽的,使得西方青年更多的是看到新事物,视而不见文明的废墟与传统的训诫,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颓废的一面.三,科学的价值观由于青年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美好的想象力,他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所以价值观是青年成长中的核心的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正确,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际国内激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理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最彻底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大力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参考文献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2,刘先义 《社会价值体系:青年研究的理论支点》 《青年研究》 1999年第7期3,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4,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5,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6,曹思文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1991年8月第1版
关于 教育 学的论文应该如何进行选题呢?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教育学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论文题目
1、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2、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3、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5、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8、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9、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10、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11、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12、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1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14、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5、学前教育 民俗 文化 课程研究
16、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1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18、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
19、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
21、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2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
23、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
24、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25、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26、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27、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28、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9、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
30、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31、大学 英语文化 体验教学研究
32、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
33、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4、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35、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36、德国教师教育研究
37、我国高等学校 教学 方法 创新研究
38、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39、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
40、高校来华 留学 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41、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42、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43、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研究
44、英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
45、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超越
46、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47、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48、农村留守 儿童 教育问题研究
49、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
50、论学生的自主性及其教育
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我国综合社会现代化发展对教育与培训的挑战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航海教育发展
3、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4、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机制
5、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探析
6、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7、基于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8、浅谈如何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9、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10、高考地理中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体系初探
11、浅析初中生主体性教育
12、素质教育视野下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13、在师德建设中催生教育正能量
14、浅析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5、优化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生命 安全教育 的探讨
16、当代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公平影响研究
17、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浅析
18、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9、日本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连接
20、小学班主任应细抓德育教育
21、初中德育教育研究
22、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23、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
24、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干预模型构建
25、我国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证要素差异性分析
26、多 渠道 全方位 开展学校环境教育
27、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问题分析与教育引导研究
28、全面开展阳光招生 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29、强化工程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质量
30、职业教育科技园无界化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31、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32、浅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命教育
33、信仰形成与信仰教育的合理化
34、关于《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的几点思考
35、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36、网络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学科的应用
37、基于Moodle平台《建筑测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8、“三互补”助推“四联动”远程教学凸显实效
39、明清时期民间医学教育探讨
40、元代医学教育初探
41、浅谈口腔教学引入微课视频教学的应用
42、基于医患关系浅谈对当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研究
43、运用智能手机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高职外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
44、美术鉴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45、儿童文学对低龄儿童焦虑心理的干预
46、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外语学习行为研究
47、多媒体时代下高校书法教育教学定位研究
48、动漫、游戏等网络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审美取向的影响
49、云南鲁甸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50、论军队院校教育资源网络化建设
51、法庭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
52、现代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 措施 探讨
53、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改革
54、信息化条件下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实现途径
55、教育经费监管法律政策依据问题研究
56、C++程序设计课程群互联网教学改革探究
57、国外开放教育模式资源比较与启发
58、教育促进主流价值人性的形成
5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60、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诊断与改进
教育硕士论文题目
1、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2、中学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3、中小学数学估算的教与学
4、培养中专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
5、中美高中课程标准下数学探究的比较研究
6、 高中数困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研究
7、高一学生数学概括能力培养的实验 研究
8、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9、新课标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正迁移的研究
10、基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1、中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特点研究
12、TI-92技术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算法教学中的应用
13、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价值
14、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15、全国高考试题与高中数学竞赛试题相关性研究
16、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实验与研究
17、职高《数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18、培养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19、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中专班《数学实验》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
21、初中生数学思维过程的研究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培养高中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途径
23、论现行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及单元测验的改革
24、网络环境下“中学数学实验课”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
25、高一学生函数概念学习障碍及教学对策
26、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验研究
27、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28、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9、高中数学新课程《球面上的几何》的教学实验与研究
30、数学发现法教学的课堂实施研究
31、开展初中“ 反思 性数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32、初中数学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
33、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研究
34、技校兴趣缺乏型数困生的现状及教学研究
35、中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6、数学交流探究
37、论数学课程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38、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9、中学数学教师评价研究
40、五年一贯制师范数学课程设置研究
41、 高二数学 优秀生与学困生的解题策略比较研究
42、建构主义及其观点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初中部分)解析
43、新课程标准下弗赖登塔尔数学教学原则在我国小学及初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44、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45、数学历史名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46、普通高中几何课程体系实施研究
47、中学数学中非语言表征的应用研究
48、现代教育装备条件下校长管理方式新探
49、规范管理,加大投入,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通过机制创新开拓新局面
50、谈做好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
51、权变理论:新形势下成人教育管理的选择
52、权力差距维度下透视英国教育管理权力架构
53、公安院校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初探
54、运用“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搞好高等学校外专外教管理
55、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载体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6、城市教育费附加管理刍议
57、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中的方法和艺术
58、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管理之中
59、谈谈高职教育中的班级管理
60、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有效路径--基于院校研究的思考与分析
2021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教育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发表
一、校园建设塑造大学生价值观校园作为培育大学生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外部环境,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和影响,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师资储备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校规校纪的制定和规范,无不体现高校综合实力和教书育人的宗旨,校园风气也体现其独特的精神风貌和追求信念。因此,校园建设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突破(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三)校园制度建设二、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化践行生活实践给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宽广的展示平台,真实的生活给予大学生切实的感受。大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并自发地学习和思考,拓展视野并丰富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一)榜样的树立(二)师生有效沟通的迫切性(三)关注生活实践的知行合一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德者,本也。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文要想写好,写出色,先确定题目,一定要和老师商量,因为你喜欢的并不一定是老师喜欢的,然后把要写作的论点确定了,然后再找资料选择论据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最后给老师列个大纲看一下确定框架,同意了在开始着手写. 你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1,论文应该是单一主题还是面面俱到?大学生碰到的第一个诱惑是想在论文里写很多东西.比如有个学生对文学感兴趣,他第一个念头就是给论文起一个《今日文学》这样的标题.如果迫不得已要缩小范围,他会选择《从战后到70年代的西班牙文学》.这类论文是非常危险的.这种题目会让即使是成熟得多的研究者们也直挠头的.对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它要么会变成各种名字和主流观点的简单罗列,要么对原始材料的引用会有失偏颇(这常常是由于省略了不该省略的东西引起的).1961年,当代作家冈萨罗·托兰特·巴雷斯特写了一本《当代西班牙文学面面观》(瓜德拉玛版),然而,如果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的话,人们是一定会把它毙了的,虽然它厚达几百页.它被指责出于疏忽或者无知而没有提到一些被认为非常重要的人物的名字,或者他有时会花一整个章节来写一些“不怎么样”的作家,而对于一些被认为是“重要人物”的则只给了寥寥数笔.当然,我们知道该作者的历史学识以及批评能力都是得到认可的,所以这些遗漏或者比例失调都是有意为之,对某个人物避而不谈比为他洋洋洒洒地写上一整页更能够说明问题.不过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二十二岁的大学生身上,谁又能保证他的沉默背后不是别有用心呢?或者他的避而不谈是因为会在其他地方花上几页纸来讨论这个问题?或者这个作者到底知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啊?写这种论文的学生常常会向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抱怨说他们没看懂自己的意思,但是那些成员实际上“无法”看懂他的意思,所以一篇面面俱到的论文常常被看作是傲慢的表现.并不是说(论文中所体现的)学术上的傲慢就一定要被否定掉,我们甚至可以说但丁是个糟糕的诗人,但必须至少先写个300页,对但丁的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说.而这些在一片面面俱到的论文中是看不到的.正因为这样,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与其写什么《从战后到70年代的西班牙文学》,还不如选一个更切实际的低调一点的题目.我可以很直接地告诉你什么才是好题目,它并不是《阿尔代科阿的小说》,而是《“天堂鸟”的两种不同版本》.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无趣?可能吧,不过那会是更加有趣的挑战.只要好好想一想你就会看到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如何讨巧的问题.如果写一篇关于四十年的文学的面面俱到的论文,学生将会面对各种可能的反对声音.如果有个提案人或者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正好想要标榜自己知道某个不太知名的作家,如果那个学生正好又没有把那个作家包括在论文内,他将如何面对前者的发难呢?只要每个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看目录时都发现了三个没有被提到的人,那个学生就将在一顿猛烈的轰炸中变得脸色惨白,他的论文顿时好像变成了屁话连篇.相反的,如果学生认真地选择一个范围很小的题目,他就只需要牢牢把握住一份评审委员会大多数成员都不知道的材料就可以了.我并不是在兜售什么下三滥的伎俩,这的确是一种伎俩,但并不低俗,而且它很管用.只要学位申请人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在不如他专业的公众面前,而且看得出为了成为专家他是花了一番心血的,这样占一点便宜是无可厚非的.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也就是写四十年文学史的面面俱到的论文以及两种文本之间区别这样严格的单一主题论文)存在着许多中间形式.比如我们可以写《四十年代先锋派文学家的经历》或者《胡安·贝内特和桑切斯·菲尔罗西奥对地理的文学处理》,甚至《卡洛斯·埃德蒙多·德·奥利,埃杜瓦多·奇恰罗以及格罗里亚·富埃尔特斯:三位后岛屿诗人的异同》.我们来看一下一本小册子上的一段话,虽然那是科学领域的,但它所给出的建议适用于所有学科:比如说,《地质学》这个题目就太宽泛了.《火山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但是也太大了.《墨西哥的火山》是个不错的着手点,但是同样不够深入.我们把范围在缩小一点就有可能引出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了:《波波卡莱佩伊尔火山的历史》(科尔特斯的征服者中的某人可能在1591年登上过那里,直到1702年它都没有猛烈喷发过).一个范围更小,所涉及年份更少的题目是《帕里库丁火山的诞生和死亡》(它的生命仅仅从1943年2月20日延续到了到1952年3月4日).好吧,我还是推荐最后一个题目.因为到了这个地步,只要申请人能够对那座不幸的火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可以了.很久以前,有个学生跑来跟我说他要写一篇题为《当代思想中的符号》的论文.这样的论文是不可能的.连我也不知道“符号”到底指的是什么,实际上这个词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具有不同的意思,有时,两个作者会用它来表达意思完全相反的两件东西.我们只要考虑一下形式逻辑学家或者数学家所理解的“符号”,它们是没有意义的,在计算公式中占据特定位置,具有特定功能的东西(比如代数公式中的a,b,x,y神马的),而其他一些作者则可能把它们看做充满了模棱两可含义的东西,比如梦中出现的那些图像,它们可能指一棵树,或者性器官,或者想要长大的愿望等等.所以,我们怎么能把这个作为论文的题目呢?我们必须分析当代文化中所有关于符号的理论,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它们的不同点里寻找所有作者和理论共有的基本的单一概念,看一下这些不同在不同理论中是否是不相容的.没有当代的哲学家,语言学家或者心理分析学家能够令人满意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即使他早慧也只不过接受了最多六七年的成年人的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完成这样的研究呢?最多又是一个像托兰特·巴雷斯那样有失偏颇的东西了.或者他会提出自己的关于符号的理论,而把前人所说的东西晾在一边,下一节我们还要再来说说这种做法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和这个学生交谈了一会儿,我建议他可以写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符号,他需要忘记其他各种观点,专心考虑上面的两个作者.可惜这个学生不懂德语(关于语言的问题我们会在第五节谈到).最后我们决定将题目定为《皮尔士,弗莱和荣格的符号概念》,论文将讨论这三位分别是哲学家,评论家和心理分析家的不同作者那里的三个用同一个词表示的不同概念.由于他们用了同一个词结果造成了混乱,常常有人把其中一位的概念安到另一个人身上.在文章的最后,作为假设的结论,这个学生试图在这些同名异义的概念间寻找平衡,找出它们的相似点.他还提到了一些自己所知道的其他作者,但表示因为论文篇幅所限就无法对他们更多展开了.这样,虽然他的论文只提到了作者X,Y,Z,但没有人能够指责他没有考虑作者K.也没有人能指摘他对引述的那些其他作者不够详细,因为那是在论文的结尾处顺带说一下的,而论文的主体是讨论题目中所出现的那三位作者.现在我们看到了论文不必非要恪守单一主题,一篇面面俱到的论文也可以变得中规中矩,让所有人都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单一”这个词的意思比我们在这里所用的要多得多.一篇单一论文只涉及一个主题,与“XXX的历史”或者一本手册或者一本百科全书完全相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世纪作家的“颠倒的世界”这个主题》应该也是一个单一主题.它涉及许多作家,但全都是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从他们想象的假设到所举的例子,悖论和寓言,比如在天上飞的鱼,在水里游的鸟神马的).看上去这是一个理想的单一主题.但事实上,为了写这样一篇论文,我们需要讨论所有与这个主题有关的作者,特别是那些没有得到公认的不知名作者.所以这个题目还是要被归在“具有单一主题的面面俱到式论文”中,它是很难写的,需要准备无数的材料.如果有人一定要写的话,我建议把题目改成《卡洛林王朝时期的诗人的“颠倒的世界”这个主题》,范围一缩小,我们就知道该到哪儿不该到哪儿去寻找材料了.当然,面面俱到的论文写起来更加有劲,毕竟花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研究一位作家显得很无聊.但是我们要明白,写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单一主题的论文并不意味着在视角上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写一篇关于阿尔德科阿的小说的论文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西班牙的现实主义,我们还需要读桑切斯·菲尔罗西奥或者加西亚·奥尔特拉诺,需要研究阿尔德科阿度过的美洲小说以及古典文学.只有把作者放到全景当中我们才能理解和诠释他.但是把全景用作背景和绘出一幅全景的图画是两回事.前者只是以一片田野和一条河流作为背景画了一幅骑士的肖像,后者则要画许多田野,山谷和河流.我们必须要改变技法,或者用摄影的术语来说,改变焦距.从单一作者的角度出发拍摄的全景是有点失焦的,不完整的和劣质的.最后我们要记住下面这个基本结论:范围越小,干起活来就越是省心和安心.单一主题由于面面俱到,论文看起来最好像是随笔,而不是历史或者百科全书.
你上网百度就行了么
哥们你是安工的吧?这也是我的作业
一、校园建设塑造大学生价值观校园作为培育大学生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外部环境,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和影响,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师资储备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校规校纪的制定和规范,无不体现高校综合实力和教书育人的宗旨,校园风气也体现其独特的精神风貌和追求信念。因此,校园建设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突破(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三)校园制度建设二、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化践行生活实践给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宽广的展示平台,真实的生活给予大学生切实的感受。大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并自发地学习和思考,拓展视野并丰富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一)榜样的树立(二)师生有效沟通的迫切性(三)关注生活实践的知行合一
我说我的人生价值观征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你所见过的征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我说我的人生价值观征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想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离开人世之时,有多少人认识了你!那么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呢?我认为是这样的,站在时代的前沿,有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有监督的人生信念,有对社会承担责任的追求。
理想就是航标。只有了航标,我们的航船才能驶向彼岸的港口;诚然,像我这样一介凡夫俗子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抱负。但人活一世不能没有理想。我想在坐的各位没有那一位甘于平庸,也没有那一位安于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坐在这里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归宿。不满足于现在,不断追求,即使不能成功,也能享受其中的快乐与幸福。志存高远,身处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我们尤当这样,时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们也不会带半点的遗憾离开人世。请记住那句话:“人生最大悲哀莫过于心死!”
信念就是支柱。一个人没有信念,他就断送了精神的支柱,人生也就丧失了意义。有人说: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百分之五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百分之无的痛苦,而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过。我想没有坚定的信
念,注定不[来源]能体会那百分之五的精彩,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邓稼先,许振超,王顺友,海伦-凯勒————一切先进人物无不以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上勇敢前进。责任就是约束,人活在世上,不是为所欲为,对社会的责任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理想的归宿。无数有杰出贡献的人无不
以对社会的责任来鞭策自己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价值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今天所扮演的角色中,过去的经历再
光彩,也是一束凋谢的花朵,今天的生活虽平凡,却是一把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人生定位在哪里,心里装的坐标图;人生路线在哪里,顺着路标一直走;人生态度是什么,理想信念当导演。
明天的我将会怎样,显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谈起价值观,很多人觉得这个话题很飘渺,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何为价值观。价值观其实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时,不能只考虑他的影响力、成就、激情、毅力、理想、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因素,而应当首先看他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如果拥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他在其他方面越是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反之,如果他的价值观是扭曲的,邪恶的,那么,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越深,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说,在一个人的成就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成败,而诚信是最为重要,人人都应具备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在求全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尽管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不同头脑中的价值观却可能大相经庭。而人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以及生活际遇,无不受到各自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和生活选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试想,如果泰斯没有将参透“天上的奥妙”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他就不可能投入地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哲学,不可能成为在一代代后人的教科书中占据显赫一章的哲学之父。所以,我们的价值观,就像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决定了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
既然人生价值观对人的一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它引领我们的人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当然,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而最主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的价值观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给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前进献上点微薄之力,并且能帮助别人,能给别人的人生带来些许的快乐和方便,能做到这点,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与满足。
经常从自己的身边看到许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我的心都会有些疼痛与难受。我们想改变这些不合理似乎又很无力。我想,现在我最主要的应是从自身做起,首先充实自己,改变自己,再为其它人造福。而不是用满心抱怨来消磨自己的意志。我认为我的这种价值观是正确的,我会向着它前进,而且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我的人生从此不再迷航。这样的价值观,也定使我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值观有多种多样。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它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有人认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侧重物质享受……,不管我们曾经确定怎样的价值观,从现在起,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适合于自己的的价值观,让它引领我们的人生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有歌曲唱“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的情醇与忧愁;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经历的红绿蓝;生活是一团火,燃烧着人生的憧憬和梦想”。我今天的论文题目是——我的人生价值观。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
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现在常常听到普世价值观,这一般是指美国《独立宣言》中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这似乎距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或者说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虽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应该是差不多一样的。
那么,我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我而言,以前并没有特别地去总结自己的价值观,也只是常常对自己说,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的人、勤奋的人、公正的人,等等。但这几年来,我的确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去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很美的词语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来表述。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人一生中所拥有的一对孪生姐妹,有一个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就必定会有重要的价值观的体现。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身价万千,有的人还在为每日温饱发愁着。我很庆幸我不是后者,却与前者相差甚远。且不说小时候,就说刚刚工作时期,就是钱,钱;钱。有钱了可以让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可以让父母亲生的好一点。后来成家了,扶养小孩和照顾家人。现在我作为基层一线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基层干部来说,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客户装在心中、把事业进行到底。
简单地把我的人生价值观表述为三句话、九个字:诚信,负责任,创造价值。这不仅要敢于说出来,还要一丝不苟地去践行,活出自己的价值观来。
第一,要诚信。我觉得,无论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或能力大小,诚实和有信用是最最重要的,对我也是如此。我不敢说长大成人以后从来没说过不真实的话,但在这方面确实是越来越对自己有更苛刻的要求,非但不敢说一句大话,甚至所谓“善意的谎言”我都尽可能少想和少说。我前些天在坐火车的时候,偶尔看到郭东临演过的一个小品——《一句话的事》,说的就是生活中随从可见的说谎的事情,请问这样的事情是否也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无论怎么看,“诚信”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行要求,这在西方国家就是一个人人皆有的品质,在我们这里居然成立“奇货可居”的品行,甚至我也把它列为首要的,这多少有些悲哀,但我们必须学会从悲哀中做起,做真正有诚信的人!
第二,要负责任。一个人可以没有能力,可以推脱一些做不到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说到就要做到,承诺了就必须完成;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必须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现实、推卸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就一定不是个好男人!凡是能成就一点事情的人一定是个敢负责任的人!这一点概莫能外。“诚信”与“负责任”有相关性,“诚信”是“负责任”的基础,“负责任”必然要求“诚信”。现在我们也常常探讨“负责任”这个话题,但好像总是很虚,或者也说不清楚是否做到了“负责任”。
我想,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否清楚你的“责任”是什么?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也即不同的责任,我们首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如果都不清楚自己的“责任”,何谈负责任呢?
第二,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看能否担负起这份“责任”,或者要清楚该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负起这份“责任”?如果不去了解、学习和努力,又怎么能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呢?现在的教育中,有很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告诉学生你的责任是什么?仅仅是学习和考试吗?这是很表面的问题,本质的责任问题显然不在这里。
总之,我们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要清楚自己的责任,要努力地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调研报告<>软件学院:付初良 李经亮 范志都一,调查与思考根据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其利益价值取向是"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其消费价值观是"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金钱观上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在成就上认为"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在物质观上"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是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在人生处境上"由于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上述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我们认为,对我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应认识到青年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多学科的方法相统一,以保证了对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我们要从多纬度科学审视当代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要强调对青年价值观的全面性探究.要以科学价值观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应提出"青年价值建构"的追究思路,这对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先验的指导性意义,使价值观教育更完善更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这样就有利于开启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并对于当下中国的"以德治国"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二,审视与评判当代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给以定位和评价.一方面,青年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象征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当青年带着一颗骚动的青春的心进入社会,如果将这种动力用得恰如其分,那么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带着"前沿文化",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的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的正负面影响,应充分估计和科学引导,尤其是价值观的科学有效的引导.应当承认,对21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如何动态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如何掌握预测的基本依据,如何看价值取向本身的多元化问题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审视青年价值取向:(一)审视角度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影响从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它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是科学考察青年价值观的必然需要,中国青年价值观在近现代史以来演变的总体态势,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的内在的历史的前提.回顾历史,近代史以来,中国青年在救国救亡与民族发展的主题下,无论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还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一主导价值取向在中国青年中有一个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而出现偏向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基本没有改变,青年的价值观的核心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统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逐步体现出一种"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这与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绩对青年的影响分不开的,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邓小理论的认同等,外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在求知,求职,婚恋,消费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分实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又绝对多变,时代变化了,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价值观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和高度分化.第二,当代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借互联网之技术快速传递着当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我国青年在未来发展可"资"借鉴的并接受"辐射"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未来的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有: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等.似乎可以说,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成熟于上一代人的群体的性格特征.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等系列的心理普查中发现,青年的价值观的理性成份与情绪稳定性呈现一种正相关,并且稳定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即青年的情绪稳定状态一年比一年稳定.这样的结果如果溯源到思想根源的层面的话,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日渐求实的理性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述世界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我们研究全球一体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要建立在中外价值观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并且将他们的合理性的东西加以延伸和发展,同时要看到它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行为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的取向,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那就是网络生存.网络生存方式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以从研究和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年的行为映射出来的西方青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不为健康牺牲嗜好;不停止幻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懒得存钱;白天不如晚上好;养宠物不养小孩;把怀疑精神奉为上帝;冲动;冒险;浪漫;性感;悠闲;安逸;无定性;对物质痴迷与"嗜爱"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网络是参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网络化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屏蔽",进入网络意味着进入世界文化道德领域,这对于中国青年而言,价值观的融合和碰撞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说,网络是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的传播通道,我们可以不赞成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无视它对我国青年的影响.第三,青年价值观自身的特性青年价值观自身特性与青年的特点息息相关.青年价值观体现出青春活力和朝气,即便开放性,先锋性与批判性,也表现出青春期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与不确定性,情绪性等特点.首先,青年在网络时代,以开放的态度在时代前沿阵地"披沙淘金"的精神,网络所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青年的视野,对他们的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他们意识到在新世纪中保持生力军的地位的前提就是拥有知识与信息,虽然在我国青年群体分布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不均衡的一面,但青年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必需先学会认识世界和认识现实.虽然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会腐蚀青年的先锋意识,全球的风险与威胁就摆在面前,我们不能忽视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风险,但也不会因受到西方国家的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不会因它温和化而真正丧失它的批判色彩.其次,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青年血气方刚的一代,常未尝真正搏击,倒是先有了摄人心魄的姿态,易于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容易偏激出轨;再次,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日风行一时,或许明日黄花",所以青年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只能是相对而言.(二)评判角度第一,与社会磨合与调适仍是主流当代中国青年个人与社会的磨合与调适仍是价值观走向的主流.随着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的集体主义"的放弃,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给他们带来心智的成熟,青年与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成为历史.青年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表现为"边缘与主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在人生态度上是"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地接受现实的驱使又不跟现实"较劲",求生存成为青年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就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一种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一种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一种合理性.但在生活方式上,青年陶醉与迷恋的往往是多样化和"失序"的东西,因此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他们比父辈更早熟,很早就对各种压力(就学,就业,经济等压力)感到担心或恐惧,不想重蹈父辈的覆辙,他们抛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的价值取向,他们害怕物质匮乏,追求物质享受,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追求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边缘主义"价值观,这使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使他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写照表现为行为边缘,情感边缘,观念边缘,趣味边缘.第二,与社会互动态势主动与外显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的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呈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剧烈的矛盾得以调和与转换.时值21世纪的青年之叛逆性与激进精神在逐渐收敛,反而在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与调控;同时主导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青年价值观的积极成分,社会因"文化反哺"而走向年轻化和科学化."文化反哺"重要内容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带着"前喻文化",把青年与社会都带到了互相学习的良性的"互动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长者为尊"的固定思维格局,给青年与主流社会重新定位,这一技术优势容易消耗青年过剩的旺盛精力,并使这些剩余精力转化为有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文化反哺"的主阵地还表现在商品文化,商品文化既传达着时代气息又为追求利润进行的理性设计包装的结果,青年最容易成为这一成果下寻找感觉的代言人,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青年的"离经叛道",而使之接受主导价值成为可能和现实.反过来主导价值观要保持引领潮流的地位也越来越注意吸引青年价值的先进成份,比如生活方式的高品位,商品的高质量,多样化.二者的互动的趋势日益呈现"外显"趋势与主动的态势.第三,与世界趋近与背离并存的趋势信息全球化使当代青年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与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别于西方青年.受到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的中国当代青年有与之趋近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社会根源,我们认为,导致世界各国的青年的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差异和背离的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它夹带着"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的复杂心理下步入现代化,而对发达国家的青年而言,他们直接要面临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困惑.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射的结果,即多元差异性;主张无中心,强调边缘化;反对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当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与后现代的结盟,对大众狂欢,个个欢乐,及时感受与追求多样化之潜流的一种赞许,对他者的神往,对快感的迷恋,对刺激的分享,对自我意志的崇拜,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狂潮,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形成的关联性意义是摧枯拉朽的,使得西方青年更多的是看到新事物,视而不见文明的废墟与传统的训诫,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颓废的一面.三,科学的价值观由于青年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美好的想象力,他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所以价值观是青年成长中的核心的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正确,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际国内激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理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最彻底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大力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参考文献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2,刘先义 《社会价值体系:青年研究的理论支点》 《青年研究》 1999年第7期3,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4,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5,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6,曹思文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1991年8月第1版
生命的价值人生的道路上,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危险的时候,只能靠人类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才能走过去的,对一般人来说;人类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就不怕所有的困难,这种说法还不一定的,也许有时会必然的,只要人类做的那一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给人类一次机会,一旦失去了,就无法挽回,要珍惜,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人类如何生存,孟子有句名言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就是;在忧患中使人生存,在安乐中使人死亡。这句话用在这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名人的名言指导的,在人类生存的过程中,必须先有理想和梦想,不过,在梦想和理想实现的过程中,肯定会有痛苦在磨难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梦想是人对事业成功的盼望,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学会努力的追求美好的人生目标,一定要告诉自己;‘我能行’,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重大梦想。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一切,人类的吃,穿,行,住都来源于大自然的,人类的生存不应该与自然的千姿万物做代价的,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用我们共同的力量,保护大自然。人生因为有了目标,才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缺乏目标,人生就会迷失方向缺乏前进的动力,并会很轻易地被打倒。人生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向往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强数年,数十年及至一辈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征途上,有无数的成功者。他们留下了许多脚印,在他们的脚印上,留下了深深的两个字,坚强。人类的生存要吃穿行住,社会的进步要发展,就需要人们有所贡献,否则,人类难以生存,社会将难以发展,一个真正懂得珍爱生命价值的人在享受现实生活的给予的同时,更会积极的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人生的价值,也就体他人和社会奉献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无论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生命价值的要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踏上成功之路,要从磨练坚强的意志开始。
题目啊,(人生之价值在于······)就可以了,省略号再加点OK
我说我的人生价值观征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你所见过的征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我说我的人生价值观征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想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离开人世之时,有多少人认识了你!那么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呢?我认为是这样的,站在时代的前沿,有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有监督的人生信念,有对社会承担责任的追求。
理想就是航标。只有了航标,我们的航船才能驶向彼岸的港口;诚然,像我这样一介凡夫俗子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抱负。但人活一世不能没有理想。我想在坐的各位没有那一位甘于平庸,也没有那一位安于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坐在这里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归宿。不满足于现在,不断追求,即使不能成功,也能享受其中的快乐与幸福。志存高远,身处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我们尤当这样,时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们也不会带半点的遗憾离开人世。请记住那句话:“人生最大悲哀莫过于心死!”
信念就是支柱。一个人没有信念,他就断送了精神的支柱,人生也就丧失了意义。有人说: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百分之五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百分之无的痛苦,而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过。我想没有坚定的信
念,注定不[来源]能体会那百分之五的精彩,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邓稼先,许振超,王顺友,海伦-凯勒————一切先进人物无不以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上勇敢前进。责任就是约束,人活在世上,不是为所欲为,对社会的责任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理想的归宿。无数有杰出贡献的人无不
以对社会的责任来鞭策自己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价值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今天所扮演的角色中,过去的经历再
光彩,也是一束凋谢的花朵,今天的生活虽平凡,却是一把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人生定位在哪里,心里装的坐标图;人生路线在哪里,顺着路标一直走;人生态度是什么,理想信念当导演。
明天的我将会怎样,显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谈起价值观,很多人觉得这个话题很飘渺,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何为价值观。价值观其实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时,不能只考虑他的影响力、成就、激情、毅力、理想、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因素,而应当首先看他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如果拥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他在其他方面越是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反之,如果他的价值观是扭曲的,邪恶的,那么,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越深,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说,在一个人的成就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成败,而诚信是最为重要,人人都应具备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在求全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尽管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不同头脑中的价值观却可能大相经庭。而人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以及生活际遇,无不受到各自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和生活选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试想,如果泰斯没有将参透“天上的奥妙”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他就不可能投入地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哲学,不可能成为在一代代后人的教科书中占据显赫一章的哲学之父。所以,我们的价值观,就像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决定了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
既然人生价值观对人的一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它引领我们的人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当然,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而最主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的价值观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给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前进献上点微薄之力,并且能帮助别人,能给别人的人生带来些许的快乐和方便,能做到这点,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与满足。
经常从自己的身边看到许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我的心都会有些疼痛与难受。我们想改变这些不合理似乎又很无力。我想,现在我最主要的应是从自身做起,首先充实自己,改变自己,再为其它人造福。而不是用满心抱怨来消磨自己的意志。我认为我的这种价值观是正确的,我会向着它前进,而且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我的人生从此不再迷航。这样的价值观,也定使我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值观有多种多样。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它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有人认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侧重物质享受……,不管我们曾经确定怎样的价值观,从现在起,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适合于自己的的价值观,让它引领我们的人生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有歌曲唱“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的情醇与忧愁;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经历的红绿蓝;生活是一团火,燃烧着人生的憧憬和梦想”。我今天的论文题目是——我的人生价值观。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
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现在常常听到普世价值观,这一般是指美国《独立宣言》中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这似乎距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或者说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虽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应该是差不多一样的。
那么,我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我而言,以前并没有特别地去总结自己的价值观,也只是常常对自己说,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的人、勤奋的人、公正的人,等等。但这几年来,我的确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去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很美的词语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来表述。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人一生中所拥有的一对孪生姐妹,有一个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就必定会有重要的价值观的体现。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身价万千,有的人还在为每日温饱发愁着。我很庆幸我不是后者,却与前者相差甚远。且不说小时候,就说刚刚工作时期,就是钱,钱;钱。有钱了可以让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可以让父母亲生的好一点。后来成家了,扶养小孩和照顾家人。现在我作为基层一线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基层干部来说,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客户装在心中、把事业进行到底。
简单地把我的人生价值观表述为三句话、九个字:诚信,负责任,创造价值。这不仅要敢于说出来,还要一丝不苟地去践行,活出自己的价值观来。
第一,要诚信。我觉得,无论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或能力大小,诚实和有信用是最最重要的,对我也是如此。我不敢说长大成人以后从来没说过不真实的话,但在这方面确实是越来越对自己有更苛刻的要求,非但不敢说一句大话,甚至所谓“善意的谎言”我都尽可能少想和少说。我前些天在坐火车的时候,偶尔看到郭东临演过的一个小品——《一句话的事》,说的就是生活中随从可见的说谎的事情,请问这样的事情是否也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无论怎么看,“诚信”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行要求,这在西方国家就是一个人人皆有的品质,在我们这里居然成立“奇货可居”的品行,甚至我也把它列为首要的,这多少有些悲哀,但我们必须学会从悲哀中做起,做真正有诚信的人!
第二,要负责任。一个人可以没有能力,可以推脱一些做不到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说到就要做到,承诺了就必须完成;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必须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现实、推卸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就一定不是个好男人!凡是能成就一点事情的人一定是个敢负责任的人!这一点概莫能外。“诚信”与“负责任”有相关性,“诚信”是“负责任”的基础,“负责任”必然要求“诚信”。现在我们也常常探讨“负责任”这个话题,但好像总是很虚,或者也说不清楚是否做到了“负责任”。
我想,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否清楚你的“责任”是什么?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也即不同的责任,我们首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如果都不清楚自己的“责任”,何谈负责任呢?
第二,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看能否担负起这份“责任”,或者要清楚该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负起这份“责任”?如果不去了解、学习和努力,又怎么能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呢?现在的教育中,有很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告诉学生你的责任是什么?仅仅是学习和考试吗?这是很表面的问题,本质的责任问题显然不在这里。
总之,我们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要清楚自己的责任,要努力地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论文要想写好,写出色,先确定题目,一定要和老师商量,因为你喜欢的并不一定是老师喜欢的,然后把要写作的论点确定了,然后再找资料选择论据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最后给老师列个大纲看一下确定框架,同意了在开始着手写. 你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1,论文应该是单一主题还是面面俱到?大学生碰到的第一个诱惑是想在论文里写很多东西.比如有个学生对文学感兴趣,他第一个念头就是给论文起一个《今日文学》这样的标题.如果迫不得已要缩小范围,他会选择《从战后到70年代的西班牙文学》.这类论文是非常危险的.这种题目会让即使是成熟得多的研究者们也直挠头的.对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它要么会变成各种名字和主流观点的简单罗列,要么对原始材料的引用会有失偏颇(这常常是由于省略了不该省略的东西引起的).1961年,当代作家冈萨罗·托兰特·巴雷斯特写了一本《当代西班牙文学面面观》(瓜德拉玛版),然而,如果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的话,人们是一定会把它毙了的,虽然它厚达几百页.它被指责出于疏忽或者无知而没有提到一些被认为非常重要的人物的名字,或者他有时会花一整个章节来写一些“不怎么样”的作家,而对于一些被认为是“重要人物”的则只给了寥寥数笔.当然,我们知道该作者的历史学识以及批评能力都是得到认可的,所以这些遗漏或者比例失调都是有意为之,对某个人物避而不谈比为他洋洋洒洒地写上一整页更能够说明问题.不过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二十二岁的大学生身上,谁又能保证他的沉默背后不是别有用心呢?或者他的避而不谈是因为会在其他地方花上几页纸来讨论这个问题?或者这个作者到底知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啊?写这种论文的学生常常会向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抱怨说他们没看懂自己的意思,但是那些成员实际上“无法”看懂他的意思,所以一篇面面俱到的论文常常被看作是傲慢的表现.并不是说(论文中所体现的)学术上的傲慢就一定要被否定掉,我们甚至可以说但丁是个糟糕的诗人,但必须至少先写个300页,对但丁的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说.而这些在一片面面俱到的论文中是看不到的.正因为这样,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与其写什么《从战后到70年代的西班牙文学》,还不如选一个更切实际的低调一点的题目.我可以很直接地告诉你什么才是好题目,它并不是《阿尔代科阿的小说》,而是《“天堂鸟”的两种不同版本》.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无趣?可能吧,不过那会是更加有趣的挑战.只要好好想一想你就会看到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如何讨巧的问题.如果写一篇关于四十年的文学的面面俱到的论文,学生将会面对各种可能的反对声音.如果有个提案人或者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正好想要标榜自己知道某个不太知名的作家,如果那个学生正好又没有把那个作家包括在论文内,他将如何面对前者的发难呢?只要每个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看目录时都发现了三个没有被提到的人,那个学生就将在一顿猛烈的轰炸中变得脸色惨白,他的论文顿时好像变成了屁话连篇.相反的,如果学生认真地选择一个范围很小的题目,他就只需要牢牢把握住一份评审委员会大多数成员都不知道的材料就可以了.我并不是在兜售什么下三滥的伎俩,这的确是一种伎俩,但并不低俗,而且它很管用.只要学位申请人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在不如他专业的公众面前,而且看得出为了成为专家他是花了一番心血的,这样占一点便宜是无可厚非的.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也就是写四十年文学史的面面俱到的论文以及两种文本之间区别这样严格的单一主题论文)存在着许多中间形式.比如我们可以写《四十年代先锋派文学家的经历》或者《胡安·贝内特和桑切斯·菲尔罗西奥对地理的文学处理》,甚至《卡洛斯·埃德蒙多·德·奥利,埃杜瓦多·奇恰罗以及格罗里亚·富埃尔特斯:三位后岛屿诗人的异同》.我们来看一下一本小册子上的一段话,虽然那是科学领域的,但它所给出的建议适用于所有学科:比如说,《地质学》这个题目就太宽泛了.《火山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但是也太大了.《墨西哥的火山》是个不错的着手点,但是同样不够深入.我们把范围在缩小一点就有可能引出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了:《波波卡莱佩伊尔火山的历史》(科尔特斯的征服者中的某人可能在1591年登上过那里,直到1702年它都没有猛烈喷发过).一个范围更小,所涉及年份更少的题目是《帕里库丁火山的诞生和死亡》(它的生命仅仅从1943年2月20日延续到了到1952年3月4日).好吧,我还是推荐最后一个题目.因为到了这个地步,只要申请人能够对那座不幸的火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可以了.很久以前,有个学生跑来跟我说他要写一篇题为《当代思想中的符号》的论文.这样的论文是不可能的.连我也不知道“符号”到底指的是什么,实际上这个词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具有不同的意思,有时,两个作者会用它来表达意思完全相反的两件东西.我们只要考虑一下形式逻辑学家或者数学家所理解的“符号”,它们是没有意义的,在计算公式中占据特定位置,具有特定功能的东西(比如代数公式中的a,b,x,y神马的),而其他一些作者则可能把它们看做充满了模棱两可含义的东西,比如梦中出现的那些图像,它们可能指一棵树,或者性器官,或者想要长大的愿望等等.所以,我们怎么能把这个作为论文的题目呢?我们必须分析当代文化中所有关于符号的理论,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它们的不同点里寻找所有作者和理论共有的基本的单一概念,看一下这些不同在不同理论中是否是不相容的.没有当代的哲学家,语言学家或者心理分析学家能够令人满意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即使他早慧也只不过接受了最多六七年的成年人的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完成这样的研究呢?最多又是一个像托兰特·巴雷斯那样有失偏颇的东西了.或者他会提出自己的关于符号的理论,而把前人所说的东西晾在一边,下一节我们还要再来说说这种做法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和这个学生交谈了一会儿,我建议他可以写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符号,他需要忘记其他各种观点,专心考虑上面的两个作者.可惜这个学生不懂德语(关于语言的问题我们会在第五节谈到).最后我们决定将题目定为《皮尔士,弗莱和荣格的符号概念》,论文将讨论这三位分别是哲学家,评论家和心理分析家的不同作者那里的三个用同一个词表示的不同概念.由于他们用了同一个词结果造成了混乱,常常有人把其中一位的概念安到另一个人身上.在文章的最后,作为假设的结论,这个学生试图在这些同名异义的概念间寻找平衡,找出它们的相似点.他还提到了一些自己所知道的其他作者,但表示因为论文篇幅所限就无法对他们更多展开了.这样,虽然他的论文只提到了作者X,Y,Z,但没有人能够指责他没有考虑作者K.也没有人能指摘他对引述的那些其他作者不够详细,因为那是在论文的结尾处顺带说一下的,而论文的主体是讨论题目中所出现的那三位作者.现在我们看到了论文不必非要恪守单一主题,一篇面面俱到的论文也可以变得中规中矩,让所有人都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单一”这个词的意思比我们在这里所用的要多得多.一篇单一论文只涉及一个主题,与“XXX的历史”或者一本手册或者一本百科全书完全相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世纪作家的“颠倒的世界”这个主题》应该也是一个单一主题.它涉及许多作家,但全都是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从他们想象的假设到所举的例子,悖论和寓言,比如在天上飞的鱼,在水里游的鸟神马的).看上去这是一个理想的单一主题.但事实上,为了写这样一篇论文,我们需要讨论所有与这个主题有关的作者,特别是那些没有得到公认的不知名作者.所以这个题目还是要被归在“具有单一主题的面面俱到式论文”中,它是很难写的,需要准备无数的材料.如果有人一定要写的话,我建议把题目改成《卡洛林王朝时期的诗人的“颠倒的世界”这个主题》,范围一缩小,我们就知道该到哪儿不该到哪儿去寻找材料了.当然,面面俱到的论文写起来更加有劲,毕竟花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研究一位作家显得很无聊.但是我们要明白,写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单一主题的论文并不意味着在视角上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写一篇关于阿尔德科阿的小说的论文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西班牙的现实主义,我们还需要读桑切斯·菲尔罗西奥或者加西亚·奥尔特拉诺,需要研究阿尔德科阿度过的美洲小说以及古典文学.只有把作者放到全景当中我们才能理解和诠释他.但是把全景用作背景和绘出一幅全景的图画是两回事.前者只是以一片田野和一条河流作为背景画了一幅骑士的肖像,后者则要画许多田野,山谷和河流.我们必须要改变技法,或者用摄影的术语来说,改变焦距.从单一作者的角度出发拍摄的全景是有点失焦的,不完整的和劣质的.最后我们要记住下面这个基本结论:范围越小,干起活来就越是省心和安心.单一主题由于面面俱到,论文看起来最好像是随笔,而不是历史或者百科全书.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德者,本也。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