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遥感土壤碳库研究论文

遥感土壤碳库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遥感土壤碳库研究论文

关注土壤碳库地球上的碳元素分布于海洋、地质化石、土壤、植被、大气等各库中。其中,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约是大气碳库的2倍、陆地植被碳库的2~3倍。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生态学课题组成员张克荣介绍,土壤有机碳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co2排放是土壤碳与大气co2交换的主要形式。土壤既可以通过土壤呼吸充当大气co2的“源”,也可以通过有机碳的净积累成为co2的“汇”,“源”或“汇”状态取决于碳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比例。土壤与大气之间每年的碳交换量达到60~80pg(1pg=1×1015克),是每年石油和煤等燃料燃烧释放的7~10倍。张克荣说:“土壤碳库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和碳释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co2对地球热量平衡有重要作用。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如人口过快增长、土地利用变化、化石燃料燃烧等,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明显升高。co2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对全球气候、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温度和降水的改变,从而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把目光转移到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上。存在争议的预测其中,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尤其对温度、降水的敏感性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张克荣指出,这些问题对于认识和预测气候变化(如温度和降水的改变)的影响、理解气候因子与生态系统之间反馈机制十分关键。

1、科研课题:已经主持完成各级各类课题40多项,包括:国际合作项目2个、国家级课题4个、省部级课题16个、横向课题20多个。现正在主持课题9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效应的机制研究(30760048)”(2)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3S”技术的农田土壤碳库演变机制研究(0630050)”(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西省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潜力评价研究”(4)省部合作项目“鄱阳湖经济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5)农业部项目“江西省耕地地力评价研究”(6)其他有关农业信息技术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横向课题5个。2、科研奖励:(1)2002,获国土资源部土地规划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个:“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临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浮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排名第二)。(2)区域土地质量评价,赵小敏、郭熙等,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3)“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07年获农业部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3、发表论文: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其中近期的有59篇:(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国土地科学,2003,Vol.17(5),第1作者(2)鄱阳湖地区沙地遥感调查及治理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3,Vol.10(4),第1作者(3)鄱阳湖地区湖滩草洲遥感调查与综合利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Vol.25(1),第1作者(4)基于GIS的江西中低产田等级评价和改造研究,江西农业大学,2003,Vol.25(3),第1作者(5)洞庭湖洪涝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生态学杂志,2003,Vol.22(6),第2作者(6)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华北平原的适应性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3,Vol.27(5),第3作者(7)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其保护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Vol.25(6),第二作者(8)精确农业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在农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5).第2作者(9)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李敏赵小敏,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0)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济效的途径,李敏赵小敏,农业工程学报,2004,20(3).-262-265(11)土地收益模型在基准地价评估中的应用,江立武赵小敏,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0-33(12)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4,2(3).-22-25,(13)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对策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4,3(4)(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探讨,国土资源,第二作者.2004(11).-24-27(15)GPS实时动态(RTK)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二作者.2005,27(1)(16)理想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学报,第二作者.2005,21(2)(17)县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以新建县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第二作者(18)Toxicityofcadmiumtosoilmicrobialbiomassanditsactivity:EffectofincubationtimeonCdecologicaldoseinapaddysoil,浙江大学学报:B卷英文版-2005年5期,第三作者(19)郝仕龙、李壁成、赵小敏,黄土丘陵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2期,第三作者(20)汤江龙、赵小敏等,我国城市用地水平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4期(21)汤江龙、赵小敏,土地利用规划中人口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2期(22)郝仕龙、赵世伟、赵小敏,半干旱区雨水集流工程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3期(23)段萍、徐咏文、赵小敏,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遥感分析,地理空间信息-2005年4期(24)江西省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邵华、赵小敏等,2006,Vol.28(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5)数理统计法在城市土地级别验证中的实践研究,江立武、赵小敏等,2006,Vol.28(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6)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策研究,邓建宇、赵小敏等,2006,Vol.5(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7)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夏敏、赵小敏等,2006,Vol.22(4),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8)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以南京市讲宁区为例,夏敏、赵小敏等,2006,Vol.15(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9)江西省50年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李江华、赵小敏等,2006,Vol.28(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邵建英、赵小敏等,2006,Vol.28(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述评,于少康、赵小敏等,2006,Vol.23(2),国土资源科技管理(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灵及其对策思考,郭宏慧、赵小敏等,2006,Vol.5(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陈文波、赵小敏等,2006,Vol.28(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4)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余敦、赵小敏,2007,Vol.35(32),安徽农业科学(3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Vol.27(11),生态学报(3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度研究,建平、赵小敏等,2007,Vol.21(5),中国土地科学(37)南昌市郊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朱美英、赵小敏等,2007,Vol.35(18),安徽农业科学(38)浅谈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黄茜、赵小敏等,2007,Vol.35(3),安徽农业科学(39)补充耕地约束体系研究,任青达、赵小敏等,2007,Vol.24(3),国土资源科技管理(40)农用地定级中样地法和修正法的比较研究,罗璇、赵小敏等,2007,Vol.29(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1)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夏敏、赵小敏等,2007,Vol.29(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2)对江西省赣州市政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思考,邓建宇、赵小敏等,2007,Vol.6(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3)鄱阳湖湿地整理与可持续管理探讨,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Vol.38(2),人民长江(44)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分析,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Vol.12(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45)基于GIS技术的多目标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胡国瑞、赵小敏等,2008,Vol.24(9),农业工程学报(EI)(46)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模式的构建,孙雁、赵小敏等,2008,Vol.24(1),农业工程学报(EI)(47)GIS在环保型养猪业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赵小敏等,2006,Vol.22(9),农业工程学报(EI)(48)江西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余敦、赵小敏,2006,Vol.22(6),农业工程学报(EI)(49)铬Cr^6+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卢志红、赵小敏等,2008,第3期,中国土壤与肥料(50)对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周雪华、赵小敏,2008,Vol.10(2),资源与产业(51)江西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袁芳、赵小敏等,2008,Vol.17(2),生态环境(52)铅对旱地红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罗运阔、赵小敏等,2008,Vol.36(14),安徽农业科学(5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Vol.25(2),国土资源科技管理(54)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探讨,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Vol.7(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55)GIS支持下的江西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评价,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Vol.30(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56)基于GIS的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邵华、赵小敏等,2008,Vol.30(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57)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马春花,2009,37(5),安徽农业科学赵小敏(58)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付清,200925(2),农业工程学报赵小敏(59)基于GIS的县域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以奉新县为例,龙惠芳、郭熙、赵小敏,中国园艺文摘,2009年1期(60)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若干问题探讨——以吉安市为例,张俞、赵小敏等,《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卷第2期4.专著和教材(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主编(1)(2)农地整理项目设计及后评价,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主编(1)(3)区域土地质量评价,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主编(1)(4)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地质出版社,2006,主编(1)(5)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特征与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主编(2)(6)地质与地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5月,副主编(1)

这个难度很大呀

土壤碳汇研究综述论文

这个难度很大呀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纽带。全球大约有1SO OGt的碳是以有机质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Eswarran等,1993),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汪业动等,1999。金锋,2001),是陆地植被碳库(500^-6000t)的2-3倍,是全球大气碳库(750Gt)的2倍多,IPCC估计土壤凋落物对大气C Oz年通量的贡献是燃烧化石燃料贡献量的10倍(IPCC, 1990)。由于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巨大库容,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就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以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同时也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据统计,农业利用使土壤损失的有机碳在410亿一500亿t之间(Cole等,1996)。一般地讲,利用方式转变后自然土壤有机碳含量在40^-50年内将降低20%^-50%(Davidson等,1993; Hass等,1957)。低水平的农业生产,肥料使用不足,去除、lei烧植物残留物,以及缺少水土保持措施,是历史上土壤有机碳降低的主要原因(杨学明。2000)。为了减少人为碳排放、增加土壤碳贮存延长土壤碳的固定时间等问题,就必须了解土坡有机碳库的库容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壤有机碳库的分布及其转化日益成为全球陆地碳循环研究的热点〔王艳芬等,1998)。由于缺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砾石含量资料,对不同土壤或植被类型的面积估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精确度。研究土壤碳库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准确估算土壤碳库储量,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质(SOM)是农田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许多特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质的存在有关。同时,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土壤的发生、分类和农业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研究中,土壤有机质的组成、性质和有机碳、氮的转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1]。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在有机质的数量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是一个有机质积累和矿化分解的平衡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和转化速率等。20世纪70~80年代,人们从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方面, 对有机质分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土壤活性有机质( ASOM )的概念。土壤活性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植物养分供应有最直接作用的那部分有机质,主要包括微生物生物量( MB)、轻组有机质( L FOM )、易矿化的碳和氮、容易浸提的碳氮及碳水化合物[2]。土壤活性有机质可以表征土壤物质循环的特征, 可以作为土壤潜在生产力和土壤管理措施变化引起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早期指标[3]。许多研究者发现土壤活性有机质对土壤碳的变化较非活性有机质敏感得多,与土壤性质的关系比总有机质密切。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物和病菌损害) 以及促进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 可反映各种利用和管理条件下土壤恢复与退化的能力[4]。土壤活性有机质在指示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时比总有机质更灵敏,能够更准确、更实际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综合评价各种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本文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概念、组分以及与土壤质量的关系作了初步的阐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土壤活性有机质,并真正认识到其生态学意义,加强对活性有机质的研究。广义的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一切生物残体和其转化、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即纤维素、半纤维素、糖类、粗蛋白等以及各种各样的降解产物等非特殊性化合物和腐殖质类物质;狭义的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机质经生物化学作用而生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即腐殖质。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由土壤形成过程和农业措施所决定。每一个地带和地区,有着一定的生物气候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生物循环水平和特征。而农业措施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起着调节和干预的作用。土壤有机质本身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大量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锌、铁、锰等)。但因测定方法及时空变异等因素的影响,有机质中的元素组成及含量的差异很大。斯蒂文森(1991)的实验结果表明:富里酸中含碳量为40~45%,含氧量为44~50%,含氢量为4~6%,氮的含量<1~3%,硫的含量最低大约为0~2%;而胡敏酸中含有较高的碳量为50~60%,含氧量相对较少为30~35%我这也是复制的找全难度很大别指望别人给你找了,去看几篇综述吧!这方面研究很多的1汇总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看综述2对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问题不明确3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方式,对动植物的影响进行分析 -- 存在形态可以看土壤学书,有简介,南京农大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植物的多,4对其转化规律分析--查看长期定位田的研究吧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没听说过6国家地方标准-- 土壤总有机碳 《中国土壤**》这类书上有,常为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

土壤有积碳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谈净土洁食问题“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2000年世界粮食总产量约为22亿吨,其中我国粮食产量约5亿吨。这些粮食均是在全球17亿公顷(我国占 1.2亿公顷)耕种土壤上生产的。正是因为这些土壤能提供作物生长的养分和水分,也就是具有土壤“肥力”,才能使粮食获得稳定的产量,才能维系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一方面,土壤中如果没有充分的养分和水分,没有“肥力”,就不可能使作物正常生长,更谈不上获得稳定的产量,而另一方面,土壤中的养分元素含量,对作物生长讲,经常是供需不平衡的,必须注意调节,特别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向土壤中加入了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各种“有害”元素,使土壤及水体发生污染,就会导致农产品品质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的好坏。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农产品质量不良的因素,包括自然与人为两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即水、土、气、生等方面的污染,是导致农产品品质不良的重要根源。以往人们关注的是“蓝天、碧水”,认为只要天蓝,水碧,就能保证农业环境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岂不知,除了“蓝天、碧水”外,更重要的是保证土壤质量的安全,只有保证了“净土”、才能保证“洁食”,才能保证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最终才能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相反,如果没有“净土”,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将影响大气,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也会影响到水体,致使天不再蓝,水不再碧,即使天蓝、水碧,也会有毒害物质飘在空中,溶在水中,或进入土中。因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而言,“净土、洁食”比“蓝天、碧水”更加重要,都是同等重要的战略性安全问题。土壤污染是农产品不安全的源头不洁净的土壤是指遭受不良物质污染的土壤。土壤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持久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化肥施用污染等多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我国面临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据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2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公顷,使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其中,在一些污灌区土壤镉的污染超标面积,近20年来增加了14.6%,在东南地区,汞、砷、铜、锌等元素的超标面积占污染总面积的45.5%。有资料报道,华南地区有的城市有50%的农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有万亩连片农田受镉、铅、砷、铜、锌等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也曾发生千亩稻田受铜污染及水稻中毒事件,一些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镉污染普遍,其中有的市郊大型设施蔬菜园艺场中,土壤中锌含量高达517毫克/千克,超标5倍之多。其次,我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吨(成药),平均每亩施用931.3克,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特别是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制,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这些作物的农药用量可超过100公斤/公顷,甚至高达219公斤/公顷,较粮食作物高出1~2倍。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50%~60%,已经长期停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目前在土壤中的可检出率仍然很高。据调查,一些名特优农副产品中,有机磷检出率100%,六六六检出率95%,超标2.4%。另在全国16个省的检查结果,蔬菜、水果中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因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引起人畜中毒死亡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自1997年至2001年共发生因蔬菜农药残留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28起,中毒415人,个别地市高毒、高残留农药每年造成急性中毒5~7宗,受害人数约300人。类似的急性中毒事故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沿海大部分地区的大田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毒害物质大量积累,2000年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1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检出率为100%,六六六、滴滴涕超标率为28%和24%。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低浓度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是慢性的和长期的,可能长达数十年乃至数代人。第三,过量施用化肥也会造成土壤污染。90年代,全世界氮肥使用量为8000万吨氮,其中我国用量达1726吨氮,占世界用量的21.6%。我国耕地平均施用化肥氮量为224.8公斤/公顷,其中有17个省的平均施用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有4个省达到了400公斤/公顷。据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目前在农业结构改制后的蔬菜、瓜果地里,单季作物化肥(折合纯养分)用量通常可达569~2000公斤/公顷以上,如一些蔬果种植大县的化肥平均用量已达1146公斤/公顷;滇池区蔬菜花卉基地,一季作物氮磷肥用量(纯养分)达687公斤/公顷,最高可达3300公斤/公顷;其化肥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0公斤/公顷),较之世界用化肥首户的荷兰还高出一倍多;每年农田使用化肥氮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000万吨左右,有些地区饮用水及农产品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均明显超标。2000年下半年,华南地区有的城市监测到菜地土壤硝酸盐含量超标率为33.1%;据中国农科院对某地32种主要蔬菜调查,蔬菜硝酸盐含量比80年代初增加了1~4倍,其中有17种蔬菜硝酸盐含量超过欧盟提出的最低量标准;2001年长江三角洲的个别省份农产品出口由于监测不合格而损失数亿美元。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土壤污染正在向不同尺度的区域性发展,并对各种农产品品质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壤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1.持久性微量毒害污染物已成为新的、长期潜在的区域性土、水环境污染问题;2.大气中有害气体细粒子和痕量毒害污染物构成了土壤与大气的复合污染,城市光化学烟雾频繁并加重;3.农田与菜地土壤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突出,硝酸盐积累显著,已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质量及其市场竞争力;4.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普遍,已发现一些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等有害污染物的潜在高风险区。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活动是产生土壤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使大量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向农田转移,过量的化肥与农药大量在土壤与水体中残留,造成我国大面积农田土壤环境发生显性或潜性污染,成为影响我国农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应当指出,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其严重后果仅能通过食物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而不易被人们察觉。因此,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质量,控制与修复土壤污染,才能实现农业安全,保证人畜健康。值得商榷的几种认识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社会上有各种提法。如�建立“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等。的确,21世纪的农业应该建立以“生态农业”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但生态农业并不等于或不能完全保证农产品是安全的。如果不能从本质上实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杜绝有害物质的介入,不能通过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与全程质量控制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则上述的这些提法均是无济于事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商榷。1.“有机”不能替代“无机”,有机肥并非是最“洁净”的人们一般认为有机肥培肥土壤是最安全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第一,农业增产的实践证明,1公斤化肥,可增产5公斤~10公斤粮食。我国粮食的增产,有30%~35%是靠施用化肥取得的,化肥的贡献不容忽视。正确地说,化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才是最有效的增产措施。第二,从对环境的污染看,无论是化肥还是有机肥,只要施用不当,均会出现污染。过量施用化肥是有害的,但有机肥若用量过大,腐熟不全,施用季节不当,也会对水圈、生物圈与大气圈产生污染。特别应注意的是,当前农村中的有机肥有不少是来自含化学激素或重金属等饲料饲养的畜禽排泄物,不少企业制造的商品有机肥的原料也不纯净。因此,有机肥也会变成引发土壤污染的根源。第三,目前社会上提出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以及A级、AA级“绿色食品”等,是以不使用或少用化学合成物质(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为主要标准的,其中以有机食品为最高等级。然而,这些标准还有待于国家对土壤与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监测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后才能真正做到。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2. “无土栽培”不能代替“净土”种植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已广泛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或基地,并以高度集约的方式,进行无土栽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解决了部分城市的蔬菜、瓜果供给,获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从国家的粮食总体需求来看,至少在近阶段(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仍然不能取代广阔的农业耕地。因此,必须在发展无土栽培蔬菜、瓜果的同时,继续强化全国耕地土壤肥力的培育与土壤污染防治,用“净土”生产粮食,造福于人民。3.目前的“生态农业”并非等于安全农业所谓“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为手段,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达到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贯彻生态学原理,做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建立多层次的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并按区域特点建立生态区域模式。从而使现代生态农业在促进地区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重要推动作用。生态农业是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国家及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核心是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其中土壤与环境质量是农业生态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一项需要投入实力,坚持不懈,科学实施的宏大工程。而目前多数地方多只是停留在口号和概念上,尤其不注意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大家应对此有清醒认识。4.“净土”不等于“洁食”的确,洁净的土壤只是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基本保证。事实上,洁净基地生产出的清洁农产品,还需经过储存、运输、深加工、市场流通直至餐桌等诸多过程。只有经过了这些全过程质量控制,最后到达餐桌仍是清洁的,才算农产品的真正安全。因此,在农业安全生产中,除了从防治土壤污染这个源头抓起外,还必须注意防治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并通过建立与制定国家与地方一系列的农产品规范,完善质量认证、监测、管理、法制等体系建设,严格控制农产品的“全程清洁”生产,才能使农业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保护和治理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建议1.开展全国土壤质量本底调查,建立全国土壤质量监测网络,为实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不同利用方式、不同投入水平、不同管理模式均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虽然已经进行过两次全国性的土壤普查,但最近的一次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当时所获得的有关土壤环境质量的信息甚少,不能满足当今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需要。如最近在太湖地区进行的土壤质量调查,其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的空间变异很大,环境质量状况令人担忧。如果不全面摸清各地土壤质量本底情况,针对不同质量土壤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就根本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壤质量的本底调查十分紧迫。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推动全国性的与土壤质量有关的调查,如国土资源部的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土壤污染调查;农业部的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土壤质量研究等。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各部门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缺乏必要的统一与整合,造成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因此,建议国务院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资源和技术的整合,逐步、分区、分阶段地开展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国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并建立长期的动态监测体系。2. 尽快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加强土壤有机与激素类污染物质的监测和研究,并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就农业生产中污染物而言,FAO(联合国粮农组织)迄今已公布了相关限制标准共2522项,美国则多达4000多项,其它发达国家的控制标准达数百项甚至上千项,而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中仅涉及62种化学污染物,所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中,也仅规定了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控制标准,这与发达国家的限制标准不相适应。此外,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对PCBs(多氯联苯)、PAHs(多环芳烃)、PCDD/PCDFs(二恶英类)等与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也制订了有关的质量控制标准。而我国新近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仍是引用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且重金属仅限5种,农药仅限六六六和滴滴涕,其它有机污染物未涉及。因此,建议加强土壤中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监测和研究,尽快修订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3.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土地质量保护和修复的研究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是解决农产品品质的根本措施。据江苏的经验,必须在摸清土壤与环境质量本底,抓好“净土”这个源头的基础上,选好主要农产品,明确技术规程,通过试验示范抓好并建立五大体系,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与认证体系;质量安全农产品管理与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与执法体系。对大面积遭受污染的土壤,必须开发行之有效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并对有关环境技术基础与原理,如土壤污染形成机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持久性微量毒害物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及人体健康危害;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生物修复;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过程与机理;痕量气体污染、细粒子污染及酸雨的形成、危害机制与防治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恢复和提高其土壤与环境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应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与产业。此外,应将生态环境资产损失计入生产成本,以绿色GDP指标来衡量和考核地区经济发展成就。4.制订土地质量修复和保护规划,加强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应利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制订土地质量修复和保护规划,包括质量安全农产品发展的生产基地布局、结构调整、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农业清洁生产规划等,加强污染土地整治与修复的资金投入。同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京津塘和东北等地区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在全国建成一批安全、优质(营养、保健)、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此外,应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在保证国家现行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性新法规。在控制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工作中,重点应该包括制定合理的土壤质量保护条例、湖泊和近海养殖规划,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养殖,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和污水废物集中处理,合理使用有机肥,推广使用绿色农药,推广精准施肥技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重视土壤、水体和大气持久性有毒物质及其长期危害效应的监测。5.加强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安全、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将影响到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命运。因此,土壤环境质量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大力开展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让全社会都知道只有“净土”才有“洁食”,只有“洁食”才能“健康”,只有“健康”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能保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净土、洁食”与“蓝天、碧水”是同等重要的国家生态与环境安全发展的长远战略。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要像治理沙尘暴,治理长江、黄河与水土保持一样,刻不容缓地对待和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土壤与环境污染问题。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天空更蓝,水更清,土壤更洁净,食物更安全。

meiyou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问题和关键技术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问题和关键技术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的意义,分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要点,提出当前隐患排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列举实例,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和整改问题清单,督促企业整改落实,使隐患排查成果得以应用发挥效果。

关键词:

意义;重点及方法;实例;应用;

1、对开展土壤污染隐患调查的重要意义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丰富资源,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点,且污染成分复杂、污染含量高,其空间变异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大,导致后期修复治理周期长、费用很高。“十四五”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其中就包括净土保卫战,其中一点就是要重点深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隐患排查是一项有效的土壤污染预防措施,企业通过实施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土壤污染隐患或者土壤污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提高风险管控,防止污染扩散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不良后果,降低后期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的成本。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和控制直接关系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人民的健康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2、当前隐患排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个别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高度重视,排查工作停留在表面,敷衍了事,排查问题数量不仅少,而且质量不高,不能深层次地发现、挖掘存在的问题,导致对造成污染的生产设施、设备、工艺管线、储罐等做不到及时修复、管控、治理,日积月累加剧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排查工作要点

3.1、排查原则

根据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的内容及管理要求及企业实际情况,隐患排查工作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厂区涉及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排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3.2、排查重点及方法

首先区分行业类别,再规范企业排查重点。一般从企业原始资料、管理制度等软环境着手,同时注重企业自行监测报告成果应用,综合分析确定排查重点场所、重点设施,形成排查清单;再从企业现场就重点场所、重点设施等内容,逐一开展全面排查。

3.2.1、从企业原始资料下手开展隐患排查

重点从企业环评、生产工艺设计、项目建设工程验收、工程监理、生产设备、污水治理设施及地下管道、储罐、构筑物清单及其主要场所防渗、防腐设计等原始资料,开展书面资料全面检查核实,排查是否存在土壤污染隐患,并通过使用、涉及年限、寿命剖析、明确隐患排查方向和重点。以焦化行业为例,其焦炉生产区、熄焦塔、煤气净化的冷鼓区、初冷区、电扑焦油区、脱硫工段区、硫磺工区、硫氨工段区、粗苯工段区、成品罐区、脱硫废液提盐工段区、各类围堰、污水处理站、熄焦塔冷却池、厂区事故水池、厂区初期雨水收集池、煤气净化各工段地下槽水泥池、雨水收集沟等重点区域是否有防渗设计图纸、施工监理、工程验收等;地下管道、储罐是否有防腐设计以及截至目前使用年限;地上储罐是否防腐或双层罐、各储罐是否配齐围堰。逐一建立排查清单,根据原始资料排查出的缺陷,确定隐患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确定重点场所和重点设施设备,即可能或易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的场所和设施设备,建立原始资料发现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

3.2.2、注重企业自行监测报告成果应用

紧紧结合上年度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及结论分析,确定现场排查重点,将检测点位出现的污染趋势或超标情况,追根溯源到生产设备、设施、工艺管线和储罐,作为现场排查重点,建立自行监测发现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

3.2.3、现场排查重点场所、重点设施,形成排查清单

根据每个生产工艺确定的排查清单,全面开展现场排查,按照有毒有害物质产生、贮存、转运、处置等环节,逐点位确认企业是否存在土壤污染隐患。对现场排查出的问题,逐个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台账。

(1)肉眼可见隐患现象排查:现场检查各类设备、设施、地上地下储槽、储罐、地上地下管道、阀门以及各类泵体、风机等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渗问题,现场地面是否有明显污染痕迹,防渗地面是否有肉眼可见裂纹、裂缝及破损、老化现象。

(2)制度建设方面排查:车间班组是否建立定期巡查、巡检制度;是否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建立相应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岗位操作规程、岗位管理制度、相关奖惩制度、岗位责任制、月考核制度等。

(3)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方面排查:检查每个车间班组是否建立和完善日常运行、管理、设备巡检、维修活动及岗位操作,预防土壤污染的跑、冒、滴、漏、渗、洒、溅落等相关措施和配备了相关设施(如设备、设施的防止机油、液体物料洒落滴溅的底座托盘、检修托盘、接油桶、围堰等)。

(4)应急方面的排查:检查各车间班组是否建立应对突发泄漏、流失、扬散等紧急事故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是否配备相应应急物资及设施等。

(5)培训方面的排查。现场检查各车间班组是否对岗位工人建立和实施岗位操作、巡检、巡查、维修、事故应急方面,开展防止造成土壤污染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培训,是否有培训记录、培训照片,培训内容是否翔实、实际、可操作性强。

(6)排查设备、管道、储罐等检漏、报警设施配备情况及是否运行有效,地下储罐、储槽、地下管线等是否按要求配备了泄漏检测及报警装置,是否能正常有效发挥作用。

4、列举现场排查问题实例

针对重点场所和重点设施设备,通过土壤污染预防设施设备(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的组合排查,排查土壤污染预防设施设备的配备和运行情况,有关预防土壤污染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综合分析是否能有效防止和及时发现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并形成隐患排查台账。对现场排查出的问题,逐个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台账。

实例1:现场检查各类设备、设施、地上地下储槽、储罐、阀门以及各类泵体、风机是否存在液体、油类或油污水跑、冒、滴、漏问题,现场地面是否存有明显污染痕迹,防渗地面是否有肉眼可见的裂纹、裂缝及破损、老坏现象。如某生产区为砖沏地面,无防渗措施;某一区域现场可见混凝土地面存在较大缝隙,防渗效果无法保证,某液体泵和阀门日常滴漏无托盘等污染防治措施。

实例2:检查车间班组是否建立定期巡查、巡检制度;是否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建立相应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岗位操作规程、岗位管理制度、相关奖惩制度、岗位责任制、月考核制度等。最大的隐患来源于制度、责任缺失。如,个别企业未建立定期巡查、巡检制度,日常漏油未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个别企业未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岗位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无土壤污染防治奖惩制度、月考核制度等,对日常存在的污染隐患不重视,视而不见。部分企业在岗位操作、巡检、巡查、维修、事故应急方面,无土壤污染防治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导致现场管理不到位。

实例3:检查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如,个别企业应对突发泄漏、流失、扬散等紧急事故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及相应应急物资及设施不完善;预案内容流于形式,无实际可操作内容,为了应付而应付;无相应的应急物质储备;部分企业地下储罐、储槽未配备泄漏检测设施等问题十分普遍。

5、编制问题清单和整改记录表,督促企业实施整改

(1)根据隐患排查台账,制定整改方案,针对每个隐患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以及计划完成时间。整改方案应包括必要的设施设备提标改造或者管理整改措施。重点监管单位应按照整改方案进行隐患整改,形成隐患整改台账。

(2)针对隐患问题,逐项建立整改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建立长效整改管理机制。

(3)制定隐患排查整治计划,定期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报送开展情况,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治。

(4)实施销账管理,每个问题明确到责任车间班组、具体负责人员,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完成一个,销号一个[2]。

6、加强隐患排查成果应用

(1)隐患排查活动结束后,建立隐患排查档案并存档备查。隐患排查成果用于指导重点监管单位优化、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日常管理、制度建立、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每年自行监测点位布设等相关工作。

(2)完善重点环节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如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岗位责任及岗位技能、土壤污染防治知识培训。

(3)通过定期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不断提高土壤污染重点监管点位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7、结语

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土壤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落实土壤污染治理预防排查中,如何履行职责,对排查工作进行举例概括,分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要点,希望加以细化完善后期对土壤污染的治理。

参考文献

[1]刘小彬某垃圾焚烧厂土壤自行监测与污染隐患排查分析[J].广东化工,2021,48(7)-137-139.

[2]杨月犁构建现代化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守护黑土地的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11):1-3.

[3]孙新宗浅析土壤污染防治的难点与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44(3):140-142.

土壤肥料学土壤研究论文

土壤:土壤是远古矿石风化而来,土壤有机质是草木植株落叶及根系腐烂形成。土壤中贮存着多种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有机物、氮磷钾、钙镁硅硫及硼锌锰钼铁钠等微量元素)。土壤有固定植物根系的作用,能为植物提供应养,土壤有机物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使其繁衍生息,土壤微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代谢产物(有机酸、植物生长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吲哚类)等),有机酸可以将土壤中部分不溶于水的矿质元素及金属化合物溶解供植物吸收,可促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等等。土壤有机质的高低代表着土壤肥力的高低。所谓的肥料:指的是人为施入的无机化肥,随着人们追求高产,化学肥料的用量越来越大,不仅使土壤环境恶化质地变劣(肥料淋失造成水污染,土壤有机质逐渐减少而土壤越来越板结)例如:磷酸二铵长期大量使用致使磷酸盐与土壤中钙镁等离子形成不溶化合物致使土壤板结,并造成土壤元素失衡而行成增肥不增产,这就是肥料在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主要因素。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测土配方施肥,杜绝盲目而不合理的施肥,发展生物有机肥料,消除或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及土壤的破坏及污染。从而使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逐渐恢复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学习肥料的使用及土壤肥料科学很重要,可指导农民根据土壤理化性状、供肥能力、作物形成产量所需肥料数量,根据肥料利用率计算出最经济的化肥施用量,配合有机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并起到改良土壤恢复地力之功效。水平有限!希望能帮到你。

1931年,经虞宏正教授推荐,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该所的土壤研究室和美国专家一起工作。1934年侯光炯任该室副主任,1937年晋升为主任。为了查清我国的土壤资源,他历尽艰辛,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大面积的土壤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河北省定县土壤调查报告》、《中国北部及西北部之土壤》、《四川重庆区土壤概述》及《甘肃省东南部黄土之分布利用与管理》等论文。大量的实践使他牢固地树立了土壤科学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信念。1935年,侯光炯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代表和邓植仪、张乃凤一起代表中国出席了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并宣读论文,首次对水稻土的发生、层次形态划分,特别是水稻土层次形态与生产力的关系,作了科学论述。会上还展出了,各种水稻土标本,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水稻土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科学家的重视。会后,侯光炯得到苏、美、德、法、英、意、匈、荷兰、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的邀请和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去各国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侯光炯带着“中国土壤与欧美土壤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在外国进行了3年考察和研究。在瑞典写出了《土壤胶体两性活动规律》论文,在苏联写了《红壤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论文。抗日战争期间,受研究条件所限,他的一些有关研究农业土壤方法的创建,竟是在家中进行的。女儿帮助采集标本,妻子帮助试验。初试成功的“土壤粘韧性测定法”可以方便地用于测定土壤矿质胶体的性质,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1946年,侯光炯转入四川大学任教授,主讲土壤肥料学、土壤化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他教学认真负责,实行启发式教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野外考察和科学研究。在这期间,与青年教师合作写了《土壤吸附养分状况和土壤粘韧性的关系》、《用粘韧曲线鉴定土壤特性》和《粘韧曲线的测定》3篇论文,刊于第四届国际土壤学大会论文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光炯应邀参加全国首次土壤肥料会议。朱德同志关于“土壤科学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他对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的信念。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了西南农学院,侯光炯任该院教授。为了使土壤科学紧密为农业规划和农业生产服务,他承担了云南橡胶宜林地考察;长江上游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流域的土壤调查,以及后来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西南区农业土壤区划等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写出《中国土壤粘韧性研究》,该文曾在匈牙利全国土壤学会上宣读,并译成俄文,转载入前苏联《土壤学》杂志,引起了国外行家们的共鸣;写出了《四川盆地内紫色土的分类与分区》,作为在巴黎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的论文;写出《利用土壤层次评价土壤肥力的研究》论文,并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宣读。侯光炯认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必将带动土壤学科的发展。1956年,侯光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兼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室主任,集中精力研究紫色土,于1960年提出了“农业土壤生理性”的见解。“文化大革命”期间侯光炯虽处困境,长期卧床的妻子又不幸去世,家庭和精神上的遭遇丝毫没有动摇他继续研究农业土壤的决心。1973年以来,他深入广阔农村长达18年之久,在四川简阳镇全区和长宁县相岭区蹲点,进行土壤科学理论应用的研究,提出了旱地的“大窝栽培”和冬水田的“自然免耕”技术,经大面积推广,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农民的欢迎。侯光炯从事农业教育和土壤科学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热爱祖国、热爱科学,195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先后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以表彰他为发展中国土壤科学所作的贡献。土壤学家。上海金山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达60年之久,在土壤肥力和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发现“光肥平衡”日周期变化的事实,从而开辟了土壤胶体热力学新领域;1986年通过鉴定的水田自然免耕新技术,到1988年底已在南方13省推广2200多万亩,增产率在15%以上;为适应土壤肥力研究的需要,创建了土壤胶体物理―土壤粘韧率和粘韧曲线,以及土壤胶体热力学+联式pH两种测定方法,并拟定了土壤肥力分类体系,为制定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05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金山县(今属上海)吕巷镇。1911年至1917年就读于金山县吕巷镇第三小学。1917年秋至1922年秋在江苏南通甲种农校攻读农科。1922年秋至1923年夏毕业留校任棉花实验室技术员。1923年秋至1924年7月免试升入南通大学农科就读。1924年7月至1928年夏转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化系攻读本科,获农学士学位。1928年秋至1931年3月就职于北平大学农学院。1931年3月至1946年8月到南京,供职于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先后任调查员、室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其间:1931年3月至1935年6月从事土壤调查、室内分析化验及水稻土研究。1935年7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出席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议。1935年7月至1937年2月先后到英、荷、德、瑞典、芬、苏、匈、意、美等国考察或短期合作研究。1937年2月至1938年7月回到南京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主持土壤研究室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随迁长沙。先后赴浙东、赣中、湘南进行土壤调查。1938年8月至1940年8月随所迁重庆北碚,继续主持土壤研究室工作。1940年8月至1941年8月借调到江西地质调查所筹建土壤室和红壤改良实验室。1941年8月至1942年初回北碚原单位研究四川土壤。1942年初至1942年冬兼任四川大学和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土壤学教授。1943年初至1946年8月回土壤研究室工作,并兼重庆大学、川北大学教授。1946年8月至1948年任四川农改所技正,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铭贤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前身)教授。1948年起专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1948年至1952年12月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1952年12月至1996年11月逝世前在西南农业大学任教授,博士导师,先后兼任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主任、西南农科所土化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四川土壤研究室主任、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96年任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其间: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6月赴匈牙利出席第六届国际土壤学会议。1964年6月赴罗马利亚出席第八届国际土壤学会议。1972年春至1980年春在四川简阳镇农村蹲点从事科研及高产试验、示范、推广。1978年至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主任。1980年春至1980年秋在宜宾江安县铁清乡蹲点从事科研及高产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80年秋至逝世在宜宾长宁县农村蹲点科研,重点进行自然免耕高产研究、示范和推广。1994年4月赴墨西哥出席第十五届国际土壤学会议,会后顺访美国进行学术交流。1996年11月4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

土壤有机碳流失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纽带。全球大约有1SO OGt的碳是以有机质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Eswarran等,1993),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汪业动等,1999。金锋,2001),是陆地植被碳库(500^-6000t)的2-3倍,是全球大气碳库(750Gt)的2倍多,IPCC估计土壤凋落物对大气C Oz年通量的贡献是燃烧化石燃料贡献量的10倍(IPCC, 1990)。由于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巨大库容,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就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以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同时也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据统计,农业利用使土壤损失的有机碳在410亿一500亿t之间(Cole等,1996)。一般地讲,利用方式转变后自然土壤有机碳含量在40^-50年内将降低20%^-50%(Davidson等,1993; Hass等,1957)。低水平的农业生产,肥料使用不足,去除、lei烧植物残留物,以及缺少水土保持措施,是历史上土壤有机碳降低的主要原因(杨学明。2000)。为了减少人为碳排放、增加土壤碳贮存延长土壤碳的固定时间等问题,就必须了解土坡有机碳库的库容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壤有机碳库的分布及其转化日益成为全球陆地碳循环研究的热点〔王艳芬等,1998)。由于缺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砾石含量资料,对不同土壤或植被类型的面积估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精确度。研究土壤碳库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准确估算土壤碳库储量,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质(SOM)是农田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许多特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质的存在有关。同时,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土壤的发生、分类和农业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研究中,土壤有机质的组成、性质和有机碳、氮的转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1]。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在有机质的数量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是一个有机质积累和矿化分解的平衡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和转化速率等。20世纪70~80年代,人们从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方面, 对有机质分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土壤活性有机质( ASOM )的概念。土壤活性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植物养分供应有最直接作用的那部分有机质,主要包括微生物生物量( MB)、轻组有机质( L FOM )、易矿化的碳和氮、容易浸提的碳氮及碳水化合物[2]。土壤活性有机质可以表征土壤物质循环的特征, 可以作为土壤潜在生产力和土壤管理措施变化引起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早期指标[3]。许多研究者发现土壤活性有机质对土壤碳的变化较非活性有机质敏感得多,与土壤性质的关系比总有机质密切。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物和病菌损害) 以及促进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 可反映各种利用和管理条件下土壤恢复与退化的能力[4]。土壤活性有机质在指示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时比总有机质更灵敏,能够更准确、更实际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综合评价各种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本文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概念、组分以及与土壤质量的关系作了初步的阐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土壤活性有机质,并真正认识到其生态学意义,加强对活性有机质的研究。广义的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一切生物残体和其转化、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即纤维素、半纤维素、糖类、粗蛋白等以及各种各样的降解产物等非特殊性化合物和腐殖质类物质;狭义的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机质经生物化学作用而生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即腐殖质。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由土壤形成过程和农业措施所决定。每一个地带和地区,有着一定的生物气候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生物循环水平和特征。而农业措施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起着调节和干预的作用。土壤有机质本身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大量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锌、铁、锰等)。但因测定方法及时空变异等因素的影响,有机质中的元素组成及含量的差异很大。斯蒂文森(1991)的实验结果表明:富里酸中含碳量为40~45%,含氧量为44~50%,含氢量为4~6%,氮的含量<1~3%,硫的含量最低大约为0~2%;而胡敏酸中含有较高的碳量为50~60%,含氧量相对较少为30~35%我这也是复制的找全难度很大别指望别人给你找了,去看几篇综述吧!这方面研究很多的1汇总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看综述2对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问题不明确3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方式,对动植物的影响进行分析 -- 存在形态可以看土壤学书,有简介,南京农大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植物的多,4对其转化规律分析--查看长期定位田的研究吧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没听说过6国家地方标准-- 土壤总有机碳 《中国土壤**》这类书上有,常为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

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于1985年)和本区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始于2007年)前后间隔22年,在这一时期内,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表层(0~20cm深)SOC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最显著,导致表层土壤SOC密度及储量发生明显改变。

一、不同时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

图6-4为SOC含量的频率直方图,同时计算了不同土壤类型的表层SOC储量及年变化速率,结果见表6-6。对这两个不同时期SOC的含量、密度及储量进行对比发现,从第二次土壤普查到多目标调查,研究区SOC含量从主要集中在0.25%~0.5%范围内变为集中在0.75%~1.0%的范围;0.75%以上的SOC含量比例从11.49%升高为55.15%,相应<0.5%的SOC含量比例从49.94%降低为10.28%,总体SOC含量从0.53%升高到0.83%,经过22年的时间,本区SOC含量总体表现为升高的趋势。

图6-4 不同时期SOC含量对比图

表6-6显示,1985年表层SOC密度为1.33kg/m2,2007年表层SOC密度为2.12kg/m2。土壤类型中只有风沙土和盐土表层SOC密度整体有所降低,其SOC储量较1985年分别减小了21.55%,18.28%,其他土壤类型SOC密度均不同程度升高,SOC储量虽然局部地区较小,但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尤其水稻土和石质土增加量远大于减小量,总体分别增加了122.86%,95.41%。

表6-6 鲁东地区表层SOC密度及储量变化表

从年变化速率来看,以水稻土、石质土和砂礓黑土增加TOC最快,其速率分别达到72.93 t/(km2·a),56.22 t/(km2·a)和46.21 t/(km2·a),而全区表层土壤以35.94 t/(km2·a)的速率增加有机碳。这说明在22年来,研究区表层土壤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碳,总体表现为“碳汇”效应;由表6-6可见,表层SOC储量由72.94mt增加为116.19mt,净增了43.27mt,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得出总“碳源”值为2.35mt,总“碳汇”值为45.80mt。

二、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化特征

利用式(6-1)可以计算1985年SOC密度,同时对2007年和1985年SOC密度做减法运算,得到全区从1985年至2007年约22年间的SOC“源汇”分布图(图6-5)。22年来,研究区90.71%的区域SOC密度增加,SOC增加的“碳汇”区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其中青岛市中东部及研究区西部最为显著,SOC密度增加1.0kg/m2以上。

图6-5 表层(0~20cm)SOC碳密度空间变化图(1985~2007年)

SOC密度降低的“碳源”区分布有如下3个特征:①出现在沿海地带,潍坊北部海岸和胶东半岛海岸带,SOC密度均大幅度降低,一般降低0.4kg/m2以上,初步分析与高钙碱性环境不利于有机碳增加,另外与土壤盐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有关;②中低山区,毁林(草)开荒,林地、草地向旱地转化(SOC密度降低)是形成“碳源”的主要原因,另外沿海局部地带也存在这种现象;③矿集区及城镇所在地,城镇用地及矿山用地的扩大导致SOC密度降低,但由于面积有限,由此造成的土壤“碳源”效应相对较小。

三、影响有机碳密度变化因素

从变化机理上来分析,引起土壤有机碳密度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气温、降水、农耕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变化能够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发生变化,另外土壤 pH、土壤质地、土壤C/N值、微生物量等许多因素均可能影响SOC含量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但在不同区域,其主导因素不同。本研究从现有条件出发,对影响SOC含量及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农耕管理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碳含量影响较大,耕作措施变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传统耕作下,翻耕导致了土壤结构的变化及频繁的干/湿循环,使本来受到团聚体保护的SOC得以暴露,导致土壤中碳矿化速率提高,加速了土壤碳的释放,免耕、浅耕则减少了因耕作带来的对土壤的翻动,减少土壤接触空气的机会,减缓了土壤中碳、氮的矿化速率和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减少了反硝化作用所需的碳、氮基质供应量。同时,长期免耕可以提高土壤表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凋落物的转化也增加了有机碳的蓄积量,同时也避免了土壤中富含碳的大团聚体破坏。山东省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免耕、浅耕技术,对SOC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尽管免耕措施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但是长期实施免耕会出现土壤紧实度增加,表层有机质和植物养分富集,病虫草害严重等问题,而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SOC储量和养分含量,而且还能减少由于秸秆就地焚烧导致的碳损失和减轻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多施有机肥、植物残体还田,或种植绿肥这是增加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和氮磷钾矿质肥料配合使用,有利于土壤有机碳、活性炭、微生物碳和矿化碳含量的提高。

(二)温度与降水

土壤是气候变化影响的接受体,也是气候变化的记录者,气候在SOC蓄积及消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受土壤水分和温度控制。

温度对SOC的影响可能通过以下方式:一是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改变植物残体向土壤的归还量;二是温度影响SOC分解的速率,改变土壤有机碳的释放量。温度越高,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分解有机质速率加快,SOC密度越低。积温是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因此理论上SOC与积温也应具有上述一般规律。然而,本次研究发现积温与表层SOC含量间显著正相关,正好与其相反(图6-6),与表层SOC密度变化量相关性不明显(图6-7),但仍显示出正相关关系。说明气温不是影响鲁东地区表层SOC含量及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可能干扰了气温对SOC的影响;而对于深层土壤,积温越高,SOC含量越低(图6-8),满足一般规律。

降水量对SOC有着明显的制约性。土壤水分充足,则透气性差,原有机碳不易矿化,外源有机残体在水分作用下易于腐烂分解成小分子有机质,保存于土壤中,从而有利于SOC含量的提高;土壤水分不足,土壤孔隙度大,利于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不利于有机碳的积累。由图6-9可知,随着降水量的增加SOC密度变化量增加(碳汇效应),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而与土壤TOC含量关系不明显(图6-10)。

图6-6 积温与土壤TOC含量的关系图

图6-7 积温与表层SOC密度变化量的关系图

图6-8 积温与深层土壤TOC含量的关系图

图6-9 多年平均降水量与表层SOC密度变化量的关系图

图6-10 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土壤TOC含量的关系图

(三)大气CO2浓度

大气CO2浓度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生长而间接影响土壤碳循环。首先,大气CO2体积分数的增加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净初级生产力。并且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植物根系,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根分泌物的增加,使得根基沉积和根际呼吸作用也显著提高,因此促进了碳向地下部分的输入。有资料显示,当大气中的CO2体积分数加倍时,多数作物的产量就增加33%,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明显的碳汇。另外,大气CO2浓度的升高还将通过影响凋落物的化学组分及生态系统种类组成而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而且通过凋落物中C/N比的改变影响土壤微生物分解速率,从而导致植物-土壤系统中碳通量的变化。

(四)土地利用变化

随着山东省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 SOC的含量。本次研究表明(表 6-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SOC密度存在较大差异,起到使 SOC密度增加(碳汇)的典型土地利用转化方式是旱地到水田的转化、旱地等其他类型到林地、草地的转化;使SOC密度减小(碳源)的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是园地、林地、草地到旱地、水田到旱田、其他用地到水域用地、居民工矿用地的转化等。

(五)土壤性质

土壤质地、pH、化学元素组成等影响SOC的稳定与存储。表6-7为表层SOC含量和密度变化量与土壤部分指标的相关系数。通过相关系数表可知,SOC与多种元素存在明显相关性,土壤性质对SOC有如下影响:

表6-7 表层SOC含量和密度变化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系数表

1)土壤质地是影响SOC含量的重要因素。由图6-11可知,土壤黏粒含量与SOC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72。质地重,土壤保肥力强,通气性差,土壤水分含量较高,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矿化率低,容易积累;而轻质地土壤,保蓄力弱,养分流失量大,土体内常常是气多水少,通透性良好,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很旺盛,有机质不易积累,故含量往往偏低。

2)由图6-12可知,对于原TOC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后期SOC增加量越小(碳源效应越小)。这说明原TOC含量高的土壤,随着耕种年数的递增,有相当大的部分作为收获物被带出,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物减少,同时耕作增加了土壤的侵蚀,使土层变薄,也是SOC增加量减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这种动态平衡中保持一定的水平,人为的增施补充有机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

图6-11 土壤质地对TOC含量的影响图

图6-12 土壤原TOC含量对SOC密度变化量的影响图

3)土壤盐不利于有机碳的增加。土壤盐可能会促进有机质的分解而不利于有机碳的存储。图6-5中沿海部分地区表现为“碳源”效应。胶莱盆地中部为高矿化度水分布区,土壤盐度远高于西部地区,该区虽然也具“碳汇”效应,但TOC增加幅度比淡水分布区小得多,可能与K+,Na+,Cl-等盐离子不利于有机碳稳定与存储,从而与TOC含量及密度变化量之间出现负相关性(表6-7)。

4)SOC含量和密度增加量与 TOC/N比及 Se元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较高的TOC/N及Se含量可提高TOC 的固存能力。土壤、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内的 TOC/N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影响SOC的剖面分布及碳储量。研究表明,微生物对有机质正常分解的碳氮比为25:1。碳氮比大的有机物分解矿化较困难或速度缓慢。本区TOC/N范围为0.91~42.6,均值为9.13,低于全国均值10.21。Se是本区表层土壤富集强度较高的元素,仅次于TOC,且与燃煤及采煤有显著的空间对应关系,人为成因大于自然成因。土壤中 Se元素的腐殖酸结合态及强有机态累积约占全量的44.45%,即Se元素在土壤中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在表层土壤中,Se不但与 TOC 密切相关,且与SOC密度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表 6-7)。可见,无论 Se元素成因如何,它与有机碳的积累密切相关。

5)SOC含量和密度增加量与CaO呈负相关(表6-7),说明高Ca碱性土壤环境不利于有机碳增加。已有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碱性、富钙土壤环境下,由于富含氢氧化物、氧化物、磷酸盐和无机碳,有利于次生碳酸盐的形成,生成途径为SOC→CO2→ →CaCO3。胶莱盆地中部即属碱性富钙土壤,其表层土壤pH平均值高达7.9,CaO背景值为5.48%,是全国土壤背景值(2.16%)的2.5倍。因此,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碱性、富钙土壤环境特征。在此条件下,土壤虽然表现出“碳汇”效应,但却使SOC分解速度加快,SOC密度降低。

6)SOC含量和密度增加量与土壤SiO2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表6-7),说明高Si的沙质土壤有机碳易流失。土壤碳丢失途径除有机质矿化分解、作物收割等因素外,还包括河流输出、水土侵蚀、水文地质作用等。鲁东地区土壤母质多以花岗岩风化物为主,土壤熟化程度较低,而且颗粒较粗,SOC易流失。

(1) 曹建华、王福星,初探藻类、地衣生物喀斯特微形态与内陆环境间相关性,地质论评 ,1998,44(6):656-660;(2) Cao Jianhua & Wang Fuxing, Reform on the subsurface of carbonate rock by crustose lichen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8,72(1):94-99;(3) 曹建华 潘根兴 袁道先 林玉石,桂林岩溶洼地生态系统中大气 CO 2 动态及环境意义,地质论评 ,1999, 45(1):105-112;(4) 曹建华 袁道先,石生藻类、地衣、苔藓与碳酸盐岩持水及生态意义,地球化学, 1999 , 28(3):243-256;(5) 曹建华 潘根兴 袁道先,不同植物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淋失的影响及岩溶意义,第四纪研究 , 2000,20(4):359-366;(6)Cao Jianhua Yuan Daoxian and Pan Genxing, Preliminary Study on Biological Action in Karst Dynamics System, ISCA, 2000;(7) 曹建华 潘根兴 袁道先, 柠檬酸对石灰岩溶蚀动力模拟及岩溶意义,中国岩溶, 2001 , 20(1):1-4 ;(8) 曹建华 袁道先 潘根兴,岩溶动力系统中生物作用机制,地学前缘, 2001 , 8(1):203-209 ;(9) 曹建华 袁道先 姜光辉:土壤环境中温室气体 CO 2 动态对降雨响应的模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 26( 专辑 ) : 13-19 ;(10) Cao Jianhua, The effect of low-grade plants on weathering rates of carbonate rocks ,21 st Speleological School , Poland , 2002(11) 曹建华 袁道先 潘根兴,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地球科学进展, 2003 , 18(1):37-44.(12) Cao Jianhua, Ecological Features Influenced by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in Baojing Karst Area, Post Graduate Training Course on Groundwater Tracing Techniques,Graz / Austria, 2003;(13) 曹建华 袁道先 章程 蒋忠诚,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若干特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论文集,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3 , 289-303;(14) 曹建华 袁道先 章程 蒋忠诚,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地球与环境, 2004 , 32(1):1-8;(15) 曹建华 袁道先 潘根兴 姜光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碳转移对岩溶动力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地球与环境, 2004 , 32(1):90-96;(16) 曹建华 李先琨,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特征、演变与生态恢复,生态科学进展 ( 段昌群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7) 曹建华 袁道先 姜光辉 游省易,路南石林 地区土壤呼吸及稳定碳同位素日动态特征,中国岩溶, 2005 , 24(1):23-27 ;(18) 曹建华 袁道先等,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地质出版社, 2005 ;(19) 曹建华 潘根兴 袁道先, 岩溶地区土壤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及环境效应,生态环境, 2005 , 14(2): 224-229;(20) 曹建华 袁道先 章程 蒋忠诚 , 脆弱的广西岩溶生态系统:地质地貌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制约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待刊 ) ;(21) Cao Jinhua, Yuan Daoxian, Pan Genxing, Seasonal changes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 in Gui lin Karst Experimental Site, 科学研究月刊 , 2006 ( 待刊 );

  • 索引序列
  • 遥感土壤碳库研究论文
  • 土壤碳汇研究综述论文
  • 土壤有积碳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 土壤肥料学土壤研究论文
  • 土壤有机碳流失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