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题目修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题目修改

发布时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题目修改

目前是国际云降水物理委员会(ICCP)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和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气象学会理事和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和中国气象学会会员,“Atmospheric Science Letters”和“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杂志编委,多种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审稿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和“六大人才高峰”建设奖获得者,被评为省首批“333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是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目前他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行业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指导研究生40多名。 1996年3月至1999年10月: 博士研究生,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地球物理和行星科学系论文题目: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ze Spectra of PrecipitationParticles in Natural and Seeded Convective Clouds(自然和人工播撒对流云中降水粒子谱发展的研究)导师: Zev Levin 教授和Shalva Tzivion 教授1995年8月至1996年7月: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访问学者1987年9月至1990年5月: 硕士研究生, 南京气象学院论文题目: 阻塞高压过程中谱能量的串级输送导师: 陈久康教授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 南京气象学院本科生 1、2008年以来,国际云降水物理委员会(ICCP)委员2、2007年以来,国际杂志“Atmospheric Science Letters”副编辑、编委3、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委员4、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大气物理学委员会委员5、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委员6、2005年以来,江苏省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7、2003年以来,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会员8、专业杂志审稿:(10)、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9)、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8)、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7)、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6)、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5)、南京气象学院学报(4)、自然科学进展(3)、 重庆大学学报(2)、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中国环境科学 2005年9月开始: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系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讲师(Lecturer), 英国威尔士大学阿波里斯特分校数理学院(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Universityof Wales Aberystwyth, UK)讲授课程:大气物理学、大气动力学、能源与环境、电磁学1999年11月至2004年1月: 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英国利兹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Atmospheric Science,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Leeds, UK)研究方向: 对流云输送对对流层顶大气成分的影响,气溶胶(包括沙尘粒子)-云-大气化学相互作用及其对云宏微观结构的反馈作用1996年3月至1999年10月: 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地球物理和行星科学系1996年1月至1997年7月: 高级工程师,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研究所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 工程师,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研究所1984年8月至1990年12月: 助理工程师,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英国自然环境基金委(NERC)项目“ACTIVE(Aerosol and chemical transport in tropicalconvection) ” (2005-2008) 的子项目主持人。欧共体项目“PARTS(Particle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 (2002-2005)的主要完成人。欧共体项目“TROCCINOX” (2003-2006) 的主要参加者。英国自然环境基金委(NERC)UTLS-OZONE主题项目“Aerosols and trace gases entering the upper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through deep convection” (1999-2002) 的主要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播撒催化物的扩散”的主要参加者。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京地区灰霾形成机制及理化特性的观测研究”(2006-2008),负责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2007-2009),负责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资助项目,(2006-2008),B级。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大气气溶胶对我国云降水和区域气候的影响”,(2006-2009),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对流云对热带对流层上层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成分的影响”,(2007-2009)的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2006-2011)之“气溶胶-云相互作用与间接辐射效应”专题负责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07.4-2010.12)。江苏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07.8-2010.7),团队带头人。国家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京津经济区及华北区域气溶胶对云的改变导致的降水变化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2007.10-201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南方地形云和气溶胶相互作用的观测和理论研究”(41030962),(2011-2014),负责人。国家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三维云信息的融合方法研究与软件研制”课题,(2011.1-2013.12)。 专业杂志审稿: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审阅美国国家研究基金委NSF和荷兰国家地球和生命科学基金委NOW项目申请书合作召集和主持:- EGS-AGU-EGU 2003 Assembly Sessions AS18 和WS2- EGU 2004、2005 Assembly Session AS3.042000-2002年利兹大学环境学院内部系列学术讲座召集人合作指导博士生:Gerard Devine, Hugo Recketts 1995-1996: 中国政府留学基金1998: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地球物理和行星科学系Shimon Carnavitz MiriamPustenberg 优秀学生奖1985-1995期间获得内蒙古气象局和国家气象局奖励十数项 2008: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五年建设优秀人才2008:《云降水物理学》获江苏省精品课程2007: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Levin, Z., A. Teller, E. Ganor and Y. Yin, 2005: On the interactions of mineral dust, sea salt particles and clouds: A case study from the MEIDEX campaign, J. Geophys. Res.,已接受。Cui, Z., K. S. Carslaw, and Y. Yin, 2005: A numerical study of aerosol effects on the dynamics and microphysics of a deep convective cloud in a continental environment, J. Geophys. Res., 已接受。Yin, Y., K. S. Carslaw, and G. Feingold, 2005: Vertical transport and processing of aerosols in a mixed-phase convective cloud and the feedback on cloud development. Q. J. R. Meteorol. Soc., 131, 221-246.Yin, Y., S. D. Wurzler, Z. Levin, and T. G. Reisin, 2002: Interactions of mineral dust particles and clouds: Effects on precipitation and cloud optical properties. J. Geophys. Res.,107(D23), 4724, doi:10.1029/2001JD001544.Yin, Y., K. S. Carslaw, and D. J. Parker, 2002: Redistribution of trace gases by convective clouds -- mixed-phase processes. Atmos. Chem. Phys., 2, 293-306.Yin, Y., D. Parker, and K. Carslaw, 2001: Simulation of trace gas redistribution by convective clouds -- Liquid phase processes. Atmos. Chem. Phys., 1, 19-36.Levin, Z., S. D. Wurzler, E. Ganor, Y. Yin, and A. Teller, 2001: On the modification of mineral dust particles based on their path of transport and the effect on mixed phase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32, S201-S202.Yin, Y., Z. Levin, T. G. Reisin and S. Tzivion, 2001: The response of radar-derived properties to hygroscopic flare seeding. J. Appl. Meteor., 40, 1654-1661.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2000: Seeding convective clouds with hygroscopic flar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a cloud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J. Appl. Meteor., 39, 1460-1472.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2000: The effects of giant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pitation in convective clouds --- A numerical study. Atmos. Research, 53, 91-116.Yin, Y., T. G. Reisin, S. D. Wurzler, and Z. Levin, 2000: Modification of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CCN by cloud processing of mineral dust particles and the effects on cloud microphysics. Proceeding of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 Reno, Nevada, USA, 21-25 August 2000. 936-939.Yin, Y., 1999: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ize spectra of precipitation particles from natural and seeded convective clouds. PhD thesis, Department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s,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9: A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seeding with hygroscopic flares: sensitivity to seeding time, seeding height, seeding amounts, size of particles and environmental shear. Proceeding of 7th WMO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Weather Modification, Chiang Mai, Thailand, 69-72.Levin, Z., Y. Y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9: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hygroscopic and glaciogenic seeding on the evolution of spectra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s in convective clouds: A numerical study. Proceeding of 7th WMO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Weather Modification, Chiang Mai, Thailand, 73-74Reisin, T., Y. Yin, Z. Levin, and S. Tzivion, 1998: Development of giant drops and high reflectivity cores in Hawaiian clouds: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a kinematic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Atmos. Research, 45, 275-297.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8: The South African seeding experiment: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he sensitivity to particles spectra. Proceeding of 14th Conf. On Planned and Inadvertent Weather Modification, Everett, Washington, USA, 604-607.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8: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cloud seeding on the evolution of radar-measured properties. Proceeding of 14th Conf. on Plannedand Inadvertent Weather Modification, Everett, Washington, USA, 630-631.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8: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roceeding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 on Cloud Physics, Everett, Washington, USA, 530-533.Reisin, T.G., Z. Levin, S. Tzivion, and Y. Yin, 1998: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formation of giant drops in Hawaiian clouds using a kinematic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Proceeding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 on Cloud Physics, Everett,Washington, USA, 502-503.Reisin, T., Y. Yin, Z. Levin, and S. Tzivion, 1996: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Hawaiian clouds: Results for an idealized parcel model and a kinematic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4th International Cloud Modeling Workshop, Clermont Ferrand, France 12-16 August 1996, WMP report series 29, 13-18.银燕,达布和申乙鸣, 1996: 风速切变对垂直线源播撒物扩散的影响, 北京气象学院学报, 第11期。申乙鸣, 周林和银燕, 1996: 层状云的湍流扩散, 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11期。国际会议报告(部分):1. Reisin, T., Y. Yin, Z. Levin, and S. Tzivion, 1996: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Hawaiian clouds: results for an idealized parcel model and a kinematic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4th International Cloud Modeling Workshop, Clermont Ferrand, France 12-16 August 1996.2. Yin, Y., Z. Levin, S. Tzivion, and T. Reisin, 1997: 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Research Workshop of the Israeli Science Foundation on Trends and Advances in Numerical Modeling of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 Kibbutz Ginosar, November 17-20, 1997, Israel.3. Yin, Y., Z. Levin, S. Tzivion, and T. Reisin, 1997: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Israeli Association for Aerosol Research Eleventh Annual Meeting, Technion, Haifa, December 29 1997 Israel.4. 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8: The South African seeding experi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he sensitivity to particles spectra. `14th Conf. on Planned and Inadvertent Weather Modification, Everett, Washington, USA.5. 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8: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cloud seeding on the evolution of radar-measured properties. `14th Conf. on Planned and Inadvertent Weather Modification, Everett, Washington, USA.6. 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8: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 on Cloud Physics, Everett, Washington,USA.7. Reisin, T.G., Z. Levin, S. Tzivion, and Y. Yin, 1998: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formation of giant drops in Hawaiian clouds using a kinematic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 on Cloud Physics, Everett, Washington, USA.8. Yin, Y., Z. Lev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9: A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seeding with hygroscopic flares: sensitivity to seeding time, seeding height, seeding amounts, size of particles and environmental shear. `7th WMO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Weather Modification, Chiang Mai, Thailand.9. Levin, Z., Y. Yin, T.G. Reisin, and S. Tzivion, 1999: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hygroscopic and glaciogenic seeding on the evolution of spectra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s in convective clouds: A numerical study. `7th WMO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Weather Modification, Chiang Mai, Thailand.10. Yin, Y., D. Parker, and K. Carslaw, 2000: The venting of trace gases and aerosols by deep convective clouds. XXV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Nice, France, 25-29 April 2000.11. Yin, Y., T. G. Reisin, S. D. Wurzler, and Z. Levin, 2000: Modification of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CCN by cloud processing of mineral dust particles and the effects on cloud microphysics. ICCP 2000, Reno, Nevada, USA, 21-25 August 2000.12. Yin, Y., D. Parker, and K. Carslaw, 2001: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redistribution of trace gases by deep convective clouds. XXVI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Nice, France, 25-30 March 2001.13. Yin, Y., D. Parker, and K. Carslaw, 2001: On the venting of aerosols and trace gases by mixed-phase convective clouds -- A numerical study using a cloud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and chemistry. IAMAS2001 Assembly, Innsbruck, Austria, 10-18 July 2001.14. Levin, Z., S. D. Wurzler, E. Ganor, Y. Yin, and A. Teller, 2001: On the modification of mineral dust particles based on their path of transport and the effect on mixed phase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European Aerosol Conference 2001, Leipzig, Germany, 3-7 September 2001.15. Levin, Z., Y. Yin, S. Wurzler and T. G. Reisin, 2002: On the interactions of dust particles and clouds. Bi-national Israeli-Turkish Workshop on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Aerosols and Gases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Dead Sea, Israel, 6-8 January 2002.16. Yin, Y., K. S. Carslaw, and D. J. Parker, 2003: Redistribution of sulfate aerosols and precursors by mixed-phase convective clouds. EGS-AGU-EGU Joint Assembly, Nice, France, 6-11 April, 2003.17. Carslaw, K. S., Y. Yin, and D. J. Parker, 2003: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transport of trace gases to the free and upper troposphere in convective clouds. EGS-AGU-EGU Joint Assembly, Nice, France, 6-11 April, 2003.18. Yin, Y., S. Wurzler, Z. Levin, and T. G. Reisin, 2003: Effects of cloud processed mineral dust particles on mixed phase clouds, precipitation formation and cloud optical properties. EGS-AGU-EGU Joint Assembly, Nice, France, 6-11 April, 2003.19. Yin, Y., and K. S. Carslaw, 2003: Aerosol and gas transport to the upper troposphere in Deep Convection. Workshop on tropical Meteorology and Chemistry, 14-16 May 2003, Wessling, Pfarrstadl, Germany.20. Hill, A., Dobbie, S., Yin, Y., 2004: A bin microphysical LES model for evaluation of the semi-direct effect, EGU Assembly, Nice, France, 25-30 April, 2004.21. Yin, Y., Carslaw, K., Feingold, G., 2004: Cloud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 of aerosol and the feedback on cloud microstructure and precipitation, EGU Assembly, Nice, France, 25-30 April, 2004.

下面是知网中 作者为“王淑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1 二重Fourier级数的平行六边形求和及Neumann-Bessel级数的线性求和问题研究 吉林大学 2008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 主位选择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影响 长安大学 2010 3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 天津财经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 政府采购政策与自主创新研究 郑州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 基于功能点方法的软件项目挣值分析及进度评估流程研究 浙江大学 2006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6 喉癌组织中MKRN1和HSP90基因表达的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 2006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 ADSL2+技术研究及其在IP DSLAM上的实现 北京邮电大学 2006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8 干侵入在环渤海地区秋季暴雨中的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 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学毕业论文

答辩,,,15到二十号。。。。离校六月十号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 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电气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 电力工程与管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和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科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教学水平,掌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中从事各种信息资源管理,各种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基础培养规格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军训,有较强的民族责任感和上进心,愿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服务。 3.热爱科学事业,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进取。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素养,遵纪守法。 (二)业务方面 1.具备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现代经济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具备本学科所需的组织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运筹学等基础及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方法、技巧和信息系统的模式。 2.掌握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专门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得到必要的设计性实践锻炼,具备从事企业和组织机构的各种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初步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熟悉文献查阅和其它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 (三)体育方面 1.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健康的身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三、实践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本专业学生在校四年,共安排3次(不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整段时间的集中实习,总计安排实践教学时间10周。具体安排如下。 1.课程设计(2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数据库原理、计算机高级语言后结合课程的学习,应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系统的开发,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系统的开发等过程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原理、过程,为今后的课程学习与教学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2.教学实习(3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具体课题的设计任务,用计算机程序语言实现设计要求。在教学实习中,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亲身实践,掌握程度设计和程度调试的方法、技术,熟悉常用的编程工具。 3.毕业(生产)实习(6周)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开发信息系统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习单位信息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信息需求,按照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律,从初步调查入手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进入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等各阶段,并完成相应的系统分析报告和系统设计报告,最后从管理方法、组织行为和信息技术三方面,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分析探讨,撰写出有一定创新意义、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论文

不会。1、一般情况下论文查重检测不包括文献综述的,论文查重检测是把文献综述里引用部分的内容去掉后再进行查重检测的,这样是可以有效降低论文重复率的。所以在撰写论文内容时,要先和导师沟通,了解清楚文献综述是否可以免于查重检测,在撰写引用部分的时候,是要根据正规操作,格式是要确保正确的。2、要是有特殊情况,比如学校要求论文查重检测包括文献综述部分的话,那么是要做好相应的标注,而且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根据要求标准进行引用,就不会出现论文重复率检测过高的问题。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引用部分,只要借鉴内容比较少,原创内容比较多,那么是不会被识别为重复内容的。

答辩应该是5月底6月初,离校一般在6/20左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直接套用!

每一个内容都有参考句式,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往上套即可。

1. 论题的背景及意义

例:...研究有利于全面...的特点,可以丰富现...的研究。

这一...研究可以弥补......研究的不足,深化与之密切相关......的研究......研究。

......角度进行研究,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问题,突破传统的......的角度去研......的模式,使......的研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例:......在国际的研究现状;......国内的研究现状。

文献评述(把上面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一下即可)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A研究目标与内容

例:

本文拟......分析......分析两部分。首先对......情况重新审视,深入分析......,然后与其相关的......进行异同比较,最后归纳......的类型,并得......启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情况

B拟解决的问题

例:

根据对......的现有研究成果,在全面考察的......情况下,结合......综合考虑......因素,以确定......

绘制相应的......模型后,通过实验结论证实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 研究方法

例:

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电子资源数据库等途径查阅大量文献,理解......等相关知识,理清......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学习......有关理论,获取......等相关数据信息,为设计......提供思路和参照。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选取......,进行数据分析,考察.......。

统计分析法:运用......数据分析软件,采用人工操作和计算机统计向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经过人工和计算机校对筛选出所有合乎要求的信息,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5. 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

例:

通过与现......技术的结合,使用......软件设计模型,......运用到......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6. 进度计划(根据自己院校修改相应时间即可)

例:

2020年10月中旬-2020年11月底确定论文选题,完成开题报告及答辩。

2020年12月初-2021年1月底撰写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前X章

2021年2月初-2021年2月底撰写论文后X章,完成初稿。

2021年3月初-20213月底交导师审批修改,完成二稿。

2021年4月初-2021年4月底进一步修改格式,完成三稿。

2021年5月初-2021年5月中旬查重定稿,装订成册及论文答辩准备。

7. 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例:

已积累了一定的相关文献,初步研读了其中的大部分文献,并将其分类以方便日后查阅参考,基本完成了本研究的准备工作。

8.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例:

已经查阅到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并且研读了其的大部分文献,理清了论文的基本思路。

尚缺少的研究条件

例:

由......的使用权限有限,使得搜集到......不多,关......的搜集比较困难。

对......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自己......理论素养还不够深厚。

拟解决的途径

例:

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扒兄功能,向其他高校图书馆求助,同时向老师和前辈寻求帮助。

完毕!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试验室建设,研究对象为信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目的

我选择了《信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这个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学习和巩固通信原理及其相关知识,并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进一步熟悉和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对信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及其实现有较深的了解;为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收集资料、消化资料和综合资料的能力等等。

2.2、意义

从事电子通信业而不能熟练操作使用matlab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在工作和学习中将是寸步难行的。在数学、电子、金融等行业,使用matlab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设计、仿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在通信、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众所周知,实际过程中信传输都要经过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由于消息传过来的原始信即调制信具有频谱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而,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反之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

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研究现状

matlab是由math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种面向科学与工程的计算软件,通过matlab和相关工具箱,工程师、科研人员、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相应的科学计算工作。

matlab本身包含了600余个用于数学计算、统计和工程处理的函数,这样,就可以迅速完成科学计算任务而不必进行额外的开发。业内领先的工具箱算法极大的扩展了matlab的应用领域,所以matlab自推出以来就受到广泛的,信处理工具箱就是其中之一,在信处理工具箱中,matlab提供了滤波器分析、滤波器实现、fir滤波器实现、iir数字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阶次估计等方面的函数命令。

3.2、发展趋势

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过去所依赖分析的技术已逐渐不敷使用。利用电脑来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已是当今工程师的必要工具。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科学计算,能够极大加快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的进度,减少在编写程序和开发算法方面所消耗的时间和有限的经费,从而获得最大的效能。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成果的应用价值

4.1、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众所周知,实际过程中信传输都要经过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由于消息传过来的原始信即调制信具有频谱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而,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反之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但是在计算机中的模拟和实现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法的,如果将采样的频率放的高一些,数字的所造成的失真就不容易察觉了,采用计算机对信进行处理的话,非常的方便,这也是数字代替模拟的的原因之一。

2、信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方式

在信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作为载波信。一个正弦信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作载波信。可以对脉冲信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数字信调制的三种基本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

在信的解调中首先已调信中检出调制信的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幅值调制就是让已调信的幅值随调制信的值变化,因此调幅信的包络线形状与调制信一致。只要能检出调幅信的包络线即能实现解调。这种方法称为包络检波。检波后的信,再经低通滤波,滤除高频信,即可获得所需调制信,实现解调。

3、信调制与解调的`matlab教本程序编制

利用matlab本身包含了600余个用于数学计算、统计和工程处理的函数,就可以迅速完成科学计算任务而不必进行额外的开发,而且信与系统,通信系统工具包可以很容易的使用matlab开发语言——m语言快速的实现信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的仿真。

4、整个系统的实现过程

首先利用matlab编制教本文件,对信调用相应的函数进行各种调制,产生各类已调波及对其进行解调,同时进行频谱分析,然后利用simulink工具箱对其进行解调仿真,通过改变参数并观测结果为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4.2、信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的应用价值

调制与解调是信处理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系统的仿真和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必要保证。利用matlab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通信系统的分析和仿真,尤其对于我们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与设计非常有利,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开设《高频电子基础》和《信与系统》等课程提供模拟信的调制与解调的计算机虚拟试验。

5、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1、XX年秋季学期第11周前

接受毕业设计任务书,学习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有关规定。

2、XX年秋季学期第12~20周

阅读指定的参考资料及文献包括10万个印刷符外文资料,基本完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等任务。

3、XX年年春季学期第1周

进一步修订完善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使其在内容及格式上符合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

4、XX年年春季学期第2周到第6周

完成各单元电路设计,protel辅助分析。

5、第6周至第12周

完成电路制作,调试。

6、第13周

完成毕业设计,全部成果交指导老师批阅。

7、第14周

毕业答辩

6、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完成硬件设计,提供protel电路原理图及pcb印制版图,最终达到硬件软件能准确无误的应用的目标。

完成时间:第15周

7、现有条件

现有protel软件及制作硬件的必要设备,可以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与设计。

记得要开头就点题,这样给人会留个好的印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答辩ppt

我也是滨江的,去年到听学长答辩,一开始要简要的概述一下你的论文,不过他们没有做ppt,看着自己的论文概述下。然后老师(有两个)给你提问,说说你那图是怎么画的?是自己画的吗?这公式你懂吗?还会说一下你的论文的排版什么的,

答辩应该是5月底6月初,离校一般在6/20左右

很多同学在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江苏省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正规公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南京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南京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系查重

第一步:选择论文查重系统

查重论文首先需要选择一款合适的论文查重系统,在如今的市场上存在着诸多的论文查重系统,在其中选择一个性价比高、查重权威性强、检测速度也比较快的查重系统是比较合适的,大家可以选择PaperPP论文查重系统。

第二步:进入论文查重入口

选择好合适的论文查重系统之后,进入到系统内容页面,然后找到论文查重入口点击进入。有些论文查重系统比如知网有划分多个查重入口,每个查重入口对应适合检测的论文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注意选择正确合适的论文查重入口。

第三步:填写信息提交论文

然后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和学校名称等信息,然后上传论文文档或者将论文内容复制进输入框,然后支付查重费用提交论文进行检测。

第四步:下载论文查重报告

一般论文的检测时间大概在5~30分钟,字数越多的论文查重时间越长,并且高峰期的查重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等待查重时间完成之后,找到论文查重报告将其下载。

第五步:修改论文内容降重

查重报告上会详细标明重复率结果,并且会对重复的内容标记比较醒目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橙色和红色,着重修改这部分内容进行降重即可。

2018年5月18日前:通过《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每位学生给两次检测机会,检测重合率理工科超过30%、文科超过20%的论文(设计)返回修改,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两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必须参加二次答辩。提交的内容都会检测的,引用的内容也会算进总重复率里面,如果不放心可以提前去上学吧论文查重网站进行检测。望采纳

学硕不高于15%

  • 索引序列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题目修改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学毕业论文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答辩ppt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系查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