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有关肖邦叙事曲一论文题目

有关肖邦叙事曲一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有关肖邦叙事曲一论文题目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埃尔文·舒尔霍夫《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圣桑《死之舞》S.555音乐特征及演奏探析 《小河淌水》《槐花几时开》的演唱特点与艺术分析 吉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的演奏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的曲式分析与演奏 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Op.38)曲式分析与演奏研究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多声部研究 巴托克《小宇宙》曲式分析与教学研究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式结构研究——以九首钢琴奏鸣曲为例 万哈尔《D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曲式分析及演奏诠释 乔治·利盖蒂钢琴组曲《利切卡尔》分析研究 从曲式分析到风格分析——音乐分析课程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设想 中国民歌《茉莉花》之研究——以江苏、河北两地《茉莉花》为例 对我国现行常用曲式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教学与演奏分析 王立平与《红楼梦》声乐作品研究 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特点——以贝多芬奏鸣曲《热情》为例 古典隽永,情融浪漫—勃拉姆斯三首钢琴三重奏创作技法研究 论奏鸣曲式在胡梅尔钢琴奏鸣曲的运用 钢琴基础教材的音乐性与技术性的阐释与展望——以《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为例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演奏技巧剖析 论肖邦E大调第四首谐谑曲 谈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 勃拉姆斯三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音乐分析研究 《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之创作与演奏风格探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音乐理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曲式分析》课程为例 勋伯格Op.15/1,《在茂密绿叶的遮掩下》-声部连接、和声和谐度、歌词、曲式分析 舒曼《C大调幻想曲》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统一 罗德里戈早期吉他协奏曲研究 一曲壮丽的革命诗篇——柯达伊交响变奏曲《孔雀飞》的曲式分析与内容初探 格拉祖诺夫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思维研究 李斯特《塔兰泰拉》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刘文金二胡作品研究 黎英海钢琴作品《夕阳箫鼓》民族化元素及演奏研究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冬的咏叹调研究——以杨晓冬的两首咏叹调为例 偏而不离——认知诗学视角下《裂缝》的解读 合唱准备练习探究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创作风格与钢琴演奏分析 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分析 黄虎威长笛独奏《阳光灿烂照天山》结构分析及演奏难点 莫扎特歌剧《牧人王》中咏叹调《我爱你,这爱情坚贞》的演唱分析 徐景新创作歌曲的演唱探微——以《飞天》、《春江花月夜》、《卜算子 咏梅》为例 维奥蒂《a小调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研究 歌剧咏叹调《你也知道他,妈妈》的艺术特征研究 试论民族歌曲创作与演唱中的风格性与兼容性——结合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的演唱体会 马思聪四首小提琴作品解析 探究小夜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以舒伯特、托斯蒂《小夜曲》为例 浅谈绛州鼓乐<滚核桃>的演奏技法应用及艺术表现 申克音乐分析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乔治·格什温歌剧《波吉与贝丝》中二首唱段分析研究 由《我爱这土地》分析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 浅析约翰·约阿希姆·匡茨《c小调三重奏奏鸣曲》创作背景和演奏特点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20号Op.49.2第二乐章的双排键电子琴编配与演奏解析 探究小夜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以舒伯特、托斯蒂《小夜曲》为例 伊萨伊《第六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Op.27)作品及演奏分析 筝曲《醉·舞倾城》的创作特点与演奏分析 德彪西《萨克斯管与乐队狂想曲》的音乐学分析 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探微 艺术歌曲《梁祝新歌》的演唱诠释与研究 歌曲《淋湿的梦》的艺术特点及演唱探析 歌曲《我怎样去爱你》的演唱分析 歌剧咏叹调《前天夜里,我的孩子》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作品《土家撒叶儿嗬》的演唱分析 格拉纳多斯钢琴组曲《戈雅之画》之研究 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分析和演唱处理 艺术歌曲《湘累》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四川大竹盘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创作技法 希曼诺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分析与研究 论米夏克低音提琴第一奏鸣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 贝多芬早期变奏曲的艺术特征——以变奏曲WoO 71为例 怀揣思乡情 盼望归故乡——探究《望乡词》的艺术情感及分析 交响组曲《五行》之创作体会与技法分析 库夏科夫《冬季素描组曲》音乐创作及演奏分析 特奥巴尔德·波姆《大波兰舞曲》Op.16作品与演奏分析 歌曲《孟姜女》的艺术风格及演唱分析 套曲《夏夜》中浪漫主义风格与演唱元素的呈现——以《在滨海湖上》和《离别》为例 论歌剧《茶花女》中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演唱分析 歌剧咏叹调《你也知道他,妈妈》的艺术特征研究 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D.845)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肖邦《降B大调华丽变奏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舒曼钢琴组曲《森林情景》音乐与演奏分析 古筝协奏曲《红高粱叙事曲》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许学东扬琴作品《瑶山夜画》的演奏分析 路易斯·斯波尔单簧管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法——以No.20为例 二胡作品《曾侯乙传奇》的二度创作探索和实践 巴拉基列夫“回教风幻想曲”《伊斯拉美》演奏技巧研究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演奏技巧剖析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为例 巴赫《创意曲集》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裕固族民歌《木拉呗哩》的演唱探析 豫剧风格在叙事歌曲《木兰从军》创作与演唱中的呈现 塔克塔谢维利《C大调长笛与钢琴奏鸣曲》的音乐与演奏技巧分析 Max Reger三首中提琴无伴奏组曲音乐演奏分析 何占豪古筝三重奏《姐妹歌》的演奏分析 宋词新曲的演唱分析——以音乐会中两首曲目为例 肖邦《波兰舞曲》Op.26结构特征研究 舒伯特《即兴曲》D.935的音响版本比较 莫扎特F大调第十九钢琴协奏曲K.459音响版本研究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肖邦一枚钻石戒指。肖邦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些经历,和他此后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郑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 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十九世纪上半叶波兰进步的、民族的浪漫主义文艺,对这个斗争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象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他一再嘱咐肖邦,要"为了人民,通过人民!" 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也对肖邦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 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它不仅打击了欧洲反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也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他们不顾反动当局的逮捕、镇压,酝酿着新的起义。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写道:"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 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他写道:"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十七世纪的波兰围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他曾击败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复了祖国的疆土,并将土耳其人逐出维也纳和匈牙利,名震欧洲。)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1830年11月2日,20岁的肖邦告别了亲人,坐着马车离开首都华沙。在城郊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你的才能从我们的国土中生长,愿它到处充分发扬,...... 通过你乐艺的音响,通过我们的玛祖别克、克拉可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显示你祖国的荣光。" 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 肖邦离国几周以后,华沙就爆发了起义,并获得了成功。据说肖邦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曾拟回国,是他的挚友梯图士苦功他不要回去。当梯图士出发回国参加起义后,肖曾雇了一辆驿车追赶,准备和他一起回国,结果因未能赶上而返回维也纳。这时,肖郑在给华沙的友人马图申斯基的信中写道:"为什么我不能相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830年11月的华沙起义,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赶跑了俄国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政权。波兰人民的这一英雄业绩,震撼了整个欧洲,是欧洲革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可是,在取得胜利后不到一年,就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使起义的成果被断送。俄国侵略军又重新攻陷了华沙,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又是在一个寒风萧瑟的日子,肖邦在去巴黎的旅途中,听到了华沙重新陷落的消息。这时,他义愤填膺、悲痛欲绝。在写给梯图士 的信中,他表示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啊,上帝啊,你是存在的!存在而不给他们报应!你不管莫斯科佬的罪行,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莫斯科佬!我可怜的父亲!我高尚的父亲,可能他在挨饿,他也没有钱给母亲买面包!妹妹也许遭受放肆的莫斯科败类的狂暴蹂躏!帕斯凯维奇(帕斯凯维奇是攻陷华沙的俄国统帅。),这条莫墓列夫的母狗,占领了欧洲那些头等君主国的驻节地!?莫斯科佬将成为世界的统洽者?......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佬都不能杀啊!"尽管肖邦 的父亲一再劝告他不要抛弃俄国"国籍"(当时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居民均属"俄国籍"),可是肖邦在维也纳始终不去把他的俄国护照延期,而甘愿放弃"俄国籍",当一名"无国籍"的波兰流亡者。 同时,肖邦在维也纳也没有动用俄国占领华沙的反动头子康斯坦丁大公写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的介绍信,从此和俄国统治者彻底划清了界限。以华沙起义为标志的波兰民族独立运动,好比是一所爱国主义的大学校,造就了无数波兰的民族战士,也哺育了一批波 兰的民族艾艺家。刚离开华沙时,二十岁的肖邦还相当幼稚,可是,华沙起义以后的.二十一岁的肖邦,已被祖国的灾难磨练得坚强起来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也变得更强烈了。 1831年肖邦到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王朝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黎,尽管在文化艺术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成为全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可是,正如肖邦在巴黎时所说的:"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有最下等的卑污,有最伟大的慈悲、有最大的罪恶;每一个行动和言语都和花柳有关;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使你在这个天堂里成为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谁也不过问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不可。"1833年初,肖邦在给多·泽瓦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我已经进入最上层的社会,与大使、公爵、部长交往,......因为据说高尚的趣味是从这里出发的;假如有人在英国或奥地利大使馆听过你,你马上就有更大的才能了;假使沃德蒙公爵夫人庇沪你,你马上就弹奏得更好。" 由此可见,肖邦在巴黎尽管假快打开了局面、获得了成功,但他是不满意的。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 恨的流亡者那痛苦的心灵。1832年底,他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的优美艺术部长:"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这是我向阁下作自我介绍所能使用的全部头衔——恭顺地向您请求把音乐学院大厅供他一月二十日举行音乐会用......"。这封信清楚地表明了肖邦在巴黎的身分和他的心情。和上层人物交往,日益使他感受到"假发所掩盖的是巨大的空虚。" 唯有和波兰侨胞在一起,他才感到亲切。他热情无私地帮助流亡的波兰同胞,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谈、回忆,并为他们不知疲倦地演奏。1836年,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是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的小提琴家里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时,肖邦积极地为他进行筹备,唯一的要求是要他为波兰侨民开一场音乐会。最初里平斯基表示同意,后来却又拒绝了,因为他不久要去俄国演出,如果他在巴黎为波兰侨民演奏,会引起俄国人的反感。这佯的"理由"激怒了肖邦,他愤然断绝了与里平斯基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道:"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 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 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给了北方的暴君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这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肖邦没有辜负亲友和老师的期望和嘱咐,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祖国的心。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娱乐变成了放荡,这里金子.龌龊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 系。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的波兰人有几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国,大多是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从政治上 说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保守派和民主派。保守派倾向于君主立宪制,而并不热心于社会改革;民主派则主张立即解放农民,反对专制制度。对于在巴黎的波兰民主派人士,肖邦一个也不认识。从思想观点上看,肖邦更多地倾同于保守派。所以,对于1830年 和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肖邦表现得相当冷淡。 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阶级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1835年,他曾去德国的卡尔士巴德与父母短暂地相会过一次。同年在德累斯顿认识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儿玛丽亚,和她发生了恋爱。 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贵族,只是"一个音乐家", 不门当户对,而遭到玛利亚父亲的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他们就同居了,一直到1847年才决裂分手。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交往, 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 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等。这些文艺家们尽管各人的风格、个性往往不一致,但他们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所启发,这对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慰籍。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过的岁月,仍然充满难以排遣的孤寂感。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感受,始终使他悲郁不已。从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经常患病,身体相当衰弱。举行公开的音乐会,尽管可以带来金钱和荣誉,肖邦却并不喜欢。他最大的愉快还是和波兰同胞在一起。他说:"就象不能拒绝给病人服药一样,我从不拒绝给密茨凯维文和诺尔维德弹琴,无论他们当中哪一个人来, 我都会坐下来弹琴,有时始终连一句话也不说。我的音乐不止一次引起他们流泪,这眼泪难道不是民族艺术家最高的十字架(意即报酬)吗?"184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是否仍然会回祖国呢?!或者是完全疯狂了?!我并不替密茨凯维文和索邦斯基担心——这是一些坚强的脑袋,这些脑袋再经过几次流亡侨居的生活也不会失去理智和力量。"从这些话中间可以看出肖邦作为一个"自愿的政治流亡者"在异国的苦楚。但是,他宁愿蒙受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兰去当异族统治下的"顺民"。 1848年,他应邀去英国和苏格兰访问演出,尽管受到热烈欢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国人评价什么都用英镑,他们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它是奢多品。"他在英国时这样写道:"在我心里,已经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觉得忧愁,可是我麻醉自己,......我感得到一种沉闷的苦痛,......我早已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了。 我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我简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着,耐性地等待着自己的完结。"肖邦的最后几年就这样完成了他个人悲剧的终结。可是,对于祖国,对于未来的祖国复兴,肖邦始终念念不忘。1846年波兰爆发了克拉科夫起义,失败后,加里西亚又发生了农民起义。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热情,他在信中欢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进行得极好";"加里西亚的农民给沃伦和波多尔农民做出了榜样;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兰将是一个强盛、美好的波兰,总之,波兰。"1848年3月,波兹南公国起义,4月即遭到普鲁士的镇压。肖邦对此也表示了极大的惋惜: "我......知道了关于波兹南公国全部可怕的消息。除了不幸,就是不幸。我已经万念俱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祖国未 来的热情憧憬,体现了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热爱使肖邦说出了他的遗愿:"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末,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见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如何发给你?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还是很有圆舞曲的味道的。特别是高潮部分,左手伴奏一直弹的是“蹦嚓嚓”的三拍子。也许是肖邦对夜曲实在太钟爱了,以至于在圆舞曲中也有很强的夜曲色彩。这是一种淡泊到及至,反而显得深刻的曲式,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寂寞冷清的夜晚,一位深闺中忧郁的女子,一声惆怅凝重的叹息。钢琴缓缓地奏起稍显庸懒的旋律,但似乎又带着些许神秘的气息。忽然觉得这种静谧与苏轼笔下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在我们沉醉于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音乐中时,突然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旋律线条,如淙淙流水般的音符哗哗地淌下来,这样的流畅任是最润滑的丝绸也是无法比拟的。略带跳跃性的弹奏,使得意境更加飘渺,恍如仙乐般空灵、澄澈。你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离天空很近的地方,看群云散去,仙女舞蹈的场景?那就是升C在我的眼中所呈现的画面。每次听肖邦,都会想起他在孤岛上的生活。或许乔治·桑的选择没有错。肖邦以燃尽生命为代价,在孤独的陪伴下,写出了一个与世隔绝之人的失落和快乐。我不知道孤岛是不是他的归宿,总之,当寂寞靠得很近很近时,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丽,美丽得令人忍不住伫足,为它轻轻地歌唱。

肖邦叙事曲论文题目

浪漫派钢琴诗人在西方历史上,19世纪可以说是中产阶级与贵族体制之间,经过数百年斗争后的决战期。前者因12世纪以来行业公会以及自由城市而兴起,后者则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隆隆炮火的伴随下,成为昨日黄花。19世纪浪漫派的艺术家,犹如革命血海中绽放的一朵红玫瑰,一方面和数百年来形同生命共同体的贵族社会做最后一刻的依偎;一方面又嘶喊着个人主义的曲调,在舞台上凝聚了前所未有的热力,成为偶像崇拜的对象。1791年古典乐派灵魂人物莫扎特归天,次年,朝气十足的贝多芬赴维也纳求发展,成为当时乐坛新一代的代表。而法国大革命也在此际爆发,引燃了浪漫时代的星火。1809年至1811年乃“革命之子”拿破仑除旧立新的关键时期。而此刻欧洲乐坛亦物换星移,除了古典之父海顿的去世(1809)以及门德尔松(1809)、肖邦、舒曼(1810)与李斯特(1811)等浪漫大师的相继诞生,普罗米修斯般的贝多芬也即将投入他的晚期风格,为浪漫乐派带来火种。肖邦生于波兰,祖籍是法国,又曾游学德奥,对巴赫以及莫扎特的音乐推崇备至。这三个不同的民族对肖邦产生了极微妙的影响,而他也擅长于撷取各民族的精华。有人说波兰赋于肖邦骑士的精神与历史的创痛,法国带给他优雅的气质,而德国则增添了他浪漫的情怀。诗人海涅用更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肖邦,“他即非波兰人,又非法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属于莫扎特、拉斐尔与歌德所代表的更高的境界,诗里的梦境才是他真正的故乡。”不同于绝大多数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肖邦并未写作大型的纯管弦乐曲或歌剧,而仅以钢琴一种乐器取胜。肖邦的精神实际上极为古典,除了上述的巴赫、莫扎特之外,他也很欣赏洛可可时期意大利键盘音乐作曲家斯卡拉弟。肖邦近两百首的各式钢琴音乐,尽管诗意盎然,引人遐想,却多藉古典曲式为题,例如前奏曲、奏鸣曲、变奏曲;或以特定样式的性格小曲(character pieces)为本,例如玛祖卡舞曲、夜曲、叙事曲等、将乐曲所能引发的任何想象空间完全留给演奏者与听众,而不同于门德尔松、李斯特、舒曼等擅用多姿多彩的标题音乐手法创作的浪漫派作曲家。虽然肖邦一生中并不常在正式的音乐会上公开演奏,却受到了舒曼、李斯特等同辈极高的推崇,属19世纪出类拔萃的钢琴大师。德国作曲家兼指挥家希勒(Ferdinand Hiller)曾妙笔生花地形容道:“别人弹来优美的装饰音,到了肖邦生上便化为多彩的花环;别人弹来灵巧的技巧,肖邦的演奏则如飞燕翱翔,……即使你对肖邦的作品有最深刻的了解与发自内心的熟稔,也无法掌握他在演奏中传达诗意的独门绝活。”像肖邦这样集作曲家和演奏家于一身的情形,在20世纪之前乃属常态,演奏家不演奏过时的古典音乐,而以演奏当代的,尤其是自己创作的乐曲为时尚。18世纪的观众前往欣赏一场莫扎特的音乐会,是希望莫扎特演奏自己的新作。同样,19世纪30年代巴黎观众在听肖邦演奏时,他所弹的也的半是自己的曲子。现在所谓的古典乐坛,作曲与演奏是完全分工的,要先有曲子、乐谱,才有演奏。但巴赫、莫扎特、肖邦的情形有时正好相反,是先有演奏,边弹边创作,经过几次演奏之后,曲子才开花结果。生活在欧洲动荡的局势中,历经了多次凄美的恋情,忧郁的肖邦,即使在微笑的音符中也能找到。在他的《葬礼进行曲》声中,一抔波兰尘土伴着他长眠。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写作背景:肖邦的叙事曲,是受了波兰革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启发而创作的。感情分析:肖邦既吸收了古典传统创作手法又对传统的创作手法进行研究和大胆的开拓创新,他的作品是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进而形成他自己独有的风格。它无论是在旋律、节奏特点,和声、调性的特点,结构的特点方面,还是在内容精神的表现方面都突出地体现了独特的音乐特征,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叙事曲这一器乐体裁,赋予了叙事曲全新的意义,使之具有戏剧性效果和交响性规模,提高了它的音乐表现力,对后世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发给你?

肖邦个小调叙事曲论文答辩

1.已经逝去的人的作品,其真正内涵只有自己知道,后人再怎么研究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也许大家说某人是权威,个人认为纯属无稽之谈,他又不是肖邦,怎么能明白肖邦怎么想。2.肖邦是公认的一个很神经质的人,他的曲子,即使是夜曲,最开始也不是整齐弹奏的,这更增加了情感的研究难度。3.如果是技巧和纯作曲科学的角度,肖邦的曲子非常简单,没有太大的学术价值。所楼主不必太在意研究现状,你自己的理解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永远不再有肖邦,但是我们有自己,肖邦和不同的人结合会产生不同的内涵。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肖邦的叙事曲与一些浪漫主义诗歌有联系,就第一叙事曲来说(现在比较确认),它的创作受到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 华伦洛德》的启示,讲的是康拉德 华伦洛德在敌营中潜伏,积极准备光复祖国,最后牺牲的故事,与肖邦的爱国情怀有很深的一致性。

此曲为奏鸣曲式,但有许多较为自由之处。 开头是7小节的引子。第8小节开始,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开始,这里有一个主题与和声进行错位的现象。第9小节在和声上是引子的终止式,但从速度、节拍上已经进入了主部,从而形成了和声不到位的情况。主部是从引子的补充终止开始,并且屡次反复:Ⅳ-Ⅵ-Ⅴ。主部仿佛是一段抒情性的叹息。共28小节。最后停在g小调的属七和弦上。第36小节开始进入连接部,从g小调的主音开始,以4个一组的8分音符为单位进行,4小节之后,单位进行了变化,头一个音符变为2分音符此时,音乐变的不安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惊惶,音乐变的越来越快,仿佛海浪般汹涌而来,从右手上下起伏的旋律中,能让你感到自己在被海浪玩弄的小舟上是那么的恐惧和无助……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功能的段落,规模较大。调性经历了g-a-g的过程,左手始终有着主持续音的伴随,仿佛是掀起恶浪的真正力量之所在。直到最后,它似乎都没有担负起真正连接的作用,在大浪稍稍宁静的时刻,副部主题悄悄地来到了。 降E大调开始,共15小节,是个8+7的复乐段结构左手以琶音为主,悠美而且让人觉得背后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似的。 结束部从第83小节开始,主部素材派生而来,但是,它延续了副部的降E大调,依旧是叹息,依旧是呼唤,催人泪下的感动。 接着94小节开始进入了展开部。在a小调上开始,并始终有属持续音伴随。首先展开主部,具有悲剧色彩。作者在展开手法上采用了性格变奏,在展开时保持了句子的完整性。第106小节展开了副部主题,此时曾另人感动的副部主题爆发出了非常大的能量,音乐形象变的极具英雄气概,调性经历由A大调-G大调。这是副题的一次性格变奏,具有动力性。右手旋律及左手的伴奏织体都变的非常饱满,每个和弦在ff的力度上如革命的炮声般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那是渴望自由的呐喊,那是对敌宣战的呐喊!第126小节开始展开连接部素材,这是一个即兴的乐段,无法看清句子的脉络。在降E和声大调上展开,具有幻想的性质。第138小节是展开的第四个段落,左手具有圆舞曲的节奏特征,仍在降E大调上,并且在主题上具有谐谑曲的特征。第146小节,开始准备再现降E大调上,但从句子上看不是十分清晰。在经过长距离的右手旋律及力度爬升后,第167小节,副部首先出现在再现部中,此时的调性却仍在降E大调上竟然没有和主部的调性统一,此时的再现仍似乎动力性的,左手的琶音比呈示时密集了一倍,右手的和弦改为8度双音,但有许多自由变奏的因素,显得情绪更加走向高潮,仿佛让人感觉胜利是最终的。但是随后在第180小结,再现了结束部素材,又一次出现了叹息,其中透着无比的无奈,让人觉得结果也许并不太妙,也许全曲的结尾会给一个答案的。左手的伴奏延续副部再现的织体,主持续音仍保持着,第194小节,在g小调上出现了主部再现,并始终在终止四六--属--主的连接上,天空的乌云变得一望无际,仿佛要吞下整个世界似的,只剩几缕阳光还能艰难地透出让人分辨这是白昼而非夜晚。悲剧的色彩让人更加清晰地感知。乐段在208小节完全收拢。接着是庞大的尾声部分,期待着的结局就将出现。尾声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一个每句为4小节的四句体,非常方整。第二个段落从第224小节开始,它是前面第216-221小节的重复。第三部分是尾声的尾声,在长长的音阶从下快速把人抛向高空,有迅速的坠落,主部的悲剧主题交织在激烈的动荡中,最后,在非常刺耳的双手反向-同向的八度中,结束全曲。

《g小调叙事曲》(作品第23号)创作于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五年。关于这首叙事曲的构思,肖邦曾经向德国作曲家舒曼作过说明。它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诗歌的启发而写的。据一些肖邦学家的推断,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是《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依据。长诗写的是公元十一世纪立陶宛人反对条顿十字军的历史。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十字军所俘,在敌营中抚养成人,并受到重用。立陶宛老人乔装成歌手深入敌军,他以无比感人的诗句打动华伦洛德的心,使他立志为民族效劳,为祖国献身。华伦洛德利用十字军对他的信任,从内部破坏敌军,挽救了立陶宛。最后,他终于被十字军发觉,以身殉国。 密茨凯维奇在这首诗歌中,叙述了华他洛德为光复祖国而壮烈殉国的一生。作者借古喻今,通过对英雄的歌颂,来号召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而斗争。肖邦在叙事曲中,并没有再现原诗的具体内容,而是体现了长诗的精神气质。但在音乐的结构布局和音乐形象的表现上,它仍然显现出叙事的性质,好象是在回忆英雄光辉的一生。 《g小调叙事曲》的结构是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全曲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 引子由两句富于表现力的朗诵性曲调构成。第一句是缓慢而沉重的上行分解和弦;第二句是温柔而抒情的小幅度下行流动。两个乐句前后对比、遥相呼应,一方面把人们引向远古的回忆;另一方面又预示着全曲史诗性的音乐性质。它象是乐曲的开场白。 呈示部包括三个主题:主部主题好象是引子的延续,继续把人们带向回忆。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又不仅是客观的回忆,还蕴涵着深刻的内心活动,象是对英雄深沉、多思的性格的描写。 副部的音乐形象从容、平静,并且温柔亲切。与主部一样,在诗一般动人的音乐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内心感情。它仿佛是对英雄性格的另一方面——从容、稳静的描写。 在呈示部的主部与副部之间,还插入了一个连接的部分。大幅度下行的旋律和切分音式的延长音,使这部分的音乐形象显得动荡不安,心焦如焚。它仿佛是在表现英雄对民族灾难耿耿于怀的内心。 呈示部的三个主题勾画出一个英雄性格的轮廓,它们虽然在平静中徐徐伸展,但却孕育着一场巨大战争的悲剧因素。这场战争的悲剧在展开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展开部并不是描写性的段落,而是通过悲剧性和英雄性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华伦洛德大无畏的精神气质。音乐中既没有刀光剑影的沙场描写,也没有冲锋陷阵的战争场面;但它刚毅、豪迈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想象。从音乐的发展来看,展开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简炼,它以主部主题为基础,通过不稳定的音的加强、音响力度的对比和密集的不协和和声,造成极其紧张的气氛。 展开部的第二部分以副部主题为基础,但肖邦加以强大的力度和饱满的和声对它进行改造,完全抹去了原先温柔抒情的色彩,使它充满活力、振奋人心。这段音乐可以说是全曲的一个高潮,它象征着英雄和胜利。 展开部的第三部分是一股急速的音流,它象是势不可挡的滚滚波涛。闪电般的律动,伴随着铿锵有力的低音,使音乐的戏剧紧张性不断上升。 展开部的末尾,音乐一倾而泻,导人再现部。按照一般的规律,再现部的音乐形象与呈示部比较接近,甚至完全相同。但邦对这首叙事曲的再现处理得异乎寻常。它并没有回复到呈示部平静的境界,而是继展开部的滚滚洪流向更深的地方延伸。正因为如此,对于再现部的结构布局,肖邦也没有循规蹈矩,他以副部再现开始代替了通常结构中的主——副顺序。整个再现部的音乐形象充满活力、振奋人心,象是对展开部中所展示的英雄形象的肯定。特别是进入尾声之前的两小节,可以说是全叙事曲最高的戏剧性的高潮。它热情如火,悲情交集,分明是灾难深重的波兰民族的呼声。叙事曲的尾声可以说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处,它概括了作品的精神实质。狂风暴雨般的激情,象征着在英雄精神鼓舞下掀起的民族风暴。音乐由迫不及待的推进发展为一倾而泻的冲击;最后在斩钉截铁的八度三连音中导向结束。 《g小调叙事曲》是一首富有民族精神气质的英雄颂歌,它诞生在华沙革命失败的年代。肖邦创作这首叙事曲的时候,正流亡在法国。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希望可以说是这首叙事曲的创作动机。肖邦在音乐中所表现的“英雄性”和“悲剧性”的内容,事实上成为鼓舞当时波兰民族斗争的精神力量。

肖邦夜曲的期刊学位论文

升c小调夜曲Op.27-1这是肖邦夜曲中最阴郁、最壮大的一首。哈涅卡曾说:“中段有着贝多芬的风格”。乐曲虽然短小,却充满了肖邦的天份,可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他顶峰时期的杰作。库勒普斯基说:“在此我们的肖邦完全脱离了菲尔德风格,肖邦的诗情穿上了厚厚的魔术外衣。”乐曲是甚慢板。在六连音的伴奏下右手以柔声奏出暗淡的旋律。这段旋律经过种种转调,不安之情愈来愈剧烈。一进入速度转快的中段,当即出现悲痛的第二主题,逐渐获得力与热而转变为憧憬的明亮世界。

是不是作品27号的Nocturnes No.1 in C-sharp minorop.27?

留下邮箱,传一篇《肖邦“升C小调夜曲”创作分析》给你,以供参考。

[肖邦夜曲的艺术特点]肖邦创作的夜曲极其富有歌唱性,低声部以和声形式组成伴奏织体,高声部奏出优美抒情的主旋律。他的夜曲与向情人表示爱慕的小夜曲不同,多为作曲家在夜深人静时以音乐表达的内心独白。格调高雅,感情真挚,气氛宁静、安逸,一扫那种矫揉造作的贵族沙龙气息而富含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月影花丛中的情侣幽会,夏夜里情人温存的怀抱,星星眨眼的妩媚,以及夜间的狂风暴雨拍打着门窗,夜幕中的冥想等等都折射出肖邦人生经历中的浪漫情怀。在他那优美的乐曲旋律中还会插入充满激情的、愤怒的爆发和悲剧性的片段。这种激越的爆发与宁静优雅的基调之间形成了令人惊怵的冲突性对比,将肖邦的浪漫、内向、孤高、优雅、恬淡、平和的天性和他那因国难家恨、世事纷扰、被迫离乡背井、亡命天涯的经历而产生的内心忧愤尽现无遗。他的创作在感情的充实、思想的丰富、织体形式的多样化、结构的扩展、音乐的多样性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内容上,肖邦夜曲中的那种沉思、思念和忧伤的情绪逐步脱离了早期夜曲中感伤主义多愁善感情调的阴影,一方面融入了柔情似水的表白和对大自然中谜一般夜幕景色的描绘,借助优美动人的旋律呈现作曲家内心丰富而汹涌的感情,如诗一样得到了流露与倾泻;另一方面,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肖邦创作个性的进一步成熟,一种新的情感因素逐渐渗透和反映到他的夜曲创作中来,即一种戏剧性力量的悲愤和反抗的音调的出现,在他的音乐内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使夜曲获得了更新的性质上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一点上,肖邦的夜曲充分表现出气势磅礴和滴滴入微的戏剧性、悲剧性矛盾;中突的叙述,艺术形象既有火一样的激情,又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在内心深处还含有复杂的惶恐不安和如歌如泣的表达,所有这些,都使得他的夜曲更加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前所未有的细腻情感刻画和雄伟壮阔的史诗性描写,无疑把夜曲推向了顶峰。 [肖邦夜曲的创新音乐语言 ] 在形式上,肖邦的夜曲在表现情感的音乐语言处理上更具特色。在他的大部分夜曲中,他选择了慢板的速度来表现情与景的交融。因为这样十分有利于表现舒展、悠长的旋律线条,能够充分展示音乐语言的回转起伏,使人听起来不禁产生出流连忘返的艺术效果,而在情感升华的乐段里,他不惜用急风暴雨般的快板和华彩乐段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让听者随他一起去感觉灵魂上的震颤。 在音乐的结构组织和技法上,肖邦舍弃了以往纯器乐表演中的难度技巧,为使作品情绪的需要来逐渐发展和推进结构和技巧。在旋律的创作方面,常用的手法是“加花变奏”,即在主旋律重复时常用装饰性经过句或华彩,有时用双音或和弦,也有时加进第二声部,这使得旋律线更加优美,也大大增强了流动感和歌唱性。他的装饰音很华丽,但并不妨碍基本旋律线的优美,而是对主要乐思的补充,并以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有些又重返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使得钢琴这件并不善于歌唱的乐器发出了迷人的歌声。在织体的形式上,肖邦很重视复调音乐,他敬仰巴赫,可在他的创作中,尤其在夜曲中并没有巴赫式的复调,只有主旋律和伴奏织体。在夜曲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远距离的伴奏织体,并巧妙地运用延音踏板使低音部相距甚远的和弦持续,使旋律和伴奏统一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片音云, 肖邦的c小调夜曲【感情】肖邦的c小调夜曲是一首热情奔放的作品。第一部分从断断续续的旋律开始,音调富于语言的表现力,象悲伤的独白。庄重严肃而节奏均匀的伴奏,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中间部分庄严缓慢的旋律象一首宗教颂歌,最初是温和的,平静的,象是对心灵的抚慰和祝福。后来逐渐变得刚毅豪迈,雄伟有力,象一首壮丽的进行曲,其中颂歌的旋律不时和半音阶平行八度的快速音群相交替,象在一种宏伟的力量的推动下前进。这股力量逐渐在壮大,半音阶的音群气势蓬勃地展开着,达到了高潮,终于变成了嘹亮的、强劲的、振奋人心的号角之音。最后,音乐回到第一部分,但已改变了原来的形象,速度加快了一倍,伴随着原来的旋律的,是丰满的分散和弦和急促的节奏型;悲伤的独白变成了焦急不安的、激动人心的语言。在这首夜曲中,音乐形象的发展,是充满着动力的,富于戏剧性的。升C小调,OP.27.1、OP.27两首作于1835年,出版于1836年,呈献给达波尼伯爵夫人。这首第七号甚缓板,3段体。第一段以柔声奏出暗淡的旋律,经种种转调后,情绪越来越不安;中段速度转快,出现悲痛的第二主题,它化解为明朗后再复归第一主题。这是肖邦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哈聂卡认为中段有贝多芬的风格,库勒普斯基认为,肖邦此曲“诗情穿上了厚重的魔术外衣。” 乐曲虽然短小,却充满了肖邦的天份,可明显看出这是他顶峰时期的杰作。乐曲是甚慢板,在六连音的伴奏下,右手以柔声奏出暗淡的旋律。这段旋律经过种种转调,不安之情越来越剧烈。一进入速度转快的中段,当即出现悲痛的第三主题,渐渐获得力与热而转变的憧憬的明亮世界。

有关小说叙事角度的论文题目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英国文学论文选题题目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英国文学论文选题题目,仅供参考。

英国文学论文选题题目【1】

1. 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

2. “硬汉子”与“阿Q”两种生存方式的比较

3. 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

4. 高尔基早期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5. 高尔基《母亲》中的尼洛夫娜形象分析

6. 论高尔基的戏剧创作

7. 论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8. 论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

9. 茨威格小说人物精神世界探幽

10. 论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表现形式

11. 索尔·贝娄与犹太小说

12. 论索尔·贝娄小说主人公的认知方式

13. 当代美国犹态文学的文化解读

14. 辛格“民族忧煎情结”探析

15.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16. 海明威的“冰山原理”

17. 海明威与存在主义

英国文学论文选题题目【2】

1. 论艾略特的戏剧创作

2. 浅论艾略特诗歌的创作手法

3. 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诞意识

4. 尤金·奥尼尔戏剧艺术初探

5. 浅谈《尤利西斯》的人物性格和写作特点

6. 福克纳与意识流

7. 论福克纳算篇小说的乡土情结

8. 论福克纳《喧嚣与骚动》

9. 论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叙述方法

10. 黑色幽默与美国小说中的'幽默传统

11. 论纳博科夫《洛丽塔》

12. 试论贝克特戏剧创作中的时空结构

13. 荒诞派戏剧的特质和艺术美

14. 萨特《禁闭》简论

15. 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

16. 海勒《第22条军规》主题与艺术特色

17. 论反英雄

18.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艺术

19. 中西小说观念比较

20. 中西小说庭院模式与旅程模式比较

21. 中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英国文学论文选题题目【3】

1.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根源探究

2. 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与娜拉之比较

3. 论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4. 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艺术

5. 托尔斯泰与司汤达比较研究

6. 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7. 契诃夫与鲁迅小说比较研究

8. 略论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模式

9. 劳伦斯小说艺术的现代倾向

10. 试析劳伦斯主要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11. 毛姆《人性的枷锁》主题谈

12. 毛姆短篇小说浅探

13. 论约翰·克里斯朵夫形象

14.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与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

15. 德莱塞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16. 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倍克与基督教文化

17. 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独特的叙事视角

18. 王熙凤与郝斯佳比较研究

19. 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

20.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21. 海明威的“冰山原理”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中论文选题又是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下面我将为你推荐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2.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3.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4. 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

5.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6.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7.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8.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9.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10.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11.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12.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13. 胡风论诗

14. 评曹禺的《北京人》

15.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16.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17.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18.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19.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20.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21.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22.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23.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24.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的原野》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1.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3.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4.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5.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6.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7.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8.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9.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0.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1.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2.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13.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14.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15.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16.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

17.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18.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19.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20.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1.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 索引序列
  • 有关肖邦叙事曲一论文题目
  • 肖邦叙事曲论文题目
  • 肖邦个小调叙事曲论文答辩
  • 肖邦夜曲的期刊学位论文
  • 有关小说叙事角度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