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主编是谁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主编是谁

发布时间: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主编是谁

《水漫城堡的森林少女》北京宏章传媒文化公司,13年内容简介:这是一座孤立在海洋中央的独立岛屿,.于海陆相连,充满了神奇和梦幻,被人誉为“水中之城”。在幽深的水漫城堡中,森林系美少女苏小落和人气美少男沈墨昭,带着他们的萌宠,遇到了重重的艰难险阻,苏小落用她勇敢的心,治愈了沈墨昭的公子病。 旅途艰难地进行中,却屡屡遭到黑手的伏击,究竟谁在背后搞鬼?----------------------------------------------------------------------------------------------------------作者简介:姓名:康静文,曾用笔名寂小静。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任《青年文学家》杂志,首席编辑。曾任《新锐阅读》杂志B版执行副主编,沁风文学代理工作室室长,路易文学社社长。

在同时期内,90后作家与80后作家相比显得暗淡得多。80后中已经涌现出一批人,如韩寒、张悦然、郭敬明等等,但此时的90后作家出位的却寥寥无几,他们中间尚无一人达到韩寒等人同样的地位。除此之外,社会对90后争议颇多。但透过这份榜单可以看出,相对于80后作家,90后作家有着更加充分的准备。在这份榜单的近两年的评选过程中,多方考察,层层筛选,我们看到的是相比于80后作家群体,90后作家似乎多了一种力量,一种质感,因此也多了一份实力派的气息 。1.第一名:陈少侠青年作家,时评人,编剧。自称90后作家骂人功夫排行榜第一名到第十名。主要作品有批判三部曲:教育批判长篇小说《风的墓地》、文化批判书《通杀80后》、社会批判书《中国社会病理调查》。作品以及言论散见于《青年文学》、《小说界》、《时代报》、《北京日报》、《江南时报》等。2012年为杜传旺事件拟文在网上引发巨大关注,网络累计点击量已超过数百万。除了小说文本的创作,在杂文、批评方面产量惊人,其杂文产量已不下百万字。在他即将出版的《假面舞会》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和杂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悲天悯人,在这本书中所探讨的主题多为对社会底层的同情和关怀以及理想和自由的出路。将他放在第一名,是因为他是90后中唯一一个将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理想相融合的写作者,在他身上看到了传承五四青年的血脉。2.第二名:苏紫紫 真名王嫣芸。蹿红的原因,是因为她有着两个身份: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裸模。这两个身份,让她陷入了争议的漩涡。2010年年底,点石拍客拍摄苏紫紫自办的《WhoamI》艺术展在其就读的学校开幕,把其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上,众多参观者被其直白的“大胆”震惊。2011年4月,个人影展在北京举办。现已退学,并结婚。出版作品有个人文集《苏紫紫日记》、《我是苏紫紫》等。很多人对她的关注更多来自社会新闻以及艺术作品,但她的文字方面创作同样非常优秀。她的文字极有思想性和逻辑性,在90后不多见。据了解她也在尝试小说创作。她文章的严密性、影响力和号召力当之无愧排名第二。3.第三名:老祥 原名王广林,1990年生于河北隆尧县,90后作家,诗人,视觉设计师,图书策划人。曾被媒体誉为“90后先锋作家第一人”,由他创办的中国第一本90后杂志《绝版》在国内有着极广的影响力。2004年辍学,其后独闯北京,做过工人、平面设计、杂志编辑、文化公司等。曾在《青年文学》、《南方都市报》、《中国诗歌》、《延河》、《诗选刊》、《散文诗》等刊物发表作品几百篇,作品收录《诗选刊2009中国诗歌年代大展》、《诗选刊2010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中国当代诗群回顾与年度大展》、《河北诗选》(1978-2011)等丛书。曾入选“中国90后实力作家排行榜”“中国90后十大先锋诗人”等。老祥丰富以及坎坷的生活阅历以及他作品的质和量都在90后中堪称最强者,排名第三。4.第四名:李唐 90后作家。1992年生,14岁开始创作诗歌和小说。他是90后中发表文章层次最高的写作者之一。迄今为止陆续在《人民文学》、《诗刊》、《山花》、《上海文学》、《芙蓉》、《北京文学》等顶尖文学刊物发表作品若干。有作品收录《2008年诗歌精选》、《2010年诗歌精选》《2009年散文诗精选》、《2010年散文诗精选》、《十年诗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大诗歌2009》、《大诗歌2010》等。5.第五名:顾倾城90后作家。2013年鲁迅文学院进修生。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某高校艺术学院表演系学生,2011年退学。历任编辑、记者、企业策划人,杂志期刊主编。曾任《意林》杂志社编辑,《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策划人,青春文学杂志主编。现为《西藏商报》文教中心主编,西藏传媒集团旅游杂志主编,杂志主笔。有文章散见于《青年文学》、《俄罗斯龙报》、《作家林》、《大学生周刊》等。6.第六名:韩倩雯90后实力派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榕树下”签约作者。在各类文学期刊累计发表作品近60万字,散见于《作品与争鸣》、《青年文学》等,在一系列刊物上做过大幅推介。即将推出长篇小说《迷失在1983的寂静里》。7.第七名:刘景南泛“90后”作家群代表人物。重庆市作协会员,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会员。17岁出版散文集《跳荡与远古的烈火》,后因拒绝参与重庆“高考加分造假事件”而与清华失之交臂。出版长篇小说《柏拉图的时空隧道》,并在北京大学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在大学期间创作了批判教育体制的长篇小说《我的北大梦》,该书还未出版就获得好评,在2012年通过专家组审核,成为重庆市作协拟重点推荐和出版的作品。大学期间参与创办了“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后担任“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第二届组委会副主任。2011年底担任第三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组委会主任。2012年初被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录取,继续深造,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督教与中国政治。8.第八名:许豪杰90后作家,现为新锐时尚摄影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段一段流浪忧伤》,其余作品发表各大报刊。曾接受英国BBC电视台、《国际先驱导报》、《南方都市报》、《新周刊》、《上海青年报》、《解放日报》、《深圳晚报》、《广州日报》、《福州晚报》、《信息时报》、《大学》等若干媒体采访,网络转载至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后参加多个w+k公司创意合作项目。09年接受《风尚志》(style风尚上海)采访。2011年个人经历入选《高考作文热点人物素材》。9.第九名:国生1992年生于安徽,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在读,90后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创意小说比赛全国冠军。关注边缘群体,从性别与潜意识等角度观照人的精神处境。作品散见于《上海文学》、《香港文学》、《作品》等杂志期刊。即将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尾骨》。10.第十名:余慧迪90后作家,郭敬明旗下作者,已出版作品《北城以北》。郭敬明评价:“她的文字显出一种超越她年龄的成熟和辛辣。”她是郭敬明旗下天赋、文笔最好的90后写作者。

经济学家杂志主编是谁

1.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2.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3.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4.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5.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注目人的价值,却不被人遮蔽 危机带来的好处之一是让人追问和反思。在这场全球的经济危机面前,那些能够帮助人追问和反思的组织正在成为萧条中的例外。 在英语世界的媒体中,《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周刊——它自称为报纸——是平日就在帮助人们辨清世界方向的少数新闻杂志,到了危机的时刻,它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在《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样的传统主流媒体继续缩减发行量以及广告额不断下跌的时候,《经济学家》却截然相反。从2008年1月到10月,它的零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到2008年8月中旬,它的北美版广告页数增加了7.2%,访问其网站的人数在7月份达到350万人,比去年同期多了45%,而评估世界媒体和广告业的美国《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机构评选这份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周刊为2008年度最佳杂志。 其实,早在一年前,距离华尔街危机的最终爆发还有10个多月的时候,《经济学家》就曾预测自己的读者很可能因为危机的加剧而变得越来越多。2007年12月,时任《经济学家》集团总裁的海伦·亚历山大(Helen Alexander)对《卫报》说:“还是回到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这个基本点,这绝对是这个品牌的亮点:形成判断和拥有观点。是观点纸(viewspaper),不是新闻纸(newspaper)。” 随便拿来一期《经济学家》跟同类的新闻和商业杂志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其他的媒体在相当程度上跟娱乐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差不多都以所谓名人的一举一动为焦点,只是名人所在的领域不尽相同,多是就人论人、就事论事,封面和内容自然也就多是各种名人的照片和故事,即使涉及观点,也多是这个名人说了什么那个名人发表了什么见解。 在《经济学家》那里,名人、不出名的人、公司、国家、非政府组织和新近发生的事件被置于广阔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中,读者从中看到的是比较清晰的事态分析,是鲜明的立场,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如果考虑到这本杂志的使命,有这样的风格就不奇怪了,很难找到还有另外一本周刊在它每一期的首页印上这样的话:加入“一场严肃的竞赛:让奋力前行的智慧战胜阻碍我们进步的卑劣而心虚的愚昧。” 不仅如此,自从1843年由一名苏格兰做帽子的商人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创立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实行文章匿名制度,除了专题和约稿之外,所有的文章都没有记者编辑的署名。在这里,人们会清楚地看到,这份在意识形态上以传播古典自由主义闻名的刊物跟个人主义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像他的前任们一样,《经济学家》现任主编约翰·米克尔斯维特(John Micklethwait)认为,这是品牌比个人才华更重要的办刊立场的体现,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个人崇拜是危险的。” 而他的副手,执行主编丹尼尔·富兰克林(Daniel Franklin)进一步解释这样的立场时说,他们注重的是有“好的人”,就是这些人要独立,不受各种势力的左右,对世界怀有好奇心,致力于寻求对世界的真正理解,而不是自己的名利,所以《经济学家》从来不去打造“明星记者”、“明星主笔”之类的光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反映了辩论的过程,不是哪一个记者个人的观点,有整个《经济学家》的力量在背后支撑。” 对大部分同行来说,这个《经济学家》的力量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不是在短时间内由某些精英竭力拼搏而获得的名声,而是经过漫长的年月不断长大的生命。 比自由更高的自由 在它的早期,如果有人认为这本杂志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不会存活多久,估计会有很多人认同。在《经济学家》纪念创刊30周年的时候,它的发行量才大约3000多本,而这本杂志自己对当时的记录是:“1876年,发行量达到3690份,之后逐渐下降,直到1881年。” 早在1711年,当现代媒体的先驱约瑟夫·阿狄森(Joseph Addison)和理查德·斯蒂尔(Richard Steele)创办《旁观者》日报(The Spectator)的时候,那份读物的发行量最高时已经达到一万四千份,但《旁观者》日报却只维持了两年。如今在英国政界和思想界还很著名的《旁观者》周刊是在1828年创办的,而它的创建者是一直都没有多少名气的英国记者罗伯特·润特尔(Robert Stephen Rintoul)和他的那些更加不为公众所知的朋友们,这份刊物已经成为英语世界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刚好度过180年。 与《旁观者》这样重点关注本国事务的媒体不同,《经济学家》从一开始就是超越一时一地的视角。它的创立者威尔逊在最初介绍《经济学家》的使命时就明确指出:“我们严肃地相信,自由贸易、自由交流会比任何其他可见的动因都更加促进文明和道德在全世界的扩展。” 这个全世界当然包括威尔逊所在的国家,“如果我们在国内举目观看,”威尔逊在他那篇发刊词中继续写到,“我们看到的是愚昧、堕落、败坏、不信神,这些现象充斥的范围之广已经足以让任何一个文明国家丧失脸面了。”虽然身处被很多史书赞誉的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经济学家》创立者笔下的英国却可能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在世界历史上更糟糕的社会。事后的历史表明,这份由英国人办的杂志并没有随着英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的眼界和使命感是《经济学家》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原因所在,威尔逊在1843年8月5日发表的声明值得在今天继续引述:“我们的眼光不仅仅在于议会中通过的各种法案的效力,甚至也不在于好善乐施者的努力,尽管值得称颂,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治愈这个国家的大麻风病,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民众状况的改善。” 1938年,在创刊差不多100年之后,《经济学家》的发行量终于达到一万册,其中,海外的读者占了一半。又过了32年,到了1970年,突破了10万,1992年,达到50万,同年收购专门报道美国国会动态的《点名》(Roll Call)日报,到2002年,《点名》取代《华盛顿邮报》成为国会山最受欢迎的出版物,而这显然也为《经济学家》进入更多美国政治人士的视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无论是国会山还是白宫,官员的办公桌上可以见到《点名》和《经济学家》,而不一定有别的刊物。 2005年,仅仅在1992年的13年后,《经济学家》的销量超过100万。第二年,专门观察媒体产业动向的英国杂志《推广》(Campaign)将年度世界最佳媒体的头衔颁给了《经济学家》,谷歌(Google)位列第二,评审团给出的理由是:“在数字媒体占统治地位的一年,《经济学家》却证明,富于洞见的时事评论加上敏锐的市场定位仍然能够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收益。” 这里所谓“敏锐的市场定位”就是指《经济学家》对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不断拓展。目前,《经济学家》大部分的读者来自英国本土之外,它在美国最受欢迎,那里的发行量占据这份周刊全球总发行量——2007年超过130万,前面提及的《旁观者》也在增长,但不足10万——的一半以上。 在《经济学家》的执行主编富兰克林看来,是英语以及英语文化所重视的自由价值于199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更为广泛的传播,推动着《经济学家》获得了全球的知名度,它在美国的流行正是因为美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这种文化和价值最重要的承载者,《经济学家》所要做的不过是利用包括互联网这样的新技术推广它对这种文化和价值的阐释。 而根据美国亚马逊公司(Amazon)旗下的Alexa网络浏览系统在2008年12月上旬的统计,《经济学家》网站的访问者有将近40%来自美国,其次是杂志总部所在的英国(7.7%)、印度(6.8%)、法国(6.1%)、和中国(5.9%)。这显示《经济学家》正在亚洲的新兴大国中找到一定数量的爱好者,虽然比例还小,但也许已经开始帮助这少部分印度和中国的公民在各自的国家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时候增进对国际社会的理解。 除了《经济学家》的使命和立场,它对分析工具的运用也值得人们学习。经常阅读《经济学家》,你会发现,它十分重视跟踪各种有关趋势和民意的调查统计,而这常常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记者编辑和其他撰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眼界缺陷,因为在这样巨大和纷繁的世界中,个人所接触的世界样本都是很有限的,往往以偏概全,这方面的资源包括以反映政治和社会民情著名的盖洛普调查(Gallup Poll)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以反映商业活动效果特别是公布电视节目收视率闻名的尼尔森市场调查(Nielsen Ratings),还有各种组织的统计报告。 当然,《经济学家》毕竟也只是一家媒体,不足百人的采编团队远远不足以给读者解释清楚这世上的一切,按照它自己的原则,既然个人崇拜是危险的,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也不足以让人去崇拜。如果《经济学家》有些像给人提供坐标系帮助人反观地球的卫星地图(Google Earth),那这个地图更加展示了地球只不过是宇宙的一角,人就更不是什么中心了。 而尽管《经济学家》在全球经济危机下继续成长,这并不等于它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比如,这个强大的品牌在2008年11月也加入裁员的行列,该集团北美分部的大约15个工作岗位被取消。 虽然如此,《经济学家》仍不失为那些试图理解世界真相的组织和个人效法的榜样,毕竟,这样的组织和个人多了,个人崇拜就会不像现在那么多,人们对经济危机的到来会比现在更有准备,经济危机本身也许就不会如此严重,人的眼界会开阔得多,人的追求也不会像经济危机和历史上的种种危机所表现的那么低,在这世上,文明和道德很可能比如今扩展的要宽广、深沉和真切的多了。

很详细 希望采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年6月5日- 1946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生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 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他7岁进入波斯学校,2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几年以后他的天才渐渐显露,并于1894年以前伴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 一年后,他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00年连续两次获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1902年进剑桥大学学数学,后从马歇尔学经济学,深受马歇尔的赏识。1906-1908年在印度事务部任职。1908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1912-1946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财政和货币委员会委员。1915-1919年任英国财政部顾问。1919年作为财政部的首席顾问出席巴黎和会,同年因写《和平的经济后果》而驰名。1941年起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被封为蒂尔顿男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他长期从货币数量的变化来解释经济现象的变动,主张实行管理通货以稳定资本主义经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后提出了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鼓吹国家全面调节经济生活。他的经济学说在西方国家有广泛影响,被称为“凯因斯主义”。凯恩斯可谓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作品对人们对经济学和政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关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一般理论。其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存在非自愿失业条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处于一定水平上的时候,失业是可能的。与古典经济学派相反,他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失业问题。引入不稳定和预期性,建立了流动性偏好倾向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投资边际效应概念的引入推翻了萨伊定律和存款与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他的这些思想为政府干涉经济以摆脱经济萧条和防止经济过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曾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不但是一个理论家,而且是一个实践家。他曾经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任《经济学杂志》主编,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英国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主要著作有《印度货币和财政》(1913)、《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二卷,190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如何支付战争》(1940)等。更详细都在 这里面

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是谁

李树峰是谁?

男,汉族,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还《中国摄影家》主编1988年-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1991年—1995年在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工作,助理研究员。1995年11月调中国文联组联部工作,先后在产业文化处、出版管理处工作。2000年调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工作,先后任副主任、主任(自2005年11月起兼任中国摄协党组秘书)。2007年12月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工作。 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文学评论多篇,毕业论文《文学的时空及其超越——以〈红楼梦〉为主要例证》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3期;参与翻译《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罗钢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在国家教委工作期间,参加中小学教材审查工作和实验教材编写工作。在中国文联工作期间,参与组织“万里采风”活动,文联系统出版管理,审读书稿和为老一辈文艺家《晚霞文库》做责任编辑等工作。 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后,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7年在伊犁、通辽和东莞承办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并主持编写视觉新理念丛书——《世纪摄影论坛精粹》、《视觉维度》和《开拓与发展——中国摄影家成立50年论坛文选》,通过这三次全国性会议,逐步培养起一支理论工作者队伍,在全国摄影界产生很好的反响。此外,还举办多次专题性研讨会。参与全国摄影艺术展的摄影分类改革,并担任第21届全国影展评委。担任第五、第六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策划设计和章程、实施细则的起草工作,使金像奖逐步规范化;承办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实现多项改革目标;承办金像奖获得者作品展览和颁奖晚会(2007年9月28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首次实现电视现场直播和给获奖者学术评价)。2002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和开会期间,先后参与文件组、代表组、组织组工作;2007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中担任文件组组长,承担工作报告和章程修改等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与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系,在修订《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过程中,主持编写了摄影学科的词条,并担任摄影学科副主编(主编袁毅平)。策划承办两届“沽酒杯”坝上风光风情摄影大赛;与索尼公司合作,策划并举办“自有我主张”数码摄影大赛,并在全国首次进行网络投稿和评选;与爱普生公司合作,策划《大地长歌》风光摄影大展。此外,还与其他地方政府和公司举办大展、大赛十余项。担任过三十余次全国摄影大赛评委。在中国摄协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中,承担七个项目的宣传、征稿工作,完成重要项目标识评选,博物馆网站筹备,征文物、图片和文章的征集。多次担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复评委,推出一批摄影评论文章;参加六次文代会、八次文代会工作报告和章程起草小组工作,参与文艺行业管理国家课题的调研和报告起草工作;担任《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副主编。撰写摄影理论文章多篇,其中《当前摄影创作存在的几个问题》被收入《中国学术年鉴》(2004);《图像文化的时代特征》被收入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撰写发表摄影家作品评论几十篇。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活动中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摄影工作者。

陈勃,摄影家。直隶(今河北)阜平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边区《工人日报》、《石家庄日报》摄影记者。1948年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后任中国工人画刊社副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主编,中国图片公司经理,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和第四届副主席。作品《金鱼》、《妙不可言》曾分别获国际摄影展览银牌奖和铜牌奖。著有《简明摄影知识》。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边区《工人日报》、《石家庄日报》摄影记者。1948年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后任中国工人画刊社副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主编,中国图片公司经理,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和第四届副主席。作品《金鱼》、《妙不可言》曾分别获国际摄影展览银牌奖和铜牌奖。著有《简明摄影知识》。曾任中国摄影学会第一届、第二届副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1925年生。曾任全总《中国工人画刊》社副社长,中国图片社总经理、党委书记,1956年参与筹建中国摄影学会,曾任《中国摄影》杂志主编。作品《雨越大干劲越大》、《金鱼》、《妙不可言》曾分别获国际摄影展览奖项。出版有《简明摄影知识》等著作。他参与中国摄影学会的创建工作,并长期担任摄影界的重要职务。同时也是优秀的摄影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青年杂志是谁创办的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杂志是:《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刊后,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青年杂志》同青年会创办的刊物《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改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

为避免混淆两本杂志并突出《青年杂志》的新意,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起,《青年杂志》正式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通过积极宣传倡导科学和民主,也就是“赛先生”和“德先生”,以及新文学来进行民众思想启蒙,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

1920年底,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一并迁至广州。1921年9月,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新青年》再次迁回上海。10月4日下午,法租界巡捕房查抄《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等人惨遭拘押,经马林、孙中山等营救后被保释。经此,《新青年》一度停顿。

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逐步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恢复出版并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彻底停刊。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新青年。《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杂志是谁创办的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陈独秀。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扩展资料:

《新青年》的重要文章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青年

《新青年》陈独秀任书记。

《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新青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创办背景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

简要介绍《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青年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共2张华文库“新青年”资料图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1]出版状况“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1]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年 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1]查看更多猜你关注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陈独秀

  • 索引序列
  •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主编是谁
  • 经济学家杂志主编是谁
  • 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是谁
  • 青年杂志是谁创办的
  • 《新青年》杂志是谁创办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