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 中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掉了。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掉,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与此同时,中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变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增加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 2006年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易腐食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目前我国的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1)冷饮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冷饮物流市场的消费总量从1990年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计划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上升趋势。 我国冷饮物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大地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量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蒙牛等品牌在主流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2)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据预测,国内肉类消费将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国内肉制品消费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在世界先进水平,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肉制品的加工利润率为2.93%,经济效益比较好。2002年肉制品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超过2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山东大龙实业公司和山东华盛集团总公司。超过10亿元的有4家,有近1/2的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大型企业。山东、河南两省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2002年山东省肉类加工企业162家,占全行业总数量的16%,其次是河南省有139家。2002年山东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40%,达263.64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省约占20%,为126.96亿元。两省合计超过全行业的 60%,行业集中度比较高。(3)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零下25摄氏度迅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摄氏度或更低温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已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1999年起的连续3年,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速冻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占据重要位置,并均以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团。三全更以5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速冻食品市场的龙头企业。第二集团品类众多,但每一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 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链配送体系尚未形成。(4)乳制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增长率为12.1%,位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人。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量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 正因为如此,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都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是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少我们暂时不去追究,但是由于不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冷藏冷冻的规范来操作需要冷链物流的食品是一个事实,非正式的统计是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服务的质量、运输的质量、缺乏可靠的物流服务商(特别是大型区域全国范围物流服务提供商)、高昂的费用、运输和储存等基础设施的不足等。
现代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
引导语: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新鲜度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体系中特殊行业,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1)冷链物流的定义
所谓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易腐产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品质和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其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蔬菜、肉类、水产品、奶制品和速冻食品。
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供应链物流形式。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其发展不仅需要物流各环节的相互连接,而且需要把生产、流通、加工、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种问题进行通盘考虑、协调关联,以确保易腐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虽然冷链物流比常温物流系统的科技和技术要求高、投入大,但是其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指标,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势在必行,不仅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契合物流业的发展。
(2)冷链物流适用的范围
冷链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FMCG(快速消费品)和医疗医药行业等对温度控制有特殊要求的客户,物流对象主要包括:
①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
②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③特殊商品:药品;生物供体;血液。
我们一般根据温度不同可将冷链分为冷冻链和冷藏链。
冷冻链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满足4个条件:预前处理;急速冷冻;-18℃以下
的温度;妥善完整的包装。冷藏链一般泛指物流过程中温度保持在0℃一8℃间。
冷冻链由于温度都保持在-18℃以下,它可以将物流对象中所含的93%以上的水冻结成冰,以防止其因为时间延长而发生质量变化,从而不需要依赖任何防腐剂。除速冻食品冰淇淋等外其他生鲜食品都需要在0℃一8℃问的低温下冷藏。相对于冷冻链而言,冷藏链上的快速销费品由于保质期更短,流通的速度必须更快,对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
1.1.2冷链物流的特点
由于冷链物流是以保证FMCG(快速消费品)和医疗医药行业等对温度控制有特殊要求物品的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运营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因此冷链物流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
第一,与常温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投资要大很多,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特殊的冷藏或冷冻装置来保证其低温环境。例如,专门的冷藏车、冷藏库以及专门的低温加工场所等。
第二,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与常温物流系统相比较而言,冷链物流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对于时间的要求非常高。一旦运营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对物品的品质造成威胁。如果冷链各环节由于没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而不能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那么无论是对于托运方还是承运商来说,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第三,冷链物流是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联系最紧密的供应链。要保证冷链不断,这不仅和冷链物流提供商内部的组织协调性有关,而且也和为冷链物流提供商提供冷冻冷藏设备的供应商紧密相关。冷藏冷冻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上游设备供应商能否及时维修或者进急调拨替代产品以保持冷链不断,这也是冷链运营能否保持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冷链运营过程中,冷链各个环节上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必须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以保证冷链质量。
第四,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质量和物流成本是两个存在二律背反原理的物流因素,这一点在物流成本本身就高的冷链物流系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在保证物品品
质的同时很好的控制冷链物流成本,这也一直都是冷链物流研究者探索的焦点之一。
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对冷藏技术和时间的严格要求,这是冷链物流与其他物流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冷链物流还具有以下特点:(1)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2)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3)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冷链发展密切相关;(4)冷链物流市场经营规模小,网络分散。
1.2冷链物流的意义
作为一个消费者,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市场购买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外,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各零售终端的? 因为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只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 但是这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的。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2.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2.1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国际上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达国家已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 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与外部环境的最佳协调、更好的接口管理、可追溯的易腐食品原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世界食品物流组织(成立于1943年), 在包括改善食品及其它货物在保存、配送过程中的冷藏技术、信息沟通、
人才培训、研究与发展等方面成效卓著,并上升为全面的物流服务,在易腐食品上表现尤为突出的`发达国家对食品服务业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物流服务公司的性能进行评价和低温条件下食品的物流设备与要求等都在进行研究,并十分重视食品冷藏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食品冷藏业制冷剂的替换和食品冷藏业的立法研究。
英、美等发达国家易腐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冷藏率已达100%,日本对食品产业技术与易腐食品的保鲜流通也极度重视。
美国的果蔬物流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手段先进,基本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多方位社会化储运服务,包括咨询和技术推广;生产作业服务,包含耕地、播种、除草、喷施、采收等多种作业服务;购销服务,主要提供果蔬的采购收集、分级整理、加工、包装、储运和销售等产后服务信息服务,利用多种现代化设备, 提供有关农资、市场、生产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多种信息服务及其他服务,包括信贷与保险、农场管理咨询、法津、土壤测试等服务项目。
为了保证质量和降低损耗,美国非常重视果蔬采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一般程序为采收和田间包装。预冷有冰冷、气冷、水冷等。清洗与杀菌、打蜡或薄膜包装,分类包装。所有蔬菜包装材料均印有果蔬名称、等级、净重、农家姓名、产地、电话等,以保证信誉。果蔬始终处于采后生理需求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 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到消费者冰箱。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美国果蔬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
2.2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 冷链物流需求增幅加快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迅速,食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以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等为代表的冷链食品发展较快。
(1)肉制品市场需求分析。我国肉制品加工业正处在成长期,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2007 年,我国人均年消费肉类49.6 公斤,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据统计,2006 年国内肉类总产量达到8051 万吨,其中猪肉为5197 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4%;牛羊肉为1220 万吨,占总产量的15%;禽肉为1509 万吨,占总产量的19%,禽蛋产量达到2946 万吨。2007
年,我国肉类产量继续稳定增长,全年肉类、禽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和2.9%。肉制品的迅速增长为食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速冻食品市场需求。速冻食品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零下25℃迅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储藏并进行远距离运输和长期保存,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 年起,我国速冻食品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1000 多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2000 余家,年销售额达100 多亿元。目前,专业化、社会化、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链配送体系尚未形成,严重影响了速冻食品企业的发展。
(3)乳制品市场需求。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各种奶粉和其他乳制品等。自1990 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0~2009年的20 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2.1 %,位居世界第一。快速增长的乳制品行业为冷链物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一般情况下,生产出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每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高质量的冷链物流运作对促进乳制品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
近年来,许多食品、药品等生产(或销售)企业纷纷成立冷链物流部门或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加大力度监控冷链物流运作过程,再加之相关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的出台、法律法规的推动和市场舆论的监督,冷链物流行业的运作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3. 冷链物流企业逐步发展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起步,近年来冷链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尽管冷链物流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国内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仍然不多。
4. 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开始发展
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是冷链信息技术的重要方面。利用多采点智能温度仪与冷藏车载GPS 系统实现无缝对接,能迅速准确地记录和回传冷藏车厢体内的多点温度,使冷藏运输温度监控借助
GPS 系统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
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盒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产业的发展。
(2)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国内冷链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目前的冷冻冷藏库房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兴建的,很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使用年限,且其设备功能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商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同时,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冷藏保温车、机冷车和冷藏集装箱拥有量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我国需要进行冷链运输的产品除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国内流通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尚不足总体需求的5%,缺乏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冷链成本和损耗很高,极大地挫伤了生产商的积极性,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4)低价格竞争造成行业水平低下。冷链物流企业竞争环境较差,低价格竞争现象非常普遍。企业之间相互压价,追求各自的短期利益,产品运输质量无法保证。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恶性竞争,冷冻冷藏产品物流管理失控是很常见的。低价格竞争严重阻碍了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5)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冷链物流的上游、中间环节和下游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与整合
3.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3.2.1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些国家的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流通量(以价值论)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并且仍在继续增长。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的经验是:
(1) 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的冷链物流发展的核心。
(2) 依靠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冷链物流关键环节的发展。
(3) 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支撑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4) 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促进了冷链物流基础的发展。
(5) 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是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
(6) 技术创新,推广了先进技术管理手段,保障了冷链物流发展。
冷链物流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技术创新体现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
3.2.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要从国情出发,要从冷链物流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个方面需求的、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而整合冷链物流必须建立一个基于整合冷链市场现有资源,为冷链市场提供一体化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全温层配送解决方案,为冷链市场发展开创一种全新模式。
(1) 建立冷链物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冷链物流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用户
各个环节,将冷链物流产品供需资源数据库与冷链物流行业商业资源数据组织起来,为供需双方及冷链物流等各环节服务。为冷链物流设备提供商等各方,方便、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共享、交互、全程交易、决策支持、数据挖掘等功能,从而建立面向交易、综合服务的冷链物流行业完全电子商务。
(2) 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化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现有冷链资源,为冷链各环节企
业、服务商提供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冷链物流效率,节约社会资源。通过推进现代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如RFID、GNSS、GIS、GPS
等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应用,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根据冷链物流企业特点及信息化需求状况,针对不同的应用主体,研究论证并建立相关信息化系统。
(3) 建立冷链物流运作实体物流网络。实现冷链物流实体平台的建设,整合现
有社会冷链资源,结合新型冷藏仓储、运输技术、材料等,先进的物流作业方法,运用科学、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与商业模式,优化冷链物流实体网络,探讨及建立新型高效的冷链物流业务模式。
3.2.3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从宏观来看,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冷链物流的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研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
从微观来看,企业作为冷链物流运作主体,应该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引入第三方物流供应方运作,流通环节精益化。通过开拓市场、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1) 统筹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软硬结合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在规划冷链物
流系统时,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要依照冷链物流本身的需求与运作特
点,统筹规划,软硬结合。第一要科学规划硬件,要对厂房,仓储设备、运输设备等进行合理的规划, 推进冷藏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提高, 在冷冻冷
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 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 尽快普及
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第二要合理规划软件,要做好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4 个子系统的规划。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 同时也为安
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 对于问题食品可以追查到底,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 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
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第三要进行技术创新。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 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不断革新, 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第四要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培训冷链物流作业的专业人员, 培养他们对温度的敏感度,对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工作计划和习惯等。
(2) 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 实行冷链物流运输外包。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需要
大量的投资, 对中小低温商品生产制造商来说, 要把生意做大, 急需降
低物流成本,必须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当前应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军低温物流冷藏市场。通过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企业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以3PL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商企结成联盟, 按条块提供冷链分割的冷链运输环节功能服务, 进而输出有针对性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尽管把冷链物流中运输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但生产企业一定要加强
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 保证冷链产品的品质,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在增加生产企业盈利的同时, 也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带来收益,实现真正的双腻。
(3) 建立一体化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应该把更多的
精力放在“链”的建设上, 尽量把链条做到最长、最完整。要实现这个运作过程,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 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通过由供应商将货物运送到主要城市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整合后进行长途运输, 由地区配送中心进行装箱提货和当作
运送, 再整合后发送到零售直销点。通过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 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 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 节省冷链物流
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 提升冷链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4) 构建冷链物流的供应链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冷链生产企业只有与下游分
销商结盟,建立协调的利益一体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才能真正改善冷链物流合作成员之间的交流。
(5) 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经成为制作
我国冷链物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6)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冷冻产品由于自身的特性,对物流配送要求较高。
单个企业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通路配送服务,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有必要借助第三方物流来连接物流整体环节。可以说,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与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促进冷链物流上下游的整合,是适合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先进模式
3.3我国冷链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1.冷链物流加快发展。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冷库设施建设、冷库技术水平提高和冷藏车辆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建立,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将快速发展,果品蔬菜恒温气调库迅速发展,低温库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从铁路冷藏运输车辆发展来看,铁路冷藏车将定位于深冷、高品质货物的中长途运输以及低附加值冷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铁路冷藏运输工具将重点发展以下车型:能与客车连挂的适应城际间运输的快速冷藏车、能适应货物品类多样化及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能满足小批量货物运输的单节及小组份机冷车、气调保鲜车和适应大批量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在公路冷藏保温车发展方面,未来冷藏车市场将进一步整合,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小吨位、针对短途和小批量运输的,如超市冷饮、牛奶、冰淇淋、冷藏药品等配送中心所使用的;另一种是大容量、大吨位的,主要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
2. 冷链物流将逐步实现封闭化运作
目前,冷链物流经常出现“断链”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损耗。另外,冷链物流缺乏应急处理措施,如曾经出现过因执法人员检查违章冷藏运输车辆时间过长而导致运输食品发生变质的情况。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将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及政府监管部门捆绑在一起,实行封闭化运作;需要参与冷链物流运作的企业建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基于物流信息技术的动态质量跟踪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冷链质量信息发布和责任追究系统等。
4.结题总结
此次通过对我国冷链物流的调查研究得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并不健全,首先冷链物流发展体制不健全,设施设备陈旧,而且冷链物流市场化低。文中详细提出了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但是我们的只是毕竟有限,也许我们了解的冷链物流的问题并不齐全,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后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文中出现的不足以及缺陷希望老师们予以指正。在以后的研究与学习中我们会谨慎思考,以后会做得更好。
冷链物流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复展,人民生活水平制的日益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高度重视。第一要看货源是否充足,货源充足等候时间短,效率就高。第二看车况如何,车况好出勤率高,发动机性能好,车速快,效率也高。第三看保温性能,保温好,制冷机工作时间短,油耗省,制冷机寿命长。第四看空车自重,自重轻,载重多,运费高,过路费省。
目前南方冷链物流市场几乎全部由公路运输垄断,许多长距离、高附加值的水果、蔬菜公路运输量也很大。果品、蔬菜等易腐货物运输约3/4被公路挤占,短途运输几乎全部被公路包揽。冷藏车前景可见广阔。
扩展资料:
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可以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
冷藏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冷链物流行业主要上市企业:顺丰控股(002352.SZ)、京东集团-SW(09618.HK)、广汇物流(600603.SH)、獐子岛(002069.SZ)、海容冷链(603187.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冷链物流服务商占比、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必要性、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难点、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4-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500亿元开始逐年增长,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832.0亿元,比2019年增长440.8亿元,同比增长13.0%,并且仍保持增长态势。
2、第三方冷链物流有较大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主要玩家是购货方,占比达到了62%;第三方物流占比较小,仅有16.5%。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的物流服务方,其通过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不拥有商品也不参与买卖,仅提供代理服务。
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为冷链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合理有效的控制物流成本,还可以有效减少货品周转的时间从而使冷藏生产经营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发展,未来随着体系的逐渐成熟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将逐渐打开。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难点与建议
第三方冷链物流之所以未得到迅速推广,主要是因为其概念较为年轻,目前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同时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收到诸多管理体制限制;在人才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口。
对于这些发展难点,政府在第三方冷链物流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针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储备等,政府都能起到较大的帮助;同时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应当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例如加强信息化建设、改善服务水平等。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的意见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我国水产品产量情况、进出口情况二、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三、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地位、及水产安全监测情况四、国际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五、发展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意见和建议如需更多资料,有个网站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网站你可去搜一下“加快现代水产品物流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或其他,也许有你要找的资料。
是多少字的,帮你完成
食品冷链企业发展分析论文
【 摘要 】文章研究了新零售趋势下冷链的发展模式;以食品安全、食品营养构建起聚焦产前管理、发展流通加工技术等,并通过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采取高效的轻资产运营技术等关键经营要素,探讨了冷链企业的发展模型。
【 关键词 】冷链;新零售;冷网;食品安全;流通
加工从国家发布《“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至今,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物流成本较高、冷链流通率低、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与居民消费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需求扩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低温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网购平台打通了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冷链物流链被拉长,市场对冷链的需求迅速增加。明显,发展冷链物流正当其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作为冷运企业的运营策略成为冷链企业经营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聚焦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新型冷链企业往往在盈利模式不清的时候,为了构建进入壁垒采取了规模化,但无法通过短期的业务增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回报周期过长,甚至会为此影响了战略判断。因此,冷链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恰当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型。1.分两阶段实现发展目标与传统的冷链运输企业相比,新型冷链企业会更加关注与物产区农户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运输需求。新型冷链企业会从农户到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产”、销、配一体,从源头引入物美价优的产品,全环节把控产品质量,提高与物产区农户及消费者的黏性。从与物产区联盟到定制会耕种,从品质配送到建立全链条商业伙伴关系等,新型冷链企业将通过产区战略合作以及线上线下平台的伙伴合作定位发展目标,并通过分阶段实施以达成战略目标。2.仓网、店网一体化,构建伙伴型冷链平台新型冷链企业的仓网和店网是一体化的,建立仓网首先从功能上区分出产地仓和销售仓。对于产地仓应该与产地特产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门店建立起伙伴关系[1],以此成为宣传的基础窗口;销售仓则与各类社区门店建立合作联盟,以此作为销售延伸。同时,社区门店也将成为承载最后一公里保鲜的主要资源。对于新型冷链店网,将会是一个开放的伙伴平台,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个体工商户中只要添置专门的三温冷藏陈列装置即有可能成为店网伙伴。平台化的操作不仅能迅速成为销售的延伸、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低成本利用重要的目的地段资源。3.发展流通生产加工技术,拓展发展空间中央冷库将成为未来冷链发展的神经中枢,农产品初深加工后再流通将可以逐步解决应季农产品销售期短、储存运输紧张、配送难等流通难题。此外,发展流通生产加工技术,可以高度融合线上平台以及仓网,提高与农户、终端销售商的黏度,有利于冷链企业削峰平谷、均衡化生产。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速,高新加工技术如微波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瞬间高温杀菌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依托杀灭菌新技术的发展,产品流通对于低温抑菌保鲜的包装技术的依赖程度也将会降低,流通难度将会降低。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在果蔬加工中,为了保证果蔬的营养、新鲜、可口,除了传统的速冻、脱水、罐头产品之外,切割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2];农产品加工开始向节能、环保、高效方面发展。在农产品深加工前沿,正在向分子水平发展,通过对原料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的利用,研制一些符合人体所需营养的保健食品,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此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工设备越来越高新化,如无菌包装设备、多功能饮料罐装设备、速冻设备、膜分离设备等。当然,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发达国家相较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恰好是新型冷链企业发展的机会。4.聚焦产前管理,打造基于国内物产的食品安全领军冷链企业食品安全已成为食品消费的首要关注要素,聚焦产前管理将会成为未来冷链发展的突破方向。以供港蔬菜为例,深圳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地区全年运送供港蔬菜5.1万批,共47.5万吨,同比上升10%。相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以供港食品模式打造的食品产前管理将逐渐普遍,能在产前管理获得先机资源将会为冷链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图1尝试从业务发展的驱动因素,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发展策略。关键点体现在:与前端的种养殖农户建立生产合作伙伴关系,基于流通加工技术,以特产店、社区商店以及线上平台结盟等建立起全渠道的销售网络,从而建立起绿色健康的全新冷链生态。
二、立足具体、简单的实践理念
实施运营策略具体、简单的运营策略是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里主要给出了以“产”定“销”,即通过将产地仓包干以及销售仓包销相互促进的方式,建立基本的运营的模型。然后通过项目型组织以产地(区别于客户和行业)的模式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建立起围绕仓经营的营运体系。当然,所有运营策略的成功都离不开高效、灵活的平台技术。图2描述了基于仓营销体系的运营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五力”(借用外力、发展新力、整合能力、激发能力以及优化内力)模型等管理技术实现经营目标。
三、结束语
冷链物流企业依靠提供运输服务的发展空间有限,具备依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服务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产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冷链企业将会成为冷链企业获得未来发展空间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经营模式,提高冷链配送的质量,实施完善的冷链配送的技术,让冷链配送变得更简单、更实惠或许是一个正确有效的发展模式;无疑,本文为冷链企业发展策略、营运策略以及有效经营、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田华,周瑞琪,朱柏青.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价格月刊,2016,(04):68-71.
[2]陈广,罗岚.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12):81-83.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冷链市场分散,市场参与者主要为众多区域性或地方性的冷链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中冷联盟发布的《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显示,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约1832家,比2018年增加了165家。
2019年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量约2.35亿吨、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突破6万亿元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主要细分市场包括食品市场和医药市场。其中,食品市场的种类繁多、体量较大,因此发展空间巨大。
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量保持着20%左右的增速。2019年,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量约2.35亿吨,同比增长24.6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愿的提升,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约6.1万亿元,同比增长27.08%。未来,随着冷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我国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 中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掉了。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掉,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与此同时,中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变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增加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 2006年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易腐食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目前我国的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1)冷饮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冷饮物流市场的消费总量从1990年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计划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上升趋势。 我国冷饮物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大地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量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蒙牛等品牌在主流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2)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据预测,国内肉类消费将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国内肉制品消费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在世界先进水平,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肉制品的加工利润率为2.93%,经济效益比较好。2002年肉制品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超过2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山东大龙实业公司和山东华盛集团总公司。超过10亿元的有4家,有近1/2的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大型企业。山东、河南两省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2002年山东省肉类加工企业162家,占全行业总数量的16%,其次是河南省有139家。2002年山东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40%,达263.64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省约占20%,为126.96亿元。两省合计超过全行业的 60%,行业集中度比较高。(3)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零下25摄氏度迅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摄氏度或更低温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已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1999年起的连续3年,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速冻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占据重要位置,并均以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团。三全更以5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速冻食品市场的龙头企业。第二集团品类众多,但每一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 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链配送体系尚未形成。(4)乳制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增长率为12.1%,位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人。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量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 正因为如此,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都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是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少我们暂时不去追究,但是由于不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冷藏冷冻的规范来操作需要冷链物流的食品是一个事实,非正式的统计是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服务的质量、运输的质量、缺乏可靠的物流服务商(特别是大型区域全国范围物流服务提供商)、高昂的费用、运输和储存等基础设施的不足等。
答:为提升食品安全及品质,降低社会冷链物资流通成本,根据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铁路发展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快构建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推进“互联网+物流”战略、创新冷链物流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冷链运营组织及人才体系等铁路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战略举措,充分发挥铁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骨干作用,促进铁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中国的冷链物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对象是肉、禽和水产品类。当时为了保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季,在国内主要产地与大城市兴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河水运冷藏船相连。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超市连锁业出现,为销售市场需求的各种冷冻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种各式先进的冷柜;零售终端冷藏链的配备与完善,又加快推进了冷藏链各环节的设备与技术开发、制造与建设进程,这时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食品冷藏链开始在中国出现和发展。
而国外的冷藏运输则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铁路,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发展时间上的差距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冷链物流仅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从冷藏率还是从管理水平来看都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近年中国冷链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增长,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冷库及冷藏车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偏低,部分基础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亟待升级改造。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中国冷链物流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公路运输,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共拥有64.5万辆铁路货车,冷藏车6152辆,占铁路货车总量不足1%。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仅占货运汽车的0.3%。从运输情况看,受中国铁路资源等因素限制,铁路冷藏运输与公路冷藏运输难以协同,严重影响冷藏运输效率。
总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供给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这冷链物流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方法:
1、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2、加强冷链设备的投入;3、加快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4、建立标准的冷链物流系统;5、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市场集中度低、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冷链市场分散,市场参与者主要为众多区域性或地方性的冷链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中冷联盟发布的《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显示,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约1832家,比2018年增加了165家。
华东地区竞争激烈、广东省的整体实力有待提高
分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华东地区的企业数量最多,共591家企业,占比32%;其次是华南地区,企业数量占比18%;华北地区位列第三,数量占比16%。可见,我国华东地区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分省市来看,2019年,我国广东省的冷链物流企业数量最多,共有272家企业,且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山东省。但值得注意的是,截止至2020年3月,我国山东省的星级冷链物流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一,而广东省的星级冷链物流企业数仅为3家,星级企业数量占比不到2%。可见,广东省的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集中度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电商巨头、快递巨头加剧行业竞争
我国冷链物流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电商巨头”、“快递巨头”纷纷加速布局冷链物流领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京东、苏宁和顺丰。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冷链物流行业主要上市企业:顺丰控股(002352.SZ)、京东集团-SW(09618.HK)、广汇物流(600603.SH)、獐子岛(002069.SZ)、海容冷链(603187.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冷链物流主要玩家、冷链物流供应料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4-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500亿元开始逐年增长,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832.0亿元,比2019年增长440.8亿元,同比增长13.0%,并且仍保持增长态势。
2、冷链物流行业主要参与者为中小企业
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提升,参与的企业也逐渐多了起来,据统计,中物联冷链委的会员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人数规模在200人以下,其中少于50人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了27%,50-200人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1%。
从企业性质来看,2019-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2020年时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比为72%,较2019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合资企业的占比则从7%上升到了10%;可以看出2020年的企业更加多元化,不单单集中在民营企业。
3、冷链物流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步履维艰
对于行业中的主要参与者,中小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除了外部宏观环境的摩擦外,主要还是因为中小企业本身经常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不健全等情况,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较难获批;同时因为集约化程度低,“断链”、“空链”的现象也在中小企业频发;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而科技生产力低下。
4、冷链物流行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三种金融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中冷联盟提出了三种可行的金融服务,分别是冷链供应链金融的贴现模式、冷链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模式与基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冷链物流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复展,人民生活水平制的日益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高度重视。第一要看货源是否充足,货源充足等候时间短,效率就高。第二看车况如何,车况好出勤率高,发动机性能好,车速快,效率也高。第三看保温性能,保温好,制冷机工作时间短,油耗省,制冷机寿命长。第四看空车自重,自重轻,载重多,运费高,过路费省。
目前南方冷链物流市场几乎全部由公路运输垄断,许多长距离、高附加值的水果、蔬菜公路运输量也很大。果品、蔬菜等易腐货物运输约3/4被公路挤占,短途运输几乎全部被公路包揽。冷藏车前景可见广阔。
扩展资料:
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可以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
冷藏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全国冷链物流需求量逐年上升
2016-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量逐年上升,排除2020年疫情特殊情况,冷链物流需求量的增速也在逐年上升。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2020年第一进口食品逆势增长,2020上半年,我国肉类产品进口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74.9%,其中全年猪肉进口预计将比2019年增加100万吨以上。据中物联冷链委测算分析,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能够突破2.65亿吨。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中产阶级还在扩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步伐在加快,并且生鲜电商带动的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公布资料显示,2015-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
冷链物流主要服务于食品行业
冷链物流的对象产品包括一般产品有:农产品、禽禽肉类、水产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品饮料等;特殊的产品有:药品(疫苗、血液)、化工品等。其中食品占比高达90%,医药与化工占比分别为9%与1%。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答:为提升食品安全及品质,降低社会冷链物资流通成本,根据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铁路发展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快构建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推进“互联网+物流”战略、创新冷链物流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冷链运营组织及人才体系等铁路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战略举措,充分发挥铁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骨干作用,促进铁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中国的冷链物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对象是肉、禽和水产品类。当时为了保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季,在国内主要产地与大城市兴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河水运冷藏船相连。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超市连锁业出现,为销售市场需求的各种冷冻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种各式先进的冷柜;零售终端冷藏链的配备与完善,又加快推进了冷藏链各环节的设备与技术开发、制造与建设进程,这时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食品冷藏链开始在中国出现和发展。
而国外的冷藏运输则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铁路,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发展时间上的差距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冷链物流仅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从冷藏率还是从管理水平来看都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近年中国冷链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增长,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冷库及冷藏车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偏低,部分基础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亟待升级改造。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中国冷链物流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公路运输,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共拥有64.5万辆铁路货车,冷藏车6152辆,占铁路货车总量不足1%。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仅占货运汽车的0.3%。从运输情况看,受中国铁路资源等因素限制,铁路冷藏运输与公路冷藏运输难以协同,严重影响冷藏运输效率。
总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供给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这冷链物流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方法:
1、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2、加强冷链设备的投入;3、加快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4、建立标准的冷链物流系统;5、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冷链物流的发展对农业与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农业与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生鲜产品腐损率较高
生鲜产品由于具备保质期短、不易保存等特点,对运输条件和物流配送速度等要求也较高。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生鲜供应依旧处于传统方式层面,产品流通需要经过农户、产地、采购商、中间商、批发市场等多重环节,流通环节繁琐,损耗率居高不下。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控制在5%的稳定水平,其他食品的损耗率也已经降到了1%以下。而我国的生鲜平均损耗率在10%以上,是欧美国家的2-3倍,大大提高了生鲜市场的成本。
中国冷链运输率相对较低
由于冷链物流设施的缺乏,使得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损耗,也加大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价格、品质不稳定因素。
数据显示,我国水产品、肉类、果蔬冷链运输率分别为69%、57%、35%,而发达国家这部分指标的平均水平在80%~90%之间。
2021年冷链物流需求量约2.75亿吨
2021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GDP总量的7.6%。中国食品供应链产业拥有万亿级别的市场体量,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冷链物流的需求持续旺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2021年冷链物流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总量达2.75亿吨。
2021年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据初步统计,2021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总额超过5.4万亿元,同比涨幅突破8%,呈稳步增长态势。这些增加的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必然要依靠冷链物流运输,因此带动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给出的数据,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达到9.2%的增速,市场规模达到4184亿元。
食品冷链企业发展分析论文
【 摘要 】文章研究了新零售趋势下冷链的发展模式;以食品安全、食品营养构建起聚焦产前管理、发展流通加工技术等,并通过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采取高效的轻资产运营技术等关键经营要素,探讨了冷链企业的发展模型。
【 关键词 】冷链;新零售;冷网;食品安全;流通
加工从国家发布《“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至今,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物流成本较高、冷链流通率低、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与居民消费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需求扩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低温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网购平台打通了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冷链物流链被拉长,市场对冷链的需求迅速增加。明显,发展冷链物流正当其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作为冷运企业的运营策略成为冷链企业经营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聚焦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新型冷链企业往往在盈利模式不清的时候,为了构建进入壁垒采取了规模化,但无法通过短期的业务增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回报周期过长,甚至会为此影响了战略判断。因此,冷链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恰当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型。1.分两阶段实现发展目标与传统的冷链运输企业相比,新型冷链企业会更加关注与物产区农户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运输需求。新型冷链企业会从农户到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产”、销、配一体,从源头引入物美价优的产品,全环节把控产品质量,提高与物产区农户及消费者的黏性。从与物产区联盟到定制会耕种,从品质配送到建立全链条商业伙伴关系等,新型冷链企业将通过产区战略合作以及线上线下平台的伙伴合作定位发展目标,并通过分阶段实施以达成战略目标。2.仓网、店网一体化,构建伙伴型冷链平台新型冷链企业的仓网和店网是一体化的,建立仓网首先从功能上区分出产地仓和销售仓。对于产地仓应该与产地特产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门店建立起伙伴关系[1],以此成为宣传的基础窗口;销售仓则与各类社区门店建立合作联盟,以此作为销售延伸。同时,社区门店也将成为承载最后一公里保鲜的主要资源。对于新型冷链店网,将会是一个开放的伙伴平台,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个体工商户中只要添置专门的三温冷藏陈列装置即有可能成为店网伙伴。平台化的操作不仅能迅速成为销售的延伸、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低成本利用重要的目的地段资源。3.发展流通生产加工技术,拓展发展空间中央冷库将成为未来冷链发展的神经中枢,农产品初深加工后再流通将可以逐步解决应季农产品销售期短、储存运输紧张、配送难等流通难题。此外,发展流通生产加工技术,可以高度融合线上平台以及仓网,提高与农户、终端销售商的黏度,有利于冷链企业削峰平谷、均衡化生产。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速,高新加工技术如微波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瞬间高温杀菌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依托杀灭菌新技术的发展,产品流通对于低温抑菌保鲜的包装技术的依赖程度也将会降低,流通难度将会降低。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在果蔬加工中,为了保证果蔬的营养、新鲜、可口,除了传统的速冻、脱水、罐头产品之外,切割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2];农产品加工开始向节能、环保、高效方面发展。在农产品深加工前沿,正在向分子水平发展,通过对原料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的利用,研制一些符合人体所需营养的保健食品,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此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工设备越来越高新化,如无菌包装设备、多功能饮料罐装设备、速冻设备、膜分离设备等。当然,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发达国家相较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恰好是新型冷链企业发展的机会。4.聚焦产前管理,打造基于国内物产的食品安全领军冷链企业食品安全已成为食品消费的首要关注要素,聚焦产前管理将会成为未来冷链发展的突破方向。以供港蔬菜为例,深圳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地区全年运送供港蔬菜5.1万批,共47.5万吨,同比上升10%。相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以供港食品模式打造的食品产前管理将逐渐普遍,能在产前管理获得先机资源将会为冷链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图1尝试从业务发展的驱动因素,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发展策略。关键点体现在:与前端的种养殖农户建立生产合作伙伴关系,基于流通加工技术,以特产店、社区商店以及线上平台结盟等建立起全渠道的销售网络,从而建立起绿色健康的全新冷链生态。
二、立足具体、简单的实践理念
实施运营策略具体、简单的运营策略是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里主要给出了以“产”定“销”,即通过将产地仓包干以及销售仓包销相互促进的方式,建立基本的运营的模型。然后通过项目型组织以产地(区别于客户和行业)的模式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建立起围绕仓经营的营运体系。当然,所有运营策略的成功都离不开高效、灵活的平台技术。图2描述了基于仓营销体系的运营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五力”(借用外力、发展新力、整合能力、激发能力以及优化内力)模型等管理技术实现经营目标。
三、结束语
冷链物流企业依靠提供运输服务的发展空间有限,具备依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服务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产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冷链企业将会成为冷链企业获得未来发展空间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经营模式,提高冷链配送的质量,实施完善的冷链配送的技术,让冷链配送变得更简单、更实惠或许是一个正确有效的发展模式;无疑,本文为冷链企业发展策略、营运策略以及有效经营、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田华,周瑞琪,朱柏青.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价格月刊,2016,(04):68-71.
[2]陈广,罗岚.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