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贵州生态发展论文

贵州生态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

贵州生态发展论文

,借鉴下就可以啦!我就是这样做的!。。《贵阳生态文明建设》那本书上有答案 b

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我国最早建成的森林城市之一,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程中,贵阳应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城市中,林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贵阳周边的森林是物种储积区,发展林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产业,应该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充分挖掘潜力。林业生物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生态文明城市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贵阳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林地,可以大力培育能源链和原料链,大力开发林业生物型能源,这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林业是生态建设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主要任务。贵阳处于喀斯特地质结构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石漠化趋势比较明显,发展林业,培育森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沙以及对地表的侵蚀,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是治理石漠化的一个关键措施。同时,加强城市森林建设,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使贵阳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可以为贵阳打造良好品牌作出更大贡献。林业是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主要阵地,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要求。发展森林文化对于发展贵阳的生态文化,引领全社会认识自然规律,了解生态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价值观,促进整个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提高资源效率,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爽爽的贵阳感受着你的气息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今年,一曲“爽爽的贵阳”唱响了贵阳的大街小巷,唱到了每一位游客和贵阳市民的心上。贵阳地处北纬26度,属人类居住的最佳纬度范围。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在24摄氏度左右,年均相对湿度在78%左右,不湿不燥,气候凉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达343天。2007年,贵阳又喜获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的“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然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贵阳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优势。坐拥青山绿水的贵阳面对这样的课题: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贵阳该如何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个有关保护与发展的老话题,成为贵阳近10年来重新考量的新命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贵阳市就确立了“环境立市”的目标;2000年,贵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设想;2005年,贵阳市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决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一系列大胆的尝试与探索,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7年12月29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原则、五年奋斗目标和指标体系,并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出了部署。从确立“环境立市”、发展循环经济,再到战略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路在贵阳正逐渐清晰起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功能。大力实施“畅通工程”,环城高速公路、北京西路、花溪二道、贵(阳)金(阳)线建设全面展开,在2009年前把一环路建成无信号灯控制的城市快速通道。二环路、油小线等建设也已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功用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四大治理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展以治理“两湖一库”为重点的治水工程,确保红枫湖、百花湖在2012年达到三类水质,阿哈水库达到二类水质。2010年基本完成南明河全流域综合整治,2012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此外,还将大力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开展以提高空气质量为重点的治污工程和以治理“五脏五乱”为重点的整脏治乱工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特色,培育贵阳精神。积极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发挥其提升素质、凝聚人心、引导风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彰显城市个性。通过实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居有所安”行动计划,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生态产业。把旅游、文化业发展成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现代物流业突破性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业和会展业,着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现代药业和特色食品产业,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提升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等正有条不紊加快进行。今年1月,贵阳市委公开发布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内容涉及9个方面、138项主要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责任到人和具体落实部门,并注明了完成时限。分解表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贵阳市民的广泛关注,“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崭新的科学理念,如此系统、迅速地演化为符合贵阳实际、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138项具体任务,值得为之赞叹!”一位网友评价说。2月底,正值贵阳抗凝冻灾害、开展灾后重建最为繁忙的时期,然而,为期3天的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依然如期举行,7位国内著名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前来授课。3月20日,贵阳市四套班子领导便齐聚北京,与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与领导纷纷把脉献计,从各个视角对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目前,一套包含有基础设施、生态产业、环境质量、政府责任等内容的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已在贵阳全面实施,贯穿生态文明理念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也在有序进行中。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规划,未来5年,贵阳市向着生态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稳定形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天数稳定在95%左右;文化特色逐步彰现;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民生显著改善;政府进一步廉洁高效的总体目标坚实迈进。

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选题

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本科旅游管理论文题目,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

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16、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2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22、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3、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24、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25、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26、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7、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28、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30、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

31、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32、浅谈形体语言在旅游服务中的运用

33、论旅游饭店集团的成长方向

34、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

35、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分析

36、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37、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38、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9、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

40、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

41、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42、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43、旅游购物的投诉心理及服务对策

44、饭店服务人员个人能力培养途径

45、饭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

46、旅游保险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47、浅析我国国有饭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8、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对策

49、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

50、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51、如何树立优秀旅游区域形象探讨

52、生态旅游在我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53、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54、浅论星级服务

55、试析旅游品牌效应

56、导游的语言魅力

57、湖南旅游商品的开发思路

58、如何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

59、旅游服务质量之我见

60、试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61、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2、浅论旅游促销

63、浅论发展旅游业与扶贫

64、浅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65、浅论旅游的名牌效应

对做好旅游管理的探讨

摘要: 如何做好旅游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旅游人文资源开发以及应对旅游危机管理两方面阐述了旅游管理的思想。

1旅游管理要加强在人文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

1.1 促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统一自然资源不管多么美丽,没有人的参与就失去意义,没有人文的氛围就失去了颜色。以杭州西湖为例,是我国独有兼具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悠久历史文化韵味的景区,这里孕育的文化非常丰富。既有家喻户晓的白蛇娘子传奇,又有文人墨客留下的象“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佳句。这些资源都可以在西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西湖旅游区的各个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名人故居这一旅游资源。游客在游山玩水之间,也可以充分了解到西湖文化的历史和典故,同样也可以利用杭州的民俗艺术团体在西湖景区表演西湖文化的传统民俗节目,巧妙的将文化资源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杭州,实现西湖景区的人文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保护西湖资源,对西湖的生态、水质、卫生状况加强保护和监督。

1.2 努力发掘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众多的文化资源,像龙舟赛、元宵灯会、清明踏青、五月花会、八月观潮、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十月庙会等民俗活动,开发利用条件极其优越。要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文化,重点打民俗旅游,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收入,也会对当地的城市发展和定位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1.3 提高人文素质,完善旅游设施文化旅游具有文化传播和交融的作用,具有很强宣传作用,旅游就像一张名片,在带给游客旅游资源享受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形象进行了宣传。从事旅游资源服务的人员素质对旅游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在旅游景点的一些人性化的配套设施对旅游地形象也有重要影响。好的人文素质、礼貌切近的服务态度会对旅游者带来很大正面的影响,会提高游客对旅游满意度,进而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具有更好的印象。旅游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会对游客带来不同的感觉,游客在旅游时一般比较放松,一些人性化的设施会让他们感觉很亲切,一些带有游客可认知的语言无疑会增加亲近感。

1.4 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旅游经营策略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文旅游产业的开发、经营等需要进行细化研究,所不同的是一般其他企业开发的是有形产品,而人文旅游产业开发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产品,产品的质量通过旅游群体的满意程度体现。开发怎样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如何合理规划使得资源配置优化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旅游产品经营策略都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对人文旅游产业的科学研究实现。目前,我国很多旅游景点在人文旅游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通过加强在人文旅游产业方面的研究,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成功,则可以大大减小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风险;②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关注,不同的旅游资源如何配置更加合理,如何配置才能更加吸引旅游者,使得运行成本降低,产业收益增加,这些方面也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③人文旅游产业的经营策略非常值得研究,并非景点门票价格定得越高,旅游产业的收入就越多,不同的旅游景点采用联合消费还是单项消费更好也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景点的具体情况确定。

2加强旅游危机管理的措施

旅游业是一个相对脆弱的行业,由其自身所具有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决定了她的触角极大地延伸到其他各个行业领域,使得外界瞬息的变故都牵动着整个旅游行业敏感的神经。旅游危机已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的旅游业上空的阴云,良好的危机管理成为旅游业——这个应优先考虑快乐和关照产业的急迫需要。

2.1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一种竞争意识、超前意识、鞭策意识,也是一种凝聚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在感觉危机、认识危机的前提下,经常地、系统地讲形势、讲问题,使员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与企业共同承担危机与风险的主人翁责任感。居民与旅游者要强化安全意识,强调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确保平安健康也是一种增收途径。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应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作为旅游地区政府应首先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旅游危机战略性研究,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或将其及早制止于萌芽状态。

2.2 建立预警机制,实施预防管理在建立旅游灾害预警机制方面已经达成普遍共识。所谓"旅游预警制度",主要是有关部门在国内外发生疫情、战争、社会问题、自然灾害等影响旅游的事件,予以发布并警示,从而有利于旅行社和游人预见问题,并主动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

2.3 建立应付旅游危机的应急机制旅游危机爆发后,最紧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尽量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灾害、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在疫情发生时,防止疫情扩散;在治安事件发生后,尽快侦破案件,惩治违法分子,保护受害人,处理善后事宜。因为自然灾害导致旅游地暂时不能接待旅游者,及时告知旅游者,减少旅游者的期待成本和预期心理,有利当地旅游市场的恢复。

2.4 旅游危机过后尽快采取措施复苏旅游业首先,旅游危机过后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其次,要利用媒体重树区域旅游形象。旅游危机之后,要尽快挖掘正面报道的价值,予以针对性的促销。第三,做好事件旅游营销,加大市场对旅游地的关注。

总之,当组织或个人面对危机时,应当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核心地位,及时反应、控制、补救、总结,并有意识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将损失减小到最少。旅游行业是很脆弱,但不经磨练、不经危机,这个行业永远都是脆弱的。作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本部门以及整个行业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如东.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及制度创新[D].同济大学,2006,(08).

[2]牛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03).

[3]王咏.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05).

[4]张志娟.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D].厦门大学,2001.

[5]乌杰.浅谈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J].科技资讯,2008,(01).

题目:关于旅游生态化的探讨内容:1.简述传统旅游的方式、成本、对环境的影响等; 2.引出现代社会环境的现状; 3.详细阐述生态旅游; 4.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对比,包括方式、成本、环境因素、知识拓展等; 5.总结。备注:建议搜集好资料,整理数据,论文会更有依据。

贵 州 生 态 旅 游的 发 展 现 状 及对 策 分 析旅 游 业 被 认 为 是 20 世 纪 世 界 经 济 增 长 最 快 的 产 业 。然 而 , 随 着 全 球 旅 游 业 产 业 规 模 的 日 益 扩 大 , 旅 游 活 动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也 越 来 越 大 。如 何 使 旅 游 业 发 展 和 保 护 环 境 相 协 调 ?换 而 言 之 ,如 何 使 旅 游 景 观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生态旅游正是基于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挑战时应运而生 的 , 并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的 旅 游 方 式 ,越 来 越 受 到 各 国 政 府 和 游 客 的 青 睐 , 其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20% ~ 2 5 % [ 1 ] ,集中反映了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传统的旅游业同 样 给 贵 州 省 的 旅 游 区 带 来 了 一 系 列 的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特 别 一 些 喀 斯 特 生态脆弱区遭到严重破坏。如何更好的发挥贵州省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与环保事业的紧密联系, 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贵州 省 的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分 析 , 促 使 其 生 态 、经 济 、社 会 三 大 效 益 的 统 一 ,为 贵 州 省 的 经 济 建 设 和 生 态 旅 游 实 践 提 供 参 考 。 一、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及特点生态旅游(ecological 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墨西哥学者谢贝洛斯·拉思克 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并首次将生态旅游定义为指对环 境负责的、不干扰自然区域的旅游,其目的是享受自然、观赏自然和促进自然保 护 , 通过生态旅游使旅游区域的居民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获益 [2] 。生态旅游在 1986年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得到确认。在这之后,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 及归类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各国不少专家学者又根据本国特点,进一步发展 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比如美国学者D N B Lee[3]认为理想的生态旅游系统包括:旅 游者对所游览地区具有保护意识;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业中充分考虑环境和文化 需求;采用一个有当地居民参与的长期规划战略,减少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培 育一个有利于当地社会发展的经济体系 . 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拉尔 夫·巴克利(Ralf Buckley)[4]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旅 游、 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交叠部分。 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1994 年 在制定其《国家旅游战略》时,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 境的教育,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5]。 虽然至今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于研究角度与侧重点的不同, 各国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但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基本 可概括为三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对象是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 (包括文化 遗产),二是生态旅游的过程是把生态保护、环境教育作为既定前提,三是生态旅 游的目标是实现经济、 社会、 文化和环境高度协调,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其 主 要 特 点 为 : 一 是 环 境 保 护 与 经 济 发 展 的 双 重 特 性 。 二是体现了 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相 处 。三 是 生 态 旅 游 与 高 国 民 素 质 紧 密 相 连 , 体 现 的 是 社会文明与进步。 二、贵州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 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是一个山川秀丽、 资源丰富、 气候宜人、 民族众多的内陆喀斯特山区省份。 贵州高原山地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 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奇山异水,构成了风韵独特的地域性喀斯特旅游单 元。在全省17.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旅游资十分的丰富,素有“公园省”之称。 (一)、独具特色的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 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喀斯特省, 喀斯特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发育了 一套最典型、最显著的喀斯特峰丛、峰林、瀑布、峡谷、洞穴及地下河等景观, 构建了以“奇山、秀水、美石、异洞“为特色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全省现有8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 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峡谷、 荔波樟江、 赤水),其中有7个都是美学意境迥异的喀斯特景区,贵州作为喀斯特旅 游资源大省是名副其实的。随处可见奇峰、异石、山泉、飞瀑、湖泊池沼、溶洞 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具有喀斯特特点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贵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赤水桫椤、雷公山、梵净山、习水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威宁草海、荔波茂兰和麻阳河等自然保护区),省级3个, 地市级22 个,县级96个。现有自然保护区中,古生物遗迹类型有1个、地质地貌类型有1个、 内陆湿地类型有8个、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物类型、野生植物类型有118 个。我省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一是有生态系统多样性、二是类型复杂,组合多样、 三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特点。贵州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品种多、价值高。 全省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蕨类植物7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 珍稀濒危植物4种,二级重点保护有29种,三级重点保护有41种。全省已记录的脊 椎动物有921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8.3%,其中鸟类有421种,鱼类202种, 兽类有132 种,爬行类有103种,两栖类有63种。 在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 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15种,属二级重点保护的72种。 此外,还有贵州省特有或稀有 [6] 的物种类有19种 。根据有关文献说明,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居于我国 第四位。 (二)、贵州优质的生态旅游气候资源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纬度较低 的原因,许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夏,最冷的是1月份,平均气温在3—8度 之间, 而最热的是7月份,平均气温在18—26度之间。贵州的地势起伏较大,地形 也比较复杂,从而导致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显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 气候差异非常普遍。这些特点使贵州不仅具有“ 天然大空调“的美誉,还是同一 季节观赏气候垂直地带性差异的最好去处。 (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无处不洋溢着 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 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 了本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和历史条件的差异,以及不 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 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全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400多个,集会地点1000多 个; 民族歌舞绚丽多姿;民族建筑特色鲜明;文物精华汇粹,古迹遍及全省;民间工 艺美术精湛繁多,常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艺美术产品有蜡染、刺绣、挑花、漆器、 陶器械、箫笛等。 三、贵州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贵州的自然保护事业受到省市领导、环保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有关专 家、 学者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对贵州建为自然保护区的各类地区进行了全面深入 的考察, 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专著和考察报告,有力地促进了贵州自然保护区的 建设。截至1996年底,贵州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共29个, 总面积289690(ha), 占全省土地总面116%(表1)[7]。表 1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名录 序 号 1 自然保护 区名称 青岩油杉 野钟黑叶 猴 桐梓白箐 绥阳卧龙 道真大沙 河 道真仙女 洞 赤水桫椤 地点 面积 主要保护 (ha) 对象 80 青岩油杉 黑叶猴及 森林生态 系统 银杉、 珙桐 类型 建 立 保护区 主管 时间 级别 部门 县级 林业 贵阳市 六盘水 市 桐梓县 野生 1984 植物 野生 动物 野生 植物 野生 植物 野生 植物 野生 动物 野生 植物 森林 生态 系统 生境 野生 动物 森林 生态 系统 森林 生态 系统 野生 2 3 4 5 6 7 1698 2800 市级 县级 县级 县级 县级 国家级 环保 林业 环保 林业 环保 环保 8 梵净山 9 麻阳河黑 叶猴 红豆杉水 绥阳县 5 青树等, 岩溶地貌 银杉及生 道真县 4600 境 黑叶猴及 道真县 6907 岩溶洞穴 桫椤群落、 赤水县 13300 小黄花茶 等 森林生态 江口、 印 41990 系统、 黔金 江、 松桃 丝猴、 珙桐 沿河自 黑叶猴等 治 珍稀生动 4667 县级 物及生境 南亚热带 沟谷季雨 林 南亚热带 沟谷季雨 林 大鲵及生 1986 国家级 林业 1986 省级 林业 10 渡邑 望谟县 7200 1990 腈以级 林业 11 12 双江 黔西大鲵 册亨县 黔西县 1986 县级 县级 林业 林业 境 13 草海 威宁自 治县 12000 高原湿地 生态系统 黑颈鹤等 14 15 16 雷公山 剑河鹅掌 楸 都匀螺丝 壳 茂兰 黔东南 自治州 剑河县 都匀市 47300 50 4500 中亚热带 森林及秃 杉等 鹅掌楸 水源涵养 林 喀特森林 及珍稀 动植物 沟谷季雨 林 中亚热带 常绿落叶 阔叶混交 林 森林及野 生动植物 古树 中亚热带 森林 水资源及 水源林 水资源及 水源林 森林生态 系统 17 荔波县 21100 18 罗羊 罗甸县 2975 动物 内陆 湿地 和水 域和 水域 生态 系统 森林 生态 系统 野生 植物 森林 生态 系统 森林 生态 系 森林 生态 系统 森林 生态 系统 森林 生态 系统 野生 植物 森林 生态 系统 水域 生态 系统 水资 源及 水源 统 森林 生态 1985 国家级 环保 地级 县级 县级 林业 环保 林业 1988 国家级 林业 1990 县级 林业 19 宽阔水 绥阳县 2447 1982 县级 林业 20 21 22 习水中亚 热带森林 余庆洞水 朱家山 贵阳阿哈 水库 窑上水库 水源 佛顶山 习水县 余庆县 瓮安县 48666 10 1995 县级 县级 县级 林业 环保 林业 23 贵阳市 19000 1992 市级 环保 24 六盘水 市 石阡县 1700 1989 市级 水电 25 27300 1992 县级 林业 系统 26 老林沟 水城县 170 光叶珙桐、 野生 水青树 植物 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 林 森林生态 系统 白冠长尾 雏 森林 生态 系统 森林 生态 系统 野生 动物 1992 县级 林业 27 冷水河 金沙县 2830 1992 县级 林业 28 29 大开田 威宁妥打 麻江县 威宁县 1992 县级 县级 林业 林业 截止1996年底统计,全省2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89690ha,占全省土地总面 积116%,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个、地市级3个、县级20个。就已建立的自然保 护区分析,其中既是保护区,又已辟出一定旅游区向游人开放的就有 5处,它们是 茂兰喀斯特森林、威宁草海、金沙沟桫椤保护区、梵净山和雷公山等。它们约占 我省已建保护区的17%。 此外,贵州省经国务院批准的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无论 是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规定 ,还是通常的理解,它们就是国家公 园,也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该受到特别保护。因此可以说,贵州的生态旅游 已经起步,关键的问题是要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强管理。 四、贵州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贵州已经提出构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省的口号,而且正按照 “完善西线、 开发东线、规划南线、突破北线”的思路,重点建设东部的苗、侗民族风情旅游 线。 同时,完善西线的黄果树、 龙宫精品旅游线的软硬件设施;南线则重点培育茂 兰喀斯特原始森林探秘游及水族、瑶族风情点;北线开辟遵义名城名酒及赤水桫 椤生态游等项目;此外,东北线的梵净山及西北线的草海也属开发之列。 尽管如此, 贵州生态旅游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环境差。交通滞后是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瓶 颈” 。 这也造成一些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量大,旅游投入大于发达地区,门槛人口 数量高,同时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旅游开发对环 境产生较大的破坏。 二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政府部门、旅游业者、游客和旅游地所在社区 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无法确保部分旅游收入用于环境保护 ,无法保障社区群众 的合法权益,更不能保障游客能够获得充分的环境教育。 三是缺乏规划,盲目建设问题突出。旅游景区、景点遍布全省,各地要求抢 抓机遇尽快开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顾条件 ,不管规划,一哄而起, 投放大量 资金开发得不到市场认可的项目,既造成浪费,又破坏生态环境。 四是旅游业者急功近利,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部分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对 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明显的误解,将发展生态旅游简单地看作是对自然环境资 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开发中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五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全民素质相对较低等一些 问题。 六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布局差。 因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协调、 规划、 布局不好,不但无法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潜力,构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 省,也不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更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直接影响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措施一是改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 . 贵州生态旅游区大多位 于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居住区,保护区的交通、通讯、居住等基础设施十 分落后,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因此,应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 金,增大投入,加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在保护区缓冲地带 的外围(即保护性经营区),利用“生态技术”,修建“生态饭店”、“生态旅 馆”[8],满足保护区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吃、住、行、游、娱等多方面的需 求。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服务中心和生态环境监测站,为游客提供高 层次的服务,提高生态旅游档次和效益,并推动保护区本身的科研、教育和建 设事业的发展。 二是开展生态旅游规划研究。以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为主导,开展生态 旅游规划研究。首先要求规划者对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 对旅游者的行为有良好的控制力。要组织旅游、溶岩、生物、环保、规划、 文化、美学、民族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规划小组,以确保获得科学的规划效果。 其次,要充分了解贵州各旅游地资源、环境的价值、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资 源的生态特色为基点 ,进行资源与环境保护区划研究 ,针对不同类型保护区 域, 确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式、强度与开发秩序[9]。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强引 导,科学分流和疏导游人,避免生态旅游区超负荷运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 标。 三是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替代产业的经济、环境影响比 较。包括最低开发成本评估,不同开发模式下,旅游与地方经济关联度评估。 评估其他产业的可替代性 ,以及不同产业之间优劣势比较 , 确定旅游业的产 业优势度。 四是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确定相关组 织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 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替代目前旅游区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管理模式。制 定包括旅游资源开发、 景区规划、 旅游营销、 旅游区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条例, 确保旅游业的健康、高效运行。 五是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自然保护 意识通过加强贵州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使生态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了解 贵州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初步认识保护区内常见的物种和保护物种 , 爱 护游览区内的花草树木,不损害和污染环境。加强对各类环境管理条例的宜 传教育,规范生态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环境伦理 学的学习,形成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在景区添加形象生动 和科学有趣的导游标示 , 及时提醒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 , 促进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 六是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确定关组织 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 偿机制与管理体系,替代目前旅游区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管理模式。制定 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规划、旅游营销、旅游区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条例, 确保旅游业的健康、高效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王健.旅游法原理与实务[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69. [3] 转引自李江玲 .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 [D]. 北京:中央民族大 学.2005.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5]Ralf Buckley .A Framew or k for Ecotourism[J].A Framew or k for Ecotourism[J]1994. [6] Lee D N B, Snepenger D J. An Eco tour ism Assessment of To rtueror [ J] .Costa Rica.1992. [7]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1999. [8]朱守谦. 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 Ⅱ) 贵州科技出版社.1996. [9]牛亚菲. 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 地理研究.1999. 致谢词 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卢绍香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 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 励着我。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卢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 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我才能完美的交上大学的最后一份答卷。在此谨向卢 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个可爱的同学们和 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 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学生:万亚芬 2013 年 4 月 15 日

贵州生态旅游论文

贵州省本身就是旅游大身,因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以山、水、石、林为主线的旅游环境,而红军长征更是为贵州旅游增添了不少旅游圣地。古镇、红色旅游、自然融洞、瀑布景观、民族文化等组成了贵州旅游的特色,贵州旅游发展这个做论文题目,这个课题就太广了,建议会贵州的某一个旅游点上去以小见大吧,多在网上查查资料!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 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特别是气候独特的可处。2002 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 。此外,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 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贵州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全省维管束植物( 不含苔藓植物)共有269科、1655属、6255种(变种)。植物区系以热带及亚热带性质的地理成分占明显优势,如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等地理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性质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此外,还有较多的中国特有成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贵州植被类型多样,既有中国亚热带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又有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又有暖性同地针叶林;既有大面积次生的 落叶阔叶林,又有分布极为局限的珍贵落叶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错综,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变得复杂多样。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7%,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 积60420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3%,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区域性较强,适宜于进行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适宜于发展特色农业。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转贴于 看准网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万hrn2林下草地,8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3年7月至2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7年初至2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3.7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贵州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把涉农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重点工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给予考虑和安排,要创建其相互联系、分工明确的运行机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突出生物技术的应用,用生物技术来提升传统的育种技术和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要围绕影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开展工作,把农产品开发技术的产业化作为工作重点,当前除继续搞好已组建的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要重点考虑畜禽、林木、蔬菜、生态恢复与重建、农业标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农业科技重点工程主要考虑农业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工作是计算机的联网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农业科技园区、星火密集区、科技先进示范县的建设以及扶贫开发、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等工作,实行相对区域或产业带的项目集成,形成各具特色和产业特点的农作物、畜牧水产、节水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产业区、示范区或产业带。

贵州生态旅游论文3000字

首先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不利于植物生长,而且多山地在高原上,但是位于南方气候属于亚热带也温带季风气候交界处,气候多样,植物多样性也多,雨季降水丰沛,日照充足。

作为我国最早建成的森林城市之一,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程中,贵阳应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城市中,林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贵阳周边的森林是物种储积区,发展林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产业,应该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充分挖掘潜力。林业生物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生态文明城市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贵阳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林地,可以大力培育能源链和原料链,大力开发林业生物型能源,这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林业是生态建设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主要任务。贵阳处于喀斯特地质结构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石漠化趋势比较明显,发展林业,培育森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沙以及对地表的侵蚀,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是治理石漠化的一个关键措施。同时,加强城市森林建设,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使贵阳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可以为贵阳打造良好品牌作出更大贡献。林业是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主要阵地,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要求。发展森林文化对于发展贵阳的生态文化,引领全社会认识自然规律,了解生态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价值观,促进整个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提高资源效率,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爽爽的贵阳感受着你的气息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今年,一曲“爽爽的贵阳”唱响了贵阳的大街小巷,唱到了每一位游客和贵阳市民的心上。贵阳地处北纬26度,属人类居住的最佳纬度范围。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在24摄氏度左右,年均相对湿度在78%左右,不湿不燥,气候凉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达343天。2007年,贵阳又喜获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的“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然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贵阳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优势。坐拥青山绿水的贵阳面对这样的课题: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贵阳该如何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个有关保护与发展的老话题,成为贵阳近10年来重新考量的新命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贵阳市就确立了“环境立市”的目标;2000年,贵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设想;2005年,贵阳市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决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一系列大胆的尝试与探索,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7年12月29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原则、五年奋斗目标和指标体系,并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出了部署。从确立“环境立市”、发展循环经济,再到战略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路在贵阳正逐渐清晰起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功能。大力实施“畅通工程”,环城高速公路、北京西路、花溪二道、贵(阳)金(阳)线建设全面展开,在2009年前把一环路建成无信号灯控制的城市快速通道。二环路、油小线等建设也已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功用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四大治理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展以治理“两湖一库”为重点的治水工程,确保红枫湖、百花湖在2012年达到三类水质,阿哈水库达到二类水质。2010年基本完成南明河全流域综合整治,2012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此外,还将大力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开展以提高空气质量为重点的治污工程和以治理“五脏五乱”为重点的整脏治乱工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特色,培育贵阳精神。积极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发挥其提升素质、凝聚人心、引导风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彰显城市个性。通过实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居有所安”行动计划,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生态产业。把旅游、文化业发展成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现代物流业突破性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业和会展业,着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现代药业和特色食品产业,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提升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等正有条不紊加快进行。今年1月,贵阳市委公开发布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内容涉及9个方面、138项主要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责任到人和具体落实部门,并注明了完成时限。分解表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贵阳市民的广泛关注,“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崭新的科学理念,如此系统、迅速地演化为符合贵阳实际、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138项具体任务,值得为之赞叹!”一位网友评价说。2月底,正值贵阳抗凝冻灾害、开展灾后重建最为繁忙的时期,然而,为期3天的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依然如期举行,7位国内著名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前来授课。3月20日,贵阳市四套班子领导便齐聚北京,与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与领导纷纷把脉献计,从各个视角对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目前,一套包含有基础设施、生态产业、环境质量、政府责任等内容的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已在贵阳全面实施,贯穿生态文明理念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也在有序进行中。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规划,未来5年,贵阳市向着生态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稳定形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天数稳定在95%左右;文化特色逐步彰现;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民生显著改善;政府进一步廉洁高效的总体目标坚实迈进。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 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特别是气候独特的可处。2002 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 。此外,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 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贵州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全省维管束植物( 不含苔藓植物)共有269科、1655属、6255种(变种)。植物区系以热带及亚热带性质的地理成分占明显优势,如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等地理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性质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此外,还有较多的中国特有成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贵州植被类型多样,既有中国亚热带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又有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又有暖性同地针叶林;既有大面积次生的 落叶阔叶林,又有分布极为局限的珍贵落叶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错综,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变得复杂多样。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7%,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 积60420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3%,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区域性较强,适宜于进行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适宜于发展特色农业。

贵州自然生态论文模板

首先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不利于植物生长,而且多山地在高原上,但是位于南方气候属于亚热带也温带季风气候交界处,气候多样,植物多样性也多,雨季降水丰沛,日照充足。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转贴于 看准网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万hrn2林下草地,8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3年7月至2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7年初至2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3.7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贵州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把涉农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重点工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给予考虑和安排,要创建其相互联系、分工明确的运行机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突出生物技术的应用,用生物技术来提升传统的育种技术和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要围绕影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开展工作,把农产品开发技术的产业化作为工作重点,当前除继续搞好已组建的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要重点考虑畜禽、林木、蔬菜、生态恢复与重建、农业标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农业科技重点工程主要考虑农业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工作是计算机的联网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农业科技园区、星火密集区、科技先进示范县的建设以及扶贫开发、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等工作,实行相对区域或产业带的项目集成,形成各具特色和产业特点的农作物、畜牧水产、节水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产业区、示范区或产业带。

我再用我老婆的号回答一个:“爽爽的贵阳”——一块极具个性的金字招牌凉爽和美景是贵阳区别于其他城市最突出的“个性”,倾力打造“爽爽的贵阳”这块金字招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贵阳人的精明之举。在贵阳期间,我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与人交谈,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爽爽的贵阳”。贵阳人为打造这块金字招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贵阳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的城市特色和旅游品牌。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贵阳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宣传推介。我们翻开7月5日到9日的《贵阳日报》和《贵州晚报》,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推介“爽爽的贵阳”的文章。我们走进贵阳的宾馆和景区的饭店,都能够听到由我国著名歌手孙楠演唱的歌曲《爽爽的贵阳》……宣传推介贵阳已经成为贵阳人的自觉行动。7月6日,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向与会的全国党报老总致辞时说:“贵阳夏季气候凉爽,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是天然的大空调、大氧吧……贵阳是个经看、耐看的地方,只要牵手一回,就会记在心上;只要看上一眼,就会终生难忘……”贵阳人在对外大力宣传贵阳天气凉爽、自然风光秀美的城市形象的同时,对内上下一心,全方位地保护生态环境,修炼内功。贵阳成立省、市共同参与的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从源头上禁止高污染项目落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贵阳公开招标,吸引了70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建成第一和第二环城林带,总面积145万余亩,成为贵阳的“绿肺”;严令全市企业限期改造,全部实现了烟尘达标排放,取缔2万多个燃煤炉灶,改用清洁燃料。2006年,贵阳在“中国避暑之都排行榜”评选中,入选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连续两届名列第一,赢得“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生态文明城市——贵阳的城市定位“生态优势是贵阳最大的比较优势,是多少亿GDP都换不来的。”李军说,“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贵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是贵阳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贵阳是一个凉爽之城。盛夏七月,我国许多省会城市气温都处于40℃高温,而在贵阳,夏季平均气温却在20℃~24.1℃,整个暑季,这里清凉为伴。贵阳是一个美景之城。山、水、洞交融的喀斯特风光,景色奇特的花溪、息烽温泉,宏福寺、翠微园、甲秀楼、青岩古城等众多的明、清古迹,习俗各异的兄弟民族,现代都市的风貌,构成了贵阳独特的旅游资源。在贵阳四周,还分布着贵州省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风景名胜区等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遵义会议会址等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和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实至名归的美景集散地。贵阳是一个多彩之城。绿色是这个城市的主调,两条环城林带紧紧环绕着这个城市,林地总面积50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78%。喀斯特地貌占贵阳全市面积的85%,域内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激流飞瀑星罗棋布。贵阳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杜寨等一批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生态优势是贵阳最大的优势、本钱和特色,贵阳人要借助自然优势,把生态文明渗透到城市建设中。2007年,贵阳市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确定了把贵阳建设成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展、生产观念浓厚、文化特色鲜明、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目前,针对避暑旅游,贵阳又提出“避暑旅游经济”、“避暑人居产业”、“避暑经济圈”等理念,目标是把贵阳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留驻力的国际避暑旅游名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贵阳”的独特魅力贵阳与自然找到了共同语言,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在城市发展之路上独辟蹊径,在与山水的共鸣中奏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城市和美安居的华彩乐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促进了生产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2007年,贵阳接待国内外游客2337万人次,是贵阳人口的7倍,总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41.9%,创历史新高。“避暑经济”更是增幅强劲,据贵阳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贵阳去年前8个月的旅游总收入为85亿元,其中6月至8月夏季避暑旅游总收入高达45亿元,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生态贵阳”带动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这座群山环抱的城市面积不大,但是十分紧凑,从市中心步行到城市的边缘地带用不了多长时间。市区似乎有点拥挤,但处处透着繁华热闹,给人的感觉是无处不商。遵义路、瑞金路、中华路、延安路以及中山路等市区主要干道,整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其中尤以中华路的商业最盛。因为城区面积限制的缘故,贵阳人对城市空间作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新建的高层建筑大都在20层以上,街道上不仅两边的店铺密密麻麻,就连所有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设计都考虑了商业的用途,每个地下通道里都是一座座商场。在大十字,一座以有机玻璃筑成墙体的环形过街天桥,外表非常美观,里面既可行人,又有一爿爿小店。据统计,目前贵阳市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数就高达15万人。去年,三产增加值增长16.7%,增幅首次超过一、二产业。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绿色为主调的贵阳,“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高原森林高尔夫球场,多功能的贵阳大剧院,七大风景秀丽的城市公园,花溪、红枫湖、百花湖、天河潭等多彩的水光山色,甲秀楼、翠微园等人文胜迹,每个人都能够在贵阳找到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贵阳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选择了一条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充满无限潜力和魅力的希望之路。

  • 索引序列
  • 贵州生态发展论文
  • 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选题
  • 贵州生态旅游论文
  • 贵州生态旅游论文3000字
  • 贵州自然生态论文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