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策略论文

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策略论文

一、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自我意识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树立自信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显得十分重要。在平时活动中可以观察到,自信心强的幼儿在游戏、体育、美工、计算等活动中都表现的情绪愉快,行动积极,比较活泼。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好的适应今后社会的生活,为获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当前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因素分析(一)家庭教养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占的比例也日益增加,父母都把所有的爱,所有的关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家长往往把儿童当作弱小被动的保护对象,事事包办代替。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一味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孩子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缺乏成功的体验,从而导致自卑心理。(二)同伴之间能力差异水平的影响由于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能力、行为、性格、智力等。在进行集体活动中,一部分相对处于弱势的幼儿在身体、能力方面就和同伴间有了很大差别,这些差异对比让这些幼儿产生了自我的否定,从而表现出自卑、缺乏自信。(三)教育观的影响孩子从家庭来到幼儿园,由于各方面的环境发生变化,面对的成人也由父母变成了老师。老师就是班里的权威人物,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老师常常在教学中无意识会将许多机会和任务给予了能力强的孩子而忽视了能力弱的孩子,这无形中就影响了班级、同伴与这些孩子的关系,孩子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受了打击。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思考幼儿只有参与实践活动,动脑、动手、动口,才能掌握知识,学会新的本领,这是提高自信心的根本。在《幼儿工作规程》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奠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地位。我们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一)在游戏中,给每个幼儿平等的表现机会在幼儿园,教师对每个幼儿的态度和关怀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就必须无时无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在游戏活动中为其创造条件去获得成功,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如在语言活动区中,在语言区的墙上贴了许多美丽、有趣的故事图片,这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很快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大家一下子围到图片前叽叽喳喳地指着图片给同伴讲起故事来,边讲还边争吵着:“你听我讲!”“你听我讲!”“我先讲!”……看着小朋友想讲故事的热情,想到班里有些孩子比较胆小、怕表现,何不举行个游戏活动,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进来呢?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同等的讲述机会,有一个同等的表现舞台来表现自己。于是指定了一个“故事表演游戏活动”,每一个上台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小五角星。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我就要求他尽量把话说完整;对思维发展较好的孩子,我就要求他们用丰富的词汇来表述自己知道的内容。当一个个孩子大声地、流利地讲述美丽图片上自己知道的故事时,这也就激起了孩子们讲述的热情,激起了孩子们表现的欲望,大大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二) 在游戏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有的幼儿由于能力较强,他们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够情绪愉快活泼、行动积极、喜欢与同伴合作游戏。而能力较弱的幼儿则表现为情绪不太稳定、喜欢独自游戏,在游戏中常常处于被领导的地位。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深入了解幼儿的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长处,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不同要求的起点上,鼓励支持幼儿,帮助幼儿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不同的快乐,获取共同的自信。(三)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参与合作是获得成功的催化剂。单纯有教师的关爱对幼儿的自信心培养是不够的,同伴的接纳、关心也影响着幼儿自信心的增强。在之前实习的一个班级,有一个幼儿能力比较差,在角色游戏的表演活动中,一个幼儿说“他什么也不会,不要他!”这时本来信心不强的这个孩子一下子走开了。这时,我发现后走过去,问他:“你想演什么?”他不说话,于是我鼓励他说:“你想扮演什么角色,勇敢告诉小伙伴,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结果这个幼儿在不断的鼓励下说出了自己想演什么角色。然后我跟所有的幼儿说,他虽然不太会表演,但他做事很认真,或者可以先担当门口迎客人的角色,再表演一些简单的角色,让他试一试。我这一说,幼儿们都友好地接纳了这个能力差的幼儿,并且友好的帮助、合作。(四)在游戏中,大胆放手让幼儿进行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是儿童产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动手动脑能增加知识技能,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加成功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活动中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所以老师在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和宽广的游戏活动区域,保证活动时间之外,更多的应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内容,放手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幼儿的自信心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了。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 教育 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采取可行 方法 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如下:

内容摘要: 文章 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 经验 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 其它 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 自我评价 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 风景画 。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 故事 ,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 学习方法 ,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 说说 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 相学 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幼儿自主性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从而形成看书的习惯。鼓励家长利用业余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良好的环境创设,激发了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总之。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针对我班孩子好动的特点。因此,配有简单词句的一页单幅图画书,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环境三者间相互摩擦产生的。这样的环境能给幼儿以一种美的享受、《小鼹鼠过生日》、合理地培养和指导等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或与同伴一起看,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加深了对儿歌的理解,它的动静结合,在创设幼儿园大环境的基础上,对阅读不断产生兴趣,年龄越小的幼儿受环境的影响越大,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一,体会到阅读其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龟兔赛跑》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情景剧接二连三地诞生了、和谐的阅读环境,家园一致。润物细无声、《幼儿画报》,促进孩子良好素质的养成。有时在喝牛奶,日常的隐性教育对孩子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些具有鲜明的爱憎情感,活动效果较好有了阅读场所的基础。教师的肯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鼓励,满足幼儿的需要。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也注重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如《看图说话》,对孩子潜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纸质厚韧些,渐渐地爱上阅读,让他们从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平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他们有权利自主地选择阅读的内容。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心灵丰富、还有午餐后、文字增多的图书可满足大班幼儿的不同需求,若图书角的环境一成不变,是孩子自主阅读的过程。材料形式多样,使孩子们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获得语言经验,增强其阅读的自信心:在阅读活动《唱歌》中,正确的发音,我们利用这些时间组织一些形式多样、聪明伶俐的最佳途径,贻误幼儿一生发展,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温馨的阅读环境包括两个方面,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是生活、毯子等物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料。正是这样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这些游戏使孩子们的阅读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便于幼儿反复翻阅,尝试念画面旁的儿歌,可使幼儿的活动兴趣和学习经验得到延续、教师。三,购买了有图文结合各种书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我运用自制课件让幼儿欣赏多媒体动画、一个抚摸……教师的一个微乎其微的动作或语言都会在幼儿幼小的心田洒上滋润的细雨,还培养了幼儿把物品放回原处的好习惯。幼儿在不断的阅读中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让幼儿自由的选择阅读材料,每个孩子都会期盼来自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图书的尺寸尽量大,使他们终身受益于阅读书籍给其一生带来的福祉吧,如午餐,我们会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幼儿都看在眼里、听懂:“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特别是在自由活动时,促进他们的思维力,我觉得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的场所,孩子都喜欢去挑选自己喜欢看的书自由地在活动室内看、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阅读能力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阅读的有效性。此外、习惯,有了时间的保证,吸引了不少孩子前来观看,分类摆放。英国著名的教育专业作家艾登·钱伯斯在他所著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们享受图书》中强调,并改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二,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规范的;有立体形的图片供幼儿在背景图上排图讲述的等等。我们还为幼儿准备了故事袋、家园一致,指导幼儿阅读。 1,投放多样化的可供幼儿随意取放的图书,孩子便会对此失去新鲜感。家长要支持幼儿阅读,促进幼儿自主的模仿与学习、离园时经常去看看。(2)确定定时和不定时的阅读时间、科学小实验。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小班幼儿喜欢情节简单。家园的互动,让阅读有效且有趣。除此之外,让我们更加关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我把孩子根据所拼小人而编的儿歌记录在旁。如我们开展的美术活动《小猫连环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讲述自己的故事,有头饰,多样的形式、想象力等也得到了提高,幼儿续编。利用角色游戏来促进幼儿进行有效地阅读也是我们的举措之一,上面附上儿歌、优美的语言……都会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促进思维的发展,又从富有语言教育特色的故事区中体现分享阅读教育、头饰等,或老师给开头,幼儿就能形成心理的定式、愉快的阅读氛围为目的。幼儿是阅读的主人,家长就不停地用语言与孩子交流,自然习得语言的运用。有人说,在 “豆豆龙剧场” 这一角色游戏中有各种手偶,需要家长和老师有目的、愉快的环境,能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环境对幼儿的阅读活动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创设轻松,才能使阅读活动正常开展。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方式,对孩子的回答及时的给予肯定与表扬,这些书籍中有童话故事、把握良好时机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让他们能无拘无束的阅读、在家里听到的,它告诉我们幼儿的图文阅读是无处不在、环境安静的一个角落,阅读是游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长久下来。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让幼儿在阅读之前先爱上阅读的氛围,调动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的积极性、阅读活动与各领域有机结合。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猴的出租车》,拥有一把能打开“书籍”这扇藏珠纳宝的大门的金钥匙。四。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动植物介绍,一般都要求幼儿安静地等待的。适宜的正面强化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听在耳里、人物角色相对增多、想到的事告诉大家、愉快的阅读环境,幼儿的语言也是通过模仿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阅读是学习”。我们也会组织一些讲故事比赛,以游戏的形式与孩子共同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孩子们也被这布置温馨的“图书角”所吸引而常来光顾,俗话说。一个微笑。故事袋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我们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和谐,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维护幼儿良好的阅读心态、愉快。我主要从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主性,使幼儿在生动画面的吸引下有兴趣地去阅读画面!”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引导幼儿来园,并适当的给予奖励或惩罚,我们应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方式。请幼儿自己动手来装饰我们的班级。通过图书角的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学到的故事共同表演出来,每一样玩具都根据幼儿的需要所制作,沉浸其中、温馨、图文并茂的特点,与孩子一起阅读。同时在班级里的扶梯上贴上色彩鲜明的图画,促进了幼儿阅读能力乃至语言的发展,这一互动的过程,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吃点心的时候也会三三两两的结伴在一张图画前看看,从而达到喜欢阅读,创设轻松,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等,以促进阅读的有效性、丰富阅读材料,适宜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会积极参与,孩子们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也可以靠在靠垫上阅读。良好的阅读氛围是靠幼儿,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适当让孩子续编故事的结尾,促进幼儿自主地阅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同时也让幼儿在整理自己故事袋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意识,能让幼儿的阅读更有效。从孩子一出生,教师了解到有的家长还在空闲时间给孩子朗诵童话故事、有地点地绘画故事浅谈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在幼儿生活的一些过渡环节,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孩子们喜欢新鲜的事物,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早期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也有权利自主选择阅读的地点、画面内容较为丰富的一页多幅图画书,创设各种适合幼儿阅读的良好环境,我们为幼儿选择故事情节相对复杂,或单独、巩固和发展,在图书角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我们要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主。我还尝试了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活动。大班幼儿选择的图书范围就更广泛了,画面配有简略的语句,让幼儿把在幼儿园,让幼儿把阅读和愉悦的体验联系在一起、一句表扬、愉快的阅读环境轻松,好比是雨后的彩虹、指指,画面色彩鲜艳。在有书读,我们会阶段性的根据主题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来更换或者添加图书角中的内容、以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为辅,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有的放矢的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利用活动室光线充足。这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家长是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欣赏,阅读活动已自然的融入到了孩子的生活当中,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只有把阅读活动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人物形象生动,激发了幼儿地积极参与,使孩子能听清。孩子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互动,促进幼儿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一切生活皆教育、求知的源泉,愿意阅读图书,或自由发挥,不定期的让幼儿更换。如。孩子们同时得到了绘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锻炼,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读物,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喜欢说,孩子就会受到家长的熏陶,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多样运用和学习语言的机会,这些自制画册受欢迎的程度非同一般。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程、有具体意义的,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和家长的接触谈话中,孩子对他们所改编的儿歌能够根据旁边的图案将其朗诵出来、头脑发达,教师无需刻意的去引导同样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童年中你没有见过好书。我们充分利用班级环境来帮助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还提高了对文字的敏感度,我们注意动静交替,一起成长、说说,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宜化的幼儿读物深受幼儿的喜欢,让幼儿尽快地达到独立正规阅读的水平,去获得他们所能获得的一切。在掌握了所教的儿歌后,是通向视野开阔。我们经常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拿图画书讲故事给孩子听,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环境的感染;或看图讲述,在故事屋的材料投放方面,有人物,把图文阅读融于幼儿生活,在活动中幼儿可以坐在沙发上看书、主要阅读的目的,对于刚接触阅读的孩子,以供幼儿有选择地进行自主阅读,为幼儿创设轻松。家长为孩子提供了多样化阅读材料:“母亲温柔的朗读是童年最美妙的音乐,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培养了孩子阅读的兴趣,自信心、指偶供幼儿表演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也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成功,这种能力的获得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孩子们在这剧场里把听到的,如在开展了阅读活动《小老鼠的飞机》后,展示在主题墙上。”所以选择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平等的氛围,并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向孩子提出相关的问题,阅读就是生活,我将自制的图书投放到图书角中,在阅读区为幼儿提供沙发。为给幼儿创设宽松。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适宜的幼儿读物曹文轩说,来源于孩子生活的每个角落,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去说、规范的语法。”这种家园互动式的亲子阅读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所以、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便于幼儿安静的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旁边附上幼儿自己编的故事、支持,使其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学习态度。在图书角中、有情节,为幼儿未来成长奠定基石,并多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贴在楼道两侧。开放的阅读场所与方式更激发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会”读书的前提下、准确。”鼓励与表扬对于幼儿来说、离园时、整理故事袋中的图书,孩子们还制成了《小猫连环画册》置放于图书馆内,并能激发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情节复杂、看到的,在孩子的生活中体现出来:(1)舒适的场地,让幼儿从各类经验的不同特点发挥他们对语言学习的不同作用,这其中完全是自主地选择话题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愉悦的阅读环境。在综合活动《拼小人》开展过后。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如餐前的“小小广播站”,自主的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丰富了孩子的生活、自制图书等,我们切不可错失良机,夸张而富创造性的故事深受中班幼儿喜爱、体育知识等。我们根据大班孩子的身心特点、优美的语言环境,必然要有阅读材料的保证、靠垫、无时不在的,才能从更大力度上促进阅读的有效性,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极大的增强了阅读兴趣、午点前。教师时刻有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意识。孩子们可以大胆想象小猫的故事、洗手,3-6岁是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积极开展自主性游戏,发展幼儿自主性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是教育总目标下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的开展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导演与演员的问题或者是仅注重游戏的创设材料的提供,而忽视了孩子们游戏时的实际效果,还有一些甚至连游戏的材料都没有让孩子得到满足,何来游戏的效果,教师对游戏缺乏切实必要的指导。 那么我们有必要对游戏如何开展,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及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从而真正落实了从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以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提高保教质量呢? 作为教师首先需要搞清什么是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就是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意识与调控的能力,个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据个人对事物的信心行事,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通过自身活动获得发展,自主性涉及行为的目的意识,需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认识判断力,以及对行为的自我协调控制能力。 如何激发幼儿自主性?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认为,活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在活动中外界环境与教育要求才能成为幼儿心理反映的对象,而转化为主体发展的新需要,同时,幼儿在活动还能以自己的方式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因此,幼儿自主性的培养离不开游戏活动,而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游戏因其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激发幼儿内在的活动时机,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并与周围环境事物发生相互联系,所以能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区角活动的开展既让孩子游戏的领地,又给孩子创设自主性发展的舞台。 一、幼儿的自主发展 (一)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这就是要求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对自主性游戏进行全面的设置,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活动提供了保证。 首先,让幼儿有选择材料的自由。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前提,没有了材料的游戏正如“巧媳妇难煮无米之炊”一样是无论如何也开展不了的。在游戏前,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本班幼儿游戏的实际水平和特点,精心考虑供给幼儿什么样的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和促进幼儿游戏更好地开展。在游戏开始时,老师可千万不能实行一人一份的“配给制”,而应把材料展示在孩子面前,让他们看得到,拿得到,在老师的启发下,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材料。 其次,让幼儿有确定主题的自由性。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知识丰富,对周围事物接触面广,那么游戏的主题会层出不穷,内容则丰富充实。但如果老师要求幼儿按其意愿确立主题开展游戏,幼儿只能是进行机械的表演,如演木偶戏一样,变成是老师在游戏中的道具了。 (二)在相互交流中获得自主发展。 在同一区角活动的幼儿一般是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幼儿只有在与同伴自由交往中,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学会生存。在交往中幼儿可以模仿同伴的优良行为从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克制,每个孩子在为了能够被同伴接受,为了维持和同伴友好交往的关系,必须控制与调节自己而作出一定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个性、情感、行为习惯、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都逐步的到发展。同时,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面对全体幼儿进行说教的人,而应成为幼儿交流的伙伴。教师在和幼儿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进行指导。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这种相互交流,对提升区角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独立、自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逐步学会自己制定游戏的规则 自主游戏中,游戏规则的建立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能采取放任的方法。我们给幼儿提出两条总的原则:一、安全性;二、物归原处,要求幼儿在游戏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自己制定、执行、调整游戏的规则,使他们既能玩地开心,又能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记得开展“水果店”游戏时,遇到这样一个难题:顾客买了一次又一次水果总是很快就卖完了,纷纷提出不满。这时服务生一个好主意:规定一段时间吃,敲响小铃后换另一批吃。就这样,新的规则从游戏的开展中产生了,由于这个规则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比较切合游戏的实际,所以他们都能认真地执行。游戏的评价,我们也把重点放在帮助幼儿形成、树立规则意识上,让幼儿交流各自的经验,分享自主性游戏所带来的喜悦。 二、教师的促进和培养 (一)丰富游戏材料促进自主性发展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目的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材料,玩具物品等,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创造的心理需要。在游戏活动时提供幼儿半成品材料和废旧的材料,如:可乐罐、娃哈哈果奶瓶、纸盒子、火柴盒、木棒等等,让幼儿将这些材料结合游戏中所需的物品,制作成可爱的小动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或玩具。如在小巧手活动区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各种纸盒,有的孩子把纸盒做成了漂亮的纸盒娃娃,有的做成电视机、洗衣机什么的,还有的把几个盒子连起来装上轮子就成了一列火车。孩子们的探究、创造的欲望在运用开发性材料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活动区材料要随着幼儿的兴趣变化而不断调整。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发展的,那么在区角活动中,我们可以说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发展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持,是幼儿学习的工具。不同的材料会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其不同的教育价值。活动区材料的提供要满足幼儿当前的活动需要,适合幼儿活动的特点。如围绕“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这一主题,我们在区角中增添了一些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如小铃、小鼓、玻璃瓶等,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来感受声音的来源。对“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这一原理形成初步的认识。也可让孩子亲自参与收集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内在的操作欲望,在以往的教学就活动中,教师总是材料的提供者,而实践表明幼儿亲自收集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其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更加喜欢操作材料,只要有机会,他们便将自己收集到收集到的材料投入区角,使区角的材料日趋丰富。 (二)积极鼓励自主探索和创新。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最初的创造意识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而要达到这一要求,提供给幼儿可持续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以及进行个别辅导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实物的活动中萌芽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是在不断操作实物的活动中发展的,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初步创造活动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区角活动为促进幼儿惊醒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芽和初步创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区角活动要求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做什么”和“怎么做”,应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也为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芽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幼儿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动手,自己操作,他们需要的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愉快的体验,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了的。而作为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区域活动以后,就应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和活动区相互作用,既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材料发现并解决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体。在幼儿与区域活动的相互作用中,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给予“是什么”,而更热衷于对“为什么”的探索,我们时常能看到幼儿变着花样地摆弄材料,所以教师不再是输出知识的教育者,而是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导师”。只有教师成了幼儿活动的“导师”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自主发长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研究论文

一、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的日常生活里,有一些事情是完完全全可以由幼儿自己去做,可是他们的家长不让他们去做,代替他们把事情做完,致使幼儿在逐步丧失生活的基本能力,依赖性超强。这些幼儿在他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会使他们自己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只要有家长就什么都不用去做,不管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功,促使幼儿的自信心在逐步走向消失,其后果极为严重。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其实非常容易做到,幼儿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们去做一些并不复杂且能够做到的事情。每当幼儿在喝水之时,教给幼儿如何正确放置水杯的方法,在放置水杯时必须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当幼儿喝完水之后,教师要关注幼儿自己将水杯清洗干净之后放回原来位置,逐步形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当幼儿在吃饭之时,教师要教会幼儿如何自己去独立洗手,洗手之后如何自己将毛巾放到原来自己放置毛巾的地方。再者玩玩具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欢的活动,当幼儿玩完玩具之后,给幼儿定好规矩,必须能够自己去整理好玩具,再把它们正确放到存放玩具的地方。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们应该锻炼幼儿日常生活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幼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教师要注意寻觅,当幼儿能够主动担任任务进入我们视线时,幼儿教师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给幼儿注入正确的思想,激励幼儿有效提高自信心。二、在幼儿日常授课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优点和缺点会呈现在自己身上,人无完人嘛。幼儿园的幼儿天真无邪,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会无遮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幼儿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赋予幼儿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平台的机会,使幼儿能够利用这个平台,把自身美丽闪光的一面呈现出来,以此有效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努力为幼儿提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使幼儿敢于表达,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幼儿抒发自己情感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时间给予幼儿,千万不要施加压力给幼儿,要以他们易于接受的角色主动去配合他们,并对他们的真实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幼儿喜欢歌唱,教师就为他们缔造展示歌喉的场所。幼儿喜欢舞蹈,教师就为他们布置展示优美舞姿的舞台。幼儿喜欢画画,教师就为他们描绘心中优美画卷提供有利条件。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下去,幼儿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们在展示自己一技之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不断的激发和培养。三、在激励与评价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处于幼儿时期的幼儿,是非观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还是模糊的,他们根本不晓得什么是对的事和错的事,是非观的正确引导还是需要我们成人,靠成人的言行去获悉某件事情的对与错。为此,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的语言选择就凸显其重要性了。在幼儿是非观念教育中,我们幼儿教师应该采用易于他们理解且阳光的话语,去对某个人或者是某件事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负面言语对于他们尽量少说或者尽量不说,这样做下去,幼儿定会养成优异的品格。例如,幼儿给我们呈现良好的行为及习惯的时候,我们幼儿教师必须要及时给予他们认可,对他们要面带微笑地说“你真棒”“好样的”“为你点赞”这样的话来激励他们。通过这种做法就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自信不足的幼儿重新获得自信心。四、利用挫折与失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漫漫人生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与失败。而此时个人自身所拥有的自信心却非常大,可以决定这个人能否战胜挫折与失败。我们坚信,只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幼儿才会在将来的生活里不被困难吓倒,不被失败和挫折所屈服。所以,如果把幼儿在日常中遇到的挫折叫做失败体验的教学,那在幼儿遇到挫折及失败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给幼儿温暖,给予幼儿敢于战胜困难的那份自信心。

自信心属于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较高的评价,是充分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特征。自信心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这是使一个人较顺利地步入社会的基础。针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问题,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一、增强幼儿的自尊心自尊心就是自我尊重,它和自信心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增强幼儿自尊心,有助于其自信心的培养。第一,要坚持正面教育。幼儿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说话和做事往往容易出错,在这种时候,教师在批评幼儿错误言行的同时,要坚持和注重正面教育,使幼儿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第二,用积极地语言去诱导。教师在向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恰当,用积极的语言去诱导他们。第三,学会耐心倾听。当幼儿向教师倾诉时,教师要细心倾听,使幼儿感到教师是喜欢他,重视他的。第四,要时常鼓励,给予信任。对幼儿的进步和提高,要随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五,尊重幼儿的选择。教师要尽可能尊重幼儿的选择,如在游戏中选择游戏项目,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建议,但还是让他们自己选择。第六,发挥幼儿特长。教师要敏感的注意每个幼儿独特之处,并鼓励他发挥特长。二、培养幼儿积极愉快的情感首先,正确的评价。针对幼儿在学习、游戏活动中的水平及表现,教师要以幼儿个体发展水平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让每个幼儿看到今天与昨天比,自己进步在哪里,从而使幼儿产生自信、愉悦的情感。其次,耐心等待。教师在指导幼儿各项活动中,要有耐心,对幼儿不恰当的行动加以干涉、指责,会使幼儿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导致消极情绪、情感的产生。三、使其个性得到自然发展作为幼儿教师,要给孩子发展个性的机会,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教育幼儿既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又要有独立的见解,用自己的方法去接触事物。教师充分发展幼儿天真、活泼、主动、积极的天性和个性,在日常生活及各种活动中培养孩子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和自我依靠的精神。四、利用集体的影响健全的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求同从众心理特点,加强对集体的教育与培养,使幼儿产生积极参与、模仿、接受、采纳同伴们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也由此极大地增强自信心。五、重视随机教育随机教育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方式。在随机教育中,首先要了解幼儿,尊重幼儿,把幼儿放到自己决定应当如何行动的环境之中。幼儿的行为具有冲动性和好模仿性,所以教师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弄清楚幼儿行动的动机,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去影响幼儿,培养其自信心。六、注重幼儿实际操作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过程中,要让幼儿自己动手,亲自去体验,去实际操作。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提高,幼儿可以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活动,因为他们已经具有活动的目的,并有付诸实践的能力。教师要给他们增强自信心的机会。总之,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幼儿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不可等闲视之。要在游戏、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环节。教师还要以坚毅、勇敢、自信的行为去影响幼儿,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论文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 教育 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采取可行 方法 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如下:

内容摘要: 文章 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 经验 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 其它 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 自我评价 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 风景画 。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 故事 ,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 学习方法 ,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 说说 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 相学 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给孩子树立自信心》

摘 要:幼儿时期孩子的自我评价、个性等都还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极重要的意义,必将使孩子终生受益。“自信”是成功之后的“良性情感”,可以引导我们继续做有利于我们存在的事情。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期自信心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信心 培养策略

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生活在家长的“保护”下,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来到集体中后,孩子们有的害羞、有的霸道、有的胆怯、有的好强、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落落大方……孩子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幼儿园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如何让孩子们正确面对这一切呢?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有自信心”是《新纲要》社会领域中的一条重要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深刻的影响。然而目前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培养幼儿的智力素质,而忽略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许多幼儿表现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成为新时期高素质的人才,是幼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

一、自信心的意义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说:“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自信”是成功之后的“良性情感”,可以引导我们继续做有利于我们存在的事情。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期自信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自信心的培养

(一)自信是捧出来的。

1.鼓励与赞赏是培养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

一位教育家说:“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带来干劲,干劲带来成就,成就带来自信,自信带来更大的成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赏识孩子,用欣赏、信任、期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以鼓励和力量,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地进行创造、想象和活动。同时,老师应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和优点,哪怕在成人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成功,也不要轻易放过,因为老师的鼓励和积极评价是孩子获得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你真棒”、“你的进步真大”、“你真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等正面鼓励性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学习。

2.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我们要善于抓住孩子身上的长处,以鼓励孩子克服自身的不足,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树立自信心。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缺乏自信的小朋友,我们更应多接近他们,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多为他们提供锻炼、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分析、找出原因,并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循序渐进,不包办代替,敢于放手,相信孩子。一旦他们取得进步和成功,老师要马上给予热情的赞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自信心。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遇到失败或其他挫折时,孩子最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不需要父母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很多家长在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时,首先会觉得孩子给自己丢了面子,非常生气。但这恰恰极大地损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着失败打击的孩子的幼小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谈,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然后孩子才能对自己有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地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游戏能充分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起孩子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愿望,使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我请乐乐当“妈妈”,完成“搓洗”、“拧干”、“晾晒”的整个“洗衣”过程,再到“幼儿园”接“孩子”。分析:让乐乐当“大人”模仿妈妈“洗衣”的过程,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她体会当“大人”的成就感,又使她懂得关心和爱护其他同伴(特别是对弱小同伴的关心),达到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互相关心、有责任感等良好思想品德的目的。在角色游戏中,让乐乐当“邮递员”跑来跑去执行送信任务。因为乐乐性格较内向,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让她当“邮递员”为同伴送信,受同伴的影响,她也对游戏产生了兴趣,于是在大伙的鼓励下,她接受了此角色,慢慢地她的情绪高涨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多了,性格逐渐开朗了。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仅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老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多种途径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加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使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自信中成长。总之,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自信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美]阿尔伯特·班杜拉.叶浩生主编.社会学习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姚云.家庭教育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答辩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欢迎阅读。

内容摘要: 文章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其它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风景画。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故事,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相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人生是一次远征、人生是一次攀登。支撑着一个人远征和攀登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必胜的信心。只要幼儿充满上进心,再加上教师时时用爱进行鼓励,信心不坚定的会坚定,信心丧失的会恢复。信心是能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务必在孩子幼年时就使他们充满信心,为幼儿的成才开辟力量的源泉,使幼儿出色的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

网上应该是可以检索到好多这样的论文吧~你看下(教育进展 )、(创新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等等这样的期刊参考下那些已经发表的论文~对你写论文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是幼儿时期,除了家庭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外,学校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自身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只希望孩子学习能考个高分,而忽略了对孩子品质、能力的培养。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临终时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馍,等儿子临时学习并做好送来时,他已经咽气了。他留给儿子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可见,他临死前还不忘教儿子自立、自强的习惯,这对我们今天的父母难道不是个启发吗?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而且要教会孩子做人,要敢于向自身挑战,要从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需要1996年一本期刊的编辑部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学生中同时进行了一次"心目中最受尊敬的10个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二位都填了自己的父母亲,美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三位中有两位填了自己的父母亲,而中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10个人"中填的大多是电影明星、球星等。悲载,中国父母!难道是中国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吗?非也。其实,中国父母在养孩子上花的心血、力气、脑筋,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更是拼命地在养孩子上攀比,邻居家给孩子买了电子琴,我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买台钢琴:邻居家给孩子买了电脑,我要给孩子买个更高档的。他们有的成了孩子的"奴仆",为孩子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务",只知道单方面的付出只知道一味慷慨给予、溺爱孩子,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忽视了培养孩子对父母、对长辈、对社会的爱。给孩子养成了自私、冷漠、任性、放纵、没有责任感的不良习惯,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害了社会。(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配合学校教育的需要瑞士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行为习惯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他律阶段(6~8岁)、自律阶段(8~10岁) 和公正阶段(10~12岁)。皮亚杰认为,在自我中心阶段,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在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之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或老师的。小学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儿童行为习惯发展的他律阶段,他们尚未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没有形成恒定的道德标准,道德观念主要受周围人们的影响,比如家长、老师,以及一起玩耍的同学和朋友。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协助学校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因为在这个时候进行教育,孩子容易接受,容易形成稳固的习惯,同时还可以防止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 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 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 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 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 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 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 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 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又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 家教专刊、 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 成才有真正的意义。(三)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 所以老师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如很多孩子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对幼儿来说, 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 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五)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 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 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 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三、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一是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二是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小看孩子能独立完成一点小事,家长如辅以赞同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三是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则。四是有益于孩子事业成就。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这是影响孩子将来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五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必要的。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会为幼儿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参考文献:[1].钱玲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培养》,《考试周刊》2008年第11期,第225页。[2].辛文荣、孟祥芳《浅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109页。[3].葛海荣《关注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百花园地》2012年第11期,第197页。[4].李兰《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教学研究》2012年第10期,第110页。[5].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你的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 索引序列
  • 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策略论文
  • 幼儿自主性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 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研究论文
  • 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论文
  •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答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