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戊戌变法当代启示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5 22:03

戊戌变法当代启示论文

历史悲剧的启示

此外,有青春热血和书生意气者若突然掌握了权力,往往会急于推进改革,冒进的结果必然欲速则不达。作为一场全国范围的“变法”,改革的“工程量”是巨大的,而且很多必须贯穿到细微之处。改革从来都不只是从纸面理论到现实中复制那么简单。

因戊戌变法是以日本为榜样,康有为等人竟想让光绪帝聘请在东京刚换届卸任的伊藤博文任“客卿”,以指导中国改革。伊藤到北京受过光绪接见后,却向李鸿章说,那些“三五喜事之徒”只会把国家大厦搞垮。可见,对维新派充满了轻蔑。

颁发那么多急躁的变法诏令后,光绪在朝廷变成了“孤家寡人”,慈禧太后却成了众望所归。面对皇帝之位岌岌可危的形势,手无寸铁的康有为等人只好铤而走险,求助于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袁世凯的告密,也最终导致戊戌变法的全面失败。

变法在旦夕间轻易被扼杀而毫无抵抗之力,说明维新派既没有群众基础,也无军队和上层实权者支持,如此岂能不败?戊戌变法被轻易扑灭,是当年立志改革强国者的历史悲剧。此事反映出当时中国顽固守旧势力的根深蒂固,想以变法撼动他们全无可能,只有靠革命将其打倒。

随后也有了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把上至官僚军阀买办、下至土豪劣绅帮会的黑恶势力全部铲除,迎来了神州“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人间巨变。

历史证明,没有理想和激情就不会有变法和革命,缺乏务实精神又无法成就变法和革命。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往往会刺激人出现冒进情绪,20世纪的革命中也出现了不少“幼稚病”和盲目求速胜的急性病。

后来得以成功的斗争,恰恰都是注重政策和策略,将创新计划与稳妥落实相结合的成果。当然,后人不能苛求前人,回首推进戊戌变法的失败者,可称其事可哀,其情可感。

谭嗣同殉难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仍长久地激励着后来的改革创新者。而百年来,居安思危、永怀进取,已经印在中国人的思想里。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政治经济

一、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

戊戌维新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此条更准确的说应为戊戌政变的影响,而不是戊戌变法本身的影响。)。

思想文化

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1)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2)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

(3)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

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

二、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

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给我们的启发

在戊戌变法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主导了这一变法行动。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缺乏必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革命彻底性,

只能是寄希望于改良,并且在这场运动中将成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将成功的砝码放在了袁世凯的身上,脱离了广大的群众,这是导致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告诉后来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一定要依靠群众,而不是腐败的政府和官僚。

扩展资料

戊戌人士激进变法的失败,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剧了社会内部的政治两极化过程。

一方面,这这场变法引起了以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他们以情绪化的方式,更为顽固地坚持“祖法不可变”的立场。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进入了权力中枢,并进而强化了朝野本来就存在的非理性的排外主义势力。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革命排满”从此成为日益强大的政治思潮。清王朝充当中国变革的主导者的可能性,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对当今中国改革的启示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规他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

戊戌变法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100字

启示: 变法或许可以救中国,但是变法不能救大清.所以当时要在中国行变法变革之实,首先必须推翻大清.植根于大清帝国本身,依附于大清皇帝的戊戌变法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以失败居多,但是戊戌变法却是其中最脱离实际的一场变法.最终留下了一堆圣旨,一个被囚的皇帝以及六颗血淋淋的人头.
戊戌变法运动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开拓了视野,启蒙了思想,同时也产生了分化.戊戌变法的悲剧性结果又使这种思想分化让更多的人走向了武装斗争.于是有了随后的同盟会的成立以及之后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形成了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核心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辛亥革命口号.

关于戊戌变法,了解之后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有什么启示?

1说明封建知识分子不了解政治局势,凭热情不能取得变革的胜利.
2国内的民众基础还不足支持变法的成功.
3清皇室有实力.
4国外势力的干预.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当时的资产阶级非常弱小.封建知识分子没有支持者,变法只是一个空架子,是脱离现实的空想.要权力没权力,要实力没实力,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
对我的启示就是要遇见问题要冷静;做事情实事求是,见机行事.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有变革成功者,参考中国共产党.两者很值得比较.

上一篇:戊戌维新近代意义论文

下一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