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论文参考文献
职业素养论文参考文献
[1] 魏景荣. 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 职业教育研究, 2009,(03) .
[2] 刘永滨. 对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1) .
[3] 董睿.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3) .
[4] 马斌. 略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及其培育[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
[5] 苗喜荣.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 考试周刊, 2009,(05) .
[6] 李俊英. 人生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8,(01) .
[7] 许亚琼,徐国庆. 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 职教论坛, 2009,(21) .
[8] 韩睿. 在实训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J]. 机械职业教育, 2009,(02) .
[9] 张宇杰,曾芳琴.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最重要的素质[J]. 中国货币市场, 2008,(04) .
[10] 张红,李国俊.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取向和职业素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1) . [1] 刘远, 赵晓兵. 职业素养中的人文精神[J]. 商场现代化, 2008,(15)
会计职业素养论文
会计职业素养论文【1】
摘要:从职业素养的概念和内容出发,结合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实际,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会计职业技能三个方面,对会计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会计;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也称职业操守,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
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
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也称为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
对于学生而言,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
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
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
一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三是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六是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
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
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是个人的职业蓝图,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
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
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根据企业特点,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
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
二是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履行职能,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
三是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
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制表等,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
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有敏捷的计算能力,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很多会计问题依靠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解决,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
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
5.交流与沟通能力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在有效沟通下,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沟通效能。
由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它不能因为企业领导或某些人的意志所左右,更不能制造假账。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尽责规律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主动与领导沟通,使他们掌握会计法,让他们增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6.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计职业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专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会计所处的环境。
每年都有新的规范出台,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会计工作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知识与方法不断更新。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
因此,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和会计职业技能三者是相互作用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宏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反过来,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提高,也会促进会计职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务通讯,2011(6).
[2]蓝文永,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2011(7).
[3]贾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2011(9).
[4]陈林.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
[5]山东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2011-2015年).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论文【2】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会计行业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会计行业的技术性也日趋复杂。
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会计人员 职业素养
会计工作是以会计人员为主体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既是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也是单位领导的得力助手和参谋。
会计工作人员能否做好会计管理工作,正确地执行和贯彻国家制定的相关财经政策,为决策者提供正确、合理、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发挥出会计人员的参谋作用,这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会计人员处于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关键地位,能否为单位提供准确的、真实的财务信息,帮助单位领导作出正确、合理的发展规划,是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计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会计工作的技术性也日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会计人员,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一、会计人员应不断地丰富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计是单位和企业的经济管理者,是企业进行融资与投资决策的制定者,会计作为专业的经济管理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个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会计管理的技术性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会计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充电,在工作和学习中对新知识、新方法、新案例进行总结、吸收。
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在岗人员业务进修、会计人员业务交流、进行会计知识竞赛等。
在工作之余,会计人员还可以从网络和学校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只有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企业的发展。
二、会计人员应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冲击,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出国大国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在新形势下,企业应如何面对这样的金融冲击?如何进行对外投资?如何制定融资决策?这些无疑都是在考验作为经济管理者――会计的应变能力。
会计作为单位和企业的经济管理者,一定要具有很强悍的专业能力,这是会计人员最主要的能力。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职业判断力,在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时,可以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而要做到这些,会计人员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和单位要定期举行一些交流活动,如典型经济业务处理经验交流会等,将会计人员的自学和企业组织的强化学习结合在一起,使会计人员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发挥出会计人员的作用。
三、不断地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是单位和企业的经济管理者,是单位和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者,同时也是经济活动信息的制造者,会计人员更有着为单位和企业提供真实、准确信息的使命和责任。
但是,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现在有许多单位和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制造和提供虚假的经济活动信息,这对单位和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人为损失,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要想减少或制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就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认真贯彻和落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职业原则。
而要做到这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在会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从而使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会计人员的工作中要潜移默化地使会计人员将会计的信誉放在会计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做到养廉,这样才能做到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不动心,在权势的威胁下不惧怕;而在会计人员的学习中,要注重对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不要只注意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这一基本的为人准则。
只有不断地加强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真正优秀的会计人才。
如果有才无德,那就注定要被社会和企业淘汰。
四、结语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成为真正的有才有德的会计人员,才能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而不是像有才无德的会计人员那样,在损害国家和企业利益的同时最终害的也包括自己。
【参考文献】
[1]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2003.
[2]曲洪山.新编审计原理与实务[M].大连理工大学,2005.
[3]张国伟,冯艳.试论反贪会计[J].会计之友,2008.
[4]会计从业资格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张以宽.会计和谐发展研究[J].会计之友,2008.
[6]谭不跃.论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08.
德育课角度的职校生职业素养问题成因论文
德育课角度的职校生职业素养问题成因论文
摘要:根据社会反馈和调查发现,当前职校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提升职校生整体职业素养极为重要。职校德育课是职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在对职校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职校德育课角度,对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的成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提升职校生职业素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引言
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都高达95%以上。但职校生在短时期内的失业率和半年内的离职率同样也居高不下。造成上述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职业素养低”。形成上述问题,也有很多原因导致的,笔者就单单从职校德育课程的角度,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二、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认知不够
虽然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现状是,大部分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还是认为,职业学校不如普通高中,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不愿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的。在这种思想引导下,职校学生大部分不认真学习,上课不遵守纪律,缺乏学习热情。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德育课既不能提高专业技术,又不能提升改造能力,德育课可有可无,德育课教师上课时也没有了激情,产生了职业倦怠。有些教师对德育课教学不再那么认真,敷衍了事。导致现在很多德育教师都不去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业务水平一直停滞不前,自觉或不自觉的排斥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教学理念落后不前。
三、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德育课作为德育教学的主阵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德育课改革却未把职业素养专门设置为一门课程,分散在四门德育课必修课教材,即《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中。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按照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按部就班的授课,自身却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规划,甚至还有片面地认为职业素养更多的指的是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只是专业课的事,与德育课无关。目前专门职业素养培养教材基本没有,没能将有关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
四、德育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职业学校的教学更强调探究性的活动教学,而形成职业素养更多的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职业体验。只有在体验中,职业学校的学生才能将知识内化为情感,并上升到信念和意志。德育课教师应该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但目前有的德育课教师还采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说教为主,方法和形式比较僵化,整个德育课堂气氛较为严肃,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职业学校的基础科目的“双师型”的教师极少,德育课教师有过在企业实习经历的少之又少,缺少实践的经验,很难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德育课活动教学环节较为薄弱,结合实际的情况较少,导致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抽象空洞,很难提起兴致来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对德育课不感兴趣,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德育课的教师成员参差不齐
目前几乎所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师组成成员都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其一,兼任的多,专任的少。德育课每个学期都要开设,专任教师往往无法胜任那么多班级,所以除了很少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之外,还有大量的外请教师来校担任德育课的教学。另外,一些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也兼职担任德育课的教学,没对口课程的一部分专业教师也来兼任,甚至还有一些留校学生在取得本科学历之后,因不能胜任其他科目的教学,一般都是担任德育教师。其二,教学能力一般的多,精湛的少。因为教师队伍组成人员的限制,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德育课教师本身自己甚至都没有掌握德育课程的内容,更难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部分教师上课就照本宣科,很少有人能潜下心来学习和研究。其三,言传的多,身教的少。德育课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使其言传身教的作用比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大。但老教师有经验而缺少与时俱进的信息和理念,年轻教师有先进的理念却缺少工作经验。甚至还有部分德育课教师自己说话不讲诚信,说一套做一套,这些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反作用。德育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德育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片面
现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考核都是作为考查课来考核,一般都是以开卷形式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只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能评判出学生是否转化为情感观念和良好的品格。尤其像学生职业素养更多的是在于德育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维度,光靠书面考试的形式很难展现出来。这种考核模式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反而还会让学生觉得只要通过考试就算合格了,自身素养的提高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也很难考量。
七、结束语
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缓慢且需潜移默化的过程,每一位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都要以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为主要责任,树立“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理念,深入挖掘德育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评价机制,促成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我们相信,在广大专家、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职校德育课会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许亚琼,徐国庆.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教论坛,2009(21).
[2]李尊娟.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技工院校德育课改革初探[J].职业,2014(23).
[3]徐敏杰.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4(2).
作者:季君 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现代企业选择人才优先选拔录用的不只是看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的是其个人基本职业技能、职业基本素养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
关键词:
职业素养;弘扬工匠精神
一、当前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态
互联网时代冲击着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中职生在学习目标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学生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手机的使用与娱乐消遣中,无视个人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实现,缺乏对职业意识和素养的认识,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不够全面,学生对职业生涯无所规划,职业素养没有任何的概念,进入企业后是很被动的,时间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能力都缺乏,提升空间小,个人的价值观得不到实现。
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迫切性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态,我们迫切需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因为它对学生的终身就业都受益,与我们的企业长足发展息息相关.
(一)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及岗位竞争力
当今社会分工不断细致化、专业化,社会对各类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各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规范要求,大多数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标准是要求对方能够融于企业文化,与团队氛围相融洽,这样的员工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并能立足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传统的职业教育学生方式主要侧重于“工具性”操作技能培养,对学生是单工种培养的短期教育,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落实在毕业后立即找到工作;而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环境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中,只凭借一种技能的毕业生虽然能够上岗工作;但随着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自身不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很可能遭淘汰再就业也很难。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多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氛围,多渠道增强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创新的自信来源于自身出色的职业素养。创新与创业教育是“就业顶岗型”教育,更是一种“持续发展型”教育,既体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内涵,又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培养,更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自身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职学生毕业后很快进入社会成为企业人,如何让学生很好的适应企业需求,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在校期间学校的文化氛围不仅仅停留在学校知识和技能层面,还应具备一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企业文化迈进职业学校的校园,培养中职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已成为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校园处处彰显企业文化氛围,熏陶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
从学校到企业,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问题,从生活环境到工作氛围,从人际关系到事业追求,无不困扰着他们,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职生在职业能力和素养等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有待加强。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企业发展目标、价值观、工作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员工有感染力和凝聚力,能把企业成员的兴趣、目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智慧集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共同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融合,学校需根据办学特设和企业特点加强校园文化布置,着力营造浓郁的校园企业文化氛围是职校改革创新点,可以从如下做一些校园文化的布置。
1.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强化企业文化所必须的.职业环境的布置和氛围的渲染,使学生提前接触到与以后自己实际工作岗位相似的职业环境和育人环境,用优秀企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常态化的影响学生,打造独特的未来职场氛围,实现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
2.建设高仿真实验实训室,营造与企业生产过程相类似的实习环境。职校在物质层面中突出了“职”的特点,形成以职业为核心,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物质文化建设,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职业性”的校园文化。
中职校培养的学生竞争力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上,中职校可按企业真实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建立与企业生产车间基本相似的实验实训场所,实习环节的设计与企业工艺流程相接轨,尽可能将实训场所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融教学、实训、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理实一体化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营造出浓郁的企业工作氛围。
(二)班级宣传栏处处体现职业人的形象,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形成
学校积极借鉴企业管理文化经验,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校纪校规等进行适当变革。实施各班级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等举措,定期举办企业技能大赛,模拟岗位练兵,技术展示,把企业的日报、周报、月报等宣传方式借鉴到班级信息管理之中,通过模拟企业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未来企业适应能力;还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常用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班干管理制度,引入“竞争、职责细分”等企业常用的手段,理顺班干部的职责和义务,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平时的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手段可以定期的开展评比,通过企业家进学校,企业工人进班级,设身处地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培训,让整个班级洋溢着企业的管理风气。
(三)学生定期做职业素养的培训与评比,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每位学生都是社会的个体,都是将来企业的一份子,为企业做贡献的大小,每位员工的职业素养对企业的长足发展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实践参加职业素养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现校企合作,在学校实训工厂时把自己包装成企业人,统一穿工作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上岗等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
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在校生很好了解企业文化的有效形式,组织学生分批到企业学习、岗位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社会实践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的精髓,形成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通过实践、思考、总结等多种途径的评比,真正让学生了解企业,让学生体会真正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的教化力量是非常现实强大的,这种实践活动可能要比课堂的思想政治课效果好得多,可大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摘要:
在焊接专业夫人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我就从实训教学的环境构造、教学过程的细节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模式的使用等多个方面来研究怎样进行实训教学,使得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
关键词:
实训教学;职业素养;中职生职业
焊接专业教育中的实训教学,也是一种技能的锻炼,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要对实训教学环境和教学步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1研究职业素养,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假如把一个工作人员的所有表现看成一座冰山,能被人所看到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而这八分之一就是指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行动,也就是工作人员显现在外部的素养表现。其中潜在的素养达到了7%,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职业准则和职业状态。显现在外部的素养主要包括:知识、水平、社会交际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隐藏的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状态,是潜藏在员工内部的道德素养。平衡隐藏素养的高低,主要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和工作状态。职业道德包含了:诚实信用、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注重保密、掌握整体。工作状态主要有:服从安排、积极热情、踏实肯干、尽职尽责、不断学习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把素养更好地融合到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去。
2完善实训构造,顺应市场安排
职场的要求就是培训的主要目的,健全实训构造,让学生在其中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学到知识、认识到素质的重要性。所以,我主要把焊接实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并在各个部分中安排不同的任务。
第一,安全意识:焊接实习训练前进行排队,在队伍排整齐后,实训老师讲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并且每天坚持,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观念。
第二,秩序进场;进行焊接安全教育,进入实习场的时候,要排队进场,保持队伍整齐,进入实习场后要保持安静。这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公共场合不进行个人主义。
第三,实际操作;在进入实习场后进行训练项目操作,这个环节不能太快,也不能落后整体水平,更不能只讲求速度,从而造成焊接设备出现问题。这就告诉大家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融合。
第四,进行焊接设备检测;要保证其安全,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先后顺序,要有秩序;注意检查好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
第五,生产综合;要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整理。今天学到了什么,今天的试件焊接的怎么样,外观有什么问题,有哪些焊接缺陷,如何避免这些焊接缺陷的产生,这样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的总结和整理,才可以获得长足的进步,要培养及时总结的好习惯。第六,按秩序进场;大家服从老师的安排,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值日卫生,其中有垃圾的划分、桌面的整洁、黑板的清理、工位的清扫等。垃圾分类主要是焊接废料和普通垃圾进行划分,并进行回收,建立环保观念。
3构建教学环境,感受职工角色
教学环境主要是老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建立适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内容,并且传播知识,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江苏省江阴市华资中等专业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训教学,就和一些企业进行融合,以便更好地渗透职业素养,建立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和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实际环境,实际操作。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就要经常去企业进行学习,在实际环境中感受职工的角色,体会其中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还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使自己成为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使用影像机械,进行现场处理。可以拍摄一些企业的实际录像,根据录像的回放,再次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企业生产环境,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职业素养。转变师生关系,表现其任务的职业化、真实化。职业化和真实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和工人相互融合,老师和师傅相融合,产品和作品相融合。老师也被称为“师傅”,学生也可以看作“工人”,学生就是不断生产的过程。比如,“江阴精细化工机械公司的管理人员要求我们,在两个小时之内检查出并修补好损坏的电路板,我就是你们的师傅李xx……”在最后还可以进行“生产总结”,对于表现较好的人提出表扬。利用工人的角色进行研究,不但增加了其成就感,还加强了人们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
4项目促进教学,全面加强人才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利用项目来推动教学的发展,把实践项目更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和实践项目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制作,更好的运用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并且融入其中;利用项目的制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它,这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值得使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胜奇.职业院校教学中手工电弧焊综合焊接水平的提高[J].飞(素质教育版),2013,(3):19-20
[2]刘生云.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学生手工电弧焊综合焊接水平提高的方法[J].东方青年教师,2013,(21):118-118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反思论文
下一篇:大一物理论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