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经济危机论文该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12-06 07:11

经济危机论文该怎么写

  2008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摘 要】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金融危机 次级贷 金融创新 CDS 金融监管 中国经济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金融疏于监管,存在六个环节上的重弊。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这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今天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
  二、走出危机需要三阶段统筹
  2009年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遏制危机并早日走出困境,必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当前燃眉之急是解决美国2万亿美元的金融坏账,中期是防止金融危机变成经济危机,远期是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一)当前措施:三招救市
  这三招,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根据测算,美国大约有2万亿美元坏账,今年通过采取这三招大体解决了1万亿美元坏账,明年还将要解决剩下的1万亿美元坏账。
  (二)中期目标:振兴实体经济
  如何遏制实体经济下滑,是全球高度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加大出口的三条途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各国政府都启动了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并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而采取共同行动。
  在中期,各国政府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其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补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活力。第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抓住目前大批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关闭的时机,推进并购重组,推进企业改造发展。作为美国政府,除了启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推进产业、企业的结构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之外,还要亡羊补牢,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滋生金融六个环节弊端的根本问题,健全金融制度。
  (三)长期指向: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收支趋向恶化,出现全球性“美元过剩”,美国黄金大量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能支撑美元的泛滥。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美元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日强,但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者,本应该恪守世界金融制度,增强美元的货币责任意识,防止滥用货币发行权。但从这几十年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实践看,美国没有肩负起职责,利益和责任失衡。2005年,美国GDP12.5万亿美元,贷款余额18万亿美元,超过GDP50%,股票市值20万亿美元,超过GDP60%。美国政府欠债超过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各项金融指标的狂涨意味着大量的泡沫,必将带来金融动荡。从宏观上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现有世界货币体系的积弊所致。因此,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是必然趋势。
  怎样的世界货币体系才是合理的?我认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三大主体货币对应的国家应实行“G本位”——以GDP为本位。即GDP与银行贷款余额、与股市市值、与房地产市值应该大致相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比例。
  三、中国经济有强大的抗危机能力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股市、房市回调,沿海加工贸易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企业停产破产关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但是,从总体上看,在世界经济加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风景尚好。为什么?中国经济有六大优势:
  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目前已有1万9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足可抗御外来风险的冲击。
  第二,传统的储蓄美德和较高的储蓄率。中国老百姓勤劳节俭,有储蓄的传统美德。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达到17.2亿元,储蓄率达到50%以上。中国政府内债、外债的总和不到GDP的60%,财政负债风险不高。
  第三,审慎严格而又灵活,既管制又自由的外汇管理政策。资本项下实行管制,外国资本不能随意地进出中国,而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进出又较为自由灵活。
  第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到2020年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均GDP10年后会突破1万美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需,不仅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缓解世界金融危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健康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中国的金融体系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完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金融制度健全管理严格,且严格控制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金融体系那样的问题。
  第六,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法制逐步健全,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中央政府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见事早、行动快,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比如今年,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月以后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11月份以后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等等,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信心。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有所放缓,2009年上半年惯性下滑,下半年开始走出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国际金融危机则到2009年底见底,经济危机到2010年底左右见底,2011—2012年开始复苏。

  以上是重庆市副市长写的,分析的很到位。

  (这里还有27篇)

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毕业论文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 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 万亿美元,到1997 年底增加到7. 2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6 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 43 万亿美元,比1996 年末增长约6 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 ,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 、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 、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 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 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2008金融危机高中论文

2008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摘 要】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金融危机 次级贷 金融创新 CDS 金融监管 中国经济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金融疏于监管,存在六个环节上的重弊。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这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今天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
二、走出危机需要三阶段统筹
2009年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遏制危机并早日走出困境,必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当前燃眉之急是解决美国2万亿美元的金融坏账,中期是防止金融危机变成经济危机,远期是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一)当前措施:三招救市
这三招,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根据测算,美国大约有2万亿美元坏账,今年通过采取这三招大体解决了1万亿美元坏账,明年还将要解决剩下的1万亿美元坏账。
(二)中期目标:振兴实体经济
如何遏制实体经济下滑,是全球高度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加大出口的三条途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各国政府都启动了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并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而采取共同行动。
在中期,各国政府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其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补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活力。第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抓住目前大批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关闭的时机,推进并购重组,推进企业改造发展。作为美国政府,除了启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推进产业、企业的结构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之外,还要亡羊补牢,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滋生金融六个环节弊端的根本问题,健全金融制度。
(三)长期指向: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收支趋向恶化,出现全球性“美元过剩”,美国黄金大量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能支撑美元的泛滥。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美元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日强,但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者,本应该恪守世界金融制度,增强美元的货币责任意识,防止滥用货币发行权。但从这几十年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实践看,美国没有肩负起职责,利益和责任失衡。2005年,美国GDP12.5万亿美元,贷款余额18万亿美元,超过GDP50%,股票市值20万亿美元,超过GDP60%。美国政府欠债超过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各项金融指标的狂涨意味着大量的泡沫,必将带来金融动荡。从宏观上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现有世界货币体系的积弊所致。因此,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是必然趋势。
怎样的世界货币体系才是合理的?我认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三大主体货币对应的国家应实行“G本位”——以GDP为本位。即GDP与银行贷款余额、与股市市值、与房地产市值应该大致相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比例。
三、中国经济有强大的抗危机能力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股市、房市回调,沿海加工贸易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企业停产破产关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但是,从总体上看,在世界经济加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风景尚好。为什么?中国经济有六大优势:
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目前已有1万9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足可抗御外来风险的冲击。
第二,传统的储蓄美德和较高的储蓄率。中国老百姓勤劳节俭,有储蓄的传统美德。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达到17.2亿元,储蓄率达到50%以上。中国政府内债、外债的总和不到GDP的60%,财政负债风险不高。
第三,审慎严格而又灵活,既管制又自由的外汇管理政策。资本项下实行管制,外国资本不能随意地进出中国,而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进出又较为自由灵活。
第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到2020年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均GDP10年后会突破1万美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需,不仅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缓解世界金融危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健康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中国的金融体系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完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金融制度健全管理严格,且严格控制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金融体系那样的问题。
第六,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法制逐步健全,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中央政府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见事早、行动快,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比如今年,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月以后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11月份以后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等等,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信心。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有所放缓,2009年上半年惯性下滑,下半年开始走出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国际金融危机则到2009年底见底,经济危机到2010年底左右见底,2011—2012年开始复苏。

以上是重庆市副市长写的,分析的很到位。
你摘抄的写就行

经济危机 高一政治论文

从人们过节方式的转变看经济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源自美国,美国人也最早体会到冷清过节的滋味。一向大手大脚惯了的美国人,在采购时必须捂紧口袋,而零售商家也度过了40年来最惨淡的“假日旺季”。贝尔斯登被收购的叹息声还未散尽,百年品牌雷曼兄弟就轰然倒塌,连美国友邦这样的保险公司也不保险了,需要政府的输血才能活命。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恶化,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呈现逐步扩大和发散的趋势,已经开始向实体经济传导。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12月25日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不会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但是,人们也不能否认,目前也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面临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尽管面临百年一遇的严峻挑战,中国依然在充分评估的前提下,启动了各项应对举措。
幸福家庭的故事基本雷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对人生百态的观察,同样适用于目前的金融危机。我们所经历的金融危机,与历史所经历的调整有共同之处,但是其个性将决定危机的发展及结局不同于前例。到目前为止,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未消除,危机依然存在再度恶化的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也可能继续显现。有人说,如果美欧日经济2009年即使站稳也应该是第三、第四季度甚至更晚,那么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可能在2009年形成高潮。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国际经济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去杠杆化”(详见阅读检索)成为经济学者口中的热门词汇。事实上,全世界可能都低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美国政府。奥巴马的当选、美国政府大手笔的救市方案等都未能令市场止血,而相关对这场危机将持续多长的分析也并不乐观。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已经成为次贷危机的转折点,甚至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次贷危机烈度大体相当于1980年美国储贷协会危机(详见阅读检索)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和。在此之后,世人面对的已经是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全世界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尽管次贷危机爆发于美国,但是中国以及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的调整幅度显著大于美国市场的调整幅度,这除了去杠杆化导致的资金流出原因外,也显现出投资者对于次贷危机的深刻担忧。
在美国金融界,对于次贷危机严重程度评估的共识是百年一遇,通常只与大萧条时期(详见阅读检索)来对比。英国2008年第三季度GDP同比下降0.5%,为1992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经济负增长,离官方定义的经济衰退(GDP连续下降两个季度)仅一步之遥,失业率则创造17年新高;日经225指数于2008年10月27日暴跌486.18点,7162.90点的收盘点位为1982年以来最低,跌幅高达6.36%;一批新兴市场经济体甚至有“国家破产”之虞……这些数据已足以说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之严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周期理论视角来看,目前也许已经进入康德拉捷夫长波(详见阅读检索)的下降阶段。假如这一判断确实,那么全球就要面对为时数年、甚至接近10年的经济萧条。无论当前是否正在进入长达近10年的康德拉捷夫长波下降阶段,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危机不会迅速结束,其余波至少将持续数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全球股市被迫跟着美国股市一道玩起了惊险的过山车游戏。受恐慌心理驱使,大量的套现行为进一步搅乱了全球金融市场,而买入美元的避险行为则使流动性黑洞(详见阅读检索)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于次级债券及其衍生品价格一落千丈,或开发这些衍生品的美国投行倒闭,持有这些债券和产品的国外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坏账,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最后企业净值所剩无几。若无外部资金注入,他们的命运岌岌可危。
目前,在全球投资者极力规避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票发行或票据贴现等进行融资已变得极为艰难。这对于习惯了发新债还旧债的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据有关统计,欧洲最大的30家金融机构在未来15个月内将有1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面临严重的再融资风险。
影响不能低估 中国产业调整期将被延长
中国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始于外贸部门。尽管中国出口结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需求变化对贸易的影响,但较高的出口依存度将使中国经济在美国消费疲软的情况下难以独善其身。在此背景之下,怎样找到中国一种新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增长模式,已经成为难以回避的选择。
次贷危机是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动荡,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此次经受冲击最为直接的欧美是中国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而1997年金融风暴冲击的一些新兴市场在当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因此这次金融危机本身也只有1929~1933年的大萧条可以相比。
与1997年的金融风暴相比,中国经济受到国际环境影响的程度更大,这既包括更大的资本流动规模、更大的外汇储备,也包括对于出口的更高依存度。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在1998年时只有18%,到2007年上升到38%左右。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对于欧洲出口的上升一度弥补了这一回落。目前,人民币对欧元有了大幅升值,欧洲经济也开始进入疲态,2009年出口的明显下滑已成定局。当然,出口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两个多百分点。当前中国宏观政策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就是要从内需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来替代出口大幅回落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可能是对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反映,是对美国次贷危机可能对中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的预期反映。在评估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方面,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普遍存在一定的低估。特别是在中美经济互动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因为中国与美国产业结构的差异,美国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于经济调整的反应较为迅速,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于次贷冲击的调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内需放缓压力大 经济增速仍呈现回落趋势
旁白:早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就提出扩大内需,但10年来并未有太大突破。面对此次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再次成为首要的战略选择,但此内需非彼内需。当我们再次重复十年前的战略时,扩大内需已不再是纯粹GDP扩张的扩大内需,其基调已经由总量扩张转变为结构调整。
与1997年金融风暴相比,当前中国经济在次贷危机中可能面临的内需放缓压力要更大。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活跃的房地产市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内需的带动作用还处于促进和形成阶段。而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已经开始形成十分浓厚的观望和调整的气氛,直接制约着内需的扩张。这一次的房地产调整,是中国形成全国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以来的第一次调整,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如何还有待观察。上一次比较大幅度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是1993年在海南、北海等局部地区,而且基本是在土地层面的炒作,没有形成当前如此巨大的产业群。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5%、前后关联子产业超过100多个、房价收入比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外需已经大幅回落情况下,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更会加大内需扩展的难度。从宏观经济增长的波动看,当前宏观经济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非常之快,从2007年二季度12.2%的增长,到2008年三季度的9%,四季度虽然考虑到奥运因素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因素,但从总体趋势看依然还是呈现快速回落趋势。
市场环境改变 部分政策工具效果难以及时体现
下调双率、调整出口退税、千亿元投资计划……货币政策的效果要看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而不是流动性,而货币政策效果的时滞问题同样不能忽视。与此同时,世界货币的多极化为中国长远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提供了改革思路———人民币的国际化的猜想。与1997年金融风暴相比,原来用于应对1997年金融风暴的一些政策工具在新市场环境下的政策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从通常可能运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看,在中央政府保持良好财政状况的同时,地方财政状况在总体上并不乐观。特别是土地收入的迅速下滑,降低了地方政府可以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等投资的可动用财政资源。中央财政资源的动员需要经历比较长的决策程序,这使得目前防止经济过快回落的任务主要落在货币政策身上。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货币政策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在刺激内需方面的效果也同样十分有限。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危机首先来自于欧美国家进口需求的放缓,而非银行体系的崩溃。如果说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是金融危机的传导模式,那么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拖垮本国金融部门,则很可能是新兴市场国家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此外,一些国家由于账户逆差上升,本币存在贬值压力,还可能导致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和外资出逃,从而诱发货币危机。在经济史上,许多学者将1930年的大萧条与当时各国普遍实行的金本位制度联系在一起,认为上世纪30年代的通货紧缩由于与国际金本位制度相结合,大大增强了货币冲击的威力。而其后的事实也证明,一些率先放弃金本位的国家,最后较早走出了衰退,实现了经济复苏。其原因在于,摆脱金本位后,一国可以更自由地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进行釜底抽薪。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大都把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因而本地区实际上存在着“东亚美元本位”,这是东亚国家长期严重依赖对美出口的结果。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全球美元本位”在其中扮演了主要传播者的角色。当众多美国金融机构陷入危机后,由于国内市场上出现信贷短缺,不得不从全球大量抽回美元,从而加剧了全球流动性不足的矛盾。虽然这几次危机的传导机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它们都是以一种近乎僵化的方式将全球经济捆绑在一起。从中国的角度看,需要一个更灵活的货币篮,一个由非单一货币主导的国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概而言之,就是要实现国际货币的多极化,其中自然也包括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面临更严峻考验 应对金融危机是一场艰苦的“战争”
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美国为避免经济迈入长期衰退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无疑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而美国经济政策的取舍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影响将最为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不仅是持久战,更是攻坚战。
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其实质已演变为全面的信贷紧缩,是银行相互之间借不到钱,而银行对企业和居民更是惜贷。因此,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和对金融机构注资,加上全球联手降息,似乎已使得信贷紧缩局面得到初步缓解。
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而所谓的罗斯福新政也并无药到病除之功效,个中反复曲折非亲历者所能体会。
伯南克在其著作《大萧条》中曾提及,1930年10月银行危机的爆发,使1929年以来的全部努力付诸东流。而1931年的金融恐慌,则使初露端倪的复苏曙光再度黯淡。到1933年3月,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都陷入了谷底。经过1933~1935年漫长的体系重建,经济重又迈向复苏。不过,1937~1938年危机再度打断了这一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战的爆发才使美国最终走出萧条,一举摆脱了制造业需求不足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两大顽症。就当前危机对全球的冲击而言,与大萧条有得一比。金融大鳄索罗斯断言这是60年来全球面临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更是惊呼美国正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因此,应对金融危机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任何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过于乐观。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下一阶段很可能要承受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阅读检索
去杠杆化: 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即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过程。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其影响将非同一般。
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一旦进入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风险利差、流动性利差、市场波动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会上升,资产价格将因此受到冲击。而且这个进程将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加强的。
美国储贷协会危机: 美国储贷协会为政府背景组织,是美国的合作性质的非银行储蓄机构,以吸收存款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低利率住房贷款为目的,很长一段时间在金融机构房贷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等的影响下,储贷协会出现了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和利率不匹配现象。为帮助储贷协会渡过难关,1982年的《储蓄机构法案》扩大了它的经营权力。然而较多的自由反而使其陷入了投机性深渊,高风险迅速增长战略导致大量资金被沉淀在投机性房地产贷款以及垃圾债券上,使许多储贷协会出现了事实上的资不抵债,1982年近50%的储贷协会丧失偿付能力,其中80%面临亏损,挤兑风潮迅速蔓延,最后由政府出面才渡过危机。
大萧条时期: 1929~1933年,美国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其主要表现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股市爆跌,失业率奇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总需求不足,是由于投资机会减少和投资需求的下降引起的,而财政政策是解决需求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则认为,对于大萧条,美联储的政策负有重大责任。在大萧条时期,一些银行出现倒闭,非常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美联储本应及时干预,恢复公众的信心,但美联储偏偏默许了银行的倒闭,最终酿成金融系统近乎完全崩溃的局面。
康德拉捷夫长波又称康德拉捷夫周期,由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提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包括三个长波,其跨度是50~60年。在长波周期上扬阶段(扩张长波),商业周期依然存在,但景气期比较长,幅度也比较明显,衰退和萧条期则比较短,较不严重;在长波周期下降阶段(停滞长度),其情况则恰恰相反,商业周期中的景气时间既短规模亦小,危机则较深重。
流动性黑洞:所谓的流动性黑洞,是指金融市场在短时间内骤然丧失流动性的一种现象。一般而言,流动性黑洞在那些同质的市场,或者说在信息、观点、投资组合、交易主体、风险管理等缺乏多样化的市场中非常容易出现。流动性过剩容易导致资产价格泡沫,成为引发流动性黑洞的导火索。而资产价格泡沫的积累,也必然会同时积累诱发流动性黑洞的不利因素。

上一篇:大学毕业论文6000字

下一篇:幼儿教育论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