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写作的论文
关于小学生写作的论文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写作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是构成语文知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小学语文写作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 作者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笔,,以至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的消极 心理,我们且称之为写作障碍。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从写作障碍走出来,我也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读一读,丰富语言材料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写作也同样,除了老师的传授以外,学 生本身还有个内化的过程。在这一前提下,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帮助学生解决“有物不会言”的烦恼。由于小学生“阅读期待”的心里,他们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 教师就让他们大量地阅读别人的文章,读的流利,读出感情,让他们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体会选材,并品味遣词造句的妙处,学生从不同的文章中,学到不同的 写作技巧。大量的阅读背诵,达到“语言积蓄”的目的。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但无法表达出来或表达不清,这就与他们缺乏足够的阅读积 累有关,老师要尽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2 看一看,观察生活,展现童真
观察是认识的源头、写作的起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培养敏锐的感知力,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养殖活动,手工制作等活动,教学生去观察,去“爱”:观山,观水,观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观植物,观动物,观小物件……长期耳濡目染的熏陶,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的笔下也会流淌着对生活的爱。学生自然会用充满个性的语言,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展现出学生作文的童心童趣。
3 放一放,让作文活起来
教师在辅导学生作文时,也会有意无意的给学生定好框架,有的甚至连怎么开头,怎么结尾都给学生想好了。殊不知教师作为成人,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潜在的矛 盾。由于年龄、经验以及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势必造成彼此之间的错位现象。当孩子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表达时,成人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否定他们, 以至学生面对题目不知所云,下笔艰难,最终言不由衷,有的甚至进行虚伪作文、造假作文。如记事作文,绝大部分学生的结为总是:“通过这件事情,我终于知道了……”如碰到“写人作文”总把这些人写成“活雷锋”,“好榜样”,连学生自己都觉的的虚伪,难怪老师批的乏味。作文本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 的,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老师在引导好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就得大胆的“放”,允许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把自己见到、听到、想到的, 毫无顾忌的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就来了,学生笔下的人就丰富起来,活起来了。
4 练一练,展示五彩心灵
长期的语文教学中,让我发现学生特喜欢写想象作文。因为他们觉得想象作文少了束缚,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由自己发挥。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心理,借助语文教材指 导学生多练笔,如改写古诗《赠汪伦》,想象李白与好朋友的分别是是怎样的难分难舍,会有哪些语言与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把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通过自己喜欢 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续写结尾,如学了《穷人》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桑娜夫妇多了两个孩子以后的生活境遇,会产生什么结局,任由学生淋漓尽致的发挥; 也可以变换思维角度去想象,如《倔强的小红军》故事结局是小红军在长征途中,又累又饿,牺牲在茫茫的草地边缘。可通过想象写出不同于文中小红军,如:小红 军在将军的照料下竟奇迹般的活了。通过变换角度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平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出些符合学生口味,如《小燕子,你还好吗?》、《我与地球交朋 友》、《假如我是》、《电脑管家》等,让学生自行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只有当学生认为写作时喜怒哀乐的宣泄,是学生童心、童真、童趣的释放时,他们才不 会对写日记、周记、作文产生障碍。
5 评一评,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的评定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许多教师在评定学生作文时,往往凭主观印象打一个等级,某个中等学生偶尔写出一篇有真情实 感的好文章,教师就产生怀疑心理,责问是否抄袭,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尤其是挖掘作文欠佳学生的闪光点。 一个词,一句话,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教师千万不要在评语上直接写上“内容不真实,语句不通顺”或“不符合题意,错别字太 多”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写作文好难啊,不知怎样落笔才能令老师满意,自然就有了写作障碍。
总之,在大家都在阐释作文新概念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由于感悟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小学生作文应没有跑题之说,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真正从写作障碍中走出来。
对于写作所带来的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很清楚,它不仅仅是人类精神生活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组分,也是创作文学作品重要的途径。小学的写作是基础的培养,在开始教学写作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善于激发学生们发现日常生活中又去而又有价值的信息,对此可以将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因为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就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仅是单纯的开拓他们的再造能力,还有创造能力也很重要,作为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讲,或许静静的坐下来写篇作文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在训练写作之前,就要养成学生写东西的习惯,比如在平时可以进行一些写日记作业,有了这个良好的习惯作为辅助,作为基础,对学生写作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虽然对于刚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讲,是不需要写长篇大论的,从最简单的开始,将故事叙述完整开始,字数先放在一边,必须先注重内容的培养。
然而,写作这个重要的部分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以及加工与传递的知识的一种基本手段,是有着非常重要和重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用相对有效的辅助手段是必须的,这不单单指课堂中的知识渗透,更重要的是课外知识的积累,这里就需要作为学生的家长来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了,并且,在启发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启学生写作的灵感,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一件枯燥而又无聊的事情,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样,这也是需要积累知识,反复练习的,它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并且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一种学习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长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小学语文写作是为以后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一个良好的开端,形成一个写作的开始,养成一个写作的好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写作有如下几个方式:主要包括有范围式,材料式,看图式,提纲式,话题式,直接式,整体拓展式和组合式命题,这主要就是考察的类型,主要是根据年级的不同来划分考试的形式,虽然有如此多的形式,但是只要交给了学生其中的技巧和方法,写作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就会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习作,不在排斥写作。说道写作方法,其实有很多,这里主要讲以下几种:第一步,要先认真审题,看是要写一篇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还是命题作文,确定好之后,第二步,先不要急着下笔写作,要在脑子里想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其中具体的构思。第三步,开始进行写作的时候要将开头写的有特点。第四步,在写的过程中,自己所写下的行文要与题目相扣题,相呼应,不要出现太多的流水账,记录一些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的事情,运用的手法。第五步,文章的结尾要与开头相对应,并且更要点题,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总之,想在教学中的写作是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写作,教师在教学时,是要打破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的,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学能力了,而对于现在的写作教学理念,是一种注重学生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帮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理念,因为写作本身所特有的功能是很强大的,学生子写作时,需要将写作的内容和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的食物相结合,注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完整的叙述下来,慢慢的锻炼,就会成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作品是要经常性的鼓励,带给学生写作的动力,不要过度的批判,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讲是不容易的。所以,要让学生自己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散自己的思维,慢慢的产生因果联系,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的写作教学除了发散学生的想象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积累经验和素材的地方,那就是组织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并且会很好的打开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增加素材的来源和途径。在这一件件的课外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会一步一步的提高。所以,在学生写作时,我们要很清楚的讲到写作要将作文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要从生活中发现题材,以小见大,运用到写作中,生动形象的表达,传递自己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是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寻灵感,找到创作的思路。
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到了中学后不少学生对如何写议论文束手无策。我们在小学适当指导一些议论文的习作方法,对于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得心应手的去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教学实践,笔者着重渗透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感受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从而为议论文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也让孩子们从心理上觉着写议论文对于他们一点儿也不难,人人都会写议论文,能写好议论文。
一、基于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议论文教学实践
1、讲解课文时我首先让孩子们明白议论文要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讲课文之前让孩子们明白: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眼睛”,是议论文的“灵魂”, 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恰当地提出观点,能是议论文得以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从自己的想法中提炼出论点,是写议论文的起点。紧接着让孩子们看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就在“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这就是这篇议论文的论点。
2、讲解课文时再让孩子们明白能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告诉孩子们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它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点因为有了论据支持才持之有效,言之成理,具有说服力。要想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运用的事例必须要准确、典型、鲜活。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第二部分(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就在“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准确、典型、鲜活、有代表性的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着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现象。
最后课文又对三个典型事例作了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3、让孩子们记住文章的最后一定要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让孩子们去观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第三部分(第七、八自然段)就在“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基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的议论文延伸教学
学习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马上结合孩子们感兴趣的事例进行习作指导。课间刚刚发生的事情:我班何一健同学流着眼泪来找我,说,他坚决不和谢延恺坐同桌了。谢延恺同学太讨厌了。上课后我“乘热打铁”,问孩子们,想想:针对这件事情写议论文,该怎么写呢?
我先让孩子们尽情讨论,然后指名集体交流,最后我进行总结。经过讨论后孩子们帮何一健同学“开门见山,提出的观点”是谢延恺这个小男生太讨厌,经常欺负同学,连课堂上也不例外,同桌被老师误以为在捣乱而受到批评。
接着我就让孩子们用具体事例证明谢延恺太讨厌,经常欺负同学。事例罗列完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其实进行了议论文的哪个环节?孩子们恍然大悟,他们其实就在“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最后我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尽管我们的谢延恺同学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但我们可以积极地去帮助他,用我们的正面的证例感召他来纠正错误。至此,孩子们对写议论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小学生的习作实践
这时大部分孩子急于想写议论文了,我就让孩子们依照老师指导的方法马上去写,从当堂写出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大多数都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
如一中等学生写的习作《先苦后甜》。习作内容摘抄如下:
有了苦,才能有甜!这句话有几个小学生真正能体会到呢?但我体会到了。我因为一直以来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成绩一直不好,以至于我渐渐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但自从李老师五年级第一学期接我们这个班后,她一次次耐心地教导打动了我。李老师善于鼓励学生,我班的很多同学在她的鼓励下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王韵宁同学在她的鼓励下,上课发言积极,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开始我妒忌王韵宁同学,后来在老师的开导下我只想超越她。
我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反思后马上有了具体的行动:每天早上六点我就起床,复习前一天学的内容,然后预习新课。上课时我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经常被老师夸奖。写作业时独立完成,写完后精心检查,生怕出一点点差错……
努力并没有立刻见效,吃了不少苦头,但我提醒自己坚持不懈。后来成绩提高了,老师没有一节课不夸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浅谈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作文教学论文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留心生活 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论文3000字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长期困扰同学的问题,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一,阅读与摘记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二,观察与思考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四,作文的修改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多看优秀文章,积累好的词句学习下他们的构思,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然后多练,多写文章,可以交给老师批改,让老师指出你的毛病并改正还可以上网或买写书籍,看下上面教的写作技巧语文这东西不可能速成的,是需要时间一点一点积累的重视作者的全面修养,从根本上增强写作主体对于客体的理解、把握能力。在写作活动中,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能动的、积极的。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仅是作者某种写作意图和写作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他整个人的思想、感情、阅历、个性特征、文化水平和个人风格的折光。所以人们常用“文如其人”来说明作者和文章写作的关系。加强作者自身的修养,全面地锻炼自己正是学好写作的根本条件。首先,要锻炼思想,陶冶感情。鲁迅先生早在20年代就指出:“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这就是说,作者的理想、情操和审美眼光,对文章的特色和价值是起决定作用的。对我们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理想,积极自觉地参加各种有益于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实践活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锻炼思想,陶冶感情,更好地增强自己的写作激情以及发现新事物、看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积累生活,拓展知识。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文章的内容及其表达,和作者的生活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阅历浅,知识贫乏,很难写出好文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不仅给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而且可以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文章写得更充实,更准确,更生动,更优美。我们要积极地投身生活,在生活的感知中积累经验,拓展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头脑,为灵感的触发和文思的活跃提供的水源或燃料。再次,要训练思维,提高智能。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要根据客观事物制作成文章,还需要有多方面的智能。比如在认识和摄取客观事物时,作者需要有观察能力,发现能力,采集能力;在构思过程中,需要有综合、分析能力,筛选加工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表达时,需要有结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修改能力。写作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技巧也是能力的体现。整个写作,要靠诸种智能和技巧的综合运用。在运用各种智能和技能的过程中,思维贯串于始终。写作正是以思维为核心组织各种能力和技巧的一种综合性智力活动。没有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诸种智能和技巧难以发挥,写作对象也主很难如意地转化成理想的文章形式。为此,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能、开拓思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也是作者全面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多读、多写、多改,“在游泳中学会游泳”。1、博览,精读,从范文和例文中体会和学习各种写法。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笔到之处,文意丰富,言辞自然,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不可能亲自去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第三,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好文章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鲁迅先生也特别提倡这一点。他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他称这为“实物教授法”。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读多了,效仿的次数多了,慢慢主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第四,阅读又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评议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2、多写多练,勇于实践,不断摸索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靠自己的实践。凡是有成就的作者在谈写作经验时,没有一个不强调“做”字。清人唐彪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功夫,其曾益相去远也。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蔬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他在另一段话里又说:“谚云,’读十篇不如作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做。’”这些话讲得都是极为中肯的。练习写作,要端正态度,防止和克服一些不正确的思想。首先要有信心。初学写作,可能写不好,如同小孩子学走路,开始时总是要摔跤的,但走着走着,也就学会了。写作也是一样,开始写不好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要因此失掉信心。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会上路。一些写作上很有成就的文章家、作家,他们的文化程度原来并不高,开始时也写不好。但他们不怕失败,不怕别人讥笑,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摸索,终而取得成功。练习写作,要防止自卑或自负心理。有些人开始时劲头很大,但写一段之后就停下来,不是由于失败而自卑,就是由于自满而止步。这些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大障碍。鲁迅先生就:“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写作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精神劳动,想要一蹴而就,一下子就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自卑”和“自负”都容易停滞、倒退,只有总是“用功”,不停的“干”,才能有所长进。初学写作往往还有一种急躁情绪,一下子就想写长篇大作,而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殊不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打基础和练基本功。基础不牢,功底不厚,事情就很难好,只有脚踏实地,由小到大,由简至繁,由粗到精,才能逐步掌握写作要领,真正有所成就。3、多听意见,深入思考,反复修改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要有个过程。只有深入思考,反复加工,才能正确、恰当地反映客观实际,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感情。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些人信奉所谓“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写完后自己不看,不改,也不请教别人,这样就很难发现问题,更谈不到精益求精。有人是为了怕麻烦,写完了事,至于写得如何,他就不管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们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修改文章,还要虚心求教,多听别人的意见。因为一个人的认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躬身求教,博采众长,文章方能长进。古今中外许多大作家,不但善于向作家学习,还能向师友以及一般读者求教。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法国大作家莫里哀常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女仆吃后悔药,每读完一部新作,女仆都称赞说写得好,莫里哀以为她文化低,是有意讨好主人。有一次,莫里哀故意把写失败了的剧本念给她听,结果女仆瞪大眼睛说:“这不是先生写的。”莫里哀听后非常震惊。可见文化低的人同样也能够鉴别文章的好坏。这里的关键是虚心,要有群众观点,放得下架子,才能得到有益的帮助。重视写作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以理论指导写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前面说过,写作是文章作者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也是社会性的文化现象。一篇文章的得失好坏,不仅决定于作者自身的个性、禀赋或努力程度,也和他对这一精神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应的规范性要求的理解、把握程度有关。所谓写作理论,主要就是对于这些规律规范的概括和阐释。有的同志轻视写作理念知识对于写作实践的指导作用,认为不学理念也可以写出文章,其根据是有的作家没有学习写作理念知识,也写出了很好的作品。这个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所有会写文章的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不同途径,在写作的规律性知识方面积累了较高理论素养或丰富的经验性体会的。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知识,但他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一定也阅读过许多范文,在这些范文中,就蕴含某些写作原理和规律,所以他也等于是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写作实践中掌握了他们。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广地感觉它。”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具体的经验积累之较高的理论修养,自己在实践中就能自学地扬长避短,阅读别人作品也能更好地分辨精华、糟粕,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会有更大的帮助。学习知识和理论,目的是指导实践,要在能力的转化上多下功夫。即使是对知识、理论掌握程度的考核,也就在把重点话如何运用知识、理念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上面,而不以单纯地复述、背诵要领或条条为满足。再说,知识和理论的作用,主要在于说明写作活动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变化规律,帮助习作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而不可能提供什么一试就灵的仙丹妙药或是照搬不误的万能模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重视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前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还须与发挥自己独立的创造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古人云:“文有大法无定法。观前人之法而自为之,而自立其法……不死,文自新而法无穷矣。”又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刚死法也。”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和写作态度。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论文
1.注重平时积累
1.1课文的精彩词句的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多读多背诵规范的例文或语段,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式。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师恩》这一单元就加强了学生感谢老师的名言警句的积累,让他们学会运用素材写出好文章。写月亮这篇作文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诗句,借此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如引用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诗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这样描写既有说服力,也能说得真实。
1.2多看作文书,剖析佳作;指导学生每天看《同步作文》,并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在作文课上,说明写作要求之后,展示优秀作文范例,对照要求让学生讨论这篇文章是否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并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用横线作标记并背诵下来,鼓励在阅读过程中多做批注。让学生多说说你认为哪里写得好,从分析中使学生明白好作文的标准和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通过每天的努力,一点一滴地积累作文知识,让他们写作时更加的游刃有余。
1.3坚持写日记来积累;写日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最佳的练笔途径,也是最好的材料积累方式。写日记可以使学生想写,有内容写,能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写作能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所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通过日记写下来。通过日记,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国庆的所见所闻,就可让学生把所经历的事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班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同学乱掉纸屑,让学生在日记中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写日常生活的事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为课堂写作打下基础。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每个人学习的好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他才有希望去把它做好做成。写作文也一样,若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他们就会怕写作文,会对写作产生厌倦感。这就需要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如,在一次写以月亮为主题的作文之前,我预先布置学生回家后要仔细去观察中秋前后的月亮,并做好笔记。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当我宣布写作文时,学生们一反恹恹欲睡的常态,立即兴致高昂。我让大家打开思路,自由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自己观察的结果并及时对自己的资料进行补充,修改。一下子,枯燥的事变成快乐之事。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再枯燥乏味的事也会变得其乐无穷,写作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联系实际,指导观察,学以致用
“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是困扰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问题。其实,捅破蒙在“作文”之上的一层膜,就会发现作文就是生活,有生活就有可写的素材,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不可写进作文的。学生的知识有限,教师必须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我们知道,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根据作文的需要,观察的对象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投影;可以是录像,也可以是照片。记得在一次实践作文课上,我说:“同学们,老师和你们去秋游……”话还没讲完,“好哇!”小伙伴们的心情一下子沸腾起来,我首先告诉学生写景一般抓住十个左右的景物来写,接着带着他们去看秋叶的颜色、形状、辨别果实的味道……共同分享金秋的乐趣,培养小学生的纪实写作能力。还记得写民族工艺品时,要求学生将家中的工艺品带到课堂,指导学生观察它要有顺序(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等等的方法)、有重点(工艺品的那些部位可详写),才能达到观察目的,才能写出通顺、具体的文章。在生活中寻找与作文相关的话题,观察、构思、分析、想象,总是带着感情进入角色,写不出真情实感不罢休,打破闭门造车的习惯。
上一篇:汽车维修论文8000字
下一篇:科学小论文8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