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音乐与人生论文3000

发布时间:2023-12-10 01:59

音乐与人生论文3000

我对音乐与人生的感悟论文(2009-12-01 18:33:01) 标签: 音乐与人生论文作文音乐人生校园 分类:教育考试 音乐是一杯香醇的美酒, 你静静地倾听就能感受她的浓郁芬芳; 人生是一壶淡绿的青茶 你全心地品尝才能领略她的酸甜苦辣......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首诗,感觉写地很舒心,很淡然,又很超脱!呵呵,因为我喜爱音乐,欣赏音乐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她的诗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以致于我不得不拿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 虽然我的五音并不是很全,虽然我也没有向着音乐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喜爱音乐的感觉从未在人生中消失过!在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中我最喜欢的是作家是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我小的时候通常简称他为莫扎特,想必很多人都对他的音乐很了解吧,他是奥地利作曲家,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我很倾佩他! 在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他是英国伦敦的音乐神童.8岁的他在羽管键琴演奏、视奏能力及运用各种乐器的即兴表演和作曲上,都使人叹为观止。 更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他的父亲为了金钱与荣誉,让莫扎特必须满足听从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悲惨的童年,没有快乐、没有玩伴,留给我的都是家人的辱骂和家庭的悲剧,那个时候,我也只能在音乐中寻求自己灵魂的解脱,不过我是个男人,我是个坚强的男人,我会向莫扎特学习。莫扎特在16岁的时候结束了他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但事实上一点都不好过,在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在1781年6月的时候,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我很倾佩他的勇敢!我希望终有一天的我也能勇敢地走出家庭的阴霾! 我很喜欢老师的音乐与人生课,那不仅是因为我很喜爱音乐,还因为老师长地很有魅力!很多次回到宿舍的时候,室友上选修课还没有回来,感觉特别的安静,习惯性地打开音响,放着那些钟爱的欧美经典音乐,让自己沉浸在那如水如月的歌声中,细细地品味、慢慢地遐想。此刻,感觉世界是如此宁静、人生如此纯粹,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有的只是一种纯净的美。那些来自宿舍外、广场、后山、以及音响里的歌声,轻轻地在空气中划过,轻吻着我的脸颊,弥漫在我的四周,沁入我的心扉。让我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动,那是一种岁月所无法触及的感动。默默牵引着我,去感受生命中那丝丝缕缕沉淀的情怀,荡涤着心中的尘埃,还心灵以宁静与平和。 还记得那次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那是部关于师生的感人片子。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美,很美。 真的是一部典型的音乐与人生交织在一起的电影!我很庆幸那次我介绍给了老师这部电影,事实上除了看过它的简介外,我都没有好好看过。我很感激老师,感激的是她不仅采纳了我的意见,而且让我真正静下心来好好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人生中很多的东西。^.^ 在《放牛班的春天》里,我能看到有温暖的阳光,不经意地从某些细节中流露出来,还有迷离飘渺的林中的雾气,光被挑逗得温柔多情,细细密密地铺满法国郊野常见的树林,悄悄地爬上树干。那不是音乐里正想表现出的一种现象吗?这不是人生中一直追求的世外桃源么?对我来说,那真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享受,那些被摄影师定格的美丽镜头,竟流淌成了一首诗。我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经典之一,就是那如水彩画般干净的画面,许多水彩画中都出现过的,洒满阳光的浪漫春野和山林,就像音乐从你的心里流淌过一样,特感动,特亲切!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那小主角皮埃尔的歌声,简直就像从天堂飘出的天使的声音,悦耳动听如仙籁般;那可爱又可敬的马修老师,皮埃尔美丽的唇间流出的动人旋律让他惊讶不已,让我陶醉不已;还有孩子们的合唱,如教堂的唱诗班,将一首首歌唱出了令人景仰的神圣。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机会,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那个合唱班里! 在马修老师老师离开的那一天,从窗口里飞出无数的纸飞机,孩子们把手举过头顶轻轻地摇着,于是楼下的马修老师没有看见孩子们或微笑或流泪的脸,只看见一只只轻轻摇动的手。马修老师说,我有点想哭。可他还是没哭。事实上,电影外的我,却止不住流泪了!真的,如果是我,我如何舍得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啊;如果是我,我如何咽地下这口气啊!我真的想问:马修老师,您还想哭吗?银幕外的我,替您哭了。 也许,在追求所谓的生之快乐的今天,我们已经在真理面前放弃了追求,在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梦想冲突时,宁愿选择“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中庸之道。学会了割舍,不再为梦想执着,懂得了折衷,不再为真爱牺牲。于是,那些甘愿为情赴汤蹈火的可歌可泣,也只能停留在古人的传奇或作家的遐想中。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太多的无奈和遗憾。很多时候,我明知道这是和错误的人生观,但是我改变不了,我一直在试图改变! 老师听过,一首歌么:叫《Everyday》,我最喜欢的英文歌之一。这首歌是《歌舞青春2》的插曲,由两位主角演唱的曲子!上次在课上看到的是《歌舞青春1》,但是由于影片不是高清电影,看上去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这部音乐剧《歌舞青春》里充满活力的body,真挚的友情,珍贵的亲情,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聪明,热烈的舞蹈,动人的歌声! 让我感觉人生完全可以像他们这样,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每个人都是一颗钻石,都有许许多多的面,只是,我们因为不自信或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隐却了许多光芒。每次我跟朋友们出去KTV的时候,我总会选这首歌,虽然我唱地并不是很好,但是我爱它,我喜欢它,我会把它当成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青春,就只有这么短短的一瞬间,为何不抓住她,做我们想做的事呢. 有时候一切就可以那么纯粹,青春不会是灰暗的、无望的,只要我们愿意,青春可以是彩色的,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赞颂, 不是吗?呵呵! 歌舞青春是一部让人无法忘怀的的“高校音乐剧”。 看了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要被局部影响而导致自己无法在竞争中真正快乐,只有勇于面对,才能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才会知道友情、爱情、亲情、师生情的美妙组合该是什么样子。 静静的夜晚,与那些喜爱的音乐轻轻地对话和碰撞,忘却一切烦恼和忧伤,还自己一份宁静和真实。我喜欢这样的音乐人生,我爱这样的音乐人生!

记得采纳啊

对音乐的感悟文章

人生就像一个个音符,有高音有低音,时值有长有短,懂得生活的人把这些音符拼凑起来,谱成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对音乐的感悟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初识《命运交响曲》是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上。专注的她,聆听到来自天籁的圣音,面对底下“窃窃私语”的同学,她小眼一瞪,喊了一句:“别吵!魔鬼来了。”同学们笑了,老师也笑了……

当时的她并不知命运之神对这位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何等不公,何其残忍,只赞命运之神何等伟大。可以利用苦难、艰辛、逆境来磨炼人类,正如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在德国莱茵河畔诞生,他的童年由于父亲的潦倒和苛刻,在不安和不幸中度过,受辱和贫穷逐渐养成了他顽强自立的性格。1792年贝多芬来到维也纳,频繁出入于上流社会演奏。由于当时的阶级平等意识和他倔强的性格,他和贵族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与贵族小姐们的恋爱也屡遭失败,这打破了他对爱情的幻想。1796年,他患上耳疾,双耳失聪。这时的贝多芬十分痛苦地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由此于1805开始酝酿《命运交响曲》,并于1808年完成创作。

音乐融入了贝多芬的内心独语、情感体验、心灵寄托,贝多芬抒写的不仅仅是音乐。听!那远处,《命运交响曲》已经奏响——

雄浑的乐曲,似乎看透了万物,贯穿了世界。那奔流不羁的旋律,豪迈粗犷的气魄表达着对生的强烈渴望。

第一乐章开门见山,出现了四声令人惊恐、震撼的音符——“磴、磴、磴、磴……”,命运在敲门,大地为之颤抖。向往光明的“英雄”与残暴无情的主宰者“命运”展开了搏斗,激愤中夹着惶恐,不安中含着刚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和弦蕴藏着刀光剑影,“命运”恶势力变得更加狰狞与邪恶,终于把抒情的“英雄”主题淹没。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优美、安详的曲调传来。仿佛英雄经历了激烈的斗争后,正沉静的思索。赋予弹性的节奏,隐藏着内在的热情和力量,不断地催“英雄”奋进,铜管乐器演奏出豪迈的“英雄进行曲”,颂扬了“英雄”的信心和勇气。

谐谑曲的第三乐章里,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在这里“命运”之神鬼鬼祟祟,影影绰绰,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英雄”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从平和转为阴暗,“英雄”不断积累着力量,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迫。

第四乐章突如其来,骤然爆发出凯旋之声,音响宏大壮观,嘹亮的小号奏响最后的总攻——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洒向大地,辉煌和光明重返人间,“英雄”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发出愉快的欢呼,将卑微和怯懦一扫而光。

难怪,1841年恩格斯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阴暗凶险,欢愉神气,倔强紧张,悲戚低沉,贯穿了四个乐章,赋予了《命运交响曲》浑然一体的雄伟气魄。听到这里,她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似乎感到血液随着每一个音符的跳动时而沸腾,时而凝滞,时而奔涌……

朋友,用心感受音乐!用心感悟生命吧!

清晨,我在睡梦中被几只鸟儿唤醒,还没睁开双眼,就隐约闻到室内缕缕幽香。昨夜里,窗前的兰花悄然绽放,春天终于来了。

又是一个闲暇的双休,晨曦初露,我带上我的亲密伙伴—二胡和吉他来到城东黄香广场,找一个干净的石凳坐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拉拉二胡、弹弹吉他,把一周来的疲惫和烦恼全都抛掉。

六年前,我的业余时间大都泡在网上,曾在一些论坛、网站做过写手、特评和版主。夜以继日的忙碌,挣了成千上万的论坛币,却不能用来养家糊口。终于厌倦了那种文字游戏,渐从网络中隐退。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感到业余时间难以打发,便萌生了学种乐器的念头。女儿那年刚满六岁,也到了学个特长的时候,于是我和女儿同在房县音乐家协会主席付建峰老师门下学琴。

少年易学老难成,学乐器最好是童子功,尤其是像二胡这种弓弦类乐器,没有指板和品格,音准很难掌握。成年由于人手指僵硬、记忆力减退,想拉一手好琴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凭着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对二胡的钟爱,多年来从未间断过练习,只要不出远门,每天都要坚持拉上一两个小时,早上是半个小时的音阶和指法练习,晚上是整曲练习。几年下来,小有成绩,像《豫北叙事曲》、《壮别一枝花》、《二泉映月》这样的十级考曲也能轻松的拉下来,虽未登过大雅之堂,但自娱之乐已足矣。平时最爱拉的是《葬花吟》,这首曲子本来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孤寂悲戚的感觉,用二胡演奏,幽怨怅惘、如泣如诉,像是在亭台楼阁的深处,有位女子正哀婉地低吟浅唱,让人闻之心碎。《壮别一枝花》也很好听,是电视连续剧82版《水浒·武松》的主题音乐,乐曲高亢嘹亮、悲壮激越,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音乐色彩,体现出武松“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压抑心情和虽枷锁在身仍宁折不屈英雄气概。

后来,我从平房搬进了单元。生活环境的变化,丝毫没影响我拉琴的兴致。在楼房里拉琴,有如在一个巨大的共鸣箱中,声音特别大。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邻居的生活,我又在建峰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吉他。吉他声音比较小,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弹,外面几乎不见。虽说吉他比二胡简单易学,但也是要付出些代价的,从基本的音阶认识到指法练习,每天磨得指尖钻心的疼痛。听建丰老师说,很多想学弹吉他的人因为过不了这一关,最终放弃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时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手指虽未磨出血,但也褪了不少皮,结出厚厚的老茧,直到将琴弦磨得锃亮,就连指板也被磨出一个个凹痕。《天空之城》是我的最爱,每当用吉他轻轻弹起她悠扬的旋律,便觉少了些喧嚣和烦躁,多了一份宁静与祥和,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纯洁无暇。

人生有味是清欢。学琴虽是一个枯燥乏味过程,但清雅淳美的曲调,悠扬婉转的琴音,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一种享受。如今的我,已不再呆坐在房间里俯首拉琴,或孤芳自赏或消愁解闷。更多的时候,我会带上琴在河堤边、树荫下、广场上、人群中秀一秀。几年来的学琴生涯,让我感悟到了音乐之美,也让自己在艺术的熏陶下,做一个淡泊雅致的人。

人生就像一个个音符,有高音有低音,时值有长有短,懂得生活的人把这些音符拼凑起来,谱成了一首好听的曲子。

人生就像钢琴上的键盘,七个音符,黒键白键,会弹的人弹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来,不会弹的人弹出令人烦躁的噪音来。

一首歌曲的好听与否不但在于优美的嗓音,还在于曲子的音调、词意,人对一首歌曲的喜好是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才有了流行歌曲,这一阵子流行的风头过去了,又会有新的来代替。不管流行的是什么人们追求的还是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但是有的歌曲让人听了之后就不会忘记,不管其他歌曲怎么流行但它在心中永远不会过去,因为它的歌词像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事,当听起这首歌或唱起这首歌时心中总是会引发许多的感触,像是在和老朋友交谈一般。安静地听着这首歌心中是何等的享受。

有的时候生活也是如此,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重复着昨日的重复,心里感到厌了倦了想要换一种活法,但最后发现更累了,因为自己永远赶不上新生活的节拍,到最后发现还是以前的生活更适合自己,虽然平淡但很真实,偶尔想要去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也未尝不可,因为生活每天都是在变化的,只要我们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随时的调整自己的心理,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快快乐乐的去生活就好。要与生活的步伐走的一致,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拖着走。

急求一篇音乐鉴赏的论文2000-3000字。

  ,《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我想很多听众在这里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 。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
  《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听众也可以送一口气,甚至为作品的伟大而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有许多人可以从《命运交响曲》中获取力量、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人生挑战的重要原因!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 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是什么,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而如今,当世人面对着一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又人多少人能像贝多芬那样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到长城非好汉”呢?许多人无奈于生活,工作的压力,诱惑,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最终把最初的理想长埋于岁月的流逝中,或平平淡淡走过一生,或碌碌无为迷失自我,有迷失的世界里无目的的继续漂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倍觉汗颜。遥想着在历史尘卦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在天地间潇洒的走了一回,我常不敢仰望这份神圣的伟大,因为在他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就是意味着教人如何挺着腰站着生存,教人向命运所带来的不公与苦痛挑战,生当人中杰,死也为鬼雄。
  是的,不要因为生活的不公而放弃希望,生活需要希望长相依,人生需要理想来相伴,于是,我又重整一下了疲倦的心情,重新踏上追求理想,挑战命运的长征。

上一篇:论文的内容提要写什么

下一篇:网络安全论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