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龙泉驿区旅游资源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2 04:59

龙泉驿区旅游资源论文

  摘要:成都周边古镇星罗棋布。近年来,这些古镇纷纷走旅游开发的道路,较大的开发强度和不适宜的开发方式对古镇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其中一些古镇的亲身体验,对成都周边古镇旅游文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个总结。

  关键词:古镇旅游;成都周边

  1成都周边古镇旅游资源

  成都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等地貌层出不穷,气候温和;4000多年的历史,身为古蜀文化的中心;加上发达的商业,便利的区域交通,使成都的周边产生了一个个古村落聚落,演变成现在的古镇。现代人生活在水泥森林里,人与人之间日渐冷漠,总会不由自主的对祖先的生活模式充满着向往,因此古镇旅游在现在越来越流行,成都人及外地人对古镇的喜爱从古镇的开发力度上也可见一斑。

  成都周边古镇星罗棋布,媒体、网络、娱乐总有“成都最美的十大古镇”、“成都最好吃好玩的几大古镇”之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周边开发古镇有黄龙溪、怀远古镇、上里古镇、安仁古镇、元通古镇、悦来古镇、街子场、平乐古镇、西来古镇、洛带古镇、火井镇、白鹿古镇、唐场镇、泰安镇等十余个;未开发古镇更有罗泉古镇、柏合古镇等等。这些古镇物质遗存和精神内涵各有不同。

  2代表古镇吸引力分析

  2.1自然景观通常,古镇的自然景观都由乡村田园景观、山水景观、古树木景观三种要素组成。乡村田园景观是古镇赖以生存的生态基质,也使构成古镇的视觉背景。而水景观则是一些古镇的核心区,如黄龙溪的同名水景;街子古镇的味江河水系,平乐古镇白沫江“一江分三水”的特色水景观,都以一条宽宽的水系作为重要景观,沿河流设置游憩滩涂,游船活动等。另外古镇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很多古榕树、古柏树,充满灵气让人惊叹。

  2.2人文遗产古镇人文遗产主要有街巷、古代建筑以及、民居建筑群等。古街一般呈鱼骨型的基本形态,一条主街两侧接着几条小街,传统民居沿着街道次第排列,尺度亲切,空间连续,偶尔出现的重要历史遗迹成为街道的核心节点。

  2.3文化古镇文化底蕴丰富,一般有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生活文化等,如位于龙泉驿的洛带古镇,就是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地,同时生活在此的'原住民也有着与都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孕育了一种慢节奏、和谐闲适的生活文化。

  3古镇旅游现状问题

  3.1原真性与原住民的问题

  古镇原住民数量正在消减之中。在现代开发方式下,部分古街屋主将房屋店铺转让给外地人开店,收取租金以获得商业利益。更有许多年轻人搬出古镇,古镇居民结构老龄化越来越明显,随着留守居民年龄越来越大,而后代多在外定居,最终会导致原住民流失。现代旅游业喧闹的环境对部分原住民民的生活带来困扰。据调查,原住民生活质量并不是很高,也催生他们离开古镇的想法。原住民文化是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他们的流走,古镇的文化内涵也将受到损害,古镇将会丧失生命力。

  3.2古镇开发方式的问题

  现在成都周边古镇的开发主要都是以旅游为导向。通常将历史街区看作旅游资源,而把保护当作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然而从长远来看,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历史文化遗产的延续,就需要保护对象的原有价值,而不是满足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了使历史文化资源适应现代生活的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下的可持续发展、要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确定开发方式和开发强度,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指出的,历史街区要“保护”而不要“打造”。

  3.3缺乏特色的问题

  成都周边古镇数目多,而地域特色的差别性不是很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古镇之间或互相模仿或模仿成功案例,殊不知模仿其形而不能获其神,模仿表象而丧失了内涵。不仅未能取得想要的效果,还是得在游乐项目、纪念品、文化内容各方面产生了雷同的现象。甚至有人表示,这些古镇上售卖的商品在成都火车北站的荷花池批发市场都能买到。古镇一日游也出现了上午逛街、下午喝茶、晚上放河灯的俗套旅游流程,这都是没有深刻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带来的弊病。

  3.4急功近利的问题

  旅游开发的压力较大,导致很多古镇的保护功利性严重。政府看重短期成效,开发商谋取经济利益,原住民也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对建筑采取速成的维护办法,对环境采取快速的打造方式,对古镇保护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商业的入侵也改变了古镇的原汁原味,古镇的保护应该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地段进行。

  3.5盲目模仿的问题

  在保护改造过程中,有的设计曲解了历史环境,不顾地域风格的运用建筑形式,形成一批“假古董”,这对古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是一种破坏,也使建设中的一种浪费。

  3.6非物质文化保护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现在的开发模式只重视古镇的物质依存,对物质空间环境进行打造,而忽略了古镇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由于缺乏对非物质文化的完善的保护策略,如一些民俗文化、民间工艺没有人传承,最终丧失。

  参考文献:

  [1]朱大刚,付业勤.成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2]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EB/OL].

  [3]白理刚.成都周边古镇特色及古镇开发中的问题初探,2007.

  作者简介:周彦吕(1988-),女,浙江舟山人,四川大学本科生,城市规划专业。

有关成都旅游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

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评析与开发建议

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一种无价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是古蜀先民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我们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推进成都文化旅游的纵深发展。

一、蜀文化及蜀文化旅游资源的涵义

“蜀文化”简而言之即蜀人的文明,是蜀地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蜀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徐中舒、蒙文通等老一辈史学家率先提出的,它是以一个族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包含了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和战国时期的文化(又称青羊宫文化),是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之后的考古学文化。

蜀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以蜀文化为支撑,客观存在于“蜀”这个地域空间并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谭继和研究员曾以时间为线索对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古蜀文明历史古迹遗址系列;秦汉与三国蜀汉历史文物古迹遗址系列;唐宋至明清四川历史文物古迹、遗址、陵寝系列。

二、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发展史。成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成都作为蜀汉政权的首都,处于蜀文化的核心地位。成都的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①以“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成都城市是在灿烂的古蜀文化的基础上孕育而成,众多新石器遗址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岷山区域,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新都区水观音、羊子山土台、古蜀船棺葬等遗址望帝、丛帝陵等均是古蜀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它们神奇、神秘和神妙,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还有有关古蜀的各种传说、文献和民俗,也是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文及传说,同样是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两者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古蜀文化链条,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②以武侯祠、南郊公园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蕴涵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三国文化影响深远,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三国文化积淀在成都地区特别丰厚,在现今的城市中,成都留下了最丰富的三国遗迹。武侯祠是三国文化中最主要的代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馆内拥有诸葛亮殿、刘备殿、刘备陵园、鼓楼、桂荷楼、琴亭等重要古迹,以及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牌匾楹联和馆藏文物。三国文化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到成都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在在人们的记忆中、市民的口碑中,都能看到三国文化的影响,除了武侯祠,成都的大街小巷,许多为人熟知的地名皆因三国而来,如九里堤原叫糜枣堰,又称刘公堤、侍郎堤。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宋代重建,是为了防洪而建。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因“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九里堤又称“诸葛堤”。

③“诗歌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出成都优雅的人文氛围。灵秀的蜀地山川、古代成都的闲适富庶和神秘的古蜀文化养育和熏陶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古代的“三苏”、扬雄、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再到现代的巴金、郭沫若……,虽然有的并没有出生在成都,但曾经在成都获得更多灵感,迎来他们创作的高峰期,如:我国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先后居住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四十余首,其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还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都到过蜀中,在成都留下了一处处风流胜迹,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风流佳话而演绎的琴台、文君井等一系列古迹,还有薛涛望江楼、陆游祠、杨升庵桂湖,等等。诗宗文豪的创作活动为成都留下了魅力无穷的诗歌文化宝库,给成都营造出非常优雅的人文氛围和社会生活情调,使成都成为文化旅游的向往之都。

④以青城山、青羊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本土宗教的重要载体。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中国道教从创教以来,~直道脉不断,成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相传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设坛布道,晋唐以后宫观林立,极盛时达一百余座,称为“第五洞天”,自古为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炼之地。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成都青羊宫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道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殿内九米多高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像,堪为全国道观一流。青羊宫原名青羊肆。据《道藏辑要》记载,这里曾是老君为关令尹喜真人演法传道之所,后名青羊观,玄中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扩建后改名为青羊宫。

⑤以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为代表的蜀禅文化旅游资源是佛教文化重要载体。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据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佛教己传入蜀地。成都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镇,历朝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对蜀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入唐以后,佛教禅宗在蜀地发展极盛,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唐代禅宗十大家中就有马祖道一、圭峰宗密等五家是蜀中人,隋唐、两宋时期,蜀中佛教文化更一度冠盖于全国,以至于宋代第一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曾赞叹道:“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事最胜。”蜀中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成都著名的寺院有文殊院、昭觉寺、石经寺,宝光寺,灵岩寺等。众多的禅林古刹,既是众多佛教徒朝圣拜祖的圣殿,同时也构成了蜀文化的一大景观。

⑥以马镇、平乐古镇为代表的古城古镇旅游资源是蜀地乡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动、最直观的写照。距成都郫县县城9公里的古城镇古名“马镇”,又称马街,早在三国时代,蜀汉大将魏延曾在此屯兵养马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初改称古城。古城内的蜀汉街古韵犹存,唐街古风遗响,宋街、明清街更是阡陌交通,人来车往。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旌旗猎猎,商贾云集,展现的是一派古文化、古街坊、古建筑的韵律。古城还是成都平原上著名的竹编、棕编、草编的“三编”之乡,其编织工艺源于宋代,产品精巧纤丽,远销东亚、东南亚一带,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古城的武术源远流长,早在三国蜀汉时代就已开展。

成都周边有十大著名古镇,各具特色,或历史久远,或文化深厚,或建筑精巧,或依山傍水,或习俗奇异,或地理位置突出。其中,邛崃平乐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洛带客家古镇都是成都市古镇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邛崃平乐古镇始建于隋代,史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安仁古镇秀美清丽;黄龙溪古镇以浪漫水乡表达浓郁的民俗风情;洛带古镇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

⑦以川菜、川酒、川茶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品位独特。成都美食源远流长,川菜、火锅、特色小吃闻名遐迩,享有“中国美食之都”的美誉。川菜在我国八大菜系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北方菜的代表鲁菜,具有干烧、干煸、鱼香、宫保、麻辣、怪味、椒麻、红油八大特色,拥有4000多个菜肴点心品种,原料有江团、岩鲤、雅鱼等珍品以及银耳、竹荪、香菇等土特产。著名的菜点有:宫保鸡盯麻婆豆腐、回锅肉、夫妻肺片、赖汤圆、龙抄手等。醇香浓郁的川酒最能体现四川天府之国精髓,五谷精华和着四川人性格的火辣、善良、辛勤、勇敢、智慧都尽在川酒那醇、香、辣、回味悠长的酒水里被一一体现得淋漓尽致。四川几千年的文化、风俗都溶进了清洌、酣香的酒水里。另外,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说法,唐宋时期,川茶产量居当时各地首位。

⑧以成都灯会、花会为代表的民间节庆旅游资源尽显蜀地遗风。每年的节庆盛会都是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和民间风情,无疑也是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蜀地民风纯朴,一向为人所称道。蜀地风范和遗风在我国民俗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至今仍保留在大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代代成都人。成都的民俗文化类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如:正月元宵灯会起于唐时。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现灯,有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葱寺的水灯,从此形成极富特色的成都灯会。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灯会集中到青羊宫举办,一年一次,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游乐的重要去处。除此之外还有流行于郫县一带的望丛歌会,新津龙舟会,都江堰清明会和放水节等。

三、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①设立以展示蜀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标志形象。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作为标志的形象很多,但确立为旅游标志的形象应该具有独特性和易识别性,具有较强的传播功能,并能彰显文化。

几年前,与三星堆考古齐名的金沙遗址震惊中国考古界,其间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更是让人兴奋不已,叹为观止。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为十二个火焰组成的圆环,内有镂空的四个“三组鸟”。“太阳神鸟”的形象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作为古蜀人崇拜太阳神的象征,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不仅是古蜀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体现。它激情洋溢,轻盈飞扬,极富美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且,它已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这是成都1060万人民的荣耀,同时,太阳神鸟作为古蜀文明的表现,具有作为成都旅游的标志物形象的特点和优势,能较好的突出成都的特色。

②整合蜀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线路。成都文化旅游的发展应遵循“文化——商品——品牌——名牌”的轨迹发展,即通过“利用蜀文化优势——创造特色旅游商品——树立旅游品牌——打造精品名牌”来发展旅游市场。以蜀文化为主线,尽快整合现有蜀文化旅游产品,将分散的景点按一定的主题串连起来,根据其分布状况,推出几条精品线路:

第一,古蜀文明遗址游:a.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水井街酒坊遗址。(成都市区内小环形旅游圈);b.新都区水观音——郫县杜宇的杜鹃城——温江区柏灌墓、鱼凫墓——双流县瞿上王城。(成都大环形旅游圈)

第二,陵寝文化游:望帝丛帝陵——后蜀和陵——前蜀永陵——武侯祠——明蜀僖王陵。

第三,诗歌文化游:杜甫草堂——望江楼薛涛纪念园林——郫县扬雄庐墓园。

第四,蜀禅文化游:宝光寺——昭觉寺——文殊院——大慈寺——石经寺。

第五,道教文化游:青羊宫——青城山——鹤鸣山——纯阳观。

第六,古镇文化游: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西来古镇。

第七,民俗文化游:文殊坊——宽窄巷子——民俗公园。

第八,美食文化游:成都名小吃——成都茶馆——川菜——火锅。

③加大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成都拥有像川剧、皮影戏、四川木偶戏、杨琴、金钱板、清音、花鼓、车灯等大量民间文艺资源,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和利用对成都发展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成都还有大量的民间制作工艺,且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如:成都的蜀锦绚丽多彩,美如云霞,是我国织棉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与云锦、宋锦并誉为中国三大名锦。蜀绣更是驰名世界,它与苏绣、湘绣、和粤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此外,漆器久负盛名,金银丝织品、瓷胎竹编闻名遐迩。

成都拥有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和制作工艺,因此,探讨如何把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把民间艺术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进一步保护民族工艺和民间艺术,提高民间工艺品制作水平,尤其是蜀锦、蜀绣、漆器、瓷胎竹编、竹丝画、树皮画等工艺。其次,政府应在财政税收上给予优惠,鼓励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旅游商品生产。此外,还可建立成都蜀文化工艺美术展览馆,一方面,为国内外旅游者充分展示成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欣赏、购买的场所。

④举办形式多样、文化品位高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节庆活动既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而且还是一种有效的旅游促销活动,更是旅游娱乐的重要形式。节庆己成为许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品牌。节庆旅游可以使旅游者获得知识和精神上的享受,各种节庆活动己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各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地区文化、民俗等差异性,各地所举办的节庆活动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应举办极具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以独特的形象吸引区域内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节庆活动也为蜀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如:都江堰的“放水节”就是一个以水为媒,融乡情、文化、经贸于一体,充分展现都江堰千年水文化风采的一个大型节庆活动。另外,蜀文化精品展、武侯三国文化节等活动展示了古蜀和三国文化的厚重;草堂人日吟诗会、“草堂听琴”中秋赏月等活动则体现了唐代诗歌文化的典雅,反映了四川成都的民俗文化特色。蜀文化中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的资源异常丰富,如果将这些文化资源中的民俗风情和旅游结合起来,可以打造出更多、更具吸引力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如:以“永陵”为载体,依托王建墓24乐伎石刻,复原制作其乐器,创作一台“蜀国弦”或“蜀宫伎乐”,作为永陵博物馆的经常演奏曲目可以恢弘“古代东方世界的音乐之都”的特色;以“金沙”为载体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可以展示古蜀文明,成都已推出了具有轰动效应的《金沙》音乐剧和极具特色的《梦回金沙》的4D电影。并于2009年春节开始打造首届金沙太阳节,推广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

成都市龙泉驿区 在四川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东至龙泉山脉中段,是成都市九区之一、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全区幅员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56万人,设4街道7镇1乡。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一。 龙泉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区政府所在地龙泉街道距市中心12.5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成渝铁路穿境而过,成昆铁路及其货运外绕线绕境而行,以驿都大道(老成渝路)、成龙大道、成洛大道、成渝高速、城南高速、绕城高速东段、五环路东段(车城大道)公路为骨干,对接成都城区的交通网络覆盖全境。龙泉生态环境独特 优良,境内气候温和,绿色城区和龙泉山生态屏障交相辉映,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区”和“全国绿化百佳县(区)”。龙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东郊明珠龙泉湖、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蜀王陵、洛带会馆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周文王碑、千年古刹石经寺等众多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是“四川省花果山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区”,一年一度的“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性旅游、招商、民俗盛会,目前已成功举办24届(2010年)。-------------------------------------------------------------------------------------------------------------------------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中路2号,其洪河、金堂两校区占地千余亩,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备,学习条件优良,实习实训场地、创业科技孵化园、各种实验室、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学校比邻四川城市技术学院,川师美术学院。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毕业论文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扬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大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山色、寺庙温泉、港口海滩等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东区海岛开发还需加大力度。从目前已开发的东奥岛、桂山岛、万山岛和外伶仃岛看,基础设施不足、水电供应、交通、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特别是要乘港珠澳大桥的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环线。

第三是大网络,就是整个大珠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广深珠和粤港澳的旅游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广深珠万人美食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龙泉驿的资料

  龙泉驿
  龙泉驿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地处龙泉山西侧的浅丘地带,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全区面积558平方公里。区内景点有洛带古镇、明蜀王陵、北周文王碑、石经寺等。

  目录

  简介
  所获荣誉
  行政区划
  地理条件
  经济概况
  旅游观光
  景点百工堰公园
  古镇洛带
  社会组织
  勉古怀今简介
  所获荣誉
  行政区划
  地理条件
  经济概况
  旅游观光
  景点 百工堰公园
  古镇洛带
  社会组织
  勉古怀今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紧邻龙泉山西侧,是成都市九区之一、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全区幅员面积558平方公里,辖4街办7镇1乡。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一。龙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成都市正在实施的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主体区域。区政府所在地龙泉镇距市中心12.5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成渝铁路穿境而过,成昆铁路绕境而行,以老成渝路、成龙路、成洛路为骨干的交通网络覆盖全境,现已开通4条对接成都市区的城市公交线路。龙泉生态环境独特优良。境内气候温和,绿色城区和龙泉山生态屏障交相辉映,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区”和“全国绿化百佳县(区)”。龙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东郊明珠龙泉湖、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蜀王陵、北周文王碑、千年古刹石经寺等众多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是“四川省花果山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区”,一年一度的“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性旅游、招商、民俗盛会,目前已成功举办18届。目前已开发出龙泉镇书房村、龙泉乡工农村、山泉乡美满村、桃花故里、百公堰、龙泉湖、石经寺、僖王陵等重要景区景点。龙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全区GDP完成89.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206元;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机械制造、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农业开发成效明显,先后被列为“国家资源综合开发型三高农业示范片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试点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先进县”称号,初步形成了以果蔬生产为重点的现代都市特色农业基地;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初步建成了以酒店会务业为核心的都市近郊会务休闲基地。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该区先后被确定为“四川省开发农业示范区” 龙泉驿
  “全国三高农业示范片区”、“全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试验区”、“全国优秀经济林区”、国家林业部“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国家农业部“优质瘦肉型猪基地”、国家财政部“科技兴农追踪调查点”、“省、市旅游度假区”、国家林业部“经济林良种繁育基地”、国家财政部“支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试点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先进县(区)”等。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7个镇、4个街道办、1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龙泉街道办事处 龙泉驿
  街道办:龙泉街道办事处 、十陵街道办事处、大面街道办事处 、同安街道办事处 、   镇:洛带镇、西河镇、柏合镇、黄土镇、茶店镇、洪安镇、山泉镇。   乡:万兴乡。
  编辑本段地理条件
  龙泉驿位优势得天独厚。是成都市正在实施的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主体区域。区政府所在地龙泉街道距市中心12.5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成渝铁路穿境而过,成昆铁路绕境而行,以驿都大道(老成渝路)、成龙大道、成洛大道为骨干的交通网络覆盖全境,现已开通4条对接成都市区的城市公交线路。 龙泉生态环境独特优良。境内气候温和,绿色城区和龙泉山生态屏障交相辉映,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区”和“全国绿化百佳县(区)”。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龙泉驿位于成都市的东郊,系四川的水果苗木的基地。 龙泉驿
  该区地质结构稳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素以"四李花不断,八节瓜果香"着称于世。如今的龙泉驿是闻名全省的"花果山"、"米粮仓"和"副食园",是"国家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型三高农业示范片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中国水密挑之乡"。   龙泉驿盛产水果,尤以水蜜桃而饮誉全川,素有“中国桃乡”的美誉。桃果实长圆形,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150克,最大230克。果顶圆。果面乳白色,阳面有红晕,茸毛少,外形美观。果肉白色,顶上稍呈红色,肉质松脆,果汁多,味甜。远销国内外。全区年产各类优质水果2亿公斤以上。区内有100多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是四川省"花果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成都市"旅游度假区"。   龙泉驿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各类品种应有尽有,上十万亩果园连绵不绝,产果期间万商云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蜜桃、枇杷、梨、葡萄、草莓生产基地。龙泉驿现有果树面积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左右,每年创产值上10亿元,获农业部优质水果称号的品种达数十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龙泉驿是一座真正意义的果树和果树品种资源博物馆!
  编辑本段旅游观光
  龙泉驿名胜古迹驰名中外,自然风光绮丽多姿。 龙泉驿
  境内近二十万亩的水果种植和独特众多的自然风光,是全国、全省最著名的"花果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海内外。境内有100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其中明蜀王十座帝王(王妃)陵墓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开掘的明僖王陵、昭王陵地下宫殿金碧辉煌,精美绝伦堪称一绝。
  编辑本段景点
  龙泉驿的风景名胜以“一山三湖五胜迹”为主体,有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等134处,自然景观400余处。著名的有佛教圣地石经寺、地下宫殿明蜀王陵墓群、历史文化古镇洛带、避暑山庄长松寺、北周文王碑等。在群山环抱中,镶嵌着十多个波光潋滟的人工湖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其中龙泉湖和百工堰闻名遐迩。   从50年代起,区人开始广种水果,美化家乡。时至今日水果面积已达16万亩,形成了数十个成片果园。阳春三月,“桃花似火、红焰拂天,放目天际,实为西川绝景”。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梨花相继盛开,红、白相间的果树重葩叠萼,形成花的海洋,犹如人间仙境,吸引成千上万中外游客踏青赏花、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桃花会盛况空前,扬名海内外。1987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将龙泉花果山风景区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现为全国十大桃花观赏景点之一,也是惟一被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   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历代骚人墨客纵情山水,吟诗作赋,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百工堰公园
  位于龙泉驿北郊2.5公里处的龙泉镇百工堰村。公园所辖山湾面积1240亩,水面550亩,1958年建成。 百工堰公园
  历史上为一山口塘堰。传说初建堰塘时刚好用工100个,故名“百工堰”。大坝两端的山分别叫“石公山”和“石母山”,世代流传着石公、石母降伏螺蛳精的美丽传说。湖心有一座螺蛳岛,迎面矗立大型螺蛳仙子雕塑。岛心陆地面积56亩。岛上草木葱茏,果树繁茂,翠竹万竿。林荫深处石径通幽,花木丛中亭榭掩映,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港湾建有钓鱼台,垂钓者络绎不绝。螺蛳岛东北侧有一狭长半岛,岛上遍植洞庭枇杷,故名“枇杷山”。四季浓荫覆被,初夏金果累累。林间设音乐茶厅,临水有野趣餐馆。湖北为晋家湾游乐场。场内花坛花圃错落有致,平坦小径回环于花木丛中。场内游乐设施有碰碰车、小赛车、碰碰船、水上飞机、太空文艺沙龙、综合歌舞厅等。从湖后弃船登岸,行不远即深入峡谷,再从蜿蜒石径登上后山,妩媚多姿的百工堰尽收眼底。半山腰处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木鱼山摩崖石刻,山顶有古凤凰寺遗迹。园内设有餐饮部、茶园、小卖部。各式游艇及垂钓设施齐全。南岸有百亩射击场,备有夜间射击设施。该湖也是水上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省、市、区曾在此举办水上竞技活动。日接待游客近1万人,高峰期约2万人。
  古镇洛带
  位于龙泉驿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中段的三峨山麓。三国蜀汉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场镇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建筑物大多为清代与民国风格。 古镇洛带
  镇内名胜古迹甚多,蜀汉后主幼时于此习文狩猎,游戏人生,留下了八角井、天子应、滚龙坡等众多美妙传说;住于镇内的区博物馆尚保存有一通重镌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宋代佚名文人赞美洛带诗碑,名《镇子场十二景诗》:“洛带武侯遗迹,三峨圣母仙踪。古沟潜开一线,石桥横锁三重。八井星罗拱极,双塘轮辅朝宗。柏茂平列仓库,虎村遥插文峰。南驾飞虹锦带,北筑凤梧学宫。惟有响洞门户,收聚横山蟠龙。”   镇内现存名胜有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馆,凤仪馆、洛带公园、燃灯寺(明代建)、桃花寺、基督教堂;古迹有天子应山、滚龙坡、八角井、圣母山、圣母院、瑞应寺、唐宰相段文昌种松石刻、石牛观等。
  编辑本段社会组织
  龙泉驿历史悠久,民风朴实醇厚。凡中华汉民族所具有的勤劳善良,尊老爱幼,吃苦耐劳,乐助好施,诚实信义等传统美德,区人无不具有。   此外,由于受地域物产之育化,以及历史上“湖广填四川”之民族迁徙影响,区人中也积淀了大量有别于其他地区汉民族的独特风俗。这些地方特色着重反映在宗族、礼教、语言、丧嫁等社会行为中,其间亦不乏封建迷信等糟粕。本篇仅作实录,以求存一方风土之全貌。   历史上民间宗族观念浓厚。经过明末战乱,人口稀疏。清康熙年间,实施“移民四川”(民间称之为“湖广填四川”),部分移民自湖广、关、陇等地迁入。其中以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籍为多。历时既久,人口繁衍,而成宗族。继而修族谱,建宗祠,宗族观念日趋浓烈。据抽样调查统计,区内编有族谱者约17姓。族谱中一般载有序、赞、族规、族中名人事迹、祖先考证、来川时间等。有的还附有宗祠财产、房屋及祖先墓地图。谱牒均以“五伦”为指导思想。其内容糟粕与精华并存。   凡较大的宗族均建有祠堂,计有22姓建祠33座。大族祠堂多有财产。祠中一般皆供奉列祖列宗牌位,并按辈分置于神龛上。族中贫困者住祠堂侧房,为祖先早晚敬香(俗称“龛师”)。逢清明、冬至等节令行祭祀、议事活动,但不一律。祭祀规模的大小及筵席的丰俭视祠堂收入多寡而定,无收入者收取份子钱办会。 龙泉驿称行会为“行帮”。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帮,信奉之神各异。行帮入会须缴纳底金,每年定期举行聚会。会期祭祀“祖神”,调解同行纠纷,互通有无,介绍“生意”或处罚违规者。   民国时期龙泉驿行会有: 轩辕会、 药王会、 老君会、 梅葛会、杜康会、 财神会 、 鲁班会、 柴王会、 六祖会、 雷神会、 詹王会、 三元会、 牛王会、 华佗会。
  编辑本段勉古怀今
  夜过龙泉   (清)宫思晋   一旬三赴龙泉驿,此日更残月更残。雨后但愁蛇径滑,风高不管雁行单。   差池短梦迷征毂,多少长愁压锦鞍。莲幕此时无侣伴,诗情应共酒杯宽。   匹马宵征气亦豪,为民了事敢辞劳。明星耿耿霜风冷,远树 夜气高。   傲吏于今贪胜骨,乡民休畏贼如毛。文翁故事终须仿,买犊人人说卖刀。   吟鞭恰趂晚秋天,踏碎龙泉几点烟。瘦损山光衔月上,倦游人意带诗偏。   乱蛩夹道声声咽,远烧横空处处连。野店栖迟风味好,呼童先煮在山泉。   注:宫思晋,简州知州。

上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论文

下一篇:科学实验小论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