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22:2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关键词]德国 高技能人才经验启示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德国在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
  1.德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评价不唯学历
  战后德国第一位总理阿登纳曾说过:“职业教育应该是全民族的事业。”在德国,职业技能教育非常受重视,能工巧匠颇受尊崇。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内的许多成功的政治家和大企业家都是出身于手工业者,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大都是从技工开始,因此,技工职业在德国享有很好的声誉。德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德国除了27%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进入遍布全国的近万所职业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进入某个行业从业,就业后还有机会接受继续职业教育。目前,德国有25%的19至65岁社会成员参与继续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了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循环往复。此外,德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职业课程,从而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遵照德国联邦《基本法》中对教育的条规,1969年,德联邦政府颁发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和《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组织条件和经费,明确了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1981年,又颁布了《职业培训促进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年度职业教育报告、统计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州根据《基本法》制定具体法律法规,而且执法严格,力度大。国家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必须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原则是未参加职业培训就不允许就业,这样保证了劳动力水平的提高。正是在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3.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费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德国政府将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规定了职业学校的一切经费由各州政府负担,德国企业也将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都乐于投资职业教育并承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因此,德国职业培训的费用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各职业学校全是公立性质,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校舍及学校的各种其他设施,包括电脑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等也由国家出资建设。德国企业很重视人才培训,除了成年人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对口学校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也要进行三年的学徒期培训。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支付辅导实习教师的工资,并发给学生每月500到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通常采用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企业内部进修、有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等。德国每年为职业培训花费约200亿欧元,相当于国民经济中工资薪金数额的3%。这笔费用基本上由企业负担,与此同时,国家公共资金为职业学校筹资约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重新考虑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措施,包括通过增加财政预算强制措施、向终身教育政策倾斜等。国家对接受职业培训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2002年,国家共拿出8000万欧元专款补贴小企业的培训项目。凡是企业因职业教育投入的一切费用,都可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计入成本;企业由于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额的学徒岗位,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助。
  4.坚持供需双方紧密结合、理论实践密切联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制度。德国法律规定“凡初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就业前必须接受二年半至三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雇主、雇员的共识和行为规范。目前,全德2/3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双元制”教育密切结合了供需双方要求,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供需结合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咨询、合同签约等手段来实施的。需要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早在毕业前就向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咨询。咨询是双向的,既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又帮助企业选择学生,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在学生参加双元制教育前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保证了供需双方的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员的教学培训计划,企业会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来决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从一开始就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双元制”教育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接受培训的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员每周1~2天到学校上课,其他时间在企业实习。其中,学校着重教授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等理论教育,企业着重实际操作训练,两地都设有演示车间、实训车间,学校甚至部分接受实际生产订单,利用培训车间承担实际工程项目,使学员从入学起就开始直接接触今后工作的环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
  5.德国企业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动力
  德国的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他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是企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人才培养,培训的投资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德国的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三是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四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五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加的,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各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方式。

  高技能人才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德国工人眼里,所有的产品都是艺术品”,他们精湛的技艺和优秀的职业操守为德国企业在世界上开具了一张“信誉”保证书,同时也在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史上创造了不可忽略的功绩。工业是德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有800万人在工业企业中工作。德国最重要的工业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其中汽车制造业包括了77.7万职工,创造了2270亿欧元的营业额;电子工业包括88.6万职工,创造了1520亿欧元的营业额。因此,可以说技能型人才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大量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精湛的实际操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持下,德国企业产品成为了高品质、高水准的代名词,为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德国经验对于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
  相比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乃至整体社会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许多企业发现,专业技术人员好找,但高技能人才难觅。一些企业花大量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由于缺乏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走样”。高技能人才拥有量是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3685人,约占技能劳动者的8.3%,高于全国5%的水平,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现代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德国,高级技工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则占到40%。高技能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以及学历至上的人才评价体系,使技能型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劳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制造业发达的德国,技能型工人不仅从社会地位到薪酬收入都体现出社会对他们的充分尊重,不仅许多在设计生产一线的硕士、博士都通称为工人。同时,在德国,技工的月平均收入略超过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为2500欧元,而且有很多晋升机会。而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依然存在。此外,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依然保留了计划经济的特质,与德国系统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相比,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成为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借鉴德国经验,为开发区今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带来如下启示:
  1.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成果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就需要有大批高技能人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都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集中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就更加迫切了。可以说,培养开发大量能满足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的高技能人才是北京开发区实现长远发展的必须条件。
  2应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和调整技能型人才培训内容
  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和学校的信息沟通,人才培训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需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培训培训内容,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增加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后,也应及时了解培训后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便于学校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
  3.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应“唯学历,轻技能”,要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地位,提高他们的工薪待遇,建立完善鼓励技能型人才钻研技术业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4.要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成长环境
  在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成长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力争使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得到逐步改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5.积极促进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逐步改变目前职业教育教师理论强于实操技能的状况,发现和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既懂专业又有知识面、既会管理又善于协调的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来从事职业教育。同时可以调动企业资源,通过客坐教师等形式聘请在工作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士来为学生授课,使人才培训更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德国双元制模式下工匠精神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多元合作共赢的教育体系,是由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多方合作、通力共赢的体系。在此组织架构中,政府提供免费的教育;行业协会高度自治,不仅代表企业利益,更根据社会需要制定教育标准、提供部分企业不能承担的实训教学并切实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企业提供实训实习就业岗位和双元制学徒教学。

多元参与的双元制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行业协会的作用尤其巨大,德国有各种行会(含分会)30多万个。行会负责制定各专业教学标准,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会获得两张证书: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张证书的含金量很高,有了这张证书很少会失业;还有学校颁发的证书,用处不大,只是表明完成了一个学业而已。除此之外,行会还切实参与到学生的实训教学中。我们参观的考察科布伦茨手工业行会,就包含了130多个手工行业的各类实训室。除了像西门子、大众这样的大企业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其他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提供用于培训的各类设备。于是,就由行业协会建立公共实训平台,企业提供不了的东西,由公共实训平台来满足。因此,可以说多方参与的教育体制成就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为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了土壤

德国的教育实行精英教育和双元制职业教育双轨制。德国小学生小学4年毕业之后就将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进入文理中学,走上通往大学的精英教育道路。四分之三的学生则流向了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实科中学,这部分学生中学毕业之后或者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技术大学深造。德国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按照德国政府相关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使得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或者工厂和行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第一手的应用型知识。学生在此培训阶段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师傅”传授给学徒的都是当下应用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在学校的理论知识指导下,通过企业的实习和培训,取得职业认证资格后实际上就成为各个岗位上合格的技师。在这一过程中,工匠精神在行会和企业的训练中得到细心培育,可以说,正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合格高技能技术人才。

工匠精神成就了德国制造

目前德国工匠精神得到了我们的推崇,但德国并没有工匠精神这个词,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在德国其实是一种职业精神或者说职业性。在德国随处可见工匠精神的体现,宾馆卫生间整齐划一、洁白的地砖缝;大街上整洁完好的道砖;精致厚重的下水井无不表现了德国工匠的严谨与细致,更不用说众多的德国中小企业在世界某个细分领域上的隐形冠军。如果从根本上寻找“德国制造”的灵魂,应该是一种工匠精神。可以说,正是工匠精神成就了德国制造。

然而,德国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有悖于我们的常识。我们谈到“工匠精神”,往往会想到大国工匠,那些国宝级的工匠对自己的产品或技术几十年如一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变成了一种个人情怀和理念。而德国把工匠精神理解为一种国家精神,培养所有的劳动者都具有的一种严谨、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它是一种职业要求、职业操守和职业标准。而且德国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动手能力,多数学生在小学毕业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成绩优异学生。同时,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随行翻译说,如果一个技工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解雇,将很难在行业内再次就业。如此严苛的要求使学生从培训之初就一丝不苟,潜心修炼内功,从而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标准化成就了工匠精神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有标准可循。德国的职业教育透明度很高,是2年的培训还是3年半的培训,传授的知识、能力可以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都是透明的。学生们知道自己参加这几年的培训后会得到什么,企业也知道这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能干些什么,到什么程度。德国行会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制订统一的职业标准,做一个统一的企业培训框架指导书,质量监控则由各行业协会分会来执行,最后由行业协会来发放证书。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和项目计划书执行,完成一个项目,从最初的项目设计开始就参与其中,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实施的记录。这种标准主义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能力,更是作为一种特征根植于其职业教育中。正是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文化建立的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的工艺流程培养了工匠精神,成就了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中国职业教育的区别及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中国职业教育的区别及启示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王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及特征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
所谓双元,
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
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
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
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
方面的专业培训。


1
)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德国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双
重身份,
即培训企业的学徒和职业学校的学生。
适龄青年如果想要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先必须寻找愿意提供职业培训的培训企业,
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
并同培训企业签订职
业培训合同,
这时适龄青年的身份为企业的学徒。
适龄青年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
成为
企业的学徒后,
才能寻找对口的职业学校,
在职业学校入学就读后,
就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
这同时意味着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拥有双重的权利和义务。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由两部分人员担任在企业实施实践培训,向学徒传授实用
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师资称为实训教师或企业培训指导人员;
在职业学校实施理论教学,
向学
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师资称为理论教师或职业学校教师。


3
)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由两部分组成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决定了德
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培训章程
(也称培训条例)

二是教学计划。
企业的实践培训依据培训章程来实施,
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遵照教学计划来进行。
培训章程
是对德国职业培训工作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在德国职业教育中起着统一定向和规范指导
的作用。
每个职业均有相应的培训章程培训,
也就是说德国国家承认的
376
个职业均有各自
的培训条例。


4

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两类机构主管企业的实践培训由联邦政府主管部门负责,

《职
业教育法》
的约束,
由联邦统一的私法规定,
培训企业主与企业学徒之间的培训关系由职业
培训合同进行调整;
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则由各州负责,其法律基础是各州的《学校法》

《学校义务教育法》等,由各州的公法规定。


5
)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于两个渠道德国企业及跨企业职业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
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各级政府负担。


6
)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实践培训为主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的实践培训为主,职
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中职业学校居从属地位,
这种从属地位表现
在:①学生入学前,
先要找到培训企业,
获得职业培训位置,
并同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成
为企业的学徒,然后才能寻找对口的职业学校。②职业学校开设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
专业理论课是重点,
为企业的技能培训提供理论基础,
占总课时的
60%

③学制一般为三年,
学生每周
3.5

4
天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
1

1.5
天在职业学校上课,共
12
课时。④在双元
制中,
企业培训指导多于职业学校教师。
据统计,
1984
年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有
170

200
名,
而企业培训指导为
479

182
名,占职教师资总数的
73.8%
。⑤学生结业时不进行毕业考试
即可获取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但必须参加由企业联合会举办的企业技能训练的结业考试,

试内容包括企业职业培训章程所规定的技能和知识及职业学校开设的有关学科。
毕业生只有
同时持有企业职业培训的结业证书和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方可升入高一级职业技术学校—
—专科学校。

二、中国职业教学体系的特征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
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

德国教育的高水平和文凭的含金量举世公认,是世界上少有的未将教育市场化的国家,小学及中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绝大多数的大学也是免费的,并且对外来移民同等对待。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BBS)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德国双元制模式学制为2~3.5年,一般主体为中学毕业生,其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目标为技术管理人员。教学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里交替进行,约60%-70%时间在企业,40%-30%时间在学校。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采用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校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上一篇:知识产权与职业教育论文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风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