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03:30

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当前,全国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大学校园——作为培育国家和民族精英的摇篮也以讲座、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宣传和实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然而,在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乐章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大学生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一方面反映了有的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个别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觉得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 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第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新一代高职高专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成长成熟500字左右论文?

具体如下:

纵观华夏千年之史,可谓人才辈出,自春秋起至明清,各种学说都发展得极为迅速。从哲学入手,大致有四人被公认为代表,为孔、孟、朱、王,四人所论各有千秋,但在我看来,近代影响最大的则是王学。

对于王学,褒贬不一,有人说这影响了中华近代史的进程,也有人表示,正是王学使得明朝灭亡。但总而言之,王学,的确影响了数个时代,其之精髓,即为知行合一。

知者,即为理;行者,即为动;合一,归纳也。从理出发,与行相合,这种思考方式,于为人处世上极为变通。

王阳明一生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其人前期哲学思想并未完善,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做事难免冲动,带着书生的思维僵性,但在被刘瑾贬到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思想明显转变。所以在日后生活中,仕途要顺利得多,在日后的几次战争,不难看出他运兵之巧,打破寻常思维僵局,实际上正是知行合一的思想于中贯彻。

对于王阳明而言,他的学说在后世争议极大,却并未被人理解。海瑞在中国历史上尚有公正廉明之称,但从哲学思想上,海瑞的存在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海瑞虽清廉,思想上却有些可悲,也许

是受到幼年影响,在他眼里贪官之行,当罚,故有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行动。

实际上,在皇帝与重臣看来,海瑞只是一个花瓶,一个摆设,他的思想太过腐朽,与当时时政相悖,所以海瑞终其一生,最后也未得大任,只是将其派往南京,养老罢了,海瑞的悲剧之根源,便在其虽信王学,但未能做到知行合一,知是有了,但却未能与行相连。

时代会变化,海瑞曾提出过依朱元璋在时法律来处罚,即贪污60两以上处决,实际上,不论是经济还是社会,这种行为完全无法实现,这是海瑞的悲,而缘由正是没能理解知行合一。

相对海瑞而言,王阳明的另一个门生徐阶对于知行合一理解得相当透彻,他在和严嵩相争的时候,抱着稳坐钓鱼台的想法,以退为进。在此途中夏言被杀,徐阶的表现也仅仅是稍有不满罢了,他的学生张居正曾向他质疑,对此不解。

但这实际上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通俗说就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道理是什么,现实情况是什么,再借机将此实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所以说,知行合一不但是王学的核心思想,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唯有理行相合,才能在人生里顺风顺水。此便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议论文

知行合一(议论文,1500字)

曾经花费很长的时间去钻研《明朝那些事儿》,最近回头翻翻,发现最感慨的还是王守仁的那句“知行合一”。

你可以这么去理解这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方能成才。

你还可以这么去理解这句话——心中想的,要与手中做的相一致,方不负心中良知。像海瑞,一生抱负尽在为民谋利,同样,也将一生献给了人民。

但是,我还是要说一说我所赞同的理解——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做法。

王守仁曾作为御史巡抚过江西。比较搞笑的是,他其实是被当时的尚书大人王琼“坑”到了这里打困扰了朝廷十几年的土匪。作为一个哲学家,王守仁的用兵却是相当的诡异阴险。挖坑打伏那是经常的事,但兵力再多却也要将敌方围得半死不活再下手擒拿;有时故意说轻敌的话,却待对方休养生息时突然出手包了饺子。甚至投降的也不放过,什么被招安过好几次却又反叛了好几次的都杀了示众了,众土匪吓得假投降也成真招安了。

江西清净了。奇迹发生了。

而这,仅仅是因为王守仁有平定土匪的好的出发点和理想,并辅以狠辣无情的手段。

遏制暴力的最好方式就是以暴力对抗暴力,很对。

另一个同样将“知行合一”发展到极致的人,叫做徐阶。当时朝政黑暗,嘉靖沉溺道术,严嵩把持朝政,妖风盛行。徐阶打败严嵩的方式,其实是很让人不齿的。提拔徐阶、相当于他老师一般的夏言被严嵩坑害致死,他不发一言;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也不忘上门拜访严嵩;嘉靖昏庸,他也主动要求替对方炼丹以博好感,提高自己地位对抗严嵩;甚至最后打倒严嵩,也是通过诬陷他的儿子严世蕃谋反来达到目的。

是的,几乎是当时的所有人都在骂徐阶品德败坏,但他默默忍受了下来,并在打败严嵩当上首辅之后,提拔贤才,清理朝政,一手将大明王朝送上了一段虽不是巅峰但却安详和乐的时光。

我佩服他,他可以为了人民百姓而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并在这昏暗的朝政之中,在一次又一次施展狠辣手段的同时,从不迷失自己,从不忘却自己的出发点。“用之善即善,用之恶即恶。”心怀一个好的出发点,最终目的是为世间争取广大公平的利益,过程也许遭人不齿,但若成功,亦值得。

其实,林肯也是“知行合一”的执行者。在《解放黑奴宣言》的通过过程之中,他的幕僚手下曾询问过他是否需要行贿以保证宣言的通过,林肯含笑不语,手下心中了然,四处活动,最终宣言高票通过。美国的黑人,终于可以争取到自己的公平利益。

其实这种事情很普遍。如果一个政客想要上台为广大人民谋取利益,那么他就不得不将对手挤下这竞争台。当然可以启用,但绝对不可以让其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或者升起相悖的思想。

若日本打来的时候,我们不以同样的枪杆迎上,又怎可能将他们打出国门?若只是手捧经书满口宣扬仁义道德,只怕我中华大地,早已流遍鲜血了!

我中国爱好和平,却为什么发展研制杀伤力巨大的核武器?若不是实力强大,一味的口说和平早已被人碾压了!

其实,有很多高尚伟大的理想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强制暴力的无奈举措之上。

所以,我们不止应该有一颗清明的心,还应该有可以保证理想实现的做法。

“知行合一”,以脚踏实地的变通做法,来实现伟大高尚的人生理想。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大学生如何做到爱国主义的知行合一2000字左右论文

两重性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破了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藩篱,开始注重自我价值,开始急切、大胆、广泛地涉猎各种西方文化,开始树立起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公关意识、环保意识等。但是,由于对思想解放理解的肤浅,由于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加之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存在着诸多偏颇之处。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逐步全面,许多大学生不但强调自我价值,而且开始注重社会价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而且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开始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建构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是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内在矛盾性。当然两重性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
2.4 可塑性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的,他们拥护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他们注重事业、立足奉献,他们自强进取、诚信交往。他们是“最有希望的一代”、“思考的一代”、“走在改革的最前列”。中国社会正在变革中发展、进步,正在走向现代化,这也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优化和成熟提供了宏观背景,客观性的环境条件。所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5 多元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价值观已不再独领风骚,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跟着感觉走”,有的跟着“时髦”走;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权力;有的重原则,有的重“关系”,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特征与多元化主体组成的多元化社会格局相关,使得社会现象生活异彩纷呈,但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主导地位。

上一篇:知网论文个人检测系统在哪里

下一篇: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目录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