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陶杯论文2021我和指南
师陶杯论文2021我和指南
音乐学科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写一份工作总结吧。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音乐学科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忙碌中,一个学期又匆匆地过去了。本学期音乐组全体同仁一起尽心做好学校每一项工作,虽然我们的工作较多,但我组教师深知课堂教学容不得半点忽视,在这里,我着重将我组教学工作及活动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正常有序高效的音乐教学质量,学校给音乐组配备了五位专职音乐教师,四位在编老师,一位代课老师。学校尽量保证所有班级的音乐教学全都有专职教师教学,从而也保证了学生的音乐知识的系统学习。
二、教学质量提升
我组教师坚持以有效教学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本学期王忱滕岩两位老师都参加了“一人一课”活动,上完课,组里就集体评课,大家共同讨论一起学习。
三、特色工作
本学期,由于疫情,学校继舞蹈与合唱社团暂停,学科组认真抓好课堂教学,认真挑选好苗子,做好梯队建设,为下学期训练做准备。
四、存在不足
学科组在比赛成绩上还存在不足,缺乏经验,面对学生资源的现状,老师要抓好低年级的基础,从平时抓起,利用好每次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比赛积累好的学生资源,提高比赛成绩。老师也要提高自身专业的提高,多听课,多学习。
本学期是我们学科组成立的第一个学期,我们组内的老师都能本着一颗“热爱孩子,热爱音乐”的心来参加每一次的学科组活动,一起在艺术领域潜心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活动中,认真学习并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并沿着相城区音乐学科组的前进步伐,围绕“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展开教学实践活动。进而在音乐学科方面取得了新收获,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再提高。现将本学期的学科组活动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一、积极学习,提升自我音乐素养。
结合本学科组的学科计划以及学科组成员的特点,我们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激发工作实践新灵感。我和本学科组成员一起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以及许卓娅编写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并围绕“打击乐教学的策略”、“如何开展打击乐”、“打击乐中的总谱有哪些”等主题进行了学习研讨。每次教学研讨活动注重营造一种宽松、明主的氛围,使每一位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大家在学习中拓展思维,在讨论中激发灵感,在相互交流中受到启迪。从而我们也知道了活动氛围对打击乐活动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要根据音乐的特点为教学选择合适的总谱,还知道了“声势”在节奏训练中的作用,要想让孩子更好掌握感知音乐,除了语言必须通过动作,不仅让孩子动手,还要动腿、动脚、拍腿、拍肩、跺脚等“声势”进行节奏训练……
这学期中,我们学科组成员还多次参加了“上海幼儿园艺术教育展示”以及南京“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的培训活动,回来后,也和组内成员进行了沟通交流,这些活动不仅打开了教师们全新的教育视野,同时也解决工作中的困惑。许卓娅的游戏精神与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的完美融合让教师们耳目一新,在师徒汇报的活动中,我们学科组,就采用了许教授的音乐“傻瓜流程”为全园教师展示了一节小班唱歌游戏活动老虎歌曲,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积极地进行了游戏,并在一次次新的游戏刺激下,感受了歌曲,学会了歌曲,整个活动轻松而有趣,简单却紧凑,非常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的活动也受到了园内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学期末,老师们的学科组活动心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对音乐有了自己重新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延生到自己教学行为中,特别是几个年轻老师,从原来的害怕上打击乐到现在的从容驾驭,这些都是学科组活动成长的一个见证。
二、内化理论,琢磨开发教学实践
在理论学习的帮助下,教师们的音乐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自我的热爱之上,更有了去实践、去尝试的萌动。
这学期中,我们学科组的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课题开展,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如:小班节奏乐美味萝卜、老虎歌等,并在区、园内进行了展示,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将扇贝壳融入到音乐节奏中,让孩子感受到了音乐与自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把游戏和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老师们看到了孩子对游戏对音乐的喜爱,更让老师们恍然大悟:原来音乐活动还可以这样开展!在大象和小蚊子的活动中,我们学科组的老师也认真解读指南精神,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出了小班节奏乐大象和小蚊子,以及适合中班小朋友的节奏乐大象和小蚊子,在活动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们受益匪浅。比如在教幼儿学习看指挥的这个环节中,了解到了小班初期的孩子由于不能很好的掌握有规律的节奏,因此活动尽量不要碎音乐进行们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让孩子学习看指挥做动作。在中班初期了,孩子的节奏感有了初步发展,就可以选择一些节奏鲜明的歌曲或音乐,教幼儿看指挥随音乐进行齐奏。
结合活动的开展,教师们还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并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用品和自然界中的自然材料变成了孩子们的表现乐器,在小班节奏乐美味萝卜中,教师们发现“娃娃家”是小班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做菜过程中的“刮皮、切丝”也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教师们就挖掘了其中有趣的声音节奏并进行了提炼,将刮皮的“唰唰唰刷”以及切萝卜的“嗒嗒嗒嗒嗒”的生活声音,以艺术的形式进行了表现,这也符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以及指南中对3-4岁幼儿的艺术目标:“容易被自然界中好听的声音所吸引”。另外考虑到小班孩子拿取、演奏的方便以及与刮皮、切丝声音的表现,选择了“扇贝壳”作为打击节奏的表现乐器。让幼儿探索自然物,感受自然的声音,并乐于表现对自然的美好理解,也是指南中精神所向,这对孩子是一次艺术的享受,突显的是学科组老师理念的科学性。
三、热爱音乐,为幼儿传播音乐种子。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学科组老师也注重孩子音乐兴趣的培养。
首先是利用日常生活和孩子接触大自然中美好的声音,日常生活中,教师们会关注那些平时熟悉却又被忽视的声音,孩子们走路的踢踏声,碗勺碰撞的叮当声,洗衣机洗毛巾的轰隆声,秋风扫落叶的沙沙声,小鸟飞翔的啪啪声等等,这些声音在老师暗示性的节奏下,成为了孩子们的音乐,大家一起拍着手感受节奏、体验音乐,乐此不疲!
其次是为孩子选择恰当、适宜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美味萝卜”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娃娃家”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集体欣赏、表现,我们还利用午休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表现经典的名曲,从国内的到国外的,孩子的视听视野打开了,心灵享用了一次美好的音乐饕餮大餐。
在这些活动的锻炼下,我们学科组的老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形成了文字论文,在各级比赛中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周芳芳老师的论文获得了苏州市论文比赛一等奖吗,郁建英老师的论文在省师陶杯论文比赛中获二等奖,喻梦怡老师在区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等。以上就是我们学科组这一学期的工作点滴,也是我们逐步成长的一个见证。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是每位老师最大的愿望,我们学科组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将继续在音乐教学的大海中积极探索,带领孩子们感受更多更美的音乐,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一名合格的幼儿老师。
弹指挥间,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已圆满的结束了。本学期我被领导安排教一、二年级的音乐课,音乐是美的教育,学习音乐是对学生人体机能和身脑进行同步训练的理想手段。课堂上教师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提高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自开学以来,始终按照音乐教学大纲要求,以审美为核心,以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特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新的音乐教学方法,全面的预设课堂,从而做到教学得心应手。事实证明有效的备好课,才能上好音乐课。
二、注重音乐课堂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各项音乐技能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的学习并不只是在学校中的教学,只有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懂得音乐的艺术价值,学生才能产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创造音乐的思想是形成兴趣的关键。于是我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打击乐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仅能够听到音乐还能创造出音乐。从而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学期的音乐课堂上,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也在辛勤的教学中得到了学生日渐成长的回报。相信自己沿着这样扎实的脚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进步,超越自己,收获新成绩。通过本学期的教育工作的实施,我感到音乐对孩子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学生需要快乐,需要音乐,需要美的享受。
一个好的`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一、加强师生合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就要在音乐教学中和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这样既能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1、参与到学生当中
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见解。在音乐课堂上,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环节,积极主动地做他们的朋友,要让他们感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例如在教学《小雨沙沙》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教师扮演一粒“种子”,这样,有很多扮演“小雨”的学生纷纷来把教师这粒“种子”浇灌。此时学生们都感到老师能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觉得很开心、很高兴。其实老师的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奖励。又如在教学节奏练习时,可以把它设计成“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念歌词。念对的学生教师就表扬他:“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握握手、拥抱一下。”简单的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使学生的兴趣骤然提高。在以后的师生交流中,老师就不像以前那样严肃,而学生也不那么拘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也会变的更加融洽了。
2、与学生一起合作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同时又可以互相弥补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不能单独完成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与教师一起学习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新歌教学时,经常需要范唱歌曲。教师可以说成:“我觉得大家表现真好,所以我要为大家献上一首歌曲。但我还需要一个乐队、几个伴舞的演员。有哪几位愿意与我合作?”话音刚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与我一起合作表演。同样的教学环节用不同的方法来尝试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听到老师要为他们献歌时,都非常兴奋,有的还随教师一起演唱。这种合作弥补了教师在范唱时有一些所不能顾及的表演。师生之间亲密的合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到与老师更加的亲密。
3、灵活引导学生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技术能力。例如在教学西洋乐器时,有些学生经常把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搞混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会,让大家谈谈根据自己的理解怎样来区分这两种乐器,让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很多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这些想法总结、综合起来。经过这样的讨论学习,使学生们对中西乐器的区别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改进教学方法
1、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最佳教学情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和挂图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此外,如果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如在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2、灵活运用课堂语言
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上课时,教师课堂语言如果说“老师听到几句唱得很不好”“还不太好”“你们想不想再唱一遍”,学生在这种语言的引导下变得有些失去信心,对一遍遍重复欣赏音乐产生了审美疲劳,最终导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课下来,不仅歌曲没学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因此,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通过“谁敢来试一试”、“老师想请一个舞伴”等各种引导和激励的语言,使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最终,使学生放下羞涩跟着教师一起学习,这样在整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课堂评价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如小学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较重,上课时容易做小动作或没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其他表现好的同学来引导表现不好的同学,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三是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时间飞逝,本期的音乐教研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来期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研工作,现将本期我组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本期
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按照开学时制订的教研计划,我们音乐教研组认真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以国家颁布的新一轮音乐课程标准改革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校兴科研、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在教研工作中,我们全组教师认真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资料,了解了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老师在教学中溶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一年级的新教材,老师更是活学活用,还有就是二、三年级的五线谱教材,实际上是老教材“新”用,老师们不但让学生们唱会了歌曲,还让学生们认识了五线谱的线、间、谱表等,充分体会到了“新”是时代的灵魂,“活”是时代的精髓,教师只要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才有可能做新时代学生们喜欢的教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参与体验、勇于创新
在教育教学中以理论为指导,创设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是教学的宗旨,我组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教改之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本期以《音乐上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研究专题,在组内开展上研究课六节,并推荐新老师上汇报课一节。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从实际出发努力构建“以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着力点”的个性教育,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
三、强化集体意识、保证活动时间
按照学校教科室的规定,我组教师做到了集体备课活动的“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即课题实验研讨活动的“四定二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有效果、有资料。还探讨了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教学,还探讨了教学中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还研究了期末检测的有关项目以及评价标准,还在组内交流了教案、摘录等。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作用,从上一节研究课,从备一节课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全期我组共开展教研活动9次、集体备课活动9每次都无人缺席,保证了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各项完成落实,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教研活动成果显著。
“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网上审报何时开始
关于2010年度全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现将2010年论文评选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全省在职中、小、幼教及特殊教育工作者,包括在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均可以独立或合作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参加评选。
二、论文选题
有关教育教学、课程开发、学校管理、教师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一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均可成为研究对象与论文主题。
三、参评要求
1.为方便作者参评,今年不再要求作者寄送论文的纸质文本。在去年“网上申报”的基础上,同时提交论文电子稿即可(具体方法见“申报流程”)。
2.同一篇论文的电子稿要准备两份,一份是上传给“网上申报平台”的,一份是发送至指定邮箱的。上传给“网上申报平台”的电子稿中,除论文题目外,不得出现作者姓名、所在学校、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以便实施匿名评审。发送给指定邮箱的电子稿正文中可以写清楚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主要是作备份之用。同一篇论文不得在网上申报两次。
3.上传的论文电子稿只能是word生成的doc格式文件,尽量不要上传图片。
4.参评论文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论探讨与宏观教育分析,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个案研究、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等,但都必须符合各自的写作规范。论文要注重“科研”含量,切忌泛泛而谈。严禁抄袭,抄袭者一经发现将被公布。往年已参加“师陶杯”评选并获奖的教育科研论文不得再次参评。参评论文已产生某些社会影响(发表、交流、获其他奖项等)者请在文末注明。
5.正文前要有“摘要”(200字以内)和“关键词”(3-5个)。引文要细加核对。注释统一用脚注,每页编号。参考文献置于论文最后。注释和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主编、译者)、篇名(书名)、报刊名称及日期或期次(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页码等项。
6.论文篇幅在5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设置为:正文五号宋体、单倍行距。
7. 为了从时间上确保论文评选质量,中小学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31日。
四、申报流程
1.进入“网上申报平台”
中小学论文网上申报请登录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网站(),进入“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专栏;
2.填写学校、作者及论文信息
进入“网上申报平台”界面后,请按提示步骤逐一正确填写学校、作者及论文信息。每篇论文都会获得一个相应的编号,请作者牢记每一篇论文的编号。
3.上传论文电子稿
按平台的提示将论文电子稿上传。
4.论文备份
网上申报成功后,请作者向指定邮箱发送电子邮件以做备份之用。中小学论文发送至。具体要求为:(1)邮件主题为论文编号,并加注学校名称。例如:E-03-000405-001(徐州市为民小学)。如果是多篇论文一起发送,编号则为起始号码至结束号码。例如:E-03-000405-001——102(徐州市为民小学)。(2)以添加附件的方式发送论文,附件为word格式,附件的文件名为论文编号(如果是多篇论文一并发送,请打包),附件中的每一篇论文电子稿请写清楚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5.邮局或银行汇款
每篇论文收取评审费50元,主要用于评审、授奖和印刷优秀论文集等。评审费可采取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方式。
中小学论文邮局汇款地址及收款人姓名为:南京市北京
西路77号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孙向阳老师,邮编210013。联系电话:;
银行汇款方式为:开户行是“工行南京大方巷分理处”,账号是4301011109001290883,户名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请在汇款单上写清楚汇款单位、汇款人姓名,便于查对。
上一篇:改革开放的变化论文3000
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要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