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蛙类的养殖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21:12

蛙类的养殖论文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出垫活动。

青蛙养殖技术一: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池的建造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

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

青蛙养殖技术二:蝌蚪的饲养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

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青蛙养殖技术三:蝌蚪的管理

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青蛙养殖技术四:幼蛙的饲养管理

1.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2.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

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青蛙养殖技术五:成蛙的饲养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

青蛙繁殖技术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蛙类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

需要说明的是,蛙类的抱对并不是在进行交配,只是生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地把雌雄青蛙分开(即没有抱对的过程),那么即使是在青蛙的繁殖期里,雌蛙也不能排出卵细胞。可见抱对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通过抱对,可以促使雌蛙排卵。

一般蛙类都在水中产卵、受精,卵孵化后变成蝌蚪,在水中生活,然后变成幼蛙登陆活动。不过树蛙的产卵方法与众不同,斑腿树蛙产出的卵好像一团白色的肥皂沫,又像一团奶油,粘附在水草上。最有趣的是峨眉树蛙,它把卵块产在水边的树叶上,卵就在卵块中发育,然后落到湖里,继续发育。又如鸣声悦耳的弹琴蛙,在产卵前还会先筑一个泥窝,然后把卵产在里面。有些属于树蛙的蛙类并不上树,而是生活在水里。

栖息环境

由于皮肤裸露,不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它们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怕干旱和寒冷。所以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

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青蛙用肺来呼吸,但也可以通过湿润的皮肤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它皮肤里的各种色素细胞还会随湿度温度的高低扩散或收缩,从而发生肤色深浅变化。青蛙平时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一般是夜晚捕食。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养殖

幼蛙经约2个月人工饲养,体重达100克左右时,即可转入成蛙池进行商品牛蛙的养殖。商品牛蛙的饲养管理和幼蛙基本相同。只是混养密度小一些。重约10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混养30~40只;体重达200克时,要再分池疏养。

二、稻田养殖

稻田是蛙类的天然栖息场所,适于蛙的生活生长;蛙又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因此,利用稻田养蛙,既可减少水稻病虫害,又能增加收入。

1、稻田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天旱不缺水,雨涝不淹没。宜选择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保水性好,田埂宽而结实的稻田。面积以666~1300平方米为好。

2、稻田清整插秧前,稻田要1次施足基肥。混养蛙种前,加高加固田埂,并在稻田挖“十”字形或“田”字形保护沟,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以上。也可在进排水口和稻田中间挖几个2平方米左右、深80厘米的保护坑,以便在晒田、暂时缺水或喷施农药时,为蛙提供庇护场所。

3、防逃设施的安装蛙类善于跳跃,特别是牛蛙,跳高可达1.5米。因此,做好防逃工作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4、蛙种混养蛙种混养宜在栽秧后2周,秧苗反青成活后进行。蝌蚪易被黄鳝、泥鳅、杂鱼等多种敌害吞食,成活率低,而且不能在水稻生长期内长成商品蛙。因此,最好混养幼蛙。混养数要根据人工投饵的多少而定,一般每100平方米放养20克/尾的幼蛙300只即可。也可同时混养一些鱼苗,作为蛙种的鲜活饵料。

三、投饵稻田养蛙属于半野生性的粗混养殖,混养的种蛙没有经过摄食死饵的驯化,故应投喂活饵。可用人工采集的一些蝇蛆、小鱼虾、蚯蚓等活饵料投喂。还可在稻田中安装日光灯透捕昆虫,以补充活饵。

四、稻田保持一定水深养蛙稻田水深应维持在6~15厘米,以确保蛙的正常活动和生长。严防敌害稻田中蛙的敌害较多,如黄蟮、鱼、泥鳅、蛇、老鼠等,对蛙特别是幼蛙的残害很大。要经常检查,及时清除。

五、慎施农药稻田养蛙后,由于蛙能大量捕食昆虫,稻田几乎没有虫害,其他病害也较少,一般不喷施农药。如确需施药时,宜选用低毒农药,并在喷施时尽量避免农药入水。

牛蛙的养殖方法

牛蛙体大肉肥,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蛙类,养殖牛蛙有什么技巧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牛蛙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池塘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

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进、排水口设置在大池的对角,每个池子放4块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

苗种放养 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放养密度: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饲养管理

(1)巡池检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发现牛蛙摄食与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分级饲养,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将规格较大的个体分级筛选,把规格相近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塘进行养殖。

疾病防治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分池后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挑出隔离饲养,并适时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牛蛙体大,肥硕,生长迅速,繁殖率高,是目前世界上最适宜作用肉食用的蛙类,由于牛蛙是只能摄食活动的小动物,饲料问题一直是发展牛蛙养殖业的一大难题,下面简介牛蛙笼养技术,供参考。

进行笼养是将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的牛蛙装在特制的笼具内,采用特制的喂料器械,将人工配合饲料填入蛙胃中。蛙舍根据养殖者的经济条件与养殖规模,牛蛙笼养房舍可以分为周年生产式和季节生产式。周年生产式的蛙舍采用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打破牛蛙冬眠及其他不利气候条件对牛蛙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建筑上既要考虑夏季有利于通过换气,又要保证冬季保温供暖。季节生产式的蛙舍只在蛙的生长季节简单使用,可以是凉棚式,只要做到防雨、防晒即可。笼具用于笼养牛蛙的笼具由三个部分组成:1、支架;2、水槽;3、蛙笼。这种结构较为简单,制作材料最好是硬质塑料,没有条件时也可以用木料因陋就简地制作。

需要注意:

1、每条蛙笼的长度应随蛙舍的结构而定,每架蛙笼的排列层数应随蛙舍的空间高度、通风条件及养殖操作者的身高而定。

2、蛙笼在水槽中最好用小木块或其它物品稍垫起,使其离开槽底2~3厘米左右,同时保证蛙笼浸水深度在3~5厘米以上。

3、每条蛙笼中的每个小笼应大小适中,以能容纳250克左右的蛙6~8只为宜。这样,在操作时既能节约时间又不影响蛙的生长。

饲料配制及加工要求笼养牛蛙的饲料首先必须满足牛蛙的营养需要,即:粗蛋白35%左右,粗脂肪6%左右,其中粗蛋白中必需有60%以上来自动物蛋白或单细胞蛋白,而且饲料中还应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

牛蛙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其皮可制革,内脏可制药;牛蛙生长快,肉质细嫩,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高级营养食品;蛙皮薄、软、韧,是制造钱包、皮带、领带、皮鞋、乐器、外科手术线的优良原料,可以药用,蛙油可制作高级润滑油

牛蛙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味道鲜美。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质19.9克,脂肪0.3克,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

牛蛙的养殖技术

选择场地:选择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的池塘。 饲喂管理:牛蛙是肉食性的蛙类,可以饲喂昆虫、小鱼虾、内脏等。 过冬养护:冬天搭建温室大棚,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定期换水:每隔3月换水一次,栽种水草净化水质。

1、选择场地

牛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也是两栖动物,但主要生活在水中,养殖牛蛙时可以选择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的池塘建立养殖地,因为牛蛙具有弹跳性,所以不仅要在四周围防护网,在顶部也需要围起来,以免牛蛙逃跑。

2、饲喂管理

牛蛙是肉食性的蛙类,在饲喂时可以选择蚯蚓、蜗牛、飞蛾等昆虫,或是体型较小的鱼虾,牛蛙也能吃家禽的内脏和切碎的鱼肉,搭配颗粒饲料等,每天早晚都要喂食一次,保证食物充足,利于牛蛙生长。

3、过冬养护

牛蛙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在冬天时需要在养殖场地搭建温室大棚,让环境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或者在池塘的底部灌入温热的流水,让水温保持在16-20度之间,不仅能让牛蛙在冬季也能健康生长,也能避免牛蛙被冻死。

4、定期换水

牛蛙对水源没有特定的要求,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每隔3个月换水一次,长期生活在浑浊的环境中,会让牛蛙出现有毒物质,不能食用,每次换水的水量不能超过池塘水的30%,而且在池塘中栽水草,对池塘的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如何养殖青蛙

养殖青蛙的地方要准备很带盖的鱼缸,水源要干净、有利于排泄,养殖地里面要有休息区、水塘和喂食区这三个部分,还要保留一些草生植物;在蝌蚪的时期水流更换要频繁,保证水的活性;在养殖青蛙的过程中还需要养殖一些昆虫给青蛙提供食物来源;定期巡查,观察青蛙的长势以及是否受到危害。

青蛙,蛙科侧褶蛙属动物,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它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

青蛙头部扁平,吻端稍尖;口宽大,由上下颌组成;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 5 部组成,后肢长而发达,趾间有蹼。其卵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蛙类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

青蛙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 3 部分。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青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过它可以听到声音。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它的皮肤还可以帮助它呼吸。它的气囊只有雄蛙有。青蛙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

上一篇:美术学方向论文

下一篇:关于慈善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