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议论文
民本思想议论文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与民同忧,同乐。在现实社会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关于“民本”思想,孟子有具体阐述。他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其贤,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之可焉,然后去子。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对人民的认识,民本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问题严重,连年的战争,给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规模又不断升级。饱受战争之苦的是广大平民。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离娄章句上》)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将白起引水灌鄢城,淹死百姓数十万。孟子与梁惠王有几句对话:“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章句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人民的强烈愿望。统治阶级为满足侈欲,聚敛财物的手段十分残酷,君王的苛暴和贵族的奢淫,使劳动人民难以承受,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增长。有的国家发生了平民暴动,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逃亡,社会一派混乱。孟子的“仁政”思想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他到各诸侯国游说,强调以仁政治天下。 孟子推行仁政王道,有丰富的政治内容。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的这段话,讲述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就会走险犯罪。等老百姓犯了罪,再用刑罚惩罚,这是陷害百姓。英明的君主应该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有一定的财产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儿女,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安定下来。从这段文字中,孟子是实实在在地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像孔子对民人小施恩即可。民有恒产,进有恒心,君主要保民而王。 孟子强调:“省刑罚,薄税敛。”重刑罚、暴敛税,是历代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焦点。孟子提出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法律很多,国家正走向依法治国的道路。向农民纳税,这是几千年来一直不变的国家财税政策。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税收的主导地位一天天减弱。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农业不存在索取,而是给予,有许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我国仍处在索取阶段,这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国家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减少农民的税赋或取消农民的税赋。中国的农民很穷,特别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民还有很多的困难。国家如果不要农民那点钱,也能支撑住的情况下,可免去对农民的税赋。有的人说,城市人每月收入超过800元,交所得税,而农民一个月只有一二百元的收入,还要交5%以上的税,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用仁政来解决君民关系。“仁政”的提出是伴随孟子“性善”学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几个方面发展下去,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君王应相信人民的这种善性,“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安于生产生活。君王要为民父母,保民而王。这些思想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古为今用,学习古人的经验,是为了检查我们今天的行为。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就包含着深刻的爱民思想,这也是对古人 进步思想的发展。每一个当权者,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乎所以,一定要善待百姓,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关于以民为本的1000字作文
写作思路:以民为本的思想进行创作,把“民本思想”的主要思想写下来。
《国家强大,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是儒家的思想的精华,是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赵威后在会见齐国的使臣的时候,首先关爱的百姓的生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百姓,关爱百姓的生活,体恤百姓的疾苦,了解百姓的收入;这些正是领导的风范,是工作的指南。
从这些对话就可以看出,这些对话体现了正面刻画人物的特点。例如: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因为,“衣、食、住、行”是百姓的基础,百姓是国家的基础,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没有百姓的生活的安定,就不会有和平的环境;没有衣食的生活就不会有团结的发展。可见,作者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地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赞扬了赵威后的“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赵威后又提出了“养民”“息民”“孝敬父母”的工作方法。可见,这些言论,反映了她对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的清醒的认识和对“民本思想”的高度重视。
那么,只要是关心百姓的生活就是“民本思想”吗?就是领导的工作作风吗?在我们的领导集体里,焦裕录就是典型的榜样。
工作中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与百姓穿一样的衣服(这一点是封建制度与现代制度的不同),与群众住一样环境的房屋,与群众肩并肩地走,与群众手拉手地说,与群众乐能乐的事……这样的领导正是群众的贴心人,正是群众的领路人,正是群众生活的带头人。
他们关心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的疾苦,把握群众前进的方向,富裕群众的饭食,饱暖群众的衣着,发展群众的行路,这些党的好干部,贯彻是党的新时代的富民政策;我党的集体需要的是这样的好干部,我国的建设需要的是这样的好领导,这些不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本思想”的体现吗?
作文我喜欢孟子的民本思想
作文我喜欢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是战国中期最著名的儒家大师,他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重民”思想,成为他的基本行政管理思想。依据重民思想,孟子注重民事管理,提出施仁政,同时又提出“性善论”作为施仁政的认识依据。本文将从孟子“重民”思想_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入手,阐述“重民”思想的内容,最后得出孟子“重民”思想的政治实质。孟子的儒学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而重民思想就是其传世最为持久、深广的思想之一。孟子在秉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把孔子的“仁”的学说发展为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仁政。仁政的内容主要有如下:1.在经济上,孟子要求恢复“井田制”。孟子曾经说“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不孥。”这里说的“耕者九一”,就是孟子常讲的井田制。另外,他曾劝说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要想使社会稳定,就必须给农民以“恒产”,并“取于民有制”。孟子说的“恒产”,就是在他提出的井田制中,交给五口之家的农民那块既种粮食、又养蚕、养家禽家畜的“百亩之田”和“五亩之宅”。2.在政治上,孟子要求“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保民而王”。所谓“保民”,即推恩于百姓,亦即将一套扶老慈幼的原则,由近及远地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孟子的王道政治还强调,统治者应关心民众的疾苦,要与民同忧乐。3.保护农业。孟子认为要安民,首先得保护农业。他提出兵役、徭役要不误农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他还主张必要时对困难者给予补助,做到“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拾”。这一主张是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着眼的。4.减轻租税。孟子主张“薄其税敛”,即减轻租税。具体地说,他主张征收“什一之税”。即十分抽一的税制。农民交土地税则采用劳役地租,即“九一而助”,八家共耕百亩“公田”,除此之外的苛捐杂税通通废除。他还认为,当时的“布缕”、“粟米”、“力役”,应当按季节分别征收,一次只收一种。5.减轻刑罚。孟子主张“省刑罚”“罪人不孥”。他提出当时人犯法的原因,是衣食不足,无业可守。这样他们救死不遑,哪有功夫去讲礼义呢?因此,他以为若使家家都有粮食象水那样不缺乏,则老百姓哪有不仁的呢?当时人犯法是由统治者造成的。总之,概括起来,孟子“重民”思想主要有三点:一是重民_恤民,实施仁政;二是安民_养民,制民之产;三是亲民_新民,与民同乐。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
上一篇:畜牧业管理论文
下一篇:中国化工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