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杂志德彪西
爱乐杂志德彪西
德彪西十分反感自己被称为印象派作曲家。事实上,他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影响极深。马拉美说过,“诗不是用思想写成的,而是用词语写成的”。好的诗气韵天成,朗朗上口,使人着迷。那首《牧神午后前奏曲》,就是德彪西根据马拉美1876年的同名诗篇写成的。德彪西的作曲技法,犹如马拉美诗中的词汇:不再讲述一则故事,而是暗示一种意象或心境;没有大段和重复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在空气中自由飘浮;力度和高潮只是短暂的闪现,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感觉。
1905年德彪西完成了交响素描《大海》,隐现大海景色微妙的变化和光影瞬间的搏动。不料当年在巴黎首演时却惨遭失败,原因是当时的指挥和乐队都难以驾驭这部作品中创新的和声、复杂的声部和变化无常的节奏。直到1908年第二次演出时,德彪西亲自指挥,乐队似乎才恍然大悟,找到了感觉。第二年托斯卡尼尼把《大海》列入自己的保留曲目,就此成为音乐会的经典曲目。这部交响素描吸引了不少著名指挥家参与演绎。卡拉扬在1953年和1964年有过两次录音。在众多的版本中,我喜欢卡拉扬1964年的录音,使人有一种既兴奋又晕眩的感觉。柏林爱乐的弦乐声部丰沛淋漓,木管声部的细节精彩出众,铜管的魅力所向披靡,几乎无可挑剔。
“大海”的第三段“风与海的对话”才是这部作品的重头戏。这个乐段的配器之复杂是罕见的,对乐队要求极其精确与完美的演奏,任何乐队和指挥家都不敢掉以轻心。在滚动的定音鼓声中,低音弦乐产生出晦暗的气氛。弦乐声部向上进阶的震音,迎来的不是金碧的旭日,而是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铜管乐器以咄咄逼人之势,显示出大自然狂暴威力,掀起涛天浊浪,把太阳打入海底。音乐所展示在无垠的空间中,风的怒吼和浪的狂啸,使人震慑。此时的大海已一片昏黑,只能听任大自然的肆虐。而后,圆号声又把光明投向黑暗,使狂怒的大海平息下来。
由于德彪西刷新了各种乐器表现的可能性,欣赏这部作品也要有一对能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色和分辨细微变化的耳朵。在交响音乐世界,许多作曲家曾都以大海为主题绘出了音乐肖像。而德彪西的交响素描给人们置身于大自然奇观中的一种新的感触与印象。虽然德彪西的作品还存在调性,但是几乎已经被革新到分崩离析的地步。他所开创的二十世纪改革之风气,从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你看来,你最喜欢德彪西的哪些作品?
我觉得德彪西的音乐是自由洁净的,他总能带我去往一个澄澈静谧的境界。首先我是最喜欢的《月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语文课的时候这首歌就一直在我脑子里不停的重复,晚上写完作业累的时候躺在沙发上一个人听着。偶尔一两天会有月光特别明亮的时候,我就会找出月光单曲循环。总觉得在这乐曲的平静中有无声的力量,听多少遍都是如此。《沉没的教堂》庄严肃穆的东方风格,开头很惊艳,像描述精美的哥特式建筑的一段话(觉得这样形容古典音乐不太合适,实在没什么特别好的词了,见谅),这首曲子就算是不知道名字我也觉得是某个东西的沉默。《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首先我最喜欢的是伦敦爱乐有个专辑的弦乐版本,开头是亮丽又凄婉的小提琴,结尾的那一段又是更加明亮的音色重复主旋律,我想象出了一个眼角微垂,皮肤白皙的少女,站在黄昏的街上,亚麻色的头发流光溢金。有一段我听出来了竖琴,那种流淌着的音色真的很好听啊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古典音乐家
1. 475年至1450年--中世纪
中世纪欧洲意识形态领域和一切艺术的是基督教。这种纯粹宗教用途的音乐只限于在教堂中由唱诗班演唱,没有乐器伴奏,是纯粹的单音音乐(不分声部,大家都唱一样的旋律),单声的圣咏后来开始在旋律线下方四度加上平行的旋律线,形成了最早的和声。
2. 1450年至1600年--文艺复兴
十四、十五世纪罗马教庭在与世俗君主的政治斗争中多次被挫败,威信与势开始衰落;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起始于1450年左右。到十六世纪中后期开始使用四线、五线谱记谱,教会调式逐步解体,大-小调体系逐渐形成。宗教音乐也继续发展。在16世纪后期,中世纪的调式音乐逐渐进化成以大小调为基础的调性音乐;单声音乐随著古希腊和罗马衰亡而消失1000年后再次回到了历史舞台上。
3. 1600年至1750年--巴罗克时代
巴罗克时代是欧洲音乐大发展的时代。大体上自十六世纪末到1750年间的音乐称为巴罗克音乐, 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梯安·巴赫去世之年,代表巴罗克的对位法音乐可以认为以巴赫的去世而告结束.巴罗克一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整的珍珠,巴罗克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其特征,是不拘泥于典型美,表现比较自由,从语义上来说,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罗克的美学观则是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的强度的一种形式.总而言之,巴罗克的形式比文艺复兴的形式在感情上更为丰富,且具有戏剧性的起伏,而使用绘画式和幻想式的手法者为多.也很能说明总是另外巴罗克音乐在技法方面的一个特征,是在整个那一时代所通用的通奏低音.这就是在演奏时根据低音的旋律在键盘乐器(古钢琴、管风琴)上,按一定的规则,弹奏出半即兴式的和声伴奏.巴罗克时期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对比”的概念。“对比”可以表现为各个不同的方面: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独奏(唱)与全奏(合唱)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中存在,各有它们的地位。许多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家使用协奏曲或复协奏曲形式,最明显而强烈的对比是当时出现的一个新的体裁叫做“单声部歌曲”(monody)
4 .1750年至1827年--古典时期
1750年巴赫逝世后。大约从18世纪中后叶海顿的带助奏性声部的主调音乐至19世纪初的贝多芬晚期的开端为止的这一时期,产生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由三位伟大的作曲家组成,即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及风格方面较为接近,所以三者被称为一派。而海顿在创造这种风格方面可谓开先河之人。,莫扎特紧紧追随海顿,贝多芬在其音乐方面也有其相同之处。他曾随海顿学习过作曲,在他的早期或中期创作中也体现出这些风格, 但是,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表现出他强烈的个性,成为过渡到浪漫主义的先驱.古典主义音乐得以在维也纳兴盛,维也纳乐派初期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为数不少,最初出现一位大师是格鲁克.继而出现了海顿和莫扎特,之后贝多芬又来到此地,以维也纳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以上四人都不是维也纳出生的人.他们都是被维也纳的音乐气氛所吸引来到这里,创造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光辉传统,并在维也纳结束了自己的生涯。
5. 1827年至19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
1827年贝多芬的逝世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19世纪上半个世纪,在欧洲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由此带来了从理性转向为可理解的神秘和超自然力。音乐家的眼光开始投向自然,在那里投入自己的情感。在所有艺术中,音乐被绝大多数的画家、诗人和哲学家认为是最理想的形式。这是由于音乐似乎能以最不明确的方式来表达最多的内容,而且由于它存在于时间中,因此有条件来表现感情状态中的流动、变化发展及活动。观念的变化,也带来音乐的技法方面的变化,虽然调性和声在19世纪的和声规则仍然起主导作用,但是浪漫主义的宗旨是要在调性和声系统不崩溃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它扩展。浪漫时期的音乐由于使用变化产和附加音,大量啬没有准备的和不解决的一协和和弦,以及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的使用,调性和声扩展了。以至于到了李斯特、肖邦、瓦格纳的晚期创作,其各自通过不同途径达到调性和声的更远边缘。
6.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潮流
自十九世纪末的浪漫主义的圆熟期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音乐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变得更为复杂.音乐脱离了注重形式的纯音乐领域,向着标题音乐的方向发展,其最大的表现之一就是印象主义.创始并完成印象主义音乐的人是以法国的德彪西为代表.正如在印象主义绘画中轮廓不明确一样,印象主义音乐也不以旋律为生命,而以作为色彩和光线的和声来代表.但印象主义音乐的和声已超越了古典式的和声理论,把和声当作画具一样,不管它是三和弦还是不协和弦,任意地混合使用.因此即使旋律得到承认,也只是次要的或偶然的现象.其作品只是模模糊糊地反映被描写的事物所散发的气氛。
上一篇:优美的文章摘抄
下一篇:中央国家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