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期刊
河南工学院期刊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河南工程学院(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经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入选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学校历史发展
学校于2007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原河南纺织高等专业专科学校始建于1954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专业工业学堂,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为学校的杰出校友。
学校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16年12月,河南工程学院图书馆由西校区图书馆、桐柏路校区图书馆、南校区图书馆三部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22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500余种,报纸220份。拥有“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64万种。
购买了SpringerLink、EBSCO、TTC(纺织科技全文数据库)、IMechE期刊数据库、Emerald工程期刊数据库等专业外文数据库,以及CNKI、万方、维普等专业中文期刊数据库;使用了独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等专业电子资源;购置了“煤炭数字图书馆”,自建了“黄帝故里文化研究”等专业特色文献库。中外文数据库达到40余个。建有畅想之星随书光盘系统,有69000张光盘可供下载。
河南工程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联合开办了3个本科教育项目。
院系专业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教学院(部)21个,开办本科专业51个、专科专业33个
学校专业学科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河南省特色专业,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环境工程、艺术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采矿工程、工业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土木工程。
河南省重点学科:纺织工程学科
联合培养硕士点:运筹学与控制论
师资力量
河南工程学院师资水平较高。截止2022年3月,现有教职工1520人,专任教师13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0人,副高级职称46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40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1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省优秀专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100余人,并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余人。
学校荣誉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2011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5年1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
2020年1月,河南工程学院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2019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2021年2月19日,入选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合作交流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联合开办了本科教育项目3个。
河南工程学院代码是多少?
河南工程学院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1517。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2007年3月,始建于1956年的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始建于1954年的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南工程学院。
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河南工程学院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经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入选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院系专业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教学院(部)21个,开办本科专业51个、专科专业33个 。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1个联合培养硕士点。
河南省重点学科:纺织工程学科。
联合培养硕士点:运筹学与控制论。
质量工程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28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河南省特色专业6个、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河南省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河南省特色专业: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环境工程、艺术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采矿工程、工业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纺织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中心。
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针织学、织物组织与结构、机械制图。
河南省精品课程:针织工程、针织学、织物组织与结构。
教学成果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543”计划,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纺织新产品开发、纺织大数据关键技术等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涂装生产线仿真与测试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50余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5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师资力量
河南工程学院师资水平较高。现有教职工1520人,专任教师13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0人,副高级职称46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40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1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省优秀专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100余人,并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余人。
科研平台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科研平台5个,市(厅)级科研平台6个,校级科研平台21个,是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省级科研平台中有省级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厅)级科研平台中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2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市厅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参与了“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有1个河南工程学院博士后研发基地。
科研成果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五年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6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8项,其中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授权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
2015年,学校共组织申报国家级课题108项,省部级课题130余项,市厅级课题130余项,博士基金41项,创新人才2项,科技创新团队1项;共获立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0项,市厅级课题65项。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项目77项,顺利结项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结项1项,省级项目结项21项,厅级项目结项2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河南省第三届自然科学学术奖115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3项等。教师共发表收录论文164篇。其中SCI57篇、EI38篇、ISTP13篇、CSCD29篇、CSSCI27篇;出版专著19部;获得发明专利14个、实用新型专利31个、外观专利11个。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12月,河南工程学院图书馆由西校区图书馆、桐柏路校区图书馆、南校区图书馆三部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22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500余种,报纸220份。拥有“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64万种;购买了SpringerLink、EBSCO、TTC(纺织科技全文数据库)、IMechE期刊数据库、Emerald工程期刊数据库等外文数据库,以及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期刊数据库;使用了独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等电子资源;购置了“煤炭数字图书馆”,自建了“黄帝故里文化研究”等特色文献库。中外文数据库达到40余个。建有畅想之星随书光盘系统,有69000张光盘可供下载。
校徽
校徽由河南工程学院中的“河”、“工”两字拼音首写字母“H”、“G”变形构成。
“H”是两本书的形状,又象征打开知识的大门,“G”是祥云的造型,象征学院积极进取,蒸蒸日上的精神风貌。“H”又可视为书本打开后的两个部分,分别象征文、理两科,“G”变形环绕使之融为一体,寓意学院办学文理两科兼容并蓄,协调发展。
整个标志由“书本”的静与“祥云”的动相结合,通过“书本”和“祥云”的透视变化造型,增强标志的立体感,给人以简洁明快,独具个性的视觉效果。
河南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河南正式期刊入选国内各类核心期刊情况
一、 社科期刊部分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统一刊号
地 址
邮编
电 话
社科核心
中文核心
CSSCI
社会期刊(中文核心2011年版9种)
1
中州学刊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CN41-1006/C
郑州市文化路50号中州学刊杂志社
450002
00、04、08
04、08、11
08C
2
史学月刊
河南大学、省历史学会
河南大学
CN41-1016/K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东一斋
475001
00、04、08
04、08、11
08C
3
华夏考古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CN41-1014/K
郑州市陇海路北三街9号
450000
00、04、08
04、08、11
08C
4
河南社会科学
省社科联
省社科联
CN41-1213/C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450002
00、08
04、08、11
08E
5
档案管理
省档案局
省档案局
CN41-1216/G2
郑州市金水路17号(省委北院)
450003
04、08、11
6
领导科学
省社科联
省社科联
CN41-1024/C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450002
04、08、11
7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省金融学会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CN41-1078/F
郑州市丰产路55号
450002
04、08、11
8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CN41-1012/K
郑州市农业路8号河南博物院
450002
00、08
04、08、11
9
学习论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CN41-1023
郑州市文化路44号
450002
11
10
新闻爱好者
河南日报社
河南日报社
CN41-1025/G2
郑州市农业路28号
450003
04、08
11
企业活力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CN41-1020/F
郑州市文化路44号附1号
450002
04
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11年版7种)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南师大
河南师大
CN41-1011/C
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453007
00、08
04、08、11
08C
2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CN41-1027/C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450001
00、04
04、08、11
08C
3
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421/F
郑州市文化路80号
450002
00
04、08、11
08C
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解放军总参某部政治部
CN 41-1164/H
河南洛阳036信箱60号
471003
00
04、08、11
08C
5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CN41-1028/C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校内6号楼
475001
00、04、08
04、08、11
08E
6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289/F
郑州市郑花路29号
450011
04
08、11
08E
7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改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41-1291/D
郑州市文化路80号
450002
11
10E
8
信阳师院学报(哲社版)
信阳师院
信阳师院
CN41-1030/C
信阳市长安路237号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00
9
商丘师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303/Z
商丘市平原路55号商丘师院
476000
00
二、 自然科学期刊部分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统一刊号
地 址
邮编
电 话
科技核心
中文核心
CSCD
社会期刊(中文核心2011年版19种)
1
电波科学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CN41-1185/TN
新乡市荣校路34号信息产业部第22所138信箱
453003
08
04、08、11
08C
2
机械强度
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CN41-1134/TH
郑州市嵩山南路81号
450052
08
04、08、11
08C
3
棉花学报
中国农学会
CN41-1163/S
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
455000
08
04、08、11
08C
4
眼科研究
省眼科研究所
CN41-1095/R
郑州市纬五路7号
450003
08
04、08、11
08E
5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CN41-1308/S
郑州市航海东路南郑州果树研究所
450009
08
04、08、11
08E
6
机械传动
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专业协会
CN41-1129/TH
郑州市嵩山南路81号
450052
08
04、08、11
08E
7
灌溉排水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
CN41-1337/S
新乡市建设路173号
453003
08
04、08、11
08E
8
烟草科技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CN41-1137/TS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
450001
08
04、08、11
9
矿山机械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
CN41-1138/TD
洛阳市涧西区重庆路
471039
08
04、08、11
10
轴承
洛阳轴承研究所
CN41-1148/TH
洛阳市吉林路
471039
08
04、08、11
11
电光与控制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CN41-1227/TN
洛阳市凯旋西路25号
471009
08
04、08、11
12
河南农业科学
省农业科学院
CN41-1092/S
郑州市农业路1号
450002
08
04、08、11
13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许昌继电器研究所
CN41-1401/TM
许昌市许继大道1706号
461000
08
04、08、11
14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CN 41-1385/P
郑州市陇海中路66号
450052
04、08、11
15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CN41-1128/TV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450003
04、08、11
16
地域研究与开发
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CN41-1085/P
郑州市陇海中路64号
450052
人文核心
04、08、11
CSSCI
17
眼科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
CN41-1105/R
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新乡医学院
453003
08
08、11
18
耐火材料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
CN41-1136/TF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3号
471039
08
08、11
19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省水利厅
CN41-1387/TV
郑州市纬五路11号省水利厅
450003
08
11
08E
20
金刚石与模料模具工程
郑州模料模具磨削研究所
CN41-1243/TG
郑州市华山路121号
450013
08
04、08
21
中国棉花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CN41-1140/S
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
455000
08
04、08
22
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CN41-1144/TV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450003
08
04、08
23
断块油气田
中原石油勘探局
CN41-1219/TE
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457001
08
24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郑州大学
CN41-1181/R
郑州大学一附院内
450052
08
04
25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CN41-1222/TH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39号
471039
04
26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新乡医学院
CN41-1106/R
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新乡医学院
453003
04
27
数学季刊(英文)
河南大学
CN41-1102/OI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
475001
04
08E
28
炼油技术与工程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CN41-1139/TE
洛阳市七里河063信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471003
08
04
29
矿产保护与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CN41-1122/TD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450006
08
30
中国瓜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CN41-1374/S
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450009
08
31
化学研究
河南大学
CN41-1083/O6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大校内
475001
08
32
材料开发与应用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CN41-1149/TB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21号
471039
08
3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CN41-1192/R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450003
08
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11年版10种)
1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大学
CN41-1100/N
开封市明伦街
475001
08
04、08、11
08E
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师范大学
CN41-1109/N
新乡市建设路
453007
08
04、08、11
08E
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大
CN41-1112/S
郑州市文化路
450002
08
04、08、11
08E
4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40/R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4、08、11
5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工业大学
CN41-1378/N
郑州市嵩山路
450052
08
04、08、11
6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39/T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8、11
08E
7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38/N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8、11
8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科技大学
CN41-1362/N
洛阳市涧西区西
471003
08
08、11
9
信阳师院学报(自然版)
信阳师范师院
CN41-1107/N
信阳市长安路
464000
08
04、11
10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理工大学
CN 41-1384/N
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454003
09
11
11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版)
郑州轻工业学院
CN41-1172/TS
郑州市东风路
450002
08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
新乡医学院
CN41-1186/R
新乡市金穗大道
453003
08
河南省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数量统计
类别
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备注
社科期刊
10
9
9
2011年版新增1种,出局1种
高校社科学报
5
6
7
2011年版新增1种
科技期刊
24
22
19
2011年版新增1种,出局4种
高校自科学报
6
8
10
2011年版新增2种
总计
45
45
45
总数在全国排名第13位
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分七编: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第二编 经济;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第四编 自然科学;第五编 医药、卫生;第六编 农业科学;第七编 工业技术。从2011年起由4年1版改为3年1版,河南期刊入选2008年版44种、2011年版44种,表中刊名黑体的为2011年(第六版)中文核心期刊,有5种期刊退出(蓝色)、5种期刊新进入(红色),与2008年数量相同。
其他核心期刊中的人文核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2008年版;CSSCI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核心库来源刊;科技核心为科技部主编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CSCD为中国科学院开发研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核心库来源刊,每两年遴选一次。
上一篇:公主志投稿要求
下一篇:好发的法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