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杂志科普汉服
美国杂志科普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1]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2];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3]。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4],源自黄帝制冕服[5]。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6]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7],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9][10]。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基本特点
交领、右衽、系带
基本形制
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组成结构
首服、体衣、足衣、配饰
科普科普 专业讲解什么是汉服
1.汉服不是古装
2.汉服不是汉朝服饰
3.汉服全称汉民族服饰
4.汉服包括很多种,不单只某种款式
37* “科普”(二) 齐胸襦裙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也就是说它不是指汉代的服饰,而是指汉族的传统服饰。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或年轻女生追捧的汉服都是改良版,大都按照现代人的审美加了些新元素,如闪粉亮片等等。正统汉服里的文化内涵很丰富,也有相关学者进行系统研究,我对这方面了解甚浅,所以在这儿只是浅谈小姐姐们有关穿齐胸襦裙的一些事。
其实齐胸襦裙属于早期复原错误的称呼,正确的叫法应为齐胸衫裙,不过现在还是将错就错地叫下去。它属于唐代女性款式的一种,因襦裙束在胸部以上,所以会给人一种“胸以下全是腿”的修长感,同时它也是许多女生第一套汉服的选择款式。
上襦,即小上衣,长度不会过膝盖,一般达到腰部,主要起里衬作用。春夏款大都很薄,尤其是白色会有些透,不过这并无大碍,毕竟还要穿上襦裙。这里的襦裙大致可分为一片式和两片式,顾名思义一片式指下裙是一整块长方形布料,左右两侧的最上面有两条系绳,穿着时直接将下裙缠在身上再系上带子即可。而两片式可不是分开的两片,它是缝起来圆形裙子,只是左右两侧的上段部分是分开的。穿着时先套进裙子里再提起后片的两条带子(短)并拉到胸前打结,再提起前片的的带子(长),在后背绕一圈后再在胸前缠绕。
襦裙(事实上襦裙是指上襦加下裙,是一套服饰的统称)可分为三米摆和六米摆,这里的米数是指平铺裙子时最下方裙摆的米数,并不是指束胸处的宽度。三米是偏日常的,转起圈来呈现出圆筒状,而六米摆转起来可形成一个平面型的圆,更带仙气,不过它用料也多,所以会更重。想必可以体会到这样的装束有些考验身材,对瘦瘦的女生有些不友好,而且它还是长裙,就不得不考虑滑落和被踩的隐患。
一些比山店铺更次的店铺会在襦裙两侧加魔术贴、拉链、领钩等,个人认为这改的有点儿过,已经不能称之为汉服了。那怎么办呢?古代女性会在里面穿“主腰”,类似于现在的吊带背心。对于当代女生而言,最简单安心的就是穿一件打底衣,还有就是使用“防掉神器”:一段两端带有夹子的舒紧带。其作用很简单,就是起到襦裙带子的固定和防滑作用。它的用法也很简单,就是将防掉神器的金属夹打开,扣住后片的一侧,将另一头的夹子绕到胸前夹在后片的另一侧。这种夹子的夹头一般是塑料或橡胶的,所以并不会损伤衣服。
襦裙是花样最多的地方,它可以有裙褶、布料颜色的渐变、各种刺绣等等。而外穿的大袖衫只靠刺绣,所谓大袖衫就是穿在最外面的、袖子宽大的衣服,它不保暖,主要用途是增加一下仙气感。同样只起装饰作用的还有披帛,即搭在双臂上的条带状织物,可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 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
我这人有些奇怪,因为我的审美和其他女生是差不多的,什么流行什么新款都知道,但是真正要自己买、变成自己拥有时,眼光就变了,我定是先挑素雅的或是卡通可爱的。那些亮闪闪的衣服给我以惊艳,不过要是选自己穿的话,肯定又会变成特别淡特别素的了,最简单例子就是我宿舍里那个米色水壶和最常用的绿色小狗笔袋,事实上妹妹看到小狗笔袋后都忍不住吐槽我幼稚。没办法,我对自己也很无语
2020-4-7
汉服种类图解(汉服形制小讲堂——领型篇)
各位喜爱汉服,并对汉服有了初步了解的小主们,都知道交领右衽是汉服的基本特征。
但其实还有非常多的领型,诸如曲领、圆领、直领、方领、立领、袒领、翻领。
今天,就让唐唐来带大家先认识下交领、曲领、圆领和直领吧。
不过在开始介绍之前,我还是要和一些不太了解汉服的小主们先科普一下大襟和对襟的意思,它们指的是衣襟的两种位置。
大襟也叫斜襟,指左片衣襟盖住右片,而对襟则是左右衣襟平行相对。如果把对襟穿成交领,这种穿法就是对交穿,也就是直领大襟。
衣服的“衣”,就是由交领的形象演变而来的。
交领流传最广,使用最久。从殷商到大明,三千多年里处处可见,是汉服的标志性领型。
西汉 黄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常见于汉晋时期壁画和人俑的里层衣物。
东汉 渠树壕墓 仕女图 (局部)
领口包围脖子,看起来就像高圆领。
东汉 绿釉陶厨俑
其结构可以参考新疆尼雅这件上衣。右领用系带固定在左肩,左领右衽,形成斜襟。
东汉 绢上衣
圆领又被称为盘领或团领,有推测提出圆领是由交领演变而来,但其实这两种领型早在商代就同时出现了。
殷墟这几个雕像显示出,当时中上层阶级穿交领上衣,奴隶则穿着圆领上衣。
商 带巾帽贵族玉人
商 带梏女陶俑
到了魏晋南北朝,圆领衣物常作为内搭出现,贵族和侍从都会这么穿。
北魏 礼佛图
北齐 徐显秀墓 夫妇并坐图
到了隋唐,圆领袍盛行,一直到宋明时期,圆领袍都是官服担当。
唐朝官员画像
圆领的衣领里有硬衬,领口通常用纽襻固定,有大襟和对襟两种形制。
孔府旧藏 大红色绸绣过肩麒麟鸾凤纹女袍
大襟主要是各个时期的圆领袍和明制衫袄。
南宋 圆领素罗大袖衫
明 绿地织金缎缠枝莲纹衫
对襟目前发现的实物,都是明制的短衫袄和半袖、无袖的短比甲。
明 花缎夹袄
明 月白暗花纱圆领比甲
直领以衣服中缝为界,两侧领襟平行对称,所以也叫对领。
南宋 浅褐色绉纱镶花边单衣
衫、背心、褙子和大袖都有直领的款式。
南宋 绉纱镶花边褙子
明制有男装长比甲的文物,女装只在画像上见过,所以女装直领长比甲还是存疑的。
明 黄色苏娟甲子
清 金瓶梅插画
如果平铺时两领合拢,中间没有缝隙,领口顶端呈三角形,这种情况也称为合领。
缠枝花卉纱合领单衫
孔府的花鸟披风就是合领。
孔府旧藏 花鸟披风
由于领型的内容较多,所以这次唐唐决定分成上下两期,下一期唐唐也会在近期赶出来。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于汉服的领型又有了新的了解吧?
小主们在穿汉服的时候喜欢哪些领型呢?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唐唐也会来跟小主聊天哦。
那么下次再见,拜拜~
上一篇:当代钱币收藏杂志
下一篇:研究报告是论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