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地球未解之谜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07:21

地球未解之谜论文

科学未解之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

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自身,有太多的谜题等待我们去挖掘。爱
迪生说过:
“世上一切都是迷,一个迷的答案即为另一个迷。
”哥白尼认为:
“人
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
。因此他不断探索,为了发现宇宙的奥秘而不懈奋斗,最
后提出了有划时代意义的
“日心说”

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
而未知却是无限的。

宇宙充满着谜,世界充满着谜。

关键词

探索

发现

世界未解之谜

科学研究

正文

自古以来,求知欲和好奇心一直是我们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随着
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永无止境的探索,许多远古至今存在着的难以解答的奥
秘得到了合理的、科学的解释,但随着人类认知的触角向地球的各个角落并向
遥远的宇宙延伸,许多奇怪的事物和神秘和现象接二连三地被我们发现,它又
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旧的谜题一个个解开,新的谜题一个个出现,这就构
成了我们人类的发展史。

而对于未解之谜的是是非非我们还要有质疑——在生活中,对身边的事物,
对自己看见的、听见的、了解到的事物、观点抱一个怀疑的态度,对什么事都
应该问出,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解释对吗?如果不这样又会怎样?我们还应
在生活中对这些解释进行验证考察。只有经过自己的试验成功的,正确的事物
我们才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质疑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如果我们要去质疑别人
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必须找出他人观点的错误或不完整性,质疑别人,那么自
己也要给出相应正确的解释!

发现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在接
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认知这个世界。从心底改变我们对这个
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比如人类起源于何处,人类的始祖是否来自外星球,人
体冷冻能否让人重获新生,
人体自燃现象
i

这些关于人类生命的未解之谜正
等着我们去认识和解决,
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人类才可能发展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问题的答案会一一被世人知晓。但在这之前,

必须要经过我们乃至我们子孙的世世代代的努力。人类一直在探索,不仅仅
在发现自身的秘密,也在探索着是否有天外来客。比如各种各样的外星人事
件,不明飞行物等等。如果真的有地外文明,那么他们是否也在探索宇宙,
是否友好,是否曾经到过地球。亦或是在地球上留下了蛛丝马迹等待着我们
去发现。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1947
年,
美国
爱达荷州
商人肯尼思〃
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穿越华盛顿州

Cascade
山脉时,看见
9
个不明飞行物,称其为像从水面飞过的盘子,飞
碟由此得名。几天之后的
7

4
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发现坠毁的
外星飞船,当事者发现了神秘的金属残片与烧焦的外壳。这就是进入工业革
命后第一次全面的
UFO
报告
ii
。其实,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查出不明飞行物
的真相,但有大部分是人为的,只有少数原因不明。所以,真相没有大白!
一些学者指出,飞碟现象在许多方面与已知的基本科学规律不符,在解释这
种现象时理论上所遇到的困难是它至今未能为现代科学家所承认的主要原
因,但不能因此就轻易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直到现在,仍然有人不断地发
现,探索,力求找到真正的答案。

科学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不同的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出科学发现的过程
模式

从客观任务出发,给出五阶段论模式:首先感觉到某种困难的存在;
认清
问题是什么;搜集资料、进行分类、建立假说;接受或抛弃实验性假说;做出
结论、进行评价
iii
。简单来说,这种模式即为提出问题——确立目标——建立假
说——论证假说——评价假说。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千百年
来,自然界中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和种种科学谜团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去研究
和探索,可以说没有这种“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就没有我们这个不断发展进
步的社会。人类是需要一种信念和精神的,而这对从事自然科学的工作者尤为
重要,它直接决定着他们在科学研究中能否取得突破的进展。所以我们大学生
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都要脚踏实地,
戒骄戒躁。

科学探索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
们必须用科学探索的精神去探索人类世界与外太空的未知事件,我们必须用科
学探索精神去创新去寻找我们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的环境,我们必须用科学探
索的精神去让我们人类变得更加的强大。科学探索精神是集质疑、发现、创新

于一体的精神。科学创新精神是我们社会的发展,文明进步的基本精神所以我
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的有活力,我们的人生
才会更加的精彩,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的充实!

除了具有科学创新精神,我们大学生还应具有实践精神。对问题的看法和
认知应从多方面去进行。在制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以后,再准确的去操作,准
确的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在学习了世界未解之谜这门课程以后,我
们对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都有所变化。认识到世界上尚有如此多的问题正待解
决,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从多方面培
养自己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精神,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就要认真努力去改变,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就应该及时解决。我们应该培养探索与质疑的精神,理性和
实证的精神,诚信和严谨的精神,负责与奉献的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是科学
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保证,是人类灵魂的升华,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我
们应当在学习过程中刻意要求自己,把这些精神发扬到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环节。
让严谨求实成为自己工作、学习态度,秉持这种态度,直到它成为自己的一种
习惯,那么,我们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也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我们大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要用心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才能发现兴
奋点,捕捉到灵感;要耐心的准备和查阅资料,并反复的阅读和修改,才会得
到理想的成果;同时,要虚心请教于人,才能不断开阔自己的思维和视野,使
自己得到进步。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不仅可以登月球,访火星,下深海探秘,而
且可以分裂原子,释放巨大的原子能;可以改变生物的基因,进而改变物种;
可以克隆动物,甚至人类本身。然而至今为止,未知的自然之谜不减反增,自
然界的种种诡异、难解难分的现象仍然困惑着人类。因此,目前人类的科技水
平在神奇博大的自然和浩瀚的宇宙而前,仍显得苍白无力,许多难解之谜,许
多奇怪的现象,仍在我们的知识之外,视野之外,能力之外。所以面对这个浩
瀚无垠的宇宙,有太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谜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素
质的修养,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往科学家、哲学家的梦幻,如今都在慢慢的变为
现实,我们应该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界潜在的能量和力量。我们要始终相信只有
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所以,这些未解之谜在未来也是有破
解的可能,它将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动力、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i
《世界未解之谜大全》

赵燕飞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1-9-1

ii
百度百科
UFO

iii
《我们是怎样思维的》

约翰
-
杜威

新华出版社
2010-1-1

《地球未解之谜》的读后感1000字

《地球未解之谜》的读后感1000字

从“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到“地心说,从哥白尼的曰心说”,再到人类所能触及和目睹的浩瀚宇宙。人类的视野正向未知区域延伸,然而我们却对我们的地球,还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当读完《地球未解之谜》之后。我突然发现,人类的好奇心和对未知强烈的探索愿望。我想或许也正是这种欲望,才是真正的动力。

这本书收录了大量的图片,配上详细的语言注解,使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起初喜欢看这本书,是由于这里面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使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例如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因其在数百年来发生了许多海船和飞机神秘失踪的事件。仅近三四十年,就有100艘船在这里被吞没,然而令人百思而不得费解的是,海事发生后,这里竟然找不到任何残片,水面上连点滴油星都找不到。使人感到一丝寒意。而这里又被称之“魔鬼三角区。”

由于科学技术还未成熟对“百慕大三角”的这一现象,虽然有种种推论,但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或许这便是它的特别之处,给人一个想要解开,却一时间难以解开的谜题。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的思维会随着实践而趋见成熟。”这是有一定道理。

后来,我找到了喜欢这本书的更深的一层原因,那就是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深深的折服。

在秋鲁西南部纳斯卡谷地上,有许多深0。9米,宽15厘米至数米的巨大图画,便是震惊世界的“纳斯卡巨画”,这些画囊括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栩栩如生。然而是谁创造出这些硕大无比,气势磅礴的地上图画?这个美丽而神奇的谜底,或许要等到我们的.子孙来揭开。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人类在试图解开地球之谜的同时,又凭空给后人留下许多谜团,令人莞尔。或许他们并不是故意的,只是在文明传承之时出现了一丝漏洞,而正是这些当时不起眼的漏洞,在几经波折后宛如冬季的黄河断流一般,失去联系。由此可见,人类文传承的艰辛是多么巨大,稍有不甚,“玛雅文明”的消逝便会再次重蹈。

而今,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时,我突然明白,这不仅仅是单纯的阐述,更纪录了人类历史在这颗充满活力的蓝色星球的进程。

就拿我国来说,在灿烂的华夏的五千年文明中,无数先哲和风流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物质和文化宝藏。在这些定期后面却留下许多令世界人民震惊的谜团。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昙花一现的阿房宫,被喻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神秘莫测的敦煌高窟,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由简到繁,散发着人类智慧的气息。

这部书集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的神秘莫测,更展现出的是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也正是这部书的精华所在。

在面对各种“地球之谜”面前,人类敢于探索,即使负出昂贵的代价也绝不放弃。正如著名作家海明威所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使人类的身躯在地球面前微不足道,但人类可以拥有超常的智慧和意志,这些是不可磨灭的!

一本《地球未解之谜》让我懂得太多,科学的神奇使我叹为观止。求知的欲望也自此被慢慢地点燃。

地球十大未解之谜

地球十大未解之谜,其实不止十大。但是今天笔者(科学论证丛书《我是什么?》作者)要白白送给你被世人的无知冲昏头脑的真知识,就是“创造地球最大之谜就是为了人”;
天书《圣经》诗篇8章3~4节,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世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人虽然亏欠了神,神的爱从来没离开过人,在未回归永恒世界的原点之前,为适应自己作成的血气的人,第一个属地的亚当后裔肉身顺利地活着,领受第二个属天的亚当──耶稣基督神性的再造就。专为人类搭配上低能量的第三次元物质世界;
太阳系中,地球又恰好处于一个适中的位置,太近太远都不相宜。如果地球距太阳近一些,如水星和金星,则太热,任何生物都不能存在;如果地球距太阳远一些,如火星,其表面永远处于冰冻状态,则太冷,人就不能活。
  地球的自转公转周期长短、转速快慢也正适中;以自转周期而论,如周期太长、自转速太慢则其向阳面长期暴露于日光之下,灼热如火(摄氏400度以上),背阴面则长期不见阳光,酷寒似冰(摄氏负173度)。如自转周期太短、则因转速太快,地面的风速将造成灾难,例如木星的自转周期为10小时,其表面风速即达每小时2000公里以上,则海水将大量向赤道一带集中,低纬度地区将有大片陆地被海水淹没,剩余的陆地也将受到强大的潮汐浪涛冲刷,百物不生。高纬度地区则将有大片海床变为陆地,由于缺水,大片陆地将变为沙漠,令人闻之色变。
  地球之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并不一致,有约23度半的倾角。此倾角如太小,地上将无四季寒暑之分。如果倾角太大,则季节温差将过分剧烈,而且大部分地区将是夏季永昼,冬季永夜,无法适应人类生存。
  地球的周围有相当强的磁场(据控测,并非所有星球都有同样的磁场),可使地面生物免受太阳粒子流的伤害,并在大气层的高空形成一电离层。大气高空的电离层和臭氧层对来自太空的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否则,过量的电磁波将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大气层虽能屏除绝大部分的电磁波,但却容许可见光通过。须知可见光也是电磁波段,是宽广的电磁波谱中极为狭窄的一个波段。由于人的视觉细胞对这个波段敏感,乃成了可见光。频率高于或低于这一波段的电磁波则一概不能为人的视觉细胞所接受,故不可见,但其为电磁波的本质与可见光并无两样。大气层对一般电磁波有如一堵难以穿越的厚墙,而唯独对可见光却如明净的玻璃,网开一面,畅通无阻。这在地球物理学上称为“可见光窗口”。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因为没有这一奇特的窗口,大气层将对所有电磁波一视同仁,一概隔绝,则地面将成一片黑暗世界,不见天日,一切生命现象将一概化为乌有。
对于频率较紫光略高的紫外线,大气则只将其大部分吸收,却容许少量通过,这一点也有重要意义。过多的紫外线会伤害眼睛和皮肤,并引起癌变,但少量紫外线则人体所必需。否则,人体的固醇类将不能转化为维生素D,因而导致软骨病,而且儿童也不能正常发育。近年来由于过量使用人为的氟烷化合物(冷媒),以致臭氧层受到污染破坏而出现破洞,于是人类健康立即感受威胁。足见地球生态环境平衡状态之精细及不容恣意干扰,是人类智慧所无法设计,更是无法自然凑巧能形成的。
地球表面为一层大气所包围,位于地球外20~25公里的空气上还有臭氧集中的平流层。这层大气既为生命所必需,又为地面生物提供良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大气,来自太空的陨石将像超级炮弹一样,将地面的一切毁坏净尽。因有大气保护,绝大部分陨石尚未落地之前就已焚化消失。由此所产生的细微粉尘,则恰恰使直射的日光受到一定程度的散射。这一散射对人的视觉非常重要。它不但使天空呈现明亮美丽的蔚蓝色,而且使地面的光照变得柔和均匀,使人获得均衡的视觉。否则,地面景物在强烈的直射阳光下,明暗对比将过分强烈,难以形成清晰的视像。天上则除眩目的日光和刺眼的星斗之外,整个天空背景无论昼夜都将是一片漆黑,既无苍穹碧落,也无良辰美景,举目所见,唯有黑白分明。
  大气层对地面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温室效应,可使地面温度保持和暖而且稳定。同时,一定强度的大气压力是使地面水在常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必要条件,故大气层的厚度必须适中。如果大气层太稀薄,保护作用不足,地表热量易散布流失,以至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而且气压太低,将使地面水在常温甚至在低温下即持续沸腾不已,直至全部气化而消失,地面所有动植物均将因缺水而死。反之,如果大气太厚重,则过高的气压非人和动物所能耐受,而且过强的温室效应,也将使地面温度持续上升而危及动植物的生存。
  为满足生物对空气的需要,生命所需的地球基本条件表层氧的水平始终保持在非常狭窄的参数内,人类接触的大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组成也必须调配得当。氧气为多数生物所必需,氧太少,生物将窒息;氧太多,亦对生物有害。故必须用其它不活泼的气体将氧气稀释成约21%的水平。地球表层氧若高于25%会自燃;且过强的氧化作用将使地面成为一片火海,甚至金属也会燃烧。若低于15%人类生命会窒息。
  地球大气的五分之四是氮气,它除了能将氧气稀释之外,在逐渐转为固体化合物之后,又是植物最主要的营养来源,也间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如以其它惰性气体代替氮来稀释氧气,则所有动植物均将因不能合成蛋白质而通通灭绝。除氧和氮之外,大气中还必须有适当浓度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太少,则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势必枯死,动物因无碳水化合物为食,也不能生存。如二氧化碳太多,也将使动植物不能呼吸。且二氧化碳有很强的温室效应,过量也将使地面温度失控。
  就目前所知,在太阳系中,并无任何其它星球具备与地球类似的大气层。水星和月球一样,因其重力太小,现在已无任何空气存留。金星大气则过于浓重,其气压相当于地球之90倍,这样高的气压,显然非人类所能耐受。且其二氧化碳的含量高达90%,又有浓烈的硫酸雾,其酸度可侵蚀金属,更不必说生物了。火星大气中几乎没有氧和氮,二氧化碳则占94%,完全不适合动植物呼吸。木星和土星大气之表层则90%以上为氢,其余为氦,稍向深层则有甲烷、乙烯和氨等,都是有毒气体。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大气成份尚未完全确定,估计除氢和氦之外,尚有更多的四烷和氨之类。冥王星之大气主要为氖和甲烷构成。总之,所有这些星体的大气一概不能容许人类生物存在。
  地球上的物质都是热胀冷缩,但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低于摄氏4度时反而膨胀,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若按常规热胀冷缩原理,就该从下至上结冰,那水生物就无法活着。是谁“为了保护活物的生命设计了‘反膨胀’?”稍有思维力的人都不会说:这是“自然选择”,巧合而已!
  质子与电子数目相等的精确误差10的37次方分之一,否则宇宙的电磁力就将克服各种引力,使星体不能形成。
质子与电子的重量比是1:1,836,科学家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此比率,只知道如果差异小,就无法形成必要的分子,就没有化学,没有生命。
  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永远都在解决的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物质的最微观本质是什么?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轻子-传播子……。其实,正如数学中的小数点后的数字,可以永远写不完一样,“物质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也是永远没有答案的!这是正规的权威科学家的断言,决不是人们随便就能看到的那种、传了150多年的街谈巷议的童话。
  休罗斯(Hugh Ross)写的书,有一段是讨论地球的 33个特性,来估计这些都刚好适合有生命的机率是多少,结果是 10的 -42次方。他也估计宇宙中最多有 10的 22次方个行星。所以在全宇宙有一个适合人类肉体生命的行星的机率是 10的 -20次方。
但是宇宙全部的原子有10万个,维持血肉生命体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却均匀地集中分布于地球之上。
物理学家发现,宇宙间的4种基本力有确定的强度:引力、电磁力、强原子核力和弱原子核力,它们中间任何一种力的强度与现在稍有不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物质对反物质的略微超过、离心力完全抵消向心力、宇宙中所有星球都在旋转,各自的引力、离心力和转速都不同,却井然有序。
  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月球、太阳系中,使我们赖以存活的特性,如:地球表面的温度、重力、一天的长度、一年的长度、地轴的倾斜、月球的引力与周期、大气的质量与成份、地球表面的成份、以及陆地和水的分布,这些都不能出差错,我们才可能活在这儿。这一切同时发生的机率非常渺小,要想在宇宙中找到适宜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几乎不可能。这矛盾着却有统一的现像,不论科学发达到多高的程度,人类都是无力设计的,决不可能自然形成的巧合。
  你即使把最好的打字机交给一个不识字的盲人去敲打,不管他多么勤奋不懈,也只能打出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决不可能打出一篇学术论文;同理,你即使把全部必要的数字、符号、字母都交给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去随意拼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拼出一部高等数学。如果所有的素材尽是这类毫无意义的东西,不管你怎么选择也无济无事。所以人们应该醒悟,不要再跟着随大流走入死胡同了。
  如同我们吃的菜,要加多少食盐,少了没味,多了不能吃。现今医学发现,人一天只能吃一啤酒瓶盖盐,多了就会引起血管硬化,这是医学基本知识、涉及人类生命的大事,人人都应该知道并实施的。但是现今年龄稍大的人谁不血管硬化? 我们天天吃菜,天天烧菜,一点盐都配不好,而这么大的地球,给人用的空气及全备的各样条件却调得如此恰当,是否会愚蠢地说:“自然会如此凑巧地形成”呢?
  但是造物主创造这么大、这么多的天地万物,天书《圣经》篇幅只占五分之二,造天造地造地球万物的五天中都只略略一语,而造动物和人占了五分之三;造这么多类动物和只一种人的第六天中,单造人却占四分之三的篇幅,而显得认真,详细,极为重视,可见造物主创造地球上的万物又都是为了人。

上一篇:青春文学哪里发表

下一篇:杂志媒体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