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岩石学报2016

发布时间:2023-12-10 14:15

岩石学报2016

答案是肯定的,《岩石学报》的相关收录如下: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16)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

EI 工程索引(美)(2016)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卫星在轨道里的运行方向怎么和地球自转的方向不一致?

轨道倾角大于90度的卫星运行方向就是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这种轨道叫“逆行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就属于逆行轨道。

地球每天自转一次,使日出和日落成为地球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从46亿年前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如此,直到世界末日——很可能是太阳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并吞噬了地球,但它为什么会旋转呢?

地球是由围绕新生太阳旋转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圆盘形成,在这个旋转的圆盘中,尘埃和岩石碎片粘在一起形成了地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Smadar Naoz说:随着它的成长,太空岩石继续与这个新生行星相撞,产生了推动它旋转的力量。

由于早期太阳系里所有的碎片都以大致相同的方向绕着太阳旋转,这些碰撞也使地球以及太阳系里的大多数其他东西——向那个方向旋转。但是为什么太阳系一开始就在旋转呢?太阳和太阳系是由一团尘埃和气体由于自身重量而坍缩而形成的。大部分气体凝结成太阳,而剩下的物质进入周围形成行星的圆盘。在坍塌之前,气体分子和尘埃粒子到处移动,但在某一时刻,一些气体和尘埃碰巧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移动了一点,使其旋转。

当气体云坍缩时,气体云的旋转加速——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把胳膊和腿塞进去时旋转得更快一样。因为没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物体慢下来,一旦物体开始旋转,它通常会继续运动。在这个例子中,旋转的婴儿太阳系有很多角动量,这个量描述了物体持续旋转的趋势。

因此当太阳系形成时,所有的行星可能都在同一个方向旋转。然而今天,一些行星在运动上有了自己的自旋。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反,而天王星的自转轴呈90度倾斜。科学家们不确定这些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但他们有一些想法。

但事情也变慢了,当太阳形成时,它每四天绕轴旋转一次。但是今天,太阳旋转一次大约需要25天,它的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减慢了旋转(也就是角动量损失了)。即使地球自转减慢,来自月球的引力以一种稍微减慢地球速度的方式吸引着地球。

2016年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上的一篇关于古代日食的文章显示,在过去的2740年里,地球自转减慢了大约6个小时,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只有1.78毫秒。所以,虽然明天太阳会升起,但可能会晚一点。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在编职工35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67人,正高级工程师2人,具博士学位人员192人,具硕士学位人员40人,科技人员中具博士学位人员占71%,正高级职称人员占25%。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7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10人、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中国科学院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7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刘丛强、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刘丛强、陈玖斌、代立东、冯新斌、胡瑞忠、季宏兵、李和平、李晓峰、李心清、刘耘、刘再华、倪健、漆亮、宋谢炎、万泉、吴沿友、肖保华、张宝华、张飞武、钟宏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丛强、冯新斌、胡瑞忠、刘耘、王赟、肖化云、钟宏 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设有4个基本研究单元,包括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所基本研究单元: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455项(新增项目128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课题4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1项,科技惠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10项、重要方向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院地合作项目5项等。 2014年,地化所共发表论文382篇,其中SCI论文187篇,CSCD论文及其他195篇;出版专著2部;新申请发明专利20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胡瑞忠研究员团队获得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黄智龙研究员“关于内蒙迪彦钼矿的找矿预测成果”获得201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一等奖、云南羊拉铜矿和云南炉坪铅锌矿找矿成果均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二等奖。2013年,地化所共有在研项目455项(包括新增项目12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课题3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1项,科技惠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10项、重要方向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院地合作项目5项等。 2013年。地化所共发表论文341篇。其中SCI论文194篇,CSCD论文及其他147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8项;“湖泊底泥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地化所共有在研项目418项(包括新增项目133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课题7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2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3项。 2012年,研究所共发表论文334篇,其中SCI论文135篇,CSCD论文199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专利3项;“大陆岩石圈伸展与成矿研究”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云南澜沧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立体定位预测与增储研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贵州省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综合勘察快速定位预测与示范”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 《矿物学报》 《矿物学报》创刊于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联合主办,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是中国最有影响的矿物学专业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矿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矿物学研究现状综述和动态分析等。 该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源期刊,先后被《中国地质文摘》、《中国物理文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以及美国的《CA》收录,并加入了“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结果,该刊获得了2001、2002、2003、2007、2008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被评为2008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ActaGeochimica 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中国地球化学(英文)》创刊于1982年。刊物编委会决定由2016年第一期起,将期刊名称改为ActaGeochimica《地球化学学报(英文)》。 该刊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年代学;有机地球化学、宇宙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岩石学、矿物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岩矿测试新技术、新方法。 《地球与环境》 《地球与环境》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为一份报道中国国内外地质地球化学最新研究进展的情报刊物。1997年,转为报道中国地质、地球化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学术性期刊。2004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更名为《地球与环境》,更名后的新刊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其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为依托,报道中国环境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发展动向和新技术新方法,促进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该刊主要报道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球大气-生物-土壤-水-岩石圈层之间物质运移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人类、生态系统和地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涵盖的主要学科: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气象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古气候与古环境,环境与健康。该刊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源期刊,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以及“北京人天书店”。

水利类工程杂志有哪些?哪些为中文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人民黄河、人民长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水利水运科学研究等等

唐朝生的代表性学术论文:

英文Tang, C.S., Shi B., Cui, Y. J., Wang, D.Y. Tensile strength of fiber reinforced soil. Journal of Materials for Civil Engineering, 2016,04016031Tang, C.S., Wang, D.Y., Shi, B., Li, J. Effect of wetting-drying cycles on profil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oil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conditions. Catena, 2016,139, C.S.,Pei X.J., Wang D.Y., Shi B., Li J. Tensile strength of compacted clayey soil.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5, 141(4): W.F., Ju W.M., Hai S.P., Ferguson G., Quan J.L.,Tang C.S.,Guo Z., Kong F.H. Satellite-Derived Sub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48(20): H.H., Zhang C.C.,Tang C.S.(corresponding author), Shi B., Wang B.J. Pullout behavior of short fiber in reinforced soil.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14, 42: C.S.,Shi B., Cui Y.J., Liu C., Gu K. Desiccation cracking behavior of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layey soil.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12, 49(9): C.S.,Tang A.M., Cui Y.J., Delage P., Schroeder C., De Laure E. Investigating the Swelling Pressure of Compacted Crushed Callovo-Oxfordian Argillit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2011, 36(17-18): C.S.,Tang A.M., Cui Y.J., Delage P., Schroeder C., Shi B. Study of the hydro-mechanical behaviour of compacted crushed argillite. Engineering Geology, 2011, 118(3-4): C.S.,Shi B., Liu C., Suo W.B., Gao L.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hrinkage and desiccation cracking in thin clay layer.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1, 52(1-2): C.S.,Cui Y.J., Shi B., Tang A.M., Liu C. Desiccation and cracking behaviour of clay layer from slurry state under wetting-drying ma, 2011, 166(1): C.S.,Shi B., Gao L., Daniels J. L., Jiang H.T., Liu C. Urbanization effect on soil temperature in Nanjing, China.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1, 43(11): C.S.,Shi B., Liu C., Gao L., Inyang H.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esiccation cracking behavior of soil layer during dry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for Civil Engineering (ASCE), 2011, 23(6): C.S.,Cui Y.J., Tang A.M., Shi ment evidence 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behavior of clayey soils. Engineering Geology, 2010, 114(3-4): C.S.,Shi B., Zhao L.Z.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of fiber reinforced soil.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10, 28(1): C.S.,Shi B., Liu C., Zhao L.Z., Wang B.J.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surface shrinkage cracks in clayey soils. Engineering Geology, 2008, 101(3-4): C.S.,Shi B.,Gao W., Chen F., Cai Y. Strength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hort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and cement stabilized clayey soil.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07, 25(2): Y.J.,Tang C.S.,Tang A.M., Ta A.N. Investigation of soil desiccation cracking using an environmental chamber. Rivista italiana di geotechnical, 2014,1: K.,Tang C.S.,Shi B., Hong J.J., Jin F.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a clayey soil using a micropenetrometer.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4, 73(3): J.H.,Tang C.S.,Shi B., Gao L., Jiang H.T., Daniels J.L. Effect of ground covers on soil temperatur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Environmental & Engineering Geoscience, 2014, 20(3): C., Shi B., Shao Y.X.,Tang 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on slope stability.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3, 72(3-4): C.,Tang C.S.,Shi B., Suo W.B. Automatic quantification of crack patterns by image ers & Geosciences, 2013, 57: C.,Shi B.,Tang C.S.,Gao L. A numerical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of underground temperatures under Urban Heat Island.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1, 46: C., Shi B.,Tang 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porosity by image processing, geometric measurement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application on SEM images of clay d Clay Science, 2011, 54: B.,Tang C.S.,Gao L., Liu C., Wang B.J.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on soil in Nan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2, 67: L.,Shi B., Zhu Y.Q., Wang K., Sun Y.J.,Tang C.S.A distributed soi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based on BOTDR. Optica Applicata, 2011, 41(3): L.,Shi B., Zhu Y.Q., Wang K., Sun Y.J.,Tang C.S.A distributed soi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based on BOTDR. Optica Applicata, 2011, 41(3): Y., Shi B., Charles W.W. Ng,Tang of polypropylene fiber and lime admixture on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clayey soil. Engineering Geology, 2006, 87(3):230-240. ,唐朝生, 施斌, 崔玉军.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缓冲回填材料的收缩特征.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7):1192-1200.[EI]唐朝生, 崔玉军, Anh-Minh Tang, 施 斌.膨胀土收缩开裂过程及其温度效应. 岩土工程学报, 2012,34(12):2181-2187. [EI]唐朝生, 施斌. 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征.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9):1376-1384.[EI]唐朝生,崔玉军,Anh-Minh Tang, 施斌.土体干燥过程中体积收缩变形特征.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8):1271-1279.[EI]唐朝生, 顾凯. 聚丙烯纤维和水泥加固软土的强度特性. 土木工程学报, 2011, 44(S2):5-8.[EI]唐朝生, 崔玉军, Anh-Minh Tang, 施斌. 重塑COx泥岩在饱和过程中应力应变的演化规律.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8):1166-1171.[EI]唐朝生, 崔玉军, Tang Anh-Minh, 施斌. 高放废物处置库中COx黏土岩回填材料压缩特性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1): 2459-2465, [EI]唐朝生, 施斌, 高玮,刘瑾.纤维加筋土中单根纤维的拉拔试验及临界加筋长度的确定. 岩土力学,2009, 30(8): 2225-2230. [EI]唐朝生, 施 斌, 王宝军. 基于SEM土体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岩土工程学报, 2008, 30(04): 560-565[EI]唐朝生, 施 斌,刘 春, 王宝军. 粘性土在不同温度下干缩裂缝的发展规律及形态学定量分析.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05): 743-749. [EI]唐朝生, 刘义怀, 施 斌, 蔡 奕, 朱友群. 新老路基拼接中差异沉降的数值模拟分析.中国公路学报, 2007, 20(02): 13-17. [EI]唐朝生, 施 斌, 高 玮, 蔡 奕, 刘 瑾. 含砂量对聚丙烯纤维加筋粘性土强度影响的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S1): 2968-2973. [EI]唐朝生, 施 斌, 蔡 奕, 高 玮, 陈峰军. 聚丙烯纤维加固软土的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2007, 28(09):1796-1800. [EI]唐朝生, 施 斌, 刘 春, 王宝军. 影响黏性土表面干缩裂缝结构形态的因素及定量分析. 水利学报,2007, 38(10): 1186-1193. [EI]

上一篇:高校财务相关杂志

下一篇:消费导刊投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