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下现成论文
浅谈天下现成论文
关于天下家国的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是关于天下家国的论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仰长天而苍苍,目灵地而幽幽,宇宙浩瀚茫茫然!
盖闻盘古开天地,造万物生灵,习性而生。人猿伊始,智弱力微,难宰万物,着树衣而猎,茹毛饮血,群以母系栖于穴。尔后有巢构木、燧人取火、后稷稼穑,故仓季造字会意象形,释家意,乃为多人居于穴也。今意已演,内涵犹存;母系已邈,然血缘亦为家之纽带焉。
古之母系,群居为家,联之结盟,推贤为酋,呼之部落;酋部相残,弱肉强食,大而一统,强酋威众,独行王者之道,是为国焉。诸国鼎立,为天下象也。
由是,家者,国之基也;家国,乃天下之魂也。
大学语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妙哉,家国天下,超迈旷达,贵为先圣义高风雅之伟思焉。
斗转星移,今国人立世,欲承华夏之文明,享盛世之太平,当树家国天下之情怀,笃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实,则家兴国强,民诚君圣焉!
窃以为,天下者,亦国亦普世。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昔之天下,帝施皇权,辖之疆域;然辛亥鼎革,新旧调和,中西互参,华夷间隔之天下,亦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家国仍在,天下复归。
辩而析之,古国文明已将家国同构与天下一体连缀,家亦国 ,国亦家。家国天下四字提携,其乃文明构想,亦政治抱负矣;兼容微观宏观,并蓄人文自然;曲连勾通,高明而通俗,旷达然亦微焉,堪为华夏神州开疆拓宇、成家立国之宏伟实践。今之细韵,彻古彻今,品位悠深,浑然勾连世界与小我,统贯身心与家国,其胸怀,其意境,其指向,正为家国天下莫属。
呜呼, 日升日恒,苍穹之下,芸芸众生,布衣多聚,王者几何?。圣主贤明,民之幸焉;昏君当道,民之灾焉。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众居家宅当思邦危,勤王事当躬于行,食烟火应达致天下。高德义举,善之善者也!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滚滚红尘,心邪岂能修身,何以齐家?......君若漠然视之,则万事皆空焉!
夫君子行,俭以养廉,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心、修身、齐家......当崇关学天人合一之精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德正其心而坦,修身养性而良,铭训齐家而兴,集聚治国之基因,则政通人和天下平。
家国天下,时空四延,天生地养,具象有形。家承国体,国卫家安;有国无家尚可,有家无国则亡;家国相举,天下平盛。泱泱中华,仁人志士,当思忧患,近则身家,远则天下,立心建树,高义而为,乘汉唐雄风,再立华夏不朽之伟业。
求大学生“纵论天下事”论文,3000字往上
经济危机下,在全球经济每况愈下时,中国却逆势而上,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受关注,西方国家迫切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动力,更希望中国成为世界的中流砥柱,带领世界走出危机,我们中华儿女更需要了解中国,这延续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能否在我们手中续写,我们未来壮大的障碍和优势到底在哪里?
显然,为什么要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源于我们对自己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因此,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既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然而,在公众、甚至是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模糊或者极端的认识,有认为一好百好的;也有只看问题,把现实说得一无是处的。这些看法势必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态度,进而对这个国家的前行发生作用。大萧条时代来临了。这是一个令人无法忘记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想起来就感到战栗的记忆,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噩梦的时代。一场世纪灾难来临了,直接把整个世界经济带入百年不遇的剧变中。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与伤害程度,几乎已经到了令人谈"危"色变的地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当华尔街刮起的风暴愈演愈烈,席卷全球;当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这些百年历史的金融帝国接连轰然倒下,华尔街人人自危。
人们在奋力自救的同时,也在紧张地搜寻救世主。到底谁是救世主的候选人?美国,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中国的呼声如此之高。中国以在经济危机中独当一面的风范,塑造了大国形象。此时的中国,坐拥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局,世界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们盼望,这个已经延续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能成为抵御风暴的中流砥柱,引领世界走出危机。
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并能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是否真的正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地带?在世界眼中,中国到底制造了什么样的谜团,谁能破译当代中国基因?中国国情的真相是什么?最先进与最落后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中国发展有着怎样的本土化轨迹?
世界和中国都在探寻答案,试图寻找一个可以鸟瞰中国的角度。
以往我们提到国情时,往往说: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但今天,一句话已经远远不能描述出中国的基本国情。
国情既是绵长的历史叙事,也是宏大的纪实诗篇。13亿人心中,有13亿个国情的版本。处于不同阶层
的人们,因为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会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中国国情。
学者往往俯瞰中国国情,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站在宏观的视角,为我们全面刻画中国国情。
经济学家樊纲:中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体制转轨国家,它面临着两套问题:在发展中,贫穷落后,低收入人群占全部人口的80%,所有不发达国家的问题全都有,如国有企业,行政手段管制,计划经济,腐败,法制不健全等。其中,贫富差距背后最重要的一个是腐败问题,另一个是农业社会转型问题。
和别的国家比,我们国情非常独特。中国的任何成就除以13亿,成就是很小;问题乘以13忆,问题是很大的。
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光宇:人口多底子薄,这是最核心的国情,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定的。比如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重点城市,他的各方面的经济水平指标,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这是第一世界的;第二世界,像江浙一带,大部分的省会城市,较富有的一些,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但差不多;第三个是贫困地区,县级市;第四个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
作家梁晓声:中国国情有几个数字是相当重要的,第一个数字就是说中国已经拥有了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二个数字是说我们现在的人口统计是13亿。
作家张胜友:中国的基本国情,表面上来看,是在改革开放的调解下,社会分层化,多元化。社会在财富拥有的水平上、消费模式上,都阶梯化、阶层化。这是一个竞争性社会必然的一个格局。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基本国情就是,与西方相比,在社会利益上,财富上,受教育水平上,社会遵从方式上,程度上,这个分层结构的模型,跟西方现代化社会相似阶段的模型差异在哪?
中国前驻日外交官唐淳风:我们国家真的很伟大。比方说我们长期引以为自豪的,一谈起来必然跟人家说,我们这20几年,我们这30几年,我们的GDP涨了几倍,我们的财政收入、贸易增长了几倍。从综合的角度来说,还有很多很多的发展,例如人的生命49年是三十几岁到现在06年基本上达到72岁。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中国国情就是,中国是改革开放以来,92年以来,经济发展特别快,世界上产生了一系列的,中国经济发展,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系列重大的机会,和一系列重大的新的矛盾。
与学者相比,普通老百姓对国情的阐释多从自己生活的一个切面出发,具体到他们的切实感受。
某超市顾客:希望工程是中国的一项公益活动,目的是通过援助资金、物资,帮助落后地方建校办学,多年以来,援建希望小学近万所,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学。在北京郊区延庆县,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现在刚刚依靠捐赠喝上了牛奶。
某大学学生:大学生就业难是很严峻的中国国情。我们也在很努力地找工作,可是很多人还是找不到工作。我不想一毕业就啃老,但我也不想在校园里躲一辈子。
80后白领:作为一个80后,刚毕业两年,无房无车,正在向自己所向往的中产阶级生活努力的人。我想说一句,大家脑子要清醒,千万不要被人利用。房子买不起,至少我还租的起。车子买不起,至少我还能坐公交。吃不起牛排,至少我还能吃米饭。国家稳定,大家才有钱赚,生活才能有盼头。要是真是乱起来了,像伊拉克,阿富汗那样。生活就更没盼头了。
农民工: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国情。谈谈我自己吧。我们公司的人很好,经常把能卖钱的东西给我,一次有个女孩还给了我一件衣服。每次在我们这里做事,有水喝,有时候还有好烟抽。我最怕的就是生病,哪怕是感冒发烧,最想的就是儿子能考上大学,母亲身体能好起来,最愉快的日子就是吃了饭跑到小卖铺去看电视。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获得空前的财富与发展潜能,空前融入世界,并受到世界的尊重。但我们也空前
面对着缺乏经验的空白、矛盾和冲突。不论是变革过程的理性保障、社会安定,还是变革目标期望的新制
度创建,都需要认清我们的国情。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经验往往都是片面的,生存地位也是有局部性的。我们需要在各种理性的、情感
的以及文化认知基础上,剥茧抽丝,深度剖析中国国情。
法国大文豪雨果当年曾经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认为中国是缺少变化的国家。德国大名
鼎鼎的黑格尔也这样评价中国:"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议论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
面。"
但今天,没有人认为中国是一成不变的,变化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特征。
20多年前,美国人阿尔文o托夫勒的一本书《第三次浪潮》,为我们描述了未来社会的大变革,这给
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冲击。但今天,阿尔文o托夫勒面对中国的巨变,感叹所有的变化
超出了他的预测范围。他说:没有人能够想象中国的崛起。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变化如此迅速地降临。
没有人能够精确地预测未来。主流的预测在不断地变化。
1961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低达-27.3%,到2008年,即使世界遭遇世纪灾难金融风暴,中国仍保持了
9%的高增长率;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亿人,到1969年已达8亿人,今天我国的人口有13亿多;
150年前,德国人李希霍芬乐观的预言,"山西煤炭资源可供世界二千年之用。"今天,最富足的煤炭
,仅供中国百年之用;
自1985年专利制度建立以来,我国专利的申请量以每年20%的速度连续增长;
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一位乡长致信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
险",当地农民负担如"泰山"。2008年,中国政府对农民进行粮食、良种等补贴已有4年,全面免除农业税
已经2年;
1996至2006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净减少1230万亩耕地;
淮河有歌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
马桶盖。"2006年,青海省实行"人退湖进"政策,青海湖的环境发生很大改善,一位老人还发现了绝迹多
年的湟鱼,这种鱼十年才长半斤。
胡鞍钢,一位关注中国国情的中国学者,几十年来,他研究中国国情的文章和书籍摞起来,已经比他
的个子还要高。他对自己的国家有过这么一段感慨,"年岁越大,所知越多,却对中国国情的复杂性表示
了诚挚的尊重、诚实的敬畏。研究国情就如同读一部天书,天天读,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也读得不是很懂,
知之不多、也知之不深,因为中国太大、太复杂,它不仅每年在变化,每天都在变化。"
无论历史身处哪一个低谷,总有高坡出现,而中国就是历史的一个高坡。它以从容不迫的发展态势,
为世界做出榜样。当其他国家还在收拾残局时,中国却在享受盛宴。此时的盛宴不是标榜中国有多么繁华
和喧嚣,而是彰显中国出色的危机预防力及传递给世界的信心。
2008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改变了前几个月一路下滑的颓势。在消费
领域,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7年增长21.6%,2008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达
到17.4%。2008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经济增长量,而人们期待中国将在2009年贡献一半左右
的增长量。
全球经济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出现了集体噤声,尤其是对高速增长这样的敏感字更是退避三尺。2008
年,中国实现了9%的GDP高速增长,随后在2008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定下了2009年
GDP增速保持8%的目标。
这让全世界感到惊诧,全球经济每况愈下,中国却逆势而行,提出实现8%的高速增长,中国提出8%的
底气在哪里,这到底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2009年7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 ,又为全年"保
8"增加了几分胜算。
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受关注。
的确,中国的国情是"底子薄",但大量的统计数据向世界再清楚不过地标示着中国的进步,改革开放
三十年,中国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崛起。
中国的GDP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增加,在"10%"徘徊的惊喜数字,让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大跌眼镜--中国
创造了经济奇迹。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和水泥、黄金、原料药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外汇
储备列世界第一。截止到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我国外贸总额居第三位。2008
年,中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实现贸易顺差约2955亿美元。美国摩根士丹
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就曾这样感慨,"在亚洲没有一个国家,甚至说能够接近中国在25年的时间里
面贸易总额翻8倍的收入,不要说打破连接近都无法接近。在二战后,也很难找到一个经济体可以打破中
国的经济情况。"
历史上,经过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现如今,这一称号当之无愧地属于中国。中国
生产全世界2/3的复印机、微波炉、DVD机和鞋子,还有几乎全部玩具。以世界最大的美国连锁零售店沃尔
玛为例,在沃尔玛的6000个供应商中,就有5000个来自中国。
上海港、天津港、营口港、青岛港……,货物吞吐量也在连年破纪录,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出
现中国的身影,从鞋子、袜子到打火机、皮包。2008年,中国花了11330.8亿美元买外国货,却把14285.5
亿美元中国货卖到了世界各地。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5年,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当中国上市公司开市的槌声在纽约
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响起的时候,在国际资本上中国概念已经成为国际投资银行家追捧的对象
。百度、锦江之星、如家,中国老百姓日常接触最多的这些网络搜索平台和经济型酒店成为国际买家手中
最有未来的成长型企业。
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国际经济实力对比第四次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是19世纪早
期英国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早期美国和德国的崛起,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
的经济奇迹,第四次就是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其余地区的崛起。
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将在75年后超越美国和欧盟,我对此深信不疑。"
对2006年世界性的杂志SCI和SSCI索引,有28.9%的文章其题目都与中国有关。
关于中国经济起飞的说法首先来自西方,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美国《纽约时报》。1992年9月,该
报用头版头条大幅报道中国经济起飞了,根据是世界银行的报告,并附有一张很大的照片。
全球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一旦涉及中国经济,经常使用的是一些加感叹号、感情色彩比较浓厚的词
汇。比如庞然大物、中国虎、新的超级大国、中国旗舰、全球化的帝国……等等:
在形容中国的众多新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时代》周刊的"一个新王朝的开始";
美国《新闻周刊》称中国是"亚洲的庞然大物";
美联社在新闻评论中用"中国虎"来代表中国经济;
《时代网络在线》给中国的称号很吓人,叫"新的超级大国";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发表了一部名为《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的著作。刊登于该书
封底的简介说,"中国已经醒来,世界正在颤抖……世界用1/4世纪的时间改变了中国,现在中国在改变
世界,今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德国之声"电台在预测2050年世界经济形势时将中国形容为"旗舰"。2008年,德国《金融时报》撰文
,称德国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大受益国。德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正在兴起的国家。
无论是哪个称号,尽管是在绘声绘色描写中国的崛起,但无不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甚至还裹挟了"中
国威胁论"的火药味。在他们看来,大国崛起都是通过扩张实现的,中国没有扩张的客观条件,但中国在
掠夺世界的资源。
在发展中国家,则对中国经济抱有强烈的期待: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市当局要学中国"经营城市",提出要"15年赶超上海";巴西《经济价值报》在一篇长达14页的介绍中国的文章中称中国是"全球化的帝国";
拉丁美洲第一大周刊的巴西《请看》杂志在一篇长达78页的文章中称中国为"正在上升中的帝国",该
杂志封面图片是一条红色的龙盘在蓝色的地球上,虎视眈眈地看着整个地球。
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有条不紊的脚步。经济格局混乱,谁将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世界不约
而同把目光转向中国。"中国不是功夫熊猫,非经济救世主。"商务部长陈德铭不想世界为中国镀上"救世
主"的光环。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当作"功夫熊猫"。
在很多人看来,以欧美中心的世界格局即将被打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G2"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人们不断用G2来指代美国和中国,G2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代名词。的确
,中国虽然是新兴国家,但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前进。
渣打集团CEO彼得•桑兹就说:"我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2008年度经济数据)很振奋人心,因为这些数
据说明中国的内需很强,中国经济不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需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因为很明显,目前对增
长率贡献较少的部分是出口和投资,我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保持内需持续增长,因为这正是中国渡
过这次经济危机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中国的行动很重要。"
在全球化的经济链中,中国这个环节已不是可有可无。人们都清晰地懂得,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将惠及
全世界。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标签,都传递着这样一个主题--中国越来越强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长达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独特的、内容丰富
多采、历史悠久的文明,没有其他民族可比。"古老的中国神秘而瑰丽,让来自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阿兰
•佩雷菲特感慨万千。崛起的中国,又蒙上新的面纱。30年经济的强劲增长,如此深入地改变了中国国情
,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经济学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当现实经济发生变化时,经济学的理论也要随之改变。在西方浩如烟
海的经济学理论中,却找不到适合中国经济的理论。所以,近些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中国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他最先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时间是1993年。接着,是美国哈佛大
学教授韦茨曼。"中国之谜"逐渐成为过渡经济学的理论命题,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主流经济学家的重
点课题。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o诺兰借助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
长,同样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这样诠释他心目中的"中国之谜":"看上去
不合理,可是却管用。"
有人说,谁能够破解这个谜,谁就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为世界经济学家带来了伤脑筋的经济
反例。
这些世界最顶尖的学者专家,在面对中国的时候,充满了困惑和不解。他们把中国的快速发展称为"
中国之谜",实际上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发展提出的质疑。
罗纳德麦金农在1993年提出了"中国之谜"时认为,中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
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
保持价格稳定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提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前苏联各国的改革,伴随而来的
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o诺兰则认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
前的成就。但中国是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诺兰将这种不一致的局面称为"中国之
谜"。
在全世界的眼中,中国迷雾重重,是一个难以看清的国家,成为经济命题中的悖论。外国经济学家无
论如何也不明白,为什么在一个人均资源贫乏、技术创新几近空白以及产权不完全清晰、市场不完全开放
、社会不完全平等、对外不完全开放的制度条件下,中国出人意料地创造了经济奇迹。
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30年间保持每年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而这样的增长速度至今还
在继续。按照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国并不具备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政治条件,也没有按照"华盛顿共
识"所描绘的蓝图进行,反而驶向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之谜"背后,隐藏着中国人创造财富的禀赋;蕴藏着一个古老国家,如何在古老的土地上破茧成
蝶,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肩;暗涌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道路。
许多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者,他们更多地希望把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移植到中国的实践中去,这大大束缚
了西方学者的眼界和理论视野。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中,很难给"中国之谜"一个相对有说服力的答案。
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中国的经济成就之所以超越苏联、东欧,在于中国独特
的经济结构。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农村,这成为中国劳动力的源泉,在低效率的国有部门所产
生的负面效应没有达到整体经济承受能力的底线之前,通过推行渐进式的变革,大量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能
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以T•Rawski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并不认为劳动力转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事实上,包括
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工业经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才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
有些经济学家更甚,认为中国根本不是一个谜,完全可以用新古典理论进行诠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克鲁格曼就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源于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
不过,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些经济学家已经破解了中国之谜。
弗里德曼,是最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位经济学家,对中国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诙谐的幽默,"只要能够给
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他就有能力获得,或者他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基辛格,最关注中国国情的国际政治家。这位代表西方首先打开中国国门的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在
密切关注着中国每一个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他用了一句西方政治家们的口头禅来判断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
就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家试图破解中国之谜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逐渐超过意大利,又超过法国
。2006年2月15日,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9%,总量达2.2257万亿美
元。而与此同时,英国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英国GDP的增长率为1.8%,总量为2.03万亿美元。中国经
济规模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
即使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中国仍然实现了9%的GDP高速增长。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这个谜越来
越难解。他们绞尽脑汁,希望把中国这个不再沉睡的巨人装在某个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中。但是,不管
是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由于中国的国情过于神秘与复杂,这些理论往往束手无策。
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因为我们面对的环境,已经和西方经济起步时的情况有
了很大的差别。
翻开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左拉的
《萌芽》、美国作家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可以看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法国和美国在工业革命
时期的图景。
工业化人口规模不同。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本土人口只有1千多万人,少于今天的北京和上海。
200多年的实践中,只有占世界11.2%的西方发达国家,跻身工业化的行列。而且,他们的工业化进程也是
不一而足的。而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这13亿人口需要在50年时间内步入工业化。
资源环境不同。西方国家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他们的工业化将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状态推
向警戒线。因而,西方国家在工业化之后才遇到资源与环境瓶颈。同时,西方不必为工业化所使用的能源
和造成的污染付出过高代价,为成本外化。中国已经丧失了成本外化的机会。中国在工业化之初,就遇到
了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由于资源被大量使用,资源的价格与西方国家工业化之初时的价格已是冰火两重
天,这意味着中国将付出更多的工业化成本;在环境上,中国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污
染与资源浪费,不仅会威胁到中国自身的生存环境,还会威胁全球的资源与环境。
社会环境不同。当时的西方国家靠扩张"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英国可以把罪犯"出口"到澳大利亚,可
以把失业者"出口"到非洲。而在那时的美国,贫富差距大于今天的中国几十倍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上千万
奴隶和无数华工苦力当时都是合法的。西方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多元化,也破
坏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生态。
中国不会也不可能以扩张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只能进行合法的经济贸易扩张。相比之下,中国今天
面对的国际竞争条件异常苛刻:出口一个苹果到欧洲,都需通过别人制定的几十种技术指标的检查,其中
很多指标纯属贸易保护主义。
此一时彼一时,中国的工业化环境与西方的工业化环境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照搬西方经济理论会摔
跟头。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我们更不能忘了中国这片热土的特殊性。 很多西方国家按照他们
的理论逻辑,规划了一条通往国家富强的大道。但实践证明,沿着那条逻辑线描绘的走向,并非是一个国
家发展强盛的金科玉律。拉美国家在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制定的经济政策,使"经济拉美化"在近年来逐
渐成为一个制定发展政策失败的代名词。
2001年,阿根廷这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抢劫浪潮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最终迫使阿根廷内阁
集体总辞职。阿根廷总统德拉鲁阿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向国会递交辞呈。总统走后,留下的是一个烂摊
子:1320亿美元的债务,高达18.3%的失业率。
面对连续萧条和债务累累的阿根廷经济,也许很难有人相信这个拉美小国曾经是二战以前的世界七大
工业国之一,处在相当于现在日本的地位。而带领拉美走向失败的正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项共识
--《华盛顿共识》。
请问在浅论天下发表论文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你可以去问客服啊。。
以天下为己任议论文800字的
以天下为己任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香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那一刻。当往事随风,箫声逡巡,就像因“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而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袁隆平教授,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侠之大者,什么叫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将名垂青史……
一只青鸟欢呼着从窗前掠过,将音乐从天堂带来,颗颗散落,珍珠般清脆。恍惚中,有人拔剑而长歌曰:我辈岂是蓬蒿人。顺滚滚东逝长江,穿巴峡巫峡,过洞庭扬州。醉滔滔入长安,挥毫金銮殿上,故作狂态。国舅研墨,力士脱靴,嘲尽天下豪贵;云游九州,望川而吟,银河飞流,凭吊沧海,携友共举杯盏,不舍孤帆万里,痛哭晁卿。李白,自九天而来,飞流直下,仗行于诗情天下,舞出一片逍遥虹彩……
锟鋙在手,却无意理会唐代奢侈的王朝,慧眼明月,已辨得世间妍媸。李白的诗情放恣,飘渺浪漫气息扑面而来。应该说李白完成了天下交给他的责任,在那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时代,坚守了自己自由的品性,为后世的浪漫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夯基。世间因李白的存在而美好、浪漫……
且不说遵义会议上挽救党的英明;也不说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河,搅乱敌人追剿计划,单说伟大的毛主席为中华之崛起、振兴、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南湖上的小船有他的身影,抗日敌后战场亦有他的身姿。时下热播的《恰同学少年》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伟人为了中华、为了天下做出的努力。在民族危难、警报迭起之时。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更是以天下兴亡为匹夫之责的英雄!
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天下抛头颅、洒热血。如果说李白在精神上引导人们,那么毛主席就是为了领导人们为了自由而战。悠悠中国史,这样的伟人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的血脉。只要每个人都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以天下为己任,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上一篇:商界杂志哪里有卖
下一篇:咸宁学院学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