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的论文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
以《医生应具备的人文精神》为题的论文全文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年来医学的人文性缺失。要改善这种对立的现状、缓和日趋激化的矛盾,需要多方的努力,其中就包括要重视医学的人文性与医生的人文精神。
医学的人文性
医学既具有自然科学性又兼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这一点早已为人们所认同。细胞病理学的创始人魏尔啸早在1849年就提出了“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的论断。我国著名医学家黄家驷也曾经说过:“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受物质环境的支配,而且还受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精神状态的影响。因此,医学又是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于光远先生也有过类似的表述:“对于临床,可否理解为世界上许许多多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自然过程,临床当然不是一个天然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社会的自然过程。就是说,这个过程离开了社会就会不存在,而且临床是有着两重意义的自然过程。它与开矿不同,开矿虽然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矿体是自然的。对临床来说,疾病的发生一般都有其社会的原因,有社会性。医学的治疗行为,包括使用的方法、手段,也是有社会性的。所以,临床是两重的社会自然过程。因此,我认为医学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科学。”
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早已超出了自然科学的层面,由原来单纯从生物学角度转向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全面探询、认识病因。人的健康也不再是单纯的指躯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如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那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原因,除了生物因素外。一般都与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在西方,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法以来,心理治疗在医疗实践中已相当普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随着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的人文性更加显著。医生在使用技术为患者治病疗疾时不能不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医生对病人及医生自己的角色的情感认同也在深深地影响着诊断、手术和与病人交流的方式。西方著名医学史家西格利斯曾说过:“当我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是要使人适应他的环境。”人们常常习惯地把医生看作是一个纯自然科学家,是因为我们对医学本质的认识的偏颇。意大利著名医学史家卡斯蒂格略尼曾说过:“无论科学性如何强的医生,如果没有艺术之光的启示,也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医生。”
通常,我们把医学简单地看作是纯自然科学,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医学和技术的界限区别开来,而且忽略了医学浓郁的人文性,特别是没有把人文精神纳入到医学范畴内,这是我们对医学认识偏颇的根本。儒家文化在过去的二千多年里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医学也不例外。把属于自然科学的医学与属于社会科学的儒学说成是同根的,恰好说明了医学科学的两重性。正如中华民族对医学所形成的共识――“医乃仁术”。尽管当代医学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然而在医学实践中若撇开社会、道德、文化等因素,仅仅依靠单纯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该从文化人手来探讨医学的实践问题,因为医生的解释和活动及病人的解释和活动都具有文化的特征。
医生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中心是医学人文性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医学实践中的主体――人的作用,可以防止技术的无限制扩张。在医学实践中提倡“以人为本,以技术为辅”的理念是医学本质的必然要求。现代医学设备为维护公众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现代医学以计算机和数字通讯为手段,从定性走向了定量,已失去了它应有的激情和人性。医生可以在千里之外进行治疗,病人的病情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被传送到千里之外的某家医院或治疗中心。在整个过程中,医患之间根本没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病人和医生之间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信息联系。在这种医学活动中,医生从某种程度上已被当作机器设备的附属物,让失去人性的技术束缚了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同情心。不可否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装备水平已成为提高医院知名度和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仪器不是医学的决定因素,医学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仪器只能提供现象,本质的东西还要人来把握。医生是医学活动的主体,其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忽略了对医生的发展的关注、支持和激励,医学就有可能背离它的要义――真、善、美,就有可能变成失去人性的医学。在医院管理或医疗活动中,如果忽视了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与医生人文精神的重塑,就必然会出现问题。当前,我国各级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与以前相比,确实进步显著,但患者对医疗服务态度仍不甚满意。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与当前医生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有着密切关联。技术不能代表一切,掌握高技术的医疗工作者并不一定是患者心目中称职的或优秀的医生。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大凡思想圣洁、德高望重之医家,无不具有丰厚的医学人文修养。医生的人文修养决定其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生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时刻会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往往善于选择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因而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方面更具鉴别力。对医院中的某些不良行为,只有把它放到灿烂的人文背景下去比较,才会真正感受到它的污秽和卑劣,从而促成医务工作者价值观念的矫正和自律意识的增强。
培养医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要培养医生的医德。技术不等于文化,掌握高技术的人不一定人文修养就高。提高医生对医学人文性的认识,可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道德教育,固然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但同样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浇灌。只有把思想教育的引导和文化情感激发切实地结合起来,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医生的人文修养,这是塑造优秀医生的有效途径。
其次。医生要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医生除了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本学科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外,还必须涉猎诸如文学、艺术、伦理、法律、心理、社会、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文学可以弥补医生人生经历之不足,增加对人与社会的体察;艺术可以激发医生的想象。使其产生心境的和谐、接受美的熏陶;伦理和法律为医生划出各种关系、语言和行为的界定;心理抚慰和社会关怀不仅是出于对病人生命的珍重,也是出于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尊重;哲学为医生分析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法;历史特别是医学史,可以让医生会从中领略到诸如《革命医生》中的山姆维斯的敏锐、勇气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第三,医生在医疗实践中要自觉养成人文关怀的习惯。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应尊重患者的人格,使用得体的称谓,注重医患之间的顺畅沟通与交流,关心患者的疾苦,并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克服自卑、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始终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这些都体现了医生高尚的人文修养。
强调医学的人文性及医生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否认医学的科学性。医学是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一体的学科或社会事业。在医学实践中,医生既要坚持科学精神,又要弘扬人文精神。
浅谈终身教育的论文
终身教育更新了人的观念,注重社会进步和自我发展的统一,把教育看成是发展个性、实现人的新的价值目标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终身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终身教育是一种持久而广泛的综合教育,它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价值在于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是一种内在的统一。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27-02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素质的多元、多层与多样化发展,包括人的生存技能、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乃至情感态度与个性养成,皆为教育使然。教育和学习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肩负着人类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人的全面发展并非只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而是伴随人的一生,有着无限性和延续性。因此,终身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价值所在。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
在一切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在人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理性的思考超越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围,前瞻性地预见了人类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未来,其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和深刻性至今无人超越。从人类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不自由到自由,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历史进程,自由与全面是人的发展的历史趋向。
人从低级向高级、落后向进步、野蛮向文明的运动变化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从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到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积极努力地用新的、价值更高的、生命力更强的事物来替换旧的、价值较低的、生命力较弱的事物。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的潜能、体能尤其是智能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挥与扩充,人的道德、品行以及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修炼和提升,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幸福感觉更加强烈,人的欲望逐渐地远离原始野蛮与感性放纵而不断地趋向于现代文明和理性节制;人从被迫不能充分地满足自身合理的欲望向主动不愿过分地满足自身膨胀的欲望演进,从而使人的这种受到自身理性操控的有节制的合理欲望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同样受到自身理性操控的有节制的更高层次的合理欲望,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广泛而充实地满足着人的感性需求与理性向往,由此成为人类社会热切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根源
“人的全面发展,依据其指向对象的丰富多样性,在内涵上具有多重性。因此,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可以从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美学、科学共产主义以及哲学的多维视角作出不同的阐述和概括。而从哲学的层面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最丰富多彩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关注主要开始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以法国文学家拉伯雷为典型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理想加以宣扬,大力提倡人的全知全能、多才多艺以及身心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逐渐后来居上地成为当时西方整个文化领域的思想主流。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把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看做是大多数伟大人物所必备的素质。以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圣西门把15世纪的欧洲人看做是自古以来首次出现的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在物理科学、数学、艺术和手工业方面有惊人的成就,他们同时还在人类理性可及的一些最重要和最广泛的部门十分热心地工作”;傅立叶则把实现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看做是协作教育的目的;欧文更是提出要从小培养人德、智、体、行方面的品质,从而把人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人类劳动或人类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黑格尔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和国家的目的,他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思想伟人马克思扬弃了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每个人都无可争议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从人类历史上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可以看出,全面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综合素质逐渐提高的过程,是人由专才向全才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生活状态由单调枯燥向丰富多彩发展的过程。人类之所以需要全面发展,根源在于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人既需要满足自身先天存在的自然欲望和本性需求,又要满足自身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必要的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一方面是指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中的人所必需的社会关系网的建立,另一方面则是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所需要具备的包括道德、智慧、体能、审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个体兴趣的开发和满足。人的双重属性尤其是社会属性,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和理想归宿。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的内在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既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断得到开发和满足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和理想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其实现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艰辛而又漫长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全面发展史,在人类刚刚脱胎于动物开始以历史主体的身份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社会分工的落后使得历史主、客体处于浑然一体的原始同一状态。这一时期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认识与利用是自然的、本能的成分居多,虽然没有私有制和剥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等,但低下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落后的人类文明程度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人类发展只能是单调的、粗陋的,以适应和顺从自然为准则的十分狭隘与片面的原始的状态。随着教育学习等实践活动的增多,经验的不断积累使人类获得了愈发丰富的认识,人类开始逐渐步入阶级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旧式分工日渐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阶级分化和阶级利益的影响而变得不平等、扭曲甚至对抗。少数人从中获利而取得了趋向全面发展的资本,多数人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而受困于私有制和剥削的巨大牢笼,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服于资本所有者,潜在于内的全面发展的力量不断地受到压制与束缚。明确的旧式分工使他们无法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只能从事其被分配的劳动,他们向往全面发展却因为没有全面发展的条件而无法实现全面发展,这就是人类步入阶级社会历史时期之后的现实困境。相比之前的原始社会来说,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已经为人类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少量的契机,但毕竟人类在全
面发展这条轨道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私有制、旧式分工这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的阶段性产物要真正地退出历史舞台还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的、持久的量的积累再产生质的飞跃的历史过程。少数人实现全面发展并不能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喜悦和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整体的共同的全面发展。在人类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的共同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人类为之奋斗、努力追求的伟大目标,终身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战略。终身教育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其目的是使教育成为使人成功履行其社会责任和生活职责的工具。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社会关系,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从而实现个人价值。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体现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上。终身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内容和基本手段,是充分挖掘人内在潜能,最终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之下,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是终身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角度看,没有终身教育是不行的。终身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终身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也就是为促进人类自身发展和完善服务。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要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人学习的积极性、自发性等。终身教育将人的认识、动机、情感等人格发展与人的身体发展整合一体,贯穿了人的一生。使得人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充分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终身教育还能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不断学习、不断实现这些内在要求时,人的潜能也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释放,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站在终身教育的高度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把终身教育看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的手段,通过终身教育,使人的才能和个性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人的一生中,都应当遵循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原则,关注和支持人们终身教育和学习。充分体现终身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价值。
在传统教育已经无法充分满足飞速发展的生产力所带来的社会演进和知识更新的需要的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认可。同时,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激起了人们向更高层次学习的欲望,社会成员愈发注重教育公平,更加重视发展权利,这些也都成为终身教育理念产生的催化剂。终身教育是造就和扩展人的知识与才能并不断培养人的判断力和行动力的持续过程。人类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社会发展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会不断地被赋于新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正是这样一个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变化,不只是一个纵向时间概念,同样也是一个横向空间概念,其程度因社会发展水平和各种发展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其所处时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其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等。
终身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统一协调的关系。终身教育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是人的更高层次的理想和追求。人只有通过不断接受持续教育,摆脱了外在束缚,实现了内在独立意志的解放与超脱,才能够坚持自我、积极主动地追求自身多样化需求(包括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社会关系的构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兴趣的培养等)的满足,也就是说,终身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人只有全面发展自己,满足自身多样化需求,才能够具备摆脱外在束缚并实现内在独立意志的解放与超脱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为终身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活动提供了契机。没有终身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也是一句空话。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谈终身教育的论文
上一篇:杜宾医学新知杂志
下一篇:中国广播杂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