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辽宁青年写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1 09:33

辽宁青年写的文章

是不是汪国真?

汪国真(1956~ ),中国大陆当代诗人。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人)。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城市18岁以上居民完成的“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

  汪国真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云梦山,云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园,解州关帝庙等名胜风景区,他还应邀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

  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了音乐的研究与创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2003年11月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

  

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

  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

  “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 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介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

  1990年7月4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

  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

  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

  在上海,这种热潮来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汇书店购进已经在北京走红的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思绪》二十本,但二个月后才卖完。1991年春,上海《文学报》发表特写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报导汪国真的情况,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绍到上海。而《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汪作,则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真,称汪国真为“诗坛王子”,造成舆论攻势,从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汇书展”中出现汪诗销售的热潮。

追问:
请问汪国真是现代的吗
回答:
呃~严格的说应该算当代的

1985辽宁青年杂志文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看到这个句子我的心挑了下,这是我09年高考阅读理解的句子。我的答案是:似是地下进也淙淙退也淙淙的清泉,希望能帮到你,最后祝你考个好大学!.

《秘诀》的主要内容

  1:你说的是不是下面的一篇文章?
  秘 诀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一片树林子里玩捉迷藏,遇到过这样一位让我不能忘记的放羊老人。
  那是一片茂密的林子,树冠大而枝柯繁盛,常常一个人藏起来,别人半天也不容易找到。那天,一个小伙伴藏起来,我们正要去找,放羊老人一把拉住我们,告诉我们一个在树林里玩捉迷藏的秘诀。
  他说,别人藏起来以后,不要急着去找,先爬到一棵高树上看看,哪里有鸟扑棱棱飞起,那人就一定藏到那里去了。同样,藏起来的,要注意地上的动静,如果哪个方向虫鸣一下子停止了,那就意味着找的人已经从那个方向来了,你该想着换个地方……
  我突然发现,以前那么多次的捉迷藏都是瞎玩,而那一刻,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以后多少年,我都让自己的人生触类旁通,因为老人简单的话语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摘自《辽宁青年》作者马德)
  2:这篇文章的内容是:通过对一个老人教育孩子捉迷藏的秘诀的事情,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的道理!请参考!

辽宁青年的报刊影响

“青年人健康成长和成材的教科书”、“没有围墙的学校”、“青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者”,是广大青年朋友对《辽宁青年》的由衷赞誉。近些年来,《辽宁青年》荣誉不断。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读者调查中,《辽宁青年》和《读者》、《家庭》等杂志一起被评为“最受青年喜爱的国内十佳期刊”。《辽宁青年》(半月刊),作为一本创办30多年青年杂志,她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那是因为,她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办刊理念,已通过具体的文章深深扎根在读者心里。《辽宁青年》本质上不是一本追求时尚娱乐效果的杂志,她的文风简约质朴,文字情真意切。她总是以一个良师益友的形象追求一种给读者有所裨益的价值理念。我们的读者能从中获取人生必备的激情、意志和智慧,激励他们成长、成功、成材。 《刊首寄语》:表达一种统领全刊的精神理念,鼓舞青年渴望成功的梦想。要求:震撼心灵、启发心智、激励心态。● 《青春人物》:他们的故事有极强的榜样效应,让人从他们身上获取力量、胆识和信念,包括青年精英人物、青年典型故事、学生中的人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灵活清新。● 《生存状态》:典型环境、平常行业中具有人生亮点的单人或群体故事,折射人生魅力,讲述另类生活的多元选择,但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要求:真实、平常。● 《瞭望》:聚焦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起到开阔读者视野的作用,引导读者来关心、思考“国事家事天下事”。要求:选题要贴近青年。● 《青年论坛》:从与青年密切相关的某个人、某个事件或现象切入,激发读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从与青年相关的现象入手,发表鲜明深刻的观点。● 《特别关注》:关注被人忽略的青年的重点问题和现象。用一种人文关怀,来唤起人类的良知,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要求:准确+深刻。● 《真情人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这种情可以是同学情、师生情、亲情、友情,更包括广义的崇高的人间大情大爱。以震撼心灵的真情激发读者提升良知和纯洁的人性。真实+感人。● 《感悟人生》:借助一段活生生的故事,显示一种对人生细微深刻的感悟。犹如一碗心灵的鸡汤,滋补渴望探究人生意义的心灵。要求:精短+精美。● 《心灵日记》:讲述珍藏在心底的故事,一段情真意切的心灵独白,引导读者走进心灵,表达对人生的真切心灵体验,从而提高自省感知。要求:第一人称描写。● 《爱情方舟》:爱情有时是浪漫的,有时又是伤感的,追求美好爱情的路又常常是崎岖不平伴随着艰辛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要求:创作的故事要精致有趣,纪实的故事要真实细腻感人。● 《警世醒人》:当代青年的启示录,以血与泪的故事,给人深刻的警示。以案件事例为主,但不是单纯对案例事件的刻画,文章要辅以理性的剖析。要求:对广大青年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警醒效果。● 《名人故事》:以著名人物的伟绩来激发读者树立远大理想,他们的工作成果和奋斗里程能引领青年成长、成材、成功。要求:名人功绩+名人名言。● 《超越平凡》:用亲近科学的凡人追梦的故事。激发普通人去追求成功的快乐。他们将某种兴趣变成了事业,他们找到成功与快乐,从而超越了自我。要求:传奇性。● 《成功宝典》:讲述更广泛的成功人生的理念。可以是小事例的形式,也可以是可操作的经验总结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要求:成功事例+感悟。● 《交际与处世》:帮助读者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青年寻找完成社会化,融于社会的方法。成功沟通的故事、方法的指导。要求:启发性故事+方法链接。● 《军旅纪事》:军营是磨练人心智的熔炉。应是多领域多兵种讲述军人阳刚和真挚的故事,用军人的特质感染普通人,感动之余,激励读者的生活斗志。要求:文章要有故事性,不能是事件的罗列或事迹总结。● 《行万里路》:展示对极富人文价值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或本土异域文化的认识,或者人生历险。表达一种天、地、人合一的感受。● 《读 书》:人与书的故事,读书故事,读书感受,侧重当代现时的优秀书籍。通过寓意深刻的人与书的故事,来潜移默化地培养读者的读书兴趣和爱好,引导和诱使读者爱读书、会读书,使读书成为他们一生的习惯。● 《成长档案》:成长中的故事。为寻找成长方式、成材途径的青年提供可借鉴的经历与经验。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感。要求:文风活泼,突出青春个性。● 《军事天地》:最热门的军事话题:引发读者从军事的角度认识当今世界政治局势和人类社会的矛盾冲突;最新的军事科技:兵器、装备及战例中高科技的运用,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最新的军事科技知识。● 《少男少女健康》: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健康知识、生活与美的知识的介绍、评述,介绍健康新信息和新知识。●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环境的故事,人与自然相濡以沫的感情,也有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而遭受自然处罚的故事,表现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关系,体现人在自然面前的文明境界。● 《成功教育》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材理念,用成功教育案例故事,为青年提供成长和快乐学习的资讯。要求:较强的指导性和服务性。 主管单位 共青团辽宁省委委员会主办单位 共青团辽宁省委委员会出版单位 辽宁青年杂志社总 编 辑 高宏彬(兼)副总编辑 吴军承 单新宇 王志多 于洋主 编 佟可竟编 辑 部 任知元 高辉 魏雷 毕志 汤菲 邓美丽地 址 沈阳市和平区北四经街28号邮政编码 110003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192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1004/C邮发代号 8-42

我要一篇看了会让人哭的文章!

一个曾经让我感动万分的故事

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年,我在豫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一个太康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人隔三差五的来看望,他十分羡慕,于是便往家里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可是,半年过去了,他的家人还是没有来,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写了一封绝交信。

他的爹娘就他一个娃儿,其实早就想来看他了,只因为家中实在太穷,两几十元的路费都借不来。当他们接到娃儿的绝交信的时候再也坐不住了,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和准备,决定去看儿子。他们把家里的板车弄了出来,仔细检查轮胎有没有漏气,感到没有啥大问题了,就把家里仅有的一条稍新点的被子铺到车上,然后向劳改农场出发。在路上,老两口始终保持一个拉车,另一个在车上休息,谁累了谁歇,但板车不能停。他爹不忍心让他娘累到,就埋头拉车,被催的急了,才换班歇歇。

因为走的路远,他爹的鞋子很快就磨露了。出现这种意外他们当初可没有想到,当他娘给他爹挑扎在脚中的刺的时候,气的直摇头,嘴里不住的叹气,可是路还是要赶,从清晨到晚上,一直走到天黑看不清楚东西才找个木棍把车一支,两人在大地里睡一会。等天刚蒙蒙亮,又开始赶路……就这样,100多里的路程,他们走了三天两夜才到达。

劳改农场和监狱不一样,在那里,一个犯人的家属来看望,一圈犯人围着看情况,早以司空见惯,所以,太康犯人的家属来看望的时候,我和很多犯人都在场。

那天我们得知老两口从百里之外徒步来看儿子,在场的人都为之震惊了!尤其看到那双磨破的鞋中探出的黑色脚趾,围观的犯人都掉了泪,连管教干部也转过身去擦眼睛,这时,只听"扑通"一声,太康犯人重重地跪在了爹娘面前。

见此情景,我们赶忙上去拉他,可无论如何,他就是跪在地上不起来。管教干部说话了,"谁也别管他他也该跪了。"说完撇下太康犯人,硬拉着老两口到干部食堂,并吩咐做饭的师傅赶快做些汤面。片刻工夫,满满两大碗汤面端了上来,看样子老两口是真的饿坏了,也没有多推让,也不往椅子上坐,原地一蹲,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就把面条吃的精光,直吃的满头大汗。

吃完之后,管教干部又过来了,手里握了一大把零钱:"大爷、大娘,这是我们几个干部凑的120元钱,钱不多,算我们一点心意。"然而不管怎么说他们就是不肯收,嘴里还直念叨:"这就够麻烦的了,咋能要你们的钱呢。"他们转过身对仍在地上跪的儿子说:"娃儿,你在这里千万好好改造,等明年麦收了,我和你爹还来看你。

他爹远远地退到一边,用象砂纸打磨的手,拿根木棍在地上乱画。本来,一般家属看望时间只有半个小时,管教干部觉得老两口来一次不易,就尽量放宽时间。最后,他们无声地端详了娃儿好久,才依依不舍的上路了。临走的时候又费力地从板车上拖下了一个大麻袋,说是娃儿在这干活改造怕他吃不饱,给他留点吃的,等儿子饿的时候慢慢吃。

看着老人一步三回头渐渐远去的背影,太康犯人还在地上跪着,满面泪痕。我心里一阵发酸,同时也纳闷,这么一大麻袋都是什么吃的?既然他们带吃了怎么还饿成那样?正好有两个同是太康的犯人,上前帮忙拾起麻袋。其中一个不小心,手没有抓住麻袋的扎口,"砰"地麻袋摔在地上。一下子,一堆圆圆的东西欢蹦乱跳的滚了一地!我仔细一看,满地骨碌滚动都是馒头,足足有几百个!大的,小的,圆的,扁的,竟然没有一个重样的----显然,它们并非出自一笼,而且这些馒头已经被晾的半干了。看到这些,我的脸好象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火辣生疼!在" 道上"曾以"铁石心肠"著称的我,刹那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就在太康犯人的身边,我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这一举动好象具有感染力,只听"扑通扑通扑 通",在场所有的犯人,也都齐齐地跪了下去!

我不敢想象,老两口徒步百里看儿子的情景;更不敢想象,老两口是怎么挨家挨户讨要这么多的馒头!最让我心痛的是,怕儿子一时吃不完再坏了,他们一人拉车,一人在车上晾馒头……

其实他们哪知道劳改农场的饭菜量,这里的一个"杠子馍"一个就有一斤重。这麻袋里装的不是馒头啊,分明是一袋鲜活的心,一袋父母心!它刺痛着我的眼睛,更刺痛着我的灵魂!这时,我耳边传来一句撕心裂肺的嘶喊:"爹,娘,我改!"那是太康犯人在爹娘来看望他期间说的唯一的一句话,那简短的四个字响彻天际,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

这是我从«辽宁青年»上摘抄的一篇文章,我看后给全办公室讲了这个故事,当时大家都是热泪盈眶。朋友们,父母是天下最伟大的人,为了儿女能付出一切,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我希望借这篇文章来警示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人,你们不要等到良心发现才知道父母的心意,要记得父母是世界上对你最好的人!

上一篇:论文关键词的格式

下一篇:投稿小说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