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师专学报地址
龙岩师专学报地址
《龙岩学院学报》(原《龙岩师专学报》)创刊于1983年,现为双月刊,综合版,刊号:CN 35-1286/G4,ISSN 1673-4629,到2013年第1期为止,已出版31卷131期。《龙岩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台湾华艺CEPS中文收录期刊。
龙岩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龙岩学院地址在福建省龙岩市东肖北路1号,该校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大学。
龙岩学院位于著名革命老区、客家祖地、国家森林城市——福建省龙岩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龙岩师专;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专,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
学校是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福建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龙岩学院章程》,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依法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学校秉承“厚于德、敏于学”的校训,坚持“根植红土、致力应用、彰显特色、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龙岩、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服务区域发展,以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有41个本科专业,所设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面向23个省(市、区)招收本科生以及少数民族预科生,全日制在校生11424人。现有在编教职工837人,专任教师622人,其中教授70人,博士13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21.2%,硕士占比59.6%。现有国家级人才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市教学名师32人。学校总占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041.11万元,配备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多种类的活动场所;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近150万册、纸质图书近102万册、纸质报刊近1500种,拥有现代化检索系统和镜像站点,是闽西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
龙岩学院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龙岩学院现在有1个校区,龙岩学院本部.
1、龙岩学院本部
地址:福建省龙岩新罗区东肖北路1号
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是根植并成长于红土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
龙岩学院位于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客家祖地、全国文明城市——福建省龙岩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龙岩师专;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专,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
学校是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福建省文明校园。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龙岩学院章程》,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依法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学校秉承“厚于德、敏于学”的校训,坚持“根植红土、致力应用、彰显特色、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学校现有12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有4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3个省(市、区)招收本科生,所设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规划教育用地面积1300多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亿元,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近200万册、纸质图书110多万册、纸质期刊约1500种,拥有现代化检索系统和镜像站点,是闽西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了“以文理为基础,做强应用学科、做精教育学科”的“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入选福建省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
学校现有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产学研示范基地2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智库1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等23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400余项。
上一篇:如何订杂志送到家
下一篇:安全管理技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