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参考资料杂志
文物参考资料杂志
各有侧重点,并没有谁比谁好的情况的。
1.这三种刊物不是报,而是期刊,《考古学报》目前是季刊,《考古》、《文物》是月刊。
2.《考古》、《文物》、《考古学报》内容都是考古类的,并且都坚持资料性和学术性并重,既有大量原始考古资料的报告,又有研究性论文,而且每期的顺序都是田野考古报告或简报在前、论文在后,绝无所谓“考古发掘论著“”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之说。区别仅在于主办单位不同。《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前身是《文物参考资料》。《考古学报》、《考古》是社科院考古所主办,前身分别是《田野考古报告》和《考古通讯》,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考古学报》通常刊载的文章较少而且篇幅长。中国考古杂志《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都是专业文物考古报刊;《考古学报》、《考古》侧重于考古发掘论著;《文物》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考古学的有关杂志 有什么啊
《考古》
《寻根》(这个主要针对民俗文化现象)
我想知道关于博物馆、文物的中文核心期刊 有哪些? 谢谢
考古与文物 农业考古 华夏考古
江汉考古
文物 考古与文物 中原文物
北方文物
一共四个考古
四个文物
考古与文物相同
总计7个
刊名: 考古与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主办: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周期: 双月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7830
CN 61-1010/K
邮发代号 52-1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主办: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6-2335
CN 36-1069/K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华夏考古
Huaxia Archaeology
主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9928
CN 41-1014/K
邮发代号 36-141
创刊年:198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江汉考古
Jianghan Archaeology
主办: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327
CN 42-1077/K
邮发代号 38-7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文物
Cultural Relics
主办: 文物出版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0511-4772
CN 11-1532/K
邮发代号 2-27
曾用刊名:文物参考资料
创刊年:195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主办: 河南省博物馆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邮发代号 36-136
曾用刊名:河南文博通讯
创刊年:197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北方文物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主办: 北方文物杂志社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483
CN 23-1029/K
邮发代号 14-78
曾用刊名:黑龙江文物丛刊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陈从周简介
陈从周先生简介
陈从周
(1918-2000)
陈从周,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晚年参加多处园林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
陈从周,以字行世,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1918年1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童年时期即喜欢养花种草、叠石理水和观察工匠造房起屋,并喜爱绘画,喜背古诗。1938年,入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诗词师承夏承焘教授。1942年毕业后,受聘于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学校、上海圣约翰附属高中任国文、历史教员,1944年,与海宁蒋婷结婚,蒋婷为徐志摩姻兄妹,得悉志摩轶事,开始了对徐志摩的钻研。同时,被著名画家张大千所赏识,成为张大千之入室弟子,攻山水人物花卉。1948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情画意引起画坛的瞩目。1949年,发表处女作“徐志摩年谱”,成为当今研究徐志摩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宝贵资料。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史,结识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开始了陈从周教授的古建筑生涯。同年秋,执教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正式教授中国建筑史。1951年,出版“陈从周画集”,兼受聘于之江大学建筑系,还兼课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课余开始了苏州古建筑、古园林以及诸多的名人故居的考察。1952年,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土木系合并组建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受黄作燊副主任之托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1953年,于《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古建筑考察专文——吴县洞庭东山杨湾庙。1954年,参与指导上海龙华寺塔修理工程,1956年,代表作《苏州园林》问世。它是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在这本书里陈从周提出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论断,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还总结归纳了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诸如借景、邻虚、屏障、对景等。1959年,参与主持上海建筑三史工作,所谓“三史”是古代史、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年史,皆为建筑史,在上海市建委领导下,对于搜集、保存上海近代建筑史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0年代初,参与指导上海豫园、嘉定孔庙、松江余山秀道者塔的修复、设计工作。同时,由苏州到扬州,开展扬州园林的考察研究工作。在淅江古建筑考察中发现了安澜园遗址,在扬州园林考察中发现了石涛和尚叠石遗作——片石房。协助、参与梁思成设计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纪念堂,陆续在《文物参考资料》、《文物》、《同济大学学报》上发表有关古建筑、古园林考察文章。1963年,获硕士导师资格,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从周受到了迫害,1971年,下放皖南干校,1972年,开始参与连云港海靖寺塔修理工程,1974年,指导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考察了济南、曲阜、泰安、聊城地区的古建筑,为保存聊城明初光岳楼大木结构做出重要贡献。7975年,在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著述《梓室余墨》40余万字,详细记述了一生中的交往、研究、各地山川风光、民俗、民情、遗闻轶事。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陈从周绝处逢生。多年积压在心头的话,一下子爆发出来,这就是《说园》的第一篇,对古建筑、古园林的正确评价和多年破坏的无情抨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说园》五篇情真意切,融文史哲艺与园林建筑于一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纷纷出版不同版本、译本,前后有英文译本、日文译本,以及德文、法文、意文本。1978年,将苏州园林局部模制,输出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即明轩,成为新中国以来园林文化建筑对外输出之先河。1980年秋,首次指导日本来华研究学者关口欣也博士。为适应全国各地的旅游热,修复名胜古迹热,提出“还我自然”、“文化旅游”、“先绿后园”、“绿文化”等响亮口号,针对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倾向,提出“梓翁画图不要钱”,“一文不取,敞开供应”,学校教师应是“万卷户”等。到处演讲报告,所到之处极受领导、群众的欢迎和接待。有心人对陈从周的散文、杂谈、诗词歌赋先后编辑出版了《园林谈丛》、《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山湖处处》。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1986年,编辑出版《绍兴石桥》,同年秋,应邀赴日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百年庆典。1987年,主持上海豫园东部的复原设计,成为上海招待国宾最佳处所之一。并于同年,获日本园林学会名誉会员称号。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出版。1988年,宁波天一阁东园竣工。1990年,香港、台湾联合出版《中国名园》,全书用诗词一般的语言描述各地园林之精华。1991年冬,云南安宁楠园竣工。陈从周自评说“纽约的明轩,是有所新意的模仿;豫园东部是有所寓新的续笔,而安宁的楠园,则是平地起家,独自设计的,是我的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
1991年底,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从周的最新散文集《书边人语》。
陈从周虽然年已古稀,但仍继续指导博士研究生,活跃在各种学科、各个地区的古建筑、古园林或传统的古文化的研究领域中,为保存故国文化,发扬故国文明奔走呼号。
陈从周是位才华横溢的人,具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和气质,又有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幽默诙谐。他并不善于言辩,但他的演讲或报告,常是风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他很努力,勤于耕耘,每日必写必画,从不停笔。他心地极好,虽然受过许多打击、排挤的伤害,但他从来没有害人之心。他没有架子,对人对事一律平等,上至省长、市长,下至门卫、司机、炊事员,都有求必应,他是上海市政协代表、区人大代表。又极易冲动,动真情。
陈从周在事业上既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也可以说是坎坷不平。因为他不是正宗科班出身,常常受另眼看待,再加上前半生生不逢时,今天批判,明天斗争,连自己的家人也不能理解,个人生活又屡遭不幸,所以他又是在奋斗中挣扎成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不过是刚31岁的青年,他的主要学术活动舞台和成就是在共和国成立以后,可以说他的事业是与共和国的兴旺发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初露头角,到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者,被日本园林界誉为中国园林界“硕学泰斗”,不能不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骄傲。他自身也常以计成、李渔、郑板桥而自喻。
简历
1918年11月27日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士学位。
1942-1949年 任杭州、上海等处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育史、生物学教员。
1950年 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并执教于圣约翰大学。
1951年 任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苏南工业专门学校副教授。
1952年 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组建筑历史教研室。
1955年 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
1978年 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1985年 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
1989年 应聘为台湾《造园》季刊顾问,并获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称号。
主要论著
陈从周.徐志摩年谱(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1989.
陈从周.中国建筑史图集.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3.
陈从周.漏窗.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3.
陈从周.窗修集录.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4.
陈从周.江浙砖刻选集.北京:北京朝华出版社,14956.
陈从周.苏州园林.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6.
陈从周.园林谈丛.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陈从周.书带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陈从周.苏州园林(日译本,路秉杰、横山正译)日本东京:Libro(リブロ)出版社,1982.
陈从周.扬州园林.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
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85.
陈从周.说园.(日译本,佐藤昌、河敏武敏译).日本造园修景协会、东洋造园研究会发行,1986.
陈从周.绍兴石桥.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陈从周.中国名园.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0.
陈从周.书边人语.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
上一篇:商学研究是学报吗
下一篇:瑞丽杂志苏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