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人物杂志外卖骑手

发布时间:2023-12-06 19:07

人物杂志外卖骑手

文/貌貌狼( 微信公众号: 财经 郎眼daily)

本周,一篇《人物》杂志的专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对外卖骑手的舆论从来没有哪一次像这次这样一边倒的同情。在这场舆论的喧嚣里,矛头直指“算法”。但这个锅,算法不背。

根据《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中透露出来的逻辑,所能直接得出的“骑手困局”逻辑是这样的:

算法根据 历史 数据决定缩短配送时间,骑手为了避免订单超时只好狂飙、逆行、闯红灯;当骑手完成送餐后,产生了更多的短时长数据,算法根据这些短时长数据决定再缩短配送时间。这样恶性循环让骑手的配送时间越缩越短,算法让骑手越来越陷入困局。

但是,算法的逻辑并没有这么简单。

查阅阿里本地生活智慧物流团队发布的论文《Order Fulfillment Cycle Time Estimation for On-Demand Food Delivery》(外卖履约时间预估)可知,算法的目标是如何让算法更加准确地拟合 历史 数据,而不是尽可能地缩短配送时间。而在设计算法时,算法工程师也同样考虑了天气状况、餐厅出餐时间、骑手等电梯的时间等等因素。

注:由于论文描述较为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该论文完整版。

那么是谁困住了外卖骑手呢?

在一个外卖订单里,它的参与方一共有三方:平台、外卖骑手、叫外卖的用户。三方都具有天然的逐利性。

平台希望更多的订单,更多的利润,也就需要更高效的送餐。因此,平台可能人为地缩短骑手的预计配送时间,利用算法的特性把这个无限循环恶化的 游戏 玩起来。

外卖骑手希望更高的收入,就需要在单位时间里送更多的订单。当正常驾驶电单车无法实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时,一部分、甚至绝大多数外卖骑手选择了逆行、闯红灯甚至见缝插针式的穿行在车流中。

叫外卖的用户希望更快的收到外卖,当然,不洒漏就完美了。

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三年时间里,外卖订单平均配送时长缩短了10分钟。也就是说,3公里距离内,20分钟外卖就会送达。

至于算法,它只是在骑手选择了不畏天气困难,甚至闯红灯、逆行也要更快的送单后被采样到了新的数据而已。

当然,算法不背的锅,消费者也绝对不会背。

表面上看起来的善良实际上是在强行绑架消费者。随后,白岩松在新闻1+1里说:“这是平台和监管的问题,不能直接甩锅给消费者,这么做不但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且只会让越温暖越宽容的人越吃亏,这不适合。”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么说没错。但想要彻底的解决外卖骑手困局,单单只有平台整改是不够的。

做个简单的推论,如果平台延长了骑手的送餐时间,骑手是会选择慢慢等红灯、靠右慢慢行驶的送餐,还是会选择“既然时间充裕,我再接两个单?”。

而外卖骑手对交通规则的淡漠几乎令每个行驶在马路上的司机都“咬牙切齿”的“称赞”。

2019年,曾有媒体在广州做过实地拍摄统计。结果显示, 在同一路段, 短短10分钟内,就有9起外卖电动车违章。

一方面,平台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一位外卖骑手骑手采访时所说,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一部分是出在我们身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少接几单来避免安全风险,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通常为了安全,我们都会戴耳机,以尽量减少看手机,但平台会提示你,这个推单如果多少秒内不看,就会自动拒绝,拒单多了,平台就不会给你派单了,那大多数骑手就都会选择看。

除此之外,为什么外卖骑手完全不担心交通违章带来的后果?曾有一位佛山外卖小哥在短短10天之内,交通违章65起,而他多年累积未处理的违章记录足足打满了29页A4纸。

假设一个人驾驶 汽车 时发现,如果不闯红灯,会迟到,失去500元全勤奖,如果闯红灯,会被扣6分,罚款200。常理来说,即使有300元的利差,他也会选择不闯红灯。一方面是为生命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是扣6分的惩罚是一个过大的代价。

换言之,外卖骑手完全不在乎交通违章,宁愿用交通违章换更多的收入,原因就是违章成本过低了。

非机动车闯红灯处罚50元;在机动车道内通行处罚30元;时速超过15公里罚款50元;酒后驾驶:罚款50元。相比起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这样的处罚或许实在是太轻了。

就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在电视中所说的,外卖行业创造了就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其所带来的交通违规、职业安全、白色垃圾等“负外部性”问题,都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在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来加以干预和纠偏,使市场重新回到优胜劣汰的良性秩序之中。

没有政府监管去守住底线,行业发展就会沦为遵循丛林法则的乱战,就会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导致企业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改善外卖骑手的工作条件。

而交通安全隐患,也只是外卖行业“隐秘的角落”中的一个罢了。

饿了么“将走”,美团或“换帅”:外卖的下半场该怎么打?

从年龄上讲,饿了么并不比美团年轻,但城府就是没美团深。

本来《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此文指的是美团,但美团硬是装作没看见,饿了么硬是忍不住,深夜发文,“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近日,《人物》杂志特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刷爆了网络,舆论纷纷将矛头指向美团,但美团就是假装看不见。

作为美团外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饿了么本意是想向外界示好,凌晨1点(佩服加班精神)发文“你愿意多给我5分钟吗”,称“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它会尽快发布新增加愿意多等功能,也会重新调整配送员的绩效机制。

没想到一文激起千层浪,虽然有很多人回复“愿意”,但更多的人质疑饿了么甩锅给消费者,直指这样的方案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本是一片好意,没想到引火烧身,舆论风向迅速掉头,从对美团的系统批判转向对饿了么的声讨。

在沉默48小时后,美团终于发声了。美团通过官方微信回应称,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有借口。系统的问题,终究需要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我们责无旁贷。

美团特别指出,将优化调度系统,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比饿了么的5分钟足足多了3分钟。

不得不说,美团的情商比饿了么要高,技术的问题还是靠技术来解决。咱真的不能甩锅给消费者。

饿了么没从技术上去回复,或许跟近期其CTO离职有关。

据多家媒体报道,饿了么前CTO张雪峰已于9月初从阿里离职。

作为外卖平台的CTO,主要专注技术,跟美团CTO穆荣均一样,张雪峰也是低调得没有人知道,不过低调掩盖不了他是饿了么的元老的事实。

2015年,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前夜,饿了么感受到了美团逼人的气势,张雪峰临危受命出任任饿了么CTO。

张雪峰不仅是技术过硬,而且履历丰富,特别是曾在携程任职,担任携程国际事业部CTO。

有了这样的底蕴,饿了么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扩张也更有底气。就这样,饿了么和美团且战且进,一路走到2018年。

这一年,阿里豪掷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被阿里收购的企业,要么融入,要么走人,张雪峰选择了融入。

其后,阿里打通了口碑网和饿了么,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跟美团由外卖领域的战役扩大到全域的战争。

为此,张雪峰的职位也在不断做出调整。今年1月,担任本地生活 科技 创新中心负责人,而在8月变为本地生活CEO助理。

不知为何变着变着他就离职了,据雷帝网报道,张雪峰离职是因为,需要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做点自己喜欢而过去一直没法抽时间做的事。

有人说,难怪这一局,美团赢了,原来是CTO走了。其实这是表象,阿里人才济济,分分钟补缺。

实际上,美团也有大人物即将“退休”,而且退休理由跟饿了么CTO也是如出一辙。

如果没有意外,美团外卖曾经的主力大将王慧文不到三个月就要退休了。

今年年初,王兴发邮件谈到了王慧文“退休”的时间安排。

针对此事,王慧文表示,一直以来都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与家庭、 健康 ,业务经营与个人兴趣之间的关系,也担心人生会错过不同的精彩。

巧合的是,公司实力、高管地位、措辞理由惊人的相似,不得不说,真正的竞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事实上,在今年6月份,就有媒体曝出王慧文疑似退休。不过,按王兴此前的说法,王慧文应于年底退退休。

如果从元老数量减少上来讲,这一局饿了么和美团或许掰了个平手。

不过,从后期人才的替代上来讲,谁能更胜一筹,还有待观察。阿里人才多如牛毛,轻松不缺。

王慧文是美团外卖开朝元老,能取代他地位的人不多。不过,此前王兴重用了垂直服饰领域好乐买创始人李树斌。

王兴出手向来以“狠、准、稳”著称,当时启用王树斌,外界猜测是为了直接杀入阿里后方,牵制饿了么,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

实际上,很多人都用过这招,屡试不爽。比如,在美团上线打车业务的时候,滴滴不直接以补贴刚怼,而是上线外卖。

这一招还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后来迫使美团打车放弃了既定路线。

未来,王慧文离职后,美团和饿了么究竟怎么打?

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人才的竞争,还有模式的竞争以及战术的竞争。

关于外卖平台现在怎么打,饿了么效仿拼多多,直接拿出粗暴简单的方式——百亿补贴。

9月初,饿了么直接祭出百亿补贴,一下子扩展至到百城以上,而且是常态化,给人一种“破釜沉舟”的架势。

自拼多多发起百亿补贴后,借此实现了品牌上行。此后,阿里、京东不得已只能被动跟随,引起电商领域的“百亿大战”。

但在外卖领域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以王兴的打法估计也不会贸然跟随。只是饿了么已将用百亿补贴撕开了一道口子,美团流量的流出也难以避免。

饿了么和美团之战从最初的补贴商家争夺之战,到后来的人才PK,都是在增量市场的背景下,虽然大家在打,大家的份额都是上升额。

如今在存量市场的争夺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外卖平台的战争已然进入下半场。

只是下半场里多了阿里的参与,存在很多变数。饿了么敢于常态化补贴,就是因为背靠阿里。

对阿里而言,只有不遗余力抢占外卖市场份额才能遏制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快速扩张,因为本地生活服务这一仗,阿里绝不能输。

对美团而言,或许也会采用声东击西的打法,因为外卖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到无法增长。为了制衡饿了么,美团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入实物电商,以此震慑阿里。

实际上美团已先行一步,取消了支付宝支付渠道,上线“团好货”,进军实物电商。

以此来看,外卖平台的下半场已然不是外卖之争,而是平台之战。

不过,有对手总比没对手强。一个企业如果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那已经进入到衰退期,所以只要美团和饿了么一直打下去,就能一直走下去。

作者:风清

利用博弈论分析如何实现外卖平台,骑手,商家,消费者的共赢?

最近杂志《人物》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大家的热议,文章中表示,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

然而一切社会现状的背后,都有他存在的经济学逻辑

我们先理清楚事实,再去探讨解决的办法。

其实外卖小哥成为高危职业背后,是无限次“美团骑手、店家、消费者”三者博弈的结果。

如果对经济学或者博弈论有所学习应该会明白,目前的博弈结果,是最有效率的,也是社会福利最大的。

那么如何在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的背景下,努力实现公平,成为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先做个提示:读完文章可能会让你觉得有所不适。



...

美团骑手被剥削被压榨的始作俑者不是美团公司,不是餐饮业者,更不是咱们消费者,而是他们自己。

我们经常会听到外卖骑手感慨,为什么我的送餐时间又少了2分钟,美团太可恶了。

下面我们就来解释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

我们先看美团的背景,由于消费者对外送的需求不断上升,美团的业务也不在不断扩大。

在美团公布的19年财报中,目前总共有295万的人,加入到美团的配送行业之中,同比18年,行业人员增长了18%。

也就是说,有30万人新加入了这个行业参与竞争。

从统计的数据中,消费者每在美团上点外卖100元,美团公司赚取2.19元,骑手赚10.47元,店家赚87.35元,为了方便后面的计算,咱们全部取整

即100元,美团分2元,骑手分10元,店家分88元,加起来是100元

我们就从骑手接单开始分析:

一开始,美团可能给与配送的规则是,1公里规定10分钟送达,也就是说,如果你用美团点了一份100元的麻辣烫,麻辣烫的店距离你2公里,那么你需要等20分钟可以吃到。

也就是说,外卖小哥在20分钟赚了10块钱。

但是有很多外卖小哥不满足20分钟只赚10块钱,他们渴望能赚更多的钱,于是他们选择了更激进的配送速度

不惜闯红灯、逆行,使得他们的配送时间,1公里5分钟就完成了。

于是,这份100元的麻辣烫,有些积极的外卖骑手,在10分钟就赚了10块钱。

由于外卖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行业竞争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想要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用最快的速度,接到更多的单,赚到更多的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悲哀的事情发生了:

大数据系统在原先的数据模型中,1公里规定10分钟送达

但是在越来越多的“积极外卖骑手”累计的数据中,系统也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算法方程。

在一次次数据的积累下,系统开始规定:1公里需要在5分钟送达

这就是所谓的:美团,消失的2分钟。就是这样来的。

是因为美团的问题吗?不是;

是因为消费者的苛刻吗?也不是!

而是这些外卖骑手,通过自己产生的数据,影响改变了整个运算,大数据本身只不过是被动接受了骑手行为模式的结果。

地狱性的送餐难度,源自于骑手本身。

我们看到美团或者饿了么在呼吁让消费者给骑手多5分钟。

饿了么这就是把锅甩给消费者,其实根本不是消费者不给骑手时间。

如果300万骑手结成同盟,骑手们统一送餐时间缓慢5分钟,那么整个美团和饿了么的系统也会再次调整自己的“配送公式”。

客观的想,我们那个消费者真的在乎过,介意过,送餐时间多个5分钟?

饿了么这样的声明,好像就是在责怪当今的消费者是有多么的苛刻,着实过分。

我们感觉是消费者在压迫外卖小哥,包括人物杂志的文章也希望消费者能对外卖小哥多一份宽容。

可是真的不是我们在压迫骑手们。

这些外卖骑手的工作,可以说满足了他们对的工作期待。

时间灵活、收入一般有个一万多块,达到生活预期,不用看老板的脸色,尤其是没有门槛,熟悉道路的人都能胜任,可以支配自己的工作场景。

这样的工作条件,其实已经非常令人满足了,所以说送餐行业成为中国这两年最受追捧的行业,也容易理解了。

要怎么解决外卖小哥的安全问题,方法有二

第一,设置最短送餐限制。

美团通过分派任务后,根据当地拥挤度等路况,估计出送餐所用的时间,如果估计送餐时间是30分钟,那么35分钟内,不再允许骑手接单,这样就杜绝了骑手猛烈的行业竞争。

美团限制了最短时间后,骑手们就没有必要赶时间拼命送到了,只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安稳稳送达即可。

也就不会再出现“消失的两分钟问题”。

第二,外卖小哥结成买方垄断市场。

也就是说,全部的外卖从业员,通过某种模式统一起来,大家结成“工会”模式。

通过自己的垄断力量,在整个市场拿到更多的收益,所有人都守住底线,不做提速配送的事。

(读者朋友们,这可是大商机哦,这个市场是个上兆的市场,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目前仍然没有这样的组织 )



...

说完了事实,接下来我们聊聊这件事背后的底层思维

我们不得不说,美团大数据系统,让骑手、店家、消费者三者之间,形成了纳什均衡。

美团骑手在这个生态系中,在安全与收入之间做选择。

店家在这个生态系中,个人收入与给美团平台收入做选择。

消费者在这个生态系中,个人消费与获得时间做选择。

在美团大数据的不断修正与进化之下,中国生产商家获得了9成的利润,我们知道这个数据非常难得。

除了中国之外的国外送餐平台,能给店家7成的利润就不错了,由此可见美国是多么渴望抖音的数据运算能力。

这就是中国数据运算科技的实力,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让市场里力量自主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这三方的不断博弈之下,每一方都找到了一个均衡点,使得当前的纳什均衡不被打破。

很多人呼吁美团要仁慈,对待骑手好一点。

其实咱们仅仅从从事骑手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点就可以明白,骑手从这个市场获得的红利并不少。毕竟只有红利高的市场,才会持续吸引人才进入。

美团在做的事,只不过是通过科技的力量,使得整个社会的竞争变得更加公平。

就比如,美团所谓的消失的两分钟配送时间,受益的其实是全体的消费者。

美团为商家,谋取了比之全球,更好的回报,不少商家已经开始选择不租门面房,专心搞外卖生意了。

今天骑手的困局,是因为算法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的,在美团骑手,店家,消费者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这只看不见的手,把外卖骑手置于了最危险的工作环境中。

今天文章的主角是外卖骑手,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被数据所改变。

从石器时代、农耕时代,终于有了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而5G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再次把人置于被数字支配的年代中。

外卖骑手今天的困局,就是一场机器解放人类,再由机器统治人类的冰山一角罢了。

困在系统中的,何尝只有骑手,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笑着拥抱这个被数据支配的时代吧!

美团外卖:商家被“吸血”,用户被杀熟

这个互联网外卖快餐时代,一个事件的热度来得快去得更快,往往半天可能热度就没了。然而标题为《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居然可以从周一(14日)到周五(18日)持续发热,不仅十万加还上了微博热搜。

作者“漂移神父”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发现常点的一家店铺,其配送费由平时的2元变为了6元。为此他还做了个试验,在美团上的同一家店铺,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时间点单,会员账号的配送费仍为6元,而非会员账号仅为2元。文章中还提到,不仅是一家店出现这种情况,一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的手机,附近几乎所有外卖商户的配送费都要超出非会员配送费1-5元不等。

面对《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文章里“会员比非会员配送费更贵”等问题,美团外卖在2020年12月17日发布了官方说明——

“……经查,文中提到的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我们也通过与用户进一步确认,是由于软件存在定位缓存,错误地使用了用户上一次的 历史 定位,与用户实际位置产生了偏差,导致了配送费预估不准。”

这可能美团技术员们被黑得最惨的一次。如果定位还能缓存,那首先应该会出现送错地址的bug啊?但为什么没有送错地址,反而一个会员账号,一个非会员账号,同一个配送地址,会员反而比非会员的配送费要高呢?

亿万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说明与官方回应当然不能买账,美团外卖不能甩锅给技术,这明摆着是大数据杀熟。经历了淘宝杀熟、机票杀熟、酒店杀熟……现在遇到外卖杀熟,大家已经见怪不惊了:大数据这把双刃剑,负面倒是被用得挺好,杀熟,杀一切。

如果大数据杀熟成了美团这样的平台公司惯用手段,那会员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显然在美团外卖用户数量积累到相当规模后,用户出现了分层。又由于推出会员等机制,很难想象美团对于购买会员的消费能力强、高价值用户,是不是在后台给他们贴上了愚弄人的标签:“高频=傻X”、“利润价值高=高级韭菜”?

口口声声说顾客就是上帝,用户至上。但是美团们实际上做了一次次的双标,伤害到用户的切身利益。我国实行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美团表面上一套,背地里却把用户当韭菜收割,平等、公平、等价和信用等市场经济原则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上,美团的割韭菜,不是只割用户,也割商家。被曝杀熟外卖会员后,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出现多名自称是美团外卖商家的网友爆料,称用户在美团App前端看到的配送费减免、红包补贴、天天神券等,在后端都是美团出的少,商家出的多甚至是商家为了获得美团更高排名流量血亏强撑出资。有商家网友痛陈,开了一年的美团外卖店,每天都在亏,最后实在撑不下去关门大吉。

(图据网络)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餐饮行业流传一句话,“上了美团外卖,就是给美团打工”。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期间,4月10日,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推文《广东餐饮行业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引起了广泛热议。函件以广东省内十多家餐饮协会的名义,对美团收取高额外卖佣金以及要求商家签订独家条款排除公平竞争的两项举措,向其母公司北京三快在线 科技 有限公司的两项举措提出交涉和抗议。广东餐饮行业协会就指出,美团凭借在广东餐饮外卖市场占据的高达60%-90%份额,设定了诸多不公平的交易规则并大幅提高佣金比例,疫情期间甚至将新开餐饮商家的佣金比例上限提高达到了26%,比疫情发生前的佣金上限还要多出了1到5个百分点。

时代周报等媒体发现,早在2020年2月21日,南充市火锅协会就以公开信的形式向南充市政府举报美团疫情期间突然提高佣金、垄断经营及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但当时,美团并没有对提高抽佣一事作出具体的解释,反而是网上关于美团提高抽佣比例的相关文章遭到举报。韭菜两头割,割了用户再割商家,美团如此成就今天的自己,恐怕让人大跌眼镜。

民众关心的问题来了:餐饮企业的血汗钱,美团吸取多少呢?2019年财报显示,美团餐饮外卖佣金收入全年约为496.5亿元,同比增长39%,抽佣率12.64%。美团外卖在2019年实现了毛利率同比增长4.9%,外卖毛利率涨到了18.7%。

到了2020年,财报资料显示,美团第三季度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28.8%,经调整净利润20.54亿元,同比增5.8%。2020 年第三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金额每年增长 36.0%至人民币 1522 亿元。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每年增长 30.1%至 34.9 百万笔。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年增长 4.5%。

餐饮外卖收入不仅是美团在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贡献了极大的一部分收入来源,而且是2020年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2020 年第三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收入每年增长 32.8%至人民币 207 亿元,经营溢利由 2019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 330.9 百万元增加至 2020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 768.5 百万元,而营业利润率则由 2.1%升至 3.7%。

(图据媒体资料)

美团不仅在外卖上获得翻倍的利润,而且大有垄断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就高达60.1%,此后稳居60%以上。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为63.4%,第二季度为65.1%,第三季度为65.8%。而饿了么占外卖市场的份额,在2019年三个季度里一直保持在27%左右。2020年8月,美团外卖更是宣布其订单量突破4000万个,市场份额开始逼近70%。早前的4月广东餐饮协会认为,美团的市场份额已达到《反垄断法》规定的市场支配地位,提高佣金比例的行为涉嫌实施垄断定价。

2020年回头看来,从年初疫情期间的提高佣金引发众怒,到9月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引爆舆论,再到外卖会员被大数据杀熟引发热议,都有美团的身影。一头是被美团大数据杀熟的用户,另一头是被美团抽佣“吸血”的商家,而中间还有被美团“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2020年9月8日,《人物》杂志发布了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调查文章,很快刷屏朋友圈。文章提到:

“2019年,中国全行业外卖订单单均配送时长比3年前减少了10分钟。由于规定的配送时间越来越短,外卖骑手也越来越难,超速、闯红灯、逆行......外卖员遭遇交通事故的数量急剧上升。外卖骑手聚集的百度贴吧中,有骑手写道,‘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外卖骑手,这个被美团平台系统算法与数据支配的“工具人”,和被抽佣“吸血”的商家、被美团大数据杀熟的用户一起,创造了美团外卖32.8%的收入升幅。不知道,这是中国人的幸运,还是悲哀。

美团没有实质性的反思,也没有停下无边界扩张的脚步。7月上线了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还计划2020年年底扩展至1000个城市。多家媒体报道,社区团购+买菜+闪购构成美团生鲜零售赛道的立体化网络,有望再造下一个外卖市场。只是,这个生鲜的外卖市场,美团又会怎样的收割韭菜?

上一篇:新型材料发展论文

下一篇:美丽中国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