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学报招聘
成都大学学报招聘
秘书、秘书类职位与秘书的职业发展方向分析2017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现代秘书学的教学与研究已有30余年历史。30年来,秘书学的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学科体系不完善、教学研究团队不稳定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秘书人员的就业渠道已由原来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主转向以企业为主,整个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秘书类岗位也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热门岗位。但令人诧异的是,这样的形势并没有带动高校秘书专业规模的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秘书岗位的社会认可度与美誉度不高颇有关系。
那么,秘书是什么?秘书类职位有哪些?秘书的职业发展方向如何?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杂糅在一起,不易厘清。作为秘书学的逻辑起点[1],“秘书”的概念关系着秘书学的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因此,很有必要澄清秘书概念,明确秘书的内涵与外延,以便更好地促进秘书职业发展、秘书学科发展与秘书专业建设。
一、秘书概念的研究现状
秘书是秘书学研究的基本概念,是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秘书,研究者大多是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进行评述,来厘清其内涵与外延,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来下定义并形成结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秘书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2],不过学界基本都是用“属+种差”的方式来下定义的。
(一)秘书概念中的“属”
1.职务说。此说认为秘书是一种职务。现代秘书学产生时,秘书一般是作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一种职务而存在,并没有作为一种职业在社会上出现。今天看来,职务说不可避免地具有狭隘性。
2.职业说。此说认为秘书是一种社会职业。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秘书逐渐进入多种社会组织之中,秘书工作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虽然职业说更符合国内外秘书的实际情况,但以职业来指称秘书也未必准确,比如教学秘书多以教师作为职业,军事秘书多以军人作为职业,党政机关秘书多以公务员作为职业。
3.工作人员说。此说认为秘书是拥有秘书职位或从事秘书工作的一种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作人员说能比较全面地指称拥有秘书职位或者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不过,从语言的“所指”上看,“秘书”不单指向人员,它还可以指向职务和职业。
“职务”“职业”“工作人员”等,多是一种“属”的设定。但是,综合国内外秘书工作的历史与现状,秘书不仅作为一种职务出现在国家党政机关的职务序列中,也以社会职业的面貌存在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多种层面,还被作为某一类人来说明。因此,认定秘书是一种什么“属”,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秘书概念中的“种差”
“种差”就是某事物能够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的秘书定义都会有“种差”方面的设定,比如,参谋说认为秘书是领导的参谋,要为领导出谋献策;助手说认为秘书是领导的助手。还有学者认为,秘书就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或者强调秘书之于领导的“近身性”,或者将秘书工作的具体内容罗列出来作为秘书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但无论如何表述,都应该厘清秘书的本质,为秘书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虽然不同的定义各有差异,但共识基本形成,那就是:“明确了秘书在我国目前既是行政职位,同时也是一门社会职业;明确了秘书的职业岗位归属:处于一个单位的中枢机构,直接为领导工作提供各类服务;对秘书工作的内容和职责的认识趋于共同:秘书服务的根本对象是领导,秘书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处理信息和各类具体事务,秘书活动的根本性质是辅助。”[3]这些共识的提炼,是对多年来有关秘书工作、教学与研究的比较准确的概括,比单纯地去下一个定义更有意义。
二、秘书类职位与秘书的关系
秘书类职位是个统称,也可以认为是广义的秘书。从当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对“秘书”岗位的设定来看,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并非所有以“秘书”命名的岗位或工作都可以认定为秘书;也并非只有以“秘书”命名的岗位才可以被认定为秘书。尤其在企业中,对秘书的命名及岗位职责的设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对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58同城、新世纪人才网等招聘网站的职位类别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管理类”职位中通常有行政事务类、行政/后勤类、人事/行政/文秘类、人事/行政/后勤类、行政/后勤/文秘类等几种类似的职位类型;其下又有更加细分的工作岗位,比如行政总监、行政经理/主管/办公室主任、行政专员/助理、经理助理/秘书、前台接待/总机/接待生、后勤、图书管理员/资料管理员、电脑操作员/打字员、其他。可以看出,秘书职位通常与行政、后勤、人事、档案等职位关系比较紧密。分析招聘单位关于此类岗位的要求可以看出,企业一般对这些职位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因此常常出现工作职责上的重复与交叉。
只有明确了秘书与秘书类职位的关系,才可以更准确地归纳、提炼秘书的核心能力,为秘书职业发展、秘书学科发展与秘书专业建设提供更具效力的依据。
三、秘书的职业发展方向
对于从事秘书职业、秘书教学与秘书科研的人员来讲,有一个重要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秘书的职业发展方向。秘书的“辅助性”(或曰“补偿性”“综合性”)这一本质属性,直接造成多数秘书从业人员难以把秘书作为一生从事的职业。为了更好地促进秘书职业的发展以及秘书专业的建设,很有必要明确秘书的职业发展方向。
以秘书的业务水平为标准,可以将秘书进行纵向分类。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启用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在进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时,将秘书分为二级至五级共四个等级,并把业绩考核引入二级秘书的考核范畴。不过,由于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侧重于等级的考量,与“执业资格”的“门槛性”特征不同,因而难以成为从事秘书职业的基本要求,用人单位一般不会以是否持有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来考量个体能否从事秘书职业。
为了更好地推进秘书职业的发展,建立稳定的并具备上升空间的秘书职业队伍,很有必要对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制度进行改革。若是能以“执业资格”的形式出现,则会增加秘书职业资格的含金量,受到秘书从业人员及用人单位的重视;或者将秘书职业资格与“职称”相挂钩,为秘书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期待。
从秘书类职位与秘书的关系来看,秘书从业人员还有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方向。行政、助理类的秘书,可以向办公室主任、行政部部长等高级职位发展,也可以向总经理秘书等职位发展;公关类秘书可以从接待、协调岗位过渡到公关经理、客户经理等;业务类秘书可以向业务员、业务经理等职位发展;以办文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秘书可以向其他类的文案工作方面发展;以办会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秘书可以向会展服务方面发展。
从秘书工作的“近身性”“综合辅助”[4]特征来看,秘书从业人员还具有某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事司法秘书、军事秘书、教学秘书、业务助理等工作的秘书人员,由于其工作更多地与司法、军事、教学、业务等发生关系,可以更好地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与技能水平。加上秘书一般处于组织的中枢部门,与领导有更多的联系,能接触并学习到更多的领导学及管理学知识,了解更多的政策信息,所以,他们可能拥有更多的谋取管理工作岗位或者转行的机遇,其职业发展方向也可能更加多元化。
注释:
[1]秘书学的逻辑起点,是建构秘书学体系的理论基石。秘书学界主要有秘书说、秘书实践说、辅助决策说三种,笔者认同秘书说。
[2]有学者认为秘书概念有“从意识形态性到学术性、从感性到理性”的变化。见滕志朋《二十多年来“秘书”定义变迁的态势及其意义》,《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赵莲娜、卢海燕《秘书学概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张清明《关于秘书工作本质属性的再议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成都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吗
成都大学学报共有三个版,分别是: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教育与教学研究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三个版中,无论哪个版都不是核心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的介绍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生物与食品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改成果等。
成都大学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
成都大学是一所公办院校。
成都大学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传承了百年办学历史,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
学校简介
成都大学(Chengdu University)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1978年12月,成都大学创办;1983年,停办本科,只办专科;2003年5月,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学院;2006年,成都教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成都学院;2010年4月,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归成都学院作为附属医院;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全部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给成都学院;2018年12月7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946亩,校舍建筑面积73.8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6.68余万册;设有14个二级学院;截至2021年3月,学校开办62个本科专业;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5个;现有专任教师近1500人,其中正高职称200余人,副高职称500余人,博士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394人,留学生694人。
院系概况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59个本科专业,涵盖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拥有直属三甲综合附属医院1所、附属幼儿园1所。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拥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有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1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四川省重点学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骨科、泌尿外科。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32人,其中正高职称230人,副高职称567余人,博士教师773人。学校名誉校长为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2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1项;有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5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教育专业认证;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动画。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法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泰语。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画、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自动化。
四川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自动化、土木工程、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广播电视编导。
科研平台
据2018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药用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专门机构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哲学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设有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工作站。学校设有大数据研究院、旅游与会展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校级科研机构。
馆藏资源
据2018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达218.56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1700余种,报纸54种,并新进了重庆智舍外刊服务系统,开通了文献传递;图书馆数字资源已达31TB,拥有电子图书138.4万册,先后购进了中外文数据库36个,资源类型覆盖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并自建了巴蜀名人资源库等7个特色数据库。
学术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与教学研究》。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是四川省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近五年,累计在校留学生1300余人,生源国近4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及校际交流项目学生人数2000余人。学校与中国(境)外30余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近五年,来校工作或讲学的外籍专家超过300人。
成都大学新都校区是个几本院校呀?
是新都校区的是专科,十陵本部是二本
上一篇:文史类有名的期刊
下一篇:德育论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