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艺术论文
我眼中的艺术论文
作为人类数千年文明史里发明的从业行当中,痛苦与烦恼最多,幸福与快乐也不少的首推“艺术”。如此对立又协调的矛盾体,却引得爱家们前赴后继,种种想使“艺术”概念明确、“艺术”面貌清晰的所谓奋斗与企图、都在“艺术”的晃动感、游离感、模糊感面前俯首称臣——“艺术”仍然是天边的云,看的见,摸不着。而作为“艺术人”的我们又该追求些什么?表现些什么呢?“人生价值”!——一个人在世上走一遭的最好说明……而我们又该怎样去确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在精神荒芜、贫困、堕落、空虚、浮华的围剿之中,当代艺术家们无法对现代生存关系做出抗争的其他选择。没有灵魂、没有道德、没有尊严、没有精神,这使他们抛弃了80年代那种波西米式的精神漂泊和人文热情。物质主义和艺术家们的作品共同勾肩搭背,面对这种道德困窘,精神乏力的现实,我们应该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努力使自己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但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学艺术的往往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于什么。
虽然艺术正变得越来越服从于时尚的支配,艺术家之中也有一种不断增长的改变自身的趋向。在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那里,更重视对当下生存状况,生活方式的表达,以个人感情和体验作为艺术创造的出发点,以期在作品中得到自我的价值。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而是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多创作一些人们的作品,多反映一些生活的作品。虽然艺术也在“全球化”,艺术家们为了生计和利益,辛勤地生产出新出口画去换取美钞,但我们应该明白,也应该理解:艺术的观念化也在改变!它不仅仅在表现为作品的思想性与判断性,其中更是表现在对现有的,习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思考与反省。所以我们不管怎么样,只要真正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有所追求、有所贡献,就是对我们各自的人生一个最好的体验!
艺术也不能仅仅按照艺术史的坐标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它必须在社会当中验证它的存在,而在现在,艺术家毕竟生活在尘世间,而尘世间并非真空领域,各种各样真实的、虚伪的、健康的、没落的东西弥漫、漂浮其中,稍一不注意便会沾染到身上,所以,一方面,我们应当格外小心,避免自己被沾染;另一方面,得仔细甄别世间的人或物,越是庞大的形体,越是精美的结构,越可能被污染,所以我们在艺术的追求领域、奉献方式中都要踏踏实实,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价值升华、证实。
历史演进到当代,人们感叹过、愤怒过,但问题还是问题,而且似乎更重要,我们不可能着长衫马褂留着长辫子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同样不可能抱着旧思维走进当代。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催生出信息革命、网络革命。也催生出速度与效率的新实用主义。因此,现实中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处在迷迷茫茫之中,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但是,我们只要静下心来,与浮躁的气氛、心态做斗争,就可以迈出一步了,因为世界正在不断地缩小,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人类的足迹,不再有新的大陆被发现。今天,我们的新大陆就在我们自身,一种新的角度、一种新的选择,就是一次对世界的掘进。因此,我们应该始终明白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追求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艺术人的情景令人堪忧,在表扬栏上无名倒是处罚栏上“有名”了。寝室里也乱七八糟的说什么大丈夫要扫天下而不扫一家,可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呢?又整夜整夜玩命似的上通宵网,旷课迟到简直是家常便饭,等等。这又谈什么人生价值?也许许多人都比较相似,口里说的与自己做的完全是两回事。只顾自己玩的开心活得潇洒就万事大吉了。就是不想想凡高的默默无闻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大自然的伟大人生价值。以及贝多芬的坚持不懈对音乐的终极追求等...
依我看,确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当前该做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赶路的人,虽然路旁的风景很美,但我们不能只顾欣赏而忘了赶路,那我们永远是一个迟到者,而路尽头的那个价值目标也永远是遥遥而望不可及了!
所以说我们艺术人只有把握好现在,夯实基本功,踏踏实实,方可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自己的生命也更有意义了,因为生命的色彩是要自己去涂抹的,浓淡深浅那只有看自己的冷静思维了,千万不要被温柔的环境所陶醉所腐朽,而应该崛起,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样人生的价值在自然而然中会得到升华、得到证实!
写一篇议论文《生活中的艺术》
谈生活中的艺术 一谈到艺术,大家就会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也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含义比艺术要广,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率,是指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依辛(Zeising)所发现的矩形中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为0.618。他认为这种比例具有“多样的统一”,轻重匀称,没有均等或悬殊的形势,最合乎美感的要求。现在许多门、窗、画框、国旗的宽与长大多接近这种比例。人身上很多部位的比例都接近0.618。画家陈醉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他以人类的发展史为线索,以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非洲艺术为背景,从美学、文艺学、艺术史理论等多种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裸体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至现代的裸体艺术。没有那一个画家不研究人体,不画人体的。一幅好的人体写生,就是一幅艺术作品。 年轻人都喜欢穿着打扮,其实,穿着打扮就是一种艺术行为。穿衣服要考虑自己的体形、个性,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购衣服,有些衣服别人穿上很好看,你穿上不一定好看。过去,学生专门有学生装,现在中小学生有校服,大学生没有统一着装的规定,我们的着装要穿出身份,穿出品位,穿出气质,要让别人一看,你就是个大学生,是个有知识的文化人。穿衣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我们大家可以看一看,你的左右前后,穿衣服是否体现了艺术修养。 这里讲的是生活中的艺术问题,旨在引导大家发现身边的艺术。我想循着宿舍、学校、社会、自然的思路来讲。 前些年,我们学校抓宿舍文化建设,我参观过大家精心布置的宿舍,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有的宿舍布置得确实让人感到艺术、高雅,从整体看女生宿舍略胜于男生宿舍。其中一个宿舍的一幅水墨竹子和几根从“天兴洲”采回的雪白的芦花,让我感到赏心悦目。艺术就是这么奇特,并不需要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就是在简陋的茅舍,只要有一架书、几幅画就能蓬荜生辉。 在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美的地方,就在我们这阶梯教室与实验楼之间这块地方就很美。那座水池中的假山,只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它,它就是一座富有个性和艺术韵味的假山。学校的主楼、广场、体育馆等等,也都具有建筑美。只要我们心中有艺术,眼前就会有艺术。 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有没有细心观察一下生活中的艺术呢?商店的门牌,橱窗的摆设,街道的灯光,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面都有艺术。 武汉市的文化氛围要差一点,我身居这个城市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感受到她的文化。今年十月份,我到了西安以后,才有了切身的体会。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在西安住了一个多星期,感觉时间太短。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最让我激动的是“书院门”至碑林博物馆那一条长长的街。那是一条艺术的街,文化的街,那里的书画店一家接着一家。在一家专卖书画方面书籍的书店,一天零售三百多份《美术报》。我在武汉市的任何一家书店、报刊零售店都看不到《美术报》。那里的书画很有市场,不少画店就是书画家本人开的,楼上作画,楼下卖画。主要是中国书画,油画少一点,还有一些木制的工艺品。我是一家一家地看,不厌其烦,每到一处都觉得赏心悦目,也都觉得有所收获。每走一店,老板不会主动与你打招呼,“你看看这个,这个比那个更好”,而是让你静静地品味,等你有意搭话的时候他才会主动和你讲。不像我们这里的营业员,热情过度,你想逛逛,不成,只要你眼睛看到哪里,她就会跟到那里,不厌其烦地给你介绍怎么怎么好,让人怕接近。上个星期,我在洪山礼堂听报告,实在是坐不住了,出门逛逛,偶尔看到一家画店,让我激动了一番。走进去一看,就不再激动了。因为那里的作品,都是画匠制造出来的,风景画是俗气的艳色堆砌,人物画像涂了脂粉的僵尸,没有一点灵气。唯有一幅俄罗斯街头雨景,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上面没有标价。其它的画都有标价,一百、两百都有。我跟老板讲,这幅油画我出三百元拿走。老板告诉我,那幅画的进价是四佰五,说给我四佰,并希望我有书画作品给他代卖。听说这样的画店汉口有几家,大家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去逛逛,也看看你们能不能分出画家与画匠的作品。 黄秋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爱美的瑞士人”。他说瑞士人的客厅、卧室的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名画(大多是复制品),从现代派的水彩画,梵高和戈雅的名作,到中国的水墨画,应有尽有,随主人的兴趣而异。可以说,瑞士人的家庭几乎是一个小型的美术馆。而公园,则是一个小型的雕塑展览馆。有白石雕塑,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题材也是多姿多彩的,有古希腊的神像,英雄和美人,也有近代的英雄人物(包括林肯和华盛顿)。 我也到过一些装潢华丽的家庭,在那里看不到一本书,没有一幅画,虽然华丽,可惜缺少了一点高雅。我们随便到一个家庭,不用介绍主人的身份、职业,只要看看他家里的陈设布置便知道一二。 大自然是一座丰富的艺术殿堂,她给艺术家们以无穷无尽的素材,有些艺术作品,基本上就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游历名山大川,但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利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踏青,三五个好朋友骑自行车,或搭乘公车去游一游春。96年春,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蒲圻,蒲圻的陆水湖真是让人心醉。我们一早上8点多钟就到陆水湖边,那里有机动的游轮,感觉总不太好,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个划小木船的农民,让他划船带我们游一游湖。那天真是风和日丽,五月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几个人上船后都找好了自己的位置,那一湖碧水,你恨不得下去洗个澡,山青青,水碧碧。起初,我们是用手在船边划一划水,清凉清凉,喝一口,甜甜的。后来朔性把鞋袜脱了,坐在船边上,脚在水中与船同游。只是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喝水了。 大概是在93年,我带着几个学生搭乘公车跑到东西湖,去感受五月的田园风光。我这人生性喜欢大自然,一见到麦田、水田、田埂、渠水就激动。那路边长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他们几个男士总要去采几朵向女士献殷勤,我告诉他们,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那天天热,带去的水不够喝,我们跑到农民家里讨水喝,又打着赤脚跑到稻田里玩。田里还没有插秧,那泥土软软的,凉凉的,当时的整个心情都融入了大地。空气也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玩够了就坐在水沟边洗脚,到大树底下乘凉,看远处,蓝蓝的天,金黄的麦浪。那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自然是美丽的,但是境由心造,如果你缺乏艺术修养,就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歌德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到最深奥的消息。徐志摩说:“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欣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 今年夏天,我有幸到印度走了一遭,跑了几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对这个文明古国有了粗浅却是亲身的了解。一方面,我为这里大多数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所震惊 —— 贫困,污染,人口爆炸,交通无序随处可见 —— 并为我们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似乎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但也许和我们一样急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更有让我们参照的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我尤其对印度的艺术感兴趣,不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她是如何构成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很强烈的审美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里大多数的妇女仍然穿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 saree) 。以前我觉得这是印度妇女受压抑的表现,但到了这里以后,我不禁为纱丽即使是穿在肥胖妇女身上也显出的优雅所深深打动。在印度三个月,看到的纱丽成千上万,也不记得两件完全相同的。其色彩和图案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在圣城威若那西( Varanasi ),我看到成群的妇女在恒河边上的白沙滩上晾纱丽。纱丽摊开来,其实只是一整匹没有任何剪裁的布或丝绸,两个妇女各执一端,它便迎风鼓动,远望去像是着了色的浪。我不禁想起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千姿百态,而且每个朝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绝不比纱丽来得单调。可惜,虽然现在国内的服装设计渐渐地吸收传统服饰的成分,但一般只是基于一种 “ 奇风异俗主义 ” ( exoticism) ,占主流的还是西方的服装风格。但西方服装的很多特点,比如标准化,简洁,以及在国内一年胜过一年的夏季服装的暴露,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其实只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和人类天然的美感没有多大联系。我们觉得 “ 美 ” 的,其实是作为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的载体而被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条件作用( conditioning) ,并不是发自内心被感觉到的。我们带着这种异化了的审美观去看待传统服装,自然觉得它 “ 不合时宜 ” 。殊不知传统服装才往往更与一个民族内在的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它的造型图案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现代西方服装摈斥传统服饰为 “ 繁琐 ” ,并不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新的 “ 美 ”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
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谈谈对当代艺术的看法1500字!拜托各位给篇论文吧,后天就要交了.....拜托各位大侠
我之前写了一个关于当代艺术认识的文字,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中国当代艺术小“拙”
中国当下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的极度匮乏,促使了中国当代
艺术的跳跃式发展.这种跳跃式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中国当代艺术部落的发
展,出现了当代艺术家的众多云集,艺术上的”开元盛世”这是社会发展的
必然;是艺术本质上走在社会前沿的必然;是文化匮乏下的迫切需要;是
”天价”绘画市场的催化.但朦胧状态下的当代艺术确存在着诸多弊病.关
于当代艺术本人有以下拙见:
一. 发展不规范,有恶性发展之趋势,许多艺术家迷失方向.
”天价”当代艺术市场的刺激致使当代艺术家众多云集,其中不乏滥竽
充数之士,当代艺术市场混乱,这种混乱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的恶意炒作,还
表现在许多艺术家意识上的盲从,许多当代艺术作品片面注重所谓的”创意”
所谓的”独树一帜”内容上苍白空洞,浮于表面,甚至肮脏不堪,毫无艺术性
社会性可言.成功者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所谓”当代艺术”一是要体现在”当代”上反映当下社会的现状,体现
社会的现实,走在社会的前沿,体现当代艺术哲学之美;反映人类现实生活;
为人类精神生活呐喊―――这是身为当代艺术家的一种历史责任.
所谓”艺术”,作为艺术的本质是美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当代艺术家应
该适应当代,学会发现美创造美.使艺术作品不仅仅追寻唯美而且上升到一
定的当下哲学的高度.
二.艺术的民族化尽失,缺乏生命力.
真正的的艺术是根源于自己的民族;根植于自己生存的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而并非盲从.正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许多”当代艺术家”
并不了解艺术之哲学,不了解自己民族文化.中国必定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
化的文明国度,我们常常会为古人的艺术文化哲学智慧而叹为观之.任何一个
细心去认识去了解去感悟她的人,都会被她的艺术魅力所倾倒.身为中国的
艺术家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的文化,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阐述描绘自己
的民族.
中国现在已经涌现出了众多在国际上顶级的艺术大师无不根植于自己的
民族.如赵无极(法兰西院士)朱德群(法兰西院士)蔡国强(当代世界艺
术家排名前100位)吴冠中(中国的艺术泰斗)他们都是世界当代艺术领
域公认的艺术大师.他们都有留过洋,有的甚至久居国外.但他们的艺术无
不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正如吴冠中老先生看到朱德群展览作
品时说道的”乡音未改”对艺术的民族化世界化概括的是如此之精辟.
三.当代艺术收藏群体的盲目,缺乏艺术鉴赏力. 艺术圈有点象娱乐圈.
当代社会经济的繁荣,有势力的艺术收藏群体不断壮大,这对当代艺术的
发展有极大的催化促进作用,但他们大都是金钱有余,鉴赏能力不足,对当代艺
术的鉴赏能力有限.大多受一些艺术炒作现象的左右.和一些不负责任的”评论
大嘴巴”左右.
部分艺术收藏群体收藏艺术品只是为了等待它的升值,以谋求利益,并
非真正关切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当代艺术圈有点象娱乐圈,大量的包装炒作使一些似是而非的艺术作品在
艺术市场飘荡.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包装炒作的影响,许多有志士的当代
艺术家被埋没在没有硝烟的娱乐圈之中.
中国当代艺术起步晚,发展周期短.发展上的存在弊端这也是必然现象.
随着当代艺术家们的不断规范,理性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之路也必然会在世
界上利于颠峰之地.
后记:金融危机来了,这也许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洗礼……(09年4月 于兆洋)
祝福中国当代艺术之明天.....
跪求 对艺术美的感想和思考论文
什么是艺术美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可以说:艺术美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完美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形式是外在的,内容是内在的。面对一件作品,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直接呈现给感官的外在物质形式,然后领会这种物质形式所指引出来的内在意蕴。但作为艺术创造的结果,每件作品都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结合。有的作品,形式和内容结合得好,完美统一;有的作品,形式和内容结合得差,无法统一。 艺术形式的创造,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比如绘画用线条色彩,音乐用旋律音调,舞蹈用形体动作,文学用语言文字。但是,物质材料本身还不是艺术形式,只有把物质材料按照美的规律予以改造,结合为整体,使它具有表现力,物质材料才能化为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种艺术形式提供一种特殊的乐趣,不同的艺术形式产生不同的表现力。 艺术的价值在于用美的形式完美地体现美的内容。“如果形式不是有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形式脱离了内容,孤立的形式美,不是艺术美,没有艺术价值。形式美完全地表现了内容美,才会有艺术美。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不是所谓的“自我表现”。 高尔基把艺术的内容美,更是归结为心灵美的体现,内容美来自心灵美。 艺术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词句、色彩、声音把您的心灵中所自豪的、优美的东西,都体现出来。 艺术就是要用物质形式体现出、艺术家心灵中高尚的、美好的东西,也就是美好的心灵,艺术并不是只能描绘优美的东西,也可以描绘丑恶的东西,。”对美的东西的肯定,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这本身都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只有美好的心灵才肯定美,否定丑。 艺术内容中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的相互关系,在不同作品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变化,这就使得艺术美的问题更加复杂。描绘美好的事物,并不意味着这艺术作品必定是美的;描绘丑恶的事物,这艺术作品也不必定是丑的。
生活是复杂的,这里既有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也有假的、丑的、恶的东西。艺术既可以描写美的现象,又可以描写丑的现象,但最值得描写的当然是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按照高尔基的看法,世上最美好的是艺术,而艺术里最最好的和最崇高的是构想美好事物的艺术。
这要依艺术家以什么方式去描绘。艺术家心灵的美丑紧密联系着。“丑的事物,单就它本身来说,可以用美的方式去想;较美的事物也可以用一种丑的方式去想。”用丑的方式去描绘美的事物,这是丑的艺术;用美的方式去描绘丑的事物,这仍然是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正在那里面标示它的优越性,它美丽地描写着自然的事物,不论它们是美还是丑。” 美的艺术既可以描写美,也可以描写丑。 美丑对照,确实是创造美的艺术的重要原则。但是,美丑对照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肯定美,描写丑只是成为创造艺术美的一个手段。描绘美,是为了肯定美;描绘丑,则是为了否定丑。美丑对照的描绘,必须蕴藏着作家、艺术家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 美的艺术可以描绘美,也可以描绘美丑对立,
艺术对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的反映。如果对丑恶的描绘只是停留在生物水平而不能提高到审美水平上,艺术就不可能有美。生活中确实有些现象不易引起人的审美反映,艺术大可不必去描绘它。如果去描绘它,极易引起人的生理反应,抑制审美反映,从而破坏了艺术。
但是,如果用美的方式去构想丑恶事物,也未尝不能创造美的艺术。康德是这样说的:“狂暴,疾病,战祸等等作为灾害都能很美地被描写出来,甚至于在绘画里被表现出来
根本问题在于、艺术家有无美好的心灵,对所描写的对象作什么样的审美评价和持什么样的审美态度。
艺术需要美。但艺术美不仅仅只是形式的美,而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艺术美也不仅仅只是题材,而是题材和主题的完美统一.
上一篇:绿色科技投稿评价
下一篇:游戏软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