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杂志经络研究
解剖学杂志经络研究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器官?
最近几天,国内外公共媒体都被上面这张间质组织(Interstitium )新的显微结构模式图刷屏,并配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器官”的标题。
这个被称为“Interstitium ”的真的是一种新器官吗?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原始的论文是怎么说的。
这波发现新器官的炒作源自于自然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杂志3月27日发表的标题为“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的论文。
这篇论文讨论部分的首句画龙点睛地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广泛存在于粘膜下层,真皮层,筋膜和血管内皮下层等部位的间质组织并不是密集的胶原屏障壁,而是一种充满液体网格空间,因而建议对间质组织的解剖概念进行修订。”(We propose here a revision of the anatomical concepts of the submucosa, dermis, fascia, andvascular adventitia, suggesting that, rather than being densely-packed barrier-like walls of collagen, they are fluid-filled interstitial spaces.)
很显然,这种组织并不是新发现,而是早就被认识到。只不过,以前认为它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纤维屏障壁(主要对实质性组织器官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而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组织的显微结构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网格,期间充满液体空间的组织。
也就是说,只不过是是对原本就已知的一种组织的显微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论文本身也并没有说新发现一种新组织,更没有说发现“新器官”。
“新器官”之说,不过是公共媒体的解读和炒作噱头。
间质组织显微结构新认识
传统解剖组织学上,间质组织是结蹄组织的一部分,被认为是由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构成的致密的纤维组织,主要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实质性组织的屏障“墙壁”,广泛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新的研究,使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窥镜(pCLE)这种新技术对这种组织进行了重新观察。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在活体实现分辨率达60-70μm的实时组织成像。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中发现,间质组织并不是致密纤维组织,而是一种其间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基于此,联合快速冷冻活检和其他方法进行的体内外观察,进一步确认,间质组织并非是一道“壁”,而是一个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其中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网格内壁上还衬有类内皮细胞。
在传统组织学检查中,组织样本需要进行脱水固定,切片,通常还需要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样,所获得的的图像就是“死”的。间质组织在处理过程中网格中含有的液体就会被“脱”掉,这种网格组织随之也就坍塌,显微镜下就成了一种致密显微结构“壁”。
新研究观察到,这种充满液体的网格组织,广泛分布在全身胃肠道和膀胱等器官粘膜、真皮、支气管和动脉内膜下层,这一点与之前的认识并无二致。
新显微结构,新功能
既然显微结构与之前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作者推测,功能也应该不单纯是支持和保护。作者根据观察到的结构特征,认为,间质组织应该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包括:
1. 减震缓冲器。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发现的结构非常类似快递包装箱中减震用的塑料泡沫纸
因此,作者推测可能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2. 组织水肿的空间。
已知,人体体重的60%以上是水,其中约65%位于细胞内,35%位于细胞外。细胞外液由分为血管中的血液和血管外的“组织间液”。
然而,组织间液在组织间具体是如何分布的,之前并不是很清楚。这项新发现定位了位于间质组织中的这部分组织间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真皮和筋膜部位间质内液体过多可能就是组织水肿的原因。
3. 可能是癌症细胞转移的组织基础。
新发现认为间质组织并不是一堵结构致密的“墙壁”,而是充满液体的网格空间,这些空间还是开放的,相互之间可以联通。而且其中的液体很可能通过淋巴系统最终回流血管内。
这就可以更好的解释癌症的转移:一旦突破进入粘膜下层这个空间,也就可以在这个空间内相对自由的游走,从而发生转移,其中包括转移向淋巴组织。
4. “信息高速公路”。
既然这种间质结构是开放性的,其中的液体可以互相连同,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某些机制来进行信息传递,比如压力波。因而,这种结构可能是体内某些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
5. 伤口愈合和疤痕形成。
胶原纤维束网格内衬的类上皮细胞的类型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是CD34染色阳性特征说明它们很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前体或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与胶原蛋白的生成和沉积有关。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与组织纤维的愈合,以及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成为相关治疗的作用靶点。
总之,新的发现改变了之前对间质组织显微结构的认识,或者可能用于某些现象的解释,乃至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途径。
新器官?
可见,这项研究的本质上只是对早已知道的间质组织在活体显微结构的再认识。
也就是说,并没有发现新的组织,更谈不上新器官。
科学术语并不是随便可以命名和使用的,都有一定的标准,并必须经过官方结构认定和发布。
生物医学上,器官是指由一组活体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系统性功能的结构功能单位。在人类等高等动物中,器官被分为器官系统。目前,人体的器官系统共有10个,分别是:皮肤、骨骼、肌肉、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和生殖系统。
按照器官的这个定义,这项研究跟新器官完全不沾边,媒体宣称可科学家发现新器官完全是一种炒作噱头。
新发现证实了中医经络的存在?
比通俗媒体更兴奋的是中医支持者们,一致性鼓吹美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证实了早在2000年前中医就已经发现了的经络。
表面看,似乎还确有可以加个两者扯到一起的理由。
1. 首先,新的发现认为间质组织是一个开放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从某个方面契合了经络是气血运行通道的说法。
然而,该研究中间质组织的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之说,仅仅是一种推测。而且,目前认为,该组织可以传递的信息主要是机械作用力,没有可以传递其他信息的证据——生物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电信号和化学递质——目前的了解都不支持这类信息的传递。
至于,中医的“气血”是什么,怎么通过间质组织的信息高速公路传递,这恐怕需要中医支持者展开联想。
而且,中医支持者动辄会说科学跟中医是两个不兼容的体系,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却相互兼容了。
2. 上世纪90年代,由国家两项资助的,在上海进行经络实证研究,研究者就认为人体小腿上的胃经穴位定为在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就是筋膜间质组织。
当时这样认定一个理由是当针进入骨间膜时,施针者会有“粘针”,也就是针灸中所谓“得气”的感觉。
同时,研究小组还在这些组织样本上发现包括钙、磷、钾、铁、锌、锰、铬等七种元素密度分布的差异。
就是说,上海经络研究就曾经认为经络就定位在身体的深筋膜上,因此,似乎有理由将两者往一起拽一拽。
但是,以此就说科学家的这一发现证实了经络的存在,未免太过自作多情。
退一万万步讲,即使,假定,经络就是间质组织,我们不妨还是问问那个老问题:
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宗是如何发现间质组织是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事实的,我们的祖宗啥时候装备上了高大上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使用过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现在埋在哪位祖宗的坟冢?中医支持者们还不快去挖?
科研人员发现中医经络存在证据,这是真的吗?
多年以来西方医学界都对我国的传统中医学持怀疑态度,认为只有打针吃药才能治好病,对我国中医的针灸、经络穴位推拿等很不理解,但却不得不承认中医带来的治疗效果。如今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中医学所说的经络应该是存在的,并且他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有力佐证,这些都是真的。
我国的传统医学也就是中医,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历经波折,许多真正的好东西已经在历史中失传了。特别是近代历史上,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比较大,被许多人认为是不现实的,特别是西方医学界,他们以“无法证实经络存在”为理由,一直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别的不说,就说近一年多流行病肆虐全球期间,我国中医制作的药物就起到了很好疗效,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所以传统医学并非某些人能够抗拒得了的。而最近,国际权威的《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就发表论文称,科研人员通过专业技术,首次清晰看到了沿人体经络和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有力佐证了中医经络和穴位存在的真实性。
发表论文的杂志期刊是国际权威的,参加实验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也是权威的,足见这是国际医学界首次用实验证明了中医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也说明中医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并非都是玄而又玄的理论。参加此次科学研究验证的,是以新奥集团生命科技研究院为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众多科学家参与协作验证的,有足够权威性和说服能力,这也说明随着科学的进步,我国传统医学正在逐渐得到世界医学界的承认。
国人基本都知道,中医学上有一种人体经络穴位的概念,虽然它在人体解剖学上是无法用肉眼看见的,但是根据古人传下来的经络穴位图谱和相关理论,中医却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能说看不见就不存在,甚至在如今流行的武侠小说和网络小说中,这种经络和穴位理论仍然大行其道,西方科学家看不到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够不着我们的传统医学,当然并不是说现在中医就比西医厉害,现在的中医是比不了古时候的。实际经络和穴位,应该就是人体能量运行的线路轨道,用肉眼当然看不到,如今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手段能够看到部分经络能量迁移线,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进步了。
请问专家: 藏象学说科学吗,我们怎样用到生活中,有没有相关书籍可以详细参考,其中关于经络的内容好像与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
现代更广义的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现代分形藏象五系统。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当时解剖所取得的直观认识为藏象学说的形成打下了形态学的基础。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说明在《内经》时代,人们已自觉地把解剖知识引进了医学领域,所记载的人体脏腑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即是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的真实记录,许多数据都与现代解剖学非常相近。而且古代医家凭借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对脏腑功能活动、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的认识已超越了解剖的范围。就生活实践而言,如人饮食过饱则腹部胀满,因而认识到脾胃居腹里,胃主纳谷,脾主运化,有腐熟水谷的功能;人受凉感寒则病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从而联想到肺居胸中,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侵,由皮毛而影响及肺,就会发生这些症状。这就清楚地说明,人体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虽然各有分工,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就医疗实践而言,古代医学家经过多次的重复,从病理现象推论出生理功能,如耳鸣、听觉不敏的疾患,从肾着手治疗而获效,于是得出“肾开窍于耳”的理论。此外,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对藏象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关脏腑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属性及其功能活动,脏腑器官构造与功能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等都可用阴阳加以概括。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五脏六腑的特性以及脏腑间的关系,则运用五行学说加以解释,一方面把五行归属于五脏,另一方面用五行的生克规律说明脏腑间的生化制约,使之处于平衡的运动状态。这就使藏象学说更为系统化、理论化。
在《内经》所奠定的基础上,《难经》对脏腑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的认识又增进了一步,首次提出“左肾右命门”的观点,促进了后世对命门的认识与争鸣。《中藏经》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判断证候的顺逆,形成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述了五脏六腑的轻重、大小、长短、阔狭、容量等,将五脏、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五体(筋、脉、肉、皮、骨髓)等纳入五行的范畴,说明脏腑器官之间及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对于杂病,则以五脏为中心,分列病证并阐述其证治方药。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治病以五脏为纲,配合五腑(六腑除三焦外)、五官、五志等进行辨证,认为五脏的发病特点是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并对五脏为病的常见症状作了归纳,立法用药颇具匠心,对后世影响很深。金代张元素,以脏腑寒热虚实来分析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并从补虚、泻实、温寒、清热几个方面提出常用方药,对脏腑辨证作出很大的贡献。金元医家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突出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立方用药侧重补中升阳。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养胃阴的理论和方药,补充和发展了李东垣的内伤脾胃学说。另一位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业医治病,当先明脏腑,并躬身实践,解剖尸体,对传统理论提出某些质疑,如否定“心主思”之说,认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这一矢志实践的精神十分可贵。经过历代医家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藏象学说逐步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脏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奇恒六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编辑本段奇恒之腑 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除胆为六腑之外,皆无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
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目前从各脏的生理功能上来阐述相互关系。
(1)心与肺:火克金;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气血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心与脾:火生土,心主血,脾统血,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关系密切。
(3)心与肝:木生火的必要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的关系。
(4)心与肾:水克火,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
(5)肺与脾;土生金的母子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依靠肺脾的配合。
(6)肺与肝:金克木的关系;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调节全身气机。
(7)肺与肾:金生水同源关系,二者协调调节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
(8)肝与牌: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行方面密切相关。
(9)肝与肾:水生木,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关系;肝主疏地与肾主藏精相互制约。肝肾阴阳相互影响。
(10)脾与肾:土克水,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资生互为因果,肝阳根于肾阳。
2.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密切配合。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
3.脏与腑之问的关系
脏与腑之间是阴阳表理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阳互为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
藏象五系统
邓宇等,1999年提出分形藏象五系统
心系统: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肺系统: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系统: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肝系统: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肾系统: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 2002年著作
第一编 阴阳、五行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医学内涵的研究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多学科研究
第二编 藏象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藏象学说的形成、内涵与特色
第二章 中医藏象心系统的现代研究
第三章 中医藏象肺系统的现代研究
第四章 中医藏象脾系统的现代研究
第五章 中医藏象肝系统的现代研究
第六章 中医藏象肾系统的现代研究
第七章 中医藏象脑系统的现代研究
第八章 中医脏腑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三编 气血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气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 血的现代研究
第四编 病因病机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形成、内涵与特色
第二章 中医六淫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三章 中医七情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四章 中医痰饮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五编 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十二经脉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 奇经八脉的现代研究
第六编 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形成和特色
第二章 中医治则法的现代研究
第七编 人格体质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医人格体质理论的形成与特色
第二节 中医人格体质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八编 新理论、新技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章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与中医药研究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中医学在遗传方面的研究
第五章 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编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探讨
第一章 传统中医现代的科技发展探讨
第二章 理性继承,务实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科研选题探讨
第三章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
第四章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艰难的探索
附 特约专家论坛
藏象近代革命简史表
(引子:1980年,雷顺群, 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一), - 辽宁中医杂志, 1980。1983年,续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二) - 辽宁中医杂志, 1983)
序幕
1994年,肖烈钢.试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特性[J].陕西中医,1994,15(5):211-213。侧重、强调藏象学说中五‘脏’系统(器官的)有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自主性作了较为系统地阐述,说明了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思想,其本质与现代系统论是一致的,然又有其特点。
革命
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分形藏象五系统。
1999年,邓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新英译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9期分形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藏象五系统,超脱出心肝脾肺肾五脏腑,五器官的传统局限性认识。
邓宇 等,1999年,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
拓展
2002年,《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广州中医药大学,邓中炎主编,邓铁涛主审。藏象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脑系统等。
2005年,赵喜,心主神明论《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6月2卷3期。心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谁能知道人体穴脉古人是怎样发现的?该如何认识自身各处穴位?任 督 二穴是指...?
穴位究竟是什么 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其实,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1�7�1�7腧穴了。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
许多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质。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电通过人体皮肤,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此后不久,法国著名针灸学家尼伯亚特在助手的协助下,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在尸体上进行的测量也获得同样的结果。5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有关穴位电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然而,据推测,全身穴位的总面积仅占体表的万分之四,而全身体表电阻的部位却很多,远远不限于穴位的地方。况且,如进食、睡眠、运动等生理活动,时序、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改变以及精寸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皮肤电阻值。难怪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感叹:以此(皮肤电阻测定法)测定经穴颇有困难。法国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时间,应用此法测定穴位,所得结果却与中国穴位大相径庭,不得不揪然中止这项研究。
也有人将古老的腧穴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比拟分析,力图用新理论、新概念阐释它们。譬如,电流刺激肌肤,被刺激的肌肉会产生收缩。用最弱电流刺激而产生最大肌肉收缩的体表部位叫运动点。美国学者金林对照运动点位置与传统穴位位置后提出,两者的分布近乎一致。日本的兵头正义与美国的弗罗斯特等人,则把穴位同触发点进行比较。触发点被认为是机体肌肉组织中的局部交性部位,具有深层组织敏感、结节及伴有放射痛的特点。虽然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认为,它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痉挛,内分泌失调或肌紧张造成的。针刺穴位时,由于组织间相互磨擦和金属针与组织电介质之间相互作用,会引起局部组织中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损伤。此外,两者的分布也略同。因此,他们认为穴位的某些特性与触发点极为相似。有人甚至认为,它们不过是同物异名罢了。还有研究报道,穴位和差电点、皮肤活动点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些多途径的研究,从侧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对于探明穴位的奥秘,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又有人着力于研究穴位的形态结构,希望一举揭开穴位之谜。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专家解剖观察尸体上324个穴位,发现99,6%的穴位与神经有关。他们进一步发现,经穴与相关脏器的神经分布往往属同一脊髓节段,表里两经的穴位也多隶属脊髓同一节段。日本学者森秀太郎证明,在全身穴位中,约有100个穴位组织深层穿行着神经束。穴位还与肌梭、神经腱梭、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感觉神经节细胞周围突末端的感受器有关。从发生学观点看,表皮与神经组织有着共同的起源。神经中枢存在各皮肤区域与内脏器官的投射点。因此,穴位与胚胎形态学之间可能有生物形成的相关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穴位与非穴位组织均有神经纤维分布,它们在组织学上并无明显差异。至于穴位与非穴位区域下神经组织有什么不同,现在还不清楚。还有人报道,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日本西条一止应用红外线热像图摄影法观察到胸腹穴位区域皮肤温度比周围皮肤要高出0.5至1℃,他认为这是穴位下存在血管的缘故。有关解剖资料证实,许多穴位区域确实布有皮下静脉,或有深部血管贯穿。
腧穴研究者们相信,人体穴位是既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又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的复杂综合结构及其机能。 其各自的作用是: 标准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和颞肌。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功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标准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和颞肌。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功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标准定位】在口腔内,舌下系带中点处。
【取穴】正坐位,张口,舌转卷向后方,在舌下系带中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舌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和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功用】祛邪开窍,生津止渴。
【主治病症】1、舌缓不收,重舌肿胀,喉闭。
2、呕吐,呃逆,腹泻,消渴。
【刺灸法】用细三棱针点刺出血。[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耳郭软骨。分布有颞浅坳、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功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⑴麦粒肿 ⑵眼睑部肉芽肿 ⑶眼烫伤 ⑷急性结膜炎 ⑸蜂窝组织炎 ⑹急性腰扭伤 ⑺顽固性失眠 ⑻口唇疱疹 ⑼腮腺炎
[刺灸法]下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耳尖穴的功能
1、耳尖穴的功能具有安神镇静、清热解毒、泻火、清脑明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凉血止痒,抗过敏、消炎、抗感染等。
耳尖穴的刺激方法
(一)刺血疗法:耳尖穴常用于刺血治疗疾病,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消除黄褐斑、痤疮及其疤印的目的。因其方法简便、损伤小出血少、疗效好,适应症广泛而容易被美容师所使用。
1、操作方法:①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规消毒耳廓皮肤;②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耳廓顶端,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消毒的三棱针、对准耳尖快速准确的刺入约2毫米深;③以双手拇、食指在耳廓上由下向上轻挤针眼四周。视顾客体质情况放血3-5滴,以消毒干棉球吸去血液,仍出血者以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片刻,不必包扎,片刻后自愈;④采用两耳交替施治,视顾客面部皮肤问题轻重隔日或3-5天放血一次。
2、注意事项:①针刺放血操作要熟练,针刺不宜太深,以免过多损伤和引起疼痛;②放血量适当,不宜太多和过少,通常放血3-5滴,斑片明显或属脓疱型痤疮者可放血5-10滴;③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等不宜用此法;④注意无菌操作,以免皮肤感染。
机制探讨
我国民间很早就使用耳尖穴治疗疾病,应用耳尖放血治疗皮肤问题是根据耳尖穴的功能特点,也符合我国古代“刺络”疗法的原理。
1、经络的传导作用:耳与人体经络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在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就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的记载。说明耳与全身的沟通与联系是息息相关的,而且经络之间又是相互联系沟通,因此全身脏腑器官以及各组织间都与耳廓相应部位有其相关性,生物全息论学说更说明了这个问题,针刺放血有祛邪作用,针刺耳尖穴可激发经气,达到扶正祛邪、疏通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取得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从而发挥经气的防卫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美白皮肤的效果。
2、神经的反馈作用:从现代医学神经解剖来看,耳廓的神经分布极为丰富。除来自躯体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外,还有来自颅神经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混合支,以及分布于耳部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经纤维。而这些神经的分支又相互重叠或吻合,有的交织成网或形成神经丛。耳尖穴位于耳轮顶部,该处有耳颞神经、迷走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针刺耳尖后,其局部相交的神经和血管受到刺激,激发神经的调节作用,使其反馈到相关病灶部位,调节内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进炎症的吸收,从而使机体得到康复,色斑淡化,痤疮及其疤痕消除。
用灯火灸耳尖穴夕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下领下腺炎、感冒发热不退等热性疾病共763例,辄取佳效。 操作方法 取灯芯草一段,蘸芝麻油少许,点燃后对准双侧或单侧的耳尖穴灸之,听见‘“啪”地响声即可。不响者效不佳,以响为度每日l次。 治疗结果 流行让腮腺炎:痊愈(火灸1一2次后,1一3天同体温降至正常,耳垂周围肿胀痛明显消退夕伴随症状消夫)641冽。有效(火灸后体温下降,但仍高于止常,耳垂周围肿胀疼痛减轻)9例。无效(火灸后体温不降,耳垂周围肿胀疼痛不消失)2例。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针灸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央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1951年春,人民日报发表了针灸治病的消息以后,要求针灸治疗者显著增多。为了满足病人需要,在卫生部妇幼卫生工作大队下临时开设了一个门诊部,最初只有9人,后增至13人。除治疗大量病人外,还进行了建所筹备工作。1951年7月,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卫生部下建立针灸疗法实验所,共有28名编制。8月2日针灸疗法实验所宣布成立,同年10月20日国家卫生部任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朱琏同志兼任所长。1954年冬,中央批准在卫生部直接领导下筹备建立中医研究院,针灸疗法实验所划归中医研究筹备处领导,并与原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部分和华北中医实验所的针灸科合并。1955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宣告成立,针灸疗法实验所改名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至1957年,针灸研究所已发展到106人,设有五个针灸室及X光室、化验室和基础研究室(包括生理、生化、解剖)。1958年迁入中医研究院(现广安门医院院址)。1962年,以研究梅花针疗法为主要任务的针刺疗法研究所并入针灸研究所。1964年4月,为开展对经络的研究,中宣部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抽调一批学术骨干组建了“经络研究所”(现东直门内针灸所所址),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张锡钧院士兼任所长。该研究所的中心任务是重复朝鲜金凤汉“经络实体”的研究工作,并很快取得可靠数据,否定了金凤汉的结论。1970年初,人民日报公布了我国针刺针麻研究的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9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调集针灸研究所和原经络研究所的有关人员40多人,重建针灸经络研究所,所址定在原经络研究所(现针灸研究所址),开展了一部分针灸临床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1975年4月23日,由卫生部批准的外国医生针灸学习班正式成立并接收第一批学员。1978年恢复了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所名。1981年8月,经科协批准,《中国针灸》编辑部正式成立并出版第1期杂志。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针灸研究所为该组织所属传统医学(针灸)合作中心。1984年《针灸研究》编辑部划归针灸研究所。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针灸研究所筹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经络研究中心。2001年,针灸研究所针灸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3年,针灸研究所的针灸机能研究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上一篇:论文一定有期刊号码
下一篇:思维与智慧优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