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教学论文
多文本阅读教学论文
2011版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有这样一段话:“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而易见,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个数字仅仅是保底阅读量的需求。如果老师只靠教教材中的文章无疑是杯水车薪,学生阅读的需求量是远远不够的。现如今,多文本阅读教学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由“一篇带多篇”或“单元整合”抑或是“议题相同的组文”学习,学生在一节课中能阅读三篇以上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如何能让多文本阅读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实现价值最大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现代教学观越来越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重要性,而在当下现实中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缺乏兴趣。学生单纯地认为语文课就是“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这种简单模式的循环,而教师则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字、词、句、段、篇中过多分析,学生大多数都是“安静的听众”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跳不出课本的圈子,学生也只能“坐井观天”。学生的阅读量上不去,语文能力何谈提高,更别说语文素养的形成了。多文本阅读教学弥补了目前学生阅读量过少及阅读范围过窄的缺陷,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触角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生活中去,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2、 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要“授之以渔”,目的在于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更多、更广发的书籍。阅读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策略培养的有效形式是“在阅读中学习。”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中老师容易走极端,要么只是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在指导学生对字词理解上下功夫,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要么,把阅读的任务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随意阅读,这样盲目阅读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多文本阅读策略的迁移运用恰好弥补这一现象中的缺陷。从教材选文入手,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精心选择议题相同的一组文章,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学阅读的方法,以“读文——解词——理解——运用——人文主题升华”为主线,给学生系统的阅读策略指导,让学生感受阅读氛围,逐渐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 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思维的火花只有在对话中才能迸发,而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面的指导。给学生搭建阅读和展示的平台。教师则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导师,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把“启发”“点拨”“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扎扎实实让学生走进文本,潜心会文,从而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避免了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灌输给学生,把文本解读成千篇一律的中心感悟。
多文本阅读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难以掌握的阅读类型,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议题的选择、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相应的阅读评价措施,更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上着手。在课堂教学中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把多文本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长此以往,形成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知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比如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等等,都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教学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群文阅读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小学生的喜爱。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教材基本体系为前提,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及文本内容主体,提高对群文教学的编排及组织,以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目标。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1.1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中的教材仅仅只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与度量。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自由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
1.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要想能够与时俱进,就要获取足够先进及丰富的信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信息量。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障自己的讲课质量,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全面理解小学课文中的内容,但是也大大抑制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1.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使用单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模式,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另外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教学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群文阅读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群文阅读任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且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1.4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整堂课都围绕同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内容也都是以文章中的知识为主,完全忽视了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具有正确阅读方式。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目前小学语文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同类题材编排的`课程体系,每个单元都可以作为一个群文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2.1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中心议题体现着教学的目标,是群文阅读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的阶段,要设置好议题,把握好议题的难易程度。议题既要有挑战性,也要有可学习性。议题的选择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议题。议题的选择要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指的是以小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水平为基础,以主题为前提,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及教学计划进行的群文阅读活动。此阅读活动有两种方式:其一,完善型。教师以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包括学生对不同主题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一些掌握较为薄弱的主体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其二,提升型。教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通过展开不同的主体进行阅读指导。这种方式是以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及基础知识为前提,进行的高层次的阅读指导。比如在进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知识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充满矛盾但是却被统一的现象,通过此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归纳知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整体,使学生能够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2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指的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进度,并且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其能够服务教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预习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内容,为文本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复习扩展型。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掌握文本知识的程度,开展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面,并且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环境、生态之类的群文,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及环保状况,这样小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课文中的危机。并且还可以使小学生体验身边的污染现象,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状况,那么就自然而言的完成文本的学习。
2.3充分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的课文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有对比性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在差别中看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文章的鉴赏力。联想阅读是学生联系自己的自身经历,体会不同文章的情感。对于部分摘抄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全文,使学生关注作者的选材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之后,可以在课下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体裁或者相关作者的文章,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语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单篇阅读、多篇阅读及整本书阅读三种,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多篇文章阅读技能,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更新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思想,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以及教学对策,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60-60.
[2]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169.
[3]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54):37-38.
[4]甘玉林.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解读[J].小作家选刊,2016,(25):170.
[5]杜娟.起承转合---浅谈小学语文与群文阅读的联系[J].东方教育,2015,(6):188-188.
[6]易文慧.试论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与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72-72.
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文章少而精,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实现既聚焦课堂又走向社会、家庭的阅读视野。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获益,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组合选文的策略。
一、以作者为中心选文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文学风格,初中语文阅读可以从教材选定的作者出发,对该作者的文章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对作家的文风有更深刻的认知。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就可以选择老舍同样写济南的《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让同学一起学习,看老舍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增加学生的写作技巧。同样还可以选择老舍的散文如《北京的春节》《养花》《草原》《猫》等,通过群文阅读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选文以及名家文风,学习名家风范,积累见识和学识。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
以体裁为中心选文,把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文章的体裁无外乎有六大类即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议论文杂糅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丰富性。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以“同文”为中心选文
所谓“同文”就是主题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文”现象,甚至同样的题目有多个人写,但是写作的角度和内容都不相同。教师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同文”,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文经典的作品总是有内在的契合,尤其是同样主题的文章,语文教师在解释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把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那么让经典“互文”,无疑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绝妙法则。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便是“同文”中的经典,另外古诗文中“同文”的作品就更多了。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边塞诗,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等诗文。唐诗中送别诗也很多,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和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同样送别却寄托了诗人不一样的情怀。这些阅读的经典,无论是针对初中语文古文阅读教学还是现代文阅读教学,都有着丰富的作品,出现在课堂上,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群文阅读组文的方式
上文讲了从文章的作者、体裁甚至“同文”方面去选文,是选文的一个思路,但是选出的文章会有很多篇、很多种,怎样巧妙组合到一起也是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种组文的方式:
(一)以“拓展强化”的方式组文
顾名思义,拓展强化就是在一个水平基准线上进行不断完善,达到不断强化的目的。比如围绕社会的话题会有很多文章,也有很多科技、过年、特产、奉献等话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切合时代的作品,根据已有的教材篇目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在上文诸如以作者为中心选择的文章基础上,根据文章深度层层递进强化,也可以补充其他作者类似的文章,交叉进行,补充文章作者风格单一的不足,进行拓展强化。
(二)以“完善增补”方式进行组文
根据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类型的文章缺失,例如有关家庭教育、自我认知类型的文章较少。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时期,对自我认知不太明确,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对家庭教育不理解,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此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完善增补此类型的文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及优点,正确与家长沟通,表达情感,帮助他们成长。可以说很多作家都以自身家庭故事和自己成长经历创作,趣味性强,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诸如《傅雷家书》《名人传》等励志型作品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推荐对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群文阅读组文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教师可以不同的选文里自由组合,达到拓展强化、完善增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即可。但是选文时目标要明确,根据难易程度螺旋上升,切不可超越学生理解阅读能力之上,否则一些枯燥的文章反而降低学生阅读兴趣,适得其反。群文阅读是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发现,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围绕课程要求和标准,提高自身素质和阅读面,在选文、组文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素材,选择名家、经典文学作品,确保文章不难不易、恰到好处、阅读性强,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切实落实群文教学为阅读教学服务的目标。群文阅读自由性、创造性较强,组文更是千差万别,这是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筛选合适的素材,组文技巧上要求很高。笔者在此提出了组合选文的几种方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学术界多加研究。
张贵栓‖小学多文本阅读策略运用(二)
多文本阅读教学已经成为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主流,以此来体现或落实大量阅读。统编版教材以单元为主题,编排了一组文章,既有专题性,又是多文本。所以,统编版教材也在实现多文本阅读。
对于多文本教学而言,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即使每节课的阅读教学,也不能单单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一篇文章。经过多次修订的新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减轻了教师选材难的问题,从范围角度看,阅读时,可以用课内的一篇课文加上丛书中一篇或多篇文章,还可以只选取丛书中的多篇文本。从内容角度看,有这样几种组合方法,或选材相同或相近的一组文本进行阅读;或选取主题相同或相近的一组文本进行阅读。
关于多文本阅读体系,建构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里,策略实施在“专题阅读”栏目中的“范文阅读”“组文阅读”和“自由阅读”里。
在《小学多文本阅读策略运用(一)》里谈了小学低段“组文阅读”的阅读策略运用,今天,浅谈一下小学中段“组文阅读”的策略运用。
大家知道,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置了单元导语,其中,语文要素作为实施阅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奇妙大自然》,语文要素: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2、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组文阅读内容的编排体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文前提示语;第二、文本内容;第三、阅读实践活动。在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要思考阅读目标与语文要素的关系;二是要思考阅读文本与阅读支架的关系;三是要思考阅读体系与阅读策略的关系。四是要思考课型之间的关系。
如三年级下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②《文化久流传》。“专题阅读二”《奇妙的自然界》。本组有三篇文章,第一篇《有趣的“装死行为”》, 作者法布尔。
我研究昆虫装死的情况时,第一个被我选中的是那个凶恨的剖腹杀手——大头黑步甲。让这种大头黑步甲动弹不了非常容易:我用手捏住它一会儿,再把它在手指间翻动几次就可以了。……
第二篇文章《昆虫的“看家本领”》,作者法布尔。
我喂养着一只天牛,爪子和大颚都十分厉害。天牛这种带角的昆虫,我知道它是性情平和的,但大头黑步甲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因为在它所出没的河边地带,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天牛这种大个儿昆虫。……
第三篇文章《红蚂蚁》,作者法布尔。
据说,蚂蚁就是通过嗅觉来辨别方向的,而它的嗅觉就在它那始终动个不停的触角上。我对这种看法持有怀疑。首先,我并不相信嗅觉会存在于触角上,其理由我已经提到过了;再者,我希望通过实验来证明红蚂蚁并不是依靠嗅觉,来辨别方向的。……
这是一组统一作家的文章,三篇文章都是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作品。把统一作者的文章整合在一起,也是组文阅读的一种策略,便于比较性阅读。
文前提示语:下面为同学们选编了法布尔的三篇文章:《有趣的“装死行为”》《昆虫的“看家本领”》《红蚂蚁》。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还可以从法布尔的笔下,去感受他对小昆虫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他是怎样把实验过程记录清楚的。
在三篇文章之后,安排了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
活动一、找出本组文章中一个或几个段落的关键句,并根据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文章题目 关键句 段落大意
《有趣的“装死行为”》
《昆虫的“看家本领”》
《红蚂蚁》
活动二、再读《红蚂蚁》,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实验过程写清楚的,你能借助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吗?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活动三、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能抓住事物特点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象,并主动与伙伴们分享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仿照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用几段话写出你对身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吧,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用上关键语句来提示这段话的大意。
首先,了解人文主题。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自然界》。“人文主题”是“承载文化特质的主题”。人文主题是“按照‘内容主题’组合单元……人文主题注重文化传承,立德树人”。可见在语文教育中,人文主题泛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思想内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为: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其次,掌握语文要素。
陈先云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建构》中指出: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语文要素指向了单元阅读的长度、厚度和宽度。无论是“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还是“组文阅读”,都需要有策略性地落实“语文要素”。
其三,解读文前提示语。
在丛书中,一组文章设有一个专题,形成多文本阅读,安排“组文阅读课”。文前提示语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人文要素,“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二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所以,对于“文前提示语”,我们需要从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来考虑。我认为:无论是组文阅读课,还是设计“文前提示语”,都应该认真思考。
其四,合理安排“阅读实践活动”。
多文本也好,组文也好,都是一组文章整合而已,这一组文章必须有个“主题”。“主题”是指“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及汉语丰富的表义功能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来确定的语文学习主题,是由核心词语的本义、联想义、引申义等构筑的文化主题,统摄着一个单元中所有的阅读材料及语文实践活动”。而“阅读实践活动”的合理安排是需要按照阅读的五个维度来体现的。
“阅读实践活动一”是体现在“获取信息”和“整体感知”方面,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实践活动二”是体现在“形成解释”和“作出评价”方面,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形成解释能力”和“作出评价能力”。至于两个阅读实践活动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应该清楚明白了。“阅读实践活动三”是体现在“创意运用”方面,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意运用能力”。
根据三年级多文本阅读策略运用,请你编写四年级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吧。材料如下。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动物朋友》,语文要素,1、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2、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②《唱响爱之歌》,专题阅读二、“动物朋友”。组文阅读有三篇文章。
第一篇《老猫》(节选)作者季羡林。
文章选段: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卷曲在狭窄的窗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
第二篇《猫婆》(节选),作者冯骥才。
文章选段: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串门,聊天,他养猫,而且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一怔,扭身从墙角纸箱里掏出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呀,一只毛线球大小雪白的小猫!
第三篇《白猫王子七岁》(节选)梁实秋。
文章选段:白猫王子大概是已到中年。人到中年发福,脖颈子后面往往隆起几条肉,形成几道沟,尤其是那些饱食终日的人。白猫的脖颈子上也隐隐然有了两三道肉沟的痕迹。
文件提示语:我们身边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读读本组写猫的文章,看看不同的作家各自抓住了猫的什么特点,用心感受三位作家对猫的感情,尝试着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阅读实践活动。活动一、读了本组的三篇文章,回顾一下三位作家分别写出了猫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他们对猫怎样的感情,填写在下方对应的空白处。
文章题目 特点 表达的感情
《老猫》
《猫婆》
《白猫王子七岁》
活动二、读完这三篇文章后,和组内同学合作探究,三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文章题目 不同之处
1、都有动物外形的描写 《老猫》
《猫婆》
《白猫王子七岁》
活动三、学习三篇文章的写法,写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和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等方面入手,注意写出动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喜欢的动物》: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发生的趣事……
寻梦,向多文本阅读漫溯
伴着冬日的料峭 ,迎着瑟瑟的寒风,怀着满腔的热情,带着美好的梦想,我们一行四人奔赴郑州,参加多文本阅读骨干教师培训会。尽管寒意袭人,尽管学校任务繁重,可我们依然踏上了征程,参加这次意义非凡的盛会。
一天半的课程,既有专家的讲座,又有名师的授课,既有理论的引领,又有课例的示范,既有热烈的探讨,也有思维的碰撞。在听课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本次的培训主题是如何开展多文本,多文本阅读是用比较法阅读法进行的阅读,让学生在大量多面的阅读中,通过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来体会,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更关注阅读过程,尤其是阅读意识、习惯与方法,更聚焦语文素养,尤其是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多文本阅读聚焦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解决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的问题,是单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无论单文本,多文本,还是群文,非连续性文本目的就是进行阅读教学。多文本教学首先要确定议题,找准抓手,多元化,多角度去解读。
专家对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解读,让我对多文本教学多了几分了解,也我我感受到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几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如醍醐灌顶,给迷茫中的探寻者指明了方向,让我深感歆慕的同时更觉阅读教学的任重而道远。
孙秋备老师的《因为遇见你》议题新,切入点妙。孙老师这节课的议题是:“怎么读回忆性散文”以《藤野先生》一文为例,通过体会我在什么情境对先生产生“最使我感激 ”这样的情感的?让学生了解读回忆散文的方法?一、抓住典型事例,二、叙述情境.利用这样的方法读《语文经典读本《》中《晶莹的泪珠》和《宗月大师》两篇文章。将三篇文章放在一起,通过找典型的事例,再将典型事例放入叙述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不仅关注典型事例,还要关注作者是设置的叙述情境,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运用这种方阅读阅读其他作品,强化训练,一课一得。
诗一般的结尾更让人意犹未尽,因为遇见你……因为遇见你, 我们有了这节异彩纷呈的课;因为遇见你,这节课成了我心中美好的记忆……
《感知四季的旋律 》独特的开场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问 :今天上课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一样,谁说完谁坐下 ?课堂在一种非常愉悦的情境中开始了?周老师通过这样的开场白,目的就是唤起同学们的感知 ,让同学们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全面的去感受 。以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春》为例,结合语文经典读本中的写四季景物的片段,通过分析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全方位感知 ,运用感知的五种工具:眼,耳,口,鼻,耳去发现,去聆听。进一步提出感知的三级追问:是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 ?
以课本为例,结合经典读本中的精彩片段,强化训练写景散文的阅读方法:全方位感知,用多种感官感知一种事物,用一种感官感知多种事物 。感受了春风,聆听了下雨,欣赏了秋雨,书写了冬雪 。一节课让我们感受了四季不同的旋律 ,更感受到周老师的匠心独具。
穿越的魅力,给我们提供了回忆性散文的阅读方法,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往事依依》为例,找文中有几个“我”,是“大我”还是“小我 ”通过找要是时间的词语短语, 从而分清是写的哪一个时期的我?是小我还是大我 ?这样角度多样,让文章有厚度,深化变化,让文章有厚度。独特的课堂构思,精巧的课题设置,深入的文本解读带我们穿越百年的沧桑,回到鲁迅生活的年代,和他共话童年往事。
多文本阅读教学,为我们开启了语文教学的一扇窗,多文本阅读教学,为我们开启语文探索之旅,多文本阅读教学,为我们撑起语文教学的另一片天。在这片天空下,有我们追逐梦想的勤奋身影和孜孜不倦的探索步伐!带着梦想一起出发。
上一篇:最小说杂志免费阅读
下一篇:努力阳光正能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