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广东药学院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2023-12-07 01:37

广东药学院学报投稿

1 文稿要求1.1 总体要求 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标点正确,文字准确通顺。论著类文稿字数一般限5000字内, 综述6000字内,个案报告等短篇报道限1000字以内 (均包括参考文献)。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5字。1.2 作者 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题下,名的右上角标注单位序号(仅一个单位者不标注),在作者后依序标注作者单位,第一作者还须注明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论文首页页脚附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月、性别、学历、学位、技术职称、研究方向等)。如属各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1.3 摘要 论著类文稿应有25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中、英文摘要应相对应。内容明确列出4个要素,即目的 (Objective):研究目的和涉及范围;方法(Methods):所用的原理、条件、材料、工艺、手段等;结果 (Results):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等;结论(Conclusion):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1.4 关键词 一般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相对应。1.5 引言 概述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并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300字。1.6 实验材料 动植物、微生物应注明拉丁学名、植物标本应注明鉴定人和存放地。实验动物应注明清洁等级和合格证号。其他主要材料、仪器应说明品种、来源、规格和产地。1.7 方法 尽量简单明了,但应便于他人重复实验。一般方法可引文献,有改进的应突出改进之处,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1.8 结果和讨论 重点叙述新的发现及本文研究的结果与观点。应交代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及实验条件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不重复引言和结果中已叙述的内容。1.9 文内标题 一级标题序号用1,2,3……;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 三级标题序号用1.1.1, 1.1.2……;余类推。1.10 外文大小写、正斜体 外文大小写、正斜体应准确。人基因缩写符号用大写斜体,人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的缩写符号用大写正体;动物基因缩写符号用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动物基因相关产物的缩写符号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内切酶如EcoRⅠ,HindⅠ用斜体;生物的属名、种名等用斜体;统计学符号用斜体,如t检验,F检验,P值,x±s(均数±标准差)等;拉丁词如in vitro, in vivo, in situ, et al等也用斜体。1.11 量和单位 严格执行GB 3100~3102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的符号一律采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温度)、c(量浓度)、p(压力)、v(速度),F力),E(能量),吸收度(A),等。单位符号用正体,如:1 mg,1 min,1 M HCl应为1 mol/L HCl,转速rpm应为r/min。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min,c/(mol·L-1)。在一个组合剂量单位代号内,不得有一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写成mg/(kg·d)或mg·kg-1·d-1。1.12 数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应注意有效数字的使用。平均数应写出标准差(x±s)。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1.13 代号和缩写 文中可使用国际代号和缩写,例如:1秒,1 s;2分钟,2 min;3小时,3 h;4天,4 d。相对标准偏差RSD,静脉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灌胃ig,口服po。1.14 医学名词及药名 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为准,不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1.15 图表 应有自明性,力求简明,避免与正文重复,并置于文内相应处。正文与图表中数据须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相互一致。图表要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目及说明;题目要附英文对照。图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词等必须与正文中所写的一致。图的制作 图序、图题居中排在图下方,图例置于图形与图题之间。图中文字与符号应用电脑植字,不用手写。字号以小5号(9磅)为宜。也可提供原图或复印件,大小不限,不必用描图纸绘制。如用扫描等数据采集图,线条图用600 dpi,TIF格式,灰度图及彩色照片用300 dpi,TIF或JPG格式。线条图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为5∶7左右。如为坐标图,纵、横标目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居中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照片图要求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涉及尺寸的照片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化学结构式使用ChemDraw或CHemWin绘制。表的制作 应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力求结构简洁,主、谓语位置合理。采用三线表。每表均应有序号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印在表的上方。表中不设“备注”栏,需说明的事项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标目词表的各栏应标明标目词,参数栏的标目词一般为量或测试项目及其单位符号。如表中所有参数的单位相同,可标注在表的右上方,或表题之后(加括号)。各栏参数单位不同,则应将单位符号加括号标注在各栏标目词后。表中数字同一栏的数字必须按位次上下对齐。表内不能用“同上” 、“同左” 、“〃”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如未测或无此项可空白,未发现用“-”,但表下均应简单注释;结果为零用“0”。1.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再在文末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一般论著20条以内,综述20条以上。参考文献的作者(主要责任者)为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 al”)。须用文献类型标识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著录格式如下:

广东药学院学报的介绍

《广东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国内三家药学院校学报之一,原名《广东医药学院学报》。《广东药学院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药学院主办。

高良姜药材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关于高良姜药材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摘要】 目的 建立评价高良姜药材质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高良姜素、山 柰 素?4′?甲醚、5?羟基?7?(4?羟基?3?甲氧苯基)?1?苯?3?庚酮、5?羟基?1,7?双苯?3?庚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7~1.328 μg、0.103 4~0.517 μg、0.310 8~1.554 0 μg、0.247 3~1.236 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7.0%、96.8%、99.0%,RSD值分别为1.7%、1.4%、1.8%、0.6%。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高良姜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高良姜;高效液相色谱法;黄酮;庚烷;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n HPLC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namely, galangin, kaempferol?4?methyl ether, diphenylheptane A and diphenylheptane C, in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Method Samples were analyzed on an HPLC Diamonsil C18 column(200 mm×4.6 mm,5 μm) by using gradient elution of acetonitrile (A) and 0.2% aqueous phosphoric acid (B) at a flow rate of 1.0 mL· diode?array detection was set at 220 nm. Results Galangin, kaempferol?4?methyl ether, diphenylheptane A and diphenylheptane C had good linearity over the ranges of 0.267-1.328,0.1034-0.517, 0.3108-1.554 and 0.2473-1.236 μg,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100.9%(RSD=1.7%)、97.0%(RSD=1.4%),96.8% (RSD=1.8%) and 99.0%(RSD=0.6%),sionThe method is rapid,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which is helpful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Key words: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HPLC;flavonoids;diarylheptanoids;quality evaluation

高良姜为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其性热味辛,归脾、胃经,具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 嗳 气吞酸等[1]。高良姜黄酮和庚烷均具有调节钙离子释放、抗氧化应激、抗炎、调节免疫、抗病原微生物、抑制平滑肌刺激收缩、镇痛止呕等药理作用[2~5]。高良姜含有十多种黄酮类成分[6]和十多种二苯基庚烷类物质[7],其中高良姜素、山 柰 素?4′?甲醚、5?羟基?7?(4?羟基?3?甲氧苯基)?1?苯?3?庚酮 (DPHA)、5?羟基?1,7?双苯?3?庚酮 (DPHC)含量比较高,因此本文选择这4个成分作为监控指标,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批号和来源的高良姜药材中的以上的2种黄酮类成分和2种庚烷类成分的含量,为全面准确控制药材质量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1、仪器、试剂与材料

Waters2695/2996高效液相色谱仪,Empower工作站; BP210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高良姜素对照品、山 柰 素?4′?甲醚对照品、DPHA、DPHC对照品均为自制,经UV、NMR、MS确定化合物结构,以HPLC法按面积归一化法计,质量分数>98.0%;乙腈(色谱纯);超纯水;高良姜药材为各地收集的市售产品,经广东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王凤云老师鉴定均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2、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高良姜素、山 柰 素?4′?甲醚、DPHA、DPHB、DPHC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068、0.414、1.243、0.248、0.989 mg的对照品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液各1 mL,置2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不同批号的高良姜药材细粉约0.2 g,精密称定,加甲醇约40 mL回流提取2 h,放冷,过滤,滤液加甲醇定容至50 mL。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5)第5期 陈平,等.高良姜药材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色谱柱:Diamonsil TM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0~30 min,A?B(39∶42);30~35 min,A?B(45∶5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

2. 3 系统适应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理论板数及分离度,结果见表1、图1、图2。

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10、15、20、2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2”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表1 系统适应性试验结果

成分线性方程r线性范围/μg高良姜素Y=4.0×106 X+5.1×1040.999 80.267 0~1.328 0山 柰 素?4′?甲醚Y=4.0×106X+2.5×1040.999 90.103 4~0.517 0DPHAY=2.0×106X+2.0×1040.999 90.310 8~1.554 0DPHCY=8.2×105X+4.7×1030.999 40.247 3~1.236 0

2.5 重复性试验

取高良姜药材细粉(批号20080315)约0.2 g,精密称定,共6份,按“2.1.2”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后,按“2.2”色谱条件下测定各组分的含量,结果高良姜素、山 柰 素?4′?甲醚、DPHA、DPHC的RSD值(n=6)分别为0.92%、1.60%、0.45%、1.8%,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批号20080315)1份,分别间隔4、12、24、36、48 h进样,连续测定2 d,计算含量,结果高良姜素、山 柰 素?4′?甲醚、DPHA、DPHC的RSD值(n=6)分别为0.71%、1.51%、1.7%、1.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测定结果稳定。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高良姜药材粉末(批号20080315)约0.1 g,共6份,精密称定,置100 mL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1.1”项下的高良姜素、山 柰 素?4′?甲醚、DPHA、DPHC对照品储备液溶液各1 mL,按“2.1.2”项下方法制备溶液,按“2.2”项色谱条件操作并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回收率试验结果

2.8 样品测定

对11批样品按上述方法进行含量测定,以外标法计算高良姜中各成分的含量。结果见表4。表4 样品中的4种成分的含量

3、讨 论

3.1 提取方法的选择

比较了超声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对药材中各成分的提取效果,并对不同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回流提取法对两类成分的提取效果最好,操作简单,因此选用回流提取法提取高良姜药材制备供试品溶液。

3.2 测定波长的选择

PAD检测器全波长扫描发现,DPHA在220 nm和285 nm均有较大吸收峰,但是DPHC仅在22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高良姜素和山 柰 素?4′?甲醚在267 nm和360 nm处有较大吸收峰,在220 nm处也有末端吸收。所以选择220 nm作为测定波长,在无PAD检测器的条件下也可以应用该法,便于推广。

3.3 色谱柱和流动相的选择

比较了DiomonsilTM C18柱、WatersTM C18柱和XterrexTM C18柱3种色谱柱的保留行为,发现WatersTM C18柱保留时间过长,XterrexTM C18柱对黄酮类物质存在严重的拖尾现象,而DiomonsilTM C18柱适用范围广,分离效果好,保留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选择DiomonsilTM C18柱。同时考察了甲醇?水、乙腈?水、乙腈?磷酸溶液、甲醇?磷酸溶液体系等,最终选用0.2%磷酸溶液?乙腈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取得较好峰形和较高的理论塔板数,效果满意。

3.4 指标成分的确定

7?(4′?羟基?3′?甲基苯基)?1?苯庚基?4? 烯 ?3?酮(DPHB)是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物质中的一种成分,药理作用与DPHA和DPHC的药理作用相似, 但因其含量较低,不作为考察指标,所以未进行该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和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2.

[2] BLONSKA s of ethanol extract of propolis (EEP) and its flavoneson 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in J774A.1 macrophages[J]. Ethnopharmacol,2004,91:25-30.

[3] BOSIO K. In vitro activity of propolis against Streptococcus pyogenes[J]. Lett Appl Microbiol,2000,31:174-177.

[4] 吕玮,蒋伶活.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药学专论,2006,15(3):19-20.

[5] 陈佃,何瑞,李彩君.高良姜镇痛止呕有效成分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18(3):240-242.

[6] 周漩,梁汉明,冯毅凡.高良姜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8):916-919.

李卫东的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近5年)  1.基于电子鼻的鱼类新鲜度估计研究 2010.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通讯作者  2.基于仿生嗅觉的中药材鉴别的实现 2009.8 广东药学院学报 通讯作者  3.血管形成的测量方法 2008.8 广东药学院学报 通讯作者  4. 基于电子鼻的中药材类别及新鲜度鉴别 2011.(31).6 吉林中医药杂志 通讯作者  5.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胃电活动、胃壁NOS及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改变研究2005.5解剖学研究  6.小型猪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2006.5 解剖学研究  7.脾虚大鼠结肠电及动力基本功能单位的病理改变的研究2005.7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8.长期应用番泻叶对大鼠结肠电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2005.9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9.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蛋白质糖化终末产物的影响2006.6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0.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胃电活动及胃NOS的改变研究2005.7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1.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2005.1广东药学院学报  专著(近3年)  1.基础医学概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主编2010年2月 科学出版社  2.人体结构生理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主编2009年1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 人体解剖生理学(卫生部“十二五”药学类规划教材)副主编 2011年1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人体结构生理学学习指导与应试指南(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 副主编 2009年1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5.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副主编 2007年8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广东药学院的办学条件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8个二级院(部)以及2个教辅单位,39个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18个)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药学院医药商学院广东药学院医药经济学院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广东药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广东药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广东药学院健康学院广东药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广东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广东药学院体育部 教辅单位(2个) 广东药学院图书馆、广东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直属单位(4个)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广东药学院赤岗校区、广东药学院宝岗校区、广东药学院附属门诊部 广东药学院专业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医学类 预防医学 本科 药物制剂 本科 中药学 本科 药学 本科 临床医学 本科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本科 卫生检验 本科 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科 护理学 本科 临床药学 本科 工学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制药工程 本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理学类 生物技术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管理学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药事管理本科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456人,教授、副教授577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65%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10人;有国家级、省级 “千百十工程” 培养对象2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5人, 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多名。 教学团队 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药学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名师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重点培养对象、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杨帆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德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张德志、林汉森、宋粉云、杨翌广东药学院“教学名师”:金描真、谭毓治、宋粉云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药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建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有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部级重点专科(4个):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骨科、妇产科 省级重点专科、学科(2个):口腔科、临床药学 。省级“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1个):心血管内科 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临床药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 个):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药学、中药学(学术型)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中药学专业学位授予权(23个):涵盖了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和药理学等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 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药剂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分析学 。 硕士授予点医学公共卫生信息学[1004Z1]社会与管理药学[1007Z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1]病原生物学[100103]内科学[1002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中药学[1008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00]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基础医学[100100]免疫学[10010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放射医学[100106]药学[100700]药物化学[100701]药剂学[100702]生药学[100703]药物分析学[100704]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5]药理学[100706]化妆品卫生学[1004Z2]医药经济学[1007Z2]  理学药物化学[077901]药剂学[077902]药物分析学[077904]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和8个省级特色专业,9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拥有附属医院7间,附属药厂1间;建有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示范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学校与药学概论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有:“创新理念 突出特色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继承传统、突出特色——药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实践”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剂在线”获中国教育部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理科)优秀奖,“药学本科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系统的构建”获第八届广东药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4项,分别是《创新理念 突出特色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继承传统、突出特色——药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实践》(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教学新模式》(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药剂在线》(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理科)优秀奖、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研究项目涉及到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三十余篇。 以中药学院梁生旺教授领衔申报的“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炮制工程技术中心” 2013年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以王淑美教授领衔申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研究室2014年获批立项;“中药制剂分析”课获2013年度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药分析专论 ”课程获选2012年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学 国家特色专业(3个):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省级名牌专业(3 个):药剂学、预防医学 、药学。省级特色专业(8个):中药学 、生物技术 等。省级精品课程(5门):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学概论、流行病学、卫生化学 。省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波谱解析 广东省精品课程(4门):药学概论课程中的《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中药学》、《流行病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制药工程训练中心 。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立了一批联合培养基地和 500 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学校科研机构共有23个,分别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实验室(三级)、广东省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技术候选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药物缓控释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卫生厅“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生物制药研究所、血管生物学研究所、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 “脂代谢”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 2014年4月29日,学校有三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包括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其中学院附属医院何兴祥教授课题组完成的“MIF与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二等奖;药科学院王秀芳教授课题组完成的“功能化有序介孔炭的设计合成及吸附与释放应用基础研究”、基础学院王启华教授主编的“《临床解剖学》-----系列参考书”获三等奖。何兴祥课题组首次利用盲肠造疝原位接种法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研究发现ISO-1能够抑制大肠癌的生长和肝转移、抗-MIF抗体可抑制大肠癌原位肿瘤的生长并降低大肠癌肝转移率。该成果利用MIF作为分子标记物将能开发一种简便易行的外周血检测试剂盒,有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王秀芳课题组采用一步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磁性有序介孔炭材料,弥补了传统合成工艺中需要使用溶剂等不足。研究率先采用初湿浸渍原位聚合法进行功能化改性,研究其吸附机理和响应释放规律。该技术有望用于药物释放与环境毒性分子去除领域。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共获得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联合项目和广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5项,累计资助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一批教学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学校教学团队承担科研课题共五十余项,其中国家级基金课题5项,省级课题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十余篇,作为学科负责人主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5项,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药学概论教学团队主编和参编20余部教材编写,其中1本获全国医药类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馆藏资源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药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209.18万册,生均93.43册。医药类(R—R9)图书,共5万种、25多万册,其中药学类图书有9万多册,全校四校区馆共有医药类图书55.68万册,其中药学类图书约15万册。图书馆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引进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9类50个,包括了最核心的化学文摘、美国化学会会刊(ACS)、Dialog国际联机检索数据库等,医药及相关类外文电子期刊达10010多种,中文电子期刊16000多种,还有大量的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各类型文献数据库特别是医药类文献数据库拥有量居华南地区同类院校前列,初步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网络服务平台和大规模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引进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9类50多个,覆盖了学校所有学科范围,包含了约40多万种电子图书、17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10余万篇学位论文以及一批事实数据库。 学术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是中国三家药学院校学报之一,原名《广东医药学院学报》。2008-2012年连续三届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2009-2011年连续3年获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1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上一篇:医疗保健杂志有哪几种

下一篇:新课程杂志创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