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读书杂志争论
南方周末读书杂志争论
承蒙后窗兄惠赠,终于得阅《后台》,用一天多时间看完,感觉很是解渴,但更感到意犹未尽,还不够过瘾。想起后窗“请多批评”的指示,也来简单谈谈读后感吧。
我的瘾头可能是被此书封面上一句广告词吊起来的:“解密一个大报的新闻后台操作 打造中国最佳新闻案例教科书”,于是心中充满了期待。但看完后掩卷一思,觉得还是邓科写的序言《“追求真相”的真相与“没有表达”的表达》更恰切些,离“解密”和“教科书”好像还有不小的距离。南周“一纸风行二十年”,其中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经波折几经震荡,其荡气回肠的历程也是演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环境的绝佳案例。如能真正解密一下这个大报的奋斗历程和那些重头报道背后的文章,以及那些名编名记名版名事,肯定既有看点又显厚重,就像李大同解密《冰点故事》《用新闻影响今天》,或者师永刚《解密凤凰》以及《“读者”传奇》等,梳理一下南周的光辉岁月肯定会在新闻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当然,鉴于当下的环境,完全还原南周的历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简要回顾盘点一下或者春秋笔法留下信史也是值得操作的尝试。
当然《后台》的立意并非完整揭示南周历史,从本书编选的文章内容就可以看出,基本上是这两年的新闻报道和普通记者的叙述,并没有做“历史深度”和“高端访谈”的文章,并没有做到“大尺度观察和细节化表述”(傅剑锋语),假如以调查性报道的标准来衡量“后台”,似乎可以说并没有反映出南周的“本质事实”(这个标准当然不适用)。
呵呵,以上的挑剔是读者一厢情愿的期待,下面具体谈谈这本书。
本书分三个部分:行动/思考/争论。“争论”编选的是南周记者、编辑关于2006年某期头版报道《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的思想交锋,从中可以领略报社内部自由民主的争鸣气氛和报人们的职业素质,也让我很容易想到李大同《冰点故事》里面多次提到中青报内的业务民主气氛,也许这正是一流报社必须具备的内在气质。一群有理想的新闻人互相砥砺、彼此刺激,才能诞生出一张有担当的大报,才能写出一篇篇不辱使命、不坏本报“金字招牌”的大文章。
风端的《肉感的写作》、《匿名是一种原罪》、石岩的《为李大同准备的五个问题》、李梁的《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傅剑锋的《我体悟的两大采写原则》、李海鹏《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等文章堪称上品,可以体悟南周新闻操作的专业水准、社会责任以及记者的职业尊严和专业素质,应该说很好的“表明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邓科序言)。
总体感觉,“思考”几篇文章的平均水准高于“行动”几篇,一些篇什也就相当于南周报纸上“百姓记事”版“记者记事”的水准,并没有披露更深的幕后,记者见闻而已。“思考”中还传授一些与官员打交道的窍门,什么“以诚待之,以马屁拍之,以利诱之,以威吓之”之类,窃以为这些东西更宜于出现在饭桌酒吧,老前辈向实习生耳提面命,而不是发在书里流传。毕竟,《后台》的读者里面也许会有高官,见到记者如此伎俩反而会使他们更加警惕。
还有一个小的建议,就是对于每篇文章的作者,最好有篇个人小传以及代表作的介绍,好让读者能看到那些文章背后当“背后”的东西浮出水面,我开始猎奇一般的心态突变为大气不敢出,我曾以为那些大报的采访该是有相关相关人员把路铺好,可现在我知道,这路不只是要自己孤独的走,还要时刻防备着狼群出没。真不知道他们这一辈子,要开拓多少条路,会不会有一天厌倦了这疲惫的旅程呢。
如果有一天,我也踏上独自寻路的过程,遇到天黑我会哭泣着闭上眼睛当这个世界沉睡了还是捉住那微弱的萤火虫为自己照明继续往前走,大步的往前走呢?但愿我能够坚持住要走的那条路,只是说但愿,尚未经历人事风尘,我无法对自己和你们承诺。
“活生生的人”,再翻《南方周末》时看到熟悉的名字会亲切很多。
这是一本有故事的书。如果说《南方周末》记录了二十多年来的时代进程,那么这本《后台》就是对记录的记录。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的采写过程使得一个个新闻故事更为立体和丰满,而从策划到采写再到发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别有趣味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能和记者一起体验惊喜,感受苦涩,经历迷茫,品味得失。
但在我看来,这本《后台》的意义远不仅仅在于它所提供的鲜活案例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更在于它展示了一线的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业务”的反思与探讨。长期以来,“新闻无学论”盛行国内,甚至一些新闻院系的学生都会怀疑自己所学的是否真的是一门完整、规范的学科。在新闻学的三大分支——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和实务新闻学当中,实务新闻学往往被视作“无学”中的无学。在这样一个传媒急剧发展与变化的年代里,这种错误的看法容易使新闻业与新闻人误入歧途。
而《后台》可以视为对“新闻有学论”的倡导与坚持,它本身即是一本上佳的实务新闻学教材。按照主编邓科在序言中的说法,“这本书,是想表明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一词始于美国,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只有医生、律师、教授等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专业知识的特定职业才被视为“专业人士”,而最初的新闻工作者鱼龙混杂,新闻作品格调低下,且被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左右,记者不是体面的职业。当“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后,美国的新闻业得到极大的改观:新闻以传播真相为最高理想,独立、客观的严肃新闻战胜了以煽情、刺激为卖点“黄色新闻”,行业规范和准则被制订,大量新闻院系建立。
当下的中国新闻业虽然与当时的美国新闻业有着巨大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媒体正处在迈向专业主义的路途中。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周报,《南方周末》被国内的许多新闻人和准新闻人视为“标杆”。由她来编写这本有关专业操作和职业规范的书,既是众望所归,又是责无旁贷。在这本《后台》中,《南方周末》的编辑和记者展示了采访前的准备和报道发表后的反思,总结了对特定采访对象发问的方式和技巧,探讨了采访与写作中的具体原则,争论了新闻原则与现实状况之间的进退取舍——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它们反映了对专业操作和规范的反思与探讨。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以封面所称“新闻案例教科书”的标准要求,那么《后台》的文章风格显得有些凌乱,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讲述方式,如何使他们活而不乱,需要在选择和编辑上再下功夫。另外,全书的体例不甚严谨,可以进一步地打磨和整合。好在这只是此书系列的第一辑,相信后续的《后台》能够带来更多不言而喻,正确的,自由的,代表了民声的报道必须是尖锐的,一针见血的,并且有的时候是矫枉过正并且带有某些不准确的.新闻工作者用一切手段去求证报道的真实性是他们的职业道德所在,这一点,会有市场和民众的信任度来代替政府做出判断.因为担心失实而造成万马其喑.把自己玩死了都不知道.说实话,南周的很多报道因此成了后台里隐讳的一句话带过跟上面这一点太有关系了.我自己就跟朋友说,我要办份报纸,不是中规中矩最后活不下去被兼并了,就是红红火火我自己被新闻出版署给兼并了…
记得书里面一个记者不经意写了一句话,意思就是只要这样,这个国家还有救.潜台词就是,我不说,您自个儿琢磨.
精彩的故台前,尽管过程还很漫长,但是我们总归开了一个头。
曾几何时,我们的新闻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大旗指引下,成了政治领导的工具;曾几何时,我们面对已是人性坠落的罪恶时,却成了他们的帮凶。如此种种,给中国的新闻业烙下了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泪痕。这是一个时代的堕落让新闻染上的沉疴。虽是沉疴,但也要医治,而且还要下猛药以攻之,将整个新闻业挫骨扬灰,在经历千百次磨难的砥砺中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看到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所幸的是,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样的希望,在摒弃了那些豪言壮语的宏大叙事后,开始寻求基于新闻伦理道德以及人性最底层温暖的理性关怀。“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而后才是肩负使命的新闻人。
黎巴嫩大牛纪伯伦曾经说过:欲诠释公道的人们,若不在明光下细察全部行为,你们的愿望怎能实现。新闻,也只能从自身开始,诠释它存在的意义,而不再仅仅只是那些豪言壮语,悲情叙事,让人听起来却总是乏善可陈。
南方周末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以及各自的营销策略
男方周末是国内最早的时政+财经+娱乐周刊,曾占据市场25%份额,近年由于杂志滥发,导致其市场稍微萎缩。但凭借周刊优势,仍位列周刊类第一。
要说主要竞争对手,还真没有,单一时政类、单一财经类、单一娱乐类周刊都有,但三合一却少见。
大家觉得南方周末报纸如何
我看南方周末的时间相对较短,近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特别版。个人认为,从排版到内容在国内各主流报刊中堪数第一,对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评价也很客观,涵盖面相当之广,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宗旨可从其中窥见一斑。另外,我以为,所谓媒体,大多不单纯的阐述事实和发表客观评论。无论国内国外,媒体评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其中政治目的最为使人敏感。很多人以为自己在某些外媒上看到一些反、共 ?反。华?的报道就觉得自己看到了全部,对国内种种指手画脚,这种现象就是很多人没有深刻理解该所谓媒体在现今国内国际社会的含义。南方周末在一边倒的大趋势下,独树一帜,已经让我刮目相看。至于时事事实,则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透析,而不是单纯看某个或某些媒体的报道和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和南方周末不是一个系列的吗?怎么报道李一的态度完全不同啊?
是啊 人物周刊是南方周末旗下品牌杂志,但作为当下严格舆论自由管制现状下,南方周末作为为数不多的较为有良知的纸媒之一,倡导舆论和人民表达意愿的自由,而舆论本身又是多元化,多视角的,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正常的。
上一篇:长沙理工大学期刊社
下一篇: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