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师学院学报
黑龙江教师学院学报
学报分为本科学报,专科学报,还有就是核心学报,是否是核心学报第一看是哪个学校的,第二看期刊的质量,最主要的还是要查一下最新的核心目录单是否有。你这个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是核心的可能性不大拉。现在就看分别是专科还是本科学报,看学校的自己级别咯,是专科学校就是专科学报,是本科学报就是本科学报,不过很多人都不太喜欢这种类似教育学院学报的期刊,老是觉得不够好一样,喜欢什么什么大学学报这样的期刊,如果是级别一样,我个人觉得都差不多。
地方地方高校西部高校为什么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推行存在困难
一)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教师选用的教材普遍存在版本旧、难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地方高校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也普遍较低,科研反哺教学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不能将最新的学术研究、科技前沿成果,以及自身教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得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已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知识时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丰富的线上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线上资源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和效果。当前,地方高校教师的线上教学资源内容不够丰富,质量也参差不齐。多数地方高校在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导致学校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偏少。由于经费、技术、团队等原因,教师自己录制的课程视频也呈现形式多样、实用性差等问题,有的老师直接将课堂实录上传到网络平台,一味盲目地将课程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缺乏系统化设计,知识碎片化、更新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不少地方高校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本质和实施过程研究不够,把混合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线上学习+课堂教学”,缺乏衔接设计和一体化设计。认为只要学生课前自己学习平台上的视频、课件等,完成相关测试练习,课堂上教师补充讲解答疑就是混合式教学了。线上教学模式下,有的老师过分相信学生的自觉性,放松了对学生的监督,导致学生学习倦怠,不仅没有提高学习主动性,反而降低了积极性。很多教师对学生线上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及时进行解答,平台似乎只是学生自学的工具,线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对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利用也不够充分,部分教师仍未将数字化教学工具引入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在基于线上教学进行的线下教学的重构,有的教师认为线上资源只是课堂教学的拓展资源,线下课堂仍然采用原来的教学方式,既没有与线上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也忽略了线上教学的引导、互动和评价。无法将学生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很好地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成了“两张皮”,没有发挥出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混合式教学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3]。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随着近年来各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推进,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也逐渐能够将线上过程性评价融入平时成绩考核中,如在线上过程性考核中加入视频观看、作业和测试完成情况等,对于课前和课后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普遍存在定量评价居多,定性评价不足的问题。教师布置的线上测验多为选择题,分析应用的客观题较少;线上视频观看也多为次数或时长的统计,缺少观看有效性评价。线下过程性考核也多局限于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未很好地结合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个性化评价,考核评价也多数都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对学生自评和互评不足。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如果不注重对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过程的监督考核,将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地方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进策略
(一)学校层面
1. 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学校要出台混合式教学管理办法,做好顶层设计,指导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并允许教师实行线上线下课时改革,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政策保障。其次,学校应根据办学目标定位、结合实际分层分级推进混合式教学,实行准入机制,并对实施混合式教学课程进行全过程监控。学校可以进行分层分级培育,根据课程建设情况的不同,将课程认定为达标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逐层培育,成熟一门,开设一门,保证混合式课程建设质量。教学管理部门、开课学院、督导专家通过随机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课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和评价,对于评价不合格的,应立即终止混合式教学,回归正常教学模式。最后,学校要引导建立课程建设共同体,同一门课程由课程负责人牵头组织建设,其他教师分工合作,线上资源互通互享,减少各自建课的现象,提升线上课程的建设质量。
2. 制订保障措施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在软硬件设备、培训指导、经费资助,以及激励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地方高校推进混合式教学,必须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条件,保证网络平台运行良好、功能齐全,建设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有录播功能的智慧教室,并合理配置资源,优先保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师使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课程视频录播室,并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解决教师微课录制难的问题。学校要定期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混合式教学相关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混合式教学能力,遴选优秀课程开展示范课、讲座等活动,发挥推广示范作用。混合式教学具有时间投入多,成果产出慢的特点,大部分教师是因个人兴趣和热情投入到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中,因此,地方高校要持续推进混合式教学,就必须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适当的激励政策,以维持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1. 整合优化课程资源
教师应优先选用新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学科领域权威教材或优秀自编教材,做到与时俱进,将线上资源进行精心设计和系统化整合,及时将学术前沿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度,满足更高认知能力的学生需求,体现金课“两性一度”的要求。优化线上资源一方面应结合专业和课程特色,积极融合学校引入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应积极对校内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造,除教学大纲、视频、课件等基本资源外,还应根据学科特点提供案例库、习题库、素材库等扩展性资源,挑选有教育意义和育人价值的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知识、励志故事、典型案例、时事热点等资源,制作成微课视频发布在教学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展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好混合式教学的延展性和交叉性。
2.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达到“线上课堂动起来,线下课堂活起来,线上线下真正融合起来”的效果。线上和线下是完整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是一体化的。首先,要打破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模块式痕迹,将在线学习、课堂面授、移动学习三种方式有机融合[4],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和过程的把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并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及自身特点,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各环节进行匹配,设计一套最合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其次,教学方式要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翻转课堂,实现课堂知识体系讲解方式的重构。教师要探索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探究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默状态,实现师生、生生地双边互动,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应注意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将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全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5]。
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混合式教学因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组织的巨大变革,其评价机制也有着截然的不同,因此,混合式教学应建立与之配套的考评体系[6]。首先,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几乎所有的网络平台都具有记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学习轨迹的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平台的评价功能,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测试完成情况及线下翻转课堂参与情况等做出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将其转化为平时成绩,对每个环节的评价进行监控。其次,加强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教师可在主题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加入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使评价更客观、全面,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三)学生层面
1. 提高学习主动性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打破过去被动式学习的固有模式,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认识到教师只是在需要时提供帮助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提问,借助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学习[7]。
2. 增强参与意识
在混合式教学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学生要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对线上自主学习产生的疑惑和思考,利用教学平台或数字化教学工具与教师、同学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在教师精心创设的线下翻转课堂上,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乐于与教师进行双边互动,使混合式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结语
混合式教学是高等教育科学伴随时代发展的新产物,也是促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实践新需求的必要教育教学手段[8]。混合式教学模式未来发展的方向仍然是将线上网络优势与线下面授优势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进一步强化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为提升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保障措施,教师应整合优化课程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应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参与意识。作为新兴事物,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在我国地方高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完善。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特别是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改进,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汪娟,赵士凤. 基于MOOC+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9(29):180-181.
[2] 孙远强.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6):54-57.
[3] 罗茜. 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困境与出路[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6):35-36.
[4]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 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
[5] 黄岚.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课堂的模式建构[J]. 海外英语,2020(20):147-148.
[6] 石洋. 酒店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困境及策略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04):254-255.
[7] 谭永平. 高职院校推行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大众科技,2018,20(10):68-69+82.
[8] 王路,徐伟丽,赵海田.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践行中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8):40-42.
(荐稿人:黄晓艳,丽水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优秀论文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 教育 观念的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狭隘的幼儿教师技能观已日益为人们所摈弃。为促进自身教育技能的完善与提高,幼儿教师应善于抓住情、趣、恒、细、诚等关键点,用无私的爱与付出赢得幼儿的充分信任与尊重;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用坚持不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用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点滴进步;用诚心诚意的交流与沟通打动家长,形成家园合力。
[关键词]教育技能;专业发展;幼儿教师。
过去,人们衡量一位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标准就是看这位教师弹琴、 唱歌 、跳舞、说普通话、绘画的技能如何。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教育技能观越来越为实践所淘汰。人们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有了更深入与开阔的理解。[1]总的来说,幼儿教师应善于抓住情、趣、恒、细、诚等关键点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才能不断适应社会飞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在建立师幼关系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情”字。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幼关系是 儿童 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前提,[2]而要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就需要教师像父母那样付出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重。为此,教师每天都应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孩子,蹲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他们,平时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而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原因。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更要给予加倍的关心与照顾。如入园前,力邀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来试读,参加亲子活动,开展游戏活动,玩玩具等;正式入园编班后,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各种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擦鼻涕,帮他们提裤子,为他们梳头发,替他们剪指甲,午睡时拍拍那些难入睡的幼儿,并来回不停地巡视,给他们盖被子等,让孩子们真实而充分地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以此改变孩子们不安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因为依恋教师而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在组织教育活动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趣”字。
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师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将对幼儿的兴趣与教育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时应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充满趣味的环境,[3]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通常是很枯燥、抽象的,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游戏的形式,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用找伙伴的游戏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用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学习区分各种图形,用小猫钓鱼的游戏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孩子们就能很快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并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数概念体系。
为给予孩子们轻松、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机会,教师还应善于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共同创设适宜的富有趣味的活动区。如小班孩子恋家,教师就可以为他们设置“电话亭”“娃娃家”等活动区,满足他们与家庭联系的心理需要。大班幼儿的生活比较丰富,教师可以为他们设置“小超市”的活动区,根据孩子能力和水平为他们提供具有不同难度的趣味操作材料,并鼓励幼儿自主分配角色,以促使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在培养儿童常规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恒”字。
幼儿每天在园时间通常比较长,要使幼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活得充实、愉快,并且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除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外,良好的常规是有力的保证。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具有好模仿、易学、易忘等特点,为此教师首先应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要求的具体内涵与意义;其次,教师应不厌其烦地时时提醒幼儿遵守各项规则,对常规教育常抓不懈,使幼儿知道什么时侯做什么,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从而保证各项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教师应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独立性的发展,使常规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要求与行为,最终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良好常规,并发展独立做事、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特别在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在争取家长理解与配合的前提下,坚持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让幼儿从小坚持自己吃饭、擦嘴、漱口,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自己喝水、盥洗、大小便等,以促进幼儿独立自主性的良好发展,同时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何保护自己。
四、在观察评估上应善于抓住一个“细”字。
观察评估幼儿的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幼儿均衡发展。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内心想法常常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观察记录必须是深入细致的,才有可能是准确的。为此,教师应重视每天的观察记录,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随时系统地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不断变化教育对策,以有效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重视天天观察记录。
为了如实地记录幼儿成长中有价值的事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老师可随身携带照相机,以便随时拍下幼儿精彩的瞬间和有趣的现象,下班后再追记为文字。由于班上幼儿人数多,不可能同时对每一位幼儿做详细记录,教师可以每个月选择6名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并保证每月对这6名儿童分别记录4次,其他幼儿做一般记录。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应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如他们在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如何,对教师的引导有何反应等,同时对幼儿的各种表现做出评价,以此分析和判断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记录幼儿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可记下自己的 反思 或与幼儿的讨论,以改进自己的教育 方法 、途径或策略等。 (二)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
为确保对所有幼儿都进行了一定量的观察与评估,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为此,教师首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拟定观察目标及评判标准,设计观察记录表格,并印刷成册。观察评估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学习、生活、生长发育,然后再确定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及每项指标的水平等级,从而方便教师确定幼儿在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并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补救 措施 或补充策略,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均衡全面发展。这种高度个别化的、内容丰富综合的幼儿成长档案也有助于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
五、在家长工作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诚”字。
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高效而高质的教育效果。为此,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教师应特别注重一个“诚”字,即用诚心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支持。当今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在入园之前通常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备受祖辈与父辈的宠爱与呵护,因此大大加剧了当今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难度,他们在入园初期通常都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上幼儿园很抵触,有的幼儿甚至会出现一上幼儿园就生病,一回家就好了的怪现象。不知其根源的家长,特别是祖父母通常难以接受这种局面,甚至会将幼儿的生病归罪于教师照顾不周。此时,教师就必须能换位思考,不计较家长的猜疑与不信任,一如既往地无私细致地照顾幼儿,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与方式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向家长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点滴进步,同时鼓励孩子坚持上幼儿园。通过这样诚心诚意的交流与沟通,绝大部分家长都会逐渐认可和支持教师与幼儿园的工作,并愿意配合教师的要求,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为更好地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如在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园地里设立“育儿妙招”的小栏目,由教师根据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育儿困惑,给予解答。一封又一封说理而又传情的书信一定会深深打动家长们的心;在教室门口,教师可以设立家长信箱,鼓励家长向教师反馈有关儿童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任何意见与建议;每学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开办家长座谈会,举办家教讲坛;通过《家园联系册》建立日常性家园联系等。无论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教师都应态度诚恳,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总之,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改善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育技能作为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行为方式,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的磨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应根据本园条件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化的研讨方式与途径,[4]促进全园教师对教育技能的深刻认识,在相互交流成功 经验 中促进自身教育技能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园教师教育技能。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
[2]黄慧兰。要加强对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的培训。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1)
[3]金艳。幼儿园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途径与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0,(9)
[4]石艳,潘虹岚,于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管理。学前教育研究,2010,(4)
摘 要:幼儿素质发展代表着未来国民的整体水平,要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张扬儿童心理”的游戏 童谣 法、“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示范法、“源于生活”的情境体验法、“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训练法、“潜移默化”的标记提示法,有力促进对幼儿进行产生一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施教育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好习惯,提升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幼儿园 礼仪教育 内容 有效方法
礼仪是教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反映个体的知识和教养水平、人们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缺乏了解,缺乏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生活礼仪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1.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学习基本的仪容仪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 三八妇女节 、 五一劳动节 、 元旦 、六一 儿童节 等节日礼仪。
2.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分享(物质层面)、 自我介绍 、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以及传统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 春节 等节日礼仪教育。
3.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有所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 电话礼仪 、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 拜访 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安全(突发事件),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 教师节 、 重阳节 、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 清明 节、 母亲节 、 端午节 、 父亲节 等节日礼仪内容。
二、“张扬儿童心理”的游戏童谣法
童谣语言明快、生动,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如: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
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离不了“……琅琅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能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示范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说出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因而榜样示范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礼仪之星示范。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
四、“源于生活”的情境体验法
情境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中班开展“接打电话礼仪”的活动,大班幼儿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礼仪的学习。
五、“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训练法
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不良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纠正。如:小班幼儿搬动椅子有时喜欢拖着走或将椅子高举过头,这些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我们在“小椅子笑了”的活动中,通过 故事 的形式,教师正确示范,幼儿模仿练习,反复提醒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正确搬动椅子的方法,促进了幼儿轻拿轻放椅子的良好行为的养成。
六、“潜移默化”的标记提示法
标记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共同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规范,不影响和干扰他人;提示图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某些能力和技能。如:活动室的玩具柜和筐都贴上图形或编号等对应的整理标签,让幼儿懂得物归原处,从而规范幼儿整理的习惯。幼儿一旦在幼儿园生活中形成了看标记和提示做事情的习惯,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寻找便捷的生活方法。
开展 文明礼仪 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寻求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将有力促进对幼儿进行产生一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幼儿园的教育是在细节中进行的,对幼儿的教育是在每一个细小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应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接受的最为早期的系统教育,学前教育中除了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语言活动能力,还有要培养幼儿的德育修养和良好品格。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现场,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二现场。这两个生活的场所中的德育教育都是一样的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德育教育;良好品质
幼儿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园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接受的最为早期的系统教育,学前教育中除了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语言活动能力,还有要培养幼儿的德育修养和良好品格。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要把德育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使幼儿从小就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大事,也是我们要承担的重要使命。怎样实施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怎样培养幼儿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关键。
1利用一切日常活动的机会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是在细节中进行的,对幼儿的教育是在每一个细小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应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纷繁琐碎的互动中,老师要抓住机会及时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将良好的品德教育及时 种植 在幼儿的心田中。比如站队,教师要和幼儿说清楚,这是遵守秩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的修养的体现。坚持站队就是坚持秩序,就是为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努力。在每一个细节中坚持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必须要遵守的关键。在午餐前,要让幼儿学会感恩,感谢农民的辛苦劳动,感谢食堂阿姨的辛苦劳动。体会到别人的劳动和付出是不容易的。学会感恩就是学会做人。我们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采取了一个最为便捷的方法,将幼儿带入到食堂进行参观,亲历午餐的形成过程,体会其中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和辛苦。孩子们在参观后,理解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的辛苦,再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挑食,不随便丢饭粒。这样在细小的环节中,就培养了孩子的感恩的心。还比如教育幼儿保持室内卫生,这是一个人的修养的表现。让幼儿观察保育员老师拖地的辛苦,一遍又一遍地拖地,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之后就再也没有随意丢垃圾的现象发生了。孩子们内心的爱自然就形成了。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幼儿都是在两代人的爱中生活,他们自小就享受到了无边无际的爱,这样极容易导致他们的自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教育要培养孩子具有爱心,孝敬父母、友爱小朋友。学会关心他人,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基础内容。培养幼儿的爱心可以从爱护身边的小植物和小动物入手,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幼儿具有爱心。比如我们建立的植物角,让幼儿自己种植小植物,每天给植物浇水施肥,让幼儿感受生命的伟大,在关心植物和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的爱心自然就形成了。幼儿园里的一切物品都应该受到幼儿的爱护,老师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幼儿珍惜物品,珍惜别人的辛勤劳动。
这样长久的坚持,那么幼儿的爱心自然会形成。比如在三八节到来的时候,我们幼儿园开展“我帮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幼儿还小,他们甚至要妈妈为他们洗脚,但是我们针对中、大班孩子年龄的特点,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要培养幼儿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爱父母是一个人做人的最基本修养。一个孩子从小养成的爱父母的习惯和品质,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在父亲节到来时,我们开展“给爸爸写一张爱心 贺卡 ”活动。幼儿在这样的活动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对父亲的爱,反省了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父爱的。、幼儿在贺卡上写了自己的心里话,他们的每一个字都写的那么样认真,抒发的情感是那样的真挚。很多家长都反映看到孩子给自己写的贺卡,都感动的掉泪了。这样的活动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孝心,促进他们学会爱父母,关心父母。再比如,我们提倡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的小手帕、自己的小袜子,都要自己洗。为此,我们要求家长配合我们的活动,在家里监督孩子完成以上这些活动。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就可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自立能力。
3实施家园共建进行幼儿的德育教育
家园共建是幼儿成长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现场,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二现场。这两个生活的场所中的德育教育都是一样的重要。所以对幼儿的教育要实施家园共建的形式,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家长的支持。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便提高教学的效果。建立家园联系卡,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将孩子在家的情况和在园的情况互相交流,使孩子的成长过程透明化,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及时矫正幼儿的德育问题。这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苗,徐远火.我国幼儿园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品牌.2015(06)
[2]林敏.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
[3]池玉萍.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6)
1. 有关幼儿园教育论文
2. 有关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3. 幼儿园教育经验论文
4. 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论文
5.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吴明霞的学术论文
20141. 郭清龙,吴明霞,张筱筱. 8周团体辅导对儿童建立性别平等概念的效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 欧阳益, 张大均, 吴明霞. 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27(1):54-5820123. 张沛超,迟新丽,吴明霞, 王莎莎, 王健. 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认知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 28(7): 921-9234. 张沛超,迟新丽,吴明霞.中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相关行为特点及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49-8532011 5. 刘会驰、吴明霞。大学生宽恕、人际关系满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531-5336. 杜晓琳、董慧中、樊晓阳、吴明霞。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的有效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66-697. 王钢, 张大均, 吴明霞. 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1,9(4):20108. 易雯静, 吴明霞.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研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 31(1):129-1319. 秦波,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教育导刊,2010(3);10. 王鑫强、杨洪卫、吴明霞。抱负与志向关系的初步探讨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3);11. 王晶、吴明霞、廖礼惠、吴梅宝。国外工作家庭平衡的研究现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 张佳佳、吴明霞。我国高校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233-23713. 吴明霞 张大均 余林 郭成、陈旭。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第6期120-124200914. 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15.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1);16. 大学生自我复杂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欧阳益、吴明霞、张大均、胡姗姗、朱毅.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17. 瞿雪峰、余林、吴明霞。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点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8. 刘利敏、吴明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心理干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19. 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网络交往动机的研究进展,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20. 迟新丽,吴明霞,张大均.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展,山西青年干部学院学院,2009(1);21. 迟新丽、易雯静、 吴明霞、张大均。中小学教师成功恐惧与工作家庭冲突关系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9(8);22. 吴梅宝,吴明霞,汤万杰。沙盘游戏的发展以及理论分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23. 中小学教师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关系的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9);24. 易雯静 吴明霞 郭成。有关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山峡大学学报 2009,31(6);25. 汤万杰 王钢 吴明霞。师范院校进修教师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国公共卫生 2009,25(9);26. 吴梅宝,吴明霞,张大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有问题以及体系建构。中学课程资源。2009,总第28-31期;200827. 迟新丽、吴明霞、田静. 浅析大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 教育探索,2008, (6);28. 迟新丽、吴明霞. 浅谈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点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 2008,(7-8);29. 王金良、张大均、吴明霞. 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9(9);30. 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1. 秦波,胡姗姗,李娜,吴明霞. 重庆市中学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21(3);32. 胡姗姗,吴明霞,张大均等. 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0);200733. 王金良、吴明霞、余林. 物质成瘾Stroop 效应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34. 迟新丽, 吴明霞. 成人“玩”的研究概况, 社会心理研究,2007.(2);200635. 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李茜茜; 郭兰婷; 冯正直; 张大均; 吴明霞; 舒建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0(10);36.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西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200537. 齐晓栋,吴明霞,杨静,郭芳,罗琴,陈丽,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38. 吴明霞,齐晓栋,刘衍玲 罗琴 陈丽. 大学一年级新生699名强迫症状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5,(8);39. 吴明霞、张大均、汤万文. 两种世界观影响下的生涯咨询评估. 心理科学. 2005(3);40.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相关研究.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200441. 吴明霞,张大均,郭成.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及角色压力调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3);42. 张大均,吴明霞.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43. 吴明霞,罗琴,李红梅,齐晓栋,欧居湖.大一新生网络心理问题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44. 李茜茜,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焦虑敏感研究的现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200345. 吴明霞,张大均,张进辅.教师职业气质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社会心理研究,2003,53(1);46. 徐晓军,吴明霞,李雪梅.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2003(2);47. 吴明霞,张进辅,张大均.教师与高师生职业气质特点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200248. 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 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衔接. 中国教育学刊. 2002(3);49. 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衔接.现代教育研究(香港)2002(4);50. 王力新,吴明霞. 高师生与教师职业气质的比较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6);200151. 吴明霞,张大均,张进辅. 高师生职业气质研究的思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52. 吴明霞,郑涌,汤万文.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进展. 心理学动态. 2001(2);200053. 吴明霞. 催眠理论探新. 心理科学. 2000(3);54. 吴明霞. 三十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概述. 心理学动态. 2000(4);55. 李红梅,吴明霞.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家庭危险因素探讨. 国外医学. 2000(4);199956. 吴明霞,人口统计项目与主观幸福感(SWB)概述,四川心理科学,1999(4);
上一篇:人民论坛现任总编辑
下一篇:国际岩土期刊审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