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教育学会论文
沈阳市教育学会论文
学校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沈阳市风景秀丽的万泉湖西岸,历史悠久的故宫东侧,当时为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周恩来少年时期(1910-1913)曾在此读书。跨越时空的治学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发源于此。
近90多年的岁月变迁,学校先后更迭为“沈阳第六中学”、“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直至1993年经沈阳市政府批准恢复原校名“沈阳市东关模范小学”。
复校初期由沈阳市师范学校托管,又称“沈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99年改为沈阳市教委直属,系公办寄宿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4260平方米,东西两个院落。西院为古朴典雅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展览馆,系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实行“以校养馆”的方针,加强展览馆的维修养护,培训学生解说员,免费接待国内外每年几万人次的参观;东院为扩建的新校舍与学生宿舍,两楼南北相对,中间为学校操场。东西两个院落中间为透视铁艺院墙,亦分亦合,绿化带铺设其间,每当春夏季节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使校园更添了几分清新秀色。
学校建筑面积为9800多平方米,其中有教学楼两栋,展览馆一座,学生宿舍楼一栋,双向连锁式钢琴房一栋,师生共用餐厅一座。此外,学校还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电子琴教室、自然科学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和两处露天活动场地“东关棋苑”、“乒乓乐园”。
几年来,学校下大力气增加软硬件建设:
1、五机进课堂。
为每个教室配备了29英寸彩色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录放机、电脑等五种设备。
2、闭路电视系统。
安装了卫星天线,可以接收各电视台教育信息节目,并与各教室的电视机联网形成闭路电视系统,可以随时进行录播及现场直播。
3、多功能语音室。
语音室为视听型多媒体语音教室,共有学生机48套,在课堂上能够实现师生视听结合、双向互动。
4、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
两个微机教室,每个教室用New-Class系统进行互联,可以实现师生互动、视听结合、个别交流、全体广播、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
5、多功能的电教室。
配备34英寸彩电、投影仪、实物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录放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施,并可以容纳200人进行教学及其他活动,并且与闭路电视系统进行连接,达到了公开课及其他活动的实时转播。
6、校园网。
将各个教室、教师办公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网络连接,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等功能,并接入沈阳市教育城域网,以光纤接入,实现校际间及Internet的资源共享。
7、电子备课室。
18机位的教师电子备课室,电脑均采用P4芯片,256M内存,40G硬盘,17寸纯平彩显。
8、数字化处理系统。
拥有包括扫描仪、数码摄像机、视频采集卡、VCD刻录、DVD刻录等数字化设备,可以实现文字、图像、视频的数字化。
9、录音带包括英语学科、音乐学科、德育资料等,共136小时。
10、录像带包括语文学科、数学学科、及相关资料共1400小时。
11、投影教材包括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美术学科、自然学科等,共2200框。
12、VCD包括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美术学科、英语学科、自然学科等,共200盘。
13、软件资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CAI课件及工具类、图库类等教学资源共180G。
现有教学班12个,每年级两个班,全校共有学生580人,教职员工48人,其中一线教师30人,其中20-35岁之间有28人,中年教师仅2名,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者16人。教师中,小学超高1人,小学高级22人,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骨干教师10人。
根据寄宿制学校特点,学校实行“三段式”管理模式。第一段:早7:30-晚16:45,这一段主要由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第二段:主要是早晚的自习和就餐,由外聘辅导教师负责;第三段:由生活教师负责。
学校以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为“校训”;以“深究而悉讨,慎思而明辨”为“学风”;以“惜时、明理、笃学、创新”为“校风”。本着“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思想,实行了“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必修课”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的同时,将微机、外语、钢琴等纳入特色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开设。“选修课”有舞蹈、美术、声乐等13科。“活动课”是每天中午20分钟的短课,包括信息、速算、朗诵、写字等内容。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原则,努力促进学校发展:
一、以德立校。含义两个方面:坚持“以德育人”,坚持“以德治教”。我校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母校,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总理的高尚人格思想,是我校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既要教育学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要教育老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
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知总理,学总理,爱总理”活动,新生第一课是参观总理纪念馆,毕业生最后一课是再次参观并在总理塑像前留影。每周一的国旗下演讲,除按计划演讲外,又多一个系列演讲“伟人故事”,将周总理及其他伟人事迹改写为孩子们喜欢听的小故事进行演讲,使总理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为了深入开发我校这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经逐级申报,确立了国家“十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楷模效应与现代道德人格培养的研究》
在教师中提倡育人先育己,“东关模范”首先要从教师的表率作用做起。结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先后两次制定和修改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目要求》(含违规惩处办法)。确立典型,开展系列活动《东关之魂》教师事迹报告会及《红烛爱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二、以法治校。“没有规矩不成方园”,学校管理重在法治。学校领导班子根据部门设岗情况,制定了《职责范围》共41项16000余字,基本上做到了有岗就有责。然后根据“职责范围”制定了《工作制度》共24项12000余字,基本上做到职责与制度的配套。一些工作上的矛盾解决,首先从完善工作制度做起,如开会点名,配餐就餐,流失学生等问题的解决,我们都是从制定“会议制度”“就餐制度”“控流保学制度”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如果就事论事,找谈话,做思想工作,不仅效率不高,有可能越做事越多。我们通过改章建制拟条条,经教代会审议,教职员工大会通过立了“法”,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法治”是学校管理的根本。
三、科研兴校。教育是一门科学,要使学校发展上档次,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科研型教师。学校先后确立了“十五期间”国家级实验课题:《从楷模效应与现代道德人格培养》,省级实验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分项创新的实践研究》《自然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科研带动了教研,每学期全校教师两轮的说课、做课、评课、研究课,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科研也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激发了钻研教学的工作热情。2001年度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在千余份的论文中,全市一等论文不足50篇(含高中、大学等名校)而我校选送的12篇论文中,就有5篇评为一等,另有2篇评为省级二等,占全市的十分之一;2003年参加沈阳市教研室“新课程四优征评”包括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实录,我校报送38份参赛作品, 31份获一等奖,7份获二等奖,得到了市教研室的高度好评,充分显示了我校教师的科研实力和严谨的科研态度。科研兴则学校兴,科研兴则风气正,我校近几年各年段教学质量较好,与科研风气的形成不无关系。
四、质量强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我校办学的总体思路。有质量才有生存的空间,无质量自然被淘汰。在我们这所寄宿制学校中,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又不能凭借补习班的加码,以“汗水加灯光”去所谓的“提质”,只能靠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提高教学质量,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质量哪里来?我们倡导的是:“向管理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向主动学习要质量”。真正的教学质量是蕴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之中,走好教学过程每一步,教学质量自然就上来了。为此,学校认真贯彻市局[98]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教学流程管理落点》共8项68个落点,制定了《教学人员考核评价量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师评课基本功评价量表等等,将考核情况与结构工资挂钩,每月兑现。增强了考核的力度。
校领导的检查性听课每学期都在百节以上,作业批改,教案等的月检优秀率都在90%以上,阶段或单元测试,各年段都重视了质量分析,重点或薄弱年段,不失时机的召开“教学诊断会”“学情分析会”使质量问题“不过夜”“不过月”“不过学期”。
建校十年来,我校教学质量深得家长和上级单位的好评。连续两次获得全市外语竞赛第二名、微机竞赛第二名。在全国“双龙杯”书画比赛中年年有学生获奖,累计人数达123人。在沈阳市科技发明创造活动中,25人获得国家专利。
近几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绿化先进单位,省市花园式学校,沈阳市教学管理示范校,沈阳市现代教育技术普及优秀校,沈阳市教育学会先进分会,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学校正在实现“四园”目标:
(1) 负担轻,高质量“愉快的学园”
(2) 服务好、管理严“温馨的家园”
(3) 兴趣浓、特长扬“欢腾的乐园”
(4) 环境美、设施全“美丽的花园”
电话:24316459
24344664
E-mail:
辽宁省教育学会获奖论文评中学高级教师好用吗
如果确定是辽宁省教育学会的获奖论文,对于评选高级教师是有用的;但是力度不够,公开发表的正规出版的国家级论文、论著,比较好用。
教育学论文题目
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
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就是实现人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希望你会喜欢!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2、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4、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5、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教师的素质研究
7、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8、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9、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10、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11、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12、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13、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14、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5、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6、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17、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18、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19、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20、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21、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1、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2、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4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4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4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4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5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5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于前向推理的解题子系统的研究
5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53、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
54、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55、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56、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57、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58、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研究
5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60、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
61、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62、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分析
63、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6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65、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6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发展案例研究
6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8、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9、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70、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71、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72、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73、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74、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75、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76、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7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8、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79、黑龙江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展改革研究
80、武威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81、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研究
8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教育信念研究
83、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84、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8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研究
86、游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7、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8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89、解构基础教育的性别迷思
90、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91、中国和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9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93、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94、台湾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评述及启示
95、教育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供给及均等化影响的研究
96、基于信息技术的`义务教育阶段酸和碱教学研究
97、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98、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99、农村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现状及救助对策
100、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10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0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103、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
104、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研究
105、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106、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07、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研究
109、洛克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影响
110、孔子与耶稣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111、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
112、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11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114、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
115、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
116、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117、基于教育技术学语境的先秦儒道技术思想价值阐释
118、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119、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12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
121、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12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123、日本对非洲数学和科学教育援助研究
12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5、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26、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127、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128、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129、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130、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131、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13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1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计算机焦虑的状况研究
134、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惩戒问题研究
135、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136、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137、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研究
138、同侪互助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的案例研究
139、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
14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1、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142、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建筑更新改造的设计研究
143、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教育观念的变迁
144、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1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146、基于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47、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148、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
149、新疆沿边经济带教育、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50、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
151、沈阳市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5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案例研究
153、话语视角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反思
154、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155、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156、论教师的教育习惯及其更新
157、国家教育考试舞弊防治及其改进研究
158、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159、秦皇岛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60、夏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61、中美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162、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63、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164、中韩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165、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166、我国农村离异家庭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167、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68、经验道德认识论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169、学校礼仪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
市教育学会获奖的论文可以继续参加省论文比赛吗
不可以。市教育学会发布的通告规定得知获奖的论文是不允许继续参加省论文比赛的,是不符合规定的。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第九次全国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第九次全国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28篇,排名不分先后)
参评单位 题目 单位 作者
北京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李 梁
北京 样例呈现方式对数学归纳法学习的影响 北京大峪中学 武春波
天津 促进“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数学课堂教学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刘金英
辽宁 小组合作学习改进策略:话语权再分配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景 敏
上海 PISA数学素养测试研究对上海数学教学、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黄 华
评价及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启示
上海 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数学教师PCK的发展 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翟立安
孙 晖
上海 初中数学练习订正及自我反馈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明珠中学 陈晓娟
浙江 “情知性”教学的特征与操作策略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余功蔚
安徽 为藏生的数学思维插上翅膀 安徽省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刘 丽
——培养内地藏生数学思维的尝试
福建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探究成效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 谢雅礼
江西 创设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江西省上高二中 刘功骚
山东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知屹
王俊亮
河南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 杜志国
湖北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活水源头来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等 数学课题组
——湖北省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湖北对学生解代数证明题困难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湖北省武汉六中 袁泉润
湖南导学模式的高效课堂初探 湖南省常德市第十一中学 徐 进
广东 对一种全新的选拔性考试量分法的实证研究 深圳外国语学校 袁智斌、郭梦绮、
袁可馨、肖桐桐
广东 初中数学大规模考试的命题研究与实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室 郑喜中
广东 构建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蔡映红
重庆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简议 重庆市育才中学 宋飞达
四川 加强数学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 段小龙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阅读教学 四川省成都七中 何毅章
云南 加拿大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对比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黄邦杰
新疆 怎样建立和利用初中数学纠错本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 王 茸
新疆兵团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新疆兵团第二中学 徐 波
编辑部 数学课堂教学的“准”、“实”、“活” 浙江省义乌中学 朱恒元
编辑部 数学课堂生成资源中的技术因素 浙江省黄岩中学 金克勤
编辑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出声思考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张娟萍
编辑部 新技术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新视角、新启示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 林 风
——例谈图形计算器的应用
二等奖(共118篇,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许云尧 北师大二附中 高雪松
北京密云二中 张德广 北京十二中 蔡春晖
天津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 李桂英 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 哈 欣
天津市西青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严 安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三中学 张宗玲
天津市静海县中旺镇大庄子中学 王德权
河北
河北邯郸市邱县第一中学 杜 建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 璐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立山/卢艳华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车往镇中 张海英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乡中学 刘 朋
山西
山西省大同一中 董 凯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五中学校 梁 婕
内蒙古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 万文俊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 魏 莉
内蒙古包头市共青中学 黄丽兰
辽宁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 贾 萍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周善富
辽宁省大连二中 马志华 辽宁省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王冰
黑龙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 刘志刚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 戈冉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 马静微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初中部 林晓颖
上海
上海市行知中学 赵传义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刘 达/徐炜蓉
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 朱伟达/茅晓明
浙江
浙江省嵊州市第二中学 周继明 浙江省义乌中学 方 治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高洪武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 李春梅
浙江省杭州普通教育研究室 李学军
安徽
安徽省青阳中学 章义华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教研室 汪春杰
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中学 汪宗兴 安徽省六安市教研室 贾兵/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 王锐
福建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 陈德燕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洪丽敏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二中 曾峰涛
江西
江西省崇仁一中 陈永华 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肖淑如
山东
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 孙友方 山东烟台第二中学 孙雪钰
山东省平度市麻兰镇中学 王同义 山东省实验中学 潘洪艳
河南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周召峰 河南省平顶山市教研室 许晓慧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教体局教研室 赵群峰 薛振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西阳中学刘红霞
河南省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王素珍 河南省许昌高中 赵小强
湖北
湖北省孝感高中 幸 芹 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陈作民/湖北省宜昌市八中 史艳华
湖北省天门市教研室 刘兵华
湖南
湖南师大附中 谢美丽/彭荣宏 湖南师大附中 曾 辉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龚 玲
广东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初级中学 钟婷文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郝保国
广东省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 罗开初
广西
广西师大附中 刘晓荣 广西南宁三中 陈华曲/黄河清
广西南宁三中 黎承忠/黄河清 广西南宁三中 李春阳/黄河清
广西南宁三中 陈康/黄河清 广西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张小雄/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欧慧谋
海南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 谢学方 海南省琼海市龙江华侨中学 卢燕
海南省保亭思源实验中学 陈祖艳
重庆
重庆市铜梁县巴川中学 官正伟 重庆市育才中学 余 彪
重庆市巴南区大江中学 叶国民
四川
四川省宜宾市教科所 郭青初 四川省乐山市实验中学 左 谦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中小学教研室 赵绪昌
贵州
贵州省盘县第六中学 郭炫伶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王兰
云南
云南省曲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吉标 云南省昆明第八中学 王学先
青海
青海湟川中学 解占寿
宁夏
宁夏银川市第三中学 马惠芳 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 马自国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 刘建国 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 丁永海
新疆
新疆玛纳斯县教育局教研室 潘庆昕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第四中学 丁志明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 徐健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 张 燕
新疆实验中学 曹湘江/陈娟
新疆兵团
新疆兵团农一师十二团中学 郭 玺 新疆兵团农五师中学 卢新源
编辑部
上海市松江二中 卫福山 浙江省龙游县模环初中 徐伟建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周礼寅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 王万丰
浙江省绍兴柯桥中学 余继光 湖北省钟祥市第五中学 杨 辉/孙红强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 龚 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香市中学 孙树德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 谢光亚 浙江省仙居实验中学 齐秀华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安洲中学 郑燕红 江苏省盐城中学教育集团 张卫明
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吴和贵 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 易良斌
安徽省合肥一中 张中发 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孙向东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 刘晓东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田祥高
浙江省义乌市大成中学 赵明越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 沈灿江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高伟洪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中学 刘荣锋
北京市第二中学 唐绍友 北师大二附中 王先芳
江苏省盐城中学教育集团 王良军
上一篇:文章质问南都娱乐周刊
下一篇:生命科学杂志怎么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