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信息杂志评论
广播电视信息杂志评论
关于电视新闻杂志的传播效果相关资料如下
论电视新闻进程式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国报道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从办证唯物主义熟悉论的角度
来讲,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发觉和
报道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电视新用进程式报道既可以确保时效又能层层揭示大事真相、吸引观众对新闻大事的持续关注,还能促成问题得到公正和圆满的解决。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进程式报道的传播效果特别好,应当在采编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进程式报道能确保时效又层层揭示大事的真相
电视进程式报道的最大特点,是将新闻大事进展过程中每一个新奇的、正在变动的事实,准时地呈现给观众。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应当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事态的报道,而且每次报道都有新的依据。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的进程式报道,反映的是新闻大事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分段、分层次地将大事进展中
有价值的信息准时进行传播,既能确保新闻的时效,又能层层揭示新闻大事的真相。
《新闻传播学辞典》对连续报道的解释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
进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大事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准时的追
1/5页
踪、纵向深化的报道
怎样评论报纸
作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中国新闻评论自1978年起,一直以某种直观的方式,折射出社会的历史性变迁。这种变化表现在:
1.传播系统的扩充
一是从报刊评论“一枝独秀”,到广播、电视、网络评论并存共荣。
在1978年以前,几乎是报刊评论的一统天下,人们更多的是把新闻评论看作报刊文体的一种。几乎同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广播与电视都把新闻评论作为重要的节目类型加以开发,从口播自己撰写的评论,到使评论更加口语化、更宜于“口说耳听”,继而逐步把重点放在使评论更符合媒介自身的传播特征上,即:广播如何在运用声音符号进行报道与评论时,使声音符号的种类和表现力更为丰富;电视如何运用视听结合、声画兼备的手法使其评论既具有形象感,又具有思辨性。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以及同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的创办,使广播电视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得到空前增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普及,网络评论逐渐兴起。它既有与报刊评论运用文字进行传播、一些文体类型相近的共性,又有网络传播迅速及时、海量信息、实时互动等特性。其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形成舆论的功能和表现方式十分独特。
二是从传统评论体裁的继承与创新,到体现不同媒体特征的新兴评论样式的出现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报纸评论以传统的评论体裁为主,其中,社论、短评、编者按语运用的频率最高;专栏评论、特别是杂文,在60年代初曾经流行。改革开放后,报纸评论有了很大的变化:先是80年代初期以《人民日报》“今日谈”为代表的专栏小言论的兴起,与邹韬奋《生活》周刊上的小言论相比,其更具群言性;接着是8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为代表的“杂文热”,与鲁迅、邓拓时期杂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注重新闻性;几乎同时,署名评论员文章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与以往的评论员文章相比,不仅个人署名,其观点和写法也更具个性特征。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青年报》的时评重新勃兴。进入21世纪,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为代表的新型社论成为一些媒体的新尝试,与原《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看完大样写社评”的追求相似,“社评”由“论”而 “评”,更具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
从80年代初期起各地广播电台的广播谈话节目开始兴起,80年代中期音响评论出现并逐步走向完善;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开播,强化了主持人在杂志型节目中的串联与评点;90年代初期广播谈话节目从“为说而写”向“以说为主”转变;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 “新闻纵横”栏目,这种“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很快为大多数广播电台所采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频道 (率)专业化的推进,直播式热线谈话节目逐渐成为广播评论类节目继音响评论后又一主要的节目形态。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它标志着我国大陆第一个固定的电视评论性栏目问世,也标志着一种有别于报刊、广播评论,更具电视传播特征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以中央电视台的特殊位置、“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每天一期的高频率、关注中国放眼世界的大视野,使电视述评及深度报道类节目走向成熟;1996年3月推出的“实话实说”及其后的“对话”等栏目,将西方媒体中较为成熟的“脱口秀” 节目移植改造成谈话类评论节目;而杂志型、现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有机串联与适时评点,也使其成为电视评论的又一特殊样式。
新兴的网络评论中,除媒体评论、论坛评论与报刊同类评论无本质分别外,在BBS上或新闻跟帖中存在着大量只言片语式的观点或议论;虽然分开来看,少有完整的评论文章,但这些帖子却成为网络自发言论的特殊表现形态。
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由各种传播符号构成、囊括不同类型的体裁与节目样式的传播系统。
2.传播功能的健全
一是从舆论引导为主,到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一批以舆论监督为特色的评论栏目广受好评。
二是从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到传播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相结合。以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主要报道事实,后者着重分析、议论。现在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边界的日益模糊,不同报道样式与评论样式更多穿插组合运用。
三是从以评价议论为主到评价议论与深入解读相结合。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程度、社会分工的细化程度日渐提高,人们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仅靠简单的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已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专业性很强的国际评论、法治评论、财经评论等往往比一般的思想评论、社会评论更受人关注的原因。
四是从意见发布为主到意见发布与意见整合相结合。随着新闻报道与评论中策划成分的加重,新闻评论已从过去以单篇评论的发表为主,到今天更注重相关评论的整合。特别是报刊言论版的出现,使得评论的整合内容与整合方式有时比单篇评论的质量更显重要。
3.传播内容及范围的丰富与细化
从以时政评论、思想评论为主,到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法制评论、教育评论、体育评论、文化评论等各类评论的广泛运用,如今,我国新闻评论的内容及范围不断扩展,伴随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及专门化评论逐步探索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以满足细分后的受众对信息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4.传播方式的变迁
从以单向传播为主,到互动传播方式的介入;从以被动反应为主,到主动策划的普遍运用;从以阐述性、解释性等议论方式为主,到讨论式、交锋式议论方式的提倡;从以闭合式结论为主,到开放式结论的增多;从以发表单篇(个)评论为主,到报纸言论版、网络讨论区等意见平台的设立与完善。
言论传播存在问题与走向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评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受到媒体竞争中的利益导向、百姓言论素养等方面的制约,使得在言论传播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监督与引导—功能定位中的人为偏重
处理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关系时,经常出现不同时期、不同栏目的人为偏重,以致造成栏目定位上的游移与起浮,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2.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新闻与评论的模糊边界
由于目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述评与深度报道的日益趋同,很难让受众将客观发生的事实与媒体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媒体也故意用这种方式增强新闻的“导向性”。虽然任何事实的选择都要经过记者的主观判断,而任何观点的形成都要依据客观事实。但二者还是应有一条较为明晰的边界,以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公正性。
3.理性化与情绪化—公正判断与情感宣泄的现实矛盾
评论的情绪宣泄“尺度”与“边界”在哪里?网络言论由于一些网民身处虚拟网络社会时自我约束意识的松懈乃至放任,加之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网络言论中充斥着大量污言秽语,甚至出现人身攻击等现象。情绪化与非理性成为网络言论与传统评论的显著区别之一。这一情况得不到改善,将会制约网络言论的成长与发展。
4.专业化与通俗化—评论要求的两难选择
新闻评论不是专业论文,既要以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新闻为议论对象,也要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伴随着专业化传播、对象化传播的大趋势,一些由专家担任作者(或嘉宾)的评论文章(或节目),在被研究者“叫好”的同时,在普通受众中并不“叫座”。究其原因,恐与媒介从业人员忘记了专业化传播的载体仍是大众传媒,专家学者还需要掌握一种以通俗化方式进行专业化解读的“翻译”技能有关。
5.数量与质量—需求与供给失衡
一方面是报纸扩版、频道(率)激增带来的对评论作品需求量的急剧攀升,一方面是大量选题相同、角度雷同、议论空泛、文笔平庸的评论作品的比比皆是。当评论失去应有的深刻理性与新鲜创见时,其价值必然打折;而一旦评论写作退化为“搂钱的耙子”,即使版面空间再大,其实际意义又在哪里?
面对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巨大变化,中国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是——在调试与创新中发展,新闻与评论配合、融合与分离各得其所,评论作者及作品的个性与公共性的适当兼顾,评论内容及观点的多元与制约的反复调试以及评论的专业化取向与大众化取向的并行不悖。
广播电视新闻随笔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社会价值
1、媒介在政治这个主要新闻领域中占据优势,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中的新闻至关重要,已成为多元政治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2、电视新闻对大众生存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不只是在政治领域,但过分相信电视新闻也会产生问题。
3、当今时代,广播仍然是一个有着广泛大众基础的媒介,当代国际广播的特点之一是环球广播成为国际广播的重要形式。
二、广播新闻定义
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从运用声音符号体系表现内容的特征着眼,广播新闻体裁是否运用音响,氛围口播体裁和录播体裁;从综合运用广播媒介的传播手段表现内容时所呈现的特征着眼,广播新闻体裁可具体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播新闻评论、广播对话等;从播出技巧特征入手,可分为广播现场报道、现场录音剪辑等。
三、什么是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类型:自我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四、分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四种媒介各自的特征
1、报刊
长处:信息容量大、保存信息的力量强、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短处:时效性不如广播与电视、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的广播报道亲切 活泼、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杂志:以使用文字符号为主。新闻性不强,更趋于专业化、专门化。而且重视图文并茂,印刷技术和纸张的质量更讲究。
2、广播
优点: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受众面广,渗透性强;充分运用丰富的言语和各种音响感染听众。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广播内容保留性不如报刊,受众选择余地小;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电视深刻。
3、电视
优点:视听兼备,图文并茂,感染力强;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力量感。
缺点: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电视接收机价格较高,又不如收音机轻便易带。
各类大众传媒在阅竞争中扬长避短的对策:
1、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
2、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网络:电脑网络具有连接上任何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通过网络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反馈环节较强,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系统,服务于以不同方式展开的不同种类的传播活动,理论上讲,网络允许人类社会利用电脑网络空间无限量地进行信息沟通,加入电脑网络的用户,均可成为信息的提供者,网上传播的非限性传播。
五、“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内容: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所古驰的某些观点在社会上占有优势,对受众造成一种压力。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态度和信仰而造成鼓励,因而在表达支配意见和不表达意见的个人数量增加的时候会放弃原有的想法和态度,是想与主导一件的趋同。同时,由于大众媒介表达支配意见,再加上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日益缺乏,就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
作用:大众媒介理由这些因素,形成潜移默化的积累渗透,与受众的从众心理,适宜的传播环境等配合则可能让大多数人依照大众传媒所表现或指引的方向来认识事物、形成意见和采取行动。
跟报刊杂志比起来,广播电视的优势分别在哪里?
首先是直观和全面,就算你看报刊杂志的新闻,很多细节你还是看不到,仅仅是凭借记者的主观想法的报道去理解!
其次,广播电视的内容多元化。无论哪方面,电视节目都可以满足你,最直接的就是电视剧和电影
最后,就是连续性和实践的任意性。 你随时都可以打开电视看节目,可是报纸杂志,最频繁也是一天一次,内容有限制。
跟报刊杂志比起来,广播电视的优势分别在哪里?
时效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造成的是广播电视节目的资料经过的加工少,内容不够系统和完整。
现在报刊杂志面对电视广播 甚至网络时代 的到来,报道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报刊杂志的报道整理完整系统全面。他们打个不怎么恰当却很形象比喻就是 原材料和 产品
上一篇:江西财经大学小论文
下一篇:怎样做好杂志广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