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杂志的作者
中国科学杂志的作者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1]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少年英才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童年起,学习勤奋,并萌生爱国思想,敬佩宋代诗人陆游和明代学者王阳明等人的学识和思想。 竺可桢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2]
1905年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热情正直,被同学推为班长。
1908年春,同学要求撤换不称职教师举行罢课,学校一度停办,竺可桢乃于暑假后转入复旦公学学习。
1908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将中国留学潮引向美国。此时的竺可桢,正就读于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1] ,他“最热烈的希望是要出洋到欧美”。[3]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4]
美国留学
结婚照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他因中国是以农立国,遂选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
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任鸿隽、杨铨等人提议组织一个科学社,并创办杂志向国内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不久,科学社及其刊物就随其创办人一同转到了哈佛大学。1915年10月,科学社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社”。竺可桢成为“中国科学社”第一批成员,并积极参与社务活动。他从《科学》第2卷第2期发表文章以后,成为《科学》杂志最重要的作者之一。[3]
1915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在哈佛继续深造竺可桢也是中国科学社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由留美学生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及其刊物《科学》杂志,使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有了相对固定的阵地和代表人物,并最终促使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这期间,他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等多篇论文,于1917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随即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激情,于秋季返回阔别了8年的祖国。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2010年版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核心版)作者: 潘云涛ISBN:978-7-5023-6527-1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1-1开 本: 16开定价:¥150.00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作 者: 潘云涛,马峥 著出 版 社: 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11-1开 本: 16开I S B N : 9787502365271定价:¥150.00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选用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868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论文构成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进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编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应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现名《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基本囊括了我国出版的学术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和理论研究性社会科学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扩展和补充。它全方位、完整地提供了我国期刊的评估数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评价基础工程建设。2009年版收录中国期刊6108种。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又有创新指标推出,在本版中增加了权威因子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从而对一种期刊的影响和状况进行了更全面的展示。权威因子的计算不但考虑了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还区别了不同引用间的重要性;综合评价总分则是在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成的对期刊分学科的综合评定。这两个新指标的推出将为科技期刊出版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 前言主要计量指标(1868种期刊)1 编制说明2 使用说明3 名词解释4 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指标表4—1 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被引用指标刊名字顺索引表4—2 2008年巾国科技期刊来源指标刊名字顺索引5 2008年各学科期刊整体情况表5 2008年各学科期刊数量和主要指标6 2008年各学科期刊主要指标表6—1 2008年综合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 2008年数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 2008年力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 2008年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 2008年物理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6 2008年化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7 2008年天文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8 2008年测绘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9 2008年地球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0 2008年地理科学类期刊丰要指标表6—11 2008年地质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2 2008年海洋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3 2008年大气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4 2008年生物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5 2008年农学类期刊丰要指标表6—16 2008年农艺学、园艺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7 2008年农业工程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8 2008年农业大学学报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19 2008年林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0 2008年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1 2008年水产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2 2008年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3 2008年基础医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4 2008年医学综合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5 2008年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6 2008年药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7 2008年临床医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8 2008年保健医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29 2008年妇产科学、儿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0 2008年护理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1 2008年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类期刊丰要指标表6—32 2008年口腔医学类期刊丰要指标表6—33 2008年内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4 2008年外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5 2008年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6 2008年肿瘤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7 2008年巾医学与中药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8 2008年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医学影像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39 2008年理工大学学报工业综合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0 2008年材料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1 2008年矿山工程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2 2008年能源科学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3 2008年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4 2008年机械工程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5 2008年仪器仪表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6 2008年兵工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7 2008年动力与电力工程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8 2008年核科学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49 2008年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0 2008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1 2008年化学工程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2 2008年轻工、纺织科学技术、食品科学技术类期刊卞要指标表6—53 2008年土木建筑工程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4 2008年水利工程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5 2008年交通运输工程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6 2008年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7 2008年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主要指标表6—58 2008年管理学类期刊主要指标7 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表7 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总分排名8 2008年1868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表8 2008年1868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9 期刊名称变更表表9期刊名称变更表10 新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表10 2009年新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怎么样
中国科学杂志社的组织机构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荣誉总主编:周光召 总主编:朱作言科学通报主编 夏建白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快速地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 能在一个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SCI核心期刊, 05年影响因子为0.783,同时也被国内外的众多重要科技信息系统收录,如CA等.刊物特点:1) 审稿在主编、正副执行主编的组织和特邀编辑的协助下开展,速度快,权威性强,评判准确,且具有多方监督机制。2) 半月刊,全年24期,发表文章 500余篇。3) 设有10个栏目: 点评、进展、评述、前沿、论文、快讯、论坛、争鸣、动态、书讯中国科学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论文产出量不断增加,《中国科学》的出版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文学等学科领域的中英文版系列刊物。《中国科学A辑:数学》主编: 杨 乐·是SCI核心中唯一的一个中国数学期刊·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数学分册,主要报道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发表过例如陈景润院士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等一系列重要的高水平论文。《中国科学B辑:化学》主编: 黎乐民·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由 Springer 出版公司负责全球发行·英文版被SCI核心, CA, EI等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主编: 王大成·最早进入SCI核心收录的中国生命科学期刊·英文版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负责向全球公开发行,可登录www springerlink com查看全文·英文版被 SCI核心, MEDLINE, CA, 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主编: 孙 枢·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05年SCI最新影响因子为0.935·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地学分册,主要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气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主编: 严陆光·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 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 SCI核心、 EI等收录《中国科学》技术分册,主要报道材料、机械、工程热物理、水利、空间科学、航空、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电工、电机、建筑、工程力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主编: 李 未·编委会由享誉国内外的40位专家组成·现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SCI, 数学评论(MR)等收录《中国科学》的信息科学分册,主要报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编: 王鼎盛·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分册,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和探测器、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天文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上一篇:怎样发表文章和图片
下一篇:南师大教育学报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