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新周刊关于蕉下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09 11:32

新周刊关于蕉下的文章

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

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蕉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冲刺“户外防晒第一股”。防晒伞起家的蕉下冲刺港股IPO。

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蕉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在官方介绍中,蕉下是这样形容自己的:“从2012年第一把小黑伞诞生起,蕉下就开始了探索户外之旅。”10年后,蕉下身披“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光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书,以2021年总零售额及在线零售额计,蕉下均为中国第一大防晒服饰品牌,分别拥有5%及12.9%的市场份额,成为“她经济”风口起飞的又一代表。

明星“带火”小黑伞,外界争议热度不减

据招股书,2013年,蕉下在杭州展开业务并推出首款防晒产品双层小黑伞,瞄准年轻女性户外产品市场,并开始经营天猫旗舰店,2016年于上海开出首家品牌直营门店。梳理蕉下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营销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初期阶段,明星和关键意见领袖(KOL)带货占据了重要地位。

彼时,随着粉丝经济时代到来,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明星分享生活的主要阵地。一时间,“明星同款”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搜索关键词,蕉下也“借势起飞”。

据百度指数查询,自2013年开始,banana umbrella(即蕉下)的搜索指数开始逐步增长,直至2014年7月迎来一波爆发——这一时间段,演员杨幂发布了一条“banana小黑伞”的相关微博,评论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种草”同款。在转发中,多个营销号贴出了伞的购买链接。

banana umbrella在快速走俏之际也引发了外界质疑。据浙江在线台州频道2014年7月的报道,因“号称香港品牌,发货地却在杭州”,有网友质疑banana umbrella为“假洋牌”,产品宣传所使用的“宇航服用L.R.C涂层”等措辞也被指有过度营销之嫌。该报道还指出,banana umbrella旗舰店中销量最好的碳纤维三折折叠伞最近一个月成交5467件,累计售出了33090件。

值得关注的是,蕉下的产品质量问题直至今日仍被频频曝光。有消费者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反映,自己花129元购买的双层遮阳伞,仅使用两周不到并且不是天天使用,伞就被大风吹断了。当该名消费者拍下照片发给售后时,却被售后质疑是不是被人为掰断的。此外,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蕉下的产品质量投诉也不在少数。

不过,相关质疑并未阻碍banana umbrella继续蹿红。2015年4月,banana umbrella正式启用中文名“蕉下”,并发布新系列。新名字“蕉下”在网络上的曝光量逐步代替了原本的banana umbrella。同时,越来越多的明星陆续加入蕉下的带货“大军”,包括唐嫣、王子文、陈伟霆、陈乔恩、迪丽热巴等。

“无处不在”的蕉下

在“粉丝经济”之后,随着近年来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兴趣电商的快速发展,蕉下进一步扩大了营销布局。目前,蕉下主要通过第三方社交媒体、内容平台、KOL和名人代言,利用在线曝光触及新消费者,并构建了覆盖天猫、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成熟及新兴在线平台的营销矩阵。

2021年,蕉下已与超过600名拥有不同粉丝群、受欢迎程度各异的KOL合作,其中超过199个KOL拥有超百万关注者,带来45亿浏览量。

经千瓜数据查询“蕉下”品牌,在小红书商业投放月榜上,今年3月的珠宝配饰分类中,商业笔记最多、合作达人最多的第二名均为蕉下。目前在小红书平台上,蕉下共有4万余篇笔记。近30天内,小红书的蕉下品牌相关笔记数达1117篇,笔记预估阅读总数为573.67万,分别同比下滑8.96%和48.8%。

但其中商业笔记数同比增长62.5%,达26篇。抖音的蕉下品牌相关视频数量达1394个,同比增长8.57%,微博相关博文1.72万条。而在去年3月,蕉下对小红书进行了集中的笔记投放,3月笔记数量为2月的五倍,互动量是2月的3倍有余。

直播电商时代来临之际,蕉下还与李佳琦等头部主播达成合作。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蕉下相关产品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至少13次。此外,蕉下还亮相过罗永浩、张馨予等人的直播间。

与此同时,蕉下的野心不止于防晒。在招股书中,蕉下强调:“防晒只是我们探索城市户外生活方式的起点,我们已成功将业务拓展至更广阔的鞋服市场。”然而,相较于过去的防晒市场,户外赛道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早已深入布局的各大户外品牌。蕉下如何实现从防晒到户外的跨越,仍是问题。

品牌形象依赖营销推广,去年广告及营销开支近6亿

营销推动下,蕉下总收入由2019年的3.85亿元增至2021年的24.07亿元。2019年-2021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2320.7万元、7.7万元和54.73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2万元及1.36亿元。

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天猫旗舰店的期内付费客户总数由2019年的100万人增至2020年的300万人,并进一步增至2021年的750万人,同比翻番。2019年-2021年,蕉下天猫旗舰店的复购率分别为18.2%、32.9%及46.5%。线上店铺收入由2019年的1.95亿元增至2021年的16.43亿元。

然而,高速增长也伴随着高涨的销售成本。2021年,蕉下分销及销售开支由2019年的1.25亿元,大幅增长近8倍至11.04亿元,占总收入的45.87%。其中,2021年蕉下的广告及营销开支达5.86亿元,占总收入的24.4%。

蕉下方面坦言,公司力图通过在线及线下渠道的内容营销来推广品牌形象,能否推广和强化品牌形象取决于品牌适应媒体环境的能力及客户接收信息的偏好,其中便包括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和在线广告推广活动。然而,随着公司规模不断增长、产品供应不断扩大以及地理覆盖范围持续扩张,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吸引力可能会更加困难。

此外,蕉下已就各种销售及营销工作产生大量成本。品牌的成功部分取决于营销活动,如营销活动不能以具成本效益及高效的方式吸引客户,蕉下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继续高效获得并巩固客户成为问题。

与此同时,蕉下在逐步拥抱线下。截至2021年年末,蕉下线下零售门店数由截至2019年年末的39家增至66家。蕉下还与国内连锁商超、便利店、百货商店建立合作。

2021年,蕉下通过零售门店及其他产生的收入达6.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2%。在营销方面,线下零售门店则为消费者提供户外产品知识教育和选购建议,通过直观的购物体验强化品牌形象,并进一步反哺在线营销。

全渠道销售及分销网络的建设也成为蕉下本次上市融资的主要目的之一。据招股书,蕉下拟进一步拓宽新兴内容电商平台(如抖音及快手)上的销售渠道,尤其是直播销售;国内线下销售渠道及海外销售渠道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张。

品牌推广同样是主要目标。蕉下方面表示,将通过主题活动、视频或微电影、邀请品牌及产品代言人以及赞助户外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认知度。

两个85后创立的防晒服饰品牌蕉下冲刺“户外防晒第一股”。

近日,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蕉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营收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和24.07亿元,去年伞具、配饰及服装贡献了超75%的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万元及1.4亿元。

伞类去年营收5亿,服装营收占比三成

2013年,两个85后马龙和林泽联合创立了蕉下品牌。

招股书显示,马龙自2011年8月起开始筹划成立蕉下集团,林泽则从2012年8月与马龙共同打造蕉下。蕉下在招聘网站介绍称,马龙2012年从香港理工大学辍学创业,先后创建唯物倍佳(WaveBetter)和蕉下(BananaUmbrella)两大品牌。

招股书显示,根据灼识咨询,以2021年总零售额及在线零售额计,蕉下均为中国第一大防晒服饰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5%及12.9%。

蕉下一词取自“芭蕉叶下”,意为品牌肇始于满足年轻女性消费者对户外防晒的需求。2013年成立之初,蕉下就推出其明星产品“小黑伞”,瞄准年轻女性户外产品市场。直到2020年,伞具品类收入仍然占据了蕉下营收的半壁江山,2019年伞具营收占总收入比例达86.9%。

三年间,伞具的毛利率提升了9.4个百分点至59.5%。2021年,单是伞具品类就为蕉下带来约5亿元收入。

事实上,蕉下的伞具售价较其他品牌高出数倍。在天猫口袋伞热销榜单中,蕉下的“花花伞”排名第一,售价约204元,排行第三的左都产品售价69元,而位列第四的天堂伞产品售价不到50元。

蕉下产品收入情况。来源:蕉下招股书

但蕉下正试图摆脱对“小黑伞”的依赖。

2017年以来,蕉下将产品进一步扩展至防晒服、保暖服装等。服装品类的营收在2021年首次超过伞具,达到7.11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达29.5%。帽子和其他配饰的营收也逐渐赶上伞具收入。2021年,帽子品类营收约4.5亿元;其他配饰营收达6.12亿元,占总营收的25.4%。

值得注意的是,帽子、墨镜等其他配饰的毛利率比伞具还高出不少。帽子品类的毛利率在三年间增长了12%,高达67.3%;墨镜、口罩、披肩等其他配饰的毛利率达61%。

蕉下天猫官方旗舰店中,最畅销的防晒衣经典款售价209元,防晒帽“贝壳帽”售价179元,热销口罩售价 79元。

此外,蕉下的非防晒类产品也在高速增长。2019年-2021年,蕉下非防晒类产品收入分别为280万元、7650万元和4.96亿元,其中2021年较上年增长五倍以上。

代工成本超四成,研发支出占比3%

与其他新消费企业类似,蕉下也难以回避“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

占蕉下总营收超四成的销售成本,主要是销货成本,即蕉下的合约制造商购买并加工其购买的原材料。2019年-2021年,销售成本分别为1.92亿元、3.38亿元和9.86亿元。

分销及销售开支则吃掉蕉下45.9%的营收。其中,广告及营销开支占大头,2019年-2021年,广告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691万元、1.19亿元及5.86亿元。2021年广告营销开支5.86亿已经超过了当年伞具5亿的营收规模。此外,2021年,蕉下交给电商平台的服务费达2.27亿元,意味着“坑位费”占比9.4%,但来自电商平台营收占比为12.6%。

相较之下,蕉下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已经下滑至3%。2019年-2021年,蕉下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985万元、3589万元及7163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2%、4.5%和3.0%。

蕉下综合损益表(部分)。来源:蕉下招股书

居高不下的代工和分销及销售费用,与蕉下的业务模式相关。

招股书中介绍,蕉下采用OEM模式,即代工厂按照企业的设计和指示生产产品。在渠道上,蕉下依靠内容营销来引起目标客户注意,并提高精选单品的销量,主要依赖线上自营渠道销售,2021年自营渠道收入占比达83.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1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年内亏损分别为2320万元、7.7万元、54.73亿元,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招股书解释,蕉下将可转换优先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由于公司的估值增加,导致该项数额增加。但在公司上市后,这部分负债将自动转为普通股。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蕉下2019年-2021年则分别录得1968万元、3941万元及1.36亿元。

蕉下年内净利润(亏损)情况。来源:蕉下招股书

对于募资用途,蕉下在招股书称将资金用于加强研发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包括促销、广告活动及营销活动和营销人员招聘;强化全渠道销售及分销网络;改善供应链管理;加强运营数字化;收并购户外鞋服等标的等。

招股书披露,IPO完成前,创始人兼CEO马龙持股29.07%,其配偶王盈盈持股3.61%;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泽持股27.91%,其配偶黄程程持股4.35%。蕉下创始人及其配偶合计持有公司64.94%的股权。蕉下还获得红杉资本、蜂巧资本投资,二者分别持有19.37%和6.96%的股权。

夏天到来之前,被称为年轻人防晒“收割机”的蕉下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公开资料显示,蕉下是由香港减字控股集团创建于2021年的防晒伞品牌,自2013年推出第一款防晒产品双层小黑伞以来,其产品覆盖服装、伞具、帽子、其他配饰、鞋履等防晒与非防晒品类。

2019年至2021年,蕉下分别实现营收3.85亿元(未标识,均为人民币)、7.94亿元以及24.07亿元,对应的经调整后的年内净利润分别为0.196亿元、0.394亿元以及1.36亿元。

服饰营收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近年来,国内的消费者尤其是女性,越来越注重日常防晒、追求抗衰和皮肤美白。蕉下正是切中消费者这一痛点,依靠防晒双层小黑伞出圈,并不断推出各种硬物理防晒设备。

从产品品类上看,蕉下的营收主要来自于服饰、伞具、帽子、其他配饰和其他产品。不过,蕉下主打的防晒伞具品类营收占比一路下滑,从2019年的86.9%降至2021年的20.8%。

而2019年营收占比仅为0.8%的服饰产品,在2021年贡献出超7.12亿元的营收,成为蕉下第一大营收来源,占同期总营收的比为29.5%。

其他配饰(包括墨镜、口罩、披肩、袖套及手套等)的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5.3%升为2021年的25.4%,成为第二支柱品类。

招股书还显示,天猫旗舰店是蕉下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蕉下期内付费客户总数由2019年的100万人,增至2020年的300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长到750万人,同比增长150%,复购率达46.5%。

目前,蕉下天猫旗舰店显示,热销第一的防晒帽月销为9万+,售价在179元至298元之间,销量靠前的防晒服、全脸防晒口罩等月销售量均超过8万+。

销售渠道方面,2021年,蕉下自营渠道收入为20.1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为83.6%。其中,线上店铺及向电商平台销售收入分别占比达68.3%、12.6%。分销渠道方面,截至2021年末,蕉下共拥有872家分销商,通过分销商产生的营收占比为16.4%。

此外,蕉下还积极扩大线下零售门店及其它线下零售网络,其已从2019年15个城市的39家门店,扩大至2021年覆盖23个城市的66家门店。

重金营销,去年研发占比仅为3%

销售业绩亮眼背后的蕉下,与其产品层面转型做高毛利品类、重金营销等不无关系。

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以后,蕉下产品品类从伞具延伸至袖套、帽子等非伞具高毛利的防晒产品,而这些产品的毛利率均高于60%。

2021年,蕉下的帽子、其他配饰(包括魔镜、口罩、披肩、袖套及手套)的毛利率分别为67.3%及61%。与此同时,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毛利润分别为1.9亿元、4.6亿元和14.2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50.0%、57.4%和59.1%。

蕉下业绩迅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离不开销售成本以及广告费用的逐年攀升。2021年,蕉下已与超过600名拥有不同粉丝群、受欢迎程度各异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合作推广其产品,并为线上以及零售门店带来流量。

此外,抖音、快手、淘宝三大直播平台的多名头部主播均与蕉下有合作,其中以李佳琦合作次数最多,且销量最高。

反映到蕉下的成本中,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销售成本分别为1.92亿元、3.38亿元以及9.86亿元。2021年,蕉下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91.7%,占总营收的比为40.96%。

同期,蕉下的分销及销售开支分别为1.24亿元、3.23亿元以及11.04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比为32.4%、40.7以及45.9%。其中,2021年,蕉下广告及营销费用约5.9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四分之一。

连年持续增长的高额销售成本及营销开支,不可避免的压缩着蕉下的研发开支。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研发开支分别约为1990万元,3590万元及7160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比为5.3%、4.6%、3.0%。

蕉下胶囊伞可以淋雨吗

1、蕉下胶囊伞是可以淋雨的。胶囊系列采用了L.R.C涂层,坚固耐用并且能使体感降温,也同样能晴雨两用。自身重量也很轻便,甚至都没一个苹果来的重。
2、蕉下伞诞生于香港,是由香港减字控股集团创建于2012年的专业防晒伞品牌。将可高效阻隔紫外线的LRC涂层首次在伞布上使用,注重设计感的同时结合高科技材料运用和手工缝制,定义了专属于BananaUmbrella的防晒美学。
更多关于蕉下胶囊伞可以淋雨吗,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在哪儿能看财新周刊的文章

财新网,有电子版。

《财新周刊》,创刊于2010年,期望通过自身在传播领域的资源优势,给我们带来高品质生活,纸张开本:16开,国内刊号:CN:10-1344/F。

《财新周刊》杂志除了以财经新闻报道评论为主要内容构成之外,还涉及到历史、民生等文章与内容。我们可以在这类文章中调整阅读的节奏,着眼世界格局,阅览历史人文,同时能够感受到杂志中呈现出的人文关怀。

上一篇: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

下一篇:硕士论文致谢辞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