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投稿格式要求
林业科学投稿格式要求
1.1专题评述 能够反映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方向,论文篇幅不限。作者本人或所在室验室在本领域有相当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1.2研究论文 反映我国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方面的、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尚未发表过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1.3研究报告 为争取时间以简要的形式发表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论文篇幅要求在5-8个印刷页面左右。1.4专题介绍 主要介绍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文献综述性论文。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以上。1.5学位论文简报 主要刊登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硕士论文之大摘要。篇幅要求在2个印刷页面。中英文同时刊登。1.6新基因、新种质、新品种 主要刊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经过鉴定或品种审定的新材料及品种。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1.7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刊登我国学者自主发明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
《林业科学》投稿求助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的投稿须知
(1)投稿请注明如下事项:如属基金项目或规划课题,应写明项目或规划课题名称,并注明文号;(2)作者简介:写出作者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文末请写明联系电话或邮件地址,以便联系。此外,在我刊发表的论文原则上要求有基金项目。投稿必须经过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在10%以下才进行审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2012年5月15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的具体格式
你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网站看一下就知道了(网址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写 作 指 南
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投稿声明》上签名。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本刊编辑部在收稿后3个月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
1.1 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
(英文文稿,长度不限)。
1.2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
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1.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职称,研究方向。E-mail:….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1.4 层次标题序号
1.4.1 层次标题左顶格。
1.4.2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
一级标题使用1, 2, 3 …;
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 …;
1.4.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 1), 2), 3), …。这时,退2字起排。
再以下,使用 a), b), c), …。这时,退2字起排。
1.4.4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1.5 其他序号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
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1.6 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
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2.1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2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作者之间以“,”分隔。
2.3 作者机构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
编号。机构之间以“;”分隔。
2.4 摘要
中文摘要的篇幅200~300字,信息具体。
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
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
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2.5 关键词
5.1 应有3~8个关键词。
2.5.2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
2.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2.5.4 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
2.6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附录)。
3 英文摘要
3.1 文题
3.1.1 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
3.1.2 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
3.1.3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1.4 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3.2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3.2.1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
3.2.2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3 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
3.4 摘要正文
3.4.1 字数为100~150实词。
3.4.2 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
3.4.3 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3.4.4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
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
2) 尽量使用简单句;
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
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
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
3.5 关键词
3.5.1 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
3.5.2 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3.5.4 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4.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
4.2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4.3 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
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
4.4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 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5.1 斜体
1) 量的符号、
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
3) 一般函数符号、
4) 生物学属及以下学名。
5.2 黑斜体
1) 矢量(向量) 的符号、
2) 矩阵的符号、
3) 张量的符号。
5.2 正体
SI词头和量单位、
从文字转化的角标、
阿拉伯数字、
叙述性文字、
化学元素符号、
缩略语、
仪器的规格型号、
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
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6.1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2 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
6.3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 “π = 3.141 592 6”。
6.4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999之间。
7 插图
7.1 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
7.2 插图的幅面: h×w = 50 mm×75 mm。
7.3 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
7.4 图注的字体、字号
字体:汉字用黑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小5号。
7.5 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
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7.6 函数图要求
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
标线数目:3~7个;
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
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
7.7 照片、灰度图:清晰。
7.8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8 表格
8.1 表格的宽度:一般限30汉字(或48字符)。
8.2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
8.3 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
8.4 表题小5号黑体(中英文),要求与图题相同。
8.5 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
9 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的要求
9.1.1 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条。
9.1.2 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9.1.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
9.1.4 作者不超过 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 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
9.1.5 中文的参考文献附加英文译文,并加注“(in Chinese)”。
9.2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专著M、
译著M、
文集C、 责任者. 专著 [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责任者. 文集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期刊析出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文集析出 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
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科技报告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报纸析出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9.3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
附录: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
�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
林业基础科学 S71 森林动物学 S718.6 森林昆虫学 S718.7
森林数学(统计、数模、林价算法) S711 森林微生物学 S718.8 造林计划 S721
森林土壤学 S714 林木育种 S722 苗圃学 S723
森林水文学 S715 造林技术 S725 森林经理学 S757
森林生物学 S718 森林经营学 S750 测树学 S758
树木学 S718.4 森林保护学 S76 病虫害及防治 S763
森林生态学 S718.5 木材学 S781 木材加工 S784 ,推荐TS6
建筑科学与技术 TU 1 木材化学加工 TQ351 林副产品 S789
土木工程 TU 2 观赏园艺 S68 植物遗传学 Q943
机械工程 TH 1 分子遗传学 Q75 基因工程 Q78
汽车工程 U 27 植物生理学 Q945 植物病理学 S432.1
电子工程 TN 造纸工业 TS7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 TS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TP 3 自动化 TP 1 电机工程 TM
环境科学与工程 X 化学工程 TQ 经济管理 F 2
林业论文如何发表
找跟林业有关的期刊,就可以发表;主要是准备好自己的论文,才是第一步;发表的细节什么的跟期刊编辑部沟通就行。
浅析林业育苗技术
摘要:林业育苗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根本,林业育苗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林木的成活率,只有好的育苗技术搭配好的林业管理才能够保证育苗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逐渐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性任务,要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建设步伐,就需要有良好的林业育苗技术作为根本的基础保障;接下来就分享一篇来自top期刊论文网林业论文栏目的范文。
1.林业育苗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林业方面的育苗技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常使用塑料袋、蜂窝纸、辣椒管等装填粘土,这些方式普遍存在苗木根系纤弱和卷根、稀根、偏根等问题,是我国在林业育苗技术上的缺陷,这也是我国人工原料林普遍低产的重大原因。通过育苗容器的发展以及在苗期的管理使得林业育苗得到了新的发展。
2.林业育苗容器技术
人们普遍认为容器育苗造林因为容器可以完整地保护根系,应当有很好的造林效果,但长时期以来并没有认识到容器苗在培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低劣根系问题。采用根系不正常的苗木营造的林分,是没有前途的林分。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改善了传统的育苗技术和方法,使育苗成活率达到新高。
2.1容器育苗的根本和发展趋势
传统上,在林业育苗中人们认为采用各种容器育苗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是,容器育苗更根本的理念是培育平衡根系、空气切根(形成根愈伤组织)、繁殖材料幼化等。现在大多数种类的育苗容器已经淘汰,单体、易穿透、易分解、不回收的容器已成为主流。各国大规模使用的只剩下几种,从技术角度考虑,以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最为先进。最新出现的压缩饼圆型容器也正日渐推广。这种容器在制作时已在基质中加入了缓释全肥,经干燥、压缩后,体积很小(类似压缩毛巾),所以非常便于远距离运输和销售。
2.2容器育苗技术操作技把关
①做好容器摆放苗床,整齐地排放容器,以便管理;②保证基质装满容器,保证基质湿润,基质要采用肥沃的森林土;③保证苗木不失水,在装填苗木的过程中,要假植好苗木,始终要保持苗木根系湿润;④保证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保证苗木根系不外露,剪掉苗木太长的根系;⑤及时供水,容器装填好后,要有水源保证,要及时浇水以保证苗木不缺水,保证苗木湿润。通过在实践中把好以上几关,做好以上苗期的及时正确的管理,那么就会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育苗的根系,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使我国改变林业育苗方面的不足,林业育苗技术得到了有效改善。
2.3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
无纺布育苗容器作为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其基本特点是使用轻基质和无纺布材料,用机器制作透底容器,机器自动完成焊接布缝、装填基质和切段成型,用于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容器成型机有一个大料斗,供进基质之用;有一个成型筒,筒内是推进螺杆,筒外卷有无纺布,其上有一只电烙铁块,成型筒端部有一个斜形开口,无纺布被螺杆送料应力拉动过程中被自动折边重合,烙铁块同时予以粘合。无纺布卷挂在成型筒下部。被填料、粘合、成型后的容器在被从机内推出时,由数控电子部件控制,用一个气动无齿锯片按设定长度将其切段,并被堆放在出口台面上,这时工人即可捡拾装箱。可以做成不同口径的进料筒,从而生产不同口径的容器,用于不同植物的育苗。调节控制器上的参数,可获得不同的切段长度。通常,体外的根系应当通过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停水,空气自然切除(干枯),并形成愈伤组织。相同道理,如果苗木已经育成而无法造林,则可使苗木保持在临界萎蔫状态,防止苗木疯长。在新的育苗理念中,这种愈伤组织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上述机器制作无纺布容器,一定要以有机质为育苗基质,而且不能掺加粘土。制备这种基质的原料可以是任何有机质。如果说无纺布是理想的穿透材料,成型机是理想的制作设备,那么基质是最为关键的。轻型基质,不仅轻,便于上山造林,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粗壮根系。
2.4科学的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对苗木进行质量评价,可以有效的反映育苗的理念。以往人们只依照苗的大小、粗细及根系来评价,但是,同样的标准下,苗却有可能是老化的苗木。因此,要完善苗木的评价标准,根据先进国家的育苗理念形成的评价标准,对无法从苗木外观上断定苗木质量的一些标准进行了加强,如扦插苗是否具备空气切根后形成的愈伤组织、根系是否平衡、是否经过充分的幼化处理等。在传统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些评价标准,那么对苗木的质量评价也就更加的科学合理。
3.落实育苗技术,抓好苗期管理
在确定了容器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在育苗过程中的苗期管理则能有效的将技术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做好种子贮藏及处理、整地和施肥、作床、土壤消毒、播种等育苗的前期工作,保障育苗的基本条件。在苗木出土前,要保证苗床湿润,等苗木出土达到30%左右时要及时采用退菌特、多菌灵等农药500倍液及时防治苗木病害。此后,每隔1星期左右要喷洒一次消毒液,防治苗木病害。中耕除草应根据土壤板结情况而定,一般待幼苗长出真叶前后开始,以后每隔30天左右松土除草1次。苗木出齐后1个月左右开始间苗,间密稀留,间掉生长势弱的苗木,一般保留400~500株/平方米壮苗,留苗量15~18万株/666.7平方米。对新育苗,应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苗木出齐后的30天左右进行,以氮肥、磷肥为主,尿素10~12kg/666.7m2,以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追肥方法以沟施法为主。留床苗的追肥时间,应在开始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的追肥时间,以生长初期和速生期的前半期为主。苗木出圃宜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应浇透水,起苗时保证苗木不受伤,主、侧根系完好。临时假植,应在背阴干燥处挖假植沟,将苗木根部埋入湿土中进行假植;越冬假植,将苗木全部埋入湿沙中,及时检查温湿度,防止霉烂。外运苗木每50株一捆,根部蘸泥浆,并进行包装,苗捆应挂标签,注明品种、等级和数量。远途运输应遮盖帆布,中途洒水保湿。
对于任何害虫的防治,都要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综合防治方法不是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的简单拼凑,要根据虫害程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权衡利弊进行运用。化学防治方面在蛴螬幼虫期有两个最佳防治期:一个是4月底5月初,幼虫经过一个冬季的越冬休眠,此时幼虫刚刚上升活动,抵抗力弱易杀死;另一个是7月底、8月初,此时蛴螬刚刚孵化出,为害轻,也易杀死。防治时,用50%辛硫磷200
倍液或“3911”乳油500~800倍液在苗床上用粗木棍扎洞灌根,扎洞时应在不同播幅扎2~3个洞,扎成“品”字型。
灌注后,再覆土盖住,以防苗根漏风;人工防治:采用深秋季节苗木出圃后人工挖掘捡拾,或7月底8月初雨后的清晨6~8点,由于蛴螬不耐水湿会自动爬出土面进行活动时进行人工捡拾;物理防治:在金龟子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可利用金龟子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也可在黑光灯周围喷洒胃毒性农药,以便杀死金龟子成虫,防治诱杀灯周围虫害加重。成虫盛期:可向苗木上喷洒75%辛硫磷或对硫磷等胃毒性毒药。
科学的育苗技术提高了林业育苗的效率,但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把容器摆放在苗床上便于管理,要保证苗木不缺水、保持苗木的根系湿润,保证容器内基质的填满并保持湿润状态,基质采用较为肥沃的森林土等等需要注意的内容,选择了较好的育苗技术也要配合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苗木的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
上一篇:天津市政工师论文集
下一篇:植物生态学报主编初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