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科学世界杂志1932

发布时间:2023-12-06 13:08

科学世界杂志1932

1900年 Ferdinand von Zeppelin发明齐柏林飞艇(一种硬式飞艇)。Charles Seeberger重新设计了Jesse Reno的自动扶梯并发明了现代的电动扶梯。
1901年 国王Camp Gillette发明了双面安全剃刀。第一台收音机成功地接收到了广播信号。Hubert Booth发明了简洁小巧的现代真空吸尘器。
1902年 Willis Carrier发明了空调。法国物理学家George Claude发明了霓虹灯。James Mackenzie发明了测谎器,也就是多种波动描写器。著名的泰迪熊诞生。George Claude也发明了霓虹灯。
1903 年 Edward Binney及Harold Smith一同发明了彩色蜡笔。Michael J. Owens发了明了制瓶机。Wright(怀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汽油为燃料的有人驾驭飞机。Mary Anderson设计出了挡风玻璃。William Coolidge发明了用于灯泡的软钨。
1904年 Thomas Suillivan发明了袋泡茶。Benjamin Holt发明了拖拉机。John A Fleming发明了二极真空管。
1905年 Albert Einstein(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并给出方程式:E = mc2。Mary Anderson取得挡风玻璃刷(汽车雨刷)的专利。
1906年 William Kellogg发明了脆玉米片。Lewis Nixon发明第一台声波定位仪。Lee Deforest发明电子放大管(即三极真空管)。
1907年 Leo Baekeland研制出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名叫胶木。Auguste和Louis Lumiere发明彩色摄影。Paul Cornu发明了最早的有人直升飞机。
1908年 Elmer A. Sperry发明回转罗盘。Jacques E. Brandenberger发明玻璃纸。福特T型轿车首次上市。J W Geiger和W Müller发明盖氏计量器。Fritz Haber发明了制造人造硝酸盐的Haber制造法。
1909年 G. Washington发明速溶咖啡。
1910年 Thomas Edison首次论证了有声电影。1910年12月11日,Georges Claude首次向公众展示了霓虹灯。
1911年 Charles Franklin Kettering发明了首个汽车电子点火装置。
1912年 电动摄影机问世,取代了手摇摄影机。澳大利亚发明家De La Mole取得首个坦克的专利。Clarence Crane于1912年开发研制了薄荷糖(也称舒心糖)。
1913年 Arthur Wynne发明了纵横拼字谜。Merck化学公司取得了现在所知的迷幻剂的专利。Mary Phelps Jacob发明了乳罩。Gideon Sundback发明了现代的拉链。
1914年 Garrett A. Morgan发明了Morgan防毒面具。
1915年 纽约的Eugene Sullivan及William Taylo共同发明了耐热玻璃。
1916年 调谐收音机问世,可以收到不同的电台广播。Henry Brearly研制出不锈钢。
1917年 Gideon Sundback取得现代拉链的专利(不是最早的那种拉链)。

1918年 Edwin Howard Armstrong超外差式无线电路,现在的每只收音机或电视机都要用到这项发明。Charles Jung发明吉运饼。
1919年 Charles Strite发明弹出式面包机。短波收音机问世。触发式电路问世。电焊机问世。
1920年 John T Thompson取得冲锋枪专利权。Earle Dickson发明绷带(创可贴)。
1921年 人造时代开始了——第一个机器人问世。John Larson 发明了测谎器。
1922年 Frederick Grant Banting爵士发明胰岛素。 第一部3-D电影发布(观众需戴一副特殊的一红一绿眼镜)。
1923年 Garrett A. Morgan发明交通信号灯。Vladimir Kosma Zworykin发明电视映像管(阴极管)。ohn Harwood于1923年发明自上弦手表。Clarence Birdseye发明冷冻食品。
1924年 Rice和Kellogg发明电动式扬声器。 螺纹圈装订的便条本问世。
1925年 John Logie Baird发明现代电视机的先驱-机械电视。
1926年 Robert H. Goddard发明液体燃料火箭。
1927年 Eduard Haas III发明PEZ糖果。JWA Morrison发明第一只石英手表。Philo Taylor Farnsworth制成了首台完全电子部件的电视机。染印法彩色电影面世。Erik Rotheim取得气溶胶罐的专利。Warren Marrison制成第一台石英钟。Philip Drinker发明了人工呼吸器(铁肺)。
1928年 苏格兰生物学家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了盘尼西林(青霉素,一种抗菌素)。Walter E. Diemer发明泡泡糖。Jacob Schick取得电动剃须刀专利。
1929年 美国人Paul Galvin汽车收音机。溜溜球(一种线轴般的玩具)做为一种时尚在美国兴起。
1930年 3M的工程师Richard G. Drew取得透明胶带的专利。Clarence Birdseye取得冷冻食品技术专利。Wallace Carothers 和DuPont Labs发明发泡橡胶。Vannevar Bush在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发明“微分析器”,类似计算机。Frank Whittle 和 Hans von Ohain博士同时发明了喷气发动机。
1931年 Harold Edgerton发明了静态摄影术。德国的Max Knott 及 Ernst Ruska共同发明了电子显微镜。

1932年 Edwin Herbert Land发明偏光摄影术。变光透镜及曝光表问世。Carl C. Magee发明第一个停车计时器。Karl Jansky发明无线电天文望远镜。
1933年 Edwin Howard Armstrong发明调频收音机(FM)。立体声唱片问世。
Richard M. Hollingshead在他的车道上建立了汽车影院的雏形。
1934年 英国人Percy Shaw发明了“猫眼”,或称路面反射镜。Charles Darrow宣称他发明了“垄断者”游戏。Joseph Begun发明了第一台广播用磁带录音机—第一次磁性录音。
1935年 Wallace Carothers 及 DuPont Labs发明了尼龙(聚合体6.6.)。第一瓶罐装啤酒问世。Robert Watson-Watt取得雷达专利。
1936年 Bell Labs发明了声音识别机。Samuel Colt取得了柯尔特式自动手枪(一种连发左轮手枪)的专利。
1937年 Chester F. Carlson发明影印机。生产出第一台喷气发动机。
1938年 Ladislo Biro发明原子笔。高强闪光灯面世。Roy J. Plunkett发明聚四氟乙烯,也叫特氟纶。冷冻干燥咖啡(雀巢咖啡)问世。第一架可使用的涡轮螺旋桨飞机问世。
1939年 Igor Sikorsky发明了第一架成功飞行的直升飞机。电子显微镜问世。
1940年 William Reich博士发明了生命蓄电池。Peter Goldmark发明了现代彩色电视系统。Karl Pabst发明了吉普车。
1941年 Konrad Zuse的Z3是第一台软件控制计算机。美国发明家Lyle David Goodloe 和 W.N. Sullivan泡沫喷雾罐。Enrico Fermi发明了中子反应器。
1942年 John Atanasoff 及 Clifford Berry制成第一台电子数据计算机。Max Mueller设计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1943 年 合成橡胶问世。Richard James发明填充式玩具。James Wright发明橡皮泥。瑞士化学家Albert Hofmann发现了麦角二乙酸(LSD)的致幻作用。Emile Gagnan 及 Jacques Cousteau发明了水中呼吸器。
1944年 Willem Kolff发明了肾透析机。Percy Lavon Julian研制出了人造可的松(一种激素)。
1945年 Vannevar Bush提出了超文本系统。原子弹被研制出来。
1946年 Percy Spencer发明微波炉。
1947年 英国/匈牙利科学家Dennis Gabor揭示了全息摄影理论。发明移动电话。尽管手机直至1983年才正式上市,但AT&T很早就已提出这一概念。Bardeen, Brattain, 及 Shockley发明了晶体管。Silas Tupper伯爵取得特百惠塑料制品专利。
1948年 Walter Frederick Morrison和 Warren Franscioni发明飞盘。George de Mestral发明维可牢尼龙搭扣。Robert Hope-Jones发明了Wurlitzer自动唱片点唱机。
1949年 糕饼预拌粉(一种盒装的做糕点的现成材料套装)问世。
1950年 Ralph Schneider发明了首张信用卡。
1951年 强力胶问世。Francis W. Davis发明动力转向器。Charles Ginsburg发明首台磁带录像机(VTR)。
1952年 著名的“马铃薯先生”取得专利。首个条形码专利(美国专利号#2,612,994)被授予发明家Joseph Woodland和 Bernard Silver。软饮料(一种不含酒精的饮料)首次出售。Edward Teller及组员研制成氢弹。
1953年 径轮问世。美国无线电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子音乐合成器。David Warren研制出“黑匣子”——飞行记录器。德克萨斯器械公司生产出晶体管收音机。
1954年 口服避孕药问世。生产出第一只不粘锅。Chaplin, Fuller 和Pearson发明太阳能电池。Ray Kroc创建麦当劳(McDonalds)。
1955年 研制出四环素。光纤问世。
1956年 第一只计算机硬盘投入使用。Christopher Cockerell发明气垫船。Bette Nesmith Graham发明“改错液”,后更名为修正液,用以涂盖掉打印错误。
1957年 公式转换语言(计算机语言)问世。
1958年 调制解调器问世。Gordon Gould发明激光。Richard Knerr 及 Arthur “Spud” Melin发明呼啦圈。Jack Kilby 和 Robert Noyce研制出集成电路。
1959年 Wilson Greatbatch发明体内埋入式起搏器。芭比娃娃问世。Jack Kilby和 Robert Noyce同时制成了微芯片。
1960年 卤素灯问世。
1961年 安定药问世。非乳品咖啡奶面世。
1962年 发明盒式录音磁带。Yukio Horie发明纤维笔。首个计算机视频游戏“宇宙大战”面世。Dow公司发明注硅树脂隆胸术。
1963年 首张影碟问世。

1964年 丙烯涂料问世。发明织物耐久耐压处理技术。John George Kemeny 及 Tom Kurtz开发出BASIC(一种早期的计算机语言)。
1965年 发明人造草皮。软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问世。甜味素问世。James Russell发明只读光盘(CD)。tephanie Louise Kwolek发明纤维B(一种质地牢固重量轻的合成纤维).
1966年 发明用于汽车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1967年 首只手持计算器问世。
1968年 Douglas Engelbart发明计算机用鼠标。首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制成。Robert Dennard研制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969年 计算机网(最初的互联网)问世。人造心脏问世。自动取款(出纳)机(ATM)问世。条形码扫描器面世。
1970年 轮式打印机问世。Alan Shugart研制出软盘。
1971年 点阵式打印机问世。食品加工机问世。James Fergason研制出液晶显示器(LCD)。Faggin, Hoff 及Mazor研制成微处理器。VCR(磁带式录像机)问世。
1972年 字处理软件问世。Nolan Bushnell开发出PONG(最初的视频游戏)。John Stalberger 和 Mike Marshall发明沙包球。
1973年 基因重组技术面世。Robert Metcalfe 和 Xerox开发出以太网(地方性的计算机网络)。Bic发明一次性打火机。
1974年 Arthur Fry发明便条贴。意大利罗马的一个妇科医生Giorgio Fischer发明抽脂术。
1975年 激光打印机问世。饮料“易拉环”问世。
1976年 发明喷墨打印机
1977年 Raymond V. Damadian发明磁力共振影像处理技术。
1978年 Dan Bricklin和Bob Frankston发明VisiCalc电子制表软件。Robert K. Jarvik研制出人造心脏。
1979年 移动电话问世。Seymour Cray发明Cray超级计算机。随身听面世。Scott Olson发明溜冰鞋。
1980年 研制出乙肝疫苗。
1981年 发明MS-DOS处理系统。第一台IBM个人计算机问世。Gerd Karl Binnig和Heinrich Rohrer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2年 生长激素应用于遗传工程。
1983年 苹果公司(APPLE)发布Lisa处理系统。隐形眼镜问世。第一个“卷心菜娃娃”上市。程序师Jaron Lanier第一次提出“虚拟现实”概念。
1984年 发明光盘驱动器 。苹果公司麦金托什(MAC)处理系统面世。
1985年 微软推出视窗(Windows)处理系统。
1986年 Georg Bednorz 和Karl A. Muller研制出耐高温的“超导体”。G. Gregory Gallico, III研制出人工合成皮肤。富士推出可一次性照相机。
1987年 第一个三维视频游戏问世。发明一次性隐形眼镜。
1988年 发明数字手机。研制出口服避孕丸RU-486。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发明多普勒雷达。发明家Ray Fuller在Eli Lilly公司发明抗抑郁剂Prozac

博士发SNC顶刊是什么水平?

博士发表SNC顶刊代表科学界的顶级荣誉,属于学术界内科学期刊的最高水平。

SNC即Science科学期刊,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SNC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

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扩展资料:

中国科学家每当在Nature或Science上发表成果,不管研究多么难懂,都很容易在朋友圈里形成刷屏之势。这两本经典期刊在中国普罗大众心中的地位是如此高举,以至于产生了很多都市传说,比如在珠海市某区,发一篇Nature或者Science论文奖励一百万人民币。

甚至有一本非著名期刊,给自己起名叫Nature and Science,由旅美华人马宏宝主编,发表的论文以中国人的文章居多。自古以来,基础学科在西方科学研究中的超然地位,都很少被动摇。

Science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的基础领域,学者的名字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往往能够进入教科书、进入高考题,被普通公众所理解。

很多高考的必考考点就来自这两本期刊,比如1913年Science上的第一张细胞的清晰照片,1932年Nature上的中子、1953年Nature上的DNA双螺旋结构、1997年Science上的克隆羊多莉,又比如2018年中国科学家发表在Nature上的最精确万有引力常数G。

参考资料来源:Science官网-科学期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SNC)

20世纪的发明,发现有哪些?

1、原子弹

1945年8月,毁灭地球的潘朵拉盒子在日本广岛与长崎被打开,当时国际上一心只想以这种威力极大的致命破坏性武器去压倒对方。美国首先在1945年7月于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苏联紧接着在1949年成功试爆,英国是1952年,法国是1960年,中国是1964年,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2、航天飞机

1959年苏联的无人太空船首次成功登陆月球,并且拍回了大量的照片。而美国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的壮举,却是人类踏上地球以外星球的第一步,自此以后,美国在太空探险方面逐渐将苏联抛在后头。航天飞机出现后,人类前往外太空的成功几率大为提高,科学家预言公元2000年之后人类将开展外太空旅行。

3、人造卫星

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试射成功的,紧接着美国的探险者1号在 1958年1月31日试身成功,从此以后这些随着地球自转运行的人造卫星愈来愈多地漂浮在大气层外。原来运用在军事科技上的人造卫星,后来慢慢演化出通讯、绘图、侦测、气象等不同用途的卫星家族。

4、电视

1923年,电视机的灵魂——显像管诞生了。电视技术广泛应用是在40年代,1954年则开创彩色电视的纪元,60年代以后几乎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电视台。这个方盒子为人类制造了无数欢乐的时光。

5、因特网

最原始的电脑网络原本只是在学院研究室中连接不同电脑主机,当这项技术只需经由简单的数据机和电话线的连接,就可为人所用时,网络瞬间成为世纪末影响力最大的发明。 网络制造出的新的资讯传播模式很快地影响到愈来愈多的层面.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等方式为网络重新定义塑型。人们只要一条细细的电话线,就可以将全世界串连在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天飞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造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因特网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20年后人类能实现返老还童吗?

每个人都有离去的那一天,在死亡面前,人们显得无能为力,但也会苦苦挣扎,在追求永生的道路上,从来都没有停过。古代的帝王,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修炼仙丹,就是为了能返老还童,实现永生。

有着这样想法的人,世界各地都有,不乏一些学者和专家教授,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做出疯狂的人体实验。

里奥·斯坦利于1886年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一个普通家庭,小的时候家里贫穷,立志通过学习来改变家庭命运,终于不负众望,在库珀医学院毕业取得博士学位。

拿着博士学位的斯坦利,顺利进入圣昆丁监狱,成为一名首席医疗官。在当时看来,监狱的条件不错,有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实验室,还可以做各种医学实验。

斯坦利是白人,受到环境的影响,总会对身边的有色人种产生排斥的心理,而监狱里关押的大部分是黑人,在与囚犯交流的过程中,根本就谈不上尊重。

由于当时白人老龄化严重,他想通过移植器官的手段,提高人体活力,让他们达到返老还童的效果。

一项“腺体复兴”实验开始在斯坦利的头脑中酝酿,他觉得黑猩猩有强大的精力,并且能延缓衰老,主要是睾丸这个腺体起到了作用,于是准备做移植实验来证实这个想法。

1932年,准备好供体以后,斯坦利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说服监狱里12名男性,参与这项实验。

进行实验前,囚犯们一字排开躺在床上,心 情感 到无比紧张,胸脯上下起伏,似乎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即将面对一场疯狂的人体实验,以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还是未知数。

斯坦利和助手忙碌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将腺体移植到囚犯体内,后来据说这12名囚犯,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精力充沛,似乎年轻了许多。

到了1940年,斯坦利已经给600人做过相同的移植,随着时间的推移,返老还童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甚至有些人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

当时12名囚犯,通过移植以后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后来被证实,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其实是为了吸引眼球,捏造出来骗人的把戏。

斯坦利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疯狂的人体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之所以会在西方流行,完全是人性的贪婪,得不到满足,想长生不老甘愿当小白鼠,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人说,人类的寿命可以达到1000岁,你会相信吗,在科学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生物学家奥布里·德·格雷,通过研究发现,龙虾可以延缓衰老,它的体内含有一种端粒酶,细胞可以无限分裂,快速修复。

之后他在医学期刊上发表惊人的言论,或许人类的寿命极限可以达到1000岁。观点被公开以后,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引起很多人的质疑,为何人类最多活到了一百多岁,那么剩下的寿命去哪里了?

2016年,根据统计的数据,科学家公布,人类平均寿命最长为115岁。法国有一名女士,在1875出生,于1997年去世,寿命高达122岁,很多人都羡慕不已,能超过120岁的并不多,一万人里面还没有一个。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类的寿命比之前延长了很多,但是寿命的极限,上升的幅度并不大。

人体内的细胞,实际上可以无限次分裂,也就相当于长生不老,但也会受到疾病、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细胞内染色体的端粒会有损耗。

假如说人体细胞内的端粒不发生改变,细胞没有损耗,不停分裂新的细胞取代陈旧细胞,实现返老还童也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细胞要活下去,就需要端粒酶来催化蛋白,DNA复制时,端粒发生损伤,就可以通过这种酶将损伤的端粒填补起来,避免细胞损耗,增加分裂次数,让生命得以延续。

细胞内的端粒,就像一台机器,运行的时间太长,容易发生磨损,出现各种故障,而端粒酶就像润滑油,让机器中的零件减少磨损。

而端粒酶这种物质,含有hTR和hTERT两种基因,若是基因重组过程中,hTERT基因发生变异,端粒的活性也会降低。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端粒酶的活性也不同,正是因为这样,细胞内的端粒长度不同,这也就限制了人们的寿命,都要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只是每个人的寿命不同而已。

返老还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衰老的人,重新拥有年轻的活力,想要达到这个要求,体内的细胞就需要不断分裂,将临近死亡的细胞修复或取代,促进新陈代谢。

细胞分裂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细胞每分裂一次,就要丢失30~200碱基对,而人体内的细胞,大约只有一万碱基对。

20世纪60年代,学者海弗里克开始重点研究细胞分裂的极限,当时科学水平落后,又没有先进的设备,研究计划被搁置。

到了80年代,技术水平稍有提升,通过对染色体解析观察,发现细胞分裂一次,尾部的端粒就会少一截,端粒越来越短,没办法让染色体的基因复制,人类也就很难从衰老的状态变得年轻。

正是因为这样,人类寿命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并不能靠人为来左右。

随着实验的进展,科学家又有了重大发现,在染色体末端,有些类似颗粒状的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对排列错误的碱基对进行纠错,但也有致命的缺点,会形成一道屏障,阻碍 DNA完美复制。

细胞内的端粒被染色体去除,复制又受到了阻碍,人体就会慢慢进入衰老,很难逆转,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刻。

地球上的某些生物,可以避开细胞染色体的缺陷,就像水母或龙虾这种生物,只要人类不进行捕捉,活个上千年没什么问题。

将龙虾体内的细胞取出来,可以发现基因里含有大量的端粒酶,相当于人体内的10倍,不仅可以保证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较少,还可以保护染色体,发挥DNA复制的最大效果。

人体内的细胞,不能像龙虾的端粒酶那么强大,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实现返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能够延缓衰老已经很不错了。

从之前的研究就可以看出,想要实现返老还童,就要增加端粒酶的活性,而活性只能通过技术手段,20年以后 科技 会发展到什么地步,现在还无法预测。

人体内的细胞死亡,与端粒的保护帽长短有很大关系,现在已经开始研究,对保护帽进入防护,减少端粒受损的程度,从这方面着手,即使不能实现返老还童,可以延长生命。

人类细胞成熟的研究,是从1990开始,历经13年的时间,已经破解了30亿碱基对,相当于2.5万对基因,按照这个速度,20年后人类的寿命或许能延长15%。

细胞当初是由受精卵分化而成,每一个都带有完整的DNA图谱,随着身体发生变化,DNA的某些片段会被激活或抑制,人类没办法干预,不能强求细胞按自己的想法去发展,每个人的身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状况。

关于人类返老还童,之前就做过相关的实验,举例说明:

2012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发现了iPs细胞,命名为山中基因,这种细胞的独特之处是可以分化人体内任何一种细胞,通过这项研究,当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这项研究的发现,意义在于可以通过iPs细胞,分化掉衰老的器官,人类就可以将老化的“零件”更换,实现返老还童。

iPs细胞还没有应用在人类,加州一家研究所,只是在早衰的小白鼠体内注射山中基因,延长了30%的寿命。

2014年,哈佛大学生物学家艾米·韦杰斯,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幼鼠体内有一种GDF11因子,能够让大脑变得年轻。

2016年,美国一家公司,利用换血进行返老还童实验,差不多有600人参加,每人花费约8000美元,之前已用白鼠做过实验,参与者深信不疑,后来专家证实,这次实验根本就没什么效果,只是商家赚钱的噱头。

想要实现返老还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人类的基因组有23对染色体组成,约31.6亿个DNA碱基对,光基因这一块,就是庞大的工程,想要变成长寿基因没那么容易。

比如说乌龟的基因长寿,20年后即使有那个技术,可以复制乌龟的基因,单独复制一小段,达不到长寿的效果,若是完成转变成乌龟的基因组,到时候我们人类也将变成乌龟。

细胞都有自己的寿命,不仅是人类,地球上好多的生物,寿命都被基因控制。过20年以后,科学技术也无法干涉细胞分裂,染色体就更难说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延长自己的生命。

未来某一天,真的能实现返老还童,长生不老,地球上的资源也会变得越来越少,根本就不能负担这么多生命存活,未必是一件好事。

由于在细胞每一次分裂以及复制过程中

端粒都会有一定的缩短

端粒过短

正常基因DNA受到损害

细胞异常化

走向衰老

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人类无法返老还童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如果是从容颜方面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让身体实质上回到年轻的状态估计不太可能!

现在的 科技 和医疗如此发达、完善,未来让人们的容颜恢复的或者改变的年轻貌美不是不可能。但是,想要改变人体各项功能太难了!

返老还童不大可能,但让身体更年轻,大幅提高人类寿命,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日前,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已从亚马逊正式退休,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57岁的首富,开始雄心勃勃地转入另一领域,并一掷千金,那就是 “延长人类寿命” 的技术。

据悉,贝索斯和俄罗斯商业剧透尤里.米尔纳联手共同投入了数亿美金给一家叫Altos labs的公司。这家公司正在研究开发应用于人体的 “逆生长” 技术。

Altos公司的核心 科技 是 细胞重编程技术, 即通过向细胞中添加蛋白质,使成熟细胞恢复活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效果。 这项技术是由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与英国科学家John Gurdon 共同研究的。 因为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他们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 年,哈佛大学衰老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大卫.辛克莱尔, 首次在哺乳动物身上证实了自然界确实存在一种能显著逆转衰老的酶β-烟酰胺单核苷酸,该物质存在于从单细胞酵母到到人类高级哺乳动物体内 。 经在老鼠身上试验,老年鼠的血管死亡和肌肉萎缩发生惊人逆转,其体力也恢复至同龄老鼠水平的1.6倍,寿命延长了惊人的30%。 如果对应人类年龄,则相当于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至 108 岁。

因为此项研究,辛克莱尔登上了当年的《时代》杂志“最具影响力100人”。

辛克莱尔随后本人亲自开始服用这种酶,在6个月后的血液化验里, 他发现自己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发生了年轻化逆转,由50岁的生理年龄逆转为30岁。 辛克莱尔的儿子甚至说,如果父亲一直服用这种物质,也许会永生。

2017年,李嘉诚亲自体验了此类物质(一粒156万元的瑞维拓前体分子),并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对媒体表示“感觉超棒”。那段时间,亚太媒体上铺天盖地全是李嘉诚吃“延寿分子”的新闻。此后,李嘉诚斥重资投入这种药物的后续研发。

2020年,贝索斯所投资的Altos公司利用 细胞重编程技术, 成功将一位114岁老人的体细胞重新诱导为干细胞,其分化能力、端粒长度都恢复至“0岁”胚胎。 目前已据此推出500万美元一针的基因针剂,这个价格可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所以具体药效只流传在小部分人群中间。

目前市场上最成熟的产品还是辛克莱尔的瑞维拓前体分子,价格也日渐走向了亲民,国内电商平台也有售,1800元左右。

只是业内普遍更看好Altos公司的细胞重编程技术, 认为瑞维拓只能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延缓效果也很受限。而细胞重编程技术将会给人类身体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可能会彻底解决人类的寿命问题。

关于人类及生物的寿命问题,有好多种说法。

一种是细胞分裂有定数, 细胞分裂到一定数目后就停止分裂,或端细胞逐渐缩短,最终寿命走向尽头。

另一种说法是,人体发动机——心脏,是有总工作次数的 ,每个人的心跳总次数是基本相同的,心率低的人就活得久一些,心跳快的人活得就短一些。

还有一种说法是,只要有效控制新陈代谢,人类就几乎可以永生。 并以生活了2.6亿年的 “玛士撒拉小虫” (一种细菌)和身体在成熟和不成熟之间转换的几乎不死的 灯塔水母 为证。

说实在的,我是不大相信那种人类寿命有定数的说法的。

远古时期,人类平均寿命只有十几、二十岁,随着 社会 的发展,目前人类平均寿命已经到了70多岁。这主要得益于生活环境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 科技 的进步。

而现在人类文明,即将进入 科技 爆炸时代, 科技 创造的未来可能是我们不可想象的,也会超出我们目前的认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在当今这些日新月异的 科技 加持下,科学家们描述的场景已经越来越近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走进长寿时代的准备,大家都好好的活着吧,努力的活着吧,等着 科技 突破的那一刻到来,也许根本要不了20年,这一切就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不能实现,人为什么会衰老?衰老的原因是什么?

1,自由基太多,过度氧化,人体过度氧化后会加速衰老,使自身免疫力下降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细胞会因为不断分裂而减少,导致人体的衰老。

3,大脑衰老,大脑是人体的中枢,神经中枢衰老引起人的衰老

4,内循环出现障碍,人体大量的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导致细胞的衰老

5,代谢减慢,人体大量的代谢产物堆积在体内排不出去,加速人体的老化

世上没有人参果,那些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连影视剧中的神明都不能返老还童,更何况我们的凡人之躯呢。大自然的循环规律以及人身本体的生物钟种种迹象表明,人只会越来越老,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只能做到青春驻颜,虽然可以保持一时的年轻,但这也是外强中干。人体内的功能不会因为这些而变化。这些只是本人的一些见解,如果有这方面的大咖还希望你来参与讨论。

所以20年后人类不能实现返老还童[比心][比心]

个体生命的死亡是人类永葆青春的前提和基础,人类整体的 健康 又是个体生命灿烂的保证和条件。这就是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也是自然规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问题,绝不是改造某一具体方面就能改变整体的解决方案的系统性问题。人体中有数不清的相辅相成、和谐同一的二律背反关系网络系统,某一方面的极端化必然造成相关方面的极端化,也就是造成对立、冲突、分裂的局面,形成否定对方也就是否定己方的客观真实存在。所以,返老还童意味着打破这一规律,带给人类的一定是灾难。当然一定范围内的长寿和人类强盛的努力还是可能的。

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象吗

严格说来,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是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带着某种因缘际会的必然性,科学被意外而又热情地传入了中国,并以“格致之学”的名义被加以锚定,从而被附会式地纳入到儒家伦理的话语体系之中。“格致”与“科学”本身含义的差别以及使用与境的迥异最终使得“科学”代替了“格致”,开启了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但科学原有的求真意象在遭遇本土文化传统与特殊历史境遇的双重浸染后,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日益成为科学的基本社会表征,从“科学”到“科技”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映射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价值诉求与现实需要的巨大变迁。“技术”意象在科学的社会表征中的凸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增多。将“科学的社会表征”与“科学的社会建构”联系起来思考,让“表征”在“建构”视角的推动下运转起来,鼓励政府、学者与公众积极参与到科学实践当中来,是当下中国构筑健康合理的科学意象的一条有效思路。
【关 键 词】社会表征/科学社会学/科学/科技/社会建构

科学,作为人类社会最激动人心的发明与字眼,以其神奇的魅力,俘获了几乎每一位现代人的心,其基本的社会意象恰如费耶阿本德所言呈现出“宗教”的样貌,寄托着人类的崇高信仰和美好希望。但正如其他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科学声望度的提升也是一系列明暗交织的智识与权力斗争的结果,在经历了种种质疑与打压后,科学凭其令人惊叹的“利好”图景,逐渐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尊敬,成为“进步”与“福音”的代名词。在中国,近代科学的起步较晚,不似西方那样是自然生长的产物,而是在外敌入侵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与境中“促逼”出来的“建构之物”,科学的功利性与实用性首当其冲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开来,这就使得中国的科学意象在生成之初便多了几分民族自强的情感与民主自由的使命。与西方科学典型的宗教意象有所不同,在中国本土化的科学意象中,“技术”与“生产力”占据核心地位,这也正契合了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向来并无像西方社会那样浓厚的宗教情结,实用性是中国人唯一的最高信条。尽管科学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货,可以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交流传播,但由于其生存境遇的迥异,科学还是映射出一定的地方性色彩,以不同的社会表征寓意着本土文化之象。
一、科学与社会表征:两个世界的分立与对话
人类思维的构筑艺术中深埋着二分法的故事,它一再讲述着那些生性对立的事物的发明史和斗争史。男/女、好/坏、是/否、形式/内容、物质/精神、个体/社会、事实/价值等等二元思维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代社会中,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分裂主导着人类思想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与扩散,科学世界与常识世界的分立成为引导人类思维与实践的心照不宣的动力系统。
20世纪60年代以莫斯科维奇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家在吸收修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循着“科学vs常识”的线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交互的世界与具体化的世界。在交互的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等和自由的个体集合,集体规定人人都有发言权,并且这种权利受到集体的保护”[1]39。交互世界类似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前见的原发境域,为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稳定的集体现实,包含了含混性和习俗性的全部集合,从而“能够使人们共享那些公认的和彼此接受的、含蓄的表象和思想”[1]39,在这里,人是万物的尺度,社会表征是理解的核心。而在具体化的世界中,“只有已获得的能力才能决定他们的参与程度……在这个系统中我们不能随意地改变我们所经受的强制力和感觉”[1]40。这个世界展现给我们的是物理的现实,它强调“远离、权威、超然”[1]156,在这里,万物是人的尺度,而科学显然是我们借以理解这一世界的手段,其“目的是建立一张独立于我们的愿望且处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关于力量、客体和事件的示意图,我们必须公平而顺从地对它们作出反应,科学通过隐藏价值和利益而致力于提高理性的准确性和鼓励实证的证据”[1]40。由此,科学与社会表征便成为理解具体化世界与交互世界的两个核心概念和分析工具。科学与社会表征有着鲜明的对比:“科学依赖于一套完整的逻辑和证据系统,以确保这一过程与平常交互的世界中的固有过程和思维活动毫不相关”[1]46,其“目标是在数学公式和实验室中将相似的变成不相似的”[1]46,或者说将熟悉的变成陌生的,其强调客观性和精确性;而社会表征的“目的在于使一些不相似的事物,或者使自己本身的不相似性变得具有相似性”[1]42,因为“交互的世界是人人想要获得自由,避免冲突和斗争风险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只强调已获得的信仰和解释……总是期望相同的情况、手势、思想能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出现”[1]42,习俗、记忆和传统在这里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希望借此将陌生的事物熟悉化。总之,科学和社会表征彼此互斥又相互补充,社会表征可以被视作一种理解交流已知世界的特殊方式,而科学则可被视作一项发现未知世界的事业[2]189-204。
当然,科学与社会表征并非两条各不相干的单行线,已知世界的不断扩展日益弥合着科学与社会表征之间的鸿沟,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科学已不再是社会表征和意识形态的解毒剂,事实上科学正在创造着社会表征。“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具体化世界也随之变大,随着理论、信息和事件的增加,这些具体化世界必须取得自己的形式和能量,以更直接和方便的形式进行复制和再生。换言之,它们转化为一个交互的世界,被限制和表征。”[1]46-47然而,无论是在社会表征的科学化还是科学的社会表征化过程中,科学总是拥有优先权,在“转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虽然科学的价值在具体化世界中确立起来,科学的社会地位和认同的获得却更多地依赖于其在交互世界中的表现,亦即科学只有在交互世界中站稳脚跟、赢得交互世界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在“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领域与“公众参与科学”的运动中,可以看到某些具体的科学理论、技术应用的社会表征化过程的运作,而社会科学的诸多研究则孜孜不倦地行进于社会表征的科学化旅程中。但已作为日常话语的“科学”本身究竟如何在交互世界中获得了其现有的意象和表征,这一问题在科学与社会表征的分析中被“悬搁”了。科学史或许为科学的社会表征的形成与演变勾勒出几条较有说服力的事件脉络并提供了一些丰富可靠的论据资源,但对于科学的社会表征的传播机制、在科学后发国家科学如何与本土文化资源抗衡融合获得相应的社会表征的过程、在地方性的交互世界中科学如何被赋予特定的意义等问题,已有的研究并未给出完整有效的解释。
虽然由于研究目的和视域的牵制,莫斯科维奇等人并没有对科学的社会表征问题给予合理的重视和充分的思考,但他们提出的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对科学与社会表征的分析也为我们理解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即抛弃用科学的眼光也就是在具体化世界中审视科学转而从社会表征的角度在交互世界中重新观照科学。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表征呢?社会表征概念的产生有其基本的学术思想演进的历史脉络,从心理学家冯特的“集体心智”到社会学家涂尔干的“集体表征”再到社会心理学家“社会表征”术语的最终出现,它反映了社会过程与心理过程的相互依赖,反映了社会形态与社会思想的相互依赖。对莫斯科维奇来说,社会表征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由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观念、意象、社会知识和社会共识,是一种社会思想或意义/符号系统,是一种含有自己的逻辑和语言的认知系统,是借以发现和组织实在的“知识的分支或理解”,它“关切日常思想的内容,以及那些可以让我们的宗教信念、政治观念以及我们自然而然所做的关联等,得以具有一贯性的种种观念的仓储。它使得我们可以将事物与人物分类,比较和解释行为,以及将这些东西予以客体化而成为我们社会设置中的一部分。虽然表征常处于我们的心灵之中,却通常只能在世界中发现”[3]6-7。表征源于法语词汇representation,带有展示表演的意味,一般是指演员通过象征、符号和对话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形式[4],后来经过语义的辗转漂移,开始泛指人类心智的各种不同活动,其主要作用是将客体、人物与事件予以图式化、规约化,将它们安置于一种熟悉的类别脉络中,以便于人类的理解共享与交流。因此从本质上而言,表征具有规范性的特点与功能,并由传统和习俗决定,将自己加诸我们的认知活动之上。[5]而社会表征是表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与个体的心理表征不同,更加强调超越于个体之上的群体的力量在表征过程中的运转机制和作用。概括而言,社会表征的形成过程包含两种机制:锚定和具化。锚定是负责整合原有知识与意义并将其纳入已有的共享框架图式、实现已知与未知对接的过程,是对不熟悉的事物命名或赋予特性,并以熟悉的名词来解释和定义使其可以被解释和沟通的过程,而具化是在沟通压力下形成和组织表征元素,使各种元素形成新的可接受的社会框架,如规范、价值、行为等,从而使人们那些模糊和抽象的观念变得具体可见的过程。正是通过锚定和具化这两个环节,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化,具体的社会表征的起源和发展也得到了有效的解释。社会心理学家瓦格纳等人曾对此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社会表征形成的六个阶段:(1)个人或群体遭遇不熟悉的现象或事件;(2)为化解不熟悉事件的威胁而产生的应对;(3)以锚定和具化为途径形成社会表征;(4)与新事物沟通或对其深思后产生的社会表征以想象、隐喻或符号的方式透过大众媒介和人际沟通形成;(5)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使用新概念,将过去被视为陌生的现象转化为常识;(6)共同的知识表征带来群体的社会认同。[6]95-125由此可见,社会表征的形成是特定群体应对认知危机与未知风险,在忠诚与敌视、接受与拒绝之间展开的非零和博弈实现双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植根于集体记忆中的原始观念的基耦发挥着核心作用,它常常以二元或三元偶对形式出现。在莫斯科维奇看来,基耦既是社会表征的核心和硬核,也是社会表征不断衍生与形成的根源,同时也制约着社会表征的结构,它反映了社会表征的社会建构性与文化特异性。
简而言之,社会表征具有社会共享性与群体差异性、社会根源性与行为说明性、相对稳定性与长期动态性的特点。它为分析许多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种颇有效力的解释思路,比如学者们关于健康与疾病、性别、人权、生活质量等的社会表征的研究,凸显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使其成为当代最受重视的理论范式之一。
“科学”是在当代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科学被视为“现代中国思想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基本资源和标准”[7],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等观念更是将科学推到了社会话语中心的前沿。那么,“科学”这一“陌生”的概念在中国是于何种情境下出现的?其究竟是如何进入公众视野中成为广被认可接受的一种知识体系或活动的?科学的意象究竟是怎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确立起来进而传播开来的?其意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哪些转变?从上述有关社会表征理论的介绍中不难发现,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一条适切有效的分析路径。
二、从“格致”到“科学”:本土化科学意象的生成
中国与西方科学的第一次真正接触起始于16世纪末一批欧洲传教士的来华到访,其中以利玛窦为代表。他们带着传教的目的来到中国,以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和器物技艺为手段,吸引中国人关注西方的文化与宗教,从而为中国人打开了一道认识理解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明清政府对外国传教士的态度是相对暧昧的:一方面谨慎敏感地对待他们的传教布道活动,另一方面对他们的科学知识才华又赞誉有加。因此,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人“无心插柳”的意外结果,其之于中国则是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可能带来的威胁时的某种主动性的、选择性的应对的产物。当西方科学遭遇中国传统文化之时,它是如何被纳入到中国人的认知视野中的呢?中国人是如何用科学反思“以善代真、以德抵智”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呢?[8]通过锚定和具化两种机制,科学以“格致之学”的面貌被放置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之中加以理解,使得中国人在熟悉的类别脉络中得以把握西方科学的具体表征。
如前所述,锚定过程是一种规约化和世俗化的过程,是用既有的名词概念或事物规则让新的事物很快被熟悉,让人们以熟悉的事物为图式来了解新奇陌生的事物,以化解人们无法应对新奇概念所产生的不安和紧张对立状态,或是降低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的威胁感受[9]。它有些类似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言及的同化与顺化的过程,是基于既有的熟悉的认知库存,对新异事物或社会刺激予以分类和命名的过程,也是以既有认知库存为基型进行比较,将新异事物或社会刺激的突显特性类化到基型中以寻求解释的过程[10]。而具化过程是锚定的拓展延续,它将新近纳入的认知异类或曰内隐的抽象产物对象化并具体化为在主观上自觉可见、可触、可控的“实存”现实。科学概念在中国的引入即是锚定与具化交织进行的过程。具体说来,在中国最早将“科学”纳入人们熟悉的概念图式中的是明末大学士徐光启与当时到中国传教的利玛窦,利玛窦在《几何原本序》中提到了“格物穷理之法”,而徐光启使用“格物”、“格致”来表示西方古代自然科学,在《刻〈几何原本〉序》中他指出西学“其教必可以补儒易佛,而其绪余更有一种格物穷理之学”。1626年传教士高一志曾著《空际格致》二卷,其中“空际”二字的意义相当于“自然”,“格致”的意思相当于“科学”。1627年,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的王徵合作翻译了《远西奇器图说》,在书中他们两人用“穷理格物之学”来称呼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选用“格致”、“格物”来指代西方古代和近代的自然科学呢?这与朱熹的批注解释有很大关联。《大学》中曾有“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的说法。朱熹在他的著作《四书集注》中,把“格物”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在《补传》中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11]其强调对外物的仔细探究,承认接触事物和分析研究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这种客观主义、认知主义的思维路线已经带有某种实证主义的精神,这与西方科学的本义有很大相通之处,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衔接点[12],因此用格致对应西方科学显然有着合理的依据。另一方面,用国人已知的词汇来指代一个全新的概念,用拥有至高地位的经学词汇格致作为包裹西方科学的外衣,更容易使一向将科技视为末流小道的士大夫们接受重视[13]。如此一来,“格致”除继续指代与“正心”、“诚意”相关联的修身、明德方法之外,还被用来指称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物理学等。[14]与此同时,“格致”、“格物穷理之学”,开始向“格”自然万物之物、“穷”自然万物之理、“致”自然万物之知的自然科学转向了。中国传统的“格致”加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元素,由“格心”、格内心世界的含义用意,转变为外拓的、实际的、实用的、切实的实学了,而科学的具体表征在“格致”的范畴中也得以合乎既有规矩地显现。正如Lahlou所言“没有什么东西是全新的,任何表征都是经由先前的表征回归重组而成的”[15],将“科学”同化于已有的“格致”话语中,是一种将陌生熟悉化的安全感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表征不仅“要使缺失的事物出现,也要以满足群体论证严密性、合理性及规范完整性的各种条件为目标来呈现事物”[1]171,毕竟人们首先接受的、感知到的通常是那些能证实他们习惯信念的事实或行为。
因此,锚定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灵活的“寻根、化缘”的过程,是试图为社会记忆增添新元素的过程。用“格致”来表征“科学”,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固有的一种大国心态,即一方面以热情开放的姿态迎接包容异文化,以展示泱泱大国的轩昂气宇和风范,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寻求异文化与中华文化相通的根源,甚至将异文化附会为中华文化的某一支流或细枝末节,以佐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与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中广泛使用“格致”既能够展现中西方文化的会通,同时又能合理地保留其传统文化之意蕴,不至于在文化交流中忘却传统或与传统断裂。这其中体现着某种深刻的“西学中源”或者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洋务运动的开展。而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失败,最终导致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念的破产。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落后衰败的原因,在积极学习和接受西方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中西方“格致”的不同,怀抱着民族自强和救亡图存的使命,他们开出了“科学救国”的药方。中国近代化学家徐寿在《拟创立格致书院论》中指出:“就中国之所谓格致,所以诚正治平也;外国之所谓格致,所以变化制造也。中国之制造,功近于虚,虚则伪;外国之格致,功征诸实,实则皆真也。”亦即中国的格致是求理务虚的,西方的科学则是求真务实的。也有人从义理和物理的角度阐发中西格致之异同,认为中国之格致“乃义理之格致,而非物理之格致也”[16]。比如钟天纬指出:“格致之学,中西不同。自形而上者言之,则中国先儒阐发已无余蕴,自形而下者言之,则泰西新理方且日出不穷。盖中国重道而轻艺,故其格致专以义理为重,西国重艺而轻道,故其格致偏于物理为多。”[16]如此用“格致”表征“科学”已不再能够准确展示西方科学之精义,最初将科学锚定为“格致”的企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遭遇破产。大批知识分子开始批判传统儒家文化,认为其伦理纲常体制禁锢限制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为了与儒家传统文化划清界限,许多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受到日本学者的启发,开始使用“科学”一词以替代“格致”①。继康有为戊戌变法前在书中征引了日文“科学”一词之后,梁启超在日本、王国维在国内相继使用“科学”一词。1900年后,杜亚泉、钟观光、虞和钦等有过日语学习经历的学者开始频繁使用“科学”,不通日文的严复1902年起也开始大量使用“科学”,加上章太炎、马君武、鲁迅等赴日学人的推波助澜,“科学”很快就取代了“格致”,并对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没有科学的中国”或者“科学落后的中国”成为当时重要的叙事语境[18],成为解释国力日益衰弱的主要切入点。1912年,蔡元培出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改革教育制度,通令全国在学校机构设置和课程设置中一律取消“格致科”。[19]自此,“格致”被彻底弃用,“科学”一词取代了格致成为一个通用概念。
随着“格致”锚定“科学”的使命的完成,科学开始以其独立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中国社会之中。一系列科学刊物的出版和科学机构的涌现以及科学化运动的展开,使得科学知识与文化迅速在中国大地撒播开来,科学的社会表征不再仅仅依附于“格致”范畴之中,而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意象,作为一种比锚定更为主动的过程,科学的具化得以重新开启,抽象的科学在社会世界中愈加变得现实和可理解。鸦片战争后,士大夫们以“经世强国”为己任,展开“自强运动”,1876年,中西双方、官民两层合作开设格致书院,1886年为加强推广西学的力度、扩大书院影响,书院开设了物理、化学、气象、测量、地理、医学等课艺[16],为近代科学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条件。1876年创刊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普及期刊,开创了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进行科学启蒙、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的先河。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一批留美学生创建了中国科学社,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学术社团,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这个协会发行的刊物《科学》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20],从而为中国人从整体意义上全面地理解科学作出了贡献。《科学》发刊词鲜明地指出:科学乃芸芸众生之托命者。西方国家的“民权国力”之所以强盛是由于它们同时拥有科学这种独特的“学术思想”,这种“学术思想”是救国救世之方、救人救生之药、救智救识之道、救道救德之法。这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科学的理解,为普通公众理解科学奠定了最初的话语基础。1923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爆发了一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倾心于儒家文化精神,强调反省科学的界限,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之问题,警醒世人从“科学万能”的迷梦中解放出来;而以丁文江、胡适等为代表的科学派则力陈科学之功用,为科学辩护,强调现代科学是西方文明结出的果实,国人欲实现民族自强,还须学习西方的现代科学。“科玄论战”标志着国人从真正意义上观照西方文明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自觉深刻反省与检讨的开始[21],其最终以科学派的彻底胜利而收场,科学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由此占据主流,科学万能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1932年,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在南京成立,该协会的领导者由专家学者与官方人士联合组成,它以“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为理念框架,以倡导“应用科学”和“科学应用”为主要内容,创办了《科学与中国》半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分会,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与宣传载体。为了实现协会“以500万人受科学知识之直接宣传为最低要求”的目标,为了普及科学知识从娃娃抓起,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北平分会创办了《儿童科学画报》。通过发行通俗科学刊物、开办专家科学讲演、推出科学广播讲演、放映科学电影、组织科学展览、举办学生科学讲演、设置高初中毕业会考奖金等新颖式样,中国科学化运动向民众传输了大量科学常识与实用技能。[22]总体而言,作为中国第一场由官方力量主导的科学普及运动,中国科学化运动为科学的通俗化与大众化搭建了一个精英与公众交流的平台,科学开始真正走向民间,成为一种进步可靠的社会表征。科学化运动通过各类科学教育、科学宣传、科学研究活动,吸引了各色人群的参与,渐渐疏解了中国传统观念对近代科学技术的“排异”反应[23],在加强科学与公众互动的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也为科学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和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相应的基础。随着这些积极主动的具化手段和方法的应用,科学开始以建构性的方式重塑中国人的思维,改变了个体看待世界以及思考和回应个人及社会经历的方式,从而构筑起一种新的社会现实。[24]471-487
“科学”取代“格致”,标志着近代科学在中国赢得了其应有的地位,而不再需要借助于“西学中源”之类的假面具,寄人篱下。至此,“科学”也就名正言顺了。[19]从用“格致”表征“科学”到用“科学”代替“格致”,本土化科学意象的生成过程展现了科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境遇中的社会表征的特点。在这里,科学的社会表征抛弃了格致的义理、伦理意涵,围绕“民族生存还是灭亡”、“中学还是西学”基耦对展开,与救亡图存和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对“科学”的锚定与具化过程中,忍痛割爱抛掉传统文化优越论与东方主义情结以便“与过去告别”从而“与苦难告别”的某种勇气。可以说,因民族危亡而起的富国强兵需求,西方科学从其输入近代中国始就背负“救国”重任而被工具化,丢失了其本身具有的求真理性,中间又经过一系列运动的口号化、观念化,并日渐意识形态化的阶段,离开科学的本相愈来愈远。[25]科学在传入中国之初,就已经打上了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烙印,这样看来,在中国后来“科学技术”一词的出现或者说“科学”与“技术”的连用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一篇:求是的文章怎么下载

下一篇:核心期刊有多难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