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论文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
例如:引用的是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则,在参考文献中格式为: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参考标准格式指的是写论文的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格式,根据资源的类型可分为这本书[M],[C]学报》发布会上,报纸文章[N],[J],期刊文章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一]学报文献、杂志[G]。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Internet[OL]、CD[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论文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论文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档案管理者应当具备一定的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了解,能够有效管理信息化后的档案。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了,我国档案管理面临一次巨大的变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就我国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如何进一步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传统的以纸质为媒介,通过人工录入方式进行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了。我国档案管理只有实现转型,才能符合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国档案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探索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了,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大部分事业单位开始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建设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阻碍。首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档案管理在一个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定时的分类整理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变得清晰,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共享程度。然而,很多档案的使用者或者事业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清晰的认识,忽略了对单位档案管理的建设,资金投入过少使得档案管理的软硬件水平不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过低。其次,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有限,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在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的过程中出现过多重复劳动。目前,我国的档案开放比例很低,数据库容量少,巨大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后,缺少符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系统,软硬件设备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大量的档案信息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存在问题是正常的,可是我们不应该忽略问题的存在,反而应当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进行解决。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社会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寻找问题根源并且进行解决,以便满足档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1.制定有效安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的作用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方便快捷完善的信息资源,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其中很多内容是单位的秘密文件,所以应当制定一套有效安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来保证档案安全,消除虚假信息隐患。档案部门应当加大对内外网的检测,对上网的档案进行严格把关。同时档案使用者应当将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档案管理者也应该吸取档案使用者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2.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传统档案多为纸质资料,这为档案的采集、储存、保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允许将大量的资料通过电子录入的方式进行储存,档案储存所需的空间变小,对档案的整理及存储环境的要求也变得简单。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拥有一套完善的、功能全面的、容易操作的软硬件设备。
3.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培养
由于信息化渗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的范围也扩大了,因此对档案管理者能力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档案管理者应当具备一定的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了解,能够有效管理信息化后的档案。事业单位应该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对档案管理者进行专业能力的考核。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档案管理的工作变得简单
由于传统档案以纸质资料为主,纸张容易变脆老化,对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储存、保护的过程量太大。信息化之后,档案多以文字为主,管理人员通过建立电子网络平台,电子录入的方式即可实现对档案的收集整理,而且信息所占的空间变小,便于储存及管理,同时之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易行,只需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即可。
2.档案使用者使用更加方便
过去使用档案需要档案使用者从大量的资料中找寻,工作量极大,找到自己所需非常的不容易。当档案实现信息化后,档案使用者通过网络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就可以从大量的资料中找到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同时使用者也不必亲自到档案室寻找,提高了档案信息远程化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以及办公的效率。
四、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管理只有进行改革,转变档案管理模式才能形成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其他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同时也需要计算机软硬件公司设计生产专业有效的档案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朱蕙宏.关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探讨[J].大科技.2015.(4):5-5,6.
[2]粟盛民.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128-128,129.
[3]郄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71-71.
【摘要】
信息技术实现了事业单位数字化管理档案,为事业单位管理档案提供了许多便利。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形成新的环境,并面临新的问题。事业单位应结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总结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随着档案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加,传统档案管理的弊端不断显现,信息技术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从纸质化向数字化转变,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但是,档案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档案管理面临内外部威胁,档案管理工作也呈复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暴露出新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普及和信息技术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设施日趋完备,为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投入不足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而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也需要长期保证资金投入,及时更新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减少系统漏洞,保证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科学认识,不愿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导致系统软件和设备长期未更新,信息化设备和技术无法完善,限制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档案管理系统存在许多的威胁。
(二)人员问题
档案管理信息化包括许多先进的技术,档案管理也应由专人技术人员负责。而许多事业单位认为档案管理信息化仅仅为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变,管理人员只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即可。因而多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自理老、传统档案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虽然这类管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档案管理能力,但是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档案需要。如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的能力不高,影响档案收集和存放,进而影响档案资料的准确性,使信息技术难以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发展。另外,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需要日常维护,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缺少针对性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它需要以事业单位的情况为基础,才能保证档案管理系统发挥作用。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忽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根据“拿来主义”原则生搬硬套其它单位的经验,把其它部门档案管理方式应用于本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导致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针对性,浪费单位的资源。对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并影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漏洞多
由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于档案信息化操作的各种手法及流程不熟,档案管理操作容易出现差错,导致档案损坏,造成数据丢失。
二、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事业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系信息化系统建设与投入,引进现代化管理设备,完善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保证档案管理设备齐全、充足,符合信息化管理档案工作要求。依据科学有序原则存放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档案,方便日常查找使用,保证突发情况即使抢救档案。建立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还应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接受系统,方便对各类型档案进行数字化录入和管理,也方便事业单位实现电子化查询档案的全文信息,提供信息系统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重点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信息化管理档案的工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人才。事业单位也需要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树立信息化管理档案的意识,让所有工作人员重视信息化档案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档案应注意的事项。最后,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考核,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自我提高的意识,主动完善技能,使个人能力符合岗位要求,符合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
(三)加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
对于盲目套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行为,需要开发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硬件设备与开发好适合本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应用软件工作同步进行,互相配合。如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结合本单位实际人才信息需求,建设符符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需求的管理模式的,提高的档案管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根据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变化而调整。
(四)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资金、人才投入,还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本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流程,根据流程对档案管理工作加以规范和控制。如每个部门的日常工作流程涉及的信息、档案存在较大的差别,事业单位可要求各个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不同的信息资源库,方便部门内部档案和信息快速共享、流通,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快速查询获取目标档案,提高档案管理系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减少操作错误,避免档案受损造成档案丢失。
三、结语
事业单位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抓住信息技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便利,积极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后产生的新问题,从软件和硬件设备、人员、管理制度多个层面分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结合本单位情况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发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关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290.
[2]粟盛民.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128-129.
[3]张晓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相关方法[J].科技传播,2015,21:142-143.
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论文的参考文献写法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的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要以序号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和文末,且序号要保持一致。序号以在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
2、如果某文献在文中数次被参考,则几处序号要保持相同,只是页码有变化。在文末只列出该参考文献一次即可,不必多次罗列。
3、每一参考文献的所有要素必须齐全,不可残缺,具体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截体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等)。
参考文献作用:
1、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研究依据,也反映出改论文的起点。我们论文中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表明了自己论文中的研究是有价值水平和依据的。
2、研究区别
标注参考文献也是为了把前人的成果区分开来。这能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是自己写的,虽然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数据或其他资料。 但是标注出参考文献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研究能力,也能体现自己的创新和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足与完善论文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足与完善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足与完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依赖于财政提供资金支持,自给自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特性也会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混乱、预算管理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抓住机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其必须面对的战略问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其自主能力较强、对地方财政的依赖性较弱的特点。但正是由于监管力度降低,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言,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够应对激烈市场的.竞争,才能真正实现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对通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营利能力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属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分类中的一种,虽然从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事业单位相似,但在经济来源方面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不需要或仅有少量的财政拨款,从资金使用的角度来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仍然需要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其经营模式更加趋向于企业,需要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2、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又不同于企业,还需要兼顾社会效益、为民服务等公共职能。随着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各项要求,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目前事业单位已建立起预算体系、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机制,而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对改革认识不足,缺少相关的管理经验,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或制约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解决。
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否,影响单位财务管理的状况。然而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由于种种历史或现实原因,缺少对内控制度的深入研究和优化,久而久之形成了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职权不明晰等现象,使得内控制度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单位业务流程不完整,业务环节不明确,就无法准确识别业务风险点,就无法有针对性的制定各项内控制度。如果一些重要的业务环节没有制度可依,就会增加经济利益流出的风险。同时很多单位由于部门人手短缺会出现职责交叉、无法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情况,例如一些关键岗位长期不轮岗,采购业务合同拟定和审核由同一人操作等。岗位职责不清无法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平衡局面,也容易产生舞弊现象。另外财政部门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监管不严,外部监督不到位,也容易使得内控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和评价。
2、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财政经费拨款购买;二是由自有资金购买;三是由专项经费购买。其中,自有资金购买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由于资金使用上的特殊性,使得固定资产购买审批流程不严格,随意性较强,极易造成固定资产浪费。而购入之后,没有明确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入库和领用缺乏相应手续,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每年末,不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盘点,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严重,无法追究责任。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采购达到一定金额标准的办公用品等不按固定资产核算,而列入当期支出中;同时对固定资产没有依法计提折旧,随着使用年限的推移,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造成账目混乱、财务数据失真。
3、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
因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等原因,预算管理方法很早就已经被引入财务管理工作,但产生的效果却并不太理想,预算管理浮于表面。究其原因,首先对预算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从单位管理者到各部门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将预算管理与财务工作混淆,简单地认为预算编制工作应该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和其他部门工作没有关联。由此导致预算结果信息失真,数据偏差较大,预算无法执行。其次,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按照预算严格执行,导致严重超支;未经审批随意调整预算项目,甚至出现无预算状况;预算和决算相互脱节,造成预算管理效率低下、执行不到位、评估结果无法运用到实际之中,从而影响了预算管理监督。
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的对策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管理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目标实现的长效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及时有效的查找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确保财产物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随着业务环节的增多,往往很容易忽视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单位必须认真梳理业务环节,明确好每个业务风险点,始终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全过程。对于不相容岗位实行分离控制。对于各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授权审批控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通过内外部审计相结合来强化监督职能,定期针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单位部门和个人绩效考评的依据。必要时还可以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和监督。通过一系列风险排查,及时掌握控制风险点,了解最真实的财务运营情况,有效推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和实现控制目标。
2、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为提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效益和收入方面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固定资产出现管理混乱的首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固定资产购置前,应分析是否属于必需购置资产、是否有重复购买的现象、资产规模和价格是否在采购标准以内等,做好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和调研,避免浪费资金。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重点加强实物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系统,由不担任会计岗位人员负责固定资产专项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跟踪。同时还要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包括每年末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盘点。通过盘点可以检查固定资产实物与账面是否一致,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在盘点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便于后续管理。另外,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财务人员要规范处理,对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折旧年限、报废残值等应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规定执行。将规章制度和日常监督管理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
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力,可以有效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作为单位管理者要带头贯彻预算执行,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员都要参与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和关注度,尽可能为预算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资源。各职能部门也要密切配合预算执行部门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出现问题时,预算执行人员与各部门业务人员商榷沟通,确保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能及时解决,为推动预算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保证预算的执行力度,防止发生预算超支和随意变动现象,提高预算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要制定严格的预算标准和规范。同时还要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监督考核,区分预算执行率完成较好的、一般或因人为因素造成预算方案不准确而需要修正的情况,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评价系统,通过量化考核指标,激励预算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降低财务风险。
五、结语
财务管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促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者和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为各项工作营造所需的环境氛围。还要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促进财务管理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作用,为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六、参考文献
[1]胡铭.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时代经贸,2020(13).
[2]林涛.内部审计视角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与策略分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3).
[3]施贞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经界(学术版),2019(09).
[4]李芳.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推行管理会计的探讨.纳税,2018(02).
[5]王玺.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财会学习,2018(21).
上一篇: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
下一篇:新能源期刊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