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最新发布
中国科学报最新发布
根据《中国科学报》发布的新消息指出,今年夏天,野火在北极圈不断蔓延,产生的污染物又创下了新高,使得整个西伯利亚都笼罩在烟雾中,对北极的气候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
同时根据二氧化碳的监测数据显示,北极大火肆虐,已经释放了创纪录的244兆吨二氧化碳,比去年增加了35%,很明显这比2019年的污染更加严重了。如果持续下去2020年的北极圈将会创下更多纪录事件。
从表面上来看,北极地区对人类的影响似乎并不大,但是北极对气候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每年四季变化之中,北极占据了主要地位,例如:冷空气大多数都是从北极上空酝酿,所以才容易出现冬季降雪的情况。
而在全球变暖之下,如今的冬季很多地区都没有降雪了,虽然有冷空气的影响,但是都是“瞬间移动而过”,这说明地球的气候真的变了,而北极体现出现的影响力也逐步减弱。
同时在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冰川,这个影响也非常大。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北极冰川融化会引发还全球海平面的上升。根据科学研究报告指出,如今北极变暖程度已经是地球其他区域的几倍,所以冰川融化越来越快。
在2020年我们也看到了,北极创下 历史 性的38度极端性高温,这也对冰川融化加速了不少,虽然这个高温很短暂,但是它的影响已经出现了。所以人类在意北极的变化是合理的。
确实除了我们上面说的北极地区问题之外,北极还有最令人担心的泥炭地或是永久冻土的区域,在升温之后,这些区域也会随之加速融化,导致地球出现“二次”变暖。根据科学数据显示,全球近一半泥炭地储存的碳位于沿着北极圈的北纬60°~70°之间。
泥炭地是富含碳的土壤,当出现升温之后,泥炭非常容易出现燃烧,其富含的碳会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吸热气体,导致气候变化。
而在永久冻土之中,除了富含碳之外,还有大量的甲烷存在,甲烷是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强,所以这些都是北极地区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如今的地球已经够“暖”了,如果地球还持续变暖下去,那么北极最终将可能全部失去这些泥炭地和永久冻土,将地球直接升级为一颗“火球”,人类未来也将不适合居住在这颗星球上。
所以综合北极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北极非“原始生态系统”,正在人类的活动之下不断加剧,那么迟早北极的原生态系统将会彻底失去,并且会波及到人类的生存。
从科学的研究数据来看,人类应对气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并且在2020年我们看到还在加剧之中,这说明“气候临界点”可能已经到来,所以2020年气候不断出现大变化。大家应该还记得一个事情,在全球有一个名叫“末日时钟”的虚构钟面。这个是说明地球可能面临灾难性问题的时间表。在2020年的时候,科学家警告称,地球正在越来越接近“灾难”。
因为《原子科学家公报》将其象征性的“世界末日钟”的指针移近午夜,科学家称,离象征末日仅100秒,在2020年又拨快了(也就是末日时钟仅剩100秒)。这也是指针第一次位于两分钟的范围内。而这次调整就包含了气候变化的问题,根据科学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创造了“持久而令人不安的现实”。所以科学家们越来越看重未来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所以人类应对气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如果气候持续恶化下去,极端性的气候现象将可能毁灭地球上不少的生物,如今科学家们警告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出现已经是第一次了,再多警告几次肯定就说明问题很严峻,同时人类从如今面临的高温,干旱,强风暴,强降雨等问题也能够说, 气候已经在“发飙”,地球可能在实施自然界的“报复”,所以如果人类还未苏醒,那么未来将可能真的可能如那句话所说的情景一样,自食其果。
欧阳明高院士:能“快充”又“安全”“长续航”?大家不要相信
作者 赵广立
“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安全,成本又非常低,那大家不要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因为在此之前,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官方刚刚发布消息称,其研发的名为3DG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技术可在8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同时硅负极电池可让电动车续航1000公里。
将两种不同电池技术放在一起宣发,同时打出动力电池“快充”和“长续航”两个营销概念,广汽埃安这波操作引发行业哗然。无怪乎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欧阳明高上述言论正是针对于此。
电池材料创新尚待厚积薄发
日前,欧阳明高在回应《中国科学报》时表示:“1000公里可以实现,几分钟充满电且把电池做得很安全也有可能。但是,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快充性能和安全性、寿命等相互矛盾。当前技术条件下,一辆车既能续航1000公里和几分钟充满电,又能做到很安全,目前无法实现。”
欧阳明高提到,电池材料创新要平衡比能量、电池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这注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期努力”。
不过他也赞同,目前中国纯电动 汽车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非常活跃,特别是创新模式,“正由政府主导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电池系统结构创新辅以电池单体材料改进,成为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鲜明特征。”
欧阳明高介绍,刚开始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偏低;后来能量密度高的三元电池实现工业化,车载电池能量大幅增加,电动车市场开始启动;不过,近年来受到安全问题限制,三元电池比能量提升没有大幅增长,因此行业转向电池系统结构创新。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欧阳明高谈道:“车载电池包的总能量和相应续航里程不断提升,正在向千公里迈进。”
但他也提到,虽然千公里续航并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电动 汽车 能量需求肯定还要上升,如冬天低温续航里程缩水就是一个能量问题。
“总体看,中国电动车环境适应性技术需求迫切。”欧阳明高说。
中国正引领国际电池技术发展
谈及乘用车电池技术创新,欧阳明高认为,中国电池行业正在引领国际电池技术发展。
“对于乘用车而言,关键是提升电池系统比能量,让轿车在有限空间内装更多电池。”欧阳明高介绍,从这个角度,中国企业做了许多有效努力。
如宁德时代CTP(单体到电池包)无模组系统、比亚迪刀片电池无模组系统,分别通过电池结构创新大幅提升成组效率,将单体到系统比能量打折的比值从0.4提到0.6。
他还举例,国轩高科推出“电池卷芯直接到模块技术”,进一步提高成组效率,“这些中国企业的创新,是中国电池行业引领国际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更进一步,未来可能还会有电池包直接作为底盘的结构件(如刀片电池包)或单体直接到车辆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创新潜力较大。”欧阳明高说。
或是中国赶超契机
回顾2020年,欧阳明高对于新能源 汽车 在“疫情年”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
“2020年是新能源 汽车 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欧阳明高说,“新能源 汽车 大规模进入家庭、实现了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折、相关利好政策纷纷出台……特别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出,将强力驱动新能源 汽车 可持续发展。”
而从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视角来看,发展新能源 汽车 的战略意义也非常重大。
蒸汽机和火车为代表的第一次能源革命和内燃机和 汽车 为代表的第二次能源革命,都出现了新兴国家对传统强国的赶超。
欧阳明高认为,当前正处在以电能和氢能为载体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之中,“这也许是中国赶超的契机”。
他还提到,当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绿色化和以数字网络为基础的智能化是其标志,推动集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系统智能化为一体的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报》 (2021-02-01 第 3版 能源化工 原题为《“快充”“安全”“长续航”仍难兼容》 )
赵德馨教授夫妇论文或将重新上架
赵德馨教授夫妇论文或将重新上架
赵德馨教授夫妇论文或将重新上架,从赵德馨教授处获悉,知网于12日下午登门道歉,表达了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论文作品的意愿。赵德馨教授夫妇论文或将重新上架。
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当天,知网发布公告回应称:坚决支持,全力配合立案调查。
维权教授:不能搞一家独大
2021年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因为起诉“中国知网”擅自收录其100多篇论文,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引发广泛关注。
去年12月10日,作为知网主办单位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在“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说明中表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但赵德馨教授关注到,知网道歉后并无实质性行动。
据九派新闻报道,5月13日,赵德馨教授已得知网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他表示看到这则消息很高兴:
“ 知网这个事情受到多方关注后,有媒体曾问我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我认为,总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原则来解决,只有充分竞争的市场,才是良性的市场。通过竞争,使得各个平台都发挥优势,不能搞一家独大。”
知网已登门道歉
据悉,继赵德馨教授进行维权后,今年5月,赵德馨的爱人周秀鸾教授也选择了维权。
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至2400元不等。知网就赔偿额度过高等缘由,不服一审判决并提出上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时驳回了知网的上诉,并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但在他们夫妻起诉知网侵权后,后者不仅下架了他们的涉案作品,连同没有涉及诉讼的作品也都悉数下架。
周秀鸾教授在给《长江日报》记者的手写信中,阐述了自己维权的初衷
中国科学报从赵德馨教授处获悉,知网于12日下午登门道歉,表达了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论文作品的意愿。
旧的网一旦打破,新的网需要建立。一个能兼顾版权与传播的学术论文出版的商业模式,全世界都尚在探索。在南京大学学报前主编朱剑看来,赵德馨教授诉知网案后,知网模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5月13日16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依法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知网正深陷舆论漩涡,风波可谓一波接一波。
钟南山院士署名的多篇论文,竟也被知网用于牟利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发现,钟南山院士关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开源免费论文,在知网获取需要付费。
2021年新增“最年轻两院院士”、45岁的朴世龙也未能幸免,他与多位学者的一篇联合署名文章,在知网主站也显示为收费。但该文章其实是可以免费获取的。
知网不仅利用知名专家学者论文牟利,还收录高校学生学位论文卖钱。一名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在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透露,自己的论文在3月份被收录进知网,但却并未得到任何收益。
针对上述情况,专注知识产权领域12年的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于雯竹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此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该期刊的著作权人与知网之间的许可合同仅约定知网是中国地区的独家被许可人。
这不影响著作权人对该期刊在中国以外的.使用对第三方进行许可,比如许可牛津大学图书馆在线发表该期刊。”但她同时强调,“即便如此,知网也应标注为‘中国独家’,否则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凭借着在国内高校市场的占有率和不断上涨的收费,知网最近五个会计年度内的毛利率稳定在50%以上。最新的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同方知网净利润约为1.94亿元,毛利率53.35%,毛利率“碾压”近9成A股上市公司。
近期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的知网,遭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立案调查。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官方消息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调查消息发出后,“我们坚决支持,全力配合,”知网官方公告称,知网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厚爱,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指导帮助,更离不开广大作者和读者的信赖扶植。并且知网表示,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社会责任。
对于知网遭立案调查一事,“意料之中,因为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就表示正在研究,并且4月份时,外界也看到一些个人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提起了反垄断的诉讼,”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中国合伙人林蔚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同时,我们也看到中科院实际上作为学术论文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一个学术机构和事业单位,都对知网的行为表示质疑,也表示和它不太合作的情况。”
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通知称,在前期核查的基础上,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随后知网发布公告回应被调查,表示将全力配合、深刻自省、彻底整改。
提起知网的纷纷扰扰,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那位“撬动”知网的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
5月13日,《中国科学报》从赵德馨教授处获悉,知网于12日下午登门道歉,表达了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论文作品的意愿。
赵德馨告诉《中国科学报》,在他们夫妻起诉知网侵权后,后者不仅下架了他们的涉案作品,连同没有涉及诉讼的作品也都悉数下架。
他曾主动向知网提出希望恢复这些作品,但对方一直置之不理。直到妻子胜诉后,近几天才得到他们的回应。
“他们希望我们这边先出具作品上架的授权书。但根据律师建议,我们将经过慎重思考,在双方都有足够诚意的前提下,再签订相关协议。”赵德馨表示。
约一周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10份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做出的,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即知网主办单位)与周秀鸾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的二审民事判决书。法院判定知网对周秀鸾所著4篇学术论文构成侵权,向周秀鸾赔偿相应经济损失,并驳回了知网的全部上诉。
一口气赢下10桩诉讼案的周秀鸾,正是去年凭一己之力将知网推进舆论漩涡的“硬核老人”——赵德馨的妻子。据悉,这对学术伉俪均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今年90岁,周秀鸾93岁。
2021年末,赵德馨起诉知网侵权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他控诉知网在未经本人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转载其100余篇论文,且从未支付任何稿费,甚至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付费。最终,法院判定赵德馨胜诉,依法获赔经济损失共计70余万元。但在两位老人胜诉后,知网却分别下架了他们的全部署名论文。
近日,知网态度似乎有所变化,派工作人员登门致歉,并声称希望尽快得到二老的合法授权书,以便将他们的署名论文重新上架。
上一篇: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好投
下一篇:vivi美眉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