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深圳市汽车导报杂志

发布时间:2023-12-06 02:41

深圳市汽车导报杂志

一、我国汽车类杂志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惊人,2003年国内共有30-40款新车下线上市,巨大的市场潜力促使更多的投资加入到汽车类期刊市场中来。

1、汽车类期刊被共同看好,截止现在,我国汽车类媒体数量迅速超过30种,种类也从单纯的技术类刊物扩展到综合类、汽车时尚、汽车改装等多种领域,已形成规模不小的期刊群体。所有的主流都市报都开辟了汽车专版。

2、目前汽车市场销售增长惊人,但汽车售后配套服务产业滞后,导致汽车期刊中综合类杂志数量占很大比重,而更细分更专业定位的期刊数量较少。所以我们认为汽车期刊内容的细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3、在发行量上除个别老刊外(《汽车之友》有25万份,创刊于1986年,居发行第一),多数刊物发行量较小。

经过对汽车杂志北京报亭发行量调查,在发行量上我们将汽车类杂志分出三个阵营。

第一阵营为《汽车之友》、《中国汽车画报和《汽车杂志》,在北京报亭的铺摊率达到了99%,全国的发行量在10万以上。他们都是实力强劲的综合类杂志。

第二阵营为《车迷》、《汽车导购》、《汽车族》、《汽车导报》及《汽车与你》,全国发行量估计在3-10万份,为汽车杂志的中间阵营。其中《汽车导购》为新创刊杂志;《汽车导报》《汽车族》《汽车与你》同为豪华型综合类杂志,其豪华程度不下第一阵营。

大多数汽车杂志居第三阵营,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时尚座驾》(时尚杂志社主办)和《名车志》、《汽车与驾驶维修》。

调查还发现,汽车杂志发行量与杂志价格关联度较大,汽车读者与报亭主普遍反映10元是汽车杂志的一个坎。《汽车之友》发行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较低,而《汽车导购》6元多的价格对消费者也很有吸引力,这也是他新创刊就发行量窜升的重要原因。而《汽车杂志》和《中国汽车画报》为了高档次制定较高(13.8元)的价格,读者有流失现象。

4、汽车类杂志由于发展较晚、出版周期长、实力弱等综合因素,在汽车广告市场所占比例尚小,区域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和广告收入远低于都市主流报纸。在北京,广告收入前6名都是报纸。只有4本汽车杂志,进入北京汽车广告市场前20名媒体,它们的广告收入仅占8%。第一名《中国汽车画报》月收入254万外,其他三名都在100万左右。广告收入普遍偏低。据有关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广告收入前25名的杂志中,没有一本汽车杂志进入。

5、目前,我国汽车类期刊市场上活跃的期刊有:《汽车之友》、《汽车杂志》、《中国汽车画报》、《车主之友》、《汽车族》、《汽车导购》、《汽车导报》等,这几本都拥有汽车资源或媒体资源。

综合类汽车杂志是最主要的形态,大多数杂志内容定位雷同,汽车综合类杂志市场竞争激烈。没有真正的大品牌刊物出现。表现为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方面没有一枝独秀的刊物,大家的竞争还基本处在同一层次,尚处在抢市场份额、抢客户的阶段。

二:汽车类杂志的经营模式

汽车杂志市场的发展处于变动之际,经营模式并不稳定。

1、发行导向——典型代表:《汽车之友》、《汽车杂志》

《汽车之友》多年来发行量居同行之首,为第一品牌杂志。它的特点是价格较便宜,不豪华,非常重视发行量,目前《汽车之友》发行量仍居第一,但在广告方面已经被赶超。

2、广告导向——典型代表:《汽车族》、《中国汽车画报》、《汽车与社会

广告导向的特点是杂志高度市场化,在版式和内容上追求高档豪华,重视目标读者需求,以广告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几乎所有综合类汽车杂志都迅速向这一模式转型,成为汽车类杂志经营的主要潮流。

3、区域市场模式——典型代表《车时代周刊》、《汽车时尚报》
汽车杂志大部分为全国发行,而汽车厂商的广告投放是以区域市场为单位的,区域市场的汽车经销商对汽车厂商的广告投放有重要影响。这是汽车杂志全国发行的劣势。

针对区域汽车市场,区域性汽车杂志应运而生,他们的特点是依托较大的区域汽车市场,做有针对性的新闻与营销,争取区域的大发行量,从当地都市报纸中争得份额。典型代表有《汽车与社会》系列和《汽车时尚报》。

《汽车与社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创办了《车时代周刊》、《深圳车市》、《车世界》等系列杂志,分别占据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最重要的汽车市场。据慧聪2003年7月统计,《汽车与社会》的广告收入已经跃居同类杂志第四位。

《汽车时尚报》走出四川,将编辑部放在北京,专业耕耘北京汽车市场,前景也被看好。

4、细分市场模式——《汽车导购》与《汽车导报》系列

中国汽车杂志的细分时代也正在到来。《车主之友》、《汽车导购》、《汽车与驾驶维修》等刊物,其内容定位明确。《汽车导购》创刊不到一年,由于准确的名称定位,杂志发行量在北京市场跃升至前五名,超过很多老牌杂志。

《汽车导报》隶属深圳报业集团,实行买一送二的营销手段,凡购买《汽车导报》的,会得到《改装与四驱》及《中国赛车杂志》两本配送杂志,分别针对越野车和赛车爱好者,进行潜在市场的培育,做细分市场的先行者。

三:汽车类杂志的活动营销

活动营销是汽车类杂志经营的重头戏,由于产业的特殊性,汽车类杂志对活动营销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其他产业。主要活动有年度车评选、汽车测试、汽车读者俱乐部和各项汽车赛事、车展等,是各汽车杂志竞争的重要内容。

1、年度车评选:
年度车,即Car of the Year,是由专业人士评选的年度汽车大奖,年度车评选一般由汽车类专业媒体的编辑、记者和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来投票选出。都市报纸、汽车杂志和新闻网站都有推出自己的年度车评选,从专业性来讲汽车类杂志首屈一指。
目前比较大的汽车杂志《中国汽车画报》《汽车之友》《汽车杂志》和《汽车族》等都在推出自己的年度车评选,而且都标榜自己的评选最客观最权威。其中宣传力度最强的是《汽车族》的年度车评选,宣称与motortrend合作,引进国际权威评选机制,要打造中国的汽车奥斯卡奖。但目前尚没有一个评选被公认为权威。

2、汽车测试
汽车测试是汽车杂志最普遍的营销项目,所有的汽车杂志都设置了路试栏目。但是路试的客观性被怀疑,读者一般认为是厂家做的广告。而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一家杂志的测试以客观和权威著称。目前没有杂志引进欧美的汽车测试设备与标准,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化测试系统。

3、汽车读者俱乐部
汽车俱乐部是汽车行业的一大特色,汽车厂商、经销商、网站以及汽车杂志都将汽车俱乐部和读者俱乐部作为自己的营销重点。
汽车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汽车杂志和厂商培养汽车俱乐部,实际上是培养自己的消费族群。具有高收入、高学历、高信息量的消费者,不再把消费视为一种对商品或劳务的纯消费活动,有组织活动及集会的需求。汽车俱乐部可以把用户内部化、组织化、区域化,具有培训、教育、信息交流、加强服务的功能,目的在于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目前比较成功的汽车俱乐部是新浪和搜狐的汽车俱乐部,由于主流网站的特点,他们的俱乐部会员多、活动多,交流也频繁,对厂商有较大的影响力。各汽车杂志都在建设自己的汽车读者俱乐部,但还都未形成规模。《汽车族》宣称自己是最早最成功的杂志汽车读者俱乐部。

4、汽车赛事与汽车车展
对于汽车杂志,举办汽车赛事和汽车展是很有前景的营销方式,但由于需要很高的运作能力,所以还不普及,尚无汽车杂志组织有规模的汽车赛事。
晨报、北京晚报曾在2003年分别主办“2003新品轿车(北京)展示交易会”和“北京汽车展销会”,并运作了“晨报汽车风云榜”“人气最旺车模小姐”等活动,效果不错,扩大了媒体在产业的影响。

四:汽车类杂志问题与机会分析

1、汽车杂志市场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刊物内容包装趋同,市场细分导致的特色杂志还没有出现。
问题二:营运市场化与规模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刊物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滚动发展模式,在几个关键环节如融资、产品定位、广告销售等处于较低水平。
问题三:总体规模不大,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小。一些报刊物,由于投资急功近利,过早地追求盈利,缺乏发展的后劲。

2、汽车杂志市场机会
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市场竞争中的机会。对于汽车杂志来说,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定型,市场霸主还未出现,杂志整体实力不强,还处于整体营销的初级阶段。
这些状况表明汽车杂志市场不是一个垄断的市场,也不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而是竞争尚不充分、进入门槛还不高的市场。

3、汽车杂志市场的竞争策略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汽车产业各相关环节也将逐渐完善成熟,这是一个容量很大、很有前途的领域。但是目前综合类汽车杂志数量众多,内容定位多在汽车产品,就车的销售论车市。因此汽车类杂志的竞争点并不到位,在汽车市场结构、汽车企业资本结构、汽车产业的金融保险和政策、汽车文化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颜宇鹏的职业简历

2001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本科,随即进入汽车媒体,任职《汽车与你》杂志负责试车工作。2003年出任《汽车导报》杂志执行主编。2006年创办新车评网,出任总编辑至今,将新车评网建成为中国知名的专业、中立汽车媒体。说说颜宇鹏——人称YYP,到底是什么来历。(ps:以下是YYP在其微信自媒体中的开篇自述)我从小就喜欢车,有多小?据我妈说,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大人抱我到街上指着汽车教了句“车车”,从那开始我就一天到晚都不停地嚷着“车车、车车”……这多少说明我对车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上小学前,我已经记得住父母单位里所有汽车的车牌号,初中开始疯狂看汽车刊物,到了高中不但能对所有汽车如数家珍,还能画出非常像样的原创汽车外形图。从小一到大四我的所有课本上都画满了车。大学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我进去时还叫做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本科。大三时参加日本举办的全球汽车设计比赛得过入围小奖,还自己做了号称“中国第一个汽车设计网站”,叫“QA汽车设计室”(大家无须百度,因为已经没有了),认识了一批汽车设计圈朋友,也培养了自己写作和编辑的能力。大四毕业,本该去汽车企业的我“弃理从文”进了汽车媒体的行,到了广州《汽车与你》杂志社做一名汽车编辑,从此爱上这行业。经常会被人问到,成为汽车记者(或者车评人)需要什么条件?我回答得最多的是“积累”。怎样的积累才算够,大家可以参看我的经历。当然不是非得像我有这么长时间的积累,但汽车是横贯“古今中外”的行当,想做好这一行,积累真是越深越好。我2001年加入《汽车与你》杂志,负责过写新车介绍、车型数据库、知识栏目、采访二手车和市场行情,当然还参与试车、写试车报告。2003年深圳的《汽车导报》杂志挖我去做主编,虽然我感激《汽车与你》的萧sir带我入行并给我很多空间,但我没有理由放弃做主编的机会,于是入行不到2年的我幸运地成为了当时国内杂志界最年轻的主编。在《汽车导报》的三年里,我大胆尝试所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了一本自认为比较有特色(口号是“有立场”)的杂志。在汽车杂志圈工作挺风光的,能提前受邀试驾各款新车(因为杂志出刊慢,厂商都会在上市前一个月以上提供试驾),足迹遍布全球,还被业内公认为“专业媒体”,常被公关公司小妹小弟仰视。我做杂志期间采访了众多汽车厂家,周游列国增广了见识,还培养出自己创意、策划以及带团队的能力。我最感谢《汽车导报》给我颇大的编辑自由度,也算是让我实现了自己大部分的想法。由于想尝试的都已经尝过,重复的活动和工作方式也满足不了我,加上当时汽车杂志圈开始出现编辑观点向厂商妥协的势头,“卖封面”风气日渐抬头,杂志专业性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都在下降……于是在我主导出版了41期(从59期到99期)《汽车导报》后,我在2006年7月离开了自小就深爱的杂志圈,转战新潮的互联网,创办了新车评网。新车评网是一个以传统媒体人思维创办的专业汽车网站,与我搭档的另一位创办人高晓宁也来自传统媒体。起步的思路很简单:做汽车媒体中最好的内容,有了最好的内容就不愁读者,也就不愁收入。当然后来我们才明白这套模式运转起来远没那么简单,好在我们大方向非常正确,也得到了无数朋友在关键时刻的帮忙。革命尚未成功,我也就先不一一点名致谢(将来总要还的)。还是说回我自己。在新车评网我以“车评人”自居,这是跳出了汽车编辑、记者的一个名号。我对自己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专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是,能够客观、专业、准确地评价汽车产品。因为抽丝剥茧地看汽车界发生的一切事情,其核心就是厂商向消费者卖车。“车评人”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消费者选车,也帮汽车厂商改进产品,这是我心目中“专业媒体”的角色。新车评网有独创的车评体系,以提供最有价值的汽车评论为核心目标。我们试车态度之认真,对专业之严谨,都是业内少有的。大家注意我说的是“我们”,因为这些年来我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专业经验植入到整个体系里,如今有30多人的团队来确保这个体系良好运作,新车评网就是国内最专业的车评媒体机构的代表。这个网站带给我最大的成就感不是它如何壮大如何赚钱,而是每篇新内容发布后获得网友/用户的高度称赞和认可。我也乐于直面批评,能和受众直接对话互动,这是在杂志、电视等传统出版媒介中无法做到的,也正是网络吸引我的最大魅力。另一大原因是网络平台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度,你想得到的题材几乎都可以做出来,版面、形式甚至媒介都不受束缚,电子杂志、APP、声音、视频……我们想要传达的专业观点,完全不受形式的局限。视频就是最成功的说明。习惯了十多年的敲字生涯后,2011年底,我开始尝试亲自出镜,拍摄新车评网视频版试车节目。起初我只想示范一下如何做一类专业、平实的试车视频,然后让整个团队效仿。可渐渐我的节目形式开始“失控”,因为大家明显更爱看我的个人观点和个性表达,这是当今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趋势。于是YYP评车成了新车评网一个特色系列出品,优酷和微博等公开平台也让更多新朋友认识了我,在我、在新车评网,这其实都是个好事情。我做视频的方式是比较独特的——没有脚本,这样节省了巨大的制作准备时间;真情流露,因为每部车都有我想表现的态度。这些都得益于我比较深厚的汽车知识和专业经历积累。当然,我那完全外行的容貌、口音,反都成为了大家议论我、记得我的特征,对此我欣然接受。小结一下,YYP是这么一个家伙:从小爱车,爱汽车设计,学汽车工程,当了汽车媒体记者,做过杂志主编,自己创办了汽车网站,试车、写车评,出镜做评车视频节目,同时还要经营管理公司,还会做业余赛车手。

《汽车导报》杂志电子版在哪里阅读

可以来读览天下电子杂志网站阅读啊,这里有上千种的原版杂志让网友们阅读,我正好在网站上找到楼主需要的答案

上一篇:化工进展期刊主编是谁

下一篇:期刊投稿一般审稿多久